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疝影像診斷_第1頁
腦疝影像診斷_第2頁
腦疝影像診斷_第3頁
腦疝影像診斷_第4頁
腦疝影像診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腦疝影像診斷第1頁,共27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腦疝是指在顱內壓增高的情況下,腦組織通過某些腦池向壓力相對較低的部位移位的結果,即腦組織由其原來正常的位置而進入了一個異常的位置。

腦疝分幾類?第2頁,共27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腦疝的類型:a.大腦鐮疝:一側大腦半球占位病變可使同側扣帶回經大腦鐮下緣疝入對側,胼胝體受壓下移。b小腦幕切跡疝.①前疝:也稱顳葉溝回疝,是顳葉溝回疝于腳間池及環池的前部;②后疝:顳葉內側部疝于四疊體池及環池的后部;c.中心疝:幕上壓力增高,致使大腦深部結構及腦干縱軸牽張移位。d.顱外疝:腦組織通過顱外缺損疝出。e.枕骨大孔疝:后顱凹占位病變時,可致小腦扁桃體疝入枕骨大孔。f.小腦幕切跡上疝:后顱凹占位病變時,小腦上蚓部可向上疝入小腦幕切跡的四疊體池。g.蝶骨嵴疝:顱前凹和顱中凹的占位病變,由于病變部壓力相對高一些,則額眶回可越過蝶骨嵴進入顱中凹,可顳葉前部擠向顱前凹。第3頁,共27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類型腦疝部位命名別名疝入腦組織命名1.大腦鐮下疝扣帶回疝2.小腦天幕疝

前疝

后疝小腦幕切跡疝、小腦幕下降疝腳間池疝環池疝,四疊體疝顳葉鉤回疝海馬回疝3.小腦幕孔中心疝間腦4、顱外疝大腦組織5.小腦幕孔上疝小腦幕切跡上疝小腦蚓部疝6.枕骨大孔疝小腦扁桃體疝7.蝶骨嵴疝額眶回、顳葉前部第4頁,共27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小腦幕切跡(天幕裂孔):小腦幕前內側緣游離呈“U”形,向前附著于后床突,與鞍背之間圍成一孔即小腦幕切跡(裂孔)。中間有中腦通過,幕切跡與中腦之間的空隙為幕切跡間隙。內有腦池環繞,中腦前方有鞍上池及腳間池,兩側為環池,后方四疊體池。當幕上占位病變致顱內壓力增高,超過幕下腔一定程度時今近顳鉤回、海馬等組織結構隨之疝入幕切跡。使其內緊鄰及通過的結構如動眼神經,大腦后動脈,中腦及其供應血管受擠壓和移位,造成直接機械損傷或血供受阻而受損,出現一系列癥癥狀、體征。第5頁,共27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6頁,共27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示意圖a)subfalcial(cingulate)herniation;鐮下疝b)uncalherniation;鉤疝c)downward(central,transtentorial)herniation;下行性小腦幕疝d)externalherniation;顱外疝e)tonsillarherniation.扁桃體疝f)ascendingtranstentorialherniation(reversedtentorial)上行性小腦幕疝g)sphenoidherniation蝶骨嵴疝第7頁,共27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鐮下疝臨床表現影像所見并發癥頭痛對側下肢無力同側額角截斷大腦鐮前份不對稱同側側腦室腔消失透明隔移位因大腦前動脈卡壓到大腦鐮上引起同側ACA供血區梗塞伴有其他疝第8頁,共27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有學者研究腦中線結構移位危險系數與腦疝之間相關關系顯示:當中腦移位大于3.15mm,大腦鐮移位大于6.21mm,三腦室移位大于9.32mm,透明隔移位大于12.25mm時與腦疝高度相關。在實際工作中為便于記憶,危險系數可取整數,分別為:中腦3mm,大腦鐮6mm,三腦室9mm,透明隔12mm。第9頁,共27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大腦鐮下疝及小腦幕切跡疝鞍上池(左圖)閉塞;四疊體池明顯受壓后移變形(中圖);中線移位。第10頁,共27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Uncalherniation(顳葉鉤回疝)臨床表現影像所見并發癥同側瞳孔散大、眼動受限(動眼神經受壓)對側偏癱(同側大腦腳受壓)有時顳葉疝壓跡會導致同側偏癱(對側大腦腳受壓。假定位體征)對側顳角增寬同側環池增寬同側橋前池增寬鉤回進入鞍上池大腦后動脈受壓導致枕葉梗塞第11頁,共27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鞍上池缺角對側顳角增寬第12頁,共27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Uncalherniation急性腦梗死1stdayAcuteinfarction4thdaysq第13頁,共27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UncalherniationGBM手術前,左顳葉鉤回疝。手術后,GBM切除,鞍上池、四疊體池正常第14頁,共27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心疝臨床表現影像所見并發癥意識改變呼吸模式改變去皮層、去腦小瞳孔鈣化的松果體下移(相對于鈣化脈絡膜叢而言)鞍上池、環池、四疊體池變狹以致閉塞因脈絡膜前動脈受壓引起蒼白球和視束梗塞第15頁,共27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CT平掃顯示鈣化的松果體下移時(相對于鈣化脈絡膜叢而言),可以推測有間腦疝。一般情況下,鈣化松果體和鈣化脈絡叢位于同一CT掃描層面或松果體位于較高層面;如鈣化松果體出現在較低層面,而鈣化脈絡叢出現于較高層面時,提示可能有間腦疝。顯示間腦疝的最好方法為MR成像,這時不但可以顯示間腦和腦干形態及位置的變化,還能顯示鄰近腦池的變化。橫斷面和冠狀面成像可以顯示腦干周圍腦池的變化,表現為鞍上池、環池、四疊體池變狹以致閉塞。矢狀面成像診斷間腦疝最為有效,中腦下壓變短,前后徑可顯得較厚,加以腦橋受壓于斜坡面變扁,以致中腦似與腦橋連成一氣,乳頭體下移,腳間池、橋池、四疊體池和小腦上池明顯變狹。第16頁,共27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心疝第17頁,共27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Superiorvermianherniation

(小腦幕切跡上疝)由于后顱凹的占位效應,小腦蚓和小腦半球通過小腦幕切跡向上移動臨床表現影像所見并發癥惡心嘔吐意識障礙中腦外觀呈陀螺狀雙側環池變窄四疊體池充滿因小腦上動脈受壓引起梗塞Galen靜脈移位腦積水意識障礙迅速出現,并可能死亡第18頁,共27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天幕裂孔上疝的CT和MRI表現為四疊體和四疊體池受壓和變形,環池和小腦上池也常受壓變形,甚至閉塞。小腦上蚓部和雙側小腦前葉均上疝時,可見典型表現,即雙側中腦后外緣擠向前內,四疊體變狹,呈現為陀螺狀。導水管變狹、變扁,以致閉塞,四腦室常閉塞而未能顯示。三腦室后部也常變形。側腦室常擴大。同時伴有枕大孔疝者并不少見。臨床上常有四疊體受壓癥狀,表現為雙側眼瞼下垂,兩眼上視受障,瞳孔等大但光反應遲鈍或消失。中腦向上移位可致意識障礙,晚期可能發生去大腦強直和呼吸驟停。第19頁,共27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腦陀螺狀外觀雙側環池變窄四疊體池充滿第20頁,共27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1頁,共27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枕大孔疝臨床表現影像所見并發癥雙側上肢感覺減退意識障礙軸位像見到小腦扁桃體位于齒狀突水平矢狀位見到小腦扁桃體低于枕大孔5mm(成人)或7mm(兒童)小腦扁桃體出血性壞死意識障礙和死亡第22頁,共27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發生枕大孔疝之后,扁桃體下移至延髓后外側,小腦延髓池變小甚至閉塞,進而可壓迫延髓。扁桃體本身受壓可發生壞死,如造成小腦后下動脈受壓,還可引起小腦動脈下部缺血性梗死;如壓迫涉及延髓的營養小動脈分支,還可造成延髓后外側梗死。小腦后下動脈的走行也頗多變異,其尾曲如達枕大孔平面或枕大孔平面之下,則較易發生受壓之情況。小腦扁桃體位置原來就較低者,也較易發生受壓。臨床上,小腦扁桃體疝壓迫延髓之后,早期出現項背強直、間歇性角弓反張、咳嗽反射受抑制等,嚴重時還可出現呼吸抑制、血壓升高和脈搏減慢,所謂的Cushing三聯征。小腦后下動脈受壓之后,病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