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年聊城市高考模擬試題語文(二)本試卷共四個大題,共10頁。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孔子曾言“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并且孔子在描述自己的人生經歷時說“五十而知天命”。可見孔子認為“知天命”是成為君子的關鍵。人在天之下,便有了天規定人的命,規定人的生死,這就是天命的必然性。它是一種人無法預料與控制的,甚至對于人生在世具有決定性的終結的力量。但是天命對于人來說不僅有它的必然性,而且還有可能性。對于人來說天命也是所顯示出來的“有目的的力量”(馮友蘭),這種力量顯示出人在天命之內所有的可能性。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說:“所以我們能夠做的,莫過于一心一意地盡力去做我們知道是我們應該做的事,而不計成敗。”這樣做,就是‘知命’,這里的“應該做的事”,便是人知道了天命的可能性,而人認識到自己可以去做這種可能性,使其可以“立”于命。也是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的成人之道。這種“立”于命的力量,不是命的附屬品,而是與天共同生成的人的天命的實現。在此要避免天命與命定之事的區分,命定之事是一種迷信的說法,常常在民間流傳,其結果有無法改變性與消極的思考。而“天命”則不同于此,這是一種自我認知的力量,發現了人的必然性與可能性,是一種積極的力量。那么人是如何知道自己的“天命”,進而能夠在自己的“天命”中實現自己,獲得快樂呢?知就是知道,知道“天命”的人,首先是一個“知者”。“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就是說智慧的人不疑惑,因為他懂得了人之為人的道理。仁愛的人不憂慮,因為他做到了“忠恕”,有著“盡己為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品質。勇敢的人不畏懼,因為他知道了自己的“天命”,行必行之事,做符合“天命”的事情。而“知者”必定是一個有著“至德”的人,他除了擁有智慧,還必須同時兼具仁愛和勇敢,這樣的人被孔子稱為“君子”。君子知天命亦需明道。孔子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知道天命的君子對待天命是敬畏的。對待大人,是保持謹慎的。對待圣人之言則保持警醒與反思。除此,君子知天命還需在社會中保持自身。君子在知天命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求仁,求真,從而能在自己的天命中,在知、言、行中獲得不斷前進的力量。而小人卻是相反的方向。因而“知天命”需要知道世間重要之事,時時保持反省。另外,“天命”須是可知的。天命就是人在世間的命運,它不是鬼神所規定,也沒有一個外在的上帝所要求,它只存在于人的世界中。人可以“立”于世界之中的“知天命”就是人在時空中學習、實踐的過程。也是孔子說自己成為這樣一個“知天命”的人的過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強調了自己的不斷學習的過程,以達到知天命的境界。馮友蘭先生的“有目的的力量”正是這樣一種對于人自身無法拋棄的力量,唯有此,人才可以立于命,從而完成人作為人自身的使命。(摘選自熊攀、向衛《孔子“知天命”思想論析》)材料二李澤厚在對“知天命”的體認上超越古人,是最值得贊賞的。他說:“最難解的是‘知天命’,似可解釋到五十歲,自己對這偶然性的一生,算是有了個來龍去脈的理解和認同,一方面明確了自己的有限性,另一方面明確了自己的可能性。不再是青少年時代的前景茫茫,也不再是那種不自量力的空洞抱負了。”李澤厚的貢獻在于使人們回過頭來看自己,進行自我認識。事實上,這種認識眼光的回轉,正是學習者進取的標志。李澤厚的深刻性還在于對自知者的“知”的態度的確認,即“有限性”和“可能性”,“知天命”也就是作為一個五十歲的“我”對自己科學而又客觀的定位。通常講“命”,就是講非人力所能主宰,多采取聽順的態度,多打上悲觀的底色。但思想者的深刻性就在于對人自身的把握。王船山說:“凡舉瑣屑固然之事而皆言命,且以未死之生,未富貴之貧賤統付之命,必盡廢人為而以人之可致者為莫之致,不亦舛乎?故士之貧賤,天無所奪,人之不死,國之不亡,天無所予,乃當致人力之地,不可歸之于天。”(《讀四書大全說》)王船山的這個觀,點真正接通了孔子“知天命”的內涵。(摘選自陳軍《〈論語〉教育思想今繹》)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知天命”是一個人不斷學習、成長,不斷求仁、求真的過程,從“知天命”到“立于命”,完成人作為人自身的使命。B.在天命面前,人無法預料與控制自己的生死,這體現了天命的必然性,具有宿命意識,有消極傾向。C.馮友蘭所說的“有目的的力量”是一種積極的力量,要求我們盡全力去做我們應該做的事,從而完成上天賦予我們的使命。D.“知天命”是人生的一種高境界,但“天命”并非人人可知,只有集智慧、仁愛、勇敢于一身的君子,才可以知道天命。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認為天命具有必然性,不同的是,李澤厚認為人在天命面前具有有限性;而在天命的可能性上兩者是一致的。B.對天命、大人和圣人之言的敬畏,使君子在知天命的過程中獲得不斷前行的力量,從而在社會中更好地保持自身。C.李澤厚認為“知天命”是對自己一生的理解和認同,并且他認為這種自我認知是學習者進取的標志。D.對于“知天命”的理解,王船山與李澤厚都強調自我認知的重要性,并且反對人的命運由上天決定。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各項中屬于李澤厚天命論的一項是(3分)A.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B.天下事舍我其誰C.一飲一啄莫非前定D.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4.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寫作思路。(4分)5.根據兩則材料,說一說作為青少年的我們如何能做到不“前景茫茫”,不再有“不自量力的空洞抱負”。(6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大漠走筆郭保林黃,無邊無際殘秋的黃,落日的黃,銹銅的黃,杏黃橙黃檸檬黃,獅黃蟹黃象牙黃,鋪天蓋地驚心動魄的黃,雄雄烈烈赫赫荒荒的黃,張牙舞爪撲來,劈頭蓋臉壓來,嚇得我直打趔趄。這漫漫黃沙把天空、把風、把過路的時間都染黃了,我真想大喊一聲:“沙漠,沙漠,這就是你嗎?”話到嘴邊,我惶然變得無力,我難以掙脫黃沙的樊籬。我遙居東海之濱,一提起沙漠,便覺得那是遙遠的傳說,神秘而古老的童話,而現在我就困在茫茫沙海之中了。橫在我眼前的就是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那翻滾的沙濤,那高聳的沙山,仿佛在無聲地宣布:“這是生命的禁區!”我向大漠深處走去。啊,雄性的大漠,野性的大漠。你這天地間雄渾的史卷,到底記錄著什么?洶涌澎湃的內容里包含著什么偉大深邃的哲理和詩情?雄沉。蒼茫。博大。曠達。每一頁沙濤,每一疊沙浪,每一尊沙峰,都展示了大漠狂傲不羈的風采,展示了大漠恢宏不凡的氣度,這里有李太白的千古遺風,有蘇東坡的大江東韻,也有貝多芬狂飆般的激情,還有三閭大夫的悲壯蒼涼!只是沙。沙丘沙嶺,連嶂競起,疊疊重重,蜿蜿蟠蟠,地平線時而被拉得很近很近,時而又被推得很遠很遠,眩人眼眸的赫赫煌煌,仿佛是哪個巨盜大俠把世界的黃金偷來,又研成齏粉,他要干什么?仰天不見飛鳥,低首不見綠茵。七月流火,沙礫灼人。我被黃沙煮熟了,渾身癱軟下來。這時,我感到故鄉煙雨霏霏、柳絲裊裊、粉荷亭亭、游魚唼喋的大明湖,倒是一個虛幻,一個遙遠的夢。那沙丘、沙梁、沙凹,都是一堆堆排列整齊的象形文字,它記錄著一部瀚海雄奇的變遷史——也許這是古代海底的升降,也許是風雨和山巖搏斗的結局。以前的高山被時間磨碎了,殘留的沙粒把命運交給大風——這個極不負責任的惡魔。不管命運如何,大漠你仍是宇宙大廈的支柱。你的存在乃是不可磨滅的象征。掬一捧沙粒,就像捧起一個斯芬可斯之謎。我在沙漠中蹣跚地行走。大漠板著一幅黃褐欲赤的面容,冷漠而嚴肅。那一峰峰沙丘,僵坐在那里,沉默著,木然著,接受著同樣沉默的陽光。沙漠是生命的禁區嗎?不,在這蒼涼的畫卷上,也偶爾點綴著星星點點的灰綠,那是沙蒿、沙蓬、沙棘和駱駝草,它們是來粉飾干旱和荒涼的嗎?有一朵小花很瀟灑,很風流,亭亭在荒沙上,這彩色的生命時而面對藍天和太陽搖曳、微笑,袒露著它的情懷,它的思想,它的喜歡,它的詩;時而凝眉沉思,仿佛一個少女等待著黃昏,等待著一片美好的憧憬。它并不感到和這背景極不和諧。我彎下腰撫摸著它們,無意中發現它的根系如此發達,我想,正是這發達的根系支撐了這尊傲然、瀟灑的生命。誰說大漠是僵化和凝固的象征?不,大漠是有靈性的,每一粒沙都是一個細胞,它有自身的律動。它平靜時,明朗曠達;它發怒時,咆哮乳嘯;它性情曠達而浮躁,雄沉而激昂。當風暴到來時,大漠復活了,生命開始騷動了,那是一幅多么雄悍壯偉的景觀啊!當風暴停息之后,這時,一種大寧靜便洶涌澎湃地彌漫開來,意識會逐漸消融。此刻,你會聽到太陽金錘敲擊天庭的雄韻,甚至會聽到伏羲和女媧在天庭勞作的吭唷之聲。在夜晚,看白蒼蒼的一丸明月,緩緩升上碧澄澄的天空,惟有這月光給大漠帶來溫柔和溫馨。月光是那樣純凈、童貞,夜氣也是那樣清新、沁人。時而會聽到高空灑落的雁鳴,四處寂寂無聲,看到這景觀,你會感到一陣陣蒼涼。痛飲幾杯蒼涼,也許使你的思想變得雄沉,變得深邃,能感悟到許多繁囂的燈紅酒綠的場面所不能體味的人生哲理。一切欲念立刻冷卻,沾在心靈上的塵埃,在這清冷和孤寂中得到清除和洗滌,恢復清醒和澄明,使人真正進入了一種“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的境界。我依然漫步在大漠里,我成了大漠孤旅。在這瀚海中漫游,穹廬之下,蒼漠之上,只有我和我的影子,“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首先感到的是寂寞,蒼涼上摞著寂寞,寂寞上又壓著空曠,如何不使人感到沉重呢?至于那些沙丘們,它們自己并不感到寂寞。你看,它們摟抱得多么緊密,你箍著我的腰,我拽著你的腿,滾在一起,似乎可聞到那種追逐嬉戲的取鬧聲。而那些突兀的沙山卻顯示著莊嚴和沉默,面容古樸,表情淡漠,仿佛思索著宇宙和生命的玄學。陽光為它沐浴,風為它紋身,一切都是啞劇,只有過路的飛鳥,還有我這沙漠的匆匆過客是它們的觀眾。當你疲累了,只要躺在沙灘上,肌膚觸及沙粒,你會感到猶如躺在母親的懷抱,溫暖而幸福,那是天空和大漠傳導而來。風帶著大漠干燥的芬芳和粗蠻的愛,輕輕地撫摸著你一顆錯位的靈魂,頗有那種“俯仰即宇宙”的快感。這時,你會感到你微小的身軀也溶化在這無垠和浩瀚之中,化為一粒沙,在大自然面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人吶,原來是一粒沙,一粒微不足道的沙子。(有刪節)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開篇通過對沙漠的根本顏色“黃”的獨特詮釋,使色彩獲得一種生命的活力,顯示了沙漠的雄渾壯闊之美。B.作者兩副筆墨并用,情感收放自如,描摹出了沙漠粗獷而細膩,野蠻而文靜,暴戾而溫柔,貪婪而保守的雙重特征。C.身處在荒漠中作者,感到故鄉的大明湖“倒是一個虛幻,一個遙遠的夢”,表明作者對家鄉留戀和思念。D.本文以史詩的形式,構成了汪洋恣肆、激越奔騰的藝術氣勢和意象迭起、氣象變幻的詩情畫意。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文夸張、擬人、比喻、排比、反問、通感多種修辭手法并用,思維強健,聯想豐富,打破了時間與空間、自然與人文的界限。B.“雄沉。蒼茫。博大。曠大。”四詞用句號隔開,消除了逗號所產生的單向、平面的感覺,更加展現了沙漠立體式的蔚然壯觀。C作者寫景具有極強的主觀色彩,深沉的情思與自然的圖景結合,景隨意設,情易景遷,情景交融,幻化出一幅幅的絢麗迷人的意境。D.本文行文思路貌似散亂無拘,其實以“我”的行進為線索,以感想為導引,前后照應,自然流暢,渾然一體。8.概括塔克拉瑪干沙漠給了作者哪些人生啟示。(4分)9.校園廣播站“聲音中的經典”欄目征稿,若你推薦此文,請從誦讀的角度談談推薦理由。(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也。始舉進士,除大理評事,出知建昌縣。以父母皆老,辭不就。得監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歸養。后數年,親繼亡,拯廬墓終喪,猶裴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數來勸勉。久之,赴調,知天長縣。有盜割人牛舌者,主來訴,拯曰:“第歸,殺而鬻之。”依律私殺耕牛者罪。尋復有來告私殺牛者,拯曰:“何為割牛舌而又告之?”盜驚服。徙知端州,遷殿中丞。端土產硯,前守緣貢,率取數十倍以遺權貴;拯命制者僅足貢數。歲滿,不持一硯歸。尋拜監察御史。嘗建言曰:“國家歲賂契丹,非御戎之策。宜練兵選將,務實邊備。”又請重門下封駁之制,及廢細贓吏,選守宰,行考試補蔭弟子之法。當時諸道轉運加按察使其奏劾官吏多摭細故務苛察相高尚吏不自安拯于是請罷按察使嘗建議無事時徙兵內地不報至是,請罷河北屯兵,分之河南究、鄆、齊、濮、曹、濟諸郡,設有警,無后期之憂。借曰戍兵不可遽減,請訓練義勇,少給糇糧,每歲之費,不當屯兵一月之用,一州之賦,則所給者多矣。不報。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舊制,凡訟訴不得徑造庭下。拯開正門,使得至前陳曲直,吏不敢欺。中官勢族筑園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適京師大水,拯乃悉毀去。或持地券自言有偽增步數者,皆審驗劾奏之。其在三司,凡諸管庫供上物,舊皆科率外郡,積以困民。拯特為置場和市,民得無擾。吏負錢帛多縲系,間輒逃去,并械其妻子者,類皆釋之。遷給事中,為三司使。數日,拜樞密副使。頃之,遷禮部侍郎,辭不受,尋以疾卒,年六十四。贈禮部尚書,謚孝肅。(節選自《宋史·包拯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當時諸道轉運加按察/使其奏劾官吏/多摭細故/務苛察相高尚/吏不自安/拯于是請罷/按察使嘗建議無事時徙兵/內地不報/B.當時諸道轉運加按察/使其奏劾官吏/多摭細故/務苛察相高尚吏不自安/拯于是請罷按察使/嘗建議無事時徙兵/內地不報/C.當時諸道轉運加按察使/其奏劾官吏多摭細故/務苛察相高尚/吏不自安/拯于是請罷按察使/嘗建議無事時徙兵內地/不報/D.當時諸道轉運加按察使/其奏劾官吏多摭細故/務苛察相高尚吏不自安/拯于是請罷按察/使嘗建議無事時徙兵內地/不報/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廬墓,古人于父母或師長死后,服喪期間在墓旁搭蓋小屋居住,守護墳墓,謂之廬墓。B.補蔭,指通過考試對因故被取消蔭封的官宦子弟予以補封,是我國古代一種選官制度。C.待制,原為皇帝咨詢近臣稱號,宋時成為高級官員頭銜,此處表示百姓對包拯的敬畏。D.地券,舊時買賣或典當土地所立的契約,用以載明土地的面積、價格及坐落、四至等。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包拯至孝守禮。為奉養父母,包拯多次辭官,父母亡故后,他依禮制守喪,守喪期滿依然不忍離家就職。B.包拯為官清廉。端州前任知州用大肆斂取的當地特產硯臺進貢,包拯到任后立即終止了這一行為,離任后沒帶走一塊硯臺。C.包拯剛毅正直。為解決河水泛濫問題,包拯不畏權貴,強行拆除貴族勢力跨河修建的樓臺、花園、水榭,最終疏通了河道。D.包拯熟識軍務。他一方面反對賄賂契丹,力主加強軍備;另一方面建議分兵各州,訓練義勇,節省開支。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舊制,凡訟訴不得徑造庭下。拯開正門,使得至前陳曲直,吏不敢欺。(4分)(2)吏負錢帛多縲系,間輒逃去,并械其妻子者,類皆釋之。(4分)14.包拯偵破盜割牛舌案,令盜賊驚服。請你說說包拯的斷案邏輯。(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完成15~16題。蟬張問陶槐黃滿地午陰遲,耐盡炎涼代序時。吟苦每邀秋士和,心清難語夏蟲知。遍依碧樹終無定,強伴金貂恐未宜。一枕故園風露冷,平蕪落葉悵歸期。【注】金貂:漢代侍中、中常侍的冠帽上用金鐺、玉蟬、貂尾作為裝飾,謂之趙惠文冠。后來比喻貴臣。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交代了時令,用“槐黃滿地”暗示“炎涼代序”的秋季,“耐”字則表達了煎熬難挨的情緒。B.頷聯是說,秋蟬的悲苦鳴叫常常會引發詩人的共情,但詩人的清高心志卻非秋蟬所能理解感知。C.尾聯卒章顯志,化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句子,表達了思鄉歸隱而又不得的惆悵之情。D.這首詩抓住蟬的特點,結合作者的情思,詠物和抒情密切結合,顯示出詠物詩委婉含蓄、耐人尋味的特色。16.劉勰認為詠物詩貴在“體物為妙,功在密附”,請結合頸聯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王安石看來,只有拒絕正確的批評才叫拒諫,他在《答司馬諫議書》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算不上拒諫。(2)青年擔當著國家興盛的重責,應當以《論語·泰伯》中曾子所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3)在高適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一句通過前方的急報側面寫出了敵人進攻速度之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一句則直接描寫了敵軍侵襲時的來勢洶洶。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9分)請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8~20題。在天山的高處,常常可以看到巨大的天然湖。湖面明凈如鏡,水清見底。(甲)高空的白云和的雪峰_________地倒映在水中,把湖光水色天影_________晶瑩的一體。在這幽靜的湖上,唯一活動的東西就是天鵝。(乙)天鵝的潔白增添了湖水的_________,天鵝的叫聲增添了湖面的幽靜。(丙)如果你站在高處瞭望湖面,眼前是一片_________的茫茫碧水;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的視線的是那閃閃的鱗光,像千萬條銀魚在游動,而遠處平展如鏡。(丁)湖色越遠越深,由近到遠,是銀白、是淡藍、是深青、是墨綠,非常分明。傳說中有這么一個湖,湖水是一個不幸的古代哈薩克少女滴下的眼淚,湖色多變正是象征著那個古代少女的萬種哀愁。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分)A.清晰 溶為 明靜 賞心悅目B.清晰 融為 明凈 爽心悅目C.明晰 融為 明靜 爽心悅目D.明晰 溶為 明凈 賞心悅目19.下列各項中,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天鵝的叫聲增添了湖面的幽靜”與“蟬噪林逾靜”表現手法相同。B.“鱗光”中的“鱗”應改為“粼”。C.“是銀白、是淡藍、是深青、是墨綠”中的頓號運用錯誤,應全部改為逗號。D.“湖水是一個不幸的古代哈薩克少女滴下的眼淚”中的“古代”應提到“一個”之前。20.如果將下面的語句插入原文中,位置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人家說山色多變,而我看湖色也是多變的。A.甲 B.乙 C.丙 D.丁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悲劇是一種獨特的審美范疇。悲劇理論認為,悲劇主體在面對死亡、苦難和外界壓力時,顯示出強烈的不可遏制的超越動機。他們能按自己的意志去付諸行動。他們即使陷入毀滅的境況,也會拼死抗爭。這種精神就是所謂的悲劇性。王國維認為悲劇是人的欲望的沖動和這個沖動不可能實現的矛盾。魯迅認為悲劇即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從而激起觀眾的悲憤及崇敬,達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更多時候,人們往往怕看真正的悲劇,都希望看到一個大團圓的結局,以博得情緒的安慰,心理的滿足。不過,很多偉大的作家不想大團圓。屈原不想大團圓,于是憂愁幽思作《離騷》,表達著絕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清白;①老舍不想大團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卡夫卡不想大團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馬爾克斯不想大團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們保存了廢墟,凈化了悲劇,于是也就出現了一種真正深沉的文學。21.請結合語段給“悲劇性”下一個定義。(5分)22.仿照波浪線句子,在空白處補寫恰當的語句。(6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人類用各種方式記錄生活和歷史,如結繩、圖畫、文字等。現在,更直觀的視頻成為民眾普遍用來觀察世界、記錄生活的手段。世界之奇妙、生活之多彩、時代之變遷,有很多值得你記錄的東西。請以“我要拍這樣一個視頻”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價值觀正確,文體不限,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2021年聊城市高考模擬試題語文(二)參考答案1.B(“具有宿命意識,有消極傾向”錯,天命不同于“命定之事”,天命的必然性是一種積極的力量。)2.D.(A.材料一認為的“必然性”和李澤厚認為的“有限性”是一致的。B.“從而”錯,“敬畏”與“保持自身”是并列關系,兩者無因果關系。C.“這種自我認知是學習者進取的標志”并非李澤厚的觀點,文中“事實上”表明這是作者的觀點。)3.D(A項是對前途的迷茫,B項是盲目自信、不自量力,C項是一種宿命論,都不是李澤厚的天命論:D項體現了李澤厚天命論中的有限性與可能性)4.①引出“知天命”的概念:②分別闡釋天命的必然性和可能性。③從三個方面分析人是如何知道自己的“天命”進而能夠在自己的“天命”中實現自己,獲得快樂。5.①知道和遵循自然和社會的發展規律。②要確立明確的志向。③要通過不斷的學習獲得智慧,獲得前進的力量。④要懷有敬畏之心。⑤要保持自身和自我反省。⑥盡職盡責做好應該做的事情。(每條1分)6.A(B.“貪婪而保守”錯;C.“對家鄉留戀和思念”錯;D.“史詩”錯誤)7.A(本文無“反問”和“通感”)8.①堅韌不屈,頑強支撐。②根基龐大,底蘊深厚。③消除欲念,心靈清凈。④孤寂中自得其樂。⑤逆境中沉穩淡定。⑥在自然面前卑微渺小。(每條1分,答出任意4條即可得滿分)9.①多用短句,節奏明快。②穿插使用第二人稱“你”,增強代入感和抒情性。③多用排比,語勢強烈,具有震撼力。④意象豐富,語言形象,極富畫面感。⑤情感飽滿,富有感染力。⑥詞藻豐富,語言絢麗,給聽眾豐富的審美享受。(每條2分,答出任意3條即可得滿分)10.C11.B(補蔭制度不是通過考試獲得)12.B(前任知州大肆斂取硯臺是為了用進貢剩余的硯臺進獻權貴,包拯終止的也不是進貢行為)13.(1)以前的制度規定,凡是告狀不得直接到官署庭下。包拯打開官府正門,使告狀的人能夠直接到他面前陳述是非曲直,胥吏不敢欺騙長官。(2)官吏負欠公家錢帛的多被拘禁,一有機會就逃走,又把他的妻兒抓起來,包拯都給放了。14.盜割牛舌者很可能是牛主人的仇家,牛主人殺牛賣肉,觸犯法律,盜割牛舌者可能會認為是進一步陷害牛主人的機會,主動報案,恰恰會暴露自己的罪行。15.B(“詩人的清高心志”錯,應為“秋蟬的清高心志”)16.頸聯句句寫蟬,又句句言志。①秋蟬頻繁更換樹木棲息,居無定所,暗指作者無人賞識、不被器重的苦悶之情。②玉蟬不甘作為高官帽飾,喻指作者不想依附權貴的高潔之志。頸聯表達了作者雖懷才不遇但仍不想依附權貴的清高。(6分)17.(1)辟邪說,難壬人(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3)校尉羽書飛瀚海胡騎憑陵雜風雨18.B19.B(“鱗光”正確)20.C21.悲劇性就是在面對死亡、苦難和外界壓力時顯示出強烈的不可遏制的超越動機的悲劇主體即使陷人毀滅的境況也能按自己的意志去付諸行動拼死抗爭的精神。22.略23.參考2021年高考作文閱卷標準參考譯文包拯,宇希仁,廬州合肥人。最初考中進士,被授為大理評事,出任建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員工培訓合同標準范文
- 二零二五版物流倉儲租賃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簡單的擔保合同
- 個人以房產抵債協議
- 二零二五商鋪租賃合同轉讓協議
- 項目融資服務協議書
- 商業投資合作保密協議書二零二五年
- 公司租賃個人車輛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版股東股權轉讓協議標準模板
- 測量知識課件
- 人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教學設計
- T∕CIS 71001-2021 化工安全儀表系統安全要求規格書編制導則
- 第4章-3D構型圖-Chem3D
- 第六章廣播電視的傳播符號
- 儀器設備自校規程
- 預制梁質量控制要點及注意事項手冊
- 家庭《弟子規》力行表
- 水利部《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定額標準》(試點)
- 校園避震有辦法PPT課件
- 農產品質量檢測實驗室100條評審準備要點
- 航模遙控器ET07使用說明書(全比例10通道遙控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