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3
4.新能源汽車技術
一、專業名稱及代碼
專業名稱:新能源汽車技術
專業代碼:460702
二、入學要求
普通高級中學畢業、中等職業學校畢業或具備同等學力。
三、修業年限
三年
四、職業面向
所屬所屬
對應行業主要職業類別主要崗位類別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
專業大類專業類
(代碼)(代碼)(或技術領域)等級證書舉例
(代碼)(代碼)
汽車工程技術人員新能源汽車裝配、調試、
(2-02-07-11)檢測與質量檢驗;
新能源整新能源汽車動力驅動
裝備制造汽車制汽車整車制造人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部件
車制造(3612)電機電池技術等級證書;
大類造員(6-22-02)生產現場管理;
汽車修理新能源汽車電子電氣
(46)(4607)汽車修理技術服務人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部件
與維護(8111)空調舒適技術等級證書
員試驗;
(4-12-01)新能源汽車維修與服務
五、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科技和人文素質,掌握新能源汽車結
構原理、檢測診斷、維護保養等知識和技術技能,面向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與售后服務職業崗位群,能夠
從事新能源汽車試制試驗、裝配調整、性能檢測、質量檢驗、生產管理及技術維修等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
技術技能人才。
(二)培養規格
本專業畢業生應在素質、知識和能力方面達到以下要求。
1.素質
(1)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踐
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深厚的愛國情感和中華民族自豪感;
(2)崇尚憲法、遵法守紀、崇德向善、誠實守信、尊重生命、熱愛勞動,履行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具
有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參與意識;
(3)具有質量意識、環保意識、安全意識、信息素養、工匠精神和創新思維;
(4)勇于奮斗、樂觀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有較強的集體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體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運動知識和一兩項運動技能,養成良好的健身與衛
生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
(6)具有一定的審美和人文素養,能夠形成一兩項藝術特長或愛好。
2.知識
(1)掌握必備的思想政治理論、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
(2)熟悉與本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環境保護、安全消防、文明生產等相關知識;
(3)了解國內外清潔能源汽車技術路線。
54
(4)掌握各類新能源汽車的基本結構和技術特點。
(5)熟悉高壓電的安全防護和技術措施。
(6)掌握動力電池管理系統和上電控制邏輯知識。
(7)掌握永磁同步電機的工作原理。
(8)了解新能源汽車的熱管理系統知識。
(9)掌握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類型和交直流充放電控制邏輯知識。
(10)掌握新能源汽車整車電源分配和網絡架構知識。
(11)掌握新能源汽車暖風和空調系統的控制原理。
(12)掌握新能源汽車的故障診斷策略知識。
(13)掌握汽車輕量技術知識。
(14)了解智能網絡汽車技術知識
3.能力
(1)具有探究學習、終身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
(3)能能夠識別新能源汽車的組件和儀表報警燈的含義
(4)能夠遵循安全操作規范,從事新能源汽車裝配與調整。
(5)能夠根據用戶手冊或保養手冊要求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維護。
(6)能夠使用常用高壓電作業檢測設備工具進行高壓斷電、高壓絕緣檢測。
(7)能夠進行新能源汽車高壓驅動系統的性能檢測和組件更換。
(8)能夠進行新能源汽車電路分析。
(9)能夠進行新能源汽車CAN總線的檢測和分析。
(10)能夠進行新能源汽車暖風和空調系統的檢測和組件更換。
(11)能夠進行新能源汽車故障碼和數據流的分析。
(12)能夠判斷新能源汽車常見故障并進行檢測維修。
六、課程設置
本專業課程包括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
(一)公共基礎課程
公共基礎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
包括思想道德與法制、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體育、信息技術、
大學語文、公共英語、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創新與創業教育指導、中華優秀傳統
文化、軍事技能與軍事理論、勞動、高等數學等。
1.思想道德與法制(48學時,3學分,考試)
課程目標: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教育為主線,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體驗,幫助大學
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進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惡、美丑和加強自我修養的能力,為逐漸成為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實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礎。
主要內容:本課程內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與民族精神教育、人生觀與價值觀教育、社會主
義與共產主義教育、社會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規范教育、職業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規范教育、戀愛婚
55
姻中的道德與法律規范教育、社會主義法律精神與法治觀念教育、我國基本法律制度與規范知識教育等。
教學要求:結合當代大學生的成長規律,幫助和指導大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解
決有關人生、理想、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增強識別和抵制錯誤思想行為侵襲的能力,
確立遠大生活目標,培養高尚思想道德情操,增強社會主義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的中國夢貢獻才智和力量。
2.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72學時,4學分,考試)
課程目標:使學生掌握和領會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以及習近平新時
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必然性、歷史地位及對中國革命、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事業的指導意
義;把握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其科學體系,深刻理解習近平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內容;了解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基本問題,掌握
馬克思主義觀察世界、分析國情的思維方法,提高政治理論素養,堅定馬克思主義信念,進一步樹立正確
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掌握和執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自覺性,
承擔起歷史使命,把學生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主要內容:包括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鄧小平理論及其歷史地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歷史
地位,科學發展觀及其歷史地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其歷史地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
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堅持和加強黨的
領導等。
教學要求:以課堂講授為主,實踐教學、網絡教學和自主學習為輔,通過知識學習、參與體驗、社會
調研等多種教學方式,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體育(108學時,6學分,考試)
課程目標: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能和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全面
發展;掌握鍛煉和保健身體的方法,培養終身鍛煉身體的意識和習慣;體驗運動樂趣,掌握一項喜愛的運
動項目,科學地進行體育鍛煉;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團結協作意識和集體榮譽觀。
主要內容:分為理論和實踐兩部分。體育基本理論知識包括體育衛生與健康、增強體質的鍛煉方法、
體育保健、各項目競賽規則;體育實踐包括田徑、體操、籃球、排球、乒乓球等。
教學要求:根據學生體質,通過各種體育項目基本技能的傳授和有效的鍛煉,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方
法鍛煉身體,達到國家體育鍛煉健康標準。
4.信息技術(64學時,4學分,考試)
課程目標:使學生掌握必備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應用計算機解決工作與生活
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使學生了解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準則,
培養學生成為信息社會的合格公民。
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的一般工作原理和結構,windows操作系統,文檔處理軟件、電子表格制作軟件、
演示文稿制作軟件和多媒體軟件的應用,以及互聯網應用和計算機信息安全等。
教學要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
設計、教學組織中的主導作用,結合現有教學條件,靈活選擇、運用教學方法。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強
調學做結合,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應充分發揮計算
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特點,利用計算機的圖、文、音、視、動畫等手段,生動靈活地表現教學內容,提高學
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情境。
56
5.大學語文(68學時,4學分,考試)
課程目標:使學生獲得較全面系統的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的知識,提高運用規范的現代漢語進行口頭
和書面交流的能力,以適應學習和工作的需要;通過針對性的培養,使學生比較準確地閱讀和理解文學作
品及文字材料,并具備一定的文學鑒賞水平、較好的綜合分析能力和較高的應用文寫作能力。
主要內容:包括文學作品閱讀欣賞和應用文寫作兩部分,主要內容有詩歌欣賞、散文欣賞、小說欣賞、
戲劇欣賞和行政公文、事務文書、專用文書等基本的應用文寫作的相關特點、格式與寫作要求等。
教學要求:閱讀、作品鑒賞、思考與寫作相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研究性選擇空間,重點是培養學
生的讀寫能力;課堂教學與校園文化、社會實踐相結合,通過詩歌朗誦比賽、文學社的創立等讓學生逐漸
融入到文學的氛圍中來;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實踐活動。
6.大學英語(68學時,4學分,考試)
課程目標:使學生較好的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
對英語語言文化的理解力和敏感性,提高學生使用語言的技能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在涉外交際活動
和就業需要中進行簡單的口頭和書面交流,并為今后繼續提高英語交際能力打下良好基礎。
主要內容:英語聽力、口語、閱讀、翻譯與寫作。
教學要求:遵循“以應用為目的,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教學思想,重視語言學習的規律,正確處
理聽、說、讀、寫、譯之間的關系,確保各項語言能力的協調發展。
7.高等數學(72學時,4學分,考試)
課程目標:使學生能夠較系統地掌握相關專業課程學習所必需的數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
為學生更好地進行后續專業課的學習、適應未來工作需要及進一步發展打好基礎;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
思維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學習、生活、工作中
遇到的實際問題,從而進一步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興趣。
主要內容:函數、極限、連續、一元函數微分學、一元函數積分學、常微分方程、多元函數微積分、
級數等。
教學要求:重點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注重結合專業特色和學生實際,適當降低
難度,以基本概念為基礎,以實際應用為目的,以必須、夠用為原則,靈活運用啟發式、討論式、研究式
等方法組織教學活動。
8.中華優秀傳統文化(72學時,4學分,考查)
課程目標:幫助學生深入了解中華民族文化的主要精神,理解和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要素和傳統
思維方式,引導學生自覺傳承傳統文化,增強學生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啟迪學生熱愛祖國、熱
愛民族傳統文化。
主要內容:包括中國傳統哲學、傳統宗教、傳統戲曲、傳統飲食、傳統建筑、傳統科技、傳統文學、
傳統書畫、傳統禮儀、傳統美德、中醫養生、節日民俗等。
教學要求:立足于加強對學生中國傳統文化素養的培養,從文化史、哲學史、思想史的高度,引導學
生認識中國傳統文化,領略中國祖先、古圣先賢聰明智慧,感悟古人對宇宙規律的認識,感悟古人對人類
心靈與道德的體悟,領略古人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對人類做出的貢獻,欣賞古人在文化、藝術上的高妙
神韻,感悟古人對生活的積極態度,感悟中國祖先創造的偉大文明,思考中國傳統文化與時代生活鏈接,
激發大學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情懷。
9.形式與政策(50學時,1學分,考查)
57
課程目標:幫助學生了解國內外重大時事,全面認識和正確理解黨的基本路線、重大方針和政策,認
清形勢和任務。
主要內容:是高校思想品德課中的一門必修課程,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
表”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密結合國際形勢,特別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
現代化建設的形勢,針對學生的思想實際開展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
教學要求:激發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心和社會責任感,珍惜和維護國家穩定的大局,為建設
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奮發學習、健康成長。
10.心理健康教育(36學時,2學分,考查)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
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跨世
紀素質教育工程,培養跨世紀高質量人才的重要環節。
11.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36學時,2學分,考查)
課程目標:本課程將通過分析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各類行業情況,通過創業教育,激發大學生職業生
涯規劃的自主意識,并通過學生自我分析、興趣探究、職業定位、職業素質培養等方面的理論和實踐教學。
主要內容:職業發展的意義,方向,指導思想及就業指導的相關知識。
教學要求:大學生從態度、知識、技能層面,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理性地規劃自己的未來,在學習過
程中提高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和就業能力。
12.創新與創業教育指導(72學時,4學分,考查)
課程目標:圍繞創新精神培養,在專業教育及必修課程中滲透創新教育元素,由“個體—全體”,開
展特長生導師制、社團活動、技能競賽、選修課、創新創業實踐等個性化培養,鼓勵創新發明、創新設計
及創新成果轉化,將創新教育貫穿高職教學全過程,提高學生可持續性發展能力。
主要內容:系統介紹創新的特征、意義、動機、類型等內容,
教學要求:全面分析創新主體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操作能力、興趣品質、創造意志等基本素質,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推進萬眾創新、大眾創業。
13.軍事技能與軍事理論(148學時,4學分,考查)
軍訓的目的是通過嚴格的軍事訓練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激發愛國熱情,發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培
養艱苦奮斗,刻苦耐勞的堅強毅力和集體主義精神,增強國防觀念和組織紀律性,養成良好的學風和生活
作風,掌握基本軍事知識和技能。
14.勞動(36學時,2學分,考查)
勞動課程尤其注重學生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方式,轉變學生那種單一的以知識傳授為基本方式、以知識結
果的獲得為直接目的的學習活動,強調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如探究、調查、訪問、考查、操作、服務、勞動
實踐和技術實踐等。因而,勞動課程比其他任何課程都更強調學生對實際的活動過程的親歷和體驗。
(二)專業課程
專業課程分為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拓展課和綜合實踐課程。
1.專業基礎課程
(1)汽車機械基礎(72學時,4學分,考試)
課程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常用機構的結構、運動特性和機械動力學的基礎知識,為
學生將來從事機械產品的設計、開發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
58
主要內容:本課程講述汽車常用機構受力分析及運動分析(汽車四連桿、汽車配氣機構、汽車輪系);
汽車典型零件的結構、材料及作用(鋼材類零件、鑄鐵類零件、有色金屬類零件、其它類零件);汽車典
型液力元件結構、工作原理及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案法(液壓泵、液壓缸、液壓控制閥、液力元件、汽車典
型液壓系統);汽車機修基礎知識與技能(維修工具、量具和鉗工、焊接、鈑金等基本知識和技能)等。
教學要求:可采用多媒體教學。現場參觀、汽車零件部件拆裝等教學手段。
(2)汽車機械識圖(72學時,4學分,考試)
課程目標:要求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正投影法圖示空間物體;能夠掌握和貫徹國家新標準的有關規定,
快速查閱工程圖樣中常用的國家標準;能夠快速識讀工程圖樣,弄清汽車零、部件結構、尺寸、技術要求,
想象出該零、部件的三維圖形;能夠根據給定的三維圖形正確繪制工程圖樣、標注尺寸、提出合理的技術
要求;能夠根據給定的汽車零、部件測繪出該零、部件的技術圖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為后續汽車機
械基礎和專業課程的學習及發展自身的職業生涯打下必要的基礎,是后續在生產管理及技術提升方面必備
的基本技能。
主要內容:制圖的基本知識與技能;正投影作圖基礎;基本體作圖基礎;汽車零件軸測圖;汽車零件
組合體;汽車零件的表示方法;汽車零件圖;常用件及標準件結構要素及表示方法;汽車部件裝配圖。
教學要求:通過實際操作達到具有識讀中等復雜程度的零件圖和裝配圖、繪制一般的零件圖和簡單裝
配圖的基礎能力。
(3)新能源汽車電工電子技術(72學時,4學分,考試)
課程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會直流串并聯電路、交流電路、交流保護電路、繼電器控制電路
等電工電路的制作與檢測;掌握整流電路、放大電路、穩壓電路、延時電路、振蕩電路、開關電路、逆變
電路、直流變換電路等電子電路的制作與調試;掌握電動機控制電路制作與檢測;掌握電子控制電路制作
與檢測;能夠正確合理使用新能源汽車。
主要內容:本課程講述電工電路制作與檢測;電子電路制作與調試;電動機控制電路制作與檢測;電
子控制電路制作與檢測。
教學要求:課程以理論講授和實物操作相互結合,集中講授與學生分組學習交替進行。
(4)汽車文化與概論(72學時,4學分,考試)
課程目標:學生以獨立或小組合作的形式,在教師指導下或借助汽車資源等資料,以基礎的、寬泛的、
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緊密的汽車知識為載體,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培養學生對專業的興趣。
主要內容:本課程講述汽車演化與識別、結構及造型、汽車基本性能介紹、汽車新技術介紹、世界及
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史、汽車展示與鑒賞等。世界汽車發展概況及汽車工業發展史;汽車公司、名人及品
牌、車標含義等。
教學要求:本課程的教學工作應由一定實際工作經驗的專業教師擔任。教學設施具備多媒體。教學工
具有汽車常用維修工具箱
(5)汽車材料與金屬加工(72學時,4學分,考試)
課程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掌握汽車常用的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以及金屬材料加工和熱處理的
基本知識。
主要內容:本課程講述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鋼鐵材料、有色金屬及非金屬材料等介紹及其在汽車上的應
用;汽車燃料、汽車潤滑材料、汽車輪胎及工作油液介紹;汽車美容材料;汽車金屬加工基礎知識介紹等。
教學要求:教學設施具備多媒體
59
(6)汽車構造(72學時,4學分,考試)
課程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汽車發動機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掌握常用發動機拆裝
工具和設備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了解汽車底盤、車身各系統、各總成的功用、組成和類型;掌握汽車底盤、
車身各總成的構造與工作原理;掌握常用底盤的拆裝工具和設備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自我學習新知識、
適應汽車新結構和新技術發展變化的方法,
主要內容:本課程講述汽車總論及發動機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曲柄連桿機構與機體組件、換氣系統
與換氣過程、汽油機燃料供給與燃燒、電控汽油噴射系統、柴油機燃料供給與燃燒、汽油機點火系統、發
動機冷卻系統、發動機潤滑系統、發動機起動系統、發動機特性、新型汽車發動機等。
教學要求:采用現場教學和互動方式,配合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2.專業核心課程
(1)認識新能源汽車(36學時,2學分,考試)
課程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新能源汽車的類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
必要性,以及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和趨勢,掌握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氣
體燃料汽車、生物燃料汽車、氫燃料汽車和太陽能汽車的基礎知識,對電動汽車儲能裝置、電動汽車電機
驅動系統、電動汽車能源管理和回收系統、電動汽車充電技術,以及新材料和新技術在汽車上的應用有整
體的了解。
主要內容:本課程主要講述新能源汽車的定義和分類;新能源汽車最新發展現狀和與發展趨勢;新能源汽
車的類型及對應的主流車型;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特點和結構組件的安裝位置;新能源汽車的的常見功能。
教學要求:運用多媒體技術、專業軟件等現代教學手段進行課程知識講授。
(2)電學基礎與高壓安全(72學時,4學分,考試)
課程目標:本課程是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是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學習的基礎,
通過該課程學習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本課程構建了電學基礎知識和新能源汽車高
壓安全兩大部分內容,介紹了基本的電學知識、維修新能源汽車常用的工具、常用電子元器件特性、高壓
電基礎知識、高壓安全與防護等理論知識和實際檢測方法。
主要內容:本課程主要講述常見電路基礎元件及特性并能夠進行相關測量;新能源汽車高壓警示標記和
高壓組件的絕緣檢測:國家高壓法規、維修車間防護和維修人員資質等;常用絕緣工具的識別和高壓檢測設
備的使用:掌握高壓中止(切斷回路)標準流程操作。
教學要求:本課程采用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方式,其實踐教學環節除了部分必需的驗證性實驗和
現場演示外,每個學習情境都根據生產實際,以一個基本完整的工作任務作為學習情境,設置相應的實訓
項目,并以此工作任務為學習情境,圍繞該情境開展理論和實踐教學。
(3)新能源汽車整車控制技術(72學時,4學分,考試)
課程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新能源汽車的分類、基本結構、組成和原理;
認識新能源汽車用的電動電池、電動機等各部分的有機聯系;了解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新材料、新工藝、
新技術,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提高新能源汽車構造原理的應用能力和發展本專
業的能力,提高和專業有關的工作適應性。
主要內容:新能源汽車整車控制類型及控制系統;整車驅動系統控制技術;電動真空泵控制技術;電
動空調控制技術;42V電動轉向控制技術。
教學要求:在教學中多媒體動畫與現場教學(實物、示教板等)相結合,使教學直觀明了;再通過實
60
訓教學鞏固和加深。對于實踐性較強的教學內容,則采用現場教學和實訓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
能親眼看到,親手做到,使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有機結合,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4)新能源汽車電氣技術(72學時,4學分,考試)
課程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掌握新能源汽車電路識圖、電路圖的基本組成和元件識別、
比亞迪和豐田電路圖的識讀方法、整車控制網絡系統、整車控制系統的功能和網關的測量、車載網絡框架
結構和總線測量、新能源車輛的智能網絡系統、電動助力轉向系統、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功能與組件更換、
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信號測量、暖風和空調系統、新能源車輛暖風和空調系統的功能與組件更換、新能源
車輛暖風和空調系統的信號測量、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技術、充電的類型和操作使用、充電組件的技術要求
與檢修;能遵守相關法律,技術規定,按照正確規范進行操作,保證維修質量。
主要內容:本課程主要講述新能源汽車電路分析:新能源汽車CAN總線的檢測和分析;12V電源分配系
統及配電盒功能;新能源汽車交直流充電系統檢修
教學要求: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并輔以實物進行教學,使講授更生動,學生更易于接受。根據教學
內容可采用講授法、演示法、分組討論法、項目教學法、頭腦風暴法、案例教學法等。采用理論和實踐相
結合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通過學習過程的體驗或實際汽車電控系統的故障診斷與維修等,提高學習興趣,
激發學習動力,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
(5)新能源汽車電池及管理系統檢修(72學時,4學分,考試)
課程目標:能夠對動力電池組的拆裝與檢測、不同類型動力電池組的技術分析、動力電池管理系統的
檢修、廢舊電池的處理。
主要內容:電池組的連接方式和常用參數;動力電池組及管理系統各組件安裝位置和功能;動力電池
組漏電檢測;電動機械式接觸器的作用和電源管理系統狀監測;動力電池組管理系統組件工作原理與外部
低壓連接接口的定義;動力電池組拆裝與評估;電池模組和單體電池的檢測和均衡;能夠進行動力電池組
電池模塊充放電與容量均衡;動力電池組熱管理系統;上電控制邏輯和檢測。
教學要求: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
(6)新能源汽車電機及控制系統檢修(72學時,4學分,考試)
課程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的拆裝與檢修,幫助學生從動力系統組
成、工作原理以及裝配方法等多方面學習新能源車的維修操作知識。
主要內容:簡單電機模型工作原理;水磁同步電機構造與工作原理;交流異步電機構造與工作原理:典
型電機拆裝與檢測;電機驅動系統傳感器結構和原理;汽車變頻器結構和基本原理;典型汽車變頻器結構
拆裝;電機及控制系統熱管理。
教學要求:本課程采用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方式,其實踐教學環節除了部分必需的驗證性實驗和
現場演示外,每個學習情境都根據生產實際,以一個基本完整的工作任務作為學習情境,設置相應的實訓
項目,并以此工作任務為學習情境,圍繞該情境開展理論和實踐教學。
(7)新能源汽車的維護與故障診斷(72學時,4學分,考試)
課程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新能源汽車的機械構造和電子控制系統的構造和性能進行了
解和掌握,并掌握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柴油機車的主要結構和功能特點的區別。對純電動汽車的使用和維修
的一般知識有比較系統的了解,初步學會動手檢測、調試、和維修純電動汽車的常見故障,為今后從事新能
源汽車行業的設備管理、營銷、服務和維修等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主要內容:本課程主要講述新能源汽車的首保作業、日常維護和定期維護作業;新能源汽車故障碼和
61
數據流分析;新能源汽車故障診斷策略;常見故障(不能上高壓電、無法交直流充電、無法制冷或采暖、無
法掛擋或行駛等)故障診斷。
教學要求:教學設施具備多媒體。實訓課時占總課時一半以上。
3.專業拓展課程
(1)智能聯網汽車技術(72學時,4學分,考試)
課程目標:通過任務引領型的項目活動,使學生了解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及產業鏈的需求、掌握智
能網聯汽車的三大關鍵技術感知識別、決策規劃與控制執行技術,能夠依據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行業、企
業的標準及規范完成智能汽車的基礎維保及相關售后服務工作。
主要內容:本課程主要講述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架構、環境感知技術、高精度地圖與定位技術、智能決
策技術、控制執行技術、人機交互技術、信息交互技術等。
教學要求:在任務驅動的前提下采用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法(企業模擬運作教學)、互動啟發式教學。
(2)汽車售后服務管理(72學時,4學分,考試)
教學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熟識現代汽車服務涵蓋的領域、汽車服務的方式與方法、汽車
服務行業規范及汽車服務市場的運營模式。本課程著重培養和提高汽車服務行業管理人員的職業能力;注
重內容的現實性、超前性,知識體系的系統性、針對性;強調學習培訓的實性和實效性。
主要內容:汽車綜合服務戰略;汽車廠商的售后服務與服務管理;汽車維修與美容裝飾服務管理;汽
車配件經營管理;汽車綜合服務管理政策法規及汽車法律服務概述;汽車綜合服務市場的開發;汽車回收
與再生等
教學要求:理實一體專業教室,具有計算機20臺,能上網,有保險教學軟件,辦公桌20個(每桌4
人小組,配備相關汽車售后服務資料)
(3)燃料電池汽車技術(72學時,4學分,考試)
教學目標: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能理解燃料電池的基本原理、結構、關鍵材料,掌握不同種類
燃料電池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和運行特性,了解燃料電池發電系統組成。
教學內容:燃料電池概述;燃料電池熱力學與動力學;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堿性燃料電池;磷酸燃
料電池等。
教學要求:通過老師講解,網上學習,掌握以上內容。
(4)汽車保險與理賠(72學時,4學分,考試)
課程目標:掌握汽車保險基礎知識、汽車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掌握汽車保險主要險種(基本險和附
加險)和承保范圍;熟悉汽車保險投保的基本流程,退保、續保、批改等手續;熟悉汽車保險理賠的基本
流程、賠款理算;在實務中能辦理汽車保險的投保、退保、續保等手續;在實務中能辦理各類汽車理賠手
續;通過該課程學習,培養相關技能,拓寬專業優勢。
主要內容:汽車保險基礎知識;汽車保險合同;汽車保險基本險;全汽車保險附加險;汽車保險投保
實務;汽車保險理賠實務。
教學要求: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的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示范和學生分組討論、訓練互動,學生
提問與教師解答、指導有機結合,讓學生在“教”與“學”過程中,牢固掌握有關知識與技能。同時在實
踐教學中應盡量創設工作情景,結合實際案例,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崗位適應能力的訓練。
(5)汽車實驗技術(72學時,4學分,考試)
教學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汽車系統的測試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實驗方法上樹立系統的
62
觀點,熟悉從理論設計到產品的整個過程中各個零部件、總成和整車的設計、實驗方法和依據的基本標準,
使學生樹立產品全局的設計思想。熟悉各種專業實驗設備和實驗方法,了解各設備的工作原理和設備的設
計方法,從實驗的角度全面把握汽車設計的基本內容和基本方法,鞏固所學的有關理論和汽車結構知識。
教學內容:汽車整車性能測試;發動機性能測試;汽車底盤性能測試;汽車電氣設備測試;汽車安全
性能測試。
教學要求: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的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示范和學生分組討論、訓練互動,學生
提問與教師解答、指導有機結合,讓學生在“教”與“學”過程中,牢固掌握有關知識與技能。同時在實
踐教學中應盡量創設工作情景,結合實際案例,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崗位適應能力的訓練。
4.綜合實踐課程
(1)跟崗見習
通過專業講座和到4S點參觀學習等方式對學生開展專業認識教育。
(2)職業技能(資格)證書
通過相應的培訓獲得智能新能源汽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3)畢業技能考核(36學時,2學分,考試)
教學內容:1、國內外典型汽車檢測,修理的工作組織和計劃。2、國內外典型汽車檢測,修理的工藝
流程及要求。3、參加國內外典型汽車檢測,修理工藝實際操作。4、典型汽車維修設備的操作及使用。5、
參加國內外典型汽車各工種的修理操作。6、參加修竣車輛的修理質量檢查、檢測、分析、總結及整改,掌
握工程修復驗收標準。
教學目標:通過這門課學習,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技能,使理論知識和社會生活、生活實踐緊密結
合,進一步提高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融合,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作風和嚴肅認真、
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
教學要求:通過老師講解,實際操作,讓每一個學生成為一個合格的畢業生。
(4)頂崗實習(480學時,30學分,考查)
學校統一安排在企業學生實習的一種方式。本專業學生畢業前通常會安排學生進行實習。頂崗實習不
同于其他實習方式,它使學生完全履行其實習崗位的所有職責,獨當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對學生的
能力鍛煉起很大的作用。
七、學時安排
(一)學年教學時間安排
學年一二三
學期123456
課程教學(周學時/周數)23/1622/1820/1822/1822/18
考試(周)22222
入學教育及軍訓(周)2
專業專項技能訓練(周學時/周數)
頂崗實習(周學時/周數)30/20
合計(周)202020202020
(二)課程結構比例
學時分配理論學時占總實踐學時占
課程分類課程性質
理論學時實踐學時總學時學時比例(%)總學時比例(%)
公共基礎課必修課63435298656.0%44.0%
63
選修課36036100.0%0.0%
專業基礎課必修課21621643250.0%50.0%
專業核心課必修課23423446850.0%50.0%
必修0%50.0%
專業拓展課
選修課36367250.0%50.0%
綜合實踐課程必修課05346360.0%100.0%
總計11581700285840.5%59.5%
(三)專項實踐教學時間安排
3.實踐教學計劃表(含項目課程)
序實踐類型開課
類別課程(項目)名稱學時實踐地點
號實訓實習學期
1新能源汽車電工電子技術36√汽車工程系實訓中心2
2汽車構造36√汽車工程系實訓中心2
3認識新能源汽車18√汽車工程系實訓中心3
4電學基礎與高壓安全36√汽車工程系實訓中心3
課程實訓5新能源汽車整車控制技術36√汽車工程系實訓中心4
(包括綜6新能源汽車電氣技術36√汽車工程系實訓中心1
專
合實訓課7新能源汽車電池及管理系統檢修36√汽車工程系實訓中心1
程)
業
8新能源汽車電機及控制系統檢修36√汽車工程系實訓中心3
實9新能源汽車的維護與故障診斷36√汽車工程系實訓中心4
10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技術36√汽車工程系實訓中心4
踐
11智能網聯汽車技術36√汽車工程系實訓中心5
12燃料電池汽車技術36√汽車工程系實訓中心5
1頂崗實習540√校外實習基地6
專項技能
2跟崗見習18√校外實習基地2
實訓
3畢業技能考核訓練36√汽車工程系實訓中心5
(四)關于學分替換
1.在校期間取得本專業職業技能(資格、等級)證書,經學院認定可另計4學分。此學分可代替相關
專業課學分。
2.獲省級以上學生職業技能競賽(不包括行業、企業、學會、協會組織的技能競賽)三等獎以上獎勵
的按學院規定計算學分。此學分可代替相關專業課學分。
3.各模塊選修課,必須修夠最低學分,允許學生從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或其它途徑取得學分。
4.國家計算機等級考試、英語A、B級考試成績合格可以計計算機應用基礎、大學英語課程學分。
八、教學進程及學時總體安排
根據公共基礎課程與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拓展課程之間的銜接關系,遵循學習規律,
第一、二學期主要安排公共基礎課程,適當安排專業基礎課程,三、四、五學期集中安排專業核心課程和
專業拓展課程及畢業設計,第六學期安排頂崗實習。具體安排見附表《教學進程安排表》。
九、實施保障
(一)師資隊伍
專業師資配置與要求
1.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師資配置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擁有一支業務素質良好、結構合理、相對年輕穩定的教師隊伍,共有專兼職教師19
64
人,其中專職教師15人,兼職教師4人,兼職教師主要來自于行業企業。副高級職稱以上2人,講師9人,
助教4人,雙師型教師15人。其中,大部分教師具有豐富的汽車行業相關的見習、進修、工作經歷,7人
參加國家骨干類教師培訓,7人參加中銳教育集團組織的汽車行業骨干教師培訓,4人出國培訓,培訓教師
包括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
2.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對師資的要求
系統、豐富、新穎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傳授理論知識的能力;新能源汽車專業技術人才和培訓新能源汽車專
業技術人才或能工巧匠的能力;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并不斷改進、完善教學大綱的能力;課堂管理能力和
合理選擇、創新教學方法的能力;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接受現代職教理念和創新職教方法的能力。
(二)教學設施
1.建設具備工學結合特色的汽車維護與保養實訓車間
依托學校內部場地,建成小型規模、具備工學結合特色的汽車維護與保養實訓車間。校企互動,實現
教學場地與生產環境一體,按照企業對外經營的模式進行建設,實訓室建成后,計劃對學校全體教師的私
家車開放,讓有經驗的教師帶領學生對教師汽車進行維護保養作業,并定期邀請企業技術骨干進行技術指
導,解決技術難題,使學生親身體驗汽車維修、保養實踐,做到與企業零距離對接。同時,為汽車社區快
修服務人才培養方向的探索奠定基礎。
2.新建適應崗位需要的專業實訓室
根據學校經費投入和實訓室建設進度,新建汽車鈑金實訓室、汽車涂裝實訓室、汽車性能檢測維護實
訓室、汽車模擬仿真實訓室。使本專業課內實踐環節完全在校內實施,降低實訓教學成本。該批實訓室建
成后,將初步實現完整的汽車維修與檢測校內實訓基地建設規劃,除了可以用于學生教學,還可以對外開
展車輛檢測、車輛修復、車輛美容、人員培訓等服務,使本專業校內實訓基地服務于社會,為教師和學生
提供一個產、學一體的場所。
3.實踐教學主要設施配置
校內實訓基地——汽車實訓中心,中心設備配置齊全,足以滿足新能源汽車術專業學生實踐課教學的要求。
中心內各實訓室主要設備配置見下表。
序號主要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
1雙柱汽車舉升器元征TLT235ST臺6
2四柱汽車舉升器元征TLT440W臺1
3實訓整車比亞迪e5輛1
四輪定位儀ZY2608臺1
大力汽保車輪動平衡機
臺1
4檢測儀器及主要配套設備CB—958
大力汽保輪胎自動拆裝機
臺1
DL—988B
5汽車油電混合動力系統解剖模型DB-5001套1
6汽車油電混合動力系統綜合實訓臺(豐田普瑞斯)DB-5002套1
7汽車電動動力系統示教板DB-5003套1
8電動機動車制動能量回收控制實訓系統DB-5006套1
9電動汽車在線檢測實訓考核系統DB-5008套1
10汽車電動動力系統實訓平臺DB-5013套1
11動力電池組管理系統試驗臺(電池管理系統(BMS)實訓臺)DB-5014套1
12汽車混合動力系統示教板DB-5015套1
13汽車電動動力系統示教板DB-5017套1
65
14電動汽車空調系統實訓臺DB-5021套1
15純電動汽車制動能量回收系統示教板DB-5022套1
16電動汽車高壓安全防護系統示教板DB-5024套1
17電動汽車整車CAN總線網絡系統示教板DB-5026套1
18純電動汽車動力系統實訓臺DB-5030套1
19純電動汽車電池管理系統實訓考核裝置DB-5031套1
20新能源汽車電機性能試驗臺DB-5034套1
21新能源汽車充電管理系統實訓臺DB-5036套1
22低速電動車動力系統實訓臺DB-5037套1
23混合動力變頻器解剖演示臺DB-5039套1
24混合動力高壓電池解剖模型DB-5040套1
25新能源汽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實訓臺DB-5050套1
26新能源汽車電動水冷卻系統實訓臺DB-5051套1
27純電動汽車電動真空助力制動系統實訓臺DB-5052套1
28油電混合動力發動機拆裝實訓臺DB-5053套1
29電動汽車整車電器實訓臺DB-5056套1
30新能源汽車創新實訓平臺DB-5057套1
31絕緣桿FY-10JYG只2
32絕緣夾鉗FY-50JYG只2
33高壓試電筆10V-250V支8
34絕緣墊10kv塊4
35絕緣手套12KV副20
36絕緣靴25KV雙20
37安全帽個20
38絕緣耐壓測試儀MS2675C臺1
3920件12.5MM系列VDE絕緣套筒組套09267套8
40低壓試電筆62601支8
41手持式示波器VICTOR220臺1
(三)教學資源
主要包括能夠滿足學生專業學習、教師專業教學研究和教學實施需要的教材、圖書及數字化資源等。
1.教材選用基本要求
本專業能夠適用的高職教材較少,按照國家規定選用現有優質教材。同時組織專業教師、行業專家和
教研人員等參與共同開發自編教材,并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完善。
2.圖書文獻配備基本要求
學院圖書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公歷年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浴霸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測速發電機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注塑機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河蟹養殖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風險預警與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 梅毒實驗測試題及答案
- 初級藥師考試實戰模擬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三月夫妻婚前房產婚后增值部分分割協議
- 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考試常見的項目實施問題分析試題及答案
- 23《月光曲》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語文六年級上冊統編版
- 生育保險待遇申請表
- 會考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單英文模板
- 80m3液化石油儲罐結構設計及焊接工藝設計
- 輸電線路跨越河流施工方案設計
- 品管圈-主題選定課件
- 第三章基于數據驅動的故障診斷方法ppt課件
- 微波-PATHLOSS軟件的應用-入門指導
- 初三化學酸堿鹽的鑒別
- 學校總務采購業務流程圖(共1頁)
- hs編碼對照表.xls
- 軟膏基質及不同基質對藥物釋放的影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