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專業畢業生職業期望與就業焦慮關系實證研究-以S大學為例8200字(論文)】_第1頁
【體育專業畢業生職業期望與就業焦慮關系實證研究-以S大學為例8200字(論文)】_第2頁
【體育專業畢業生職業期望與就業焦慮關系實證研究-以S大學為例8200字(論文)】_第3頁
【體育專業畢業生職業期望與就業焦慮關系實證研究-以S大學為例8200字(論文)】_第4頁
【體育專業畢業生職業期望與就業焦慮關系實證研究-以S大學為例8200字(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體育專業畢業生職業期望與就業焦慮關系實證研究—以S大學為例目錄1緒論 緒論1.1研究目的近年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已成為社會討論的熱點問題,就業政策轉變為就業市場和畢業生之間雙向選擇,更多的是畢業生自主就業,這一就業體制的轉變既給畢業生們提供了很多擇業機會,但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更大的就業壓力,多數大學畢業生直接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嚴峻現實,大學生如何正確認識和應對就業帶來的壓力,這關系到大學高等教育是否能健康穩定發展,同時也關系到社會和諧穩定和國民經濟發展等問題。本文通過了解S大學學生就業壓力來源以及現狀、我校學生就業壓力的基本特點,在此基礎上探討我校在校學生的就業壓力現狀,為我校關于學生的各類就業調查提供有利參考。1.2文獻綜述1.2.1國內研究現狀就業焦慮的相關研究進展隨著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和勞動力市場的變化,碩士研究生面臨的就業競爭日益增大。現如今的碩士研究生,早已沒有了往日的就業優勢,也必須加入到激烈的就業競爭當中。就業壓力增大了,隨之而來的是面對壓力情境的情緒及行為反應的變化。近年來,研究者開始關注研究生的就業焦慮狀況??傮w而言,對碩士研究生的就業壓力及就業焦慮的研究還為數不多。在CNKI數據庫上輸入“就業焦慮”,發現這方面的研究很多,但輸入碩士研究生就業焦慮,得到相關的文章很少,只有幾十篇。在中國知網上,以碩士研究生“就業焦慮”為關鍵詞,進行全文搜索,發現僅幾篇文章是研究這個問題的,其中碩士論文就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數關于碩士研究生就業焦慮方面的研究,關注點通常為焦慮的現狀調查、原因分析及對策分析。就影響研究生就業焦慮的因素,提出了應對就業焦慮的方法(宋春芳、劉海芳,2008);就研究生就業焦慮的特點,分析了其產生的原因,提出了調適的策略(齊新,2008);就碩士畢業化就化壓力與情緒狀態的關系,重點對情緒調節進行研究,探討如何調節壓力帶來的焦慮情緒(朱曉娩,2008);對于應對方式、社會支持對就業焦慮的影響,指出積極的應對方式、社會支持及對其有效的利用有助于緩解就業焦慮(王玉香,2009)了;研究研究生職業決策自我效能感、成就動機與就業焦慮的關系(張麗榮,2011);分析碩士研究生就業焦慮的現狀,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張宏霞,2012);)研究了廣西大學碩士研究生的就業焦慮情況,從一個新的視角--積極也理學,著重研究了就業焦慮的緩解策略(郭曼,2012);探究了人格特征、應對方式與就業焦慮的關系(陳紅梅,2013)?!洞髮W生就業壓力的特點——基于歸因風格和心理彈性的相關分析》一文中以廣州大學城的學生為研究對象,調查分析分析了大學生就業壓力的特點,通過研究發現:大學生就業壓力處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要來源于五個方面,即應聘素質、就業預期、求職支持、職業定位、專業需求。同時,就業壓力與消極的歸因風格呈顯著正相關,與心理彈性呈顯著負相關,而就業壓力、消極歸因風格、心理彈性在人口學變量上有顯著的群體差異,其中,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是需要多關注的群體。(陳宇紅,2020)《省屬院校大學生就業壓力與就業應對方式現狀調查及關系研究》中分析探討大學生就業壓力、就業應對方式現狀及二者間的關系,其研究結果表明:(1)大學生就業壓力存在明顯的年級差異,大四學生的就業壓力顯著高于其它年級的大學生;(2)大學生就業應對方式存在明顯的年級差異,大二學生更多地采用積極的就業應對方式;(3)大學生就業應對方式積極程度與就業壓力呈負相關,即就業應對方式越積極,就業壓力越小;就業應對方式越消極,就業壓力越大;(4)大學生就業應對方式對就業壓力有顯著的預測效應。(劉蕾、聞明晶、滕樹元,2017)《大學生就業壓力現狀分析及緩解對策》中研究發現,當前我國大學生面臨著較大的就業壓力,龐大的畢業生數量以及稀缺的就業崗位是造成就業壓力主要原因。同時,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問題,經濟發展以及用人單位的要求等都對大學生就業造成了難題。然而,大學生就業問題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并非依靠一方之力能夠解決的,面對這種情況,政府、高校、用人單位以及學生都應當做出適當的調整,通過合力來緩解就業壓力,促進大學生就業率的提升。(楊紅玲,2016)職業期望的相關研究進展大學生職業期望的現狀研究“畢業生能認識到就業形勢嚴峻,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就業前景感到迷茫,缺乏信也;擇業標準多元化,比較重視影響生活質量的因素,擇業期望值偏高,大學生職業期望偏高”(張瑤,2006;吳朝霞(2007)。她還討論了價值觀對就業期望偏高的影響,認為就業期望偏高與社會的價值觀相關大學生職業期望的三個維度進行了重要性的排序,從高到低分別為聲望地位、內在價值、外在價值,三個維度的評價處于中等偏上的程度,說明大學生的職業期望處于中上水平。(薛文宗(2012)(2)大學生職業期望的關注因素研究研究者關心大學生職業期望的各項因素的重要性,因而對此進行了許多實證研究。個人情感上的滿意度是學生職業期望中最重的因素,但學生對機遇與成功的期待,也能預測其職業意向(Knight,Deck,2006);“經濟收入是大學生考慮的重要因素”(于海波、張進輔,2003);“大學生對職業最關屯、的外在動化是物質利益”(下雪紅,1998);“性別與職業期望中的聲望地位維度、穩定性維度關系顯著,男生更看重職業的聲望,女生更看重職業的穩定性。”(謝延明,2011)(3)職業期望的維度研究研究表明,“大學生的職業期望可以分為三個維度,分別為聲望地位與穩定性、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吳諒諒、李寶仙,2001);文本中分析了三個因素,“聲望因素、福利因素和發展因素”(楊澤明,2011);在研究中,把職業期望分為三個維度,“分別是外在價值、內在價值、聲望地位”,另外,她還對三個維度進行了信度分析,職業期望量表的信度系數為0.719,表明量表信度優良(劉雪蓮,2007)。(4)職業期望的相關研究另外,還有部分學者,探討了職業期望與其他因素的相關關系。在論文《師范類大學生職業期望、人格特質與就業壓力的關系研究》顯示,“職業期望同人格特質、就業壓為思著正相關。就業期望的‘福利因素’和名望因素、人格特質的‘適應性’、‘開放性’和‘道德性’都可進入就業壓力的回歸方程,是就業.壓力的良好預測變量”(楊澤明,2010);在其碩士論文《個體自我評價、社會支持對大學畢業生職業期望的影響研究》中,探討了自我評價、壯會支持與職業期望的相關關系,結果顯示“自我評價與社會支持都是影響職業期望的因素,其中自我評價對職業期望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蔡雨燕,2012);在大學生職業期望、應對方式和就業焦慮的關系研究,研究表明,“職業期望在應對方式與就業焦慮間起了調節作用”(梁曉燕、梁棟青,2012);在其碩士論文《碩士研究生就業預期個人特征影響研究——XXX校為例》中,從個人特征的角度出發,將就業預期影響因素歸納為先賦人力資本、自致人力資本、先賦社會資本和自致化會資本四個方面。研究發現,“性別因素、實習經歷、家庭收入、父母學歷層次對碩±研究生的就業壓力存在顯著影響;年齡因素、政治面貌、家庭收入水平對碩士研究生預期工作性質影響顯著”(張明娟,2013)。職業期望與就業焦慮關系研究綜述目前,關于職業期望與就業焦慮兩者的關系的研究并未明確的探討過,但還是有研究者進行過一些相似、相關變量的研究的。其中,《大學生職業期望、應對方式和就業焦慮的關系研究》,探討了職業期望和就業焦慮的關系。研究表明,“職業期望在應對方式與就業焦慮中具有調節作用”(梁曉燕、梁棟青,2012)。研究《大學生職業期望與就業焦慮的相關研究》表明,“職業期望越高,越容易造成焦慮情緒”(薛文宗,2012)。在其碩士論文《大學生就業規劃意識、就業準備與就業競爭力及其關系的研究》中,分析了就業規劃意識、就業準備對就業競爭力的影響。研究指出,“影響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個人因素是個人的基本條件、就業規劃意識、就業準備三者”(王麟麟,2010)。碩士論文《大學生培養機制、就業能力與職業成功的關系研究》指出,“大學生培養機制的社團活動、人際接觸、課程表現和社會實踐維度對內部就業能力有顯著的回歸效應;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維度對外部就業能力有顯著的回歸效應;就業能力對培養機制與職業成功中起著中介作用”(王裴悲,2012)。碩士論文《大學生積極人格與就業能力相關性研究》,研究表明,“大學生的積極人格與就業能力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被試的積極人格總得分可非常有效地解釋大學生就業能力71.9%的變異量。另外,積極人格在大學生求職就業中起著積極的作用”(歐少彬,2013)。1.2.2國外研究現狀以“careerexpectation”為關鍵詞在知網上搜索外文文獻,相關文獻較少。相關于職業期望的研究,關注的內容基本是涉及大學生職業期望的現狀、職業期望的關注因素、職業期望的維度以及職業期望對個人就業的影響等方面。研究表明,“高校學生會高估自己的預期收入”(Dominitz&Manski,1996)。個人情感上的滿意度是學生職業期望中最重的因素,但學生對機遇與成功的期待,也能預測其職業意向(Knight,Deck,2006)。心理健康和壓力之間的關系是雙向的,也就是說一方面壓力事件會造成個人的心理健康問題,而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不佳的個人也更容易體驗到壓力事件帶來的影響,容易產生更高水平的壓力體驗。(Lavoie,2012)等人的相關研究表明,對于普通人群而言,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個體對積聚的生活壓力更加敏銳,更有可能感受到客觀的壓力生活事件,也更難以應付自我報告的日常壓力源。(Jackson,2002、Fazel,2008)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要從個人的學習環境,當時的社會大環境和個人的情緒狀態三個方面來探討。他們認為引起大學生就業壓力的主要因素是:感情親密度,和親人的關系,個人經濟承受能力,個人的社會人脈關系,個人當時的住房條件,個人自身的形象條件等。(Hilary&Brent,1994)1.3研究意義1.3.1理論意義就業焦慮的產生,必然有外部的原因,包括社會環境的變化、勞動力市場的變化等,這些是個體無法控制的因素。但內部的原因才是決定不同個體是否產生焦慮、焦慮程度如何、如何緩解焦慮的根本原因。內部原因則側重個體自身的求職能力和認知因素。本選題側重就業焦慮產生的內部原因分析,以體育專業畢業生的職業期望為切入店,探討職業期望與就業焦慮的關系,試圖揭示體育專業畢業生就業焦慮的內部原因提供理論依據。第一,探討并研究S大學在校大學生的就業壓力的一般特點,可以彌補以往研究中的不足,為拓展就業壓力領域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和實證基礎;第二,探討并研究S大學在校大學生就業壓力現狀,可進一步加深我們對就業壓力的理解,豐富相關的理論知識,并可促進我校乃至全區高校高等教育理論的完善和發展。1.3.2實踐意義分析職業期望對就業焦慮的影響,有助于幫助體育學碩士生認識、緩解就業的焦慮情緒,可以讓高校以此為理論根據,提出體育碩士生應對就業焦慮的策略,幫助其完善髙校體育碩士生就業指導工作,做好降低體育碩士生就業焦慮、促進其心理健康的工作。深入了解了S大學在校大學生就業壓力特點、現狀以及壓力源的情況下,才可以為學校、家庭和社會各界提供有關在校大學生就業指導的第一手資料和科學依據,才可以有針對性的對在校大學生進行相關教育與輔導,以促進其健康的成長,使在校大學生能以更積極的心態融入社會,這對提升整個勞動者群體的素質,構建和諧社會意義重大。2研究方法2.1被試根據研究的需要,選取S大學體育學院本科大四在校學生及體育學院全體碩士研究生為被試對象。利用微信、問卷星等高效軟件,發放學生調查問卷,回收調查問卷共203份,有效調查問卷共189份,其中男生106人,女生83人,回收率100%,有效率93.1%。2.2研究工具2.2.1調查問卷(1)個人背景變量調查表個人背景資料包括:性別、年級、專業、家庭所在地、期望的就業單位等。(2)《就業焦慮問卷》本研究選用蘇州大學的編制的《就業焦慮量表》(張曉琴,2005)。該量表共四個維度,維度1涉及的是認知、行為和生理方面的反應,稱之為“就業恐懼維度”;維度2涉及的是情緒性焦慮,將其命名為“就業不安維度”;維度3反應了就業者對就業后的情況的一種猜測和預想,稱為“工作焦慮”;維度4來源于就業過程焦慮構想,稱“面試焦慮”。該量表效度為:量表各因素間的相關在0.395-0.696之間,各因素與總分的相關在0.703-0.902之間,表示具有良好的效度。(3)《職業期望量表》本研究選用的《職業期望量表》是在我國心理學家(凌文栓,)等人對職業價值觀的研究基礎上,浙江大學的編制的《職業期望量表》(吳諒諒、李寶仙,2001)。該量表將大學生的職業期望分為三個維度“聲望地位與穩定性”,“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共21個項目。維度1涉及的是所選擇的工作能帶來的社會聲望與穩定性的感覺,如單位的知名度等;維度2涉及的是工作的內在價值,如工作能發揮自己的才能,有挑戰性等;維度3涉及的是工作帶來的直接報酬和提升發展的機會,如晉升機會多等。該問卷采用五級評分的方式,要求每個被試根據自己的情況,判斷在選擇工作時每個項目的重要性。2.2.2數理統計分析運用Excel2010等應用軟件對問卷調查所得到的有關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和處理,從而進行數據對比分析S大學學生就業壓力現狀。2.3研究程序采取手機軟件網上發布的方式進行,通過自己以及同學朋友的社交圈傳播發布,由電子問卷開始的統一指導語來進行作答,要求填問卷的學生自主作答,以便保證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采用SPSS對收回數據進行分析。3研究結果3.1體育專業學生就業焦慮總體情況為了了解體育專業學生糾結焦慮的總體情況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計算總量表和各維度項目平均分和標準差,并采用單樣本分析,檢驗各維度均值與理論之間的差異。具體統計結果如下表3-1:表3-1體育專業學生就業焦慮總體情況項目數tM±SDp就業恐懼109.432.91±0.600.00就業不安811.102.95±0.560.00面試焦慮59.262.91±0.620.00工作焦慮52.892.89±0.660.00總分2811.6711.67±2.240.00由表3-1可知,體育專業學生就業焦慮整體水平略高于理論中值2.5,各個維度的平均分,從高到低依次為:就業不安、面試焦慮、就業恐懼、工作焦慮。3.2體育專業學生就業焦慮與職業期望在性別、居住地、學歷的差異比較采用獨立樣本,對就業焦慮與職業期待及各維度在性別、家庭所在地和學歷上進行差異的顯著性檢驗,結果見表3-2。表3-2不同居住的、學歷、性別個體在就業焦慮和職業期待多個領域的差異性比較(M±SD)F、V性別學歷居住地男(n=106)女(n=83)研究生(n=46)本科(n=143)城鎮(n=87)鄉村(n=102)F12.96±0.612.84±0.582.82±0.632.94±0.582.91±0.642.90±0.56F23.03±0.582.85±0.522.90±0.552.97±0.572.94±0.592.96±0.56F32.95±0.632.86±0.602.80±0.612.95±0.612.91±0.662.91±0.58F42.94±0.682.83±0.642.68±0.792.96±0.602.90±0.732.58±0.68F11.89±2.3511.39±2.0811.20±2.3911.82±2.1811.68±2.4211.66±2.24V13.77±0.643.77±0.563.99±0.553.70±0.613.80±0.633.75±0.61V24.00±0.654.10±0.394.16±0.534.00±0.564.01±0.634.05±0.49V33.88±0.734.00±0.484.10±0.603.88±0.623.87±0.693.98±0.65V11.65±1.8411.85±1.1812.25±1.4711.57±1.5911.69±1.7811.78±1.40注:F:就業焦慮總分F1:就業恐懼F2:就業不安F3:面試焦慮F4:工作焦慮V:職業期待總分V1:聲望地位、穩定性V2:內在價值V3:外在價值由表3-2所示,體育專業學生就業焦慮及其就業恐懼、就業不安、面試焦慮、工作焦慮四個維度在性別、學歷和家庭所在地上具有顯著性差異。具體表現為男生就業焦慮略高于女生,本科學歷學生就業焦慮高于研究生學歷的學生,居住地在城鎮的學生就業焦慮也更加明顯;體育專業學生職業期待及其三個維度上進行比較,女生職業期待略高于男生的職業期待,研究生學歷的學生職業期待值也會高于本科生的職業期待值,居住地在鄉村的學生職業期待值也會高于居住地在城鎮的學生。3.3就業焦慮和職業期望的相關分析對體育專業就業焦慮與職業期望二者進行相關性分析,具體如表3-3所示:表3-3就業焦慮與職業期望相關性分析變量MSD1234567891、就業恐懼2.190.6012、就業不安2.950.560.87**13、面試焦慮2.910.620.80**0.77**14、工作焦慮2.890.660.83**0.80**0.72**15、就業焦慮總分11.672.240.95**0.93**0.89**0.92**16、聲望地位與穩定3.770.610.21**0.19**0.14*0.100.17*17、內在價值4.030.550.23**0.20**0.22**0.17*0.22**0.67**18、外在價值3.930.620.110.080.09-0.010.070.70**0.67**19、職業期望總分11.731.580.20**0.17*0.17*0.920.17*0.89**0.87**0.90**1**在0.01級別(雙尾),相關性顯著。 *在0.05級別(雙尾),相關性顯著。由表3-3可以看出,體育專業學生就業焦慮與職業期望之間呈現正相關(p<0.01),并且,職業期待的兩個維度:聲望地位與穩定性、內在價值與就業焦慮的四個維度,就業恐懼、就業不安、面試焦慮、工作焦慮也呈顯著的正相關,(P<0.05)表明其職業期望越高,則就業焦慮越高;反之亦然;職業期待中的外在價值維度與就業焦慮四個維度均無相關性。3.4職業期望對就業焦慮各維度的預測為了探索職業期望與就業焦慮之間的關系是否一致,分別以就業焦慮中四個維度:就業恐懼、就業不安、面試焦慮、工作焦慮作為自變量,以職業期望中聲望地位與穩定性和內在價值及職業期望總分為預測變量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見表3-4。由表可知,職業期望中外在價值對就業焦慮無預測作用,而且不同預測變量對因變量的關系在不同維度中的表現是不同的,總體而言,職業期待對就業焦慮及各維度有顯著性的預測作用。表3-4職業期望對就業焦慮及各維度的預測因變量預測變量RR2FBetat就業恐懼聲望地位與穩定內在價值職業期望總分0.2680.0724.789**0.3400.391-0.4415.883***就業不安聲望地位與穩定內在價值職業期望總分0.2510.0634.145**0.3910.374-0.5007.006***面試焦慮聲望地位與穩定內在價值職業期望總分0.2300.0533.434*0.1750.368-0.3095.969***工作焦慮聲望地位與穩定內在價值職業期望總分0.2500.0634.121**0.3830.535-0.7156.211***就業焦慮總分聲望地位與穩定內在價值職業期望總分0.2630.0694.591**0.3500.457-0.5396.819***注:*p<0.05,**p<0.01,***p<0.004分析與討論4.1分析4.1.1體育專業職業期望現狀分析在調查過程中發現,體育專業學生職業期望大多處于中上水平,而體育專業學生就業焦慮及其就業恐懼、就業不安、面試焦慮、工作焦慮四個維度在性別、學歷和家庭所在地上具有顯著性差異。在性別方面,在現代社會職業要求中,男性與女性面臨同樣的挑戰和要求,從而使未踏入社會的學生無法切身體會到性別差異所帶來的職業際遇的不同。在學歷方面,現代教育提供全面發展,而現代的工作崗位學歷要求也越來越明顯,同專業不同學歷學生可能會選擇同一職業。4.1.2體育專業就業焦慮現狀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現代大學畢業生普遍存在就業焦慮。而在影響就業焦慮的四個因素當中,各個維度從高到低依次為:就業不安、面試焦慮、就業恐懼、工作焦慮。結合其他方面,女生的就業焦慮水平要高于男生,其原因可能是女生在就業過程中,仍處于劣勢。雖然現代社會要求男女公平競爭,但是有很多單位在招聘人才時仍提出了明顯的性別要求。而本科生的就業焦慮水平高于研究生的就業焦慮水平,可能是因為相對于本科生的職業,研究生的崗位需要更多的人才,這也可能是導致本科生有較大焦慮的原因。4.3結果本研究通過職業期望對就業焦慮進行相關分析,得出以下結論:第一,大學畢業生職業期望處于中上水平,且普遍存在就業焦慮。第二,職業期望和就業焦慮顯著相關,因此,畢業生職業期望對就業焦慮有顯著影響。第三,職業期望越高越容易造成就業焦慮參考文獻[1]張曉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