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中醫護理常規_第1頁
肺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中醫護理常規_第2頁
肺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中醫護理常規_第3頁
肺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中醫護理常規_第4頁
肺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中醫護理常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肺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中醫護理常規

肺脹,因反復發作,遷延不愈,使肺氣脹滿,不能斂降所致。以

胸中脹滿,痰涎壅盛,喘咳上氣,動后尤顯,甚者以面色、唇舌發為,

心慌水腫為主要臨床表現。病位在肺,涉及心、脾、腎。

一、護理評估

(1)了解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的情況。

(2)了解患者痰液的量,性質、顏色和氣味。

(3)觀察患者飲食及二便情況,有無水腫、腰膝酸軟,耳鳴、

頭暈等癥狀。

(4)中醫臨床辨證:舌象、脈象及情志狀態。

(5)中醫證型:

①肺脾氣虛證。

證候:咳嗽,喘息,氣短,動則加重;神疲、乏力或自汗;惡風,

易感冒;納呆或食少;胃脫脹滿或腹脹或便澹。舌體胖大或有齒痕,

舌苔薄白或膩,脈沉細。

②肺腎氣虛證。

證候:喘息,氣短,動則加重;乏力或自汗;易感冒,惡風;腰

膝酸軟,耳鳴,頭昏或面目虛浮;小便頻數、夜尿多或咳而遺尿。舌

質淡、舌苔白,脈沉細或細弱。

③肺腎氣陰兩虛證。

證候:喘息,氣短,動則加重;自汗或乏力;易感冒;腰膝酸軟;

耳鳴,頭昏或頭暈;干咳或少痰、咳嗽不爽;盜汗;手足心熱。舌質

淡或紅、舌苔薄少或花剝,脈沉細或細數。

二、護理要點

(1)按中醫內科一般護理常規進行護理。

(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安靜、舒適。

(3)重癥患者臥床休息,胸悶喘息者取半坐臥位,病情緩解或

輕癥者可適當活動,逐漸增加活動量,但不宜過勞。

(4)鼓勵患者咳嗽、排痰。痰多黏稠者,指導其多飲水。

(5)指導患者低濃度、低流量持續吸氧,每日吸氧時間15小時

以上。

(6)觀察病情,做好護理記錄。

①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喘息、水腫、咳嗽、咳痰等變化。

②觀察患者喘息氣短的程度及有無發給。

③觀察患者神志、水腫、尿量等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

并做好記錄。

④觀察患者飲食狀況、口腔氣味、伴隨癥狀及舌質、舌苔的變化,

保持口腔清潔。

(7)給藥護理;中藥湯劑一般宜溫服。內服中藥膏方:宜早晨

和晚上睡前空腹溫水調服,服藥期間避免油膩、海鮮、辛辣之品,戒

煙,限酒,忌食蘿卜,忌飲濃茶。感冒、咳嗽痰多或其他急性疾病時

應暫停服用。

(8)飲食護理:

①宜少量多餐,每餐不宜過飽,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

易消化的飲食為主,烹調方式以燉、蒸、煮為宜,忌食辛辣、煎炸或

過甜、過咸之品。

②有心力衰竭和水腫者,給予低鹽或無鹽飲食。

(9)情志護理:

①經常與患者溝通,了解其心理問題,及時予以心理疏導。

②采取說理開導、順情解郁、移情易性等方法對患者進行情志護

理,并注意充分發揮患者社會支持系統的作用。

(10)臨證(癥)施護:

①教會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臥床患者定時翻身

拍背,痰液無力咳出者,予以胸部叩擊或振動排痰。

②喘息氣短或伴有發縉者,遵醫囑給子氧療,觀察吸氧效果。

③衣著柔軟、透氣,便于穿脫;汗出時及時擦干汗液、更衣,避

免汗出當風。

①肺脾氣虛腹脹者,順時針按摩腹部10?20分鐘。鼓勵患者適

當運動,促進腸蠕動,減輕腹脹。

(11)中醫特色治療護理:

①咳嗽、咳痰:

a.遵醫囑給予耳穴貼壓,取肺、氣管、神門、皮質下等穴。

b.遵醫囑拔火罐,取大椎、定喘、肺俞、風門、膏育等穴。

C.遵醫囑給予中藥離子導人,離子導入的部位為背部濕啰音最明

顯處。

d.遵醫囑給予足部中藥泡洗。

e.遵醫囑行中藥霧化吸人。

②嘴息、氣短:

a.遵醫囑給予穴位貼敷,取大椎、定嘴、肺俞、脾俞、天突等穴。

b.遵醫囑給予耳穴貼壓,取交感、心、胸、肺、皮質下等穴。

C.遵醫囑給予穴位按摩,取列缺、內關、氣海、關元、足三里等

穴。

d.遵醫囑艾灸,取大椎、肺俞、命門、足三里、三陰交、氣海等

穴,用補法。

③自汗、盜汗:

a.遵醫囑給予耳穴貼壓,取交感、肺、內分泌、腎上腺等穴。

b.遵醫囑給予穴位貼敷,取神闕等穴。

①腹脹、納呆:

a.遵醫囑給予穴位貼敷,取中脫、氣海、關元、神闕等穴。

b.遵醫囑給予耳穴貼壓,取脾、胃、三焦、胰、交感、神門等穴。

c.遵醫囑給予穴位按摩,取中脫、足三里等穴。

d.遵醫囑艾灸,取中脫、足三里等穴。

三、康復及健康指導

(1)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溫濕度適宜,室內勿擺放鮮花。

(2)順應四時,根據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物,勿汗出當風。

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避免去公共場所,防止感受外邪而誘發或加

重病情。

(3)呼吸功能鍛煉:采用腹式呼吸、縮唇呼吸和做呼吸操,提

高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

(4)鼓勵病情較輕者下床活動,可每日散步20?30分鐘或打太

極拳等。病情較重者指導其在床上進行翻身、四肢活動等主動運動,

或給予四肢被動運動。

(5)自我按摩印堂、迎香、合谷、內關、足三里、三陰交、涌

泉等穴位,以促進氣血運行,增強體質。

(6)進行耐寒訓練,如人秋后開始用涼水洗臉等。

四、中醫特色康復及健康指導

(1)起居有常,注意四時氣候變化,氣候變化時尤須慎風寒,

隨時增減衣物,外出時戴口罩和圍巾,以免感受外邪而誘發,

(2)加強鍛煉(如做呼吸操),以固根本,活動量根據個人體

質強弱而定,不宜過度疲勞。

(3)保證充足的睡眠。居室環境簡潔,避免雜亂、油煙和灰塵

等刺激,睡眠時衣被要輕松,不宜太重、太熱。

(4)合理飲食,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少食甜黏肥膩之品,以免

助濕生痰。痰多黏稠者,告知其大量飲水。

(5)告知患者戒煙的重要性,避免接觸二手煙、過敏原、污染

物、氣溶膠噴霧等。

(6)患者如果長期處于慢性嚴重缺氧狀態,向其演示如何進行

家庭氧氣安全療法,囑患者長期堅持家庭氧療,提高生活質量。

(7)五音療法:宜選用商調、羽調音樂。于15-19時欣賞《陽

春白雪》《黃河》《金蛇狂舞》等曲目可助長肺氣;于7—11時欣賞

《梅花三弄《船歌》《梁祝》等曲目,可促使腎氣隆盛。

(8)指導恢復期患者進行呼吸肌功能鍛煉,如采用縮唇呼吸、

腹式呼吸和做呼吸操,改善肺功能。

方法一:縮唇呼吸。患者閉嘴經鼻吸氣,然后通過縮唇(吹口哨

樣)緩慢呼氣,同時收縮腹部,吸氣和呼氣時間比為1:2或1:3,盡

量深吸慢呼,每分鐘呼吸7?8次,每次10?20分鐘,每日鍛煉2次。

方法二:腹式呼吸。患者取立位、坐位或平臥位,兩膝半屈或膝

下墊小枕,使腹肌放松。一手放于腹部,另一手放于胸部,用鼻緩慢

吸氣時膈肌最大幅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手感向上抬起,胸部手在

原位不動,抑制胸廓運動;呼氣時腹肌收縮幫助膈肌松弛,膈肌隨腹

腔內壓增加而上抬,增加呼氣潮氣量。同時可配合縮唇呼吸,每天進

行鍛煉,時間由短到長,逐漸習慣于平穩而緩慢的腹式呼吸。

方法三:做呼吸操(坐式呼吸操)。患者坐于椅上或床邊,雙手

握拳,肘關節屈伸4?8次,屈吸伸呼;平靜深呼吸4?8次;展臂吸

氣、抱胸呼氣4?8次;雙膝交替屈伸4?8次,伸吸屈呼;雙手抱單

膝時吸氣,壓胸時呼氣,左右交替4?8次;雙手分別搭同側肩,上

身左右旋轉4?8次,旋吸復呼。

(9)中醫飲食調護:

①肺脾氣虛證:宜食健脾補肺的食品,如山藥、百合、慧及仁、

核桃、胡蘿卜、雞肉等。食療方:黃芭燉雞。生黃茯30g,母雞一只,

作料適量。將母雞去毛及內臟,洗凈,再將黃芭放入母雞腹中縫合,

置鍋中,加水及姜蔥、大料、鹽等作料燉至雞爛熟,佐餐食用。

②肺腎氣虛證:宜食補益肺氣、腎氣的食品,如枸杞子、黑芝麻、

核桃、木耳、山藥、杏仁、桂圓、牛肉、豬心、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