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七單元人民解放戰爭第23課內戰爆發練習新人教版_第1頁
2024秋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七單元人民解放戰爭第23課內戰爆發練習新人教版_第2頁
2024秋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七單元人民解放戰爭第23課內戰爆發練習新人教版_第3頁
2024秋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七單元人民解放戰爭第23課內戰爆發練習新人教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第23課內戰爆發一、選擇題1.“愿全部的人從這張照片上能夠理解和體會,在抗日斗爭成功以后,我們的國家處在十字路口,處在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確定勝敗的嚴峻時刻。我們的黨和毛主席為國家和人民作出了怎樣的貢獻!”如下圖這張照片可以用來探討A.毛澤東“進京趕考”,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B.艱難的較量重慶談判C.國共兩黨由內戰到和平,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D.轉戰陜北,粉碎國民黨軍隊的重點進攻2.這一消息傳到陜北,毛澤東信息地說:“我們終于熬出頭了,20多年以來,革命斗爭始終處于防衛地位,自劉鄧南征后,我們的革命斗爭,才在歷史上第一次轉為戰略進攻。”這里的“劉鄧南征”是指A.挺進大別山B.轉戰陜北C.淮海戰役D.渡江戰役3.1945年10月,毛澤東在回答英國記者“如何理解自由民主的中國的概念”的提問時說:“它將實現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則與羅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將保證國家的獨立、團結、統一及與各民主強國的合作。”這一表述的主旨是A.確定美國的民主制度B.建立人民民主專政國家C.主見民主、和平建國D.反對袁世凱的專制獨裁4.下邊是某同學整理的“千里躍進大別山”資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錯誤的是,千里躍進大別山的A.時間B.指揮者C.部隊D.影響5.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四個階段。其中,空白處應當填寫1919—1927年開天辟地,北伐凱歌1927—1937年星火燎原,萬里長征1931—1945年團結抗戰,驅除日寇1945—1949年A.民族恥辱,抗爭探究B.十年內戰,國共對峙C.打倒美蔣,人民解放D.復原經濟,鞏固政權6.“蔣介石雖有美國救濟,但是人心不順,士氣不高,經濟困難。我們雖無外國救濟,但是人心歸向,士氣高漲,經濟亦有方法。因此我們是能夠戰勝蔣介石的。全黨對此應有充分的信念。”據此可知,當時的斗爭形勢是A.國民黨背叛革命,國民革命失敗B.抗日斗爭進入相持階段C.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解放區D.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成功7.學習歷史地圖有利于培育我們的時空意識,下圖反映的史實及其影響是A.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的序幕B.渡江戰役的成功,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C.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決戰的序幕D.渡江戰役的成功,激昂了人們爭取抗戰成功的信念8.下圖為聞名畫家豐子愷創作的漫畫:《炮彈作花瓶,人世無斗爭》,它反映了抗日斗爭結束后,飽受戰火蹂躪的民眾渴望和平的愿望。但是蔣介石違反民意,悍然發動內戰。內戰爆發的標記是A.國民黨進攻華東解放區B.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C.國民黨進攻陜北解放區D.國民黨進攻山東解放區9.在中國革命史的歷史長卷中不難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呈西北東南走向,綿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帶,它就是大別山。大山無言,卻在1947年見證了A.粉碎了國民黨軍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B.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反攻的序幕C.粉碎了國民黨軍對陜甘寧解放區的重點進攻D.宣告了持續22年的國民黨政權的覆滅10.1946年6月,“假和平、真內戰”的蔣介石公然違反“雙十協定”,撕毀政協決議,全力圍攻A.中原解放區B.東北解放區C.陜甘寧解放區D.山東解放區二、非選擇題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國民黨軍隊與人民解放軍人數改變對比表材料二蔣介石兩個拳頭(指陜北和山東)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來了。所以,我們的戰略就是要把這兩個拳頭緊緊拖住,對準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毛澤東(1)材料一反映了國共兩黨軍隊人數怎樣的改變趨勢?1946年6月,國民黨向哪個解放區發動了全面進攻?(2)閱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回答,“蔣介石兩個拳頭這么一伸”指的是什么軍事行動?“對準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指的又是什么歷史事務?(3)1948年,依據國共雙方實力的改變,中共中心軍委先后發動了哪三大戰役?12.下列圖片反映的是關系到中華民族命運的兩大歷史事務,識讀圖片,回答問題。(1)圖一、圖二分別反映了什么事務?(2)就圖一反映的歷史事務國共雙方達成什么共識?對中華民族產生什么影響?(3)在圖二事務發生后,國共雙方簽訂了什么文件?文件落實狀況如何?(4)當民族前途面臨選擇時,上述史實給我們的重要啟示是什么?參考答案1-10.BSCDC6CABBA11.(1)國民黨軍隊人數不斷削減,共產黨軍隊人數不斷增加。中原解放區。(2)國民黨重點進攻陜北解放區和山東解放區。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3)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12.(1)圖一是西安事變;圖二是重慶談判。(2)圖一就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達成初步共識。影響:為最終取得抗戰成功奠定了基礎。(3)《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或“雙十協定”;國民黨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