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7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教學分析:1.教材分析:本課主要學習三塊內容,淝水之戰(zhàn)、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區(qū)的民族交融。三塊內容通過前秦和北魏這兩個少數(shù)民族政權不同的統(tǒng)治措施及結果,突顯出民族交融的歷史潮流。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國家分裂時期。東漢、魏晉時期,北方少數(shù)民族不斷內遷,漸漸形成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的交融。2.學情分析:初中生對斗爭史是比較寵愛的,本課在斗爭史的基礎又講解并描述了北魏的改革及北方地區(qū)的民族融合,由于七年級的學生對問題的分析實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更多的參加到教學中,提升的學生的學習愛好。3.核心素養(yǎng):了解南北朝時期我國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實,包括自十六國以來北方地區(qū)民族融合的趨勢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實。體會我國古代歷史上,民族融合的歷史過程和中華民族形成的歷史進程。通過學生探討、回答“為什么說北魏孝文帝是我國古代少數(shù)民族杰出的政治改革家”,引導學生歸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內容和意義,培育學生歸納和分析問題的實力。通過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內容和影響的分析使學生進一步相識到凡是符合歷史發(fā)展趨勢和人民愿望的改革必能起到推動社會經濟發(fā)展的作用。二、教學過程:【老師導語】“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你學過這首詩歌嗎?這是一首北朝敕勒族的民歌,原是鮮卑語,后來翻譯成漢語。它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豪放雄渾的風格。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是一個重要的少數(shù)民族。他們建立的政權,一度非常強大。你知道他們在何時統(tǒng)一了黃河流域嗎?【學習目標】1.駕馭淝水之戰(zhàn)的基本史實。
2.熟記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史實。
3.通過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了解民族交融對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意義。重點:孝文帝改革。難點:民族大融合的意義。【自學檢測】1.淝水之戰(zhàn):383年,前秦王不顧反對,企圖滅東晉,統(tǒng)一全國。東晉大軍在與前秦軍前鋒對峙。最終戰(zhàn)勝前秦軍,解除了北方的威逼。2.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的建立:4世紀后期,游牧陰山地區(qū)的族拓跋部快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統(tǒng)一北方,結束了十六國以來分裂割據的局面。(2)孝文帝改革的措施:494年,遷都;規(guī)定官員在朝廷中必需運用,禁用鮮卑語;以代替鮮卑服;改鮮卑姓為漢姓;習漢禮;激勵鮮卑貴族和漢人貴族聯(lián)姻。(3)意義:改革促進了,也增加了北魏的實力。3.北方民族大融合:魏晉以來,內遷的各族人民和當?shù)貪h人錯居雜處,北朝后期,我國北方出現(xiàn)了各民族的。各民族不僅在上親密交往,在上的溝通也日益頻繁,民族之間的隔閡與偏見漸漸削減。北方民族的交往.溝通與交融,為的發(fā)展注入新的動力,進一步豐富了中華民族的和,并為以后時期多民族國家的旺盛與發(fā)展奠定基礎。【新課講授】一、淝水之戰(zhàn)自主學習:閱讀教材和《淝水之戰(zhàn)形勢圖》,思索問題:請課前做好打算的一位同學為大家講解并描述淝水之戰(zhàn)的故事。東晉時,前秦始終想吞并東晉王朝,前秦皇帝苻堅親自率領80多萬大軍,去攻打晉國。苻堅很高傲,根本沒把力氣懸殊的晉軍看在眼里。可是,誰料到先頭部隊的前鋒同晉軍首戰(zhàn)便被戰(zhàn)勝,苻堅慌了手腳。他和弟弟苻融去前線視察,看到晉軍陣容嚴整,士氣昂揚,連晉軍駐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綽綽像是滿山遍野的士兵!在淝水決戰(zhàn)中,弟弟苻融陣亡,苻堅倉皇而逃,就連聽到風聲鳥聲也以為是敵人追兵又到了。這個故事包含了幾個成語,哪位同學把它找出來?學生回答:草木皆兵、風聲鶴唳。【問題探究】淝水之戰(zhàn)以前秦的失敗而告終,請大家思索:苻堅擁兵80多萬,卻不能統(tǒng)一江南,這原委是為什么?答案提示:分別從前秦方面和東晉方面考慮。前秦失敗的緣由(1)傲慢輕敵。(2)軍隊內部有許多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人,不夠團結,軍心不齊。(3)秦軍指揮不當,戰(zhàn)線過長。東晉成功的緣由(1)有長江天險,易守難攻。(2)內部團結,軍隊士氣高漲。(3)實行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老師總結:從前秦方面看,苻堅傲慢自大,前秦軍隊的民族成分困難,當時民族交融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滿于建立前秦的氐族的統(tǒng)治,希望秦軍失敗,以擺脫氐族貴族的限制,秦軍中的漢人更是希望東晉的漢族軍隊能夠打勝仗,秦軍不得人心,軍隊戰(zhàn)斗力不強。此外,前秦軍隊指揮不當,戰(zhàn)線過長也是失敗的緣由。從東晉方面看,廣闊將士在保衛(wèi)江南、復原中原思想的激勵下,士氣昂揚,將領足智多謀,指揮得當,也是能夠取勝的重要條件。淝水之戰(zhàn)后,前秦的統(tǒng)治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據混戰(zhàn)的狀態(tài)。老師進一步提出問題:結束北方混亂局面的是哪一政權呢?學生答:正是鮮卑拓跋部建立起來的北魏政權。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鮮卑族的起源與發(fā)展民歌觀賞:“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學生們可以從這首民歌中感受鮮卑族,這支北方游牧民族豪放雄渾的風格。老師接著可以簡潔介紹一下鮮卑族的概況。鮮卑族建立政權,一度非常強大,但是鮮卑拓跋部因內遷較晚,仍保持鮮卑族的習俗,要治理好廣闊的北方地區(qū),不免困難重重。2.遷都北魏政權建立后,定都在平城,后來孝文帝把都城遷到了洛陽。設問:“為什么要遷都?”史料研讀:(1)《悲平城》詩說:“悲平城,驅馬入云中,陰山常晦雪,荒松無罷風。”(2)流行的歌謠也這樣唱道:“紇于山頭(今山西大同市)凍死雀,何不飛去生處樂!”老師總結:(1)平城位于今山西大同東北,地處偏北,地形多山,氣候干旱,氣溫偏低,不利于農作物的生長,所以出產的糧食不能滿意都城眾多人口的須要,不適合作為規(guī)模較大的王朝的都城。(從地理環(huán)境看)(2)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對中原廣闊地區(qū)的統(tǒng)治。(從鞏固政權的角度看)(3)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鮮卑政權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的文化(封建文化)。(從民族交融的角度看)過渡:遷都洛陽推動了改革的到來。3.改革措施材料一(孝文帝)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魏書》材料三公元494年,有一位皇帝在洛陽街頭望見一位鮮卑族的婦女仍穿著“夾領小袖”的鮮卑服裝,很生氣,責怪洛陽城的任城王,說他行令不力,督察不嚴。皇帝還讓史官把這件事記載下來。學生分析材料,概括改革的措施及目的。小組合作:學生出示收集的史料,補充改革的措施。遷都:遷都洛陽。語言:朝廷中必需運用漢語,禁用鮮卑語。服飾:以漢服代替鮮卑服。姓氏:把鮮卑姓氏改為漢姓。婚姻:激勵鮮卑貴族與漢人貴族聯(lián)姻。簡潔記憶:遷洛陽,改官制,禁胡服,斷北語,改姓氏,定族姓。4.改革意義:促進了民族交融,也增加了北魏的實力。老師提問:在我們今日56個民族中,沒有鮮卑族了,有人認為這是由于當年北魏孝文帝實行改革,實行漢化政策,使得鮮卑拓跋部消逝,所以孝文帝的改革不值得確定。你同意這個觀點嗎?(1)同意。在孝文帝統(tǒng)治期間,他通過改革,學習漢人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用漢人的文化改造了鮮卑族,這些措施使鮮卑族丟棄了本民族的特色,導致了鮮卑族軍事力氣的衰退和統(tǒng)治力氣的減弱,加速了北魏的衰亡。(2)不同意。遷都洛陽后,鮮卑族在孝文帝改革的推動下,其統(tǒng)治者接受了漢族先進的文化與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權封建化的進程,促進了北方經濟的復原和發(fā)展,更為重要的是改革促進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為隋唐時期結束長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國家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因此,對孝文帝改革應充分確定,孝文帝是我國歷史上杰出的少數(shù)民族政治家、改革家。老師點撥: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務,應當看其是否順應了歷史發(fā)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社會的進步。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數(shù)民族封建化的進程,促進了北方民族交融,鮮卑族匯入了更先進的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這個整體中,有利于社會的進步,所以應當加以確定。過渡:北魏孝文帝改制,是對以前的民族交融成果的總結,同時又促進了這一交融進程的快速發(fā)展。三、北方地區(qū)的民族交融【圖片鏈接】依據教材和圖畫說一說北方地區(qū)民族交往、溝通與交融的詳細表現(xiàn)和意義。同學們帶著“胡人漢服”“漢人胡食”的問題,結合自己課外查找的資料,小組合作溝通,看哪位同學的說明最有勸服力。學生1:我們組認為北魏孝文帝統(tǒng)一黃河流域后,民族交融加強。少數(shù)民族向漢族學習,出現(xiàn)了“胡人漢服”的現(xiàn)象。學生2:我們組認為北方統(tǒng)一后民族交融成為歷史發(fā)展的趨勢,各族人民長期生活在一起,文化語言、風俗習慣等相互影響。這種交融表現(xiàn)在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少數(shù)民族的飲食漸漸由畜產品變成農產品,同時漢人也起先吃胡餅、乳餅類。這不正說明白“漢人胡食”的現(xiàn)象嗎?學生3:我組認為“胡人漢服”與北魏孝文帝改革分不開,正是改穿漢服的措施,才有更多的人穿漢服。老師評價:同學們說得很好,說明大家主動參加了教學。1.表現(xiàn):農業(yè)生產技術:相互學習農業(yè)生產和畜牧閱歷社會生活:漢族學習和接受北方民族的食物、服裝、用具等政治制度:沿襲中原地區(qū)原有的統(tǒng)治方式,實行君主專制制度民族關系:民族隔閡趨于消解,民族關系趨于緩和文化方面:內遷各族大多運用漢語,西北民族的樂器、歌舞等也受到漢族人民的寵愛2.意義:為中華民族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動力,進一步豐富了中華民族的物質文化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 8 Reading1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譯林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 13我能行(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2023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 數(shù)學好玩第2課時 奧運中的數(shù)學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
- 復發(fā)性流產病人的護理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 第三單元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 第9課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新課教學設計2 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學年高中化學 第三章 第二節(jié) 分子晶體與原子晶體 第2課時 原子晶體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選修3
- 2023七年級歷史下冊 第三單元 明清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第18課 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2《不一樣的 你我他》(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Unit 2 Good Morning,Miss Wang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新世紀英語一年級上冊
- Unit 1 What's the matter Section A 4a-4c 教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下冊
- 暖通工程設備吊裝施工方案
- JJG 109-2004百分表式卡規(guī)
- 12YJ6 外裝修標準圖集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一冊全冊教學課件
- 初中數(shù)學北師大八年級下冊綜合與實踐-生活中的一次模型PPT
- 煤化工概述-課件
- 2021初中生命科學學業(yè)考試參考答案
- DB32 3709-2019 防災避難場所建設技術標準
- 心理治療師心理治療師中級
- 《作文吹泡泡》-完整版課件
- 資源環(huán)境信息系統(tǒng)(GIS)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