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語文綜合素養拓展)之文言文閱讀理解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閱讀理解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題目。子路、曾皙、再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謹。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愿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舍瑟何為?”“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含義。(1)以吾一日長乎爾(2)攝乎大國之間(3)加之以師旅(4)鼓瑟希2.翻譯下列句子。(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2)如或知爾,則何以哉?3.分析下列句子中的修辭手法。(1)夫子哂之。(2)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4.根據文意,判斷下列句子正誤。(1)子路、曾皙、再有、公西華侍坐,是因為他們都想向孔子請教問題。(2)孔子認為子路有勇有謀,但缺乏禮樂修養。(3)曾皙認為,治國需要禮樂教化,但需要君子來實施。(4)孔子與曾皙志同道合,都認為治國需要禮樂教化。5.從文中找出體現孔子教育思想的句子,并簡要分析。二、文言文閱讀理解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題目。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含義。(1)血氣未定(2)血氣方剛(3)血氣既衰(4)戒之在得2.翻譯下列句子。(1)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2)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3.分析下列句子中的修辭手法。(1)血氣未定(2)血氣方剛(3)血氣既衰4.根據文意,判斷下列句子正誤。(1)孔子認為,人的一生有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相應的戒律。(2)孔子認為,年輕時應該戒除好色之心,因為血氣未定。(3)孔子認為,中年時應該戒除爭斗之心,因為血氣方剛。(4)孔子認為,老年時應該戒除貪婪之心,因為血氣既衰。5.從文中找出體現孔子人生觀的句子,并簡要分析。四、現代文閱讀理解閱讀下面的現代文,完成下面的題目。在廣袤的田野上,麥浪翻滾,一片金黃。農民們辛勤地勞作著,他們用汗水澆灌著希望的種子。陽光灑在他們的身上,汗水滴落在泥土里,這是我國農村最常見的景象。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含義。(1)廣袤的田野(2)辛勤地勞作(3)希望的種子(4)汗水滴落在泥土里2.翻譯下列句子。(1)陽光灑在他們的身上,汗水滴落在泥土里。(2)農民們用汗水澆灌著希望的種子。3.分析下列句子中的修辭手法。(1)麥浪翻滾,一片金黃。(2)這是我國農村最常見的景象。4.根據文意,判斷下列句子正誤。(1)田野上金黃的麥浪象征著農民們辛勤的付出。(2)陽光灑在農民身上,象征著他們對生活的熱愛。(3)農民們用汗水澆灌種子,寓意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4)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城市中人們的生活場景。5.從文中找出體現農民精神的句子,并簡要分析。五、古詩詞鑒賞閱讀下面的古詩詞,完成下面的題目。《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含義。(1)床前明月光(2)疑是地上霜(3)舉頭望明月(4)低頭思故鄉2.翻譯下列句子。(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3.分析下列句子中的修辭手法。(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4.根據文意,判斷下列句子正誤。(1)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夜晚在床上看到明亮的月光,誤以為是地上的霜。(2)詩人舉頭望明月,表達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3)詩人低頭思故鄉,體現了對家鄉的深情厚意。(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5.從文中找出體現詩人思鄉之情的句子,并簡要分析。六、作文題目:我的夢想要求:1.結合自己的實際,寫一篇關于自己夢想的作文。2.文章結構完整,條理清晰。3.語言通順,表達流暢。4.字數在400-500字之間。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閱讀理解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含義。(1)以吾一日長乎爾:長,比……年長。(2)攝乎大國之間:攝,夾在。(3)加之以師旅:加,加上,此處指遭受。(4)鼓瑟希:希,稀疏。解析思路:通過對句子中加點詞的理解,結合上下文,推斷出其正確的含義。2.翻譯下列句子。(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翻譯:如果是一個方圓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國家,我要治理它,等到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富足。解析思路:根據句子中的關鍵詞,如“方”、“如”、“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進行逐詞翻譯,并注意句子結構的調整。(2)如或知爾,則何以哉?翻譯:假如有人了解你們,那么你們打算怎么做呢?解析思路:根據句子中的關鍵詞,如“如”、“知爾”、“何以哉”,進行逐詞翻譯,并注意句子結構的調整。3.分析下列句子中的修辭手法。(1)夫子哂之:哂,微笑。解析思路:通過觀察句子,發現“哂”字的使用,可以判斷出此處使用了修辭手法,即通過孔子的表情來表現其態度。(2)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希,稀疏;鏗,清脆;作,起身。解析思路:通過觀察句子,發現“希”、“鏗”、“作”字的使用,可以判斷出此處使用了修辭手法,即通過描述鼓瑟的聲音和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情感。4.根據文意,判斷下列句子正誤。(1)子路、曾皙、再有、公西華侍坐,是因為他們都想向孔子請教問題。錯誤。解析思路:根據文意,他們侍坐是因為孔子詢問他們的志向,而非請教問題。(2)孔子認為子路有勇有謀,但缺乏禮樂修養。正確。解析思路:根據文意,孔子對子路的評價中提到了“勇”和“知方”,但未提及禮樂修養。(3)曾皙認為,治國需要禮樂教化,但需要君子來實施。正確。解析思路:根據文意,曾皙的回答中提到了“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表明他認為治國需要禮樂教化,但需要君子來實施。(4)孔子與點也志同道合,都認為治國需要禮樂教化。正確。解析思路:根據文意,孔子對點的評價中提到了“吾與點也”,表明孔子與點在治國理念上志同道合。5.從文中找出體現孔子教育思想的句子,并簡要分析。“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分析:這句話體現了孔子尊重學生的思想,他認為自己雖然年長,但不應以此自居,而是要與學生平等相處。二、文言文閱讀理解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含義。(1)血氣未定:定,穩定。(2)血氣方剛:方,正。(3)血氣既衰:既,已經。(4)戒之在得:得,貪得無厭。解析思路:通過對句子中加點詞的理解,結合上下文,推斷出其正確的含義。2.翻譯下列句子。(1)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翻譯:等到中年的時候,血氣正旺盛,要戒除爭斗。解析思路:根據句子中的關鍵詞,如“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進行逐詞翻譯,并注意句子結構的調整。(2)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翻譯:等到老年的時候,血氣已經衰弱,要戒除貪得無厭。解析思路:根據句子中的關鍵詞,如“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進行逐詞翻譯,并注意句子結構的調整。3.分析下列句子中的修辭手法。(1)血氣未定:通過描述血氣不穩定,使用了修辭手法。解析思路:通過觀察句子,發現“未定”字的使用,可以判斷出此處使用了修辭手法,即通過描述血氣不穩定來表現人的成長階段。(2)血氣方剛:通過描述血氣旺盛,使用了修辭手法。解析思路:通過觀察句子,發現“方剛”字的使用,可以判斷出此處使用了修辭手法,即通過描述血氣旺盛來表現人的年輕狀態。(3)血氣既衰:通過描述血氣衰弱,使用了修辭手法。解析思路:通過觀察句子,發現“既衰”字的使用,可以判斷出此處使用了修辭手法,即通過描述血氣衰弱來表現人的老年狀態。4.根據文意,判斷下列句子正誤。(1)孔子認為,人的一生有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相應的戒律。正確。解析思路:根據文意,孔子在文中提到了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相應的戒律。(2)孔子認為,年輕時應該戒除好色之心,因為血氣未定。正確。解析思路:根據文意,孔子在文中提到了年輕時應該戒除好色之心。(3)孔子認為,中年時應該戒除爭斗之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