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地理(人教版)選修一微專題四 鋒面對我國東部地區降水的影響_第1頁
2025地理(人教版)選修一微專題四 鋒面對我國東部地區降水的影響_第2頁
2025地理(人教版)選修一微專題四 鋒面對我國東部地區降水的影響_第3頁
2025地理(人教版)選修一微專題四 鋒面對我國東部地區降水的影響_第4頁
2025地理(人教版)選修一微專題四 鋒面對我國東部地區降水的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專題四鋒面對我國東部地區降水的影響1.鋒面雨帶的形成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部的暖濕偏南氣流與北方南下的冷空氣相遇形成鋒面雨帶。鋒面雨帶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以北約5~8個緯度,并隨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位置的季節變化而發生相應的變化。受鋒面雨帶影響的地區,常形成大范圍的陰雨天氣。該雨帶對我國東部地區的降水及其季節變化產生顯著影響。2.鋒面雨帶的推移規律注:圖中的非陰影部分為我國的季風區。(1)4月至5月,雨帶徘徊在南嶺一帶。雖然在這段時間里有暖鋒雨現象,但其主要的降雨類型是冷鋒雨,而且在這段時間里影響華南的最主要天氣系統是冷鋒。(2)6月,雨帶移到長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間擺動一個月左右(梅雨)。來自南方的暖濕氣團和來自北方的冷氣團在江淮地區勢力相當,形成準靜止鋒,鋒面停留可長達一個月之久,形成陰雨連綿的天氣。(3)7月上旬,雨帶開始向北、向西推移,7、8月份到達華北、東北等地。這時長江中下游地區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北移影響,出現伏旱天氣,6、7、8月西南、兩廣地區還受西南季風影響,在此期間北方地區的降雨仍以冷鋒雨為主。雖然此時冷氣團勢力在后退,但是暖濕氣團絕大部分時間也只是起到跟進作用,而且冷氣團時而表現出強勢的一面,這使得冷鋒得以再次出現。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節的沙塵暴多是快行冷鋒作用的結果。(4)9月份雨帶南移,10月份雨季結束。9月至10月隨著冷氣團的迅速南下,暖濕氣團不斷后退,在鋒面影響地區出現陰天、刮風、降雨,并且持續降溫,這些都是冷鋒天氣的主要特征。3.副熱帶高氣壓強弱異常的影響鋒面雨帶的移動僅僅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活動對我國天氣影響的一般規律。實際上,副熱帶高壓的南、北季節性移動經常出現異常,造成一些地區干旱,另一些地區雨澇。當有的年份夏季副熱帶高壓位置持續偏南時,雨帶就長時間滯留在江淮地區,易造成江淮地區的洪澇災害,而北方地區則易出現干旱災害。相反,當副熱帶高壓季節性北躍時間提前、位置較常年偏北時,我國北方地區就容易出現洪澇災害,南方則易出現干旱災害。【微訓練】(2023·江蘇淮安期末)2022年夏季,我國中東部出現了持續79天的大范圍高溫天氣,降水較同期偏少,長江流域甚至夏秋連旱,且降水空間差異明顯,呈“北多南少”的格局。下圖為“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副高)面積、強度、脊線、西伸脊點逐日數據圖”,據此完成1~2題。1.2022年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A.6月中旬到7月上旬,面積、強度呈現波動狀態,西伸脊點整體偏西B.6月上旬,面積及強度偏大、西伸脊點偏西、脊線位置偏南C.7月中旬到8月底,面積、強度偏小,西伸脊點偏東D.7月高壓脊線位置整體偏北答案A解析圖示6月中旬到7月上旬期間,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面積和強度的平均指數與均值相差不大,但波動更為劇烈,整體成波動狀態;而西伸脊點整體是在圖中均值以下,所以西伸脊點整體偏西,A正確;6月上旬,面積及強度的距平線與均值大致相同,沒有偏大,B錯誤;讀圖可知7月中旬到8月底,面積、強度偏大,C錯誤;整個7月高壓脊線位置在均線附近徘徊,沒有整體偏北,D錯誤。2.2022年長江流域夏秋連旱的原因是()①蒸發旺盛②副高偏強③臺風偏多④雨帶偏北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B解析蒸發旺盛會導致區域水分更少,是長江流域夏秋連旱的原因之一,①正確;副高偏強會導致控制長江流域的時間變長,控制面積會增大,加劇旱情,②正確;臺風帶來的降水會緩解旱情,③錯誤;雨帶偏北,遠離我國長江流域,造成長江流域降水偏少,引發旱情,④正確。讀副熱帶高壓帶(簡稱副高)季節活動與我國夏季東部雨帶關系示意圖,完成3~4題。3.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東部地區的雨帶一般位于副高脊北側,其原因可能是()A.副高脊推動臺風雨帶北上B.副高輻散的偏南氣流與南下的冷氣流相遇形成鋒面雨C.影響我國雨帶形成的主要氣流是偏北氣流D.副高氣流輻合造成北側多對流雨答案B解析我國東部地區雨帶帶來的鋒面雨,是由來自副高脊南側的暖氣團與從北方南下的冷氣團相遇形成的鋒面雨。4.當副高脊位于30°N~35°N時,我國東南沿海可能遇到的氣象災害是()A.伏旱 B.泥石流C.臺風 D.洪澇答案C解析讀圖可知,副高脊位于30°N~35°N時為7月份,此時長江流域出現伏旱,東南沿海可能出現臺風災害。(2022·云南昆明校考)讀圖,完成5~6題。5.在我國,干旱與洪澇常相伴而生,其主要影響因素是()A.季風環流 B.地面狀況C.太陽輻射 D.海陸位置答案A解析由我國氣候的分布可知,我國東部地區屬于季風區,受夏季風勢力強弱關系的影響,旱澇災害頻發。6.6月份,若雨帶移到華北、東北地區并長時間停留,將導致我國()A.南澇北旱 B.南旱北澇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澇答案B解析當6月份,雨帶推移到我國華北、東北地區,說明夏季風勢力強勁,推移速度較快,長期在北方停留,造成北方地區的洪澇災害;而南方降水減少,處于夏季,蒸發強,容易出現旱災。東亞季風指數用來表示東亞特殊的海陸熱力對比對東亞季風的影響,其值大于零表示夏季風占優,小于零表示冬季風占優。讀東亞季風指數(實線)和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緯度(虛線)的季節變化示意圖(橫坐標表示月份,縱坐標分別表示季風指數和副高脊線緯度)。完成7~8題。7.東亞季風()A.夏季風占優的月份多于冬季風占優的月份B.冬季風和夏季風的成因不同C.夏季風7月最強,冬季風1月最強D.夏季風強弱與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緯度高低相關聯答案D解析讀圖可知,夏季風占優的月份(5月到10月)少于冬季風占優的月份;東亞地區的冬季風和夏季風的形成都與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有關;東亞地區夏季風在8月份最強,冬季風在1月份最強;在夏季風占優的月份,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緯度越高,夏季風越強。8.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緯度偏北的年份()A.東亞夏季風減弱B.東亞冬季風增強C.我國夏季北澇南旱D.我國冬季南北溫差顯著增大答案C解析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緯度偏北的年份,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