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級下語文樂園六_第1頁
鄂教版四年級下語文樂園六_第2頁
鄂教版四年級下語文樂園六_第3頁
鄂教版四年級下語文樂園六_第4頁
鄂教版四年級下語文樂園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鄂教版四年級下

語文樂園(六)

第1頁我來試試。春節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中秋希望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重陽遙知弟兄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第2頁關于中國傳統節日詩句“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詩曰(宋)姜白石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

蘇東坡

“江上冰銷岸青青,三三五五踏青行。”宋朝

蘇轍(踏青)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漢)佚名

《七夕》

第3頁小商橋號稱“天下第一橋”石拱橋,建于隋開皇四年(公元584年),位于小商河(潁河故道)上,該橋造型優美,結構嚴謹,做工精巧。小商橋也曾是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率部抗擊金兵取得郾城大捷主戰場。年6月25日,小商橋作為隋代古建筑,被國務院同意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第4頁楓橋是一座江南常見單孔石拱橋。以其優美古樸造型、獨特地理位置在蘇州眾多古橋中獨樹一幟,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第5頁盧溝橋亦稱永定橋、馬可波羅橋,因跨越盧溝河(今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石造聯拱橋,它也是華北最長古代石橋。盧溝橋是中國最大古代多涵孔圓弧拱橋,有橋墩十座,共11個橋孔,整個橋身都是石體結構,關鍵部位都有銀錠鐵榫連接。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在此發動全方面侵華戰爭。宛平城中國駐軍奮起抵抗,史稱“盧溝橋事變”(亦稱“七七事變”)。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方面抗戰第一槍。第6頁雙龍橋,俗稱“十七孔橋”,是座三閣十七孔大石拱橋。它坐落于云南省建水古城城西5里處,橫跨瀘江與塌沖河交匯之水面上,是云南省著名古跡之一,已列入中國造橋史冊。走近拱橋,能夠看到橋上閣樓,樓中有樓、檐外有檐,雕琢精美,慢步橋上,恰似復道行空。瀘江、塌沖二水從遠方滾滾而來,在腳下匯合又一瀉千里。第7頁你還知道哪些古橋?趙州橋又名安濟橋,建于隋大業(公元605-618)年間,是著名匠師李春建造。橋長64.40米,跨徑37.02米,是當今世界上跨徑最大、建造最早單孔敞肩型石拱橋。因橋兩端肩部各有二個小孔,不是實,故稱敞肩型,這是世界造橋史一個創造(沒有小拱稱為滿肩或實肩型)。

趙州橋距今已1400年,經歷了10次水災,8次戰亂和屢次地震,趙州橋都沒有被破壞。著名橋梁教授茅以升說,先不論橋內部結構,僅就它能夠存在1300多年就說明了一切。第8頁廣濟橋俗稱湘子橋,在潮州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居閩、粵交通要律,以“十八梭船廿四洲”獨特格調,與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等同居中國名橋之列,被著名橋梁教授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開合式橋梁”,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9頁讀一讀篆書是甲骨文、大篆、小篆統稱。甲骨文,距今已經有三千年歷史,是傳世最早可識文字,主要用于占卜。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起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手筆“懸針”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留著古代象形文字顯著特點。隸書是漢字中常見一個莊重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考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起源于秦朝,在東漢時期到達頂峰,對后世書法有不可小覷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第10頁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由隸書逐步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榜樣"。這種漢字字體,就是現在通行漢字手寫正體字。行書是在隸書基礎上發展起源,介于楷書、草書之間一個字體。“行”是“行走”意思,所以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草化或草書楷化。第11頁寫一寫,背一背。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唐王勃)天上寶氣凝集而成為物光華,出色人才出生在蘊藏靈秀之氣地方。今晚正是白露時節,清輝灑滿大地,月亮還是故鄉最明亮。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宋周敦頤)

蓮花出自于淤泥而不沾染污穢高潔,經過清水洗滌,顯得純凈而不妖媚。本意指蓮花漂亮高潔,比喻人物品德高尚,不與人同流合污。第12頁讀一讀

韋編三絕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期偉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家學派創始人。孔子自幼好學,虛心討教。經過幾十年努力,他成了一位知識非常淵博人。孔子一細好鉆研學問,整改古籍,編著了許多著作。他一生誨人不倦,有弟子三千。

到了晚年,學問已經非常高深孔子,依然手不釋卷,勤于研究,并開始攻讀《周易》.這是一本很深奧書,非常難懂。為了讀懂《周易》,不知看了多少遍。

古代書是用竹簡做,竹簡是用牛皮繩串在一起。串聯竹簡牛皮繩叫做韋。因為孔子翻書次數太多,以至于串竹簡牛皮繩磨斷了好屢次。人們稱之為“韋編三絕”。絕:斷原意是孔子為讀《周易》而屢次翻斷了串聯竹簡牛皮繩;比喻讀書勤奮。第13頁探究與發覺。

一天,我途經商店門口,聽到一個小女孩哭。我領她主動地去找媽媽。在玩具臺前,小女孩她見到了她媽媽。高興極了。這段話里,有四處語病,你發覺了嗎?第14頁一天,我途經商店門口,聽到一個小女孩

哭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