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233-2000 金屬材料 頂鍛試驗方法》與《GB 233-1982》相比,在多個方面進行了修訂和完善。首先,新標準明確了適用范圍,指出其適用于測定金屬材料在室溫下承受頂鍛變形能力的試驗方法,而舊版對此描述較為模糊。其次,《GB/T 233-2000》對試驗設備的要求更加具體化,包括壓力機、模具等關鍵部件的技術參數和使用條件都給出了詳細規定,相比之下,《GB 233-1982》中的相應要求則相對簡略。

此外,《GB/T 233-2000》增加了試樣準備部分的具體指導,比如對于不同形狀(圓棒、方棒)及尺寸的試樣如何制備有了明確說明,并且強調了表面處理的重要性,確保試驗結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而在《GB 233-1982》中,這部分內容不夠全面。

試驗程序方面,《GB/T 233-2000》不僅保留了原有標準中關于加載速度、保持時間的規定,還新增了一些操作細節上的建議,如如何正確放置試樣以避免偏心載荷的影響等,這些都有助于提高試驗精度。同時,新版標準也加強了對安全防護措施的關注,提出了更多具體的預防措施來保障操作人員的安全。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廢止轉行標
  • 本標準已被廢除、停止使用,轉為行業標準
  • 2000-11-17 頒布
  • 2001-06-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233-2000金屬材料頂鍛試驗方法_第1頁
GB/T 233-2000金屬材料頂鍛試驗方法_第2頁
GB/T 233-2000金屬材料頂鍛試驗方法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233-2000金屬材料頂鍛試驗方法-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TCS.77.040.10H2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233—2000金屬材料頂鍛試驗方法Metallic.materials-Forgingtest2000-11-17發布2001-06-01實施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

GB/T233-2000前本標準等效采用「OCT8817—1982《金屬頂鍛試驗方法》。在主要技術內容上與「OCT8817—1982相同,與「OCT8817—1982僅有小的差異:采用“鍛壓比”而不采用“相對鍛壓率";增加了頂鍛試驗后試樣高度尺寸偏差要求本標準此次修訂對下列技術內容進行了修改:范圍、原理、試驗程序、試驗結果評定等。本標準自實施之日起,代替GB/T233—1982《金屬頂鍛試驗方法》。本標準由國家治金工業局提出。本標準由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鞍山鋼鐵公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董恩龍、代文科。本標準1963年9月首次發布,1981年7月第一次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233-2000金屬材料頂鍛試驗方法代替GB/T233-1982Metallicmaterials--Forgingtest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金屬材料頂般試驗方法的原理、符號、試樣、試驗設備、試驗程序、試驗結果評定和試驗報告。本標準適用于下列橫截面尺寸(直徑、邊長或內切圓半徑)范圍的金屬材料:對于冷頂般試驗為3~30mm;對于熱頂鍛試驗為5~200mm。對于超出本標準適用范圍的金屬材料,應按照相關產品標準或協議的規定。原理在室溫或熱狀態下沿試樣軸線方向施加壓力,將試樣壓縮,檢驗金屬在規定的鍛壓比下承受頂鍛塑性變形的能力并顯示金屬表面缺陷。3符號本標準使用的符號、名稱和單位見表1。頂鍛試驗前試樣高度頂鍛試驗后試樣高度Dm4試樣A1切取試樣時,應防止損傷試樣表面和因過熱或加工硬化而改變其性能4.2試樣應保留原軋制或拔制表面。如試樣表面要求機加工,應在相關產品標準中加以說明.試樣機加工的軌跡應垂直于試樣的中心線。4.3試樣的高度應在相關產品標準中規定.如未具體規定,對于黑色金屬應為試樣橫截面尺寸的2倍;對于有色金屬應為試樣橫截面尺寸的1/2倍。試樣高度的允許偏差不應超過士5%h。4.4試樣端面應垂直于試樣軸線。4.5試樣標志應標記在試樣的任一端面。5試驗設備頂鍛試驗可用萬能試驗機、壓力機、鍛壓機或手錘完成。:。試驗時可使用支撐板和防止試樣偏斜的夾具。支撐板應具有足夠的剛性對于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