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課程標準:1.通過了解秦朝的統一業績,認識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及鞏固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2.通過了解秦朝社會矛盾和農民起義,認識秦朝崩潰的原因。
第3課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初步建立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大一統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
高中歷史一輪復習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早期國家政治制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21年——1912年)夏、商、周秦至清2材料一:《韓非子》書中,便記載晉獻公“并國十七,服國三十六”、楚莊王“并國二十六,開地三千里”。《荀子·仲尼篇》也有齊桓公“并國三十五”的記載。材料二:北海則有走馬吠犬焉,然而中國得而畜使之。南海則有羽翮、齒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國得而財之。東海則有紫紶、魚鹽焉,然而中國得而衣食之。西海則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國得而用之。——《荀子·王制篇》▲戰國后期疆域圖長期戰亂,人民渴望統一;各地區經濟的發展,聯系加強;地理位置優越,物質基礎雄厚;秦王勵精圖治,廣納賢才;商鞅變法,國家強盛;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順應統一的歷史趨勢;簡要說明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說說秦統一的歷史背景?一、秦的統一3前230年滅韓前225年滅魏前228年滅趙前223年滅楚前222年滅燕前221年滅齊(1)經過: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采用“遠交近攻”的戰略,先后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建立起第一個的統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陽。(2)拓土:征服南方越族,控制云貴西南夷;擊退匈奴進攻,修筑萬里長城。2.完成三皇五帝像秦始皇之璽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稱“朕”,皇帝的命令稱“詔”,皇帝所用的玉印稱“璽”。天下之事無大小皆絕于上。…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
簡要說明皇帝制度有哪些特征?皇帝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1)皇帝制度3.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御史大夫太尉皇帝丞相
行政軍事監察百官大權獨攬任免官員中央官制奉常郎中令衛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太仆中尉將作少府(2)三公九卿制(虛有其位)秦調兵虎符
(3)郡縣制的全面推行面對疆域遼闊的帝國,地方該如何去管理,群臣展開了一場討論:
丞相王綰:“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鎮)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分封制
廷尉李斯議曰:“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置諸侯不便。”郡縣制
始皇曰:天下共苦戰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御史大夫太尉皇帝丞相諸卿郡縣鄉里亭郡守縣令\長地方官制(3)郡縣制郡縣主要官員有中央任免和考核。郡縣制與分封制的比較:不同點:西周分封制郡縣制官員產生方式劃分標準官吏權力與中央關系影響相同點:1.目的:2.性質:鞏固統治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世襲產生皇帝任免以血緣關系為基礎按地域劃分有封地和相應的爵位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官吏只有俸祿,無封地諸侯國有很強的地方獨立性是地方行政機構,絕對服從中央易形成分裂割據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革命性創新皇帝制度特征:皇帝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中央集權負責全國政務。郡縣制徹底廢除分封制,推廣郡縣官僚制。主要官員由中央任免考核,不得世襲。其特征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3.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
秦朝行政機構示意圖
皇帝
縣
鄉
郡
三公九卿
里最高統治者中央行政機構地方行政機構
君主專制中央集權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1001020304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統一貨幣度(長度)量(容積)衡(重量)秦半兩:圓形方孔錢小篆為國家官方文字車子兩輪間的距離統一為6尺作用:有利于經濟、文化交流與國家的統一。4.鞏固--統一的措施交通——修馳道、直道、靈渠
4.鞏固--統一的措施云夢秦簡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時期陸續修成的秦律的部分內容,其中有刑律的律文和解釋,有名目繁多的其他律文,還有案例和關于治獄的法律文書。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后,以秦律為基礎,參照六國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秦王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令男子申報年齡,叫做"書年"。據云夢秦簡推定,秦制男年十五(另一推算是十七)載明戶籍,以給公家徭役,叫做"傅籍"。書年、傅籍,是國家征發力役的依據。《云夢睡虎地秦簡》局部頒行法律,編制戶籍,遷徙六國貴族,整頓社會風俗4.鞏固--統一的措施經濟:統一車軌、貨幣、度量衡,修馳道、直道、靈渠
思想:統一文字、焚書坑儒法律:頒布法律、以法為教社會:編制戶籍,遷徙貴族豪強,整頓社會風俗等4.鞏固--統一的措施5.秦統一的歷史意義(1)結束了春秋戰國分裂割據的局面,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奠定歷代疆域的基本版圖。(2)推動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推動中華文明的傳播,促進了各民族的交往與融合。(3)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建立提供前提。(4)推動了統一多民族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專制主義:是與民主政體相對立的概念。體現在帝位終身制和皇位世襲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個人的專斷獨裁,集國家最高權力于一身。專制主義是決策方式。(皇權與相權矛盾)中央集權:是相對于地方分權而言的,其特點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沒有獨立性,必須嚴格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中央集權是管理形式。(中央與地方矛盾)概念解析: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13二、秦朝的暴政01阿房宮僅前殿就有相當于三分二的故宮總面積!04秦直道,令大將蒙恬率數十萬軍工、民工突擊修筑一條重要軍事要道。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03秦長城,每年征發民工40余萬人。02秦始皇陵,修了30多年。動用徭役、刑徒72萬余人。秦帝國的“四大工程”秦始皇統治時期全國總人口不過2000萬,其中成年男丁大約450萬。為完成“四大工程”,每年征調服徭役的男丁不下三百萬。16依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說說秦朝暴政的具體表現有哪些?簡要說明1.窮奢極欲,大興土木2.求仙訪藥,動眾巡游3.開疆拓土,修筑長城4.徭役沉重,刑罰嚴苛5.焚書坑儒,鉗制思想二、秦朝的暴政秦始皇焚書坑儒修阿房宮泰山封禪修建長城秦陵兵馬俑秦朝肉刑第三單元秦漢時期陳勝.吳廣起義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陳勝、吳廣起義三、秦末農民起義與秦的速亡秦末農民起義形勢圖大澤鄉公元前209年劉邦項羽起兵項羽領導巨鹿之戰,破秦軍主力公元前207年,劉邦軍占咸陽,秦朝滅亡楚漢之爭第三單元秦漢時期剛愎自用,眾叛親離,實力削弱廣納人才,勢力壯大放縱部下燒殺搶掠,失民心。進駐咸陽,廢除秦法,“約法三章”,得民心。
項羽死前嘆道:“天亡我也,非戰之罪也。”你認為他的說法對嗎?請說說你的理由。劉邦項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三、秦末農民起義與秦的速亡楚漢戰爭25“民為貴,君為輕”“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的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我們最首要的任務是使人民有就業機會……”“心無百姓,莫為官,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手握公權,就要為民辦事。”。習近平李世民鄧小平羅斯福關注民生、得民心三、秦末農民起義與秦的速亡秦朝迅速敗亡的原因
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虛心而仰上,當此之時,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后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術也。秦離戰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無異也。孤獨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賈誼?過秦論》探究: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秦二世而亡的原因。(1)根本原因:秦的暴政(2)重要原因:階級矛盾和統治階層內部矛盾激化(3)直接原因:陳勝、吳廣起義精神和反秦勢力的強大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BC2070BC1600BC1046BC771BC770BC476BC221秦朝BC207BC202BC206秦朝建立秦朝滅亡楚漢之爭西漢時空坐標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課標要求:1.通過了解漢朝削藩、開疆拓土、尊崇儒術等舉措,認識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及鞏固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2.通過了解漢時期的社會矛盾和農民起義,認識兩漢衰亡的原因。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大一統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
高中歷史一輪復習(一)西漢初期的“休養生息”社會狀況:經濟凋敝,百廢待興措施:尊奉黃老無為思想;發展農業生產;減輕賦稅和徭役;“提倡節儉,減少財政支出結果:經濟逐步恢復,社會局勢穩定下來。政治清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出現“文景之治”西漢建立:公元前202年,劉邦(漢高祖),定都長安一、西漢的建立與“文景之治”一、西漢的建立與“文景之治”(1)漢承秦制,有所損益。(2)郡國并行制:(二)漢初的政治
漢朝在地方實行“郡國并行制”。劉邦為了讓漢室江山永固,兼采西周分封制與秦郡縣制,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推行郡國并行制。這種制度對西漢初年的政治產生出了什么樣的問題?◎西漢郡國交叉局部示意圖◎西漢前期形勢圖一、西漢的建立與“文景之治”(3)王國問題的產生及初步解決:漢高祖將異姓諸侯王逐漸剪除,但又“懲亡秦孤立之敗”,陸續分封了一批同姓諸侯王。但這卻給漢王朝的統一和穩定埋下了隱患。漢景帝在位時,削減諸侯封地,引發了吳楚等7國叛亂。但叛亂不得人心,3個月內即被平定。(“削藩”和平定“七國之亂”)漢高祖漢景帝劉邦在統一戰爭中分封了七個異姓功臣為諸侯王,這些諸侯王他們擁兵自重,對中央集權造成嚴重威脅。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來看看漢景帝是怎樣做的?(二)漢初的政治措施目的(作用)政治經濟思想削弱相權,加強皇權。削弱地方,加強中央集權。構建官僚體系監察豪強,加強中央集權。抑制富商大賈的實力,加強中央集權,增加政府收入。增加政府收入(重農抑商)儒學獨尊(正統)地位確立。儒學成為我國封建社會主流意識形態。(中朝牽制外朝)(選官標準:孝廉)(解決了王國問題)頒布“推恩令”設立直接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確立以察舉制為代表的新的官吏選拔制度分設刺史,監察地方任用酷吏治理地方,鎮壓豪強、游俠等社會勢力的不法行為改革幣制,將鑄幣權收歸中央(五銖錢)實行鹽鐵官營,由政府壟斷鹽、鐵的生產和銷售推行均輸平準,國家插手并經營商業貿易,增加收入,平抑物價算緡告緡,抑制工商業者,向他們征收財產稅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尊崇儒術公元前136年,朝廷設立五經博士,儒學獨尊地位確立小組合作二、漢武帝時西漢的強盛(一)漢武帝推行的對內措施【推恩令】酎金奪爵公元前122年,漢武帝借口諸侯王所獻酎金的斤兩、成色不合規定,廢諸侯106人,此后,還以種種罪名廢去一些諸侯,到漢武帝末年,漢初所封王國鏟除殆盡,藩國的威脅自此消除。二、漢武帝時西漢的強盛(一)漢武帝推行的對內措施【中(內)朝】皇帝中朝外朝尚書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決策機構執行機構有事上報二、漢武帝時西漢的強盛(一)漢武帝推行的對內措施【察舉制】——自下而上推選人才的制度推選標準:“孝”和“廉”選官過程: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進行考察,選取合適的人才推薦給上級或中央,最后經考核再任命。制度利弊:利:個人的社會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選拔任用官員的唯一依據,有利于招徠各類人才,提高官員質量。任免權由中央掌握,加強中央集權。弊:后期弊端日益嚴重,地方官員往往推薦名門望族的子弟,而不問學識品格,被察舉者名不副實。二、漢武帝時西漢的強盛(一)漢武帝推行的對內措施【均輸平準】桑弘羊均輸:設均輸官,把應由各地輸京的物品轉運至各地販賣。平準:在長安和主要城市設立掌管物價的官吏,利用均輸官所出物資,根據市場物價,貴時拋售,賤時收購。作用:1.增加政府收入,抑制大商人壟斷市場。2.打擊商人囤積居奇,市場物價得以保持穩定。二、漢武帝時西漢的強盛(一)漢武帝推行的對內措施算緡是西漢武帝時國家向商人征收的一種財產稅。把大工商業主和高利貸者從農民身上剝削來的財物收歸國有,是歷史上大規模的抑商運動。增加了國家收入,打擊了奴隸制殘余,緩和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封建經濟基礎的鞏固,但是也遲滯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告緡是當時反商人瞞產漏稅的一種強制辦法。為漢武帝的內外功業提供了物質保證,起到了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但西漢后期,商人與官僚、地主逐漸合流,加劇了土地兼并,直接導致當時嚴重的社會危機。這兩項法令,實際上都是秦和漢初以來抑商政策在新的歷史形勢下的繼續和發展。【告緡、算緡】二、漢武帝時西漢的強盛(一)漢武帝推行的對內措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的新儒學董仲舒理論來源:依據《公羊春秋》學說,融合陰陽家、黃老之學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體系。主要內容:強化集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加強君權——“君權神授”“天人感應”緩和矛盾——“施行仁政”“德刑并用”維護統治——“三綱五常”二、漢武帝時西漢的強盛(一)漢武帝推行的對內措施(二)漢武帝推行的對外措施1.平定匈奴:任用衛青、霍去病為將,經過3次較大戰爭,奪取了陰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區域。2.河西四郡:在河西走廊設立酒泉、武威、張掖、敦煌4郡。3.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4.公元前60年,在烏壘城設置西域都護府,作為管理西域的軍政機構。5.對東南沿海和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控制比以前更加有效。◎絲綢之路路線圖影響:(1)開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進了西域與中原政治經濟文化聯系。(2)中國的絲織品沿著這條道路傳向中亞、西亞、歐洲和北非。(3)對今天中國的影響。二、漢武帝時西漢的強盛【西域都護府】酒泉郡張掖郡武威郡
西域都護府的設立,標志著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于中央政府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漢武帝推行的對外措施二、漢武帝時西漢的強盛三、東漢的興衰(一)王莽篡漢1.西漢后期境況
政治日趨黑暗,土地兼并劇烈,賦稅徭役沉重,破產農民淪為奴婢或流亡,社會動蕩不安2.新朝的建立與覆亡(公元9-23年)(1)新朝建立:公元9年,外戚王莽奪取皇位,改國號新,西漢滅亡。(2)王莽改制:王莽針對西漢后期的社會矛盾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試圖挽救社會危機,但措施不切實際,反而使社會矛盾更加激化。(3)新朝覆亡:統治末年,出現嚴重的旱災和蝗災,引發農民大起義。23年,因綠林軍攻入長安,政權被推翻。(二)東漢的建立與“光武中興”25年,西漢宗室劉秀(漢光武帝)重建漢朝,不久定都洛陽,史稱東漢。推行一系列措施,實現“光武中興”:措施目的(作用)政治經濟文化加強中央集權,穩定社會秩序,節省政府開支與民休息,緩和社會矛盾,推動社會經濟重新發展繼承了西漢時期獨尊儒術的傳統,儒學得到了繼續發展三、東漢的興衰重視儒學增強尚書臺的作用嚴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縣,裁減官吏,節省開支整頓吏治,懲處貪污腐敗清查全國墾田、戶口數量釋放奴婢(三)東漢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專權母后臨朝君權旁落依靠宦官奪回君權把持朝政三、東漢的興衰序號皇帝即位年齡死亡年齡……………………4和帝10275殤帝126安帝13317順帝11308沖帝239質帝8910桓帝153611靈帝123412少帝141413獻帝954平均值9.524【黨錮之禍】東漢桓帝、靈帝時,士大夫與宦官發生的黨爭。黨錮之禍共發生兩次,均以士大夫失敗告終,最終,靈帝在宦官挾持,下令凡“黨人”的門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錮。黨錮之禍傷及漢朝根本,為黃巾起義和漢朝的最終滅亡埋下伏筆。(三)東漢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專權三、東漢的興衰【黃巾起義】背景:豪強地主勢力在東漢發展迅速,土地兼并嚴重,階級矛盾日益尖銳;外戚宦官交替專權;自然災害嚴重,百姓苦不堪言。概況:東漢末年張角創立的民間秘密宗教“太平道”在多個地方同時發動起義。起義軍頭裹黃巾,稱“黃巾軍”。起義歷史9個月,以失敗告終。影響: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基礎,地方長官趁機擁兵自重,出現了軍閥割據局面,東漢政權名存實亡。(三)東漢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專權三、東漢的興衰四、兩漢的文化(一)史學成就書名:《史記》作者:(西漢)司馬遷內容:以本紀、表、書、世家、列傳的形式,敘述了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年間約3000年的歷史,共130卷地位:首創了紀傳體通史體裁,我國第一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結核分類診斷
- 游泳安全知識
- 課件標題:《甜津津的河水》
- 2025年節能型泵及環保用泵合作協議書
- 高爾夫球桿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高爾夫球桿行業直播電商戰略研究報告
- 低糖健康飲品店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水利、港口地基工程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門球項目組織與服務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園藝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本科大學生勞動教育理論與實踐教程第三章 教學課件
- 近代以來廣州外貿產業的發展歷程
- 29《馬說》2022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復習精選真題匯編(原卷版+解析版)
- DBJ04-T 410-2021城市停車場(庫)設施配置標準
- 車站主體結構模板支架專項施工方案--終稿(專家意見修改的)-副本
- 景觀環境與行為特征
- 保潔崗位培訓
- 小學美術國測(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復習內容
- 麗聲北極星自然拼讀繪本第二級 Pad, Pad, Pad! 課件
- meta分析范文展示
- 110kV升壓站電氣設備調試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