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事件緊急醫療救援_第1頁
突發事件緊急醫療救援_第2頁
突發事件緊急醫療救援_第3頁
突發事件緊急醫療救援_第4頁
突發事件緊急醫療救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突發事件緊急醫療救援

突發事件的概念與分類1突發事件的醫療救援2醫療機構的醫療救援3我院突發應急工作4一、突發事件的概念與分類突發事件的概念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平安事件。如:2003年“非典〞2021年汶川地震2021年甲型H1NI流感突發事件的分類突發性突如其來的,不易預測;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分析、判斷。影響區域廣,涉及人員多,“多米諾骨牌”效應。非常規性普遍性超出一般社會衛生危機的發展規律,呈現易變特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特點醫療衛生救援事件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一般〔Ⅳ級〕依據:突發公共事件導致人員傷亡和健康危害情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一次事件出現特別重大人員傷亡,且危重人員多,或者核事故和突發放射事件、化學品泄漏事故導致大量人員傷亡。一般事件〔Ⅳ級〕較大事件〔Ⅲ級〕重大事件〔Ⅱ級〕特別重大事件〔Ⅰ級〕一次事件出現一定數量人員傷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過1例的突發公共事件。一次事件出現較大人員傷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過3例的突發公共事件。一次事件出現重大人員傷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過5例的突發公共事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嚴重經濟損失治療本錢、防疫的直接本錢、經濟活動量下降、交易本錢上升;03年非典數千億元損失人群健康和生命嚴重受損.國家或地區形象受損及政治影響國家形象、醫療單位嚴重的信任危機,國家穩定。心理傷害強烈刺激,焦慮、神經癥、憂郁、恐慌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危害二、突發事件的醫療救援工作原那么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屬地管理、明確職責;依靠科學、依法標準;反響及時、措施果斷;整合資源、信息共享;平戰結合、常備不懈;加強協作、公眾參與。社會性強制性控制性各界各部門、各單位、公眾危機管理、強力干預控制生命、對癥處理標準性流程標準有序危機狀態下的非常規醫療干預醫療救援特點醫療急救中心〔站〕、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化學中毒和核輻射事故應急醫療救治專業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衛生監督機構醫療救援組織體系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成立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專家組醫療衛生救援機構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統一指揮、協調現場醫療衛生救援工作醫療救援組織體系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醫療衛生救援機構領導、組織、協調、部署突發公共事件的醫療衛生救援工作承擔突發公共事件的醫療衛生救援任務統一指揮、協調現場醫療衛生救援工作專家組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醫療救援組織體系職責醫療救援應急響應分級響應Ⅰ級響應Ⅳ級響應Ⅱ級響應Ⅲ級響應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響應Ⅱ級響應的啟動Ⅰ級響應的啟動Ⅲ級響應的啟動發生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省級人民政府啟動省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有關部門啟動省級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其他符合醫療衛生救援重大事件〔Ⅱ級〕級別的突發公共事件。Ⅳ級響應行動發生較大突發公共事件,市〔地〕級人民政府啟動市〔地〕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其他符合醫療衛生救援較大事件〔Ⅲ級〕級別的突發公共事件。發生一般突發公共事件,縣級人民政府啟動縣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其他符合醫療衛生救援一般事件〔Ⅳ級〕級別的突發公共事件。各級響應啟動組織專家對傷病員及救治情況進行綜合評估根據需要及時派出專家和專業隊伍支援地方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醫療衛生救援特別重大事件的有關指示啟動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工作組織和協調醫療衛生救援機構開展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導和協調落實醫療救治等措施及時向國務院和國家相關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機構報告和反饋有關處理情況事件發生地的省(區、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在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指揮下,結合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組織、協調開展突發公共事件的醫療衛生救援Ⅰ級響應行動各級響應行動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醫療衛生救援重大事件的有關通報后,立即啟動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工作組織專家對傷病員及救治情況進行綜合評估組織開展醫療救治分析突發公共事件的發展趨勢,提出應急處理工作建議及時向本級人民政府和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機構報告有關處理情況Ⅱ級響應行動市(地)級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醫療衛生救援較大事件的報告后立即啟動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工作對傷病員及救治情況進行綜合評估開展現場醫療衛生救援工作及時向本級人民政府和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機構報告有關處理情況Ⅲ級響應行動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醫療衛生救援一般事件的報告后立即啟動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工作開展突發公共事件的現場處理工作對傷病員及救治情況進行調查、確認和評估向本級人民政府和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機構報告有關處理情況Ⅳ級響應行動現場搶救原那么---先救命后治傷、先救重后救輕醫療救援應急隊伍迅速將傷員轉送出危險區,按照國際統一的標準對傷病員進行檢傷分類按國際統一標準檢傷分類傷員分四類標識四色處置四區危重——紅色

——緊急復蘇區重度——黃色

——次優先處置區較輕——藍色

——緩后處置區死亡——黑色

——死亡區分類標記用塑料材料制成腕帶扣系在傷病員或死亡人員的手腕或腳踝部位轉運傷員對已經檢傷分類待送的傷病員進行復檢。對有活動性大出血或轉運途中有生命危險的急危重癥者,應就地先予搶救、治療,做必要的處理后再進行監護下轉運。

認真填寫轉運卡提交接納的醫療機構,并報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匯總。在轉運中,醫護人員必須在醫療倉內密切觀察傷病員病情變化,并確保治療持續進行。在轉運過程中要科學搬運,防止造成二次損傷合理分流傷病員或按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指定的地點轉送,任何醫療機構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診、拒收傷病員。醫療救援應急響應的終止

突發公共事件現場醫療衛生救援工作完成,傷病員在醫療機構得到救治,經本級人民政府或同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機構批準,或經同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可宣布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響應終止,并將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響應終止的信息報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醫療救援流程報告啟動預案現場急救報告指揮120指揮調度中心接警突發事件醫療處置領導小組就近響應10分鐘到達現場臨近響應20分鐘到達現場跨區響應40分鐘到達現場設現場急救指揮部轉移傷員到安全地帶緊急醫療救援調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危重—紅卡重度—黃卡輕度—藍卡死亡—黑卡檢傷分類先救命后對癥先重傷后輕傷現場急救:傷情允許按指揮部要求后送填寫搶救記錄醫院啟動應急預案三、醫療機構的醫療救援總那么、應急響應機制、院內外救援等制定應急預案領導組、醫療組和后勤保障組等成立應急組織機構應急組織機構后勤保障組領導組成員:院辦、醫務部、藥學部、護理部等醫療組組長:后勤平安保障部負責人成員:供給室、設備科等主要負責人組長:業務副院長應急醫療隊、應急救護物資準備小組醫療救治專家小組組長:醫務部負責人成員:內科、外科、急診科、ICU、護理等專業專家組成。應急醫療隊組長:感染辦主任成員:感染辦、預防保健科等專家醫生:內科、外科、急診科等專業護士:內科、外科、急診科等科室救護車司機應急組織機構醫療組應急響應流程醫院辦公室提供后勤物資保障主管副院長負責實施開展工作醫務部、護理部組建應急醫療救援隊實施院內、外醫療救援感染辦公室組織實施并反響書記或院長任總指揮根據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指示啟動醫院應急響應突發事件發生根據突發事件性質調配人員提供感染防控指導1956年(建院)10個臨床科室100張病床10個教研室,140名教職員工1個醫療專業目前編制床位2100張教職工約4000余人臨床科室

85個臨床中心

14個醫技科室

7個醫技中心

3個教研室

27個……開墾建設開院典禮四、我院突發應急工作

醫院概況文化建院、依法治院、科教興院、人才強院“醫、教、研”三位一體教學研究型綜合醫院病房樓教學樓科技樓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衛生部“醫院管理年〞活動全國優秀單位首批“全國院務公開示范點〞全國衛生系統抗非典先進集體醫院文化建設先進集體自治區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等醫院榮譽

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提升醫院管理內涵2003-20072021-至今堅持公立醫院定位,注重發揮疑難危重診療優勢人性化的體檢與健康管理中心流程標準、設備先進的臨檢中心成立“遠程醫學中心”,與138家地州醫院建立“網絡合作”關系,使百姓足不出戶即可享受質優、價廉、快捷的醫療服務。醫院遠程會診突破2萬例。與87家醫院建立協作關系,疆內85家,疆外2家。進一步暢通轉診渠道,發揮醫院“疑難危重”病診療優勢。堅持公立醫院定位,注重發揮疑難危重診療優勢率先提出“屬地診療、正確轉診,疑難危重少出疆〞的理念推行精細化管理、加強關鍵指標監控以根底護理為重點,提升護理效勞品牌

與疆內10所協作醫院聯手開展試點工作,在全院70個病區內開展基礎護理工作,在44個病區開展分層管理試點,確定29個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

在2010年全國優質護理服務考核中榮獲“優質護理服務考核優秀單位”專業支撐學科,學科促進醫療---開展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及醫學相關類專業的教學工作,順利通過全國口腔本科專業認證---2010年,外科學獲得國家級精品課程,臨床麻醉學獲得自治區級精品課程,臨床醫學專業成為國家級特色專業27個教研室

1個自治區級臨床技能培訓中心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

1個臨床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個自治區重點學科構建研究平臺,打造創新團隊,促進醫療可持續開展國家級、省部級科研立項、科研成果、專利、SCI文章居全疆醫療機構之首臨床醫學研究院中心實驗室實驗動物部〔已通過國際AAALAC資質認證和國家認證,成為國內首家通過認證的三甲醫院〕平臺建設5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麻醉科專科護理心血管內科重癥醫學科地方病〔包蟲病〕科8個自治區級質控中心13個自治區級研究所平臺建設平臺建設5個自治區級重點學科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麻醉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3個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

踐行革命人道主義精神,積極應對突發公共事件

麻疹防治工作,接種免疫3222人積極應對奶粉事件,免費檢查嬰幼兒3965人次,收治患兒85人派遣醫療隊并攜帶物款赴汶川、玉樹抗震救援,同時圓滿完北疆雪災救援等任務,捐贈物款價值155萬余元全力救治“7·5〞事件傷員并做好善后。我院共接診“7·5〞事件傷員112人,累計接診244人次,入院接受治療85人次。成為7·5事件后自治區第一家開展心理干預的醫療機構。“7·5〞事件醫院職工捐款21萬余元。

我院共收治甲流患者82人,其中危重癥患者39人。承擔7個地州市甲流重癥患者救治,先后派出39名專家、赴巴州等地會診17次,重癥20余例。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領導小組、救治專家組隨時進入待命狀態制定培訓方案,對醫務人員分批、分次進行培訓科室預留床位救治專家組每日會診協助地州醫院救治危重病例……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最快的速度組建醫療隊儲藏醫療、后勤物資調配車輛……面對自然災害在青海玉樹發生之時,我院未接到衛生廳指示前就已做好派遣醫療隊的前期工作,僅用半天時間組建了24人的醫療隊,儲藏了各種藥品、器械及后勤物資,在地震第二天就起程趕赴玉樹。落實責任,突發事件處置能力不斷提升突發事件實例之一:汶川地震突發事件實例之二:問題奶粉事件開辟綠色通道,預留足夠的床位收治需住院的結石患兒,并標準、有效、科學的開展診療工作。成員:醫務部、兒科、泌尿外科、B超、檢驗科、營養科職責:開展救治、咨詢、會診等工作保障救治工作及時、有效的開展成立應急專家組制定應急處理預案培訓參加衛生部及衛生廳培訓20余次開辟綠色通道隨著住院治療患兒逐漸增多,協調新生兒科、小兒外科等7名醫生援助。為了保障患兒及時住院及避免患兒發生院內感染,特騰出一病區收治患兒。有效調配醫務人員避免患兒發生院內感染做好重癥患兒的轉院工作專人負責與地方醫院接洽、接機,組織院內救治專家組會診專家組每日會診專家組每日對重癥患兒及有問題患兒進行會診,在現場解決救治中需協調的事宜。突發事件實例之三:禽流感上報醫務部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并轉運至感染科對與患者就醫過程中的接觸者進行排查、進行醫學觀察對患者所到場所進行嚴格消毒,患者使用的物品進行終末消毒發現疑似禽流感患者上報感染辦上報預防保健科上報新市區疾控中心流調上報主管院領導、大學及衛生廳領導

啟動禽流感應急預案成立防治領導小組及專家組按甲類傳染病對待積極救治啟動發熱門診突發事件實例之四:7·5事件一、統一思想、沉著應對7月5日19時,接應急要求,醫務部立即啟動?防恐救援應急預案?第一時間通知并安排救援醫療隊成員,要求急救中心、骨科、神經外科、胸外科等臨床科室進入應急準備狀態。做好應急事件所需醫護人員和醫療用床等物質的儲藏工作30分鐘:各臨床崗位醫務人員、各項醫療應急保障措施全部到位。二、暢通綠色通道,完善效勞細節第一位傷員傷員增多日常診療科室協作、集體會診、急救綠色通道暢通有序各專業醫師對傷情集體評估并進行分診,使傷員在第一時間接受到最好、最專業的醫療救治。院領導總體指揮,醫務部對各診療環節進行現場協調和疏導,傷員的接診、傷情評估、分診,到會診、專科診治等一系列診療工作有條不紊,整個救治現場毫無擁堵,急救綠色通道一路保持暢通。由主管副院長牽頭成立專家救治組,每日巡查傷員病情。集中討論治療方案,確保診治準確高效。完善細節效勞,率先開展心理干預---成立心理危機干預組,由護理部組織籌劃,科護士長和臨床心理科護士長及骨干護士具體實施,對收治我院傷員和家屬進行全面心理評估,將集體心理干預和個體心理干預相結合,并進行動態的心理護理記錄,以便追蹤隨訪。---組建“愛心天使〞護理組,對患者實行一對一護理。根據收治傷者科室的專業特點,對傷員實行不間斷的一對一精心護理。三、加強院級合作,暢通轉診通道大型公立醫院的社會責任疑難危重急的診療優勢過硬的專家隊伍團結協作的合作氣氛我院與市級多家醫院的合作平臺迅速搭建四、強化后勤保障,為醫院工作正常運轉提供堅強后盾完成72小時不間斷誤餐供應,保證各族群眾的正常飲食。全面巡查水電等運轉系統保障正常物資供給統一調配車輛實現院內“無障礙〞用車保證通訊暢通開展24小時“無盲點〞巡邏五、換位思考、細致工作、主動開展善后工作全力配合自治區安撫小組做好善后工作醫院為自治區安撫小組提供辦公地點,食宿等,并配合安撫組,完成家屬在院期間的飲食、住宿、出行等工作。建立慰問接待工作小組,統一接待外來慰問團體為給傷員提供平安、安靜的治療環境,醫院調9個職能部門人員組成慰問接待工作小組,統一接待外來慰問團體。及時組織職工捐款,積極踴躍奉獻愛心在短短6個小時,全院105個科室,3153名各族干部職工為傷亡群眾累計捐款216173元。突發事件實例之五:甲型H1NI流感迅速成立領導小組及相關組織機構制定了《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