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第32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頁
2025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第32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頁
2025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第32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頁
2025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第32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頁
2025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第32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第32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2024·湖南雅禮中學模擬)16世紀法國某一聞名學問權威和指責家曾經說道:“我認為生命不是這個樣的,我覺得它值得稱頌,富于樂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還是如此。我們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賜,它是優越無比的。”據此推斷,該學者的思想濫觴于下圖中的()解析材料這段話是對生命的高度贊許,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而人文主義精神濫觴于古希臘。圖中C是希臘,故C項符合題意。答案C2.(2024·華東師范高校附中模擬)論文的關鍵詞對內容有著提綱挈領的作用。有一篇評價某歷史人物的論文,關鍵詞有“相對主義”“否定權威”“注意實利”等,該人物最有可能是()A.墨子 B.韓非C.普羅泰格拉 D.蘇格拉底解析普羅泰格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認為人的感覺是判定一切的標準,一方面否定了神的權威,另一方面由于人的感覺具有不確定性導致相對主義的傾向,同時他是智者學派代表人物,而智者是靠教授好用性的演說、修辭等技巧收取酬勞的職業老師,符合材料“注意實利”,故C項正確。答案C3.(2024·福建龍巖模擬)普羅泰格拉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同時又認為“我們不能確定地知道諸神的存在及其本質,不過這并不阻礙我們對神的崇拜”。由此可見他所處時代()A.不能完全擺脫宗教的精神束縛B.對人與自然的相識仍處原始蒙昧狀態之中C.懷疑神靈挑戰正統成為社會主流價值觀D.民主政治的旺盛促成了自我意識的膨脹解析智者學派把人從神和自然的狀態中解放出來,但是由于生產力水平的限制其并未完全擺脫宗教的束縛,故A項正確;依據前面的分析,故B項錯誤;懷疑神靈挑戰正統是近代伴隨著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而成為社會主流的,故C項錯誤;依據材料“我們不能確定地知道諸神的存在及其本質,不過這并不阻礙我們對神的崇拜”可知,人的意識仍受神學思想的束縛,并非完全的自我膨脹,故D項錯誤。答案A4.(2024·安徽蕪湖、馬鞍山三模)古希臘先哲設想:有一批囚徒,自小待在一個地穴中,被鎖鏈束縛不能轉頭,只能看前面洞壁上的影子,自然地認為影子是惟一真實的事物。假如有人拉他走出洞窟,他才處于真正的解放狀態。這一設想旨在強調()A.“人是萬物的尺度”B.理性高于感覺C.“理念”世界才是真實的D.“美德即學問”解析材料前半部分說明白人的感覺有可能受到外界限制,材料的后半部分反映了擺脫限制之后,人的理性的價值,故B項正確。答案B5.(2024·天津河東調研)《論真理》中記載了普羅泰格拉留傳下來的哲學名言:“人是萬物的尺度,存在時萬物存在,不存在時萬物不存在。”據此推斷:普羅泰戈拉認為國家治理好壞的標準應是()A.是否由“哲學王”來做統治者B.是否民主和強盛C.是否人人都遵守習俗和法律D.是否對人有利和符合人性解析“是否對人有利和符合人性”體現注意個人權力與價值,與材料中普羅泰格拉的哲學名言“人是萬物的尺度”相符,故D項正確。答案D6.(2024·山東日照模擬)蘇格拉底說:“我是一只牛虻……這個國家好比一匹碩大的駿馬,可是由于太大,須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煥發起來。”這表達了怎樣的人生價值觀()A.人格獨立,思想自由 B.民辦法識,參政意愿C.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D.批判精神,社會責任解析蘇格拉底認為國家“由于太大,須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煥發起來”,這表現了蘇格拉底的愛國情懷,并非追求個人自由,故A項錯誤;民辦法識,參政意愿與材料所述內容無關,故B項錯誤;材料表明,蘇格拉底是在強調自己本人對國家、社會應盡的責任,并非要求“匹夫有責”,故C項錯誤;“由于太大,須要一只牛虻叮叮它”說明蘇格拉底在關注國家的弊端,希望通過自己的盡職盡責,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故D項正確。答案D7.(2024·山東聊城模擬)蘇格拉底畢其一生都在反對敗壞道德的相對主義,他信任存在著不以每個人的觀點為轉移的確定價值,這就是美德。這表明蘇格拉底()A.推崇理性的力氣 B.否定神的意志權威C.強調個人主觀感受 D.反對智者詭辯行為答案D8.(2024·安徽百校聯考)蘇格拉底堅持“無人有意作惡”,一切罪惡都是來源于人的愚昧無知。這符合蘇格拉底()A.“美德即學問”的哲學觀B.“性善論”的言論C.“相識你自己”的價值觀D.對真理的追求解析“一切罪惡都是來源于人的愚昧無知”,所以蘇格拉底主見學問的重要性,有了學問才能發揚善性才能避開罪惡,故A項正確;性善論是儒家人性論的主流,故B項錯誤;材料的側重點是說學問與善性的關系,意在指導人們通過教化接受學問,提高德性,而“相識你自己”只強調最終的人生價值,并沒提出詳細的手段或方法,與題干意思不合,故C項錯誤;材料信息沒有涉及真理的地方,故D項錯誤。答案A9.(2024·湖南衡陽三模)在信仰問題上,普羅泰格拉公然宣稱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懲處;而蘇格拉底則信任自己的“靈機”而不是傳統的邦神,這也成為了他被控告的一個有力的理由。這實質表明兩人()A.都公開反對宗教神學B.都強調道德的重要性C.都因犯罪遭到了懲處D.都注意于對人的思索解析依據材料“公然宣稱自己不信神”“信任自己的‘靈機’而不是傳統的邦神”可知宣稱自己不信仰神,并非反對宗教神學,故A項錯誤;依據所學,普羅泰格拉主見“人是萬物的尺度”,確定人的價值尊嚴,忽視道德,故B項錯誤;古代雅典,不信奉邦神,也是一種違法行為,要受到懲處,但他不是二者“實質”層面的共同點,故C項錯誤;依據材料“公然宣稱自己不信神”“信任自己的‘靈機’而不是傳統的邦神”表明二者對神持懷疑看法,實質上反映了二者確定人性和人的價值尊嚴,具有人文主義的性質,故D項正確。答案D10.(2024·北京朝陽調研)這一位古希臘宏大的哲學家,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失利、僭主政治的執政的時期。他與他的老師、他的學生并成為希臘三賢。在哲學領域,他認為宇宙間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是()A.自我 B.物質C.邏輯 D.理念解析從“他與他的老師、他的學生并成為希臘三賢”,可知該人物是柏拉圖,他認為理念是宇宙第一性永恒不變的,故D項正確;故A、B、C項錯誤。答案D11.(2024·安徽安慶調研)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一書中說道:“同等的人交互做統治者也做被統治者,這才合乎正義。”這一觀點()A.揭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B.反映了法律至上人人同等的原則C.體現亞里士多德相識的局限D.認為輪番而治使人人都獲得權力解析材料信息強調的是亞里士多德把統治分成兩個方式:一主子統治非自由人即奴隸,二自由人統治自由人,即公民統治公民。在其次種統治方式中,公民互為統治和被統治者。既然公民互為統治和被統治,就應當兼具指揮和聽從的品德,這只是亞里士多德的一個觀點,與民主政治沒有關系,故A項錯誤;法律至上人人同等說法錯誤,故B項錯誤;站在現代人的觀點看,強調的是輪番而治,須要從執政者的素養考慮,亞里士多德相識有局限性,故C項正確;“人人”說法錯誤,這里是全部的公民,故D項錯誤。答案C12.(2024·黑龍江大慶調研)古代東西方都曾呈現出對人類自身相識上的自覺,其中主見正確處理人和人的關系,以道德上的律己來調整社會沖突的思想家是()A.孔子蘇格拉底 B.老子普羅泰格拉C.孟子柏拉圖 D.莊子亞里士多德解析孔子主見“克己復禮”,要求人們約束自己的行為習慣以穩定社會秩序,蘇格拉底主見“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美德即學問”,也主見用道德律己調整社會沖突,故A項正確;老子主見清靜無為,順其自然,沒有強調道德律己,普羅泰格拉主見人是萬物的尺度,忽視道德,故B項錯誤;孟子主見仁政、性善論,但沒有提及人應以道德律己,柏拉圖主見按品德進行社會分工,不是用道德律己維護社會秩序,故C項錯誤;莊子繼承老子的自然無為思想,沒有強調道德律己,亞里士多德也沒有強調以道德律己來維護社會秩序,故D項錯誤。答案A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13題25分,14題12分,共37分)13.(2024·山東濟南模擬)(25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哲學家之中最出名的叫做孔子……我們就不得不承認他可以與異教哲學家相媲美,而且還超過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中國有學問的人特別敬重他,以致不敢對他說的任何一句話稍有異議,而且還以他的名義起誓,隨時打算全部實行,正如對待一個共同的主宰那樣。不僅哲學家作為一個階級是如此,就是統治者在過去的時代里也賜予他以對一個人的最高敬意。材料二中國古代人文主義者認為:在人與人之間應當保持一種和諧的關系,相互關切、相互愛惜。……認為一個沒有秩序的社會是危急的,會給社會成員帶來災難,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會發展須要的禮法模式。……提出要使“義”成為第一追求,認為它是人的根本價值所在。……人在社會中離不開交往,而人們之間的交往須要一個基本的準則,應當真誠待人,不虛偽欺詐。——《中國的本土人文精神》(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學問,為什么“統治者在過去的時代里也賜予他以對一個人的最高敬意”?列舉與孔子媲美的一位古希臘哲學家的思想。(12分)(2)依據材料二,指出中國古代人文主義者提出的人類社會和賢明政治的根本原則。結合所學學問,分析導致中西人文主義思想出現差異的社會根源。(13分)答案(1)緣由:孔子的儒家思想后來發展為官方哲學,有利于維護封建專制統治。蘇格拉底,關注人的倫理道德,提出“美德即學問”。(或:普羅泰格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柏拉圖激勵人們獨立理性思索;亞里士多德提出自然界中人類是最高級的。)(2)原則:保持和諧關系、提倡仁愛;提倡禮治;重視道義;提倡誠信。根源:古希臘工商業的旺盛和民主政治的發展;中國農耕經濟和中心集權制的發展。14.(2024·陜西五校聯考)(12分)不同文明的發展有其獨特性,文明的溝通互動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材料神話是人類祖先留下的珍貴精神財寶。中國古代神話多記載創世英雄們為生存與自然抗爭,如人們熟知的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神話。受到謳歌贊揚的英雄多是犧牲個人利益、克己奉公的典范。古希臘的神話英雄們都有浪漫主義的幻想,常常進行海外掠奪,并以此為榮。古希臘神有和人一樣的喜怒哀樂,盡情地實現個人價值,如宙斯雖是天帝,卻時常到人間尋歡作樂。依據材料評述中國古代神話與古希臘神話差異及成因。(12分)解析依據材料中“中國古代神話多記載創世英雄們為生存與自然抗爭,多是犧牲個人利益、克己奉公的典范”“古希臘的神話英雄們都有浪漫主義的幻想,盡情地實現個人價值”等信息可知其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