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林蔭道的種植設計課件_第1頁
花園林蔭道的種植設計課件_第2頁
花園林蔭道的種植設計課件_第3頁
花園林蔭道的種植設計課件_第4頁
花園林蔭道的種植設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花園林蔭道的種植設計目錄

01

概念02

常見位置03

布局形式04

布局要點花園式林蔭道是指與人行道平行且具有一定寬度的帶狀綠地,也可稱作“帶狀街頭休息綠地”。林蔭道利用植物與車行道隔開,在其內部設置休息場地,并有簡單的園林設施,供附近居民和行人短時間休息、散步。01花園式林蔭道的概念在城市綠地不足的情況下,可起到小游園的作用。它擴大了群眾活動場地,同時增加了城市綠地面積,對改善城市小氣候,組織交通,豐富城市街景作用大。01花園式林蔭道的概念02花園式林蔭道常見位置設在街道中間的林蔭道即兩邊為上下行的車行道,中間有一定寬度的綠化帶,這種類型較為常見。例如:北京正義路林蔭道,上海肇家濱林蔭道等。主要供行人和附近居民作暫時休息用。此種類型多在交通量不大的情況下采用,出入口不宜過多。(1)設在街道中間的林蔭道

02花園式林蔭道常見位置優點:街道整齊對稱美觀,對組織上下行車流有利。(1)設在街道中間的林蔭道

缺點:人們進入林蔭道時必須橫穿車道,對車輛行駛、人身安全不利,特別是兒童;因此在交通干道上不宜采用,只適用步行為主或車輛稀少的街道。02花園式林蔭道常見位置

由于林蔭道設立在道路的一側,減少了行人與車行路的交叉,在交通比較頻繁的街道上多采用此種類型,往往也因地形情況而定。例如傍山、濱河或有起伏的地形時,可利用山、林、河、湖作為自然背景,創造更加安靜的休息環境。例如上海外灘綠地。(2)設在街道一側的林蔭道(便于居民和行人使用的一側為原則)

02花園式林蔭道常見位置優點:行人不橫穿街道就可進入;缺點:缺乏對稱感,在要求莊嚴、整齊的主干道上不宜采用。(2)設在街道一側的林蔭道(便于居民和行人使用的一側為原則)

02花園式林蔭道常見位置設在街道兩側的林蔭道設在街道兩側的林蔭道與人行道相連,可以使附近居民不用穿過道路就可達林蔭道內,既安靜,又使用方便。此類林蔭道占地過大,目前使用較少。例如北京阜外大街花園林蔭道。(3)設在街道兩側的林蔭道03花園式林蔭道的布局形式用地最小寬度為8m,至少有一排行道樹。(1)簡單式游息林蔭道(2)復式游息林蔭道(3)游園式游息林蔭道寬度>20m,通常規劃兩條游步道、三條綠化帶。寬度至少在40m以上,布置形式可為規則式或自然式,兩條以上游步道。04花園式林蔭道設計要點(1)為了保證游息林蔭道內擁有寧靜、衛生、安全的環境,在它與車行道之間必須設置高大的喬木和濃密的綠籬形成綠色屏障,使兩者相隔離,立面上宜布置成外高內低的形式。(2)必須設游步道,路寬8m時有一條游步道,路寬在8m以上時,設置兩條游步道為宜。(3)林蔭道中除了布置游步道外,還可考慮兒童游戲場,坐椅、花壇。04花園式林蔭道設計要點

(4)為便于行人出入游息林蔭路,應適當分段,一般以兩旁主要建筑出入口相應而設,但分段不宜過多,以保持內部的安全與衛生,長度以75—100m為宜,每段布置應有特色,但總的氣氛要達到統一。(5)兩端出入口經常與街道廣場或公園相連,因此布置的形式、大小、裝飾特點要與周圍統一;設在中間分段的出入口,在不影響視線的情況下,宜小不宜大。04花園式林蔭道設計要點(6)植物配置宜以豐富多彩的植物為主。一般道路廣場占25—35%,喬木30—40%,灌木20—30%,草地10—20%,花壇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