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河北省邢臺市巨鹿中學2020-2021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三次月考歷史試題一、單選題1.《選舉·歷代制》云:“北齊選舉,多沿后魏之制,凡州縣皆置中正.其課試之法,中書策秀才,集書策貢士,考功郎中策廉良.”筆試中,字有脫誤者、書有濫劣者、文理孟浪者,分別給予呼起立席后、飲墨水一升、奪席脫容刀的懲罰.這說明北齊的選官制A.進一步改良了科舉取士制 B.一定程度遏制了門閥政治C.嚴格規定了考試實施程序 D.徹底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度2.紀念某場戰役的詩歌中寫道:“推三光,以掃蕩,設囚籠,而合圍。民族存亡之際,舍我其誰?……破正太鐵路,看長蛇化僵尸;襲敵偽據點,則堡壘成鬼魅.”有關這場戰役,說法正確的是A.反映了義和團盲目排外心理 B.粉碎了國民黨對蘇區的圍剿C.振奮了全國人民的抗戰信心 D.加速了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3.德國歷史學家馬克斯·韋伯根據政治權力與威勢的來源,提出政治權威三類型學說:一是傳統型權威,二是超凡魅力型權威,三是法理型權威.20世紀末,中國“法理型權威”的具體表現是A.依法治國 B.從嚴治黨 C.提倡人權 D.執政為民4.“House”在美國是眾議院的代稱,美劇《紙牌屋》顧名思義就是“眾議院的紙牌游戲”.劇情圍繞眾議院中兩黨競爭與議員投票展開,描寫了大量見不得光的權力游戲.《紙牌屋》反映了美國A.民主制的徹底崩潰 B.議會共和制的弊端C.兩黨制的本質內涵 D.民主政治的虛偽性5.圖片是歷史學習的重要資料.下列圖片反映的共同主題是A.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 B.工業革命在世界范圍擴展C.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 D.空想社會主義的深遠影響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中寫道:“公社——這是社會把國家政權重新收回,把它從統治社會、壓制社會的力量變成社會本身的充滿生氣的力量;……這是人民群眾獲得社會解放的政治形式,這種政治形式代替了被人民群眾的敵人用來壓迫他們的假托的社會力量.”這說明巴黎公社A.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 B.激發了群眾的民族民主意識C.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偉大嘗試 D.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政權7.《郵說十月革命》通過郵票的形式,回顧了1917年俄國的革命斗爭。按照革命發展歷程,下列郵票排序正確的是A.④③①②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8.1962年中印邊界武裝沖突前后,美國對印度軍事援助達到頂峰,蘇聯也大幅度增加對印的軍事和經濟援助.印度領導人尼赫魯為獲得援助,背叛了自己創立的不結盟政策,與美蘇關系親熱起來.據此推知A.美蘇爭鋒加劇了亞洲矛盾 B.美蘇爭奪重點轉移到亞洲C.不結盟運動最終走向失敗 D.多極化格局引發中印沖突9.戴高樂掌權后,提出建立“大歐洲”的主張,倡議東西歐接近,回到1914年之前的協調共存局面.法國思想家雷蒙·阿隆認為這是一種倒退.在他看來,蘇聯不會放棄統治歐洲的野心,美國和歐洲兩者之間并非宗主國和保護國之間的關系,而是平等的同盟。雷蒙阿隆的言論A.反對西歐走向一體化 B.旨在擺脫蘇聯的控制C.有利于歐共體的建立 D.支持美國的霸權主義10.下表是“國際權力結構”研究領域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新聞周刊》國際版主編扎卡利亞與其說是美國衰落了,不如說是其他國家紛紛崛起,而美國仍然有機會通過合作來領導和塑造世界.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主席哈斯美國的單極時代只是曇花一現,未來是“混亂而危險的無極時代”.中國學者楊潔勉的《大體系:多極格局的新組合》從主權國家行為體和其他行為體的交錯關系論述了國際格局的多層次體系這些觀點說明A.美國的國際影響力必定下降 B.國際格局將進入無序轉型期C.新興力量促使國際權力東移 D.國際政治權力的分散化趨勢11.《氾勝之書》記載有:“春氣未通,(耕)則土歷適不保澤,終歲不宜稼,非糞不解.……須草生,至可耕時,有雨即耕,土相親,苗獨生,草穢爛,皆成良田.”這說明古代農業的特點是A.輪作養田 B.因地制宜 C.動力先進 D.精耕細作12.北宋裴湘《浪淘沙汴州》寫道:“萬國仰神京,禮樂縱橫.……九陌六街平,萬物充盈.青樓弦管酒如澠.另有隋堤煙柳暮,千古含情.”這首詞反映了A.隋朝運河的重大歷史價值 B.宋元時期市坊制走向崩潰C.北宋都城開封繁榮的景象 D.南宋統一安定的盛世局面13.下表是不同史料關于官營手工業的歷史敘述.內容出處“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典制六材.”《禮記》“(官府工匠)相語以事,相示以功,相陳以巧,相高以知.”《管子》“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風就萬人之功.”《鹽鐵論·散不足》“百度伊始,征天下工匠,纖微之巧,無不畢集(京師).”《隋書》據此可知A.有利可圖的行業由官府經營 B.官營手工業技術高超的原因C.官營生產方式占據主導地位 D.工商食官的局面開始被打破14.19世紀70年代,洋務派以“官辦”、“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的形式創辦了一批企業,主要有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上海機器織布局、漢陽鐵廠等.洋務派創辦這批企業的主要目的是A.輔助軍事企業 B.抵制西方侵略 C.調整工業布局 D.瓦解自然經濟15.19世紀六七十年代至20世紀初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簡況表.對表格理解準確的是A.1869-1894年,民族資本主義工業以洋務企業為主B.1895-1900年,民族資本主義快速發展得益于一戰C.1901-1911年,民族資本主義的投資總額有所下降D.1912-1919年,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獲得進一步發展二、材料分析題16.世界文明是多元發展、相互作用的系統.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自古以來,能除民害、為百姓所歸者,即民主也.”——陳壽《魏書·武帝紀譯注》材料二
伯利克里在演講詞中這樣說:“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是因為權力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材料三
1864年,來自美國的傳教士丁韙良翻譯《萬國公法》時,用中文的“民主”一詞來翻譯英文中的democracy和republic,代指美國建立的憲政共和國…….1925年后,《新青年》上所發表文章中的“民主”已大多用來指稱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和政黨,詞語的貶義非常明顯,“無產階級專政”和“民主專政”的內容被增添進來.1940年毛澤東將其稱為“新民主主義憲政”,是“幾個革命階級聯合起來對于漢奸反動派的專政”……十八大報告更是明確指出:“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摘編自張兢《中國語境下“民主”的定義演變》(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民主”的含義和本質。(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伯利克里的觀點。(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說明中國語境下“民主”的定義演變。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某小組在探究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時,搜集到以下有關《共產黨宣言》的資料。材料二
馬克思的思想理論源于那個時代又超越了那個時代,既是那個時代精神的精華又是整個人類精神的精華.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不僅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節選)(1)從材料一中選取對該探究主題最有價值的兩則史料,并說明理由。(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馬克思主義不僅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18.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發展仍是時代主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下圖是二戰后國際格局變化示意圖針對二戰后國際格局的變化,自擬一個論題并加以論述.(要求:論題明確,論證充分,表述清晰)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由于植棉的普遍和棉紡織技術的提高,至明代中葉,上海地區已經是全國棉紡織中心松江府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不僅是紡織中心,而且是棉布和棉花的集散地.到清朝初年,上海的棉紡織業,號稱“衣被天下”.到十八世紀中葉,上海的棉紡織業,在工具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進.當時已經有棉布的包買商出現,時人葉夢珠說:“前朝標布盛行,富商巨賈操重資而來市者,白銀動以數萬計.”在松江府西郊開設的百余家暑襪店,商人將原料發給“合郡男婦”制造,制成后交回店中,計件或計時給予報酬。——張家駒《黃道婆與上海棉紡織業》材料二
上海開埠后,原棉“售與外洋,為數甚巨”。“原來的土法軋花(即剝除棉花籽)不能勝任,日本軋花機乘機輸入,不久民族機器廠即開始仿制(軋花機)”.以上海為中心的中國民族紡織業也逐漸興起.1899年南通大生紗廠開業后,刺激了附近地區的棉花生產,大生紗廠的機紗,推動了農民家庭手工棉紡織業的衍變;而通海地區農民擴大土布生產而產生的對機紗的大量需求,又在大生紗廠瀕臨破產之際挽救了工廠,并推動它走上迅速擴展之路.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上海城市工業的發展和城區的擴展,近郊農村所面臨的環境污染如水資源污染、農田減產等問題,也初露端倪。——摘編自戴鞍鋼《口岸城市與農村經濟演變——以近代上海和長江三角洲為中心》(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清時期上海地區棉紡織業發展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上海機器棉紡織業與農村經濟的互動關系。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參考答案:1.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北齊沿用了北魏的九品中正制作為選官制,州縣皆設置中正,被舉薦者名為秀才、貢士,廉良,他們還要經過一定的考試程序,在朝堂分別由中書、集書省及吏部考功司分別策試;筆試中,對于字有脫誤者、書有濫劣者、文理孟浪者,分別給予呼起立席后、飲墨水一升、奪席脫容刀的懲罰。這有利于選拔真才實學,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門閥政治,故B項正確;科舉制產生于隋朝,故A項錯誤;材料除了對考試程序有一定的規定外,還規定了處罰辦法,所以C項表述不全面,故C項錯誤;“徹底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度”說法過于絕對,故D項錯誤。2.C【解析】據材料“推三光,以掃蕩,設囚籠,而合圍”“破正太鐵路,看長蛇化僵尸”可知與抗日戰爭有關。聯系所學知識,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日軍企圖以“囚籠政策”消滅敵后抗日根據地。1940年下半年,八路軍以破襲日軍華北交通線(正太鐵路是日軍在華北的重要戰略運輸線之一)為主要目標,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進攻作戰。此次戰役,八路軍參戰部隊達到105個團,約20萬人,稱為“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斃傷日、偽軍2萬多人,破壞鐵路474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摧毀大量敵人據點,繳獲大批槍炮、物資,打破了日軍的“囚籠”,振奮了全國人民的抗戰信心,故C選項正確;義和團運動是19世紀末中國發生的一場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農民運動,與抗日戰爭無關,A選項錯誤;“百團大戰”粉碎了日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掃蕩,B選項錯誤;“百團大戰”發生于抗日戰爭期間而不是解放戰爭,D選項錯誤。3.A【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馬克斯·韋伯的法理型權威指的是法理型統治建立在正式制定的規則和法令的正當性基礎之上。被統治者不再是服從于統治者個人,而是服從于法規,他之所以服從,是因為他相信法律和規章制度是正當的和合理的。這表明法理型權威實質就是依法治國。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總任務;1999年全國人大九屆二次會議將其寫進了憲法,這說明20世紀末,中國“法理型權威”的具體表現就是依法治國,故A項正確;“從嚴治黨”與題意不符,故B項錯誤;材料未體現“提倡人權”,故C項錯誤;“執政為民”與材料主旨不符,故D項錯誤。4.D【解析】根據材料可知,美劇《紙牌屋》圍繞眾議院中兩黨競爭與議員投票展開,描寫了大量見不得光的權力游戲。結合所學可知,美國立國之初,按三權分立、分權制衡原則建立政府,充分體現資產階級的民主,但材料中出現的將兩黨競爭與議員投票視為紙牌游戲,反映了美國民主政治的虛偽性,背離了初衷,故D項正確;“民主制的徹底崩潰”說法太過絕對且與事實不符,故A項錯誤;美國是總統共和制,不是議會共和制,故B項錯誤;“兩黨制的本質內涵”與題意不符,故C項錯誤。5.A【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工業革命、法國里昂工人運動、歐文“新和諧”公社藍圖三幅圖分別從經濟、政治、思想三方面反映了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工業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各種弊病逐漸顯現,貧富分化的差距日益嚴重;為了改善勞動條件和生活狀況,維護自己的權益,法國里昂工人等舉行起義,最早以失敗告終,說明當時的工人運動迫切需要科學理論指導;歐文等人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為馬克思主義誕生提供了借鑒,馬克思汲取了其合理成分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故A項正確;“工業革命在世界范圍擴展”、“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空想社會主義的深遠影響”分別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之一,與題意不符,故排除B、C、D項。6.C【解析】根據材料“……公社——這是社會把國家政權重新收回……這是人民群眾獲得社會解放的政治形式,這種政治形式代替了被人民群眾的敵人用來壓迫他們的假托的社會力量”,并結合所學可知,巴黎公社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統治,公社建立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維護了無產階級的利益,是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故C項正確;巴黎公社革命是一次突發性、偶然性事件,沒有將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但它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故A項錯誤;材料未體現“激發了群眾的民族民主意識”,故B項錯誤;列寧領導俄國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政權,故D項錯誤。7.B【解析】根據所學可知,圖片①是《四月提綱》是1917年4月,②是1917年7月至8月,③是1917年5月,④是1917年11月,故①③②④B正確,排除ACD。8.A【解析】根據材料可知,1962年中印邊界武裝沖突前后,美國和蘇聯為控制印度和對抗中國,都加大了對印度的援助,致使印度領導人尼赫魯背叛了自己創立的不結盟政策,與美蘇關系親熱起來,這無疑會加劇中印之間的矛盾,所以美蘇爭鋒會加劇亞洲的矛盾,故A項正確;美蘇爭奪重點在歐洲,故B項錯誤;材料只體現不結盟運動受挫,不能說最終走向失敗,且不結盟運動至今仍不斷發展,故C項錯誤;當時正處于美蘇兩極格局中,故D項錯誤。9.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法國思想家雷蒙·阿隆反對戴高樂提出的建立“大歐洲”的主張,他認為蘇聯不會放棄統治歐洲的野心,而美國和歐洲兩者之間并非宗主國和保護國之間的關系,而是平等的同盟。雷蒙·阿隆實際上是反對與蘇聯合作,主張與美國合作,結合所學可知,雷蒙·阿隆的言論有利于西歐的一體化進程,有利于歐共體的建立,故C項正確;雷蒙·阿隆支持西歐走向一體化,故A項錯誤;材料只體現雷蒙·阿隆不愿與蘇聯接近,未體現“旨在擺脫蘇聯的控制”,且當時蘇聯未控制法國,故B項錯誤;材料未體現美國的霸權主義,故D項錯誤。10.D【解析】根據材料“與其說是美國衰落了,不如說是其他國家紛紛崛起,而美國仍然有機會通過合作來領導和塑造世界”、“美國的單極時代只是曇花一現,未來是‘混亂而危險的無極時代’”、“從主權國家行為體和其他行為體的交錯關系論述了國際格局的多層次體系”可知,隨著其他國家的崛起,美國的地位相對下降,世界朝著多極化趨勢發展,所以D正確;隨著其他國家的崛起,美國的國際影響力相對下降,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所以A錯誤;材料體現了多極化趨勢,并不是無序狀態,所以B錯誤;材料沒有反映國際權力東移,所以C錯誤。11.D【解析】根據材料“春氣未通,(耕)則土歷適不保澤,終歲不宜稼,非糞不解.……須草生,至可耕時,有雨即耕,土相親,苗獨生,草穢爛,皆成良田”可知,《氾勝之書》記載了耕田的基本原則,在于選擇最佳的耕作時間,要注意土壤的保濕、施肥、適時耕種、間苗、除草等,這樣能使土地變成良田,有利于農業發展。結合所學可知,這是中國古代農業精耕細作的思想,故D項正確;材料與“輪作養田”無關,故A項錯誤;因地制宜指的是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這與材料主旨不符,故B項錯誤;材料未體現“動力先進”,故C項錯誤。12.C【解析】根據材料“……九陌六街平,萬物充盈。青樓弦管酒如澠……”可知,北宋裴湘《浪淘沙·汴州》描繪了京城開封的商業繁榮、娛樂活動眾多,反映了北宋都城開放繁榮的景象,故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隋朝運河,故A項錯誤;材料與“宋元時期市坊制走向崩潰”無關,故B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北宋都城的繁榮的景象,與南宋無關,故D項錯誤。13.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禮記》記述了六種工匠為天子服務,說明周朝官營手工業分工細密且技術水平高;《管子》記述了官營手工業里工匠相互交流技能,相互提高知識水平;《鹽鐵論·散不足》記述了官營手工業勞動效率高;《隋書》記述了天下的能工巧匠云集京師;這揭示了中國古代官營手工業技術高超的原因,故B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官營手工業的優勢,未體現有利可圖的行業由官府經營,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與民營生產方式的對比,無法得出“官營生產方式占據主導地位”,故C項錯誤;材料未體現工商食官的局面開始被打破,故D項錯誤。14.A【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為解決軍事工業運輸、資金、原料等不足問題,19世紀70年代,洋務派以“官辦”、“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的形式創辦了一批企業,主要有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上海機器織布局、漢陽鐵廠等,創辦這批企業的主要目的是輔助軍事企業,剩余商品可以投放市場,故A項正確;這些企業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侵略,但這不是創辦的主要目的,故B項錯誤;材料與工業布局無關,故C項錯誤;“瓦解自然經濟”與題意不符,故D項錯誤。15.D【解析】根據材料可知,1912-1919年,中國新辦民族工業總數、新增民族工業資金總數、平均每年設廠數和平均每年新增資本都較以前有大幅度增長。結合所學可知,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列強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獲得進一步發展,故D項正確;洋務企業是封建官辦企業,不是民族資本主義工業,故A項錯誤;1895-1900年,民族資本主義快速發展得益于清政府放寬了民間設廠的限制,與一戰無關,故B項錯誤;1901-1911年,民族資本主義的投資總額沒有下降,只是平均每年新增資本有所減少,故C項錯誤。16.(1)含義:君主或帝王。本質:君權至上(專制主義)。(2)解讀:古希臘民主是指公民的直接民主,是一種奴隸制民主。廣大的奴隸、外邦人和婦女被排斥在外,只是少數人的民主。所以,伯利克里的演講具有夸大的成分。(3)演變:19世紀中期,列強打開中國大門,傳教士借中文中的“民主”一詞向中國介紹美國的民主共和制;隨著西方列強對中國侵略的加深和一戰的爆發,使中國人認識到,西方民主政治的擴張性和掠奪性,所以對西方“民主”的貶義明顯;這一時期,十月革命的勝利,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無產階級專政和民主專政被認為是一種新的民主;1940年,毛澤東認為在全民族抗日的情況下,應該建立幾個革命階級聯合起來的新民主主義憲政;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民主政治包括完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發展基層民主和推行依法治國。【解析】(1)含義:根據“能除民害、為百姓所歸者,即民主也”可得出君主或帝王。本質:根據所學可得出是君權至上(專制主義)。(2)解讀:根據“是因為權力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并結合雅典民主的內容概括可得出古希臘民主是指公民的直接民主,是一種奴隸制民主。廣大的奴隸、外邦人和婦女被排斥在外,只是少數人的民主。所以,伯利克里的演講具有夸大的成分。(3)演變:根據“1864年,來自美國的傳教士丁韙良翻譯《萬國公法》時,用中文的“民主”一詞來翻譯英文中的democracy和republic,代指美國建立的憲政共和國…….”得出19世紀中期,列強打開中國大門,傳教士借中文中的“民主”一詞向中國介紹美國的民主共和制;根據“1925年后,《新青年》上所發表文章中的“民主”已大多用來指稱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和政黨,詞語的貶義非常明顯”得出隨著西方列強對中國侵略的加深和一戰的爆發,使中國人認識到,西方民主政治的擴張性和掠奪性,所以對西方“民主”的貶義明顯;根據所學可得出這一時期,十月革命的勝利,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無產階級專政和民主專政被認為是一種新的民主;根據“1940年毛澤東將其稱為“新民主主義憲政””得出1940年,毛澤東認為在全民族抗日的情況下,應該建立幾個革命階級聯合起來的新民主主義憲政;根據“十八大報告更是明確指出:“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可得出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民主政治包括完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發展基層民主和推行依法治國。17.(1)史料:選擇①和②。理由:手稿和1848年的德文版書稿是研究《共產黨宣言》的一手史料。英文版書稿和《共產黨宣言再解讀》經過了后人的翻譯和詮釋,不宜作為研究的首選資料。(2)馬克思主義為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推動工人運動蓬勃發展;1864年馬克思直接領導了第一國際的創建工作,使工人運動走向國際聯合;列寧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進行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開辟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指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解析】(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可知,①(馬克思的手稿)和②(德文版書稿)對探究《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最具史料價值。理由是馬克思的手稿和德文版書稿是研究《共產黨宣言》的一手史料。一手史料即原始史料,能反映歷史的真實。而③和④,分別為英文版書稿和《共產黨宣言再解讀》,它們屬于二手史料,經過了后人的翻譯和詮釋,一般帶有作者的主觀意見,不宜作為研究的首選資料。(2)根據材料二“……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并結合所學知識,從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理論指導并推動工人運動蓬勃發展;馬克思直接領導第一國際使工人運動走向國際聯合;列寧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進行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開辟了人類歷史新紀元等方面說明馬克思主義深刻地改變了世界。結合所學可知,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傳播成為主流,并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開辟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指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因此說馬克思主義也深刻改變了中國。18.論題:國際力量變化影響世界格局的發展。論述:二戰后,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強國,蘇聯是唯一能與之相抗衡的政治軍事大國。兩國由于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分歧,逐漸由聯合走向對抗,由此形成了以美蘇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兩極格局逐漸形成。五六十年代,西歐聯合,經濟復興,日本經濟快速發展,資本主義世界出現三足鼎立局面;中國國際影響力提升,中蘇關系破裂,社會主義陣營分裂;亞非拉新獨立國家不愿意介入美蘇之間的斗爭,發起不結盟運動。這一時期,美蘇兩極格局受到沖擊,多極化趨勢出現。九十年代,蘇聯解體、華約解散,兩極格局崩潰。日本、西歐、中國等力量進一步發展,普京的務實政策使俄羅斯逐漸走出低谷。因此,世界格局呈現出“一超多強”的局面,多極化趨勢不斷加強。綜上:國際力量變化使世界格局處于動態變化中,但和平發展仍是時代主題。【解析】根據材料“二戰后國際格局變化示意圖”并結合所學可知,二戰后國際格局經歷了從美蘇兩極對峙的雅爾塔體系到“一超多強”的多極化趨勢的演變,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有實力的大國或大國集團,因此可以擬定論題為:國際力量變化影響世界格局的發展。結合所學知識,從二戰后形成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多極化趨勢出現、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多極化趨勢不斷加強三個階段加以論述。論述中要特別強調國際力量變化對世界格局影響。如二戰后,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強國,蘇聯是唯一能與之相抗衡的政治軍事大國。兩國由于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分歧,逐漸由聯合走向對抗,由此形成了以美蘇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兩極格局逐漸形成。五六十年代,西歐聯合,經濟復興,日本經濟快速發展,資本主義世界出現三足鼎立局面;中國國際影響力提升,中蘇關系破裂,社會主義陣營分裂;亞非拉新獨立國家不愿意介入美蘇之間的斗爭,發起不結盟運動。這一時期,美蘇兩極格局受到沖擊,多極化趨勢出現。九十年代,蘇聯解體、華約解散,兩極格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管理層收購案例分享
- 三方收款合同協議書范本
- 工業機器人技術與應用模擬練習題(含參考答案)
- 大型廣告位租賃合同標準模板
- 物業管理高空作業安全合同協議
- 建筑消防系統施工合同范本
- 網絡平臺廣告位租賃合同25B
- 實習生勞動合同
- 新修訂教育法解讀
- 房地產景觀綠化工程合同
- 2023學年杭州市余杭區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考試卷附答案解析
- 貴州省縣中新學校計劃項目2025屆高三下學期開學聯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 2023-2024年護師類之護師初級基礎試題庫和答案要點
- 加快形成農業新質生產力
- 演員經紀合同法律風險-洞察分析
- 綜合實踐項目 制作細胞模型 教學實錄-2024-2025學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
- 對口高考模擬卷(1)-【中職專用】2025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對口招生高考模擬測試(原卷版)
- 橋隧建筑物安全監控相關知79課件講解
- 小紅書種草營銷師(初級)認證考試真題試題庫(含答案)
- 《醫療廢物的處理》課件
- 繩子莫泊桑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