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根據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文件《關于印發2017年第二批工程建設標準編制計劃的通知》豫建設標〔2017〕48號的要求,《建筑施工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安全技術標準》由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河南省建設安全監督總站主編,鄭州大學等單位共同參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以其特有的結構形式在實踐中大量使用。編制組在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國內相關標準、規程,廣泛征求相關施工、監理單位和管理部門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河南省工程現狀編制了本標準。本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總則;2.術語和符號;3.材料、構件;4.荷載;5.設計計算;6.構造;7.施工;8.檢查與驗收;9.安全管理。本標準由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管理,由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具體內容的解釋。在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和建議,請反饋到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地址:鄭州市航海東路246號,郵編:450009,電話E-mail:hnyjbzz@)。主編單位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河南省建設安全監督總站參編單位鄭州大學河南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第一建設集團第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許昌騰飛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河南三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項城市工程建設安全監督站河南省信人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河南省城鄉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謝繼義王潤玲張志強宋建學牛福增秦立強王增恩宋子龍張德鵬馬志遠李士平余勝國馮立雷范元朝鄭東輝謝楠胡凌云孔巍李慧斌駱振永賈西貝郭占峰張海民李艷麗劉德民吳伸杰王宏偉王素勤主要審查人王斌錢偉介紅雷鄭傳昌李仕利劉振東王先鋒1 2術語和符號 22.1術語 22.2符號 23材料、構件 64荷載 4.1荷載的分類 74.2荷載標準值 75設計計算 85.1一般規定 85.2荷載組合 85.3平臺板的設計計算 95.4次梁的設計計算 115.5主梁的設計計算 125.6斜拉鋼絲繩的設計計算 5.7平臺的抗傾覆驗算 6構造 6.1平臺構造 176.2吊點構造 196.3斜拉鋼絲繩構造 206.4防護欄桿構造 207施工 217.1一般規定 217.2安裝 217.3拆除 228檢查與驗收 239安全管理 24附錄A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的設計構造 附錄B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構件選型表 附錄C河南省各城市的風壓 附錄D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安裝驗收記錄表 30附錄E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檢查記錄表 附錄F風級與風速對照表 32本標準用詞說明 33引用標準名錄 34附:條文說明 3511.0.1為規范建筑施工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的設計、施工、使用及管理,做到安全可靠、技術先進、設計合理、經濟適用,特制定本標準。1.0.2本標準適用于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的房屋建筑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的安全技術管理。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的懸挑長度不大于5m。1.0.3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的設計、施工、使用及管理,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2.1術語2.1.1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Cable-stayedcantilevermaterialtransferplatform以懸挑形式固定于建筑結構,設置在建筑物外側,用斜拉鋼絲繩與上部主體結構連接的材料臨時周轉平臺。2.1.2斜拉鋼絲繩Cable-stayedwirerope用于建筑物主體結構與卸料平臺之間連接的受力鋼絲繩。2.1.3吊點hostingpoint斜拉鋼絲繩與主體結構的連接點,用于固定斜拉鋼絲繩。2.1.4鋼絲繩斜拉環Cable-stayedringofwirerope焊接在卸料平臺主梁上的倒U型鋼筋,用于斜拉鋼絲繩與卸料平臺主梁的連接。2.1.5起重吊環Liftingring焊接在卸料平臺主梁上的4個倒U型鋼筋,用于卸料平臺安裝或拆除時的吊運。2.1.6錨固體Anchorbody設置在樓板、梁等主體結構上,用于固定卸料平臺主梁的構件。2.1.7限位擋塊limitstop焊接在卸料平臺主梁下的構件,用于限制卸料平臺作業時向內的水平位移。2.1.8主梁maingirder設置在卸料平臺底部并將荷載傳遞給建筑主體結構的懸挑型鋼構件。2.1.9次梁secondarygirder設置在卸料平臺板下部并將荷載傳遞給型鋼主梁的型鋼構件。2.1.10平臺板platformpanel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板或同等強度的其他材料,滿鋪在卸料平臺次梁上部,承受物料和作業人員荷載,并將荷載傳遞給型鋼次梁。2.2符號2.2.1荷載、荷載效應F——風荷載作用力;Fbk——平臺板上的集中可變荷載標準值;Fck——次梁上的集中可變荷載標準值;G——卸料平臺自重標準值;M——受彎構件的彎矩值;3Mb——平臺板彎矩設計值;N1——鋼絲繩斜拉環處的豎向力;N2——主梁在主體結構擱置點的豎向力;P——鋼絲繩的鋼絲破壞拉力總和;P——斜拉環拉力;1——主梁自重荷載;2——欄桿和防護擋板自重荷載;q——等效均布荷載設計值;qbh——平臺板上等效均布永久荷載標準值;qbk——平臺板上等效均布可變荷載標準值;qch——次梁上等效均布永久荷載標準值;qck——次梁上等效均布可變荷載標準值;qk——均布線荷載標準值;R——次梁傳遞于主梁的荷載;Rd——構件抗力的設計值;Rmgt——錨固體抗力設計值;Sd——荷載組合的效應設計值;SS——鋼絲繩的破斷拉力;T——鋼絲繩所受拉力標準值;Wτf——角焊縫的剪應力。2.2.2材料、構件物理性能和抗力E——彈性模量;f——鋼材的抗拉、抗壓和抗彎強度設計值;4[f]——斜拉環鋼筋抗拉強度;fm——木材的抗彎強度設計值;ffw——角焊縫強度設計值;v——受彎構件撓度計算值;[v]——受彎構件的容許撓度值。2.2.3幾何參數A——斜拉環截面積;α——鋼絲繩與主梁的夾角;b——卸料平臺寬度;he——角焊縫的計算厚度;I——跨中毛截面慣性矩;L——卸料平臺長度;l——計算跨度;Lob——平臺板的計算跨度;Loc——次梁的計算跨度;loy——主梁計算跨度;lw——角焊縫的計算長度;W——型鋼梁毛截面模量;Wn——凈截面抵抗矩;Zx——焊縫數量。2.2.4計算系數α——破斷拉力換算系數;βgz——高度z處的陣風系數;Y——截面塑性發展系數;Yd——動力系數;5Yf——抗傾覆分項系數;YG——永久荷載分項系數;Yo——結構重要性系數;YQ——可變荷載分項系數;YQi——第i個可變荷載分項系數;w——風荷載分項系數;μs1——風荷載局部體型系數;μ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Φb——梁的整體穩定性系數;K——鋼絲繩的安全系數;[K]——斜拉鋼絲繩規范規定的安全系數。63.0.1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使用的所有材料、構件應具有出廠合格證明材料,并應符合相應國家標準規定。3.0.2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使用的熱軋型鋼、鋼板等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優質碳素結構鋼》GB/T699和《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591的規定。3.0.3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的懸挑梁應采用型鋼制作,不得使用鋼管,其節點應采用螺栓或焊接固定的剛性節點。3.0.4用于構件連接和錨固懸挑梁的普通螺栓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六角頭螺栓》GB/T5782的規定,其機械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緊固件機械性能螺栓、螺釘和螺柱》GB/T3098.1的規定。3.0.5采用的焊接材料應與主體金屬材料的技術性能相適應。焊接采用的焊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非合金鋼及細晶粒鋼焊條》GB/T5117或《熱強鋼焊條》GB/T5118的規定。焊條型號應與結構主體金屬力學性能相適應,承受動力荷載或振動荷載的結構宜采用低氫型焊3.0.6所使用的吊環、拉環等應采用HPB300級鋼筋制作,其技術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T1499.1的規定。3.0.7采用的斜拉鋼絲繩技術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一般用途鋼絲繩吊索特性和技術條件》GB/T16762和《鋼絲繩通用技術條件》GB/T20118的規定。3.0.8平臺板可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板或同等強度的其他材料制作,所用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1采用杉木或松木制作的木板,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標準》GB50005中II級材質的規定;2采用膠合板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普通膠合板》GB/T9846的規定,且膠合板下部應滿鋪方木;3采用鋼板應符合《熱軋花紋鋼板及鋼帶》GB/T33974的規定。74.1荷載的分類4.1.1作用于卸料平臺的荷載分為永久荷載和可變荷載。4.1.2卸料平臺的永久荷載應包括下列項目:1結構自重,包括平臺主梁、次梁、平臺板等;2構件自重,包括欄桿、防護擋板、吊環、拉環、限位擋塊、鋼絲繩等。4.1.3卸料平臺的可變荷載應包括下列項目:1施工荷載,包括卸料平臺上的人員和物料等;2風荷載;3其他可變荷載。4.2荷載標準值4.2.1卸料平臺永久荷載標準值的取值應符合下列規定:1材料和構件可按實際計算,也可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規定的自重值取值;2對于不宜直接確定荷載標準值的,可采取有代表性的抽樣實測,并進行數理統計分析,將實測平均值加上2倍的均方差作為其荷載標準值。4.2.2平臺板、欄桿和防護擋板自重標準值,宜按表4.2.2取用。類別標準值平臺板(50mm厚木板)0.4kN/㎡欄桿,1mm厚鋼板擋板0.35kN/m注:標準值根據本標準構造圖,按照每米長度的欄桿包括1根立柱,2根短方鋼管;立面防護板高度和立柱高度按1.2米高度計算。4.2.3卸料平臺可變荷載標準值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可參考表4.2.3的規定。類別標準值防護欄桿受到的(立桿、上、下橫桿)任何部位,任何方向可變荷載1kN/m或1kN平臺上施工荷載2.0kN/㎡均布荷載或15kN集中荷載4.2.4基本風壓按10年重現期風壓,但不得小于0.3kN/㎡。對風荷載比較敏感時,基本風壓的取值應適當提高,并應符合有關結構設計規范的規定。4.2.5平臺上的堆放荷載,在搬運和裝卸過程中可能產生沖擊,應按其自重乘以動力系數后取值,計入可變荷載標準值,動力系數取值1.3。85.1一般規定5.1.1卸料平臺應根據工程不同環境和工況,按受力最不利情況分別進行設計計算。5.1.2卸料平臺設計應包括表5.1.2中的內容:序號部位項目1平臺板平臺板強度、撓度;風荷載作用下的抗傾覆2次梁次梁型鋼的抗彎強度、撓度、整體穩定性3主梁主梁型鋼的抗彎強度、撓度、整體穩定性4斜拉鋼絲繩鋼絲繩的強度;拉環(吊點拉環和鋼絲繩斜拉環)強度;鋼絲繩斜拉環與主梁焊縫強度5錨固體錨環強度6限位擋塊限位擋塊與主梁焊縫強度7欄桿立桿抗彎強度、撓度;橫桿抗彎強度、撓度;立桿與主梁焊縫強度;立桿與橫桿焊縫強度5.2荷載組合5.2.1卸料平臺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分別進行荷載組合,取各自最不利的荷載組合進行設計,并應符合《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的相關規定。1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包括:構件和連接的強度破壞、結構和構件喪失穩定,結構傾覆;2正常使用極限狀態包括:影響結構、構件和非結構構件正常使用的外觀變形。5.2.2卸料平臺結構及構配件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時,計算的各項荷載組合應符合表5.2.2規定,并采用下列設計表達式進行設計:YoSd≤Rd(5.2.2)式中:Yo——結構或構件重要性系數,取1.05;Sd——荷載組合的效應設計值;Rd——構件抗力的設計值,應按各有關建筑結構設計規范的規定確定。計算項目荷載基本組合平臺板強度永久荷載+施工均布荷載×動力系數永久荷載+集中荷載兩者取大值次梁抗彎強度、整體穩定性永久荷載+施工均布荷載×動力系數永久荷載+集中荷載兩者取大值主梁抗彎強度、整體穩定性,錨環強度永久荷載+施工可變荷載鋼絲繩強度,拉環強度,拉環與主梁連接(焊縫)強度,限位擋塊與主梁連接(焊縫)強度永久荷載+施工可變荷載欄桿立桿和橫桿抗彎強度,立桿與主梁的連接(焊縫)強度,立桿與橫桿的連接(焊縫)強度施工可變荷載平臺傾覆風荷載5.2.3卸料平臺結構及構配件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時,采用荷載的標準組合應符合表5.2.3的規定,并按下列的設計表達式進行設計:9Sd≤C(5.2.3)式中:C——結構或構件達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規定限值,例如變形等的限值,應按有關建筑結構設計規范的規定采用。計算項目荷載標準組合平臺板撓度,次梁撓度,主梁撓度永久荷載+施工可變荷載防護欄桿立桿撓度施工可變荷載防護欄桿橫桿撓度施工可變荷載5.2.4計算結構或構件的強度、穩定性以及連接的強度時,應采用荷載設計值(荷載標準值乘以荷載分項系數計算結構或構件的變形時,應采用荷載標準值。荷載分項系數取值應符合表5.2.4的規定。驗算項目荷載分項系數永久荷載r可變荷載r強度、整體穩定性撓度抗傾覆有利0.9不利5.2.5受彎構件的撓度不應超過表5.2.5規定的容許值。構件類別平臺板L/150與10mm次梁L/250主梁L/400防護欄桿立桿L/400防護欄桿橫桿L/150與10mm5.3平臺板的設計計算5.3.1平臺板抗彎強度應按下式計算:(5.3.1)式中:Yo——結構重要性系數,取1.05;M——受彎構件的彎矩設計值(kN·m當平臺板采用膠合板或者鋼板加背楞形式時,需要采用等效的截面抵抗矩;Wn——受彎構件的凈截面抵抗矩(mm3fm——木材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5.3.2平臺板彎矩M的計算:1按以下計算簡圖,以連續三跨計算:2平臺板承受的可變荷載為均布荷載時,應按下式計算最大彎矩設計值:Mb=YG.0.08qbhLb+YQ.Yd.0.08qbkLb(5.3.2-a)式中:Mb——平臺板最大彎矩設計值(kN·m);YG——永久荷載分項系數,取1.3;qbh——平臺板上等效均布永久荷載標準值(kN/m),包括平臺板自重;Lob——平臺板的計算跨度(次梁間距mQ——可變荷載分項系數,取1.5;Yd——動力系數,取1.3;qbk——平臺板上等效均布可變荷載標準值(kN/m)。3平臺板承受的可變荷載為集中荷載時,應按下式計算最大彎矩設計值:Mb=YG.0.08qbhLb+YQ.0.2FbkLob(5.3.2-b)式中:Fbk——平臺板上的集中可變荷載標準值(kN)。4取以上兩項彎矩設計值中的較大值,計算平臺板抗彎強度。5.3.3平臺板撓度計算:v≤[v]式中:v——受彎構件撓度計算值(mm);[v]——受彎構件的容許撓度值(mm),取L/150。平臺板撓度可按三等跨等截面連續梁計算,采用以下近似公式:1平臺板承受的可變荷載為均布荷載時,應按下式計算最大撓度值:(5.3.3-2)2平臺板承受的可變荷載為集中荷載時,應按下式計算最大撓度值:(5.3.3-3)式中:l計算跨度(m);E——彈性模量(N/mm2I——跨中毛截面慣性矩(mm4)。3取以上兩項撓度值中的較大值,作為平臺板的撓度值。5.4次梁的設計計算5.4.1次梁抗彎強度應按下式計算:(5.4.1)式中:Yo——結構重要性系數;M——受彎構件的彎矩值(kN·m);Y——截面塑性發展系數;Wn——凈截面模量(mm3f——鋼材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5.4.2次梁彎矩M的計算:1次梁承受的可變荷載為均布荷載時,應按下式計算最大彎矩設計值:M=YGqchLc+YQYdqckL(5.4.2-1)式中:M——次梁最大彎矩設計值(kN·m);YG——永久荷載分項系數;qch——次梁上等效均布永久荷載標準值(kN/m包括次梁自重;Loc——次梁的計算跨度(mQ——可變荷載分項系數;Yd——動力系數;qck——次梁上等效均布可變荷載標準值(kN/m),取2.0kn/㎡。2次梁承受的可變荷載為集中荷載時,應按下式計算最大彎矩設計值:式中:Fck——次梁上的集中可變荷載標準值(kN),取15kN。3取以上兩項彎矩設計值中的較大值,計算次梁抗彎強度。5.4.3次梁撓度計算:式中:v——受彎構件撓度計算值(mm);[v]——受彎構件的容許撓度值(mm取L/250。對等截面的簡支梁,可采用以下近似公式:式中:qk——次梁上等效均布線荷載標準值(kN/ml——計算跨度(mI——跨中毛截面慣性矩(mm4E——彈性模量(N/mm2)。5.4.4次梁整體穩定性計算:M式中:Φb——梁的整體穩定性系數;W——型鋼梁毛截面模量(mm3)。5.5主梁的設計計算5.5.1主梁抗彎強度計算:式中:Yo——結構重要性系數;(5.4.2-2)(5.4.3-1)(5.4.3-2)(5.4.4)(5.5.1)M——受彎構件彎矩值(kN·m);Y——截面塑性發展系數;Wn——凈截面模量(mm3f——鋼材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5.5.2主梁彎矩M的計算1主梁彎矩計算荷載包括次梁所傳遞的集中荷載和主梁自重荷載,欄桿和立面防護擋板的自重荷載;2次梁傳遞于主梁的荷載計算:R=qloc(5.5.2-1)式中:R——次梁傳遞于主梁的荷載(kN);q——次梁上的等效均布荷載設計值(kN/mloc——次梁的計算跨度(m)。3主梁計算簡圖如5.5.2所示:1—鋼絲繩連接拉環處的豎向力(kNN2—主梁在主體結構注:圖5.2.2-a對應前道斜拉鋼絲繩參與計算時的4主梁彎矩的計算:(5.5.2-2)式中:M——受彎構件的彎矩值(kN·m);Q——主梁上的等效均布荷載設計值(kN/mloy——主梁計算跨度(m)。5.5.3主梁撓度計算:v≤[v](5.5式中:v——受彎構件撓度計算值(mm);[v]——受彎構件的容許撓度值(mm),可取L/400。對等截面的簡支梁,可采用以下近似公式:(5.5.3-2)式中:qk——主梁上的等效均布線荷載標準值(kN/ml——計算跨度(mE——彈性模量(N/mm2I——跨中毛截面慣性矩(mm4)。5.5.4主梁整體穩定性計算:MΦbWf(5.5.4)式中:Φb——梁的整體穩定性系數;W——型鋼梁毛截面模量(mm3)。5.5.5平臺主梁錨固體和預埋在主體結構上的U形鋼筋拉環或螺栓應使用HPB300級鋼筋,其直徑需根據設計和施工方案計算確定。5.6斜拉鋼絲繩的設計計算5.6.1采用斜拉方式的卸料平臺,平臺兩側的連接拉環應與前后兩道斜拉鋼絲繩連接,每一道鋼絲繩應能承載該側所有荷載。5.6.2鋼絲繩所受拉力標準值按圖5.5.2-a,5.5.2-b計算:(5.6.1)式中:T——鋼絲繩所受拉力標準值(kN);N1——斜拉鋼絲繩連接拉環處的豎向力(kNα——鋼絲繩與主梁的夾角。5.6.3鋼絲繩的安全系數取值計算:(5.6.3)式中:K——鋼絲繩的安全系數;SS——鋼絲繩的破斷拉力(kN);[K]——斜拉鋼絲繩規范規定的安全系數,取值為8。5.6.4鋼絲繩斜拉環的強度計算:取鋼絲繩拉力標準值T的最大值作為斜拉環拉力P,在拉力P作用下,斜拉環按2個截面計算。(5.6.4)式中:P——斜拉環拉力P=T(kNA——斜拉環截面積(mm2);[f]——斜拉環鋼筋抗拉強度,取65N/mm2。5.6.5鋼絲繩斜拉環與鋼板焊縫驗算:≤ffw(5.6.5)式中:τf——按焊縫有效截面計算所得沿焊縫長度方向的剪應力(N/mm2);Zx——焊縫數量,取2;he——焊縫的計算厚度,取0.35d,d為鋼筋直徑;lw——角焊縫的計算長度,對每條角焊縫取其實際長度減去2hf(hf為角焊縫的焊腳尺);ffw——角焊縫強度設計值(N/mm2)。注:圓鋼與鋼板采用雙面搭接焊,焊縫平行于拉力方向,拉5.6.6鋼絲繩吊點拉環的強度參照公式5.6.4計算確定。5.7平臺的抗傾覆驗算5.7.1風荷載標準值:=βgzμs1μzWo(5.7.1)式中:WK——風荷載標準值(kN/㎡);βgz——高度z處的陣風系數;μs1——風荷載局部體型系數,取-2.5;μ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Wo——基本風壓(kN/㎡)。5.7.2風荷載作用計算:F=ywWKbL(5.7.2)式中:F——風荷載作用力(kN);yw——風荷載分項系數;WK——風荷載標準值(kN/㎡b——卸料平臺寬度(mL——卸料平臺長度(m)。5.7.3平臺抗傾覆驗算:F≤yfG+Rmgt(5.7.3)式中:F——風荷載作用力(kN);yf——抗傾覆分項系數,取0.9;G——卸料平臺自重標準值(kN);Rmgt——錨固體抗力設計值(kN)。6.1平臺構造6.1.1卸料平臺的結構應穩定可靠,承載力應符合設計要求。6.1.2卸料平臺的面積不應大于10㎡,懸挑長度不大于5m,固定段長度不小于1.5m,寬度不宜大于2m。6.1.3平臺板應滿鋪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板或同等強度的其它材料,并應采取有效方式與平臺梁固定。6.1.4卸料平臺主梁和次梁型鋼選用應經設計計算確定。主梁宜采用不小于[18槽鋼,次梁宜采用不小于[12槽鋼,次梁間距不應大于1m。可參考附錄B《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構件選型表》進行設計。6.1.5卸料平臺主梁錨固前端不應少于一道,尾端不應少于兩道(圖6.1.5),建筑主體結構應滿足強度要求。1--主體結構;2--平臺主梁型鋼;3--錨固拉環;4--限位擋塊6.1.6用于錨固懸挑梁的樓板厚度不應小于100mm,且不宜小于120mm,如果樓板的厚度小于120mm應采取加固措施。當錨固位置樓板厚度大于120mm時,可采用埋入型鋼筋錨固;當錨固位置樓板厚度不大于120mm時,宜采用穿板型螺栓錨固。6.1.7錨固構造應分別符合下列要求:1埋入型應將U型鋼筋錨環伸入主體結構鋼筋骨架(或鋼筋網)內,與鋼筋骨架(或鋼筋網)綁扎牢固,其直徑不應小于20mm,不得埋設在結構懸挑部位,錨固長度應符合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中鋼筋錨固的規定。2穿板型錨栓錨固應在樓板對應位置預留孔洞。下方墊板尺寸應根據懸挑梁的尺寸確定,厚度不小于5mm;錨固螺栓直徑不小于20mm;上方覆壓構件宜采用等邊角鋼,且截面不應小于L100mm×10mm(見圖6.1.7)。鋼筋錨環螺母應擰緊。在卸料平臺拆除完成后,應用膨脹砂漿填實孔洞注:兩根螺桿間距應略大于懸挑型鋼;螺桿到端部距離不得小于25mm。1--鋼板;2--PVC套管;3--帶螺帽的螺桿;4--角鋼;5--墊圈;6--雙螺母6.1.8鋼絲繩斜拉環構造要求:1在平臺主梁側面分別焊接4個斜拉環(圖6.1.8),焊縫平行于拉力方向,使鋼絲繩通過斜拉環與平臺主梁連接。斜拉環直徑應經設計計算確定,且不得小于20mm;1--平臺主梁;2--鋼絲繩斜拉環;3--雙面搭接焊2前道斜拉環距主梁端部不小于100mm;3不得在平臺主梁上打孔吊拉鋼絲繩。6.1.9起重吊環構造要求:在卸料平臺主梁側面分別焊接4個起重吊環,吊環位置應能保證平臺在吊運時保持水平狀態。起重吊環直徑不得小于20mm(圖6.1.9)。1--平臺主梁;2--起重吊環;3--雙面搭接焊縫6.1.10平臺的金屬構件應至少涂刷一道底漆、一道面漆,以防止銹蝕。6.2吊點構造6.2.1平臺吊點應設置在穩定的主體結構上,吊點承載力應符合設計要求。6.2.2平臺上、下吊點應分開設置。同側上、下吊點與平臺主梁的同側斜拉環應在同一豎向垂直平面內。6.2.3在主體結構的吊點位置通過預埋或預留孔洞設置拉環。拉環鋼筋的直徑應經設計計算確定。6.2.4吊點拉環可采用埋入型鋼筋錨固,也可采用穿墻型螺栓錨固。錨固構造應符合下列要求:1埋入型鋼筋錨固應伸入主體結構鋼筋骨架內,并與鋼筋骨架綁扎或焊接牢固,錨固長度不應小于30d且符合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中鋼筋錨固的規定;2穿墻型螺栓錨固(圖6.2.4)應在建筑結構對應位置預留孔洞。受拉螺栓的直徑不應小于25mm,緊固螺母不得少于兩個,螺桿露出螺母端部的長度不應少于3絲,并不得小于10mm,墊板尺寸應由設計確定,且不得小于100mm×100mm×10mm;吊點拉環內徑不應小于50mm。在卸料平臺拆除完成后,應用膨脹砂漿填實孔洞。1--主體結構;2--焊縫;3--拉環;4--墊板;5--雙螺母;6--螺桿6.3斜拉鋼絲繩構造6.3.1卸料平臺所用的斜拉鋼絲繩承載力應具有足夠的安全儲備,其兩側的每一道斜拉鋼絲繩應能承載該側所有荷載,鋼絲繩直徑應經設計計算確定。6.3.2鋼絲繩與水平主梁夾角不應小于45°,鋼絲繩不應接長使用。6.3.3斜拉鋼絲繩的連接應采用專用的鋼絲繩夾,繩夾數量應與鋼絲繩直徑相匹配,且不得少于4個(圖6.3.3)。6.4防護欄桿構造6.4.1平臺臨邊應設置防護欄桿,防護欄桿應由橫桿、立桿及防護擋板組成,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防護欄桿應為兩道橫桿,上桿距平臺面高度不得低于1.2m,下桿應在上桿和平臺面中間設置;2當防護欄桿高度大于1.2m時,應增設橫桿,橫桿間距不應大于600mm;3防護欄桿立桿間距不應大于1m;4防護欄桿宜采用方鋼或鋼管;5防護擋板宜采用1mm厚鋼板或其他材料全封閉。6.4.2防護欄桿立桿底端應與平臺結構連接牢固。6.4.3防護欄桿桿件的連接應采用焊接或螺栓連接的方式進行固定。6.4.4防護欄桿的立桿和橫桿設置、固定及連接,應確保防護欄桿在上、下橫桿和立桿任何部位處,均能承受任何方向1kN的外力作用。7.1一般規定7.1.1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經審查通過后組織實施。7.1.2安裝前,應對卸料平臺構造及材質進行質量和觀感檢查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使用。7.1.3安裝和拆除作業應有可靠的安全防護設施。7.1.4應根據實際情況配備高處作業安全防護用品,施工人員應正確佩戴和使用相應的安全防護用品、用具。7.1.5卸料平臺的擱置點、錨固體、吊點必須設置在穩定的建筑主體結構上,且應可靠連接;安裝時,建筑結構混凝土強度不得低于C20,混凝土不得有疏松、裂縫等質量缺陷。7.1.6在卸料平臺組裝及安裝拆除前,應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7.2.1卸料平臺應按專項方案要求進行組裝,架體結構及平臺板鋪設應符合要求,并應平整滿鋪和可靠固定。卸料平臺組裝合格后,方可進行安裝。7.2.2卸料平臺安裝前,應按專項施工方案對平臺結構、錨固體及建筑連接部位進行檢查,清除安裝部位的障礙物,確保工作面干凈、整潔。7.2.3嚴禁將卸料平臺設置在臨時設施上。7.2.4卸料平臺安裝步驟:1先將起重鋼絲繩用起重卡環與卸料平臺起重吊環連接,將其吊運至安裝部位;2將卸料平臺主梁尾端用錨固體與建筑物連接牢固;3用斜拉鋼絲繩將上、下吊點與鋼絲繩斜拉環分別連接牢固;4松開起重卡環。7.2.5卸料平臺安裝注意事項:1不得使吊鉤直接鉤掛起重吊環,應使用專用卡環與起重吊環連接;2卸料平臺吊運、安裝時,應保持水平狀態;3每個吊點的受力鋼絲繩均應獨立設置,與建筑結構、腳手架無干擾、無磨損;4卸料平臺兩側鋼絲繩斜拉環應與前后兩道斜拉鋼絲繩連接,安裝應保證鋼絲繩順直、受力均衡;5安裝完成后,應保持懸挑端略高于固定端;6鋼絲繩與建筑物的銳角、利口接觸部位應加襯軟墊物;7需臨時停止安裝時,應采取安全穩固措施。7.2.6任何人員不得在卸料平臺吊運、安裝期間上下。7.2.7卸料平臺與建筑物之間通道的平面和立面均應設置防護設施,防止人員、物料墜落。7.3.1卸料平臺拆除作業應嚴格按專項施工方案及安全操作規程進行。7.3.2拆除前,應先對卸料平臺的穩定性進行檢查確認,清除障礙物及平臺上的堆料、雜物。7.3.3拆除時,應有可靠的防止人員或物料墜落的措施,拆除的材料配件等不得拋扔或放置在建筑物邊緣。7.3.4拆除作業應設專人指揮,當有多人同時操作時,應明確分工、統一行動,且應具有足夠的操作面。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7.3.5拆除時,應先用起重設備吊具鎖緊卸料平臺起重吊環,方可拆除斜拉鋼絲繩及平臺主梁的錨固體。7.3.6卸料平臺構件的拆卸應在地面進行,拆卸后的構配件應按品種、規格碼放整齊。7.3.7拆除卸料平臺后應立即完善相應部位的安全防護設施。8.0.1卸料平臺每次進場組裝完成后,應對其整體結構進行驗收。8.0.2卸料平臺應在下列階段進行驗收:1初次安裝完成后、使用前;2每次移位安裝后;3遇有風速8.0m/s以上大風、雷雨、大雪、沙塵暴等惡劣天氣后;4停止使用超過一個月,恢復使用前。8.0.3每次組織驗收應做好驗收記錄,懸掛驗收公示標識牌。8.0.4卸料平臺驗收應提供下列技術文件:1經審批通過的專項施工方案;2安全技術交底;3主要構配件材料質量合格證明;4主體結構混凝土強度試驗報告等。8.0.5卸料平臺的驗收應按照本標準附錄D《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安裝驗收記錄表》規定逐個進行,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不得投入使用。8.0.6卸料平臺使用期間,每日應由專人進行巡檢維護,并做好檢查記錄。檢查記錄應按照本標準附錄E《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檢查記錄表》規定逐個進行。9.0.1未經項目主要負責人同意,不得拆除卸料平臺及其構配件。9.0.2安裝和拆除作業人員應由專業架子工擔任,并應持證上崗。9.0.3卸料平臺嚴禁與作業腳手架、支撐腳手架及大型設備的支承件等連接。9.0.4卸料平臺在使用時,不得使材料撞擊、擠壓防護欄桿;材料堆放應穩固并保證施工人員有足夠的操作空間;材料放置高度應低于護欄高度。9.0.5應在卸料平臺的明顯位置懸掛限載標識牌,材料應及時轉運,不得超高、超重存放。9.0.6除轉運超長構件需打開前端活動擋板外,其他作業時嚴禁打開活動擋板。9.0.7卸料平臺在安裝、使用、拆除過程中,作業人員應正確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不得酒后上崗作業。嚴禁超過2人以上同時登臺作業。9.0.8卸料平臺安裝和拆除時,應派專人進行監督。在卸料平臺墜落半徑內的地面設置警戒線,非作業人員不得進入。9.0.9安全防護宜采用定型化、工具化設施,防護欄應刷黑黃或紅白相間的警示漆,懸掛“小心墜落”警示標志。9.0.10當卸料平臺出現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使用,迅速撤離作業人員。待排除險情后,方可繼續使用。9.0.11對于多次周轉使用的卸料平臺及構配件,應檢查其結構的安全狀況,必要時應對其進行相關檢測。發現有構件變形、嚴重銹蝕、焊縫開裂、螺栓松動、鋼絲繩磨損等情況,應及時進行維修更換,并重新組織驗收,否則不得繼續使用。9.0.12遇有風速8.0m/s及以上大風、大雨、大雪、濃霧、雷雨或沙塵暴等惡劣天氣,不得進行卸料平臺安裝、使用及拆除作業。雨、霜、雪后作業,應有防滑措施,并應及時清除平臺上的水、冰、霜、雪等。9.0.13夜間使用應有足夠照明,照明及接地防雷等應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的有關規定。夜間不宜進行卸料平臺安拆作業。9.0.14卸料平臺的防火應符合《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GB50720的規定。9.0.15卸料平臺可設置安全監測裝置,對斜拉鋼絲繩和錨固體進行安全監測。9.0.16卸料平臺與建筑主體結構的連接節點應避開懸挑構件,并應經設計復核。卸料平臺的設計構造,主要包括:主梁、次梁、平臺板、斜拉鋼絲繩、防護欄桿、錨固體、限位擋塊等。1--主梁;2--斜拉鋼絲繩;3--上吊點拉環;4--下吊點穿墻螺栓拉環;5--錨固體;6--鋼絲繩斜拉環;7--限位擋塊;8--起重吊環;9--防護欄桿立桿;10--防護擋板;11--防護欄桿上橫桿;12--防護欄桿下橫桿;13--加設軟墊物1--主梁;2--建筑結構;3--防護外架;4--次梁;5--錨固體;6--鋼絲繩斜拉環;7--滿鋪平臺板;8--起重吊環;9--防護欄桿立桿1--主梁;2--斜拉鋼絲繩;3--上吊點拉環;4--下吊點拉環;5--次梁;6--鋼絲繩斜拉環;7--加強橫桿;8--建筑結構;9--防護欄桿立桿;10--加強立桿;11--防護欄桿橫桿;12--平臺板;13--前端活動擋板(用于轉運超長構件);h--欄桿高度1--木楔側向楔緊;2--兩根1.5m長直徑20mm的HRB400鋼筋;3--錨環(直徑≥20mm或者根據方案確定);4--鋼墊板100mm×100mm×10mm1--主梁型鋼;2--次梁型鋼;3--平臺板卸料平臺限載標識牌(X噸)XXm鋼管XX根模板方木XXm3XXm鋼管XX根吊斗XXkgXXm鋼管XX根扣件XX個序號平臺寬度平臺長度平臺板厚度次梁規格型號主梁規格型號鋼絲繩公稱抗拉強度斜拉鋼絲繩直徑斜拉環直徑起重吊環直徑錨環直徑欄桿防護擋板限重(mm)(Mpa)(mm)(mm)(mm)(mm)立桿水平桿(mm)(kN)13501770202020根據設計和施工方案確定,且不少于20mm□40×4□40×4120242235224350202020542265227235020202084249524注:1.平臺長度是指建筑主體結構之外的懸挑長度;2.平臺板采用木板的材質等級為Ⅰa,Ⅱa;3.鋼結構采用熱軋普通型鋼;4.表中鋼絲繩直徑按照6×37M類纖維芯鋼絲繩選用,使用者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應保證其最小破斷拉力不小于表中選用;5.拉環、起重吊環和錨環均采用HPB300鋼筋;6.欄桿采用方形冷彎空心型鋼;7.防護擋板采用鋼板。省、市名城市名海拔高度風壓(kN/㎡)R=10R=50R=100河南省鄭州市50.50安陽市50.55新鄉市0.45三門峽市40.45盧氏50.35孟津350.50洛陽市0.45欒川70.35許昌市0.45開封市50.50西峽50.40南陽市50.40寶豐50.40西華50.55駐馬店市0.45信陽市50.40商丘市50.4550.40編號:工程名稱搭設負責人使用部位平臺編號載重(kg)驗收情況記錄序號驗收項目驗收內容驗收情況驗收結論1技術文件經審批通過的專項施工方案安全技術交底主要構配件材料質量合格證明主體結構混凝土強度試驗報告等2構造要求卸料平臺應采用型鋼制作懸挑梁,其節點應采用螺栓或焊接固定的剛性節點,其構配件材質應符合規范要求卸料平臺的懸挑長度不宜大于5m卸料平臺的擱置點、錨固體、吊點應設置在穩定的建筑主體結構上,且應可靠連接;嚴禁將卸料平臺設置在臨時設施上,嚴禁與腳手架、施工設備相連接平臺板應滿鋪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板或同等強度的其他材料,并應用螺栓與型鋼梁固定卸料平臺所用的斜拉鋼絲繩承載力應具有足夠的安全儲備,其兩側的每一道鋼絲繩應能承載該側所有荷載斜拉鋼絲繩的連接應采用專用的鋼絲繩夾,繩夾數量應與鋼絲繩直徑相匹配,且不得少于4個鋼絲繩與建筑物的銳角、利口接觸部位應加襯軟墊物卸料平臺應設置4個起重吊環,吊環位置應能保證平臺在吊運時保持水平狀態;起重吊環直徑不得小于20mm卸料平臺的懸挑端應略高于固定端,整體穩固3防護卸料平臺臨邊應設置防護欄桿和擋板,其構造、強度、高度、材質等應符合規范要求卸料平臺與建筑物之間通道的平面應鋪板嚴密、牢固,加裝防滑條;立面應設置防護設施,防止人員、物料墜落4荷載卸料平臺應在明顯位置設置標明允許負載值的限載牌卸料平臺上的材料應及時轉運,不得超重、超高堆放施工單位驗收結論結論:驗收人員:項目技術負責人:(簽字)(簽字)(簽字)年月日監理單位驗收結論結論:專業監理工程師:總監理工程師:(簽字簽字)年月日注:1.對要求量化的參數應填實測值;2.“驗收結論”欄根據檢查情況分別填寫“合格”或“不合格”;3.卸料平臺在初次安裝及每次移位后,都應進行驗收;4.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報,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各存一份。編號:工程名稱使用負責人使用部位平臺編號載重(kg)序號檢查項目檢查內容檢查結果1架體構造卸料平臺整體結構應穩固,懸挑端應略高于固定端,無晃動、變形、開焊、嚴重銹蝕等現象卸料平臺的擱置點、錨固體、吊點等與主體結構應可靠連接,嚴禁放置在臨時設施上,嚴禁與腳手架、施工設備相連接卸料平臺主梁錨固前端不應少于一道,尾端不應少于兩道;錨固螺栓直徑不小于20mm;上方覆壓構件宜采用等邊角鋼,且截面不應小于L100mm×10mm;鋼筋錨環螺母應擰緊鋼絲繩斜拉環焊縫平行于拉力方向,焊縫無開焊、銹蝕等現象;斜拉環直徑不小于20mm;前道斜拉環距主梁端部不小于100mm卸料平臺起重吊環直徑不小于20mm,焊縫無開焊、銹蝕等現象平臺上、下吊點應分開設置;同側上、下吊點與平臺主梁的同側斜拉環應在同一豎向垂直平面內穿墻型吊點拉環受拉螺栓的直徑不應小于25mm;緊固螺母不得少于兩個;螺桿露出螺母端部的長度不應少于3絲,并不得小于10mm;墊板尺寸不得小于100mm×100mm×10mm;吊點拉環內徑不應小于50mm斜拉鋼絲繩應固定牢靠,鋼絲繩繩夾數量和布置應符合規范要求,鋼絲繩尾端預留安全彎長度不小于500mm鋼絲繩與水平主梁夾角不應小于45°,鋼絲繩不應接長使用鋼絲繩與建筑物的銳角、利口接觸部位應加襯軟墊物鋼絲繩磨損、斷絲、變形、銹蝕量應在規范允許范圍內卸料平臺板應滿鋪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板或同等強度的其他材料,并固定牢靠,平臺板無破損卸料平臺臨邊防護欄桿和擋板應完好可靠,無變形、缺失現象;連接部位無開焊、銹蝕、螺栓松動等現象卸料平臺與建筑物之間通道的平面應鋪板嚴密、牢固,加裝防滑條;立面應設置防護設施,防止人員、物料墜落2安全使用卸料平臺應在明顯位置設置標明允許負載值的限載牌卸料平臺在安裝、使用、拆除過程中,嚴禁超過2人以上同時登臺作業,且應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不得酒后上崗作業卸料平臺應有專人進行日常維護除轉運超長構件需打開前端活動擋板外,其他作業嚴禁打開活動擋板卸料平臺上的材料應及時轉運,不得超重、超高堆放卸料平臺安裝和拆除時,應派專人進行監督,在卸料平臺墜落半徑內的地面設置警戒線,非作業人員不得進入3其他檢查意見:檢查負責人(簽字):檢查日期:年月日參加檢查人員簽字注:1.卸料平臺使用中應每周不少于1次定期檢查;2.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報,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各存一份。風級名稱風速風壓10N/m2陸地地面物體征象km/hm/s0無風0~0.20~0.0025靜1軟風1~50.3~1.50.0056~0.014煙能表示方向,但風向標不動2輕風6~111.6~3.30.016~0.68人面感覺有風,風向標轉動3微風12~193.4~5.40.72~1.82樹葉及微枝搖動不息,旌旗展開4和風20~285.5~7.91.89~3.9能吹起地面紙張與灰塵5清風29~388.0~10.74~7.16有葉的小樹搖擺6強風39~4910.8~13.87.29~11.9小樹枝搖動,電線呼呼響7疾風50~6113.9~17.112.08~18.28全樹搖動,迎風步行不便8大風62~7417.2~20.718.49~26.78微枝折毀,人向前行阻力甚大9烈風75~8820.8~24.427.04~37.21建筑物有小損狂風89~10224.5~28.437.52~50.41可拔起樹來,損壞建筑物暴風103~11728.5~32.650.77~66.42陸上少見,有則必有廣泛破壞颶風118~13332.7~36.966.42~85.1陸上極少見,摧毀力極大1為了便于在執行本標準條文時區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用詞: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這樣做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用詞,采用“可”。2本標準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行時的寫法為:“應符合……的規定”或“應按……執行”。1《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鋼結構設計標準》GB50017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2015年版)》GB500104《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5《建筑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統一標準》GB512106《木結構設計標準》GB500057《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501538《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T1499.1《固定式鋼梯及平臺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業防護欄桿及鋼平臺》GB4053.3《優質碳素結構鋼》GB/T699《一般用途鋼絲繩吊索特性和技術條件》GB/T16762《鋼絲繩通用技術條件》GB/T20118《鋼絲繩夾》GB/T5976《索具螺旋扣》GB/T3818《六角頭螺栓》GB/T5782《建筑施工安全技術統一規范》GB50870《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GB50720《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建筑施工臨時支撐結構技術規范》JGJ300《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建筑施工工具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202建筑施工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安全技術標準 40 40 40 41 41 41 41 41 41 41 42 43 43 43 43 44 44 44 44 45 461.0.1本條明確了本標準編制的目的。在建筑施工中,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樣式各異,種類較多,尤其是使用的材料、制作工藝、安裝方式和使用管理等方面缺乏統一的標準,存在較多安全隱患。為保證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的質量、安全,制定本標準。1.0.2本條主要明確了本標準的適用范圍,適用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不適用于附著式爬升卸料平臺,也不適用于獨有專利技術的卸料平臺。經調查分析,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的懸挑長度不宜大于5m;特殊情況下,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懸挑長度超過5m時,其設計、制作應考慮防扭曲、傾覆措施。1.0.3目前,施工現場的卸料平臺形式有落地式、懸挑式。其中,懸挑式包括采用支承方式的懸挑式卸料平臺和采用懸臂梁式的卸料平臺。其構造、設計、計算、安裝等要求不完全相同。考慮到目前河南地區普遍使用斜拉鋼絲繩、型鋼懸挑梁卸料平臺的實際情況,標準編制組對其進行了重點調查、研究和現場試驗,在材料、構造、荷載、設計、施工、檢查與驗收、安全管理等方面作了補充和完善,本標準有規定的,以本標準為準,本標準未涉及的以相應標準為準。2.1術語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程建設標準編寫規定》,將本標準中尚未在其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中規定的術語單獨列到本章。本標準中涉及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方面的術語有三種情況:1在現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中無規定,是本標準首次提出的。2雖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中出現過這一術語,但人們比較生疏的。3現行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中雖有類似術語,但內容不完全相同的。以上三種類型的術語共10條,在本章中一一列入,并給予定義。3.0.3本條參照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的相關條款而定。3.0.4~3.0.7對斜拉懸挑式卸料平臺的螺栓、焊條、吊環、拉環、斜拉鋼絲繩的性能和規格做了規定。3.0.8本條是對平臺板材料和材質的規定,以確保選材合理、經濟實用、安全可靠。4.1荷載的分類4.1.1作用于卸料平臺的荷載,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規定,建筑結構的荷載可分為三類:永久荷載,可變荷載和偶然荷載。其中偶然荷載包括爆炸力和撞擊力。根據卸料平臺的使用環境,作用于卸料平臺的荷載分為永久荷載和可變荷載,不再考慮爆炸力和撞擊力等偶然荷載。4.1.3第一款施工荷載包括卸料平臺上的人員和物料等自重,其中,作業人員不得超過2人。4.2荷載標準值4.2.3卸料平臺作業層的施工可變荷載標準值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防護欄桿荷載取值,參考《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規定,防護欄桿在上下橫桿和立桿任何部位處,均能承受任何方向1kN的外力作用。平臺板次梁所受施工可變荷載,參考《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規定,施工可變荷載應采用15kN集中荷載或2.0kN/㎡均布荷載進行計算。另外參考《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第6.4.2條規定,均布荷載不應大于5.5kN/㎡。4.2.4風荷載基本風壓,根據《建筑施工安全技術統一規范》GB50870規定,卸料平臺屬于建筑施工臨時結構,其安全技術分析時,荷載計算除應符合《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的規定外,對風敏感的臨時結構,宜采用不低于30年一遇風荷載標準值,且調整后基本風壓不應小于0.20kN/㎡。對比《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第8.1.2條(強條)基本風壓不得小于0.30kN/㎡,所以,本條基本風壓取值為不得小于0.30kN/㎡。4.2.5卸料平臺上堆放荷載的動力系數,根據《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規定,搬運和裝卸重物的動力系數,可取1.1~1.3,本條取1.3。5.1一般規定5.1.1考慮工程標準層、頂層、層高變化等不同環境,引起斜拉鋼絲繩的角度變化和平臺主梁的受力變化;頂層斜拉鋼絲繩的上吊點位置常發生變化;主體結構的凹、凸形式,可能引起卸料平臺主梁懸挑長度的變化,故取最不利情況分別進行設計計算。5.2荷載組合5.2.2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術統一規范》GB50870的規定,卸料平臺危險等級為Ⅱ級,對應的危險等級系數為1.05,對應的事故后果為“嚴重后果”,用危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