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考點知識梳理_第1頁
桃花源記考點知識梳理_第2頁
桃花源記考點知識梳理_第3頁
桃花源記考點知識梳理_第4頁
桃花源記考點知識梳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桃花源記考點知識梳理演講人:日期:目錄CONTENTS01作品背景及作者簡介02文章內容解析03重點詞匯及句式剖析04主題思想探討與啟示05跨學科知識鏈接06考點總結與應試技巧01作品背景及作者簡介123陶淵明(約365—427年):名潛,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因對當時政治不滿,最后選擇辭官歸隱,躬耕田園。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人物,被譽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生平事跡創作意圖通過描繪“桃花源”中人們的生活場景,表達了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和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創作時間大約作于永初二年(421年),即南朝劉裕弒君建立劉宋王朝的第二年。創作緣由陶淵明因對當時政治黑暗、戰亂頻繁的社會現實不滿,渴望尋找一個理想的社會模式,于是虛構了“桃花源”這樣一個美好的境界。《桃花源記》創作背景文學地位與影響文學地位《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篇經典散文。藝術特色文章以虛構的故事情節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理想的社會模式,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影響深遠《桃花源記》對后世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了許多文人墨客追求理想社會的典范,同時也為后來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感來源。02文章內容解析結構布局與寫作特點線索清晰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有序展開故事情節。虛實結合通過對桃花源的描繪,構建了一個虛構的理想社會。語言優美運用豐富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增強文章感染力。層次分明開篇、發展、高潮、結尾四部分,結構嚴謹,層次分明。美景描寫描繪了桃花源內幽靜、美麗、富饒的自然環境,如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等。人物形象塑造了熱情好客、淳樸善良的桃花源人形象,如“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等。細節刻畫通過對桃花源內生活細節的描寫,如“男女衣著,悉如外人”等,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感。對比手法將桃花源內與外的社會狀況進行對比,突出了桃花源的理想性。描繪桃花源美景及人物形象傳達作者思想感情對理想社會的向往通過對桃花源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和追求。對黑暗現實的批判借桃花源中人對外面世界的陌生和排斥,批判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腐敗。對淳樸民風的贊美通過對桃花源人的描寫,表達了對淳樸、善良、熱情的民風的贊美。對精神寄托的追求桃花源成為了作者精神的寄托和歸宿,體現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03重點詞匯及句式剖析指完全像陌生人一樣,形容人物陌生。悉如外人指就要回家,表示回到原來的地方。便要還家01020304指田間小路交錯相通,形容田野廣闊,交通便利。阡陌交通指不論魏晉時期,形容時間久遠,世事變遷。無論魏晉生詞難句解讀經典語句欣賞與仿寫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齊有序,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的景物。仿寫:原野遼闊,房屋錯落有致,有金黃的麥田、清澈的溪流和翠竹青松之景。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仿寫:偶遇櫻花林,夾道數十步,中無雜卉,花瓣輕盈,如夢似幻。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學習并積累文章中生動的詞匯和短語,如“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等,用于描述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積累詞匯模仿文章中的經典句式進行仿寫,提高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生動性,如“...之屬”等句式。通過多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和寫作練習,逐漸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學素養,使語言更加流暢、自然、優美。仿寫句式學習并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增強語句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如“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等句子。運用修辭手法01020403多讀多寫04主題思想探討與啟示陶淵明通過描繪桃花源中寧靜祥和的生活,表達了對戰爭的厭惡和反對。對戰爭的厭惡文章中隱含著對社會黑暗、腐敗和道德淪喪的批判,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對社會黑暗的批判桃花源記體現了人民對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普遍愿望。反映人民愿望揭示社會現實問題010203理想的生活環境桃花源被描繪為一個風景優美、寧靜祥和的世外桃源,表現了作者對理想生活環境的追求。理想的人際關系在桃花源中,人們和睦相處、互相關愛,體現了作者理想中的人際關系。理想的生活方式桃花源中的居民自給自足、怡然自樂,展現了作者理想中的生活方式。表達對理想生活向往通過描繪桃花源中人們的生活狀態,引發讀者思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以及人生的真諦。生命的價值引發讀者思考人生價值觀文章中強調了道德的重要性,批評了社會上的不道德現象,引導讀者反思自己的道德觀念和行為。道德觀念桃花源記鼓勵人們追求自由和幸福,同時也提醒人們要關注社會現實,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社會責任05跨學科知識鏈接歷史背景:東晉時期政治經濟狀況士族勢力強大東晉時期,士族勢力逐漸壯大,成為政治上的主導力量。北方戰亂頻繁北方戰亂頻繁,導致大量人口南遷,東晉政權在南方建立。經濟發展南方經濟逐漸發展,農業、手工業、商業等產業逐漸繁榮。文化傳承東晉時期,士族文化逐漸發展,詩詞歌賦、書法繪畫等藝術成就顯著。地理位置武陵地區位于中國南方,地處山區,地勢險要。氣候條件武陵地區氣候濕潤,適宜農作物生長,是農業發達地區之一。水資源武陵地區水資源豐富,河流縱橫交錯,為當地農業和漁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生態環境武陵地區生態環境保護良好,植被茂盛,物種豐富,是自然生態的寶庫。地理知識:武陵地區自然環境介紹民俗風情:古代農耕文化特點農耕方式古代武陵地區主要采用牛耕、人力等傳統農耕方式,農業生產水平較低。01020304農作物種類主要種植水稻、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同時也種植茶葉、柑橘等經濟作物。生活習慣古代武陵地區居民以農耕為生,生活習慣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節日習俗有許多與農業相關的節日,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這些節日都與農耕文化和傳統習俗緊密相連。06考點總結與應試技巧歷年真題回顧文學常識題《桃花源記》的作者、朝代及文學地位。文章內容理解題對文中描繪的桃花源景象、人物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行理解分析。寫作特色題分析文章的結構、語言風格及藝術手法等。拓展應用題結合現代生活實際,探討《桃花源記》的現實意義。答題方法指導理解文意通過朗讀、默讀等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關鍵詞在回答問題時,要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如地名、人名、景物等,以便準確理解題意。答題條理清晰回答問題時要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注意邏輯性。靈活應變對于不同的題型和提問方式,要學會靈活應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