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岳麓版達標訓練:鴉片戰爭后的中國社會經濟_第1頁
高一歷史岳麓版達標訓練:鴉片戰爭后的中國社會經濟_第2頁
高一歷史岳麓版達標訓練:鴉片戰爭后的中國社會經濟_第3頁
高一歷史岳麓版達標訓練:鴉片戰爭后的中國社會經濟_第4頁
高一歷史岳麓版達標訓練:鴉片戰爭后的中國社會經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更上一層樓基礎·鞏固1.鴉片戰爭以后,首先被外國侵略者直接控制的是()A.中國海關 B.中國通商城市C.中國外交 D.中國社會經濟解析:可用排除法.鴉片戰爭后,中國通商城市和中國社會經濟并未被完全控制,排除B、D兩項。比較A、C兩項,顯然A項正確。答案:A2。1846年據時人記載:“近日洋布大行,價才當梭布三分之一。吾村專以紡織為業,近聞已無紗可紡。松、太布市,消減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上述材料主要反映的是()A.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開始產生B.松、太的棉紡織水平下降C。家庭手工業在外國商品沖擊下破產D.中國手工棉紡織價格下降解析:材料所述現象發生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后,結合當時中國社會經濟狀況分析。答案:C3。《天津條約》規定的關稅原則是()A。值百抽四B。值百抽五C。值百抽六D.值百抽七解析:《天津條約》規定的關稅原則是值百抽五。答案:B4.中國對外貿易出現逆差(即輸入大于輸出)可能會發生在()A。鴉片戰爭前 B。甲午中日戰爭后C。第二次鴉片戰爭后 D.鴉片戰爭時解析:鴉片戰爭前,我國對外貿易一直處于順差局面,排除A項;鴉片戰爭后的十年間,外國商品仍然很難在中國傾銷,排除C、D兩項.答案:C5。在西方列強中,英國率先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這是因為()A.中國禁煙英商損失最大B.英國是西方的頭號強國C。英國企圖壟斷鴉片走私D.英國政府想轉移國內矛盾解析:英國率先發動鴉片戰爭是因為英國最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頭號強國。答案:B6.中國關稅自主權開始喪失是在()A.《南京條約》B。《望廈條約》C.《天津條約》D。《北京條約》解析:《南京條約》規定“協議關稅”,我國關稅自主權喪失從此開始.答案:A綜合·應用7.鴉片戰爭后不久,“洋布既美,其價又廉,民間之買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以上材料表明()①中國棉紡織業水平下降②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產生③中國自給自足的經濟開始解體④手工業生產難以與大機器生產競爭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鴉片戰爭后,洋貨充斥中國市場,使得中國的傳統棉紡織業受到沖擊,自然經濟開始解體。①不符合當時的實際,②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還沒有產生,③④符合本題題意。答案:B8。某些西方資產階級史學家稱鴉片戰爭是“通商戰爭”,認為這場戰爭是英國力圖為維護正常貿易而進行的,這種觀點()①掩蓋了戰爭的侵略本質②指明了戰爭實質原因③為英國的殖民侵略辯護④混淆了現象與本質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本題考查對鴉片戰爭的認識問題,在于透過現象看本質。鴉片戰爭是英國發動的一次侵略戰爭,工業革命后,英國迫切需要奪取更多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急需打開中國的大門,所以說是英國自身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②是錯誤的,鴉片不屬于正當貿易。答案:D9.閱讀下列材料:1846年,包世臣致《政前大司馬許太常書》中說:“木棉梭布,東南杼軸之利甲天下,松、太錢漕不誤,全仗棉布。今則洋布盛行,價當梭布而寬則三倍,是以布市消減,蠶棉得豐歲而皆不償本。商賈不行,生計路絀.推原其由,皆由銀貴,銀貴由于銀少。不二三年,恐當由少入無,則錢漕兩奏,勢必貽誤。”請完成:(1)松、太布市消減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2)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將會給中國經濟帶來怎樣的后果?解析:本題考查鴉片戰爭后,外國商品涌入給中國社會造成的影響。結合教材內容去閱讀理解材料,可迅速把握命題人的意圖。參考答案:(1)松、太布市消減的直接原因是鴉片戰爭以后,洋貨的大量輸入,土布受到排擠.根本原因是鴉片戰爭以后,鴉片輸入激增,使戰前就已存在的白銀外流和銀貴錢賤的老問題愈益嚴重。(2)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將使中國財源枯竭,經濟更加陷入困境。10.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國下院為調查中英貿易關系而委派的委員會在1847年曾提出報告說:“可惜我們應當承認:近來同這個國家的貿易處于十分不能令人滿意的狀態,擴大我們的交往的結果并沒有證實我們的合理的期望,自然,這種期望是以自由進入這個蔚為壯觀的市場為依據的。我們認為,妨礙這種貿易發展的,根本不是由于中國不需要英國商品,也不是其他國家日益增長的競爭;花錢買鴉片——這消耗了所有的白銀而使中國人一般的貿易遭受巨大的損失;他們不得不用茶葉和絲來支付其他商品.”-—馬克思《鴉片貿易史》材料二:1852年,英國駐華官員米契爾致香港總督文翰的報告書中說:“中國人的習慣是這樣節儉、這樣因循守舊,以致他們穿的衣服正是以前他們祖先所穿過的;這就是說他們除了必不可少的東西外,不論賣給他們的東西多么便宜,他們一概不需要。”他還認為:“當收獲完畢后,農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齊去梳棉、紡紗和織布;他們就用這種家庭自織的料子……來縫制自己的衣服;而將余下來的拿到附近城鎮去賣……供給城鎮居民及河上居民的需要。這個國家十分之九的人都穿這種手織的衣料……都是在農家生產出來的.”——馬克思《對華貿易》請完成:(1)《南京條約》簽訂后,中英貿易的基本情況怎樣?(2)材料一認為影響中英貿易發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材料二認為影響中英貿易發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材料二反映出當時中國農村經濟的什么特點?(4)19世紀五六十年代,英國侵略者采用了哪些手段最終將中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解析:本題第(1)(4)問要求對教材知識進行歸納、綜合;第(2)(3)問則應在讀懂材料的基礎上,對材料包含的有效信息進行提煉.參考答案:(1)鴉片戰爭后,英國掀起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的狂潮,輸華商品總值成倍增加。但由于受到中國自然經濟的頑強抵抗,并沒有完全打開中國市場.(2)材料一認為中英貿易發展不理想的主要因素是鴉片的大量輸入沖擊了中英正當貿易.(3)材料二認為中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