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八年級北師大版物理全冊知識點學好物理課后要及時的復習、總結。課后的復習除了每節課后的整理筆記、完成作業外,還要進行章節的單元復習。下面是松鼠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八年級北師大版物理全冊知識點,希望對你們有幫助!八年級北師大版物理全冊知識點《物態及其變化》知識點一、物態學習目標1.認識并能分辨物質的三態:固態、液態、氣態。2.了解三種物態的特性。內容精講1.物質三種狀態的特點及物態變化原因剖析:一般而言,物質以三種不同狀態存在著,即固態、液態和氣態。不同狀態下的物質具有不同的物理特征。固態:具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沒有流動性。例如:鐵塊、木頭、玻璃等。液態:具有一定的體積,沒有一定的形狀,有流動性。例如:水、酒精等。氣態:沒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有流動性。例如:氫氣、氧氣等。三態物質之所以會有不同的特點,就是由于物質分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造成的。固態物質中分子與分子的排列十分緊密有規則,粒子間有強大的作用力將分子凝聚在一起。分子來回振動,但位置相對穩定。就像學生在自己的座位上身子可以來回晃動一樣,如圖1-1-1甲所示。因此,固體具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液態物質中: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運動比較自由,粒子間的作用力比固體小。就像我們在自己的教室中交換座位,但又沒離開教室一樣,如圖1-1-1乙所示。因此,液體沒有確定的形狀,但有一定的體積且具有流動性。氣態物質中:分子間距很大,并高速向四面八方運動,粒子之間的作用力很小,分子極度散亂。就好比我們在操場上四處奔跑,如圖1-1-1丙所示。因此氣體沒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易壓縮,具有流動性。同種物質在不同狀態下表現出來的宏觀性質上的差異,是由于不同狀態下物質的微觀結構不同造成的。物質結構的微觀模型理論主要包括:物質是由被稱為“分子”的微小粒子組成的,分子間存在相互的作用,分子間有一定的空隙。相互作用力的大小、運動情況影響分子的排列。利用類比的方法,將生活中熟悉的事實跟抽象的、看不見的事物進行類比,并通過合理想象,有助于大家理解較抽象的事實。將分子跟活潑好動的同學相類比,并能結合固體分子和氣體分子的特點將它們想象為課堂上坐在座位上的學生和操場上嬉鬧的學生。二、溫度的測量學習目標1了解物質三種狀態的不同特征,會使用酒精燈。2了解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會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內容精講1.溫度計的使用方法剖析:(1)在使用溫度計以前,應該做到以下兩點:①觀察它的量程——能測量的溫度范圍。如果估計待測的溫度超出它能測的最高溫度,或低于它能測的最低溫度,就要換用一支量程合適的溫度計,否則溫度計里的液體可能將溫度計脹破,或者讀不出溫度值。②認清它的分度值,以便用它測量時可以準確讀出溫度值。(2)在用溫度計測液體的溫度時,正確的方法如下:①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的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后要稍等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③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今后同學們要經常使用儀器測量物理量,因而要注意養成良好的使用測量儀器時的習慣:①觀察:儀器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零刻度線在什么位置,是否磨損等等。②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③要認真閱讀說明書弄清楚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實際測量時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和注意事項。2.小明想到在生活中有病的時候,媽媽總要給他量一量體溫;天氣變化時,爸爸也總要看一看今天幾度了,溫度計真是一種神奇的東西,它怎么會知道溫度的高低呢?探究:所需器材:空汽水瓶一個、軟木塞一個、細玻璃管一根、熱水鍋、酒精燈。探究過程:把器材組裝成如圖1-2-3所示裝置。(1)把汽水瓶灌滿水;(2)把軟木塞中間穿個孔,穿入細玻璃管;(3)把軟木塞蓋在汽水瓶上,在蓋緊時,水會由玻璃管溢出,這時可以倒掉一些水,使水位保持在比瓶口低2cm即可;(4)鍋內加1/4容積的冷水,鍋底放1個鐵絲網墊,把做好的瓶子放入鍋中;(5)慢慢加熱,邊加熱,邊觀察細玻璃管中的水位高度,幾分鐘后,水位下降,繼續加熱,水位逐漸上升。評析:水位開始時下降,主要是因為玻璃瓶先受熱膨脹造成的,之后瓶中的水也變熱,開始膨脹,細管中的水位逐漸上升。如果把細玻璃管刻上標度,不也就是一個溫度計了嗎?所不同的是,量體溫的溫度計里面裝的是水銀,量室溫的溫度計里面裝的是加了顏色的酒精,它們的玻璃管都是抽成真空的密封管。生活中每一個現象,每一個動作,每一項新東西的發明創造好像都是在不經意中,實質上包含了豐富的物理知識。因此,我們要有探索研究精神,凡事均要問個為什么,能夠力所能及地去試一試,處處留心皆學問。溫度計的測溫原理是物體的熱脹冷縮。自然界中絕大多數物質均具有這種熱脹冷縮的性質。本問題探究能夠很好地說明物體受熱后會膨脹,水位逐漸上升,溫度降低時,水位逐漸下降。如果把玻璃管的口徑做得更細一點,這種現象觀察起來效果更明顯。如果在細玻璃管上刻上標度,就可以做成一個測量溫度的溫度計了。例題精講例1(2005廣東汕頭課改區)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液體的溫度,圖1-2-4所示的幾種做法中正確的是()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A中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容器底了;B中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容器側壁了;D中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有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只有C符合要求,所以應選C。答案:C例2如圖1-2-6所示是溫度計的一部分,它的讀數應該是()A.0.3℃B.3.0℃C.17℃D.-17℃解析:由圖可知:該溫度計的最小刻度為1℃,溫度計內水銀液面在溫度計的0℃的刻線以上,從0刻線開始向上3個小格,因而示數為3.0℃。答案:B三、熔化和凝固學習目標1.知道物質固態和液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義。2.了解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3.會畫熔化、凝固圖像。4.理解熔化吸熱、凝固放熱。內容精講1.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有什么規律呢?剖析: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兩大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冰的熔化圖像如圖1-3-1所示。結合實驗中觀察到的狀態和溫度變化,可以看到,在加熱過程中,圖像中AB段表示固態冰溫度逐漸升高;BC段表示冰的熔化過程,冰越來越少,水越來越多,在這個過程中雖然繼續加熱,但是溫度不變;CD段表示冰全部熔化為水之后,水的溫度繼續上升。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上升,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其熔化圖像如圖1-3-2所示,在非晶體的熔化過程中,固體先變軟,然后逐漸變稀,到C點全部成為液態,整個過程溫度不斷上升,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物理學中經常采用數學圖像方法,把物理現象和物理量之間的關系表示出來。如用溫度—時間圖像表示晶體熔化和凝固的過程和特點。分析圖像時要明確圖像所表示的物理意義,圖像中每一點分別表示物體的一個狀態;圖像中的每一段各表示物質的一個狀態變化過程。2.小明聽說過這種現象:冬天下雪后,在馬路上撒鹽,雪很快就化了;在北方的冬天,汽車駕駛員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為汽車冷卻系統中的冷卻液。根據這些現象,小明猜想:冰(晶體)里含有其他雜質會降低它的熔點,請你幫助他設計實驗驗證,猜想是否正確。探究:實驗器材:兩支相同的試管、一盆冰水混合物(0℃)、碎冰塊、溫度計。實驗步驟:(1)將同樣多的碎冰塊分別裝入兩試管,將兩試管放在0℃的冰水混合物中;(2)在其中一支試管的碎冰中加食鹽并攪拌,待熔化時,用溫度計測其溫度。實驗現象結論:純凈的冰塊在冰水混合物中不熔化,加鹽后的冰迅速熔化,熔化時溫度低于0℃。結論:冰(晶體)里含有其他雜質,會降低它的熔點。通過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合理的推理,提出對某些問題的猜想,有利于培養同學們觀察分析的能力。驗證猜想是否正確,可以用對比實驗的方法。研究對象分別用純凈的冰塊和含有雜質的冰(冰塊中加食鹽),同時還要控制它們的其他因素,比如:冰塊的質量,粉碎程度,以及加熱條件等相同。通過觀察研究對象的熔化情況,就可以得出結論。例題精講例1如圖1-3-3是從實驗得到的海波的熔化圖像,下列關于它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圖像的AB段表示熔化過程B.圖像的CD段表示熔化過程C.在BC段所表示的過程中,海波繼續吸熱D.在BC段所表示的過程中,海波不吸熱也不放熱解析:圖1-3-3是晶體物質海波的熔化圖像,形象直觀地表示出了海波在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從圖像可以看出:在加熱過程中,圖像中AB段表示固態海波溫度逐漸升高;BC段表示熔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雖繼續吸熱,但溫度不變;海波全部熔化為液態后,溫度繼續上升,這是CD段所表示的。答案:C例2萘的熔點是80.5℃,那么溫度為80.5℃的萘()A.一定是固態B.一定是液態C.一定是固態和液態共存D.可能是固態和液態共存解析:萘的熔點是80.5℃,凝固點也是80.5℃,萘的溫度在80.5℃以下時,呈固態;在80.5℃以上時,呈液態;若其溫度恰好為80.5℃,萘可以全部為固態,也可以全部為液態,還可以是固態和液態共存。處于固態、液態共存的萘,如果不和外部發生熱傳遞,混合物中的固體萘不熔化,液體萘不凝固,固體和液體的數量都是保持不變的;如果從外界吸熱,固體萘熔化,使固體數量減少,液體數量增加,直至全部變為液體;如果向外界放熱,液體萘凝固,使液體數量減少,固體數量增加,直到全部變為固體。萘在熔化和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在80.5℃不變。答案:D四、汽化和液化學習目標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2.了解沸騰現象,知道什么是沸點。3.知道蒸發可以致冷。內容精講1.液化的方法有哪些?剖析:(1)降低溫度,氣體液化。我們知道,溫度降低,大氣中的水蒸氣會凝結成小水珠,形成降水。這是大自然中的液化現象,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看到。例如,掀開沸水鍋的鍋蓋,可以看到有水從鍋蓋上滴下,這些水是水蒸氣遇到比較冷的鍋蓋凝結成的;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戶外的人不斷地呼出“白氣”,這是呼出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凝結成的水霧滴;戴眼鏡的人從寒冷的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鏡片會蒙上一層小水珠,這是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鏡片凝結成的。實驗表明,所有的氣體,在溫度降到足夠低的時候都可以液化。(2)壓縮體積,氣體液化。從實驗課本圖1-22可以看出,當乙醚蒸氣被壓縮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注射器內會有液態乙醚出現。這表明壓縮體積的辦法可以使氣體液化。現在許多地方使用的液化石油氣,就是在常溫下用壓縮體積的辦法,把石油氣液化后裝在鋼罐里的。氣體打火機用的丁烷氣體,也是用壓縮體積的辦法使它成為液態,貯存在打火機里的。但是,有的氣體單靠壓縮不能使它液化,必須使它降低到一定溫度以下,才能設法使它液化。例如氮氣必須在低于-147℃時才能用壓縮的辦法液化。這就促使物理學家研究獲得低溫的技術。采用對比的方法學習汽化的兩種方式,有利于加深對蒸發和沸騰的認識和了解。蒸發和沸騰的主要不同:液體在蒸發時溫度降低,在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2.小明學習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后,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液體蒸發的快慢跟液體的種類是否有關呢?請你幫助小明設計實驗來探究這個問題。探究:本實驗的關鍵是保證其他因素相同,液體種類不同的情況下,看液體蒸發快慢是否相同。實驗器材:兩個相同的小燒杯,水和酒精。步驟:①用兩個相同的燒杯,分別裝入適量的相同體積的水和酒精,放在相同的環境中(氣溫、風速相同)。②觀察兩燒杯中水和酒精蒸發快慢的情況。結論:如果杯中液體蒸發快慢相同,則說明液體蒸發快慢與液體種類無關;如果杯中液體蒸發快慢不同,則說明液體蒸發快慢與液體種類有關。《透鏡及其應用》知識點一、光的折射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折射現象。2、光的折射定律:三線同面,法線居中,空氣中角大,光路可逆⑴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⑵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與法線兩側。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屬于近法線折射。光從水中或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屬于遠法線折射。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質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3、應用:從空氣看水中的物體,或從水中看空氣中的物體看到的是物體的虛像,看到的位置比實際位置高二、透鏡1、主光軸:通過光心:(O)即薄透鏡的中心。性質:通過光心的光線焦點(F):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焦點。焦距(f):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2、典型光路3三、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1、實驗:實驗時點燃蠟燭,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實驗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蠟燭在焦點以內;②燭焰在焦點上③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遠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無法移到該位置。2、實驗結論:(凸透鏡成像規律)F分虛實,2f大小,實倒虛正,⑴u=f是成實像和虛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側和異側的分界點。⑵u=2f是像放大和縮小的分界點⑶當像距大于物距時成放大的實像(或虛像),當像距小于物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⑷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增大)⑸成虛像時:物距減小(增大)((像變大(變小)像變小(變大)四、眼睛和眼鏡1、成像原理:從物體發出的光線經過晶狀體等一個綜合的凸透鏡在視網膜上行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分布在視網膜上的視神經細胞受到光的#39;刺激,把這個信號傳輸給大腦,人就可以看到這個物體了。2、近視及遠視的矯正:近視眼要戴凹透鏡,遠視眼要戴凸透鏡.五、顯微鏡和望遠鏡1、顯微鏡:顯微鏡鏡筒的兩端各有一組透鏡,每組透鏡的作用都相當于一個凸透鏡,靠近眼睛的凸透鏡叫做目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叫做物鏡。來自被觀察物體的光經過物鏡后成一個放大的實像,道理就像投影儀的鏡頭成像一樣;目鏡的作用則像一個普通的放大鏡,把這個像再放大一次。經過這兩次放大作用,我們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見的小物體了。2、望遠鏡:有一種望遠鏡也是由兩組凸透鏡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鏡叫做目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叫做物鏡。我們能不能看清一個物體,它對我們的眼睛所成“視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遠鏡的物鏡所成的像雖然比原來的物體小,但它離我們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鏡的放大作用,視角就可以變得很大。《運動和力》知識點一、力1、力的概念:。2、力產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可以不接觸)。3、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4、力的作用效果:。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5、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6、力的測量:⑴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⑵分類:彈簧測力計、握力計。⑶彈簧測力計:A、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針是否指零;“調”:調零;“讀”:讀數=掛鉤受力。C、注意事項: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許超過它的最大量程。D、物理實驗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觀察的,但它變化時引起其他物理量的變化卻容易觀察,用容易觀察的量顯示不宜觀察的量,是制作測量儀器的一種思路。這種科學方法稱做“轉換法”。利用這種方法制作的儀器象:溫度計、彈簧測力計、壓強計等。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8、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如果沒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二、慣性和慣性定律:1、伽利略斜面實驗:⑴三次實驗小車都從滑下的目的是:⑵實驗得出得結論:在同樣條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車前進地越遠。⑶伽利略的推論是:在理想情況下,如果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⑷伽科略斜面實驗的卓越之處不是實驗本身,而是實驗所使用的獨特方法——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理想化推理。(也稱作理想化實驗)它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2、牛頓第一定律:⑴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笛卡兒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其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⑵說明: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來的,且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所以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們周圍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B、牛頓第一定律的內涵:物體不受力,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不管原來做什么運動,物體都將做勻速直線運動.C、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不需要力,即力與運動狀態無關,所以力不是產生或維持運動的原因。3、慣性:⑴定義: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⑵說明: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皆無關。4、慣性與慣性定律的區別:A、慣性是物體本身的一種,而慣性定律是遵循的運動規律。B、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即不管物體受不受力、受平衡力還是非平衡力),物體受非平衡力時,慣性表現為“阻礙”運動狀態的變化;慣性定律成立是有條件的。☆人們有時要利用慣性,有時要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請就以上兩點各舉兩例(不要求解釋)。答:利用:跳遠運動員的助跑;用力可以將石頭甩出很遠;騎自行車蹬幾下后可以讓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車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帶;車輛行使要保持距離;包裝玻璃制品要墊上很厚的泡沫塑料。三、二力平衡:1、定義: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稱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條件:概括:二力平衡條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3、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比較:相同點: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可以是不同性質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體上是相同性質的力。5、應用:應用二力平衡條件解題要畫出物體受力示意圖。畫圖時注意:①先畫重力然后看物體與那些物體接觸,就可能受到這些物體的作用力②畫圖時還要考慮物體運動狀態。四、四種力彈力:1、彈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失去力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叫彈性。2、塑性:在受力時發生形變,失去力時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叫塑性。3、彈力: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重力: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⑵重力大小的計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質量為1kg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⑶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其應用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墻是否豎直和面是否水平。⑷重力的作用點——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它的中點,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假如失去重力將會出現的現象:(只要求寫出兩種生活中可能發生的)①拋出去的物體不會下落;②水不會由高處向低處流③大氣不會產生壓強;摩擦力: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已發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就叫摩擦力。2、分類:摩擦力靜摩擦滑動摩擦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有時起阻力作用,有時起動力作用。4、靜摩擦力大小應通過受力分析,結合二力平衡求得5、在相同條件(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6、滑動摩擦力:⑴測量原理:二力平衡條件⑵測量方法: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使木塊勻速運動,讀出這時的拉力就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⑶結論:接觸面粗糙程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中的常見經濟學理論試題及答案
- 二年級下冊心理健康教育表格式教案-第5課我愛我的家 長春版
- 用戶經驗在項目管理考試知識中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課題申報書如何裝訂
- 微生物檢驗技師職業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注冊會計師實務要點解析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檢驗實驗室管理考題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銀行資格證考試重要日程規劃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資格證難點試題及答案特集
- 高風險微生物的防范措施試題及答案
- GB/T 233-2000金屬材料頂鍛試驗方法
- 全新版大學進階英語第二冊-Unit-4-Study-Abroad課件
- 機械識圖基礎培訓-課件
- 成人still病參考課件
- 我們畢業啦畢業季通用模板課件
- 建設工地治保維穩工作專項檢查表
- 高國卿《項脊軒志》說課
- 產品召回控制程序
- 《手機短視頻:策劃拍攝剪輯發布》第4章 手機短視頻的拍攝方法
- Q∕SY 1134-2014 產品駐廠監造規范
- 堤防工程設計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