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春學期3月份調研七年級語文試卷分值:150分時間:120分鐘一、基礎知識(30分)1.下列各項中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水經注》是我國古代地理名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作者是酈道元。B.《西游記》中沙僧曾用激將法將孫悟空從花果山請回來,打敗黃袍怪并救出唐僧。C.《朝花夕拾》,中《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都寫到了老師,表達魯迅對老師的崇敬之情。D.祥子最大的夢想是擁有一輛自己的車,但經歷三起三落之后,希望一次次破滅,他與命運的抗爭以慘敗告終。2.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小題。【甲】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乙】塞上聽吹笛高適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①,風吹一夜滿關山。[注釋]:①《梅花落》,漢樂府橫吹曲,抒離情。下列關于兩首詩歌的理解與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甲】詩全篇緊扣一個“聞”字抒寫感受,【乙】詩則從“聽”字入筆并扣其抒情達意。B.【甲】詩中笛子吹奏的是《折楊柳》曲,【乙】詩中暗點笛子吹奏的樂曲為《梅花落》。C.【甲】詩中的“何人”首先指詩人自己,【乙】詩中的“胡天”點詩題中“塞上”二字。D.【甲】詩“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與【乙】詩“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有異曲同工之妙,都運用虛寫與夸張手法,表達了深切思鄉之情。3.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拼音寫漢字。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dǐyù()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擴張,hànwèi()了新中國的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的和平生活,穩定了朝鮮半島的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的和平。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將永遠míngkè()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永遠銘刻在人類和平、發展、進步的史冊上!4.下面是《現代漢語詞典》中對“天地”一詞的解析,請根據情境補全對話內容。【天地】tiāndì名①天和地:炮聲震動~。②指人們活動的范圍:別有~廣闊的~。③田地:不料走錯一步,竟落到這般~。④園地(多用于報刊名或欄目名):圍棋~普法~。小寶:詞典中給了四個釋義,哪一個才是更符合“見天地”中的“天地”含義的呢?小安:我覺得是第(1)______(序號)種意思。因為“見天地”是對于自然界和宇宙的理解。小寶:“見天地”是富有哲理性和實踐性的概念,它鼓勵我們以開放的心態去觀察和認識世界,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如此廣闊無垠,人類在其中顯得渺小而微不足道。小安:沒錯。在《偉大的悲劇》中,我們“見天地”之無情,驚嘆于人性的堅韌與不屈;在《太空一日》中,我們“見天地”之遼闊神秘,體會到人類對探索未知領域的無限渴望;在《黃河頌》中,(2)_________,_________。(模仿前兩句補寫完整。)小寶: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中也曾借“天地”,描寫了浩渺寬廣的宇宙天地,抒發了(3)______。小安:“見天地”,讓我們敬畏自然與生命,虛心學習和探索。5.請將唐代詩人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一詩默寫在下面橫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竹里館》(王維)默寫(1)王維《竹里館》一詩中,寫夜靜人寂,明月相伴情景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王維《竹里館》一詩中,寫詩人的活動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寫人物活動,體現詩人高雅閑淡、超拔脫俗的氣質,而這卻是不容易引起別人共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4)用擬人化的手法,顯示出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象力。表達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為此感到孤獨的心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7.請認真觀察下圖黃河母親的雕塑,談談你對這座雕塑的理解。二、綜合性學習(14分)8.學習語文,可以在課堂上,也可以在課外生活中。社會生活給我們的語文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語文學習的機會無處不在,只要留心你就會有收獲。請你參加以“探尋生活中的語文”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并完成下面的題目。(1)請你將“尋”字按照正確的筆畫順序,工整、規范地書寫在下面的田字格里。(2)根據你的觀察與思考,請參考示例再寫出兩個你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有所收獲的例子。例:聽新聞聯播,跟著播音員學說普通話。(3)小小的商標里也包含了大學問,下圖是我們在生活中常見的三個商標,請任選其一,結合商標設計談談你對商標含義的理解。(4)此次活動激發了同學們學習語文的熱情,大家紛紛發表感言:“生活處處有語文,處處生活是語文!”“學語文,用語文,愛語文!”請你也用富有詩意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吧!三、現代文閱讀(19分)現代文閱讀聞先生真是一團火王京雪①2022年4月2日至7月3日,“紅燭頌:聞一多、聞立鵬藝術作品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行。在這場父子二人的作品展上,觀眾很容易便能察覺到一種傳承的流動,看到詩人、學者、民主斗士之外的“藝術家聞一多”。同時,從照片、信札和聞立鵬的畫作與講述中,人們還會看到“父親聞一多”的形象。并驚訝地發現,剛烈的勇士,原來有一副柔軟的心腸。家書②1937年7月15日,“盧溝橋事變”爆發。聞一多家平靜的生活被侵略者的炮火打碎。在近一年的時間里,他與妻子兒女分隔兩地,只能借一封封家書傾訴思念。③日后成為畫家的聞立鵬,早記不清年幼時在給父親的信里畫過什么。他笑著說:“六七歲的小孩會畫什么?胡涂亂抹吧。”但這幼童的“胡涂亂抹”正是聞一多一再急切索要、倍加珍惜的。④“胡涂亂抹”寫出幼年的聞立鵬給父親的信里的畫是隨意的。而就一個兒童這么隨意畫的畫聞一多卻一而再地索要,且倍加珍惜,表達了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愛。⑤孩子們的每封信都被父親鄭重其事地對待。他夸長子立鶴的信寫得好,拿去給朋友們看,賺來一圈贊美。他怪次子立雕不多寫信:“難道我一出門,你們就把我忘記了嗎?”①兒子們的信寫得比從前語句更通順、字跡也更整齊了,他高興得“今天非多吃一碗飯不可”,還大力夸贊:“你們的信稿究竟有人改過沒有?像這樣進步下去,如何是好!”⑥聞一多是那種不輕易否定孩子的父親。他極關心子女的健康和學業,時常詢問子女讀書的情況,雖然一直憂心次子功課不好,卻又特地在給妻子的信里強調:“雕兒玩心大,且脾氣乖張,但絕非廢材,務當遇事勸導,不可怒罵。對鸝兒名女,亦當如此。”⑦“他是個慈父,脾氣好,幾乎從不對我們發脾氣。不是那種嚴肅、權威、老古董似的父親。”聞立鵬說。⑧對孩子,聞一多有萬般耐心與柔情。1938年2月,戰爭逼近湖南,長沙臨大再遷至昆明,聞一多參加由近300名學生組成的“湘黔滇旅行團”,徒步3000里地前往昆明。出發前,他在家書中提及上回離家時與兒女們道別的情形:“那天動身的時候,他們都睡著了,我想如果不叫醒他們,說我走了,恐怕他們第二天起來,看不見我,心里失望,所以我把他們一一叫醒,跟他們說我走了,叫他們再睡。但是叫到小弟,話沒有說完,喉嚨管硬了,說不出來,所以沒有叫大妹,實在是不能叫……出了一生的門,現在更不是小孩子,然而一上轎子,我就哭了……40歲的人,何以這樣心軟。”⑨從年少讀到年老,每次讀這封信,聞立鵬都會心頭泛酸。他已記不得在睡夢里被父親叫醒的畫面,記不得父親說不出話的樣子,記不得父親說過什么……所幸有家書,定格了這被年幼的小兒女忽略的深情,封存起一個父親對孩子永久的愛意。A⑩1938年8月底,聞一多終于設法將家人接至昆明。此后,他們一家在昆明住了8年。對昆明這座城市,聞立鵬懷著復雜的情感。在那里,有他與父親共度最久的一段光陰,有他最珍貴的童年記憶,可也是在那里,他失去了父親。?“我印象最深的畫面,是父親的背影。”聞立鵬說,“那時條件困難,一間屋子既是我父親的書房、會客室,又擠著我和妹妹的床,還有我父母的床。有時我夜里醒來,就看見父親還披著衣服、弓著背,坐在桌前刻圖章。”?1944年,戰時物價暴漲,聞家人口多,聞一多的月薪僅夠一家人勉強支持10天左右。書籍衣物變賣殆盡后,他去校外兼課、寫文章、做報告,為節省炭火,在臘月帶著全家大大小小的孩子去小河邊洗臉……雖想盡一切辦法,但一家人仍時不時在斷炊中度日。直到聞一多在朋友建議下公開掛牌,為人刻印,成為一個“手工業勞動者”,家中的經濟狀況才有所改善。然而聞一多的面容日漸消瘦,手指上也磨出了硬繭,但在最勞碌的日子里,他依然是那個幾乎從不對子女發火的好脾氣父親。?聞立鵬記得,有一回,二哥聞立雕從學校拿回一塊鈉,放入盛水的茶壺,試著按課堂上教的鈉加水產生氫氣的原理制造氫氣,結果鈉放得太多,引起爆炸,傷到了圍觀的大妹。“二哥闖了禍,我們都嚇壞了,沒想到父親并沒責備我們,只是借此講了個道理,說了句諺語:‘一知半解是危險的事。’”聞立鵬說。?聞一多會鄭重對待年幼兒女的書信,也會鄭重傾聽孩子們的意見。?有一回,聞一多的小女兒聞惠羽在家里鬧脾氣,被鬧得心煩、無法工作的聞一多一反常態地打了女兒兩下,結果被兒子聞立雕質問:“你平時天天在外面講民主,怎么在家里動手打人!這叫什么民主?”“今天是我不對。”聞一多向兒女承認錯誤,“希望你們以后不要這樣對待你們的孩子。”?1945年,通貨膨脹嚴重,聞一多提高了自己治印的費用,被長子聞立鶴責問:“這是不是發國難財?”聞一多沉默良久,說:“立鶴,你這話我將一輩子記著。”?后來,常有人問聞一多的子女,聞一多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在聞立鵬的印象中,父親也不曾對他們兄妹提過多少要求和期望,除了在給哥哥們的信中說過:“務必把中文底子打好。我自己教中文,希望我的兒子在中文上總要比一般人強一點兒。”?聞立雕也曾在文章中寫過,父親是寓教于日常生活,身教多于言教,熏陶和潛移默化多于灌輸。②“例如,他要求我們每個孩子都要好好讀書,而他自己只要沒有別的事,就放下碗筷坐到書桌前,不是看書就是寫東西,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受他的影響,我們自然也就形成了看書寫字的習慣。”?為國擔當,為家擔當。無須說太多,聞一多只需做自己的事,他走在前方的背影,便是對兒女們的指引。(選自《讀者》2022年17期,有刪改)9.細讀文本,根據文中的關鍵詞句,完成下面導圖。10.仿照示例,從下列句中任選一句做批注①兒子們的信寫得比從前語句更通順、字跡也更整齊了,他高興得“今天非多吃一碗飯不可”,還大力夸贊:“你們的信稿究竟有人改過沒有?像這樣進步下去,如何是好!”②“例如,他要求我們每個孩子都要好好讀書,而他自己只要沒有別的事,就放下碗筷坐到書桌前,不是看書就是寫東西,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受他的影響,我們自然也就形成了看書寫字的習慣。”我選:我的批注:11.你從文中畫線句子讀出了什么?父親的家書對聞立鵬來說意味著什么?從年少讀到年老,每次讀這封信,聞立鵬都會心頭泛酸。12.文章中大量引用聞一多先生的書信和聞立雕、聞立鵬的原話,有什么作用?13.結合文章內容,說說除了對兒女的愛,你從中讀到了聞一多怎樣的品質。四、文言文閱讀(16分)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下面小題。【甲】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乙】匡衡字稚圭,匡衡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①,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②。衡能說《詩》,時人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鼎,衡小名也。時人畏服之如是。聞者皆解頤歡笑。衡邑人有言《詩》者衡從之與語質疑。邑人挫服,倒屣③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聽,更理前論!”邑人曰:“窮矣!”遂去不返。【注】①文不識:姓文名不識。②大學:大學問家。③倒屣:倒穿著鞋子。14.按要求,完成下列兩小題(1)解釋下列加點的文言字詞。①但當涉獵()②即更刮目相待()③而不求償()④遂去不返()(2)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自以為大有所益太祖常勸以讀書B.蒙乃始就學乃穿壁C.結友而別勤學而無燭D.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衡追之15.用“/”標出下面句子的兩處朗讀停頓。衡邑人有言《詩》者衡從之與語質疑。16.翻譯下列句子。(1)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2)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17.根據兩文內容,簡要說說你從匡衡和呂蒙身上學到了什么。五、詩歌鑒賞(5分)閱讀下面一首古詩,回答問題。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18.賞析“散入春風滿洛城”中“滿”的表達效果。19.選文與李益的《夜上受降城聞笛》(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都寫夜間“聞笛”,都抒思鄉之情,但寫法上有所不同,請結合詩句加以分析。六、名著閱讀(6分)20.巴金曾說:“一部優秀作品標志,總是能夠給讀者留下一兩個叫人掩卷不忘的人物形象。”請你從《西游記》《水滸傳》《海底兩萬里》《駱駝祥子》中任選一本,從寫作手法或作品主題的角度,結合相關內容,談談你認為作者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100字左右)七、作文(60分)21.在學習完第二單元后,你是否被紅軍戰士們翻越老山界的精神感動了;是否被我們可愛的戰士們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英雄事跡而流下淚水?請以“我們的戰士”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自擬題目;②不得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任何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得套作、抄襲;⑤除詩歌外,其余文體均不作限制。
2025年春學期3月份調研七年級語文試卷分值:150分時間:120分鐘一、基礎知識(30分)1.下列各項中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水經注》是我國古代地理名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作者是酈道元。B.《西游記》中沙僧曾用激將法將孫悟空從花果山請回來,打敗黃袍怪并救出唐僧。C.《朝花夕拾》,中《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都寫到了老師,表達魯迅對老師的崇敬之情。D.祥子最大的夢想是擁有一輛自己的車,但經歷三起三落之后,希望一次次破滅,他與命運的抗爭以慘敗告終。【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名著常識。B.有誤,在《西游記》中,是豬八戒用激將法將孫悟空從花果山請回來,打敗黃袍怪并救出唐僧。不是沙僧;故選B。2.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小題。【甲】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乙】塞上聽吹笛高適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①,風吹一夜滿關山。[注釋]:①《梅花落》,漢樂府橫吹曲,抒離情。下列關于兩首詩歌的理解與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甲】詩全篇緊扣一個“聞”字抒寫感受,【乙】詩則從“聽”字入筆并扣其抒情達意。B.【甲】詩中笛子吹奏的是《折楊柳》曲,【乙】詩中暗點笛子吹奏的樂曲為《梅花落》。C.【甲】詩中的“何人”首先指詩人自己,【乙】詩中的“胡天”點詩題中“塞上”二字。D.【甲】詩“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與【乙】詩“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有異曲同工之妙,都運用虛寫與夸張手法,表達了深切的思鄉之情。【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而與分析。A.【乙】詩寫塞上聞笛而生鄉關之思,首先展現出月光下的廣袤胡天,然后再在明月與戍樓之間托出羌笛之聲,沒有直接使用“聽”字,而是通過“月明羌笛戍樓間”來描繪聽到笛聲的場景。“從‘聽’字入筆并扣其抒情達意”表述有誤;故選A。3.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拼音寫漢字。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dǐyù()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擴張,hànwèi()了新中國的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的和平生活,穩定了朝鮮半島的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的和平。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將永遠míngkè()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永遠銘刻在人類和平、發展、進步的史冊上!【答案】①.抵御②.捍衛③.銘刻【解析】【詳解】①抵御:動詞,抵擋;抗御。注意“御”的寫法,不要寫成別字。②捍衛:動詞,保護;防衛。注意“捍”的筆順和寫法。③銘刻:動詞,銘記,牢記在心,無法忘記。注意“銘”的寫法。4.下面是《現代漢語詞典》中對“天地”一詞的解析,請根據情境補全對話內容。【天地】tiāndì名①天和地:炮聲震動~。②指人們活動的范圍:別有~廣闊的~。③田地:不料走錯一步,竟落到這般~。④園地(多用于報刊名或欄目名):圍棋~普法~。小寶:詞典中給了四個釋義,哪一個才是更符合“見天地”中的“天地”含義的呢?小安:我覺得是第(1)______(序號)種意思。因為“見天地”是對于自然界和宇宙的理解。小寶:“見天地”是富有哲理性和實踐性的概念,它鼓勵我們以開放的心態去觀察和認識世界,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如此廣闊無垠,人類在其中顯得渺小而微不足道。小安:沒錯。在《偉大的悲劇》中,我們“見天地”之無情,驚嘆于人性的堅韌與不屈;在《太空一日》中,我們“見天地”之遼闊神秘,體會到人類對探索未知領域的無限渴望;在《黃河頌》中,(2)_________,_________。(模仿前兩句補寫完整。)小寶:陳子昂《登幽州臺歌》中也曾借“天地”,描寫了浩渺寬廣的宇宙天地,抒發了(3)______。小安:“見天地”,讓我們敬畏自然與生命,虛心學習和探索。【答案】①.①②.示例:我們“見天地”之壯闊與澎湃,感受到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緊扣《黃河頌》的內容,結構相同。》③.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④.寂寞孤獨的情緒。【解析】【詳解】①空:本題考查理解詞義。結合此空后面的“‘見天地’是對于自然界和宇宙的理解”可知,這里的“天地”指的是大自然和宇宙,根據《現代漢語詞典》中“天地”的四個釋義,逐一對比。釋義①“天和地”與“見天地”中的“天地”最為吻合,因為它直接指代了自然界中的天和地,與“見天地”所表達的對自然界的感悟相呼應;故選①。②③空:本題考查仿寫句子。前兩句“在《偉大的悲劇》中,我們‘見天地’之無情,驚嘆于人性的堅韌與不屈;在《太空一日》中,我們‘見天地’之遼闊神秘,體會到人類對探索未知領域的無限渴望”可知,這里是結合課文,通過“見天地”之某特性,表達了某種情感或認識。句式結構是:在+課文題目+中,我們“見天地”之……,……。仿寫時我們需要選取《黃河頌》中的一個核心元素,通常是與黃河相關的特性或情感,如黃河的雄偉、壯闊、力量等。然后,結合這些元素,用類似的句式表達出來。如:我們“見天地”之雄渾壯闊,感受到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力量。④⑤空:本題考查詩歌鑒賞。《登幽州臺歌》作者陳子昂在這首詩中通過描繪宇宙天地的浩渺寬廣,引發詩人的思考,往前不見古代招賢的圣君,向后不見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只有那蒼茫天地悠悠無限,自己止不住滿懷悲傷熱淚紛紛,體現了他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感慨,以及感受到自己在歷史的長河中的渺小和孤獨,因而抒發了孤獨感和懷才不遇的悲憤。5.請將唐代詩人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一詩默寫在下面橫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誰家玉笛暗飛聲②.散入春風滿洛城③.此夜曲中聞折柳④.何人不起故園情【解析】【詳解】考查名篇背誦,注意:笛、洛城、折柳、園。6.《竹里館》(王維)默寫。(1)王維《竹里館》一詩中,寫夜靜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王維《竹里館》一詩中,寫詩人的活動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寫人物活動,體現詩人高雅閑淡、超拔脫俗的氣質,而這卻是不容易引起別人共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4)用擬人化的手法,顯示出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象力。表達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為此感到孤獨的心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深林人不知②.明月來相照③.獨坐幽篁里④.彈琴復長嘯⑤.獨坐幽篁里⑥.彈琴復長嘯⑦.深林人不知⑧.明月來相照【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名句名篇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要透徹理解詩文內容;二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注意“篁、琴、嘯”等字的正確書寫。7.請認真觀察下圖黃河母親的雕塑,談談你對這座雕塑的理解。【答案】示例:雕塑主體部分由神態慈祥的“母親”和一個活潑可愛的“嬰兒”組成。“母親”象征了哺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撓的黃河母親;“嬰兒”則象征了快樂幸福、茁壯成長的華夏子孫。【解析】【詳解】考查圖文轉換。仔細觀察,描繪畫面,探究意義和情感。仔細觀察圖片內容,由“母親”和“嬰兒”組成構圖,一位母親懷抱孩子,做哺乳狀,坐在白玉石之上。母親眼神低垂,愛憐有加,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的愛護與垂憐之意。母親,秀發飄拂,神態慈祥,身軀頎長勻稱,曲線優美,微微含笑,抬頭微曲右臂,仰臥于波濤之上。“母親”象征了哺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撓的黃河母親;母親右側依偎著一裸身嬰兒,頭微左顧,舉首憨笑,顯得頑皮可愛,“嬰兒”象征快樂幸福、茁壯成長的華夏子孫。據此作答即可。二、綜合性學習(14分)8.學習語文,可以在課堂上,也可以在課外生活中。社會生活給我們的語文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語文學習的機會無處不在,只要留心你就會有收獲。請你參加以“探尋生活中的語文”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并完成下面的題目。(1)請你將“尋”字按照正確的筆畫順序,工整、規范地書寫在下面的田字格里。(2)根據你的觀察與思考,請參考示例再寫出兩個你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有所收獲的例子。例:聽新聞聯播,跟著播音員學說普通話。(3)小小的商標里也包含了大學問,下圖是我們在生活中常見的三個商標,請任選其一,結合商標設計談談你對商標含義的理解。(4)此次活動激發了同學們學習語文的熱情,大家紛紛發表感言:“生活處處有語文,處處生活是語文!”“學語文,用語文,愛語文!”請你也用富有詩意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吧!【答案】(1)(2)示例:①看課外書,增長見識(學習名家的寫作風格);②游覽博物館,學習文化精髓。(3)示例一:華為商標是一朵盛開的太陽花,象征著聚焦、創新、穩健、和諧,充分體現了華為積極進取的精神。示例二:李寧商標是把“李寧”兩個字漢語拼音首字母大寫經過拉伸變形后所得。既像是飄揚的紅旗,又像是燃燒的火炬,富有動感韻律。示例三:海馬汽車標志是象征太陽的圓上嵌一個抽象的類似鷹的形狀,寓意為“旭日東升,鯤鵬展翅”,代表了海馬汽車奮發向上、矢志騰飛的企業形象。(4)示例:浸潤在校園里的是語文的馨香,充盈在廣告里的是語文的智慧。【解析】【小問1詳解】考查漢字筆順。“尋”,共六畫,筆順:橫折、橫、橫、橫、豎鉤、點。書寫要工整規范,并注意該筆畫在格中的位置。【小問2詳解】考查觀察與思考能力。生活處處有語文,語文學習的機會無處不在,留心觀察并思考,提高語文素養。此題開放,答案不唯一。所舉例子包含語文知識即可。如,觀看電視及大街上廣告詞的特點,學些廣告詞;留意店鋪招牌有無錯別字及招牌的語言特點等。【小問3詳解】考查圖文轉換。第一個商標是華為的標志,整體上是一朵盛開的太陽花形狀,共有八片花瓣,太陽花向著太陽的方向開放,花瓣緊湊,象征著華為聚焦、創新、和諧、穩健、積極進取的企業形象。第二個商標是李寧運動品牌的標志,是由變形的“L”和“N”組成,從外形上來看,既像是飄揚的旗幟,又像是燃燒的火炬,富有動感與韻律,充分體現了企業主打運動品牌、自由奔放的特點。第三個商標是海馬汽車商標,外圍的圓如同太陽,圓上嵌入的是一個鷹隼的形狀,太陽東升,富有活力與希望;鷹隼飛翔,象征著企業奮發向上、矢志騰飛的不懈追求。示例:李寧商標,由“李寧”漢語拼音的第一個大寫字母“L”和“N”的變形構成紅色造型,像飄動的紅旗、燃燒的火炬、飛揚的旋律,生動、細膩、美觀,富于動感和現代意味,體現了體育品牌所蘊涵的活力和進取精神。【小問4詳解】考查語言表達能力。不設統一答案,內容要有對語文的理解、對語文意義的理解,用上一種修辭手法。比如:生活即語文,語文即生活。語文,是一幅杰出的畫作,她讓我們賞心悅目;語文,是一首靈動的歌曲,她讓我們陶醉其中。三、現代文閱讀(19分)現代文閱讀聞先生真是一團火王京雪①2022年4月2日至7月3日,“紅燭頌:聞一多、聞立鵬藝術作品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行。在這場父子二人的作品展上,觀眾很容易便能察覺到一種傳承的流動,看到詩人、學者、民主斗士之外的“藝術家聞一多”。同時,從照片、信札和聞立鵬的畫作與講述中,人們還會看到“父親聞一多”的形象。并驚訝地發現,剛烈的勇士,原來有一副柔軟的心腸。家書②1937年7月15日,“盧溝橋事變”爆發。聞一多家平靜的生活被侵略者的炮火打碎。在近一年的時間里,他與妻子兒女分隔兩地,只能借一封封家書傾訴思念。③日后成為畫家的聞立鵬,早記不清年幼時在給父親的信里畫過什么。他笑著說:“六七歲的小孩會畫什么?胡涂亂抹吧。”但這幼童的“胡涂亂抹”正是聞一多一再急切索要、倍加珍惜的。④“胡涂亂抹”寫出幼年的聞立鵬給父親的信里的畫是隨意的。而就一個兒童這么隨意畫的畫聞一多卻一而再地索要,且倍加珍惜,表達了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愛。⑤孩子們的每封信都被父親鄭重其事地對待。他夸長子立鶴的信寫得好,拿去給朋友們看,賺來一圈贊美。他怪次子立雕不多寫信:“難道我一出門,你們就把我忘記了嗎?”①兒子們的信寫得比從前語句更通順、字跡也更整齊了,他高興得“今天非多吃一碗飯不可”,還大力夸贊:“你們的信稿究竟有人改過沒有?像這樣進步下去,如何是好!”⑥聞一多是那種不輕易否定孩子的父親。他極關心子女的健康和學業,時常詢問子女讀書的情況,雖然一直憂心次子功課不好,卻又特地在給妻子的信里強調:“雕兒玩心大,且脾氣乖張,但絕非廢材,務當遇事勸導,不可怒罵。對鸝兒名女,亦當如此。”⑦“他是個慈父,脾氣好,幾乎從不對我們發脾氣。不是那種嚴肅、權威、老古董似的父親。”聞立鵬說。⑧對孩子,聞一多有萬般耐心與柔情。1938年2月,戰爭逼近湖南,長沙臨大再遷至昆明,聞一多參加由近300名學生組成的“湘黔滇旅行團”,徒步3000里地前往昆明。出發前,他在家書中提及上回離家時與兒女們道別的情形:“那天動身的時候,他們都睡著了,我想如果不叫醒他們,說我走了,恐怕他們第二天起來,看不見我,心里失望,所以我把他們一一叫醒,跟他們說我走了,叫他們再睡。但是叫到小弟,話沒有說完,喉嚨管硬了,說不出來,所以沒有叫大妹,實在是不能叫……出了一生的門,現在更不是小孩子,然而一上轎子,我就哭了……40歲的人,何以這樣心軟。”⑨從年少讀到年老,每次讀這封信,聞立鵬都會心頭泛酸。他已記不得在睡夢里被父親叫醒的畫面,記不得父親說不出話的樣子,記不得父親說過什么……所幸有家書,定格了這被年幼的小兒女忽略的深情,封存起一個父親對孩子永久的愛意。A⑩1938年8月底,聞一多終于設法將家人接至昆明。此后,他們一家在昆明住了8年。對昆明這座城市,聞立鵬懷著復雜的情感。在那里,有他與父親共度最久的一段光陰,有他最珍貴的童年記憶,可也是在那里,他失去了父親。?“我印象最深的畫面,是父親的背影。”聞立鵬說,“那時條件困難,一間屋子既是我父親的書房、會客室,又擠著我和妹妹的床,還有我父母的床。有時我夜里醒來,就看見父親還披著衣服、弓著背,坐在桌前刻圖章。”?1944年,戰時物價暴漲,聞家人口多,聞一多的月薪僅夠一家人勉強支持10天左右。書籍衣物變賣殆盡后,他去校外兼課、寫文章、做報告,為節省炭火,在臘月帶著全家大大小小的孩子去小河邊洗臉……雖想盡一切辦法,但一家人仍時不時在斷炊中度日。直到聞一多在朋友建議下公開掛牌,為人刻印,成為一個“手工業勞動者”,家中的經濟狀況才有所改善。然而聞一多的面容日漸消瘦,手指上也磨出了硬繭,但在最勞碌的日子里,他依然是那個幾乎從不對子女發火的好脾氣父親。?聞立鵬記得,有一回,二哥聞立雕從學校拿回一塊鈉,放入盛水的茶壺,試著按課堂上教的鈉加水產生氫氣的原理制造氫氣,結果鈉放得太多,引起爆炸,傷到了圍觀的大妹。“二哥闖了禍,我們都嚇壞了,沒想到父親并沒責備我們,只是借此講了個道理,說了句諺語:‘一知半解是危險的事。’”聞立鵬說。?聞一多會鄭重對待年幼兒女的書信,也會鄭重傾聽孩子們的意見。?有一回,聞一多的小女兒聞惠羽在家里鬧脾氣,被鬧得心煩、無法工作的聞一多一反常態地打了女兒兩下,結果被兒子聞立雕質問:“你平時天天在外面講民主,怎么在家里動手打人!這叫什么民主?”“今天是我不對。”聞一多向兒女承認錯誤,“希望你們以后不要這樣對待你們的孩子。”?1945年,通貨膨脹嚴重,聞一多提高了自己治印的費用,被長子聞立鶴責問:“這是不是發國難財?”聞一多沉默良久,說:“立鶴,你這話我將一輩子記著。”?后來,常有人問聞一多的子女,聞一多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在聞立鵬的印象中,父親也不曾對他們兄妹提過多少要求和期望,除了在給哥哥們的信中說過:“務必把中文底子打好。我自己教中文,希望我的兒子在中文上總要比一般人強一點兒。”?聞立雕也曾在文章中寫過,父親是寓教于日常生活,身教多于言教,熏陶和潛移默化多于灌輸。②“例如,他要求我們每個孩子都要好好讀書,而他自己只要沒有別的事,就放下碗筷坐到書桌前,不是看書就是寫東西,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受他的影響,我們自然也就形成了看書寫字的習慣。”?為國擔當,為家擔當。無須說太多,聞一多只需做自己的事,他走在前方的背影,便是對兒女們的指引。(選自《讀者》2022年17期,有刪改)9.細讀文本,根據文中的關鍵詞句,完成下面導圖。10.仿照示例,從下列句中任選一句做批注。①兒子們的信寫得比從前語句更通順、字跡也更整齊了,他高興得“今天非多吃一碗飯不可”,還大力夸贊:“你們的信稿究竟有人改過沒有?像這樣進步下去,如何是好!”②“例如,他要求我們每個孩子都要好好讀書,而他自己只要沒有別的事,就放下碗筷坐到書桌前,不是看書就是寫東西,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受他的影響,我們自然也就形成了看書寫字的習慣。”我選:我的批注:11.你從文中畫線句子讀出了什么?父親的家書對聞立鵬來說意味著什么?從年少讀到年老,每次讀這封信,聞立鵬都會心頭泛酸。12.文章中大量引用聞一多先生的書信和聞立雕、聞立鵬的原話,有什么作用?13.結合文章內容,說說除了對兒女的愛,你從中讀到了聞一多怎樣的品質。【答案】9.A背影;①鄭重其事地對待孩子們的每封信。②對孩子有萬般耐心和柔情。③走在前方,做兒女們指引的背影。10.①示例:“非……不可”,意思是一定要多吃一碗飯。“如何是好”,不知道怎么辦才好。都夸張地表現了兒子取得進步后父親激動得不能自己的情態,表達出聞一多對子女的深切的愛。②示例:“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用一組排比表現聞一多以身作則,用自己一有空就看書或寫東西來言傳身教地影響子女,頻率之高,毅力之強。11.從畫線句讀出聞一多的信,讓兒子從年少讀到年老,讀了一輩子,而每次讀都心頭泛酸,則是因為兒子讀懂了信里父親深切的愛,每每感動于這樣的愛。父親的家書對兒子來說意味著被封存起來的父親對兒子永久的愛。12.引用聞一多先生的書信可以讓讀者更加真切地了解他的為人,而其子女的原話則是對他特點的進一步補充;聞先生的書信里滿溢著對孩子的愛,而孩子的話語間也是對這種愛的理解與回應。引用原話,更能讓讀者被這種親情打動;同時直接引用原文、原話,也使得文章更具有真實性。13.示例:家里經濟緊張時期,想盡寫文章、作報告、刻圖章等一切辦法改善家里經濟狀況,而且在這樣的情況下也不對子女發火,看得出來他有責任心,能擔當,而且脾氣極好。兒子做實驗發生意外,不但沒有生氣,而且以此為契機教育兒女,看得出來聞一多溫和寬容,懂得教育方法。打了女兒之后能在兒子的責問下承認錯誤;提高了自己治印的費用后被兒子指責發國難財,能接受兒子的批評教育,看得出來聞一多知錯就改,不擺父親的架子。【解析】【導語】這篇文章通過聞一多先生的家書和其子女的回憶,展現了聞一多作為父親、學者和民主斗士的多重形象。文章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聞一多對子女的深厚情感和耐心教育,尤其是他對子女書信的珍視和對他們成長的關注,體現了他作為慈父的一面。同時,聞一多在艱苦環境中堅持學術研究和民主斗爭,展現了其堅韌不拔的精神和高尚品格。文章通過引用書信和原話,增強了敘述的真實性和感染力,使讀者更能感受到聞一多的人格魅力和家國情懷。【9題詳解】本題考查概括要點。A處:結合?段“我印象最深的畫面,是父親的背影”,和前一部分小標題“家書”,可概括為:背影;①處:由第⑤段句子“孩子們的每封信都被父親鄭重其事地對待”,可概括為:鄭重其事地對待孩子們的每封信。②處:由第⑧段句子“對孩子,聞一多有萬般耐心與柔情”,可概括為:對孩子有萬般耐心和柔情。③處,由?段句子“為國擔當,為家擔當。無須說太多,聞一多只需做自己的事,他走在前方的背影,便是對兒女們的指引”,可概括為:走在前方,做兒女們指引的背影。【10題詳解】本題考查句子的賞析。先確定賞析的角度,如使用的修辭手法,或者從用詞上賞析,再體會表達效果我選:②我的批注:這句話通過“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的反復強調,生動地展現了聞一多先生以身作則、持之以恒的讀書習慣。他不僅要求孩子們好好讀書,更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他們樹立了榜樣。這種身教勝于言教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孩子們,使他們自然而然地養成了看書寫字的習慣。聞一多先生的教育方式,不僅體現了他對子女的關愛,更彰顯了他作為父親和教育者的智慧與責任感。【11題詳解】本題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根據第⑨段句子:“他已記不得在睡夢里被父親叫醒的畫面,記不得父親說不出話的樣子,記不得父親說過什么……所幸有家書,定格了這被年幼的小兒女忽略的深情,封存起一個父親對孩子永久的愛意”分析可知,每次讀都心頭泛酸,是因為兒子讀懂了信里父親深切的愛,每每感動于這樣的愛。父親的家書對兒子來說意味著被封存起來的父親對兒子永久的愛。所以,聞一多的信,讓兒子從年少讀到年老,讀了一輩子。【12題詳解】本題考查文章內容分析。結合第⑥段“雕兒玩心大,且脾氣乖張,但絕非廢材,務當遇事勸導,不可怒罵。對鸝兒名女,亦當如此”,⑦段“他是個慈父,脾氣好,幾乎從不對我們發脾氣。不是那種嚴肅、權威、老古董似的父親”分析,文章引用聞一多先生的書信可以理解聞一多對于子女的了解與關心,而引用其子女的原話,增加了真實性;聞先生的書信里,字里行間充滿對于孩子的關愛,而孩子的話語間也是對父親的深沉愛的理解與回應。引用原話,更真實感人,也更具有感人力。【13題詳解】本題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根據?段“1944年,戰時物價暴漲,聞家人口多,聞一多的月薪僅夠一家人勉強支持10天左右。書籍衣物變賣殆盡后,他去校外兼課、寫文章、做報告,為節省炭火,在臘月帶著全家大大小小的孩子去小河邊洗臉……雖想盡一切辦法,但一家人仍時不時在斷炊中度日”,⑦段“他是個慈父,脾氣好,幾乎從不對我們發脾氣。不是那種嚴肅、權威、老古董似的父親”分析,家里經濟緊張時期,想盡寫文章、作報告、刻圖章等一切辦法改善家里經濟狀況,而且在這樣的情況下也不對子女發火,看得出來他有責任心,能擔當,而且脾氣極好。根據?段“二哥闖了禍,我們都嚇壞了,沒想到父親并沒責備我們,只是借此講了個道理,說了句諺語:‘一知半解是危險的事’”分析,兒子做實驗發生意外,不但沒有生氣,而且以此為契機教育兒女,看得出來聞一多溫和寬容,懂得教育方法。根據?段“‘今天是我不對’。聞一多向兒女承認錯誤,‘希望你們以后不要這樣對待你們的孩子’”,?段“1945年,通貨膨脹嚴重,聞一多提高了自己治印的費用,被長子聞立鶴責問:‘這是不是發國難財’?聞一多沉默良久,說:‘立鶴,你這話我將一輩子記著’”分析,打了女兒之后能在兒子的責問下承認錯誤;提高了自己治印的費用后被兒子指責發國難財,能接受兒子的批評教育,看得出來聞一多知錯就改,不擺父親的架子。四、文言文閱讀(16分)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下面小題。【甲】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乙】匡衡字稚圭,匡衡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①,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②。衡能說《詩》,時人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鼎,衡小名也。時人畏服之如是。聞者皆解頤歡笑。衡邑人有言《詩》者衡從之與語質疑。邑人挫服,倒屣③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聽,更理前論!”邑人曰:“窮矣!”遂去不返。【注】①文不識:姓文名不識。②大學:大學問家。③倒屣:倒穿著鞋子。14.按要求,完成下列兩小題(1)解釋下列加點的文言字詞。①但當涉獵()②即更刮目相待()③而不求償()④遂去不返()(2)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自以為大有所益太祖常勸以讀書B.蒙乃始就學乃穿壁C.結友而別勤學而無燭D.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衡追之15.用“/”標出下面句子的兩處朗讀停頓。衡邑人有言《詩》者衡從之與語質疑。16.翻譯下列句子。(1)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2)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17.根據兩文內容,簡要說說你從匡衡和呂蒙身上學到了什么【答案】14.①.只,只是②.另,另外③.報酬④.離開⑤.B15.衡邑人有言《詩》者/衡從之與語/質疑。16.(1)你現在的(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吳縣的(沒有學識的)阿蒙了!(2)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么這樣,他說:“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17.呂蒙:我們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態度看待他人,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事物。/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要善于聽取他人好的建議或意見并去做。(結合文本)匡衡:鑿壁借光,傭作讀書:要勤奮/讀書/學習,才能有所成就;【解析】【14題詳解】(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理解能力。解答時,要注意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解釋詞語,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①句意為: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但,只,只是;②句意為:就應當用新的眼光看待。更,另,另外;③句意為:卻不求得到報酬。償,報酬;④句意為:于是就離開了,不再返回。去,離開。(2)本題考查一詞多義,注意根據語境確定詞義。A.以:認為/連詞,不譯;B.乃:都是于是,就;C.而:表示承接,然后/表轉折,但是;D.之: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代詞,代指那個人;故選B。【15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文言語句的節奏劃分一般以句意、語法結構并結合內容理解為劃分依據。本句的意思是:街上有個人講解《詩經》,匡衡前去聽講,與這個人討論《詩經》中的疑難問題。故根據句意即可斷句為:衡邑人有言《詩》者/衡從之與語/質疑。【16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換、補、移”,我們在翻譯句子的時候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1)重點詞:才略,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謀略;非復,不再是;吳下阿蒙,指在吳下時的沒有才學的呂蒙。(2)重點詞:怪,對……感到奇怪;愿,希望;遍,廣泛。【17題詳解】本題考查文章主旨。【甲】根據“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從呂蒙的身上,我們可以學到啟示:學習很有必要,可以增長才干和謀略;根據“蒙辭以軍中多務”、“蒙乃始就學”,從呂蒙身上,我們可以學會:要善于聽取他人好的建議或意見并去做;根據“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從孫權的角度,我們可以學會:勸學要講究方法,言傳身教會有一定的效果;且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根據“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從呂蒙的角度,我們可以學會:我們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態度看待他人,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事物;【乙】根據“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從匡衡身上,我們要學習匡衡共同勤奮好學以及他堅持學習的毅力和恒心。【點睛】參考譯文:【甲】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托。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嗎?我只是讓你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務繁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頗多。”呂蒙于是開始學習。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一起談論議事,魯肅十分吃驚地說:“你現在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謀略,不再是吳下時沒有才學的阿蒙了!”呂蒙說:“與讀書的人分別幾天,就應當用新的眼光看待,長兄你知曉事情怎么這么晚呢?”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為好友后分別了。【乙】匡衡字稚圭,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居家有蠟燭,光線卻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墻上打洞)鑿穿墻壁引來鄰居家的燭光,把書映照著光來讀。同鄉有個大戶叫文不識,家中有很多書。(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傭人卻不求得到報酬。文不識對匡衡的舉動感到奇怪,問他,他說:“我希望能夠讀遍主人家的書。”文不識感到驚嘆,就把書借給他。最終(匡衡)成為了大學問家。匡衡能夠講解《詩經》,人們為他編寫了一首歌謠說:“沒有人會講解《詩經》,請匡鼎來。匡鼎來講授《詩經》,能使人們開懷大笑。”“鼎”是匡衡的小名。當時的人們竟如此敬佩他,聽他講解《詩經》的人都開顏歡笑。街上有個人講解《詩經》,匡衡前去聽講,與這個人討論《詩經》中的疑難問題,這個人辯論不過,對他十分佩服,倒穿著鞋子跑了。匡衡追上去說:“先生請留步,聽聽我和你討論剛才的問題。”那個人說:“我講不出什么來了。”于是就離開了,不再返回。五、詩歌鑒賞(5分)閱讀下面一首古詩,回答問題。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18.賞析“散入春風滿洛城”中“滿”的表達效果。19.選文與李益的《夜上受降城聞笛》(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都寫夜間“聞笛”,都抒思鄉之情,但寫法上有所不同,請結合詩句加以分析。【答案】18.“滿”字承“散”而來,是“滿”的結果;“散”字運用夸張的藝術手法,極寫夜之寧靜,笛之悠揚,反襯詩人內心聞笛后的孤寂心情。19.《春夜洛城聞笛》運用想象和夸張,突出笛聲的無處不在,并借《折楊柳》表達思鄉之情。《夜上受降城聞笛》寄情于景,含蓄蘊藉,在對景物的描寫之中,借蘆笛之聲,抒發征人思鄉之情。【解析】【18題詳解】本題考查詩句煉字的賞析。“滿”字的意思是充滿,溢滿。聯系第二句“散入春風”可知,之所以笛聲能夠溢滿洛城,就是因為前面已經“散”進春風里,才有可能隨風充滿洛城,“滿”是“散”的結果。同時“滿洛城”一句,運出夸張的藝術手法,極寫笛聲悠揚,仿佛無處不外在,其實也襯托了夜的寧靜和詩人聞笛后的孤寂、思鄉之情。據此總結作答即可。【19題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寫作手法的對比分析。《春夜洛城聞笛》抒發了作者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之情,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仿佛無處不在,無處不聞,這是運用了想象和夸張的手法。第三句點出了“折柳”曲,此曲傷離惜別,其音哀怨幽咽。聽到笛聲以后,詩人觸動了鄉思的情懷。《夜上受降城聞笛》景中寓情,萬籟俱寂的靜夜里,夜風送來了凄涼幽怨的蘆笛聲,這笛聲使詩人想到:是哪座烽火臺上的戍卒在借蘆笛聲傾訴那無盡的邊愁?那幽怨的笛聲又觸動了多少征人的思鄉愁?在這漫長的邊塞之夜,他們一個個披衣而起,憂郁的目光掠過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視著遠方。這首詩將詩情、畫意與音樂美熔于一爐,含蓄地道出征人思鄉之情的深重和急切。六、名著閱讀(6分)20.巴金曾說:“一部優秀作品的標志,總是能夠給讀者留下一兩個叫人掩卷不忘的人物形象。”請你從《西游記》《水滸傳》《海底兩萬里》《駱駝祥子》中任選一本,從寫作手法或作品主題的角度,結合相關內容,談談你認為作者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100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常熟理工學院《醫學微生物與寄生蟲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十堰市茂華中學2025屆初三下學期4月月考物理試題含解析
- 上海興偉學院《新媒體廣告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廉潔教育提醒課件
- 杭州醫學院《電力市場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保俶塔實驗學校申花路校區2025年三下數學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合肥工業大學《運動生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屆上海市曹楊二中高三第二次調研統一測試歷史試題含解析
- 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七校聯合體考前沖刺交流考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奔牛初級中學2025年初三十月月考化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股權激勵實戰手冊
- 車站作業計劃與統計(第二版)
-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糯米糍粑》的制作與傳統意義
- 河道整治投標書完整版(技術標)
- 直播電商行業現狀、問題與未來發展策略探討
- YBJ-PS03-2004埋地無壓預制混凝土排水圓形管管基及接口
- 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備案個人承諾書【模板】
- 吳俊-血凝學實驗診斷思路(2014檢驗醫師會議)
- 碘對比劑的安全管理-PPT
- 北京郵電大學2016年自主招生申請報告-(完整)
- 盟史簡介12.10.18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