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識點_第1頁
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識點_第2頁
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識點_第3頁
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識點_第4頁
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演講人:日期: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識點CATALOGUE目錄01祭文背景與作者簡介02文本解讀與賞析03字詞用法及句式分析04文學價值與影響評價05知識拓展與延伸閱讀01祭文背景與作者簡介祭文起源祭文是古代祭祀或祭奠時所用的文字,通常用于表達對逝者的哀思和敬意。祭文特點祭文一般具有情感真摯、語言簡練、表達深刻等特點,常常通過回憶逝者生前的事跡或品德來表達哀思。祭文起源及特點韓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陽人,唐代文學家、政治家、教育家。他三歲而孤,受兄嫂撫育,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世之志。韓愈生平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文以載道”,其散文風格質樸自然、剛健雄渾,對后世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文學地位韓愈生平與文學地位《祭十二郎文》創作背景創作背景當時韓愈身處官場,仕途坎坷,生活困頓,加之侄兒突然離世,使得他深感悲痛和無助,從而寫下這篇祭文以寄托哀思。創作緣由韓愈寫《祭十二郎文》是為了祭奠其侄十二郎,表達對其英年早逝的悲痛和懷念之情。02文本解讀與賞析簡要介紹寫作背景和目的,奠定祭文的感情基調。開頭部分回憶與十二郎的生平往事,表達深深的懷念與哀思,并穿插議論抒情。正文部分總結全文,再次表達哀痛之情,并寄托對十二郎的無限哀思和追悼。結尾部分全文結構梳理010203“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表達了作者自幼喪父,依靠兄嫂撫養長大的孤苦無依之情。“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通過疑問句表達作者對十二郎去世的震驚與不愿相信。“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純明而不克蒙其澤乎?”表達了作者對兄嫂高尚品德的贊揚和對十二郎不幸遭遇的痛惜。“嗚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純明而不克蒙其澤矣!”再次確認十二郎去世的事實,表達作者深切的哀痛和無盡的遺憾。關鍵句子解析疑問句和感嘆句的運用通過疑問句和感嘆句的巧妙運用,表達作者對十二郎去世的震驚、不愿相信以及深切的哀痛之情,增強了祭文的感染力。敘事抒情相結合通過回憶與十二郎的生平往事,表達作者深深的懷念與哀思,敘事中穿插抒情,情感真摯動人。用詞精準、語言質樸祭文用詞精準,語言質樸自然,無過多雕飾,卻能深入人心,表達出作者深切的哀痛之情。情感表達技巧探討03字詞用法及句式分析古義指“死亡和活著的重量”,今義指“分量大小,程度深淺”輕重古今異義詞辨析古義指“報告申訴”,今義指“傳達信息或解釋說明”告訴古義指“限制、制約”,今義指“受到束縛或限制”約束古義指“成人自立”,今義指“創立、建立”成立通假字匯總不省(xǐng)所怙(hù)01省,通“醒”,指明白;怙,依靠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sì)兮02嗣,通“祀”,指后代斂不憑其棺03斂,通“殮”,指入殮窆(biǎn)不臨其穴04窆,通“殯”,指下葬;穴,指墓穴狀語后置句如“祭十二郎之祭”應理解為“祭十二郎的祭文”省略句如“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省略了主語“吾兄”被動句如“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中“夭”字表被動,意為“被夭折”感嘆句如“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表達強烈的感嘆和疑問特殊句式剖析04文學價值與影響評價敘事簡練文章在敘述上簡練而有力,通過對家常瑣事和身世遭遇的敘述,展現出深厚的家族情感和親情。祭文典范韓愈的《祭十二郎文》被視為祭文的典范,其情感深沉、文筆質樸,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情感真摯文章中所表達的對侄兒十二郎的懷念和痛惜之情,真實而深沉,反映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悲痛,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在唐代文學中地位對后世祭文創作影響情感表達后世祭文創作在情感表達上深受《祭十二郎文》的影響,許多祭文都力求表達真摯的情感和對逝者的懷念。敘事風格家族觀念文章的敘事風格對后世祭文產生了深遠影響,其質樸無華、自然流暢的語言風格成為后世祭文創作的典范。文章所體現的家族觀念和親情觀念,對后世祭文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使得祭文更加注重家族情感的表達和維護。文學欣賞通過閱讀《祭十二郎文》,讀者可以了解唐代的社會風貌和家族觀念,以及作者韓愈的生平事跡和文學成就。歷史了解情感共鳴盡管文章寫于千年之前,但其中所表達的情感和親情觀念,仍然能夠引起當代讀者的共鳴,讓讀者感受到親情的珍貴和家族的重要性。作為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祭十二郎文》具有很高的文學欣賞價值,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對侄兒的懷念。當代讀者閱讀價值05知識拓展與延伸閱讀《祭鱷魚文》韓愈在潮州時,曾寫一篇《祭鱷魚文》,文章述說鱷魚危害,宣示自己與鱷魚決絕,并設壇祭鱷,為民除害。《師說》韓愈的《師說》是一篇說明教師的重要作用、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以及擇師的原則的論理文。此文被后人廣泛傳頌,成為千古佳作。相關文學作品推薦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雜文,旨在表達作者對于人才被埋沒的憤懣之情。文章以馬為引子,通過對千里馬與伯樂關系的論述,表達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觀點。《馬說》韓愈的《進學解》以解答學生提問的方式,闡述了自己的治學見解和為人處世之道。文章語言簡練明快,立論精辟,是一篇值得一讀的好文章。《進學解》韓愈其他名篇欣賞傳統文化中祭祀習俗簡介祭祀神靈除了祭祀祖先外,古人還會祭祀各種神靈,如天地、山川、日月等自然神,以及關公、觀音等民間信仰中的神祇。這些祭祀活動體現了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祭祀禮儀祭祀禮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從祭祀前的準備到祭祀過程中的具體細節,都有嚴格的規定和要求。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