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貴港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_第1頁
廣西貴港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_第2頁
廣西貴港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_第3頁
廣西貴港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_第4頁
廣西貴港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秋季學期高二年級期末教學質量監測語文試題考生注意:1、本狀券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請特各題答肅填寫在答題卡上。3.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選擇性必修上冊與選擇性必修中冊第一、二單元。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繼往開來的思想生成模式,造就了中華文明承前啟后的思想演進特性。思想的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文明所能達到的高度。經過夏、商、西周的長期醞釀發展,到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以儒、墨、道、法、名、陰陽諸家為代表的“百家爭鳴”局面,形成了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第一個多元競流、蓬勃發展的階段。諸子百家思想觀念雖各不相同,但所爭鳴的諸如天人關系、倫理準則、政治秩序、社會規范等都是人類文明史上具有普遍價值的基本命題,并提出了天、道、性、命、仁、禮、法等核心概念。這些命題和概念的形成,不僅為后世思想發展提供了資源,更開辟了基本的問題領域。隨著秦漢政治大一統的實現,特別是漢武帝“獨尊儒術”政策的推行,一個以儒家思想為主軸,基本命題、核心概念相對穩定的中華思想體系逐漸生成。此后,歷朝歷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根據各自時代背景、現實需求,通過對既有命題和概念的再詮釋、再發展,提出相應的思想學說乃至新的體系。從先秦諸子學到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宋代理學、明代陽明心學,無不包含著對前一時段文化的繼承吸收、融合總結、深化發展和變革更化,中華文化因此而連綿不絕、高峰迭起。這種繼往開來的思想生成模式,保證了中國古代思想在傳承演變中的穩定性,也有助于中國古代思想的發展更新,造就了中華文明承前啟后的思想演進特性。與時俱進的文化演進品格,造就了中華文明革故鼎新的文化發展方式。一脈相承的中華文明,不僅為世界文明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塑造出富有高度歷史感、時代感的中華文化。人們在實踐中創造和發展文化,文化本身就蘊含著繼承和創新的特質。中華文化是在一代代增損因益、更新變革中向前發展的,展現出一種革故鼎新、不斷轉化和創造的內在動力。中華文化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的與時俱進品格使其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既能夠保持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文化精髓,又能夠不斷地吸收和融合新的元素,從而實現在傳承與創新中不斷向前發展。中華民族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提倡“生生不息”,倡導“革故鼎新”,主張“達變求新”。幾千年來,這種變革基因使得中華文化能夠一直具有無窮的創造力,中華文明也因此具有了自我更新的能力,從而在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生生不息、歷久彌新。(摘編自楊艷秋《深化對中國歷史連續性的認識》)材料二:“如果沒有中華5000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么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武夷山深處朱熹園,習近平總書記的話發人深省。近代以后,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的苦難之重、付出的犧牲之大,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罕見的。救亡圖存之際,中國共產黨人運用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激活了中華文明的強大生命力。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開辟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新境界,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了更加宏闊深遠的歷史縱深,筑牢了中國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英國著名學者馬丁·雅克感嘆,中國擁有一個鮮明的特質,就是歷史延續性。中華民族飽受挫折又不斷浴火重生,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埃及《今日消息報》資深記者巴達維表示,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體現了中國堅定文化自信、堅持走自己的路的決心。堅持走自己的路,中國在5000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是賡續古老文明的現代化,而不是消滅古老文明的現代化;是從中華大地長出來的現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國家的現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結果,不是文明斷裂的產物。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從“天地之大,黎元為先”“民為貴”中汲取文化啟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體現“治國之道,富民為始”“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的政治理想;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對應“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精神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蘊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與“天下大同”“協和萬邦”的天下觀一脈相承。“一個文明到底以誰為本位,深刻反映了這個文明的本質和未來。”埃及著名漢學家、埃及蘇伊士運河大學孔子學院埃方院長哈桑·拉杰卜說。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就強調以人為本,這種思想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結合,體現為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在這一理念指引下,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成為現實。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馬丁·阿爾布勞表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植根于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歷史。“中國對這一點的重視意味著,現代化并不是摒棄過去,而是在繼承中發展。中國向世界展示了如何推動以自身文化為主導的現代化進程。”(摘編自龔鳴《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在“百家爭鳴”中,諸子百家的思想觀念各不相同,但他們所爭論的許多話題都是人類文明史上具有普遍價值的基本命題。B.中國古代思想在傳承演變中具有相當的穩定性,這有助于古代思想的更新發展,也由此形成了繼往開來的思想生成模式。C.中國以5000多年深厚中華文明為基礎,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在這個過程中,古老文明不斷延續,文明不斷更新。D.“治國之道,富民為始”“天下大同”的傳統思想,分別與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理念相契合。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天、道、性、命、仁、禮、法等核心概念由諸子百家提出,這些核心概念的形成為后世思想的發展提供了資源。B.中華文化既能夠保持獨特的文化傳統,又能夠不斷在創新中前進發展,和中華文化與時俱進的品格息息相關。C.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是中華文明所強調的以人為本思想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相結合的體現。D.英國學者馬丁?阿爾布勞認為,中國式現代化注重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特征有助于推動現代化進程。3.下列最不適合作為論據支撐材料一第一段“繼往開來的思想生成模式”的一項是()A.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中庸》)B.不知治者,必曰:“無變古,毋易常。”變與不變,圣人不聽,正治而已。(《韓非子》)C.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道德經》)D.儒者曰:君子必服古言然后仁。應之曰:所謂古之言服者,皆嘗新矣。(《墨子》)4.材料一在論述時多用歷史事實,請簡要分析其效果。5.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請結合兩則材料,談談你認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要如何繼續推動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協調的現代化進程。(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三千里江山楊朔且說那三千里江山的盡北頭緊連著中國邊境,中間隔著條鴨綠江,水又深又綠,流子又急,五冬六夏,水面激起一片波紋,碧粼粼的,好像魚鱗。江上有座花欄大鐵橋,橫跨兩岸。北岸中國地面,離橋不遠,住著一個老鐵路工人。這人叫姚長庚,四十歲左右,新中國成立后被提成工務段段長。他有個老伴,還有個閨女。節氣交了立冬,鴨綠江上見了霜。喜事[注]一天一天逼到眼前,姚大嬸更忙了,天天活像個陀螺,滴溜滴溜亂轉。姚大嬸時常覺得耳朵一鼓一鼓的,有點震動。黑夜朝江南岸一望,天邊影影綽綽透出片紅光,都說是炮火,看樣子,敵人是逼到中國大門口了。鴨綠江上空三日兩頭出現美國飛機,打著盤旋,飛得賊低,好不好就掃上一梭子,丟下一串炸彈。炮火逼到中國大門口,也逼到每人家門口。工人、學生、商人,只得忍著痛,離開他們一手經營的城市。城市空了。原先最熱鬧的街道,兩邊商店都關了門,半天不見一個人。一到天黑,全市漆黑一片,再不見往日的繁華燈火了。姚大嬸有點發慌,心想,閨女早一天嫁出去,早一天省心。姚長庚的行事越發叫姚大嬸不稱心。這些日子是什么東西纏住男人,夜夜要熬到黑燈瞎火才回來。有時干脆在外頭隔宿,害得姚大嬸等一夜門子。第二天見了面,姚大嬸本想吵幾句,一見男人的臉色黑沉沉的,好像老陰天,便背著臉悄悄咕噥說:“誰惹你啦!”姚長庚滿肚子心事,憋得透不出氣來。風聲這樣緊,他眼睛看的,耳朵聽的,沒一件不叫人揪心。他時刻想:“難道說我們就這樣任憑人搓弄么?”姚長庚段上頂要緊的是鴨綠江橋。他得好好看守著橋,特意挑選了批人,在橋上臨時編了個黨的小組,日夜巡邏,自己也一天去幾趟,親自掌握。這時可巧接到分局工會的號召,要大伙編土籃子,編大筐子,好送到朝鮮,援助朝鮮鐵路工人搶修線路。這就更對他的心思。他親自帶人上山割荊條子,黑夜空閑,領著頭編筐子。他那兩只大手看起來又粗又硬,手背的青筋暴起多高,十根指頭卻像繡花針一樣靈巧,編得又快又好。工人們圍著他坐了一屋,都跟他學。姚長庚的興致變得特別高,一面編,一面麻搭著眼皮,給大伙講些早些年關東山挖參、打熊盲人的故事。姚長庚在段上天天這樣,從來沒給老婆透過一句話。告訴老婆做什么?男子漢要像個男子漢,老婆算什么,還能綁到老婆的褲腰帶上?對女兒就不一樣了。姚長庚愛女兒,有東西分給女兒吃,一天不定望女兒幾眼。可是從小到大,他沒摸過女兒的頭,沒對女兒說過一句體貼話。姚大嬸有時恨得咕噥說:“這個人,心是石頭做的,沒點情義!”其實姚長庚的心有血有肉,只是不愿意掏給人看。一個男人家,做什么婆婆媽媽的,做出些溫情蜜意,也不怕難為情?他把他的歡喜、他的痛苦,都藏到心里去,從來不露。女兒近幾天的神情挺不對頭。這丫頭是怎么回事,懶懶散散的,動不動發煩?書也看不下去,常常孤零零地坐在一邊,擎著書出神。有時拿眼望她爹她媽,像是有話要說,姚長庚一瞅她,她又低下頭,假裝看書。姚大嬸三番兩次問女兒道:“你覺著怎么樣?是不是不自在?怎么飯吃得也不香?”一面伸手去摸女兒的頭。姚志蘭一甩腦袋,怪不耐煩地說:“誰不自在?人家不想吃,還能強咽?”惹得她媽嘮叨半天。這天早晨,姚大嬸像往常一樣,怕耽誤他們父女上班,天不亮爬起來,點著燈做飯。飯做好,掃掃地,摘下窗簾望望天。天挺晴朗,滿地草都黃了,草梢上沾著層霜花,冬天來了。姚長庚吃了飯往段上去,走到半路,看見道岔子上停著列車,車旁邊蹲著許多戰士,十幾個人圍一圈,狼吞虎咽吃早飯。這些戰士可怪,穿的都是納成長格子的偏襟棉軍裝,沒有紅五星帽花,也沒胸章,不是我們解放軍。姚長庚放慢腳步,留心聽他們談些什么。一個戰士結實得像小炮彈,盛了滿滿一碗飯,亮著大嗓門兒說:“可著肚子吃呀。這還是今年新打的高粱米呢,你聞聞多香!”另一個厚嘴唇的戰士慢慢說,“晚走幾天,咱們種的谷子也就收了。這一年習文練武,忙里偷閑種了十幾頃地,眼看谷子熟透了,誰知老美不讓咱收,撇下滿地的莊稼,可不可惜!”小炮彈咯咯笑起來:“說你多想不開。莊稼熟了,終歸有人收、有人吃就行了,你操那個什么?古語說:前人種樹,后人歇涼,咱們是專管開荒下種的。”正談著莊稼,不知怎么,話頭轉到各地出產上。一引開頭,戰士們七嘴八舌地說,這個夸口說河北大平原的小麥像海浪,一眼望不見邊;那個贊美江南的青山綠水,吃不盡的稻米魚蝦;第三個又談起山西煤那個多呀,刨開地面就是,永遠不愁燒的。四川人擺龍門陣擺出“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東北的戰士便拿出樹林子一樣的大工廠了……姚長庚素來心細,從話口里,已經明白幾分,眼看著那一群一群的小伙子,說不出的喜歡,肚子里想:“這些人啊!……”再也找不出一句恰當話。(有刪改)[注]喜事:姚大嬸女兒的親事。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炮火逼到中國大門口,也逼到每人家門口”,點出了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同時這也是姚入嬸“有點發慌”的外在因素。B.作為工務段段長的姚長庚,對于巡邏是“親自掌握”,并且“親自帶人上山割荊條子”,這兩處細節都表明了他較強的責任心。C.“天挺晴朗,滿地草都黃了,草梢上沾著層霜花,冬天來了”,既寫出當下節氣的變化,又暗示姚大嬸心緒的起伏。D.眼前戰士們從打扮上來看,并不是解放軍,姚長庚因此產生好奇;而通過他們的言行,姚長庚心中生出一種難以言表的喜歡。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A.開篇對鴨綠江地區景色的描繪,營造出緊迫的氛圍,同時也奠定了全文的基調。B.寫姚長庚帶頭編筐子、講故事,以此反映出他心靈手巧、善于團結群眾的特點。C.本文以抗美援朝為背景,生動地展現了志愿軍的英勇形象和人民群眾的精神面貌。D.本文語言樸實自然,鄉土氣息濃厚,這與文中著重表現的鮮明地域特色很貼合。8.文中寫道,姚長庚“滿肚子心事,憋得透不出氣來”,又說他“從來沒給老婆透過一句話”,請談談你的理解。9.作者是怎樣塑造志愿軍戰士形象的?請結合文本相關內容簡要分析。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其父臬捩雞①,本出于西夷,自朱邪②歸唐,從朱邪入居陰山。臬捩雞生敬瑭,其姓石氏,不知其得姓之始也。敬瑭為人沈③厚寡言,明宗④愛之,由是常隸明宗帳下,號左射軍。趙在禮之亂,明宗討之,至魏而兵變,明宗初欲自歸于天子,明己所以不反者。敬瑭獻計曰:“豈有軍變于外,上將獨無事者乎?且猶豫者兵家大忌不如速行愿得騎兵三百先攻汴州得之可以成事。”明宗然之,與之驍騎三百,渡黎陽為前鋒,明宗遂入汴。莊宗自洛后至,不得入,而兵皆潰去。莊宗西還,明宗以敬瑭為前鋒趣汜水,且收其散卒。莊宗遇弒,明宗入立,拜敬瑭保義軍節度使,賜號“竭忠建策興復功臣”,兼六軍諸衛副使。在陜為政以廉聞。是時,諸侯多不奉法,鄧州陶玘、亳州李鄴皆以贓污論死,明宗下詔書褒廉吏普州安崇阮、洺州張萬進、耀州孫岳等以諷天下,而以敬瑭為首。天福元年五月,徙鎮天平,敬瑭果不受命,謂其屬曰:“先帝授吾太原使老焉,今無故而遷,是疑吾反也。且太原地險而粟多,吾當內檄諸鎮,外求援于契丹,可乎?”廢帝下詔削奪敬瑭官爵,命張敬達等討之,敬瑭求援于契丹。九月,契丹耶律德光入自雁門,與唐兵戰,敬達大敗。敬瑭夜出北門見耶律德光,約為父子。(選自歐陽修《新五代史·普本紀》,有刪改)材料二:及其為君也,旰食宵衣,禮賢從諫,慕黃、老之教,樂清凈之風,以絁⑤為衣,以麻為履,故能保其社稷,高朗令終。倘使非由外援之力,自副皇天之命,以茲睿德,惠彼蒸民,雖未足以方駕前王,亦可謂仁慈恭儉之主也。(選自薛居正《舊五代史·晉書高祖紀》,有刪改)【注】①臬捩雞:胡人姓名,晉高祖石教塘之父。②朱邪:部落名。③沈:同“沉”。④明宗:李嗣源,后唐第二位皇帝,李克用養子。⑤絁:粗綢。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且猶豫者兵家大忌不如速行愿得騎兵三百先攻汴州得之可以成事。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高祖,曾祖的父親或開國帝王的廟號,材料中指后者,劉邦廟號也是高祖。B.“明宗然之”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非惡其聲而然也”“然”意思相同。C.“謂其屬曰”與《墨子·兼愛》“此所謂亂也”的“謂”意思不同。D.方,比擬、相比,與《五石之瓠》中“請買其方百金”的“方”意思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石敬瑭為人沉穩寡言,明宗常讓他在自己帳下效力,稱作左射軍。明宗在平息趙在禮之亂時,石敬瑭向明宗獻計,明宗采納了他的建議。B.石敬瑭在陜州任職時期,當時諸侯大多不遵守法律,一些官員因為貪污被處死,同時明宗下詔書褒獎一些官員,石敬瑭名列其中。C.石敬瑭認為自己無故被貶、調離太原,原因是朝廷疑心他要造反,于是他采取相應措施。廢帝下詔書剝奪石敬瑭的爵位,討伐石敬瑭。D.石敬瑭和契丹聯系緊密,和耶律德光約定以父子相稱。對于這一行為,歐陽修沒有發表意見,而薛居正卻盛贊他有能有德,可謂明君。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莊宗西還,明宗以敬瑭為前鋒趣汜水,且收其散卒。(2)且太原地險而粟多,吾當內檄諸鎮,外求援于契丹,可乎?14.薛居正認為石敬瑭具備做明君的德行,材料中有哪些事實可以支持他的觀點?請簡要概括。(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舍北晚步①陸游漠漠炊煙村遠近,冬冬儺②鼓埭③西東。三叉古路殘蕪里,一曲清江淡靄中。外物已忘如棄屣,老身無伴等羈鴻。天寒寂寞籬門晚,又見浮生一歲窮。[注]①此詩作于1198年12月,此時陸游73歲。②儺:古時一種驅除疫鬼的儀式。③埭:土壩。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村莊里升起了陣陣炊煙,儺鼓聲在土壩邊咚咚作響,顯示出濃濃的生活氣息。B.三叉古路邊雜草叢生,盡顯荒蕪之態,清澈的江水被一股淡淡的霧氣籠罩著。C.外物如同棄履,詩人早已忘卻,但“羈鴻”二字又可見詩人有回歸朝廷的意愿。D.天氣寒冷,傍晚時分詩人獨守在寂寞的籬笆門前,人生又一次到了年終歲尾。16.《舍北晚步》是陸游晚年所作,此時他的“筆鋒”飽含平淡之味,卻于其中傳達深意。請結合全詩,分析陸游是如何運用“平淡”的筆鋒來抒發情感的。(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論語>十二章》中告誡人們要學會以人為鏡,優則學之,劣則思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____________”寫天人永隔時間之長,“____________”又表現了與妻子下葬之地相隔之遠。(3)小剛漫步江邊,看到水中月影,不禁想起唐詩中描寫此類景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魯迅的思想是A的,其豐富和深厚令人驚嘆,全面整理和繼承魯迅的精神遺產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魯迅始終堅持直面人生的寫作。魯迅強調“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所以當社會上發生重大悲劇性事件的時候,魯迅總是B。魯迅站在討伐橫暴者的最前沿,以光焰萬丈的文字為受迫害者鳴冤,向迫害者討還血債,為此招致殺身之禍也在所不惜。這種“猛士”精神,是中國知識分子最為寶貴的傳統,直接傳承了“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身材并不高大的魯迅,在歷史的關鍵時刻,成為維護社會正義的中流砥柱。其意義已經超出了文學、文化的畛域,成為一座高高聳立的人格豐碑。魯迅是中國文藝界的清道夫。魯迅生前一直與很多文人戰斗,不是他好斗,而是他不能容忍那些“正人君子”愚民的惡言惡行。他不僅維護著新文化的前行,成為新文化的堅強衛士,在現實生活中,他一樣死死地盯住那些媚權媚勢的所謂“正人君子”們。每當重大政治事件發生后,總會有一些“正人君子”搖唇鼓舌,栽贓受害者,為當政者開脫,魯迅這時候都會拍案而起,咬牙切齒地詛咒這些“軟刀子殺人不覺死”的文人,①認為他們就像脖子上掛著鈴鐺的頭羊,將人們領向屠場。文壇有魯迅在,那些試圖作偽、作惡的幫兇和幫閑們就會感到畏懼。魯迅是文壇投機者、虛偽者、茍活者的克星,是文壇上的清道夫。魯迅具有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的精神,這是中國文人身上極為難得而又可貴的品質。魯迅在批判別人的時候,②從來沒有認為自己高高在上,像引領眾生的教主,而是通過對自我的深刻反省,達到批判他人、批判社會的深度。魯迅那種“抉心自食”的勇氣,一直是中國文人精神世界里的稀有資源。1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