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新教材】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中國極地科考找出我國在南北極建立的科學考察站。為什么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的建站時間都選擇在2月前后?中國南極科考站南極長城站南極秦嶺站1985年2月南設得蘭群島喬治王島南端南極中山站1989年2月東南極大陸拉斯曼丘陵2024年2月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開站南極泰山站2014年2月伊麗莎白公主地南極昆侖站2009年1月中國首個南極內陸考察站冰雪世界獨特野生動物極地探險和科學考察冰雪世界一北冰洋和南極洲的地理位置主要有哪些特點?找出北冰洋周圍的大陸和南極洲瀕臨的大洋。讀圖查閱:在圖中找到亞洲、歐洲、北美洲、格陵蘭島、斯瓦爾巴群島,北冰洋、太平洋、格陵蘭海、巴倫支海和白令海峽。北極地區概況北冰洋亞洲歐洲北美洲巴芬島格陵蘭島斯瓦爾巴群島冰島阿拉斯加半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白令海峽挪威海巴倫支海新地島1、北極地區的位置范圍指北極圈以北的區域。范圍:包括北冰洋絕大部分水域,亞、歐、北美北部沿岸和洋中島嶼;總面積:約2100萬平方千米;(陸地面積約800萬平方千米。)北冰洋世界面積最小、水深最淺的大洋。大部分位于北極圈內,海冰覆蓋面積大;戰略地位突出,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冬季嚴寒,多暴風雪夏季溫涼,多云霧世界上最大的島嶼,面積216.6萬
平方千米。丹麥屬地,首府努克(戈特霍布);因紐特人占多數,全島終年嚴寒,典型的極地氣候,島嶼超過80%的土地被冰蓋覆蓋。格陵蘭島格陵蘭島ARCTICANDANTARCTICREGIONS因紐特人身材不高,寬鼻子,黃皮膚,頭發黑直。以捕魚和獵殺海獸為生,馴養因紐特犬,穿獸皮縫制衣服,住房低矮而厚實。北極地區人口約300萬人格陵蘭島、美國阿拉斯加州、加拿大北部及俄羅斯北冰洋沿岸地區。挪威的極地自然群島。最接近北極的可居住地之一。多山地,多峽灣,氣候寒冷,中國于2004年7月在該地建立黃河站開展北極科學考察工作。斯瓦爾巴群島全球末日糧倉儲藏地球作物的450萬種種子樣本,以防環境變化或一旦發生毀滅性災難導致這些作物物種滅絕,確保人類食物的來源和多樣性。挪威斯瓦爾巴群島,工程耗資300萬美元。北極地區多為冰雪覆蓋,冰雪覆蓋面積冬季為73%,夏季為53%。北冰洋上浮冰的平均厚度為3米。永久性冰雪集中分布在格陵蘭島的內陸地區。北極地區海冰范圍東西半球最短航線北極航道是指穿過北冰洋,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分“東北航道”“西北航道”。北極地區極地航線北冰洋目前雖然海運困難,但隨著全球變暖、北冰洋冰蓋的融化,北冰洋航海將會開通,到時將會改變全球航運格局,加速北冰洋沿岸地區經濟的發展。北極地區極地航線說出南極洲地理位置的特點。圖中找出南美洲、大洋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德雷克海峽、羅斯海、文森山、南極半島。找出離南極大陸最近的大洲。南極地區概況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南極洲德雷克海峽羅斯海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緯60°以南的區域,范圍:包括南極洲大部分以及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南極洲是緯度位置最高、跨經度最廣的大洲。緯度最高的大陸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南極洲德雷克海峽羅斯海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極洲冰層平均厚度達2000米;約有800種植物,已發現220多種礦物,煤炭、石油、天然氣、鐵礦。98%陸地長年為冰雪所覆蓋南極冰蓋世界平均海拔最高大洲南極地區礦產資源鐵、錳、煤、石油南極洲蘊藏礦產有220多種,煤、石油、鐵、有色金屬等。世界上最大的鐵礦帶;蘊藏極為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煤炭的形成現在,人們在冰雪覆蓋的南極地區發現了豐富的煤炭資源,運用大陸漂移假說解釋這一現象。煤是深埋于地下的古代植物經過漫長的時間演化而形成的。極地氣候環境地球約68%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儲存在兩極地區。。極地地區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區,一望無際冰雪世界。極地酷寒降水稀少狂風肆虐南極年平均降水量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冬季極夜長夜漫漫,暴風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海上冰山1912年4月,郵輪“泰坦尼克號”在紐芬蘭島南部海面極地冰山發生碰撞,巨輪最終沉沒,有1500多人喪生。極地每年產生大約1200立方千米冰山;獨特的野生動物二極地野生動物極地動物一般都有哪些生活習性?它們怎樣適應嚴酷的自然環境的?南北極地區各有哪些代表性的野生動物?南極代表動物企鵝,藍鯨、海豹,海獅,南極磷蝦;南極磷蝦資源豐富,估計有若干億噸,被譽為“世界未來的食品庫”。北極代表動物北極熊、海象、海豹、鯨魚、雪兔、北極狐。極地生態保護隨著人類對兩極地區的影響日益廣泛,極地安寧環境被破壞,大批極地野生動物遭到殘酷的獵殺。極地生態環境重要性,制定一系列保護法規。《南極條約》針對南極地區的和平利用、科學考察、環境保護等,1959年12月,澳大利亞、阿根廷等12個國家簽訂了《南極條約》。我國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極條約》。《南極條約》
南極洲僅用于和平目的;促進在南極地區進行科學考察自由;促進科學考察中的國際合作;禁止在南極地區進行一切具有軍事性質的活動及核爆炸和處理放射物;凍結目前領土所有權的主張;促進國際在科學方面的合作。極地探險和科學考察三中國南極科考站南極長城站南極秦嶺站1985年2月南設得蘭群島喬治王島南端南極中山站1989年2月東南極大陸拉斯曼丘陵2024年2月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開站南極泰山站2014年2月伊麗莎白公主地南極昆侖站2009年1月中國首個南極內陸考察站早在15-16世紀,歐洲航海家就開始了北極探險,尋找到達東方的“北方航線”。在19世紀上半葉發現南極大陸后,前往南極的探險者絡繹不絕。南極探險ARCTICANDANTARCTICREGIONS推測科學家進行極地科學考察的內容可能有哪些。議一議為什么極地地區會成為世界各國科學考察的“熱點”?極地地區科學考察極地科考內容極地地區原始的自然環境,使其成為地質、冰川、海洋、生物、氣象等領域研究的“天然實驗室”北極地區資源豐富隨著這里的石油、天然氣、煤、鐵等資源的發現和開采,人類對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和研究也越來越頻繁。北極地區自然資源迄今為止,俄羅斯、美國、法國、意大利、德國、日本、中國等30多個國家在極地建立了一系列科學考察站。20世紀50年代以來,各國掀起極地科考熱潮。中國北極黃河科考站2004年7月28日,78°55′N,11°56′E位置:挪威屬地斯瓦爾巴群島氣候中國大陸直接受北極氣候影響;自然資源經濟和社會發展對北極地區自然資源有需求;科學研究北極地區是科學研究領域的理想場所。公共資源北極地區的公共資源屬于全人類,中國有責任、也具備能力;中國雪龍號極地考察船我國最大極地考察船課堂總結中考鏈接2023·云南卷)2023年4月,我國第39次南極科學考察圓滿結束。30多年來,我國先后在南極地區建立了五個科學考察站,并單獨或聯合設立了多個南極特別保護區和管理區,取得許多重大成果。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的建站時間都選擇在1-2月,主要原因是此時南極地區(
)A.正值暖季,氣溫較高 B.最寒冷,冰層堅硬,地基牢固C.正值極夜,風雪較小 D.冰雪全部融化,地面祼露,便于施工A11.設立南極特別保護區和管理區的主要目的是(
)A.勘探礦產資源,便于今后開采利用 B.進行科學考察,觀測極地環境變化C.研究極地環境,便于今后大量移民 D.保護好環境,作為今后的旅游景點B中考鏈接(2019·云南卷)28.(5分)近年來,全球變暖使北極海洋運輸航線的開通逐漸成為可能。讀“北極東北航線和西北航線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圖中①處沿東北航線航行,終點為
洲。(2)若夏季在兩條航線上航行,乘客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①可愛的企鵝②漫長的極夜③因紐特人在捕魚④漂浮的冰山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關于企業融資合同范本
- 2024北京十一學校高一(下)期中語文試題及答案
- 汽車維修行業智能派工與預約系統
- 初中地理地球基本知識的梳理及學習方法指導方案
- 心理學基本原理試題
- 傳媒行業數字化內容創作與傳播方案
- 22-26安全隱患排查制度
- 客戶服務與營銷試題
- 規范醫療文書培訓
- 句型闖關游戲課件
- 縱隔惡性腫瘤護理查房
- 2024年貴州省交通運輸廳所屬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真題
- 企業勞動關系課件
- 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實施細則
- 2025年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中考零模地理試題(含答案)
- 急診科與住院部臨床科室的患者交接制度與流程
- 體育教育與學生的心理健康
- T-SDFA 048-2024 混合型飼料添加劑中二硝托胺的測定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
- 2024-2025學年上海市八年級語文下學期3月練習試卷附答案解析
- 2025屆山西省晉中市高三下學期適應性訓練考試(二模)英語試題+答案(原卷版+解析版)
- 2024年大模型+RAG最佳實踐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