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在二輪復習備考質量會上講話:二輪復習被嚴重忽視的幾個關鍵步驟_第1頁
校長在二輪復習備考質量會上講話:二輪復習被嚴重忽視的幾個關鍵步驟_第2頁
校長在二輪復習備考質量會上講話:二輪復習被嚴重忽視的幾個關鍵步驟_第3頁
校長在二輪復習備考質量會上講話:二輪復習被嚴重忽視的幾個關鍵步驟_第4頁
校長在二輪復習備考質量會上講話:二輪復習被嚴重忽視的幾個關鍵步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齊聚于此,和各位深入探討復習備考質量的關鍵鍵工作。這不僅是對過往教學成果的全面復盤,更是為沖刺階段制定精確策略的重要契機。我想從以下幾個關鍵方面,與諸位分享我的思考與見解。一、二輪復習的高效課堂三要素二輪復習是一場攻堅戰,怎么才能打得漂亮,關鍵在課堂。許多老師在這階段左支右絀,有的囫圇吞棗走馬觀花,有的卻能游刃有余步步為營。差別在哪?經年累月的教學中,我摸索出一套方法,和各位分享。1.精挑教材,去蕪存菁。二輪復習不是簡單重復,而是提純濃縮。許多老師常在茫茫題海中讓學生泛舟,殊不知這正好是耗時低效之舉。每次備課先自問:這個知識點是不是真正重要?是不是學生的攔路虎?張老師前天備"化學平衡"一課,通覽近五年高考真題,發現考查焦點始終在"平衡移動方向預測"和"濃度變化分析",便舍棄了教材中大段的理論推導,直接聚焦這兩大核心。王陽明曾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精挑教材不是簡單取舍,而是在大量實踐中提煉出的教學智慧,給學生在有限時間內獲取最大收益。把學生領入知識的森林,更要指引他們找到出口。2.精講要點,深入淺出。很多老師喜歡長篇大論,滔滔不絕,但不知學生的注意力稍不留神便飄散無蹤。在課堂上要特別注重"三明一暗":明確講解核心概念,明確剖析解題方法,明確指出常見誤區,暗中觀察學生反應。上周講"離子反應"時,我注意到張老師的課堂氣氛不對,隨即他變換策略,拿出預備的分子模型,直觀演示離子間作用機制。霎時間,全班恍然大悟。課堂上要在教案角落匆匆記下"模型好"、"類比難"之類簡短提示,為下次教學積累經驗。精講不是快講,是抓住關鍵,擊中要害,讓短暫的課堂迸發最強的光芒。3.精細反思,查漏補缺。很多老師認為下課鈴聲意味著教學工作的結束,其實那才是教學提升的開始。要堅持每天抽出半小時總結當日課堂:哪些環節流暢,哪些解釋欠妥,學生在什么地方卡殼……比如講完"概率統計"后,發現學生對"排列組合應用場景"辨識不清,就要設計五道典型題,分門別類的講解區別。更重要會定期抽查學生筆記和作業,從中尋找教學改進點。張老師一次偶然翻閱小李的筆記,發現他對"熵變"概念理解偏差,當即調整了下節課的重點。精細反思如同農夫精耕細作,確保每一寸教學土地都得到充分的利用。教學之路漫長艱辛,每一次上課都是一次心靈的歷練。有時忙得連續幾節課喉嚨嘶啞,但看到學生恍然大悟的神情,一切疲憊頓時煙消云散。莊子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漸漸領悟,教學不在于花哨技巧,而在于內心的純粹與專注。無論是備課鉆研,還是課堂講解,抑或批改作業,都努力做到心無旁騖,專注于當下。這種全神貫注,不僅能提升教學效果,更讓你們忙碌中尋得一份寧靜與喜悅。總之,二輪復習中的這三個方法,是我多年教學經驗的凝練。唯有精挑教材、精講要點、精細反思,才能在緊張備考季為學生點亮前行明燈,助他們揚帆遠航!二、每天刷一套真題在二輪復習的關鍵階段,很多教師都在忙于各種專題訓練和知識梳理,卻往往忽略了一個最樸素最有效的方法,每天標準時間內(75分鐘+30分鐘)完成一套完整真題。這件事看似簡單,卻常常被我們擱置一邊,被所謂更"緊急"的事情代替,實在可惜!為什么說二輪復習中教師自己必須每天刷真題?簡單講,真題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揭示學科本質與命題規律。這句話看似大家都懂,但只有當你沉下心來,一套套按照高考節奏做完,才能真正體會其中奧妙,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那么,怎樣才算真正意義上的"刷題"?特別強調:不是走馬觀花、淺嘗輒止,而是要嚴格按照標準考試時間(75分鐘)一絲不茍地完成整套試卷,然后用30分鐘甚至更長時間逐題對照,深入研究解題思路。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驚訝地發現:原來自己答題時的盲點、錯點,恰恰是學生最容易栽跟頭的地方!或者說,正是因為你自己對某些問題理解不夠透徹,才導致學生在同樣的地方迷失方向。不相信?親自試一試就知道了!當然,問題隨之而來:問題一:日常工作已經忙不過來,哪還有時間專門拿出來做一套完整試卷?這確實是現實困難,但也是個優先級問題。正如一位資深教研員說過:"只有重視,才有時間;一個不把某事放在心上的人,永遠抽不出時間來做這件事。"我深有同感。如果你真認為這件事如同吃飯睡覺一樣重要,你一定會擠出時間。比如早到校半小時,或者利用晚自習前的空檔,75分鐘做題,30分鐘批改,完全可以實現。臨時有事耽擱了,第二天補回來就是。問題二:天天做真題有什么實際價值?這才是核心問題,也是堅持下去的內在動力。其價值在于:它能直接轉化為課堂教學的精準助力。具體怎么用?很簡單,你今天做完的這套題,明天上課前10分鐘就能用上。將你做題過程中遇到的疑點、易錯點,以隨堂檢測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將你解析中獲得的解題技巧,以點撥提示的方式傳授給學生;不必面面俱到,抓住一兩個關鍵點即可,貪多嚼不爛,事倍功半。如此一來,你的做題就有了雙重意義:既是自我提升,又是教學資源,何樂而不為?總之,二輪復習階段,教師每天用心做一套標準真題,既是自己教學水平提升的必經之路,也是提高學生復習效率的有力武器。很多老師常因為表面的忙碌或錯誤的認知(覺得平時已經做過很多題了,不需要再專門完整做一遍)而放棄這個習慣,這實際上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和遺憾。所以,請重視起來,立即行動起來,堅持做下去。你會慢慢體會到專業成長的喜悅,也會看到學生成績的明顯提升!三、上課要留白二輪復習,每個學校都在抓緊時間,老師們恨不得一天能當兩天用,學生們也在被各科老師推著往前跑。滿滿的練習、考試、講解循環往復,日歷上的日子一天天減少,焦慮卻在一天天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我卻要提出一個看似"浪費時間"的建議——上留白課。每周安排一節課,不講新知識,不做新題目,只是停下來,回頭看看。很多同事都會搖頭:"時間都不夠了,還留白?"但經過實踐,我越發確信,越是緊張的復習,越需要這樣的留白。所謂留白課,就是在一周的密集訓練后,拿出一節課的時間,帶著學生們回顧這一周做過的題目,特別是分析他們整理歸納的效果。抽查他們對做錯題目的筆記,檢查他們對易混概念的理解,讓他們當場再現解題思路。這不是簡單地過一遍答案,而是對知識掌握情況的一次全面"體檢"。上周的留白課上,有老師發現了兩個我完全沒想到的問題第一,竟然有那么多學生做完題后,對著答案抄一遍就算完事。尤其是主觀題,卷面干干凈凈,連分析痕跡都沒有。問他們為什么,回答是"沒時間"、"來不及"。這才明白為什么他們總是記不住解題思路,因為從未真正"思考"過,只是做了個"搬運工"。第二,更讓我震驚的是,上周剛做過的選擇題,老師隨機提問相關知識點時,居然有一半以上的學生一臉茫然。原來他們做題只是為了"做完",而不是為了"學會"。這種情況下,再多的題海也只是在沙灘上寫字,漲潮就沒了。這就是留白課的價值所在。它像是行駛途中的一個觀察點,讓師生都能爬上高處,看看已經走了多遠,還有哪些彎路。沒有這樣的停頓與觀察,復習就變成了無目的的狂奔。有人會說,這樣做會不會影響進度?是的,會。但如果不這樣做,表面上的"進度"又有什么意義?我想起了一位大學教授說過的話:"學習不是貼瓷磚,不是覆蓋了就算完成,而是像蓋房子,每一層都必須夯實才能往上建。"留白課就是那個夯實的過程。其實,留白的智慧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早有體現。中國畫最講究的就是"留白",不是畫不滿,而是"計白當黑"。張大千的山水,看似水墨未及之處,恰是云霧繚繞;齊白石的蝦,幾筆勾勒,大片留白處卻讓人感受到水的流動。學習亦如此,適當的留白,反而能讓知識在腦海中"活"起來。還記得一個科學家的故事。有位年輕研究員向愛因斯坦請教問題,愛因斯坦問他:"你每天花多少時間思考?"研究員回答:"我幾乎所有時間都在做實驗。"愛因斯坦搖搖頭說:"那就是問題所在了,你需要留出時間來思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多忙,思考的時間都是必不可少的。有學生抱怨:"老師,這樣檢查太緊張了。"我回答:"考場上會更緊張,現在發現問題還來得及糾正,考場上發現就晚了。"漸漸地,他們理解了老師的用意,開始認真對待每周的整理工作,因為知道周五的留白課上會被"拷問"。留白課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獲——它給了學生喘息的機會。二輪復習的高壓下,很多學生已經疲憊不堪,情緒低落。而留白課雖然也在"檢查",但節奏不同,氛圍不同,反而成了他們調整狀態的契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