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 課件 主題5 用教育活動支持幼兒社會學習的發展_第1頁
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 課件 主題5 用教育活動支持幼兒社會學習的發展_第2頁
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 課件 主題5 用教育活動支持幼兒社會學習的發展_第3頁
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 課件 主題5 用教育活動支持幼兒社會學習的發展_第4頁
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 課件 主題5 用教育活動支持幼兒社會學習的發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用教育活動支持幼兒社會學習的發展主題5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了解社會認知的含義,理解幼兒社會認知發展的特點及意義?!跽莆沼變簣@社會學習教育活動的主要內容和實施要點?!跬ㄟ^學習所提供的教學案例,理解和掌握幼兒園社會學習教育活動設計和組織的基本方法和要求?!跄軌蜻\用相關理論與方法設計有利于促進幼兒社會學習的各種教育活動?!鯓淞⒃谟變簣@教育中幫助和促進幼兒社會學習的教育觀念。學習目標探索幼兒社會認知的發展活動1設計和選擇幼兒社會學習教育活動的目標和內容活動2組織與實施幼兒社會學習教育活動活動3【活動目標】了解社會認知的含義。理解幼兒社會認知發展的特點及意義。探索幼兒社會認知的發展活動11.知識回顧引導問題2幼兒社會認知發展有何特點?引導問題1回顧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其中有關幼兒社會性發展的主要理論有哪些?2.小組分工組名分工姓名學號主持人(負責人)記錄員(做記錄)發言人(做匯報)觀察員(做評價)3.預習要求回顧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相關知識,閱讀《指南》《綱要》等文件,收集活動任務所需的資料,觀看導學視頻、瀏覽教材內容,以小組為單位初步討論完成活動任務1~3,并填寫預習卡片。預習卡片:請記下小組進行活動準備時遇到的問題在中班社會教育活動“我們的家鄉——南京”中,幼兒參觀了朝天宮,并在安樂園菜館吃了午飯。大家津津有味地品嘗了許多南京小吃?;貋砗?,幼兒對在安樂園菜館品嘗到的南京小吃念念不忘,大家想在班級開展一個新游戲——“安樂園菜館”。于是大家就游戲的開展進行了討論。討論后,大家按照討論的結果分工合作,做各種南京小吃,老師做“安樂園菜館”的門頭。幼兒還討論了幾種南京小吃的做法,并畫下來布置在小吃店里。幼兒的社會認知是在社會活動和一定的社會環境下發展起來的。游戲是發展幼兒社會認知,讓幼兒體驗和實踐自己所認識到的社會角色、社會規則的重要途徑。為了更好地在游戲中發展幼兒的社會認知,教師需要帶領幼兒參觀、實際體驗,感知一定的社會環境以及環境中各個社會角色的職責,然后讓幼兒通過討論,自主地去創設和再現這一社會環境,并在游戲中不斷鞏固、發展社會認知。幼兒需要發展哪些社會認知?可以通過哪些途徑發展幼兒的社會認知?教師應如何設計和組織幼兒園社會學習教育活動來促進幼兒社會認知的發展?回顧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相關知識,思考幼兒社會認知發展有哪些重要的方面,把它們記錄下來,并寫出你的想法。活動任務1社會認知包括對自己、他人、社會關系、社會群體、社會角色、社會環境、社會規范和社會生活事件等的認知;對人的認知又具體包括認識人的情感、意圖、知覺、思維、態度、動機、行為等心理過程和特征。幼兒社會認知的發展趨勢是由近及遠、由熟悉到陌生、由簡單到復雜、由直接到間接,逐步地擴展和深化的。啟發講授1幼兒的社會認知發展幼兒社會認知發展的重要方面:我的困惑:閱讀啟發講授2的內容,總結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社會認知發展的特點和可能適宜他們開展的社會學習教育活動。活動任務2小班:中班:大班: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社會心理學和認知發展心理學領域的研究者就對社會認知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龐麗娟等研究者綜合國內外的研究,歸納出兒童社會認知發展的主要特點。啟發講授2兒童社會認知發展的主要特點1.兒童社會認知的發生發展是一個逐步區分認識社會性客體的過程2.兒童社會認知發展的核心體現是觀點采擇能力的發展3.兒童社會認知各方面的發展是不同步、不等速的4.兒童社會認知的發展具有認知發展的普遍規律,但不完全受認知發展的影響5.兒童社會認知的發展與社會交往密切相關為什么要對幼兒開展社會認知、社會學習教育活動?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對幼兒園教師進行訪談,了解幼兒園教師的看法和他們開展幼兒社會認知教育的方法?;顒尤蝿?我的想法:幼兒園教師的觀點:啟發講授3社會認知對幼兒社會化的重要意義1.社會認知與親社會行為的關系首先,社會認知的核心體現的是幼兒觀點采擇能力的發展,包括情緒情感認知、他人整體認知、社會關系認知與社會規則認知等。其次,社會認知與親社會行為的培養是一體兩面、密不可分的。3~6歲是幼兒個性萌芽的時期,在情緒情感認知方面,4歲的幼兒經常用自己的情感需要代替他人的情感需要,而5~6歲的幼兒已經能夠從對方角度較為客觀地體驗他人的情緒情感。4~5歲的幼兒正處于思維的自我中心階段,其認知判斷與推理是以“我”的需要是否滿足為標準的。5~6歲的幼兒則開始關注他人的物質利益和情感需要,在公正、權威的重要人士的行為和語言指導下,他們能通過移情和體驗習得社會公認的行為準則,這正是幼兒認識道德規范與習俗規則的基礎。2.幼兒社會認知發展與其社會化進程的關系項目內容分值自評互評師評學習準備①預習學習內容;②閱讀和觀看相關資料5學習態度①無遲到、早退、曠課;②課堂紀律良好5學習過程活動任務110活動任務215活動任務315學習表現①積極參與小組討論10②聽課精神飽滿,積極與教師互動10③課堂測試或作業及時、有效完成10學習效果①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得到培養10②解決問題能力、批判性思維、創新思維得到訓練10合計100綜合評價自評(30%)互評(30%)師評(40%)綜合評分【活動目標】掌握幼兒園社會學習教育活動的目標、內容。學會設計和選擇幼兒社會學習教育活動的目標和內容。設計和選擇幼兒社會學習教育活動的目標和內容活動21.知識回顧引導問題2每人收集3~4個不同主題的幼兒社會學習教育活動設計案例,并對其活動設計做簡要的分析,可以利用圖書館、互聯網查閱資料,也別忘了和小組的同伴合作。引導問題1設計幼兒園人際交往活動目標有哪些注意事項?2.小組分工組名分工姓名學號主持人(負責人)記錄員(做記錄)發言人(做匯報)觀察員(做評價)3.預習要求收集優秀的幼兒社會學習活動設計案例和各類相關的教學素材。瀏覽教材內容,觀看示范課,閱讀其教案,以小組為單位初步討論完成活動任務1~2,并填寫預習卡片。預習卡片:請記下小組進行活動準備時遇到的問題國慶節快到了,幼兒園及其附近的社區環境具有了一些國慶氣氛,小朋友們也都觀察到了周圍環境的變化。幼兒園的小朋友能理解國慶這一抽象的含義嗎?如何讓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認識國慶節,感受和體驗國慶節熱鬧、喜慶的氣氛?教師可以設計什么樣的教育活動?對此,你有何看法?如果你是幼兒園教師,你會如何去做呢?閱讀《綱要》《指南》,尋找有關幼兒社會學習方面的目標、內容和教育建議,把他們記錄下來,并寫出你的想法?;顒尤蝿?《指南》:我的想法:《綱要》:啟發講授1設計幼兒社會學習教育活動的目標2001年,教育部頒布的《綱要》規定了社會領域的教育目標,其中,“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是社會學習教育活動的主要目標。幼兒社會學習教育的目標應側重社會情感和社會行為規則等方面。1.《綱要》中有關社會學習教育目標的表述和闡釋社會情感方面的培養目標主要是使幼兒形成對他人和社會正確、合理的認知、情感和態度,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及多樣化的情感表達方式,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能夠了解與接納多元文化。(1)社會情感方面對幼兒社會情感的教育可從情感類的活動入手,讓幼兒主要在感激與愛、關心與幫助、尊重與接納、欣賞與寬容等方面經歷多種情感體驗,學習情感的多種表達方式,培養幼兒的同情心與愛心。在促進幼兒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認識和理解時,要注重培養幼兒對有教養之恩的父母、師長的感激和愛,對關懷、教導、幫助自己成長的人們的尊敬和愛,對同伴多種情緒情感的體驗和關心,對需要幫助的人的同情、關心和幫助,對同伴的成功和優點的真心贊賞,對非故意、非敵對和使自己不愉快的行為的寬容等?!碇参锝恰硗婢吖裆鐣袨橐巹t方面的培養目標主要是讓幼兒知道與他人共同生活、與社會和諧相處時必須遵守的規則與紀律,在主動運用規則與紀律來約束自己的同時,體驗這些規則對自己和他人的積極意義。(2)社會行為規則方面他律性規則強調的是為保證正常秩序、形成和諧關系而必須遵守的團體規則和紀律,具有強制約束力,是幼兒形成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的基礎。他律性規則教育應注意讓幼兒辨識在他律性規則中自己的行動、責任與權利,包括知道自己應遵守的行為規范,始終堅持遵守規則,并在違反規則后主動承擔后果(如接受批評、賠償、道歉等)。行為規則與紀律的教育他律性規則教育自律性規則教育幼兒園還要提供機會,讓幼兒進行自律性規則的學習,引導幼兒主動將某些行之有效的約束性策略約定為人際交往的行為規范。這有利于幼兒理解規則的含義與意義,在生活與活動中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的行為習慣?!吨改稀分杏嘘P幼兒社會學習發展方面的目標主要體現在喜歡群體生活,遵守基本的行為規范和具有初步的歸屬感三個具體目標。2.《指南》中有關幼兒社會學習發展的目標和教育建議3~4歲4~5歲5~6歲對群體活動有興趣。對幼兒園的生活好奇,喜歡上幼兒園。愿意并主動參加群體活動。愿意與家長一起參加社區的一些群體活動。在群體活動中積極、快樂。對小學生活有好奇和向往。教育建議經常和幼兒一起參加一些群體性的活動,讓幼兒體會群體活動的樂趣。如:參加親戚、朋友和同事間的聚會以及適合幼兒參加的社區活動等,支持幼兒和不同群體的同伴一起游戲,豐富其群體活動的經驗。幼兒園組織活動時,可以經常打破班級的界限,讓幼兒有更多機會參加不同群體的活動。帶領大班幼兒參觀小學,講講小學有趣的活動,喚起他們對小學生活的好奇和向往,為入學做好心理準備。喜歡并適應群體生活3~4歲4~5歲5~6歲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戲和公共場所的規則。知道不經允許不能拿別人的東西,借別人的東西要歸還。在成人提醒下,愛護玩具和其他物品。感受規則的意義,并能基本遵守規則。不私自拿不屬于自己的東西。知道說謊是不對的。知道接受了的任務要努力完成。在提醒下,能節約糧食、水電等。理解規則的意義,能與同伴協商制定游戲和活動規則。愛惜物品,用別人的東西時也知道愛護。做了錯事敢于承認,不說謊。能認真負責地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務。愛護身邊的環境,注意節約資源。教育建議①成人要遵守社會行為規則,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如:答應幼兒的事一定要做到、尊老愛幼、愛護公共環境,節約水電等。②結合社會生活實際,幫助幼兒了解基本行為規則或其他游戲規則,體會規則的重要性,學習自覺遵守規則。如:·經常和幼兒玩帶有規則的游戲,遵守共同約定的游戲規則?!だ脤嶋H生活情境和圖書故事,向幼兒介紹一些必要的社會行為規則,以及為什么要遵守這些規則。·在幼兒園的區域活動中,創設情境,讓幼兒體會沒有規則的不方便,鼓勵他們討論制定規則并自覺遵守?!τ變罕憩F出的遵守規則的行為要及時肯定,對違規行為給予糾正。如:幼兒主動為老人讓座時要表揚;幼兒損害別人的物品或公共物品時要及時制止并主動賠償。③教育幼兒要誠實守信。如:·對幼兒誠實守信的行為要及時肯定?!ぴ试S幼兒犯錯誤,告訴他改了就好。不要打罵幼兒,以免他因害怕懲罰而說謊?!ば∧挲g幼兒經常分不清想象和現實,成人不要誤認為他是在說謊。·發現幼兒說謊時,要反思是否是因自己對幼兒的要求過高過嚴造成的。如果是,要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同時要嚴肅地告訴幼兒說謊是不對的。·經常給幼兒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要求他完成并及時給予表揚,培養他的責任感和認真負責的態度。遵守基本的行為規范3~4歲4~5歲5~6歲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員及與自己的關系,體會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員。能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溫暖,愛父母,親近與信賴長輩。能說出自己家所在街道、小區(鄉鎮、村)的名稱。認識國旗,知道國歌。喜歡自己所在的幼兒園和班級,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能說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縣(區)名稱,知道當地有代表性的物產或景觀。知道自己是中國人。奏國歌、升國旗時能自動站好。愿意為集體做事,為集體的成績感到高興。能感受到家鄉的發展變化并為此感到高興。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間要互相尊重,團結友愛。知道國家一些重大成就,愛祖國,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教育建議①親切地對待幼兒,關心幼兒,讓他感到長輩是可親、可近、可信賴的,家庭和幼兒園是溫暖的。如:·多和孩子一起游戲、談笑,盡量在家庭和班級中營造溫馨的氛圍?!ねㄟ^和幼兒一起翻閱照片、講幼兒成長的故事等,讓幼兒感受到家庭和幼兒園的溫暖,老師的和藹可親,對養育自己的人產生感激之情。②吸引和鼓勵幼兒參加集體活動,萌發集體意識。如:·幼兒園和班級里的重大事情和計劃,請幼兒集體討論決定。·幼兒園應經常組織多種形式的集體活動,萌發幼兒的集體榮譽感。③運用幼兒喜聞樂見和能夠理解的方式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如:·和幼兒說一說或在地圖上找一找自己家所在的省、市、縣(區)名稱?!ず陀變阂黄鹜獬鲇瓮?,一起看有關的電視節目或畫報等;和他們一起收集有關家鄉、祖國各地的風景名勝、著名的建筑、獨特物產的圖片等,在觀看和欣賞的過程中激發幼兒的自豪感和熱愛之情?!だ秒娨暪澞炕騾⒓由斓然顒?,向幼兒介紹國旗、國歌以及觀看升旗、奏國歌的禮儀。·向幼兒介紹反映中國人聰明才智的發明和創造,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具有初步的歸屬感上網搜集資料,尋找一些開展幼兒園人際交往教育活動的課程資源,如繪本、故事、兒歌、視頻等,為設計教育活動做準備。活動任務2課程資源:可以開展的活動:啟發講授2選擇幼兒社會學習教育活動的內容1.幼兒園各年齡段社會學習教育活動內容小班了解自己的家庭住址、電話、父母的工作單位和職業,與同伴相互了解各自的家庭。在日常生活或專門的教學活動中,知道自己是哪個幼兒園、哪個班級的小朋友,班級里都有誰、有什么物品,逐漸熟悉生活環境,適應集體生活。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理解、體驗和遵守集體規則,愛護玩具和圖書。認識幾種常見的交通工具,知道粗淺的交通安全常識,在實際生活中能遵守基本的交通規則。中班會介紹親人的職業,認識與自己生活有關的人們的勞動,萌發對不同職業勞動者及其勞動的尊重。在日常集體生活中,逐漸了解所在集體,熱愛自己的集體,能嘗試為集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過參觀、訪問周圍社區等形式,初步了解周圍的社會機構、設施,感受它們與人們的關系,知道其基本用途。通過積極參與社區的各種活動和民間節日活動等形式,了解家鄉的名勝古跡、風俗習慣等,萌發熱愛家鄉的情感。通過一些節日慶?;顒樱ㄈ鐕鴳c節),知道自己是中國人,知道北京是我國的首都,認識國旗、國徽、國歌,萌發初步的愛國情感;初步感受、了解我國傳統的民俗、節日、人文景觀、文化精品、民間藝術、各民族文化與習俗等,萌發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在家園合作下,了解各種基本的交通規則、公共衛生規則,并在日常生活中積極遵守這些規則。中班利用周邊的社會資源,了解不同職業和社會角色的人們的勞動,知道尊重和愛惜他人的勞動成果。在家中及幼兒園幫助父母、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愛護集體的物品。利用各種社會資源,進一步了解各種社會機構、設施,感受它們與人們生活的關系,知道它們的基本用途。通過各種形式,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家鄉,積極參與各種民俗文化活動。利用各種傳統節日,進行觀察、體驗等活動,進一步感受和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初步了解世界其他國家的傳統節日、人文景觀、文化精髓、民間藝術以及民族文化與習俗等,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形成理解、尊重和平等的態度。在家長的配合下,在日常生活中愛護公物和環境,樹立環保意識。在日常生活和專門的教學活動中,學習遵守基本的行為規范和社會道德規范,初步形成誠實、勇敢等良好的社會品質。社會學習依賴于對社會環境的認知,而對社會環境的認知必然伴隨著對社會環境的感知、對社會角色及其關系的了解、對社會文化的體驗和對社會規范的掌握,它們之間是相互關聯、不可分割的。2.幼兒社會學習教育活動內容的分類幼兒對社會關系的認知主要是指幼兒對社會中他人及其相互關系的認知。對幼兒而言,社會中的他人主要是指與幼兒有較多接觸的個體,如父母、同伴、教師以及其他社會角色和群體。這種認知包括對他人外形特征的認知、心理狀態的認知,以及對社會角色、社會群體和社會關系的認知。(1)幼兒對社會關系、社會文化和社會環境的認知幼兒對社會環境的認知包括對家庭、幼兒園、社會機構和基礎設施的認識。不過,幼兒對社會關系、社會群體、社會角色、社會規則和社會文化的認知都是在社會環境中進行的,一般不把它們分開闡述。例在家庭這個社會群體中,幼兒會感知到母女(子)、父女(子)、兄弟姐妹等社會關系和社會角色。了解家人的稱呼、姓名、年齡、出生年月、屬相、與自己的關系,萌發對家人的愛和關心等內在情感;了解家人的工作和工作場所(如請父母介紹自己的工作、讓幼兒參觀父母的工作場所);感受生活中家人對自己的愛(如請幼兒說說家人如何愛自己,為自己做了哪些事);懂得尊重和關心父母及長輩,并懂得用一定的方法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感謝和愛(如請幼兒給家人過節),知道不打擾他們工作或休息,為其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務和勞動等,產生對家庭的責任感。知道家庭的主要設施及其作用,熟悉家中常見生活用品的名稱,懂得愛惜家中的物品。知道家庭地址和家人的聯系方式。①對家庭的認識幼兒對家庭的認識是逐步發展的,從對家庭成員的認知到對家用物品的認知,從基本的日常生活規范認知到家庭規范認知。在幼兒園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請幼兒參與調查、談話和情境表演等多種方式,讓幼兒認識自己的家人,體驗自己與家人的關系,感受家庭生活的美好和家人對自己的愛,關心、尊重和愛護家人。小提示教師可以將幼兒帶來的全家福照片展示在班級中,讓幼兒調查父母的姓名、聯系方式等,并請幼兒在班級中展示調查表,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家人;還可以請家長到幼兒園與幼兒互動,展示自己的特長;在區域活動中,可以提供關于家庭的繪本供幼兒自主閱讀?!腋!拔业膵寢尅闭{查表▲能干的媽媽知道自己幼兒園的名稱、地址,知道幼兒園內外的主要環境、主要設施和基本的集體活動規范。了解所在班級教師的姓名,認識園內其他教師和工作人員(如門衛、炊事員、保健老師等),知道他們的工作都是在為小朋友服務,懂得感謝、尊重他們。關心、理解幼兒園的同伴和教師,愿意與他們友好地進行各種活動。知道自己所在的班級、小組,形成初步的集體意識。②對幼兒園的認識對社會機構的認識主要有:了解與自己生活有關的各行各業的人(如醫生、護士、警察、消防員、記者、主持人、超市收銀員、商店售貨員、導游、廚師等)及其與自己的關系,尊重他們的勞動;知道他們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了解這些角色所遵從的角色行為和角色規范;等等。幼兒通常會在幼兒園的角色游戲中再現這些社會機構的情境,通過扮演一定的社會角色了解相應的社會行為規范。③對社會機構的認識小提示許多幼兒缺乏與同伴相處的經驗,習慣以自我為中心,要逐步適應集體生活,融入群體,其實面臨很多的困難:幼兒需要與很多教師和幼兒園工作人員相處,接受晨檢,熟悉幼兒園各個角落。教師可以通過“親親老師”“大家來抱抱”“我的幼兒園”“我們是一組”“親愛的保健老師”“謝謝叔叔阿姨”及參觀幼兒園等活動,讓幼兒逐漸熟悉、喜愛幼兒園,喜愛同伴、教師和幼兒園的叔叔阿姨?!鴧⒂^園長室▲親愛的保健老師▲參觀廚房▲我們是一組小提示在中班,教師可以帶幼兒了解幼兒園周圍的社會機構。從幼兒父母的職業入手,讓幼兒在參觀、訪問、調查、游戲等一系列有趣的活動中,了解和熟悉幼兒園周圍的社會機構及工作人員為自己的生活帶來的便利,從而形成尊重他人的勞動、愛護勞動成果的情感和態度?!私獍职謰寢尩墓ぷ鳌鴧⒂^菜場④對基礎設施的認識社會環境中的基礎設施是指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其中,交通工具和公共設施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也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內容。幼兒對基礎設施的認識主要有:認識飛機、火車、地鐵、公共汽車、出租車等公共交通工具,認識清潔車、灑水車、救護車、消防車、車站、機場、碼頭等公共設施;知道它們與人們社會生活的關系。▲認識消防車▲聽消防員叔叔介紹安全知識活動案例大班社會教育活動:屋頂上的秘密屋頂是建筑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形狀、顏色各異,稍稍留意,就會發現屋頂上有許多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關的設施。本次活動旨在讓幼兒初步了解屋頂設施的用途,感受這些設施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讓幼兒在互動中積極思考、大膽想象,形成對屋頂上各種設施的認識。◆設計意圖√經驗準備幼兒對屋頂進行過前期調查,有相關的探索經驗,并已將自己的發現記錄在記錄單上?!艋顒訙蕚洧俑惺芪蓓斣O施的不同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②大膽想象并設計屋頂,嘗試在問題情境中表達自己的想法。③體驗與同伴合作以及幫助別人的快樂?!艋顒幽繕恕涛镔|準備①有關屋頂的教學課件及視頻,貼好記錄單的展示板。②關于屋頂設施的小圖片及字卡,供幼兒設計用的筆和紙若干。1.回憶、交流屋頂上的不同設施(1)出示調查表“屋頂上的秘密”,引出話題教師:前幾天我交給小朋友們一個任務,調查一下屋頂上的秘密,同時把看到的都記錄下來,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大家的記錄單。(2)梳理前期探索的內容,交流經驗教師:請你來說一說,你看到的屋頂上都有些什么?它們分別有什么用?幼兒:有太陽能板,可以用來發電、燒熱水洗澡;有煙囪,可以把煙排到外面去……評析:調查表的出示,讓幼兒的前期調查結果變得更為直觀、形象,同時還能幫助幼兒整理前期的已知經驗。通過交流,幼兒獲得了日常生活知識,豐富了生活經驗,對屋頂上的設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為后面活動的開展做鋪墊。2.發現、感受一些特殊、有趣的屋頂設施(1)幼兒分組觀看照片,初步感受一些特殊、有趣的屋頂教師:剛才小朋友們聊了很多自己的發現。今天我還帶來了一些你們沒見過的屋頂,請你們看一看,找找里面藏著的小秘密。(2)了解醫院停機坪、空中花園、航空警示燈,三種特殊的屋頂設施◆活動過程①觀看視頻,了解利用醫院屋頂的停機坪進行醫療救援的知識。教師:你看到的屋頂上有什么?為什么在醫院的屋頂上會有飛機呢?你見過醫療救援直升機嗎?我們一起來見識一下直升機是怎樣進行醫療救援的。(播放直升機進行醫療救援的視頻)小結:當病人病情危急的時候,我們可以請直升機幫忙,把病人送到醫療水平更高的醫院去治療,這樣能節約時間,及時挽救病人的生命。屋頂的停機坪方便直升機隨時降落,起到了及時運送病人的作用。(出示停機坪的圖片和“挽救病人”字卡)評析:飛機是幼兒很感興趣的事物,此環節一開始,幼兒急于了解有飛機的屋頂。在觀看視頻的時候,幼兒的注意力非常集中,討論的積極性格外高。②觀看“新加坡空中花園”報道視頻,了解空中花園的休閑娛樂功能。教師:這個像船一樣的屋頂上有什么?它有什么用?(播放“新加坡空中花園”報道視頻)小結:新加坡的空中花園非常好玩,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喜歡去那里休閑、參觀,它成了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出示空中花園的圖片和“休閑”“娛樂”字卡)評析:“空中花園”對幼兒來說非常陌生,幼兒也倍感新鮮,正因為它的神秘才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思考的積極性。教師巧妙利用新聞片段,幫助幼兒了解“空中花園”的一些具體設施,如游泳池、休息平臺等,直觀的畫面、生動的解說牢牢吸引住了幼兒的視線,他們看得出神,聽得津津有味。③了解航空警示燈的作用。教師:你看到了什么?為什么要在高樓上安裝警示燈呢?它有什么用?(播放視頻)小結:高樓上的航空警示燈是專門用來提醒飛機的,對飛機起到了警示作用。(出示航空警示燈的圖片和“提醒”“警示”字卡)評析:在此環節中,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相應的視頻,豐富了幼兒對航空警示燈的認識。(3)經驗提升教師:屋頂設施與這幢房子里的人和事有關,屋頂的巧妙設計能方便人們的生活。3.討論、設計幼兒園屋頂平臺(1)出示幼兒園的屋頂平臺照片,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如何設計屋頂平臺教師:了解了這么多的屋頂,我們再來看看我們幼兒園的屋頂。和剛才看到的屋頂相比,你們覺得我們幼兒園的屋頂平臺怎么樣?(沒有東西,不好玩)可以怎樣設計讓它變得有趣、好玩呢?(2)教師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小朋友們有這么多的想法和創意,接下來我們就小組合作,把這些想法和創意都設計到這個屋頂平臺上來吧!(3)幼兒介紹、分享自己的作品(4)教師小結教師:今天我們認識了許多的屋頂,還設計了幼兒園的屋頂,其實屋頂上的每樣東西都和人們的生活有關。屋頂上的秘密還有很多,請小朋友們回家后再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尋找、發現吧。評析:設計屋頂平臺是整個活動的亮點,經過前期的經驗拓展,幼兒對屋頂上的設施及其用途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因此幼兒能結合自己的需要和幼兒園的特點來完成設計,作品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幼兒真正將經驗遷移到了現實生活中。①區域活動:在美術區,幼兒可以繼續完成屋頂平臺的設計,并相互交流自己的創意。②家園合作:和爸爸媽媽一起,利用多種方式尋找更多屋頂上的秘密。◆活動延伸⑤對家鄉、祖國和民族的認識知道自己所生活的市、縣、街道的名稱和門牌號等。知道自己的家鄉、民族和祖國的名稱,及其在地圖上的大致方位。知道祖國的國名、首都及主要省份和城市,認識國徽、國歌。知道家鄉以及祖國的風景名勝、著名建筑、風俗習慣和主要的生活方式等,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萌發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鴤鹘y文化展臺▲觀看京劇表演▲參觀家鄉的名勝古跡⑥對重大社會事件的認識認識重大社會事件是幼兒了解社會、關心社會的重要途徑,主要包括了解社區、家鄉和祖國以及世界近期的重大活動;了解戰爭及重大災難對人、動植物及環境造成的危害。例2022年,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我國北京舉辦,這是一個重大的體育盛事。北京某幼兒園就根據幼兒的興趣、發展特點以及相關資源,開展與冬奧會有關的社會教育主題活動,幫助幼兒感受濃厚的奧林匹克文化,激發幼兒對運動員的崇敬心理和愛國主義情感,學習挑戰自我,體驗運動盛會帶來的快樂,等等。⑦對重大節日的認識了解國家和民族的傳統節日,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初步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知道與自己關系密切的主要節日,如婦女節、勞動節、兒童節、國慶節、教師節、父親節、母親節等,了解這些節日的名稱、含義和慶祝方式,能通過這些節日表達相應的情感。小提示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生活,每逢重大節日時組織生動有趣的活動,讓幼兒了解重大節日的含義和慶祝方式。例如,為迎接新年的到來,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學剪紙、做花燈、學舞獅、趕廟會,感受辭舊迎新、歡喜慶賀新年的氛圍。▲學剪紙▲做花燈▲學舞獅社會規范是確保群體中的每一位成員有序行動、和睦相處和愉悅發展的必要章程或指南,是社會成員應該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和要求。它能引導人們做出符合群體認同的行為,幫助個體融入群體生活、適應社會生活。(2)幼兒對社會規范的認知①對基本道德規范的認識基本道德規范包括對對與錯、是與非、愛與憎等道德問題的認知與判斷,如知道搶別人的玩具是不好的行為。②對文明禮貌行為規范的認識文明禮貌包括文明禮貌的言談舉止、與人交往的禮儀等,如會使用禮貌用語、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講話、善于傾聽他人說話、喝水時要排隊等待等?!鴥蓚€幼兒就誰對誰錯爭論起來▲拉著同伴的手輕聲商量③對公共場所行為規范的認識公共衛生規則,如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大小便、吐痰,不大聲喧嘩吵鬧等。公共交通規則,如紅燈停、綠燈行,不闖紅燈,過馬路時走人行橫道,不在馬路上嬉戲打鬧,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先下后上,給老人、孕婦和殘疾人讓座等。保護和愛惜公共財產的規則,如愛護公物、愛護花草樹木、在動物園不投喂動物、了解垃圾分類等。④對群體活動規范的認識對幼兒園生活活動規則的認知和學習,如知道飯前、便后要洗手,上下樓梯要靠右、不能嬉戲打鬧,排隊等待、輪流進行,學習集體服務規則等。對游戲和活動規則的學習,如知道上課發言要舉手,游戲結束后要整理和收拾玩具,進入活動區要遵守活動區的規則,在閱讀區看書時不爭搶,不撕、不扔圖書,懂得愛護圖書等。⑤對人際交往規范的認識人際交往規范是指在社會系統內對社會互動起結構性作用的行為規范,如待人接物的禮儀,相互理解、尊重與支持的態度和情感,平等、合作、分享、協商、包容、忍讓、妥協、誠實守信等規則。⑥對安全行為和自我保護規則的認識由于幼兒年齡小,缺乏社會生活經驗,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危險,因此,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讓幼兒充分了解一些保證自身安全、防止消極后果的行為規則。例如,告訴幼兒危險的地方不能去,危險的事情不能做,不與陌生人說話,不給陌生人開門,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向陌生人透露個人或家庭信息,背心和短褲覆蓋的地方不允許別人摸,等等。項目內容分值自評互評師評學習準備①預習學習內容;②閱讀和觀看相關資料5學習態度①無遲到、早退、曠課;②課堂紀律良好5學習過程活動任務120活動任務220學習表現①積極參與小組討論10②聽課精神飽滿,積極與教師互動10③課堂測試或作業及時、有效完成10學習效果①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得到培養10②解決問題能力、批判性思維、創新思維得到訓練10合計100綜合評價自評(30%)互評(30%)師評(40%)綜合評分【活動目標】掌握組織和實施幼兒社會學習教育活動的方法。學會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設計有利于促進幼兒社會認知發展的活動。組織與實施幼兒社會學習教育活動活動31.知識回顧引導問題1幼兒人際交往教育活動常見的組織方法有哪些?引導問題2幼兒人際交往教育活動常見的實施途徑有哪些?2.小組分工組名分工姓名學號主持人(負責人)記錄員(做記錄)發言人(做匯報)觀察員(做評價)3.預習要求以小組為單位,收集優秀的幼兒社會學習教育活動設計案例和各類相關的教學素材,為實際開展活動做好準備。觀看導學視頻,學習幼兒園中實際組織和實施相關活動的方法。瀏覽教材內容,初步討論完成活動任務1~3,并填寫預習卡片。預習卡片:請記下小組進行活動準備時遇到的問題家鄉是幼兒成長的搖籃;家鄉是幼兒從出生之日起,就和家人生活的地方;家鄉是幼兒生命歷程中最重要的生活環境。然而當他人詢問幼兒“你的家鄉在哪里”“你是哪里人”時,幼兒的回答卻含糊不清。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的視野逐漸擴展,會積極主動地搜尋周圍新奇有趣的事物,渴望認識和了解周圍的一切。若幼兒園開展“我的家鄉”主題活動,教師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去組織課程,可以運用什么樣的教育方法,開展哪些教育活動呢?從多種途徑收集幼兒園各類社會學習教育活動資料,包括活動圖片、活動文本、教師教案、活動視頻等,和小組成員共同探討,這些活動運用了哪些組織方法。活動任務1寫下你的觀點、小組討論結果和你的困惑我的觀點:小組討論結果:我的困惑:教師通過專門的和滲透的社會學習教育活動,引導幼兒以體驗和游戲的方式與周圍環境、他人、機構和設施進行真實的互動,學習、掌握和遵守社會規范,認識社會環境,體驗社會角色,感受社會文化并培養積極的社會情感。啟發講授1幼兒社會學習教育活動的組織方法運用多種方式引出活動主題引導幼兒自由表達認知體驗幫助幼兒正確進行社會認知教師可以直接告知幼兒在本次活動中究竟要做什么,當然最好是運用直觀、具體和形象化的設計,如唱兒歌、講故事、猜謎語、藝術欣賞、游戲活動、動畫、情境再現、實物展示、角色表演等方式,激發幼兒對活動的好奇心以及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圍繞幼兒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討論、對話和觀點碰撞,可以加深幼兒對社會認知對象的認識,進一步鞏固幼兒對社會環境、社會角色、社會規范的深層理解和感受,激發幼兒積極的情感和態度。作為教師應該及時采用適宜的方式幫助幼兒梳理、提升認知經驗,糾正幼兒一些不正確或不客觀的認識,提高幼兒社會學習教育活動的效果。與此同時,教師還應充分發揮榜樣的示范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耐心地提醒、引導,巧妙地強化,加深幼兒對認知對象的理解、體驗和內化。例社會學習教育活動“不跟陌生人走”開始時,教師可以設置情境,請一位老師來扮演陌生人接幼兒回家或給幼兒吃東西,通過模擬的場景使幼兒得到真實的生活體驗。例幼兒參觀菜場后,教師可以組織幼兒交流“你在菜場看到了什么?”“菜場里人們是怎么買東西和賣東西的?”“你對菜場有什么樣的印象?”等,鼓勵幼兒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或畫出來。在角色游戲中,幼兒也會很自然地玩起“買菜賣菜”和“討價還價”的游戲?;顒影咐邪嗌鐣逃顒樱何野牙b起來①知道垃圾要放進垃圾箱,不亂扔垃圾。②能根據“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等標記對垃圾進行分類。③保護環境,講衛生,了解垃圾分類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意義。◆活動目標√經驗準備幼兒了解過家里的垃圾應該如何處理,有垃圾分類的初步經驗?!涛镔|準備①幼兒操作單人手一份。②各種垃圾圖片;三只垃圾箱,上面有“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標記;各種垃圾的圖片、教學課件?!艋顒訙蕚?.觀察圖片,進入主題(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并進行討論教師:今天有幾個新朋友來到我們班,大家看看圖片上有誰?他們在干什么?教師:熊小弟一家今天來野餐,他們在哪里野餐?有哪些好吃的呢?他們開心地吃完之后現在在做什么呢?為什么垃圾要放到垃圾箱里?(2)教師小結教師:垃圾要放進垃圾箱,不然地上全是垃圾,又臟又亂,環境會受到污染,我們也容易生病。2.動手操作,學習垃圾分類與回收的方法(1)幼兒將“垃圾”投入垃圾箱①幼兒將各種“垃圾”投入垃圾箱,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說一說有哪些垃圾。教師:這里有一些垃圾,你們看看有什么垃圾。這里還有兩只垃圾箱,這是可回收垃圾箱,這是不可回收垃圾箱。請你們試一試,將這些垃圾分類投入垃圾箱。②教師提供操作單供幼兒操作。③教師邀請幼兒展示操作單,集體討論他們是怎么分類的。教師:你們都分好了嗎?誰愿意上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是怎么分的?(幼兒介紹)你們看這樣分類合理嗎?究竟應該怎么分類呢?(2)播放教學課件,幫助幼兒了解垃圾分類教師:別著急,今天我還請來了一位專家,專門為我們講解垃圾分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播放教學課件)◆活動過程教師小結:這兩個標記,一個叫作“可回收”,表示垃圾回收后經過處理還可以再次使用;一個叫作“不可回收”,表示垃圾回收后不能再次使用,需要經過其他方法處理。(3)幼兒根據分類標記再次將各種“垃圾”投入垃圾箱①教師:根據環衛阿姨說的,我們來把這些“垃圾”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再次進行分類。幼兒操作,教師指導。請個別幼兒拿著操作單進行檢查,并對照自己的分法。②教師:你們同意他的分法嗎?看看你們自己是不是也是這樣分的,和旁邊的小朋友互相看一看,檢查一下,沒有問題了就交給老師。③教師:我們把垃圾分類好了,可是,你們知道為什么要將垃圾分類回收嗎?教師小結:將垃圾進行分類回收能變廢為寶,保護環境,減少環境污染。3.玩小游戲,再次豐富垃圾分類的經驗(1)幼兒進行垃圾分類教師:這里還有更多的垃圾(出示垃圾圖片),它們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呢?請小朋友們幫忙把它們送回家吧。▲我會垃圾分類(2)教師介紹有害垃圾教師:都分好了,請你們看看對嗎?咦,這里有一節電池,請你們看看它應該放在哪個垃圾箱呢?(教師出示有害垃圾標志,向幼兒介紹)教師:電池是有害垃圾,對人體有害,如果隨意丟棄它將會發生有害物質泄漏,一節電池會污染一張桌子那么大的土地,因此,需要單獨回收集中處理,這時候就需要把它放進有害垃圾的垃圾箱。(3)將所有“垃圾”送回家教師:再看一看,這次我們將垃圾都分對了嗎?生活中我們也要做到正確進行垃圾分類,因為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在幼兒園和教室里設置不同的垃圾箱,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分類投放垃圾。◆活動延伸請幼兒設計繪制“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標記張貼在垃圾箱上,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主動撿起垃圾,進行分類投放?!艋顒咏ㄗh①能主動將地上的垃圾撿起來扔到垃圾箱里。②認識垃圾分類的標記,能根據標記分類扔垃圾。◆活動評價回顧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相關知識,結合你和幼兒的實際接觸,談談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社會認知發展有何特點,在教育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問題?活動任務2小班:中班:大班:啟發講授2幼兒社會學習教育活動的實施要點在幼兒社會學習教育活動中,必須避免單一的說教。一方面,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需要親身感受、親身實踐才能理解社會認知的內容;另一方面,說教式的方法會讓幼兒說得出但做不到,這樣的社會教育是虛假的、沒有意義的。1.注重幼兒在活動中的體驗,避免單一的說教社會學習教育活動要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創設積極的社會活動環境,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教師應把社會學習的內容與幼兒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將其放到具體、真實的情境中,讓幼兒主動以創造性的方式參與到各種活動中來,充分觀察學習對象,與環境、材料產生積極互動,通過游戲、外出參觀和實地考察等方式親身經歷,在實踐中動腦動手,在主動建構和直接體驗中形成社會規范意識和道德價值觀。例認識交通規則最好的方法就是帶幼兒去真實的馬路上觀察交通信號燈,看一看交警是如何指揮交通的,在交警的協助下從人行橫道上過一過馬路;還可以在幼兒園模擬交通場景,把交警請到幼兒園來,與幼兒面對面地交流,向幼兒演示交通規則等?;顒影咐“嗌鐣逃顒樱褐x謝叔叔阿姨來自不同家庭的幼兒進入幼兒園,開始過上集體生活。幼兒要逐步適應集體生活,融入這個群體,確非易事。他們要從多方面適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認識和適應新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幼兒園,需要與教師、幼兒園的工作人員相處,需要接受晨檢。為了讓幼兒更快熟悉和適應幼兒園生活,教師設計了本活動。在活動中,幼兒通過實際參觀熟悉幼兒園,知道幼兒園有哪些地方,這些地方分別有哪些工作人員,這些工作人員為大家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哪些便利,感受幼兒園叔叔阿姨對自己的關愛,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中與小伙伴、教師和幼兒園的叔叔阿姨相親相愛,從而熟悉并喜歡上幼兒園,喜愛和尊重幼兒園里為小朋友的學習和生活服務的叔叔阿姨?!粼O計意圖①初步熟悉幼兒園,認識園內的工作人員(如廚師、園長、總務員、會計、保健老師、電教人員等),喜歡和尊敬他們。②知道叔叔阿姨為了小朋友的成長每天在辛勤地工作,會說感謝的話向他們表示感謝,如“您辛苦了,謝謝您”。◆活動目標1.玩小游戲,猜猜他們是誰教師:(出示照片“關心我的人”)老師這里有幾張照片,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教師:你認識他們嗎?你在哪里見過他們?(鼓勵幼兒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經驗)◆活動過程√經驗準備教師已在日常活動中(散步、離園等環節)帶幼兒參觀過幼兒園各部門?!涛镔|準備幼兒園各崗位工作人員的照片、視頻。◆活動準備√重點了解幼兒園里有許多關心自己的工作人員,形成尊重、喜愛園內工作人員的情感,會向他們問好、表示感謝。√難點認識并記住幼兒園其他崗位的一些工作人員,初步知道他們的工作內容,認識他們使用的勞動工具。◆活動重難點2.觀看視頻,認識幼兒園的工作人員(1)觀看視頻“關心我的人”,談談幼兒園工作人員對自己的關心教師:幼兒園里為什么要有廚房的叔叔阿姨?(引導幼兒感受廚房工作人員的工作與自己的關系)教師:幼兒園里還有哪些為我們工作的叔叔阿姨?這些叔叔阿姨平時在做什么?他們是怎樣關心我們的?(2)幼兒觀看會計、園長等人員的工作地點和工作的視頻資料教師:這位叔叔(阿姨)在做什么事情?工作時用了哪些東西?他為什么要做這些事情呢?小結:幼兒園里有很多關心我們的叔叔阿姨,他們每天都在辛勤地工作。3.感受叔叔阿姨對自己的關心,并對他們表示感謝教師:剛才我們看到了哪些叔叔阿姨?他們分別在幼兒園的什么地方?他們在幼兒園里關心著我們,我們應該對他們說些什么?教師帶幼兒參觀幼兒園的各個部門,一邊參觀,一邊進一步介紹這些部門在幼兒園的什么地方、各個部門是怎么為小朋友服務的、他們的勞動環境是怎樣的、勞動工具有哪些。幼兒對幼兒園各個部門的叔叔阿姨表示感謝。◆活動照片▲謝謝廚房的叔叔阿姨▲觀看會計室阿姨的工作▲觀看總務室爺爺的工作▲感謝門房的保安叔叔①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有意識地帶幼兒到廚房、會計室和資料室等地方,引導幼兒繼續認識相關的工作人員,了解他們的工作,感謝叔叔阿姨對自己的關心。②提醒幼兒在見到園內其他工作人員時能主動問早、問好。③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兒要愛惜椅子、珍惜糧食,用正確的方法搬小椅子,不剩飯剩菜,以此來支持叔叔阿姨的工作。◆活動延伸在沒有視頻時邀請園內工作人員來班級做客,與幼兒互動?!艋顒咏ㄗh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心理發展水平不同,社會教育的目標設計也要有所差異。一般來說,小班、中班以情感體驗為主,輔以行為技能訓練及習慣養成;大班則以社會體驗和行為習慣養成為主,同時要注意促進幼兒社會認知的發展。2.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社會學習教育活動例針對目標“具有初步的社會歸屬感,從小建立對家鄉、國家和民族的初步認知,愛家鄉、愛祖國,有一定的民族榮譽感”,在小班、中班和大班開展相應的活動時,側重點就不一樣。小班幼兒年齡小,與社會接觸面窄,適合把教育重點定位為“對幼兒園生活充滿好奇,喜歡和熟悉幼兒園”;而中班可以把教育重點定位為“知道自己的家鄉在哪里,了解家鄉的名勝、特產等,喜愛自己的家鄉”;到了大班就可以把教育目標擴大到“知道自己是中國人,感知和了解祖國豐富多樣的民俗文化和物產,萌發對祖國的美好感情,熱愛自己的祖國”。活動案例小班主題活動:我愛我的幼兒園建議兩周?!糁黝}活動時間本主題以我愛幼兒園為主線,通過各種活動,讓幼兒感受教師的關愛,樂意親近同伴,學會有禮貌地與人打招呼,與同伴友好相處,享受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中生活,與同伴、教師和幼兒園的叔叔阿姨相親相愛。◆主題活動思路①感受教師的關愛,樂意親近同伴,能接納幼兒園關心自己的人,學會一些表示親近的方法(如擁抱、拉手、親親等)。②初步掌握、使用與成人或同伴交往的禮貌用語(如“老師好”“老師早”“對不起”“沒關系”“謝謝”等)?!糁黝}活動目標◆主要活動①教師主動與幼兒交朋友,形成和諧、親密的師幼關系,主動使用禮貌用語影響幼兒。②提供幼兒園各個部門工作人員工作的照片,如廚房的叔叔阿姨在洗菜、做飯,保健老師在晨檢,會計在算賬,園丁師傅在拔草、澆花等,讓幼兒感受他們對自己的關愛。③創設“悄悄話”區域,提供毛絨玩具、海綿靠墊等物品,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說悄悄話?!舡h境創設①與家長交流幼兒入園后的情況,共同分析個別幼兒適應慢的原因,商討克服依賴感的辦法。②家長主動親近幼兒園里的工作人員,與他們打招呼,尊重所有工作人員的勞動。③家長注重自身文明習慣的養成,在家庭中能使用文明禮貌用語。④家長可鼓勵幼兒從家中帶一兩樣自己喜歡的玩具到幼兒園與小朋友分享?!艏覉@聯系主要活動日常活動線索1我愛幼兒園(1)大家來上幼兒園(2)逛逛幼兒園(3)幼兒園也是我的家(4)我愛我的幼兒園散步時帶幼兒去相鄰班級轉一轉,使幼兒熟悉周圍的環境,發現幼兒園的有趣;帶幼兒在幼兒園各個地方走一走,鼓勵幼兒主動向遇到的教師問好線索2我愛老師(1)老師,您好?。?)好寶寶有禮貌(3)我愛保健老師(4)謝謝叔叔阿姨幼兒入園、離園時,提醒幼兒與老師相互問早、說再見;帶領幼兒看一看班級環境中幼兒園各個部門叔叔阿姨工作的照片,進一步增進幼兒與叔叔阿姨的感情;提醒幼兒在園、在家主動使用禮貌用語;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欣賞歌曲《好寶寶有禮貌》《親親》線索3我愛小伙伴(1)大家來抱抱(2)好朋友碰一碰(3)找朋友帶領幼兒玩游戲“猜猜我是誰”,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同伴的名字;可利用餐前、離園等時間與幼兒一起跳邀請舞“找朋友”,鼓勵幼兒大膽地與同伴握手、擁抱,體驗找到朋友的快樂;鼓勵幼兒把自己家的玩具帶到幼兒園與同伴分享主要活動日常活動線索1我愛幼兒園(1)大家來上幼兒園(2)逛逛幼兒園(3)幼兒園也是我的家(4)我愛我的幼兒園散步時帶幼兒去相鄰班級轉一轉,使幼兒熟悉周圍的環境,發現幼兒園的有趣;帶幼兒在幼兒園各個地方走一走,鼓勵幼兒主動向遇到的教師問好線索2我愛老師(1)老師,您好?。?)好寶寶有禮貌(3)我愛保健老師(4)謝謝叔叔阿姨幼兒入園、離園時,提醒幼兒與老師相互問早、說再見;帶領幼兒看一看班級環境中幼兒園各個部門叔叔阿姨工作的照片,進一步增進幼兒與叔叔阿姨的感情;提醒幼兒在園、在家主動使用禮貌用語;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欣賞歌曲《好寶寶有禮貌》《親親》線索3我愛小伙伴(1)大家來抱抱(2)好朋友碰一碰(3)找朋友帶領幼兒玩游戲“猜猜我是誰”,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同伴的名字;可利用餐前、離園等時間與幼兒一起跳邀請舞“找朋友”,鼓勵幼兒大膽地與同伴握手、擁抱,體驗找到朋友的快樂;鼓勵幼兒把自己家的玩具帶到幼兒園與同伴分享◆活動照片▲“我愛我的幼兒園”環境創設▲我和老師一起玩▲找朋友▲老師關心我活動案例中班主題活動:我的家鄉——南京建議3~4周?!糁黝}活動時間在主題活動“我的家鄉——南京”中,幼兒通過調查訪問、實地參觀、收集特產資料等多種方式,有意識地感知家鄉的風景名勝、名優特產、民歌民謠……知道自己是南京人,對家鄉多了一份認識、多了一份情感;在小記者、小導游、小演員的多種角色中,體驗做南京娃的自豪,激發愛南京、把南京建設得更好的愿望?!糁黝}活動思路①知道自己住在南京,了解南京的名勝古跡和特產。②運用連貫的語言講述自己對家鄉的認識,認真傾聽別人發言,并能加以補充。③體驗做南京人的自豪,萌發愛南京的情感。◆主題活動目標◆主要活動①師生共同收集、陳列有關家鄉名勝古跡和特色建筑的圖片,布置主題專欄“我的家鄉”,并根據幼兒活動開展的情況,逐步增加有關內容,引導幼兒觀賞。②收集家鄉的各種特產,分類布置家鄉的特產展臺,供幼兒觀賞。③在年級組的共同活動區域內,分班級布置介紹家鄉的展覽區。引導幼兒分別擔任小游客或小導游,欣賞或介紹展覽區?!舡h境創設①請家長利用休息日帶領幼兒游覽家鄉的名勝古跡,并協助幼兒完成調查表,寫下參觀見聞。②請家長向幼兒介紹家鄉的一些變化、新貌,支持并幫助幼兒收集有關家鄉的自然風光照片和土特產等資料?!艏覉@聯系主要活動日?;顒泳€索1我是南京人(1)我的家鄉——南京(2)有趣的南京話(3)我是南京娃在一日活動的過渡環節,幼兒自由觀看一些關于家鄉風景名勝的圖片,豐富對家鄉的認識和了解;了解和談論南京的市樹和市花;將家鄉話和普通話的發音進行比較,感受方言的獨特性;自由觀看和交流“我知道的南京”調查表的調查內容線索2南京特產(1)熱鬧的夫子廟(2)南京的特產(3)南京云錦(4)美麗的雨花石(5)南京小吃品嘗會欣賞南京小吃的圖片展覽專欄,與同伴說說自己品嘗過的小吃名稱;欣賞并相互介紹自己收集的南京特產的物品名稱和相關知識;欣賞放在水中的雨花石,感受雨花石花紋的美;欣賞紀錄片《金陵文脈》中關于南京特產、小吃的視頻線索3南京名勝(1)中華門城堡(2)南京的城門(3)中山陵(4)南京長江大橋觀賞南京各個城門的圖片,說說自己知道的城門及其名稱;參觀年級組的展覽區“美麗的家鄉——南京”,了解各展區介紹家鄉的內容;欣賞《金陵文脈》電視系列片中關于南京城門、橋梁、建筑的視頻;利用班級中的建構玩具材料搭建城門和橋梁線索4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1)秦淮河的變化(2)參觀城市展覽館(3)綠色的城市(4)夸南京(5)明天的南京進一步觀看南京城市變化的圖片,感受家鄉的變化;利用自己知道的南京名勝古跡、現代建筑等名稱,仿編歌曲《夸南京》;制作一本“我們游南京”的相冊,收集主題活動中大家在南京各處活動的照片;欣賞《金陵文脈》中關于城市變化的視頻主要活動日?;顒泳€索1我是南京人(1)我的家鄉——南京(2)有趣的南京話(3)我是南京娃在一日活動的過渡環節,幼兒自由觀看一些關于家鄉風景名勝的圖片,豐富對家鄉的認識和了解;了解和談論南京的市樹和市花;將家鄉話和普通話的發音進行比較,感受方言的獨特性;自由觀看和交流“我知道的南京”調查表的調查內容線索2南京特產(1)熱鬧的夫子廟(2)南京的特產(3)南京云錦(4)美麗的雨花石(5)南京小吃品嘗會欣賞南京小吃的圖片展覽專欄,與同伴說說自己品嘗過的小吃名稱;欣賞并相互介紹自己收集的南京特產的物品名稱和相關知識;欣賞放在水中的雨花石,感受雨花石花紋的美;欣賞紀錄片《金陵文脈》中關于南京特產、小吃的視頻線索3南京名勝(1)中華門城堡(2)南京的城門(3)中山陵(4)南京長江大橋觀賞南京各個城門的圖片,說說自己知道的城門及其名稱;參觀年級組的展覽區“美麗的家鄉——南京”,了解各展區介紹家鄉的內容;欣賞《金陵文脈》電視系列片中關于南京城門、橋梁、建筑的視頻;利用班級中的建構玩具材料搭建城門和橋梁線索4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1)秦淮河的變化(2)參觀城市展覽館(3)綠色的城市(4)夸南京(5)明天的南京進一步觀看南京城市變化的圖片,感受家鄉的變化;利用自己知道的南京名勝古跡、現代建筑等名稱,仿編歌曲《夸南京》;制作一本“我們游南京”的相冊,收集主題活動中大家在南京各處活動的照片;欣賞《金陵文脈》中關于城市變化的視頻◆活動照片▲參觀夫子廟▲參觀南京長江大橋▲介紹南京的橋▲幼兒制作的南京地圖▲品嘗南京小吃▲“金陵小吃”游戲游戲活動是一種幼兒非常喜歡的、寓教于樂的活動,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同樣起著積極的作用。在游戲中,幼兒興趣盎然地參加各種游戲,對教師的啟發、引導更容易接受。3.通過游戲活動鞏固幼兒的社會學習建構游戲、角色游戲等創造性游戲具有群體性,是幼兒對社會生活的再現。幼兒通過扮演各種角色,在角色游戲中活動,會逐步認識、理解角色的義務與職責,從中學習相應的社會規范和行為準則,進而產生同情心、社會責任感,并逐步養成互相幫助的良好品德。▲“醫院”游戲▲“古玩店”游戲▲“娃娃家”游戲▲“小吃店”游戲幼兒在適宜的環境中,以主動、積極的活動為基礎,獲得全面、和諧、充分的發展。因此,除了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社會認知,還要重視在幼兒每日接觸的環境中滲透社會學習的內容,創設“會說話”的環境,讓幼兒的社會認知在環境中潛移默化地得到發展。4.在環境中體現和發展幼兒的社會認知幼兒思維具有具體形象性,而社會學習是比較抽象的,因此,教師應將反映社會學習內容的物品呈現在幼兒每日所處的環境中,讓社會學習的內容更加形象,更加易于幼兒理解。(1)在環境中體現形象化的社會學習內容小提示在幼兒認識祖國的活動“我是中國人”中,可以將幼兒收集到的祖國特產布置成一個展臺,將直觀、形象的中國地圖掛在班級墻面,將關于京劇的圖片、各種形象化的資料布置在環境中。這樣,幼兒每天都可以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去看一看、摸一摸,直接感知祖國的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了解祖國國粹的魅力。在環境中體現不同幼兒社會學習的發展水平有兩方面的好處:一方面,同伴之間會互相了解彼此的情況,這非常利于幼兒之間的相互學習,因為同伴的水平有時處于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對幼兒的社會認知水平進行橫向和縱向的了解,對每個幼兒的發展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指導和幫助。(2)在環境中體現不同幼兒社會學習的發展水平小提示在大班社會教育活動“我是中國人”中,教師可以將幼兒前期繪制的調查表“我知道的中國”、活動中期的各個調查表“為國爭光的人”“我們的國粹”、活動結束后的調查表“我了解的中國”等,按內容分類后裝訂成一本本冊子投放在班級區域中,供幼兒翻閱,這樣教師更能了解幼兒對祖國的社會認知情況,以便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同時,幼兒可以從同伴的調查表中對自己的經驗進行補充完善,還可以從一次次的展示中不斷豐富和完善個人的社會認知,體會社會教育活動的意義。教師要為幼兒營造練習社會行為的情境和環境,讓幼兒在真實情境中習得社會規則和行為規則。(3)幼兒對社會規則和行為規則的學習要體現在社會行為中例教師可以開設班級“超市”,讓幼兒學習超市購物的行為規范,體驗購物,教師既要鼓勵幼兒實踐社會行為,又要在適當的時候做出正確的引導;還可以減少班級玩具種類,讓幼兒和同伴商量制訂一定的游戲規則,真實地感受如何通過協商制訂游戲規則,并自覺遵守游戲規則。活動案例大班主題活動:我是中國人◆環境創設社會教育活動環境創設中國在哪里提供世界地圖、中國地圖、地球儀等供幼兒觀察,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地理位置和民族分布情況我知道的中國將幼兒收集的游覽祖國各地的照片布置成“娃娃游中國”的墻飾專欄我們的國旗展示祖國的國旗、國徽,創設“小小升旗手”專欄(展示幼兒想當升旗手的原因和升旗感言)祖國大家庭與幼兒一起收集祖國各地的特產,并布置“祖國特產展覽會”首都北京利用師生共同收集的各種游覽北京的照片或介紹北京的圖片資料,創設專欄“我們的首都——北京”祖國之最結合幼兒的調查表內容,創設“祖國之最”專欄民族大聯歡引導幼兒根據自己選擇的民族,設計和制作一些具有民族特征的手工作品,為“民族大聯歡”活動的環境布置做好準備◆活動照片▲祖國文化藝術展覽社會教育活動環境創設中國在哪里提供世界地圖、中國地圖、地球儀等供幼兒觀察,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地理位置和民族分布情況我知道的中國將幼兒收集的游覽祖國各地的照片布置成“娃娃游中國”的墻飾專欄我們的國旗展示祖國的國旗、國徽,創設“小小升旗手”專欄(展示幼兒想當升旗手的原因和升旗感言)祖國大家庭與幼兒一起收集祖國各地的特產,并布置“祖國特產展覽會”首都北京利用師生共同收集的各種游覽北京的照片或介紹北京的圖片資料,創設專欄“我們的首都——北京”祖國之最結合幼兒的調查表內容,創設“祖國之最”專欄民族大聯歡引導幼兒根據自己選擇的民族,設計和制作一些具有民族特征的手工作品,為“民族大聯歡”活動的環境布置做好準備▲祖國特色展臺▲游覽中國海報▲“祖國大家庭”調查表展示《指南》中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一日生活的每一個環節都蘊含著社會學習的契機,具有極大的教育價值。教師要重視生活的作用,在一日生活中滲透社會學習的教育內容。例如,教師可以在晨間談話、餐前、區域活動和戶外活動等環節滲透社會認知的教育內容,讓幼兒通過實踐來學習社會規則和行為規則。5.在一日活動中滲透社會認知的教育社會行為的學習、交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持續過程,家長和教師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養,才能真正發揮家園互動的作用,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6.積極爭取家長配合,保持家園教育的一致性家長要積極參加幼兒園組織的活動家長要積極主動地配合幼兒園工作活動案例大班社會教育系列活動:我是中國人◆系列活動設計教育目標日常活動知道自己是中國人,感知和了解祖國豐富多樣的民俗文化和物產,萌發對祖國的美好情感,熱愛自己的祖國①點名:說一說自己知道的祖國的城市名稱。②游戲環節:歡迎小班弟弟妹妹來參觀祖國特產展覽會,并主動接待他們。③餐前活動:a.結合共同收集的“祖國之最”的圖片,相互交流祖國最長的河、最高的峰……進一步了解祖國;b.進行班級新聞播報“我知道的中國”,進一步了解中國認識國旗、國徽、國歌,能尊敬、愛護國旗,知道升旗的禮儀,有做小小升旗手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每周舉行升旗儀式,在當小小升旗手和觀看升旗儀式中感受國旗和國歌的莊嚴,萌發對祖國的崇敬之情感受祖國古代文明和現代化建設的成就,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驕傲,培養文化自信①餐前、起床時觀看《北京歡迎你》歌曲視頻;②晨間活動:開展“小小播報員”活動,輪流介紹自己了解的中國古代文明和現代建設成就了解祖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以及蒙古、藏、維吾爾、漢、朝鮮等民族的風情,知道他們是中國的民族①點名:圍繞祖國的各個民族說說自己了解的內容(如民族名稱、民俗、服飾、特產等);②餐前:觀看介紹少數民族的視頻和教學課件;③起床:欣賞音樂《愛我中華》《青藏高原》等活動案例小班親子活動:我和爸爸一起玩在角色游戲分享環節,一個在娃娃家扮演“媽媽”的孩子說:“天天一直不在家,都是我一個人在家燒飯,帶娃娃?!碧焯燹q解道:“我爸爸也是這樣的!”這時,很多孩子附和他。于是孩子們對游戲的討論變成了對爸爸的討論?!拔野职置刻於疾辉诩页燥埖??!薄拔野职忠彩?,早上我還沒起床他就走了,晚上我睡著了也沒有回來?!薄拔野职衷谏虾9ぷ?,他沒有時間?!甭犃撕⒆觽兊脑?,張老師開導他們:“是啊,爸爸都很忙,沒有時間,但是爸爸忙工作也是為了這個家,你們愛爸爸嗎?”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討論開了,有孩子說:“我才不喜歡他呢,他不陪我?!币灿泻⒆诱f:“我愛爸爸,可是他沒有時間?!敝挥腥种坏暮⒆雍敛华q豫地說:“我愛爸爸!”這個結果讓張老師很吃驚,張老師想到之前婦女節的時候,孩子們可是異口同聲、毫無保留地表現出對媽媽的愛。為什么爸爸媽媽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會如此不同?孩子對爸爸感情上的疏遠和不理解該如何消除?◆活動背景爸爸在子女兒童期的人格發展、社會認知等方面,乃至在子女青春期的社會交往能力、獨立性、創造性發展過程中都起著重要作用。父親和母親應共同參與家庭教育,利用各自的優勢和特點協同教育孩子,共同促進孩子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然而,現在父親淡出子女教育已經成為家庭教育中越來越普遍的現象,必須引起關注和重視。為此,張老師開展了親子活動“我和爸爸一起玩”,希望能幫助爸爸邁出關注孩子教育的第一步。①了解并介紹自己的爸爸。②和爸爸一起玩,學會關心爸爸、向爸爸表達愛。③體驗和爸爸一起游戲的快樂,喜愛爸爸?!艋顒幽繕?.錄制微視頻“我想對爸爸說……”為了更好地開展活動,在爸爸來園之前,張老師和孩子們做了充足的準備。張老師開展了討論會“我想對爸爸說……”,并將每個孩子對爸爸說的心里話都錄在微視頻中。天天的爸爸性格比較內向,天天對爸爸說:“我想爸爸和我一起看動畫片?!宾┑陌职挚偸窃诨丶液罂词謾C、玩游戲,雯雯說:“爸爸,帶我去公園玩吧!”陽陽的爸爸在外地工作,陽陽說:“爸爸,你以后多陪我玩?!彼妓技依飫偵硕?,她說:“爸爸,我每天都很愛你,我想抱抱你,但是你沒時間。”姍姍的爸爸總是很晚回家,姍姍說:“爸爸,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飯?!薄艋顒訙蕚溲嘌嗟陌职衷谕猱敱?,燕燕說:“爸爸,你不在家的時候我很想你。”還有很多孩子說:“爸爸,我愛你?!薄鞍职郑阈量嗔恕!毙“嗟暮⒆舆€不太會表達,但是他們用最簡單、最質樸的語言說出了自己的心聲。2.師幼共制邀請函孩子們為了迎接爸爸的到來,還一起為爸爸做了手工領帶,畫了給爸爸的邀請函,在教師的幫助下寫下對爸爸最誠摯的邀請。3.完成“我和爸爸一起玩”調查表為了更好地組織活動,張老師還讓孩子和爸爸一起完成了“我和爸爸一起玩”調查表,事先了解爸爸和孩子常玩的親子游戲,并讓家長制作“我和爸爸一起玩”的視頻。親子活動開始了,孩子們牽著爸爸的手,臉上洋溢著自豪、滿足、幸福的笑容。比起孩子們的雀躍,爸爸們平靜許多,很多爸爸還時不時地拿出手機看看,或者和自己的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在邊上看他們活動,只有少數爸爸和孩子一起玩晨間游戲。環節一:猜一猜“這是誰的爸爸”活動開始了,張老師先請爸爸們背對著幼兒站成一排,老師問:“孩子們,看一看他們是誰?猜一猜這是誰的爸爸?”然后請孩子們在眾多爸爸中找到自己的爸爸,并拉著爸爸的手坐下。盡管只能看見爸爸的背影,所有的孩子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的爸爸。教師事先把椅子排在場地上圍成一個圈,一把大椅子、一把小椅子,爸爸們都坐在孩子邊上。◆活動過程張老師問:“今天爸爸來和我們一起玩,大家都很高興。我聽說小朋友的爸爸都很能干,那我們來夸夸我們的好爸爸?!痹S多孩子都說爸爸很會玩電腦游戲,只有一個孩子說爸爸會在沙漠里開車(他的爸爸是戶外運動愛好者,有時會帶他一起去)。張老師問:“那爸爸在玩電腦游戲時,你們想對爸爸說什么呢?”孩子們踴躍發言,但大家的想法基本一致:“爸爸,你不要打游戲了,陪我一起玩吧!”“爸爸,我也想和你一起打游戲。”爸爸們聽到孩子稚氣的語言時,似乎有所動容,之前有個別在看手機的爸爸也把手機放進了口袋里。張老師問:“那我們今天就和爸爸一起玩好嗎?”孩子們很興奮地回答:“好!”環節二:和爸爸一起玩,體驗和爸爸一起游戲的快樂張老師說:“有個小哥哥,他也很喜歡和爸爸一起玩,他們一起玩了許多游戲呢,這些游戲,你可能也和爸爸一起在家玩過呢?!睆埨蠋煵シ乓曨l“我和爸爸一起玩”。因為拍得很真實,濃濃的親情通過短短的視頻傳遞給大家,大家看得都很投入。張老師說:“你們想和爸爸一起玩嗎?”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想!”張老師說:“讓我們伸出小手來和爸爸一起玩一玩吧。”孩子們和爸爸分散在活動室里,輕快的音樂流淌出來,張老師朗誦道:“我喜歡爸爸的大手,喜歡把小手放在他的手心上。讓我們再和爸爸靠得近一點,貼在爸爸的懷里,你聽見爸爸的心跳了嗎?爸爸伸出大手把寶寶緊緊地摟在懷里,這是一種很美好的感覺。“我喜歡爸爸舉起我,像小飛機一樣飛來飛去?!拔蚁矚g坐在爸爸的小腿上,就像坐在蹺蹺板上。忽悠忽悠,一上一下?!拔蚁矚g爬到爸爸的大腿上,再滑到腳上,哧溜哧溜,就像滑滑梯一樣?!拔彝职直成吓?,就像爬山一樣。騎上他的脖子,就像到了山頂上。哈哈!我喜歡爸爸?!痹趶埨蠋煹睦收b中,孩子們和爸爸開心地互動。孩子們開心極了。當他們把小臉貼在爸爸心口時,爸爸們的神情也溫柔極了;當爸爸把孩子舉到頭頂玩開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