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床放射性肺炎CT表現及診斷要點要點1、術語1)放射誘導的肺疾病(RILD)2)放射治療(RT)的最后一天:時間參考點2、影像表現:RILD與正常的解剖結構不一致,但局限在放射野放射野典型的包括原發腫瘤+2cm的邊緣無癥狀的放射學表現50%急性肺炎:放射野分布的磨玻璃影和實變慢性纖維化:體積縮小是關鍵典型的時間線(“4”規則):1)4周給予40Gy的治療2)放療后4周:最早期放射性肺炎,在照射肺內血管邊緣模糊3)放療后4個月:放射學肺炎高峰;被照射肺組織最密實的實變4)12(4×3)個月后:實變逐漸消散并演變為瘢痕(瘢痕性肺不張)3、主要鑒別診斷:復發性腫瘤癌性淋巴管炎藥物反應4、診斷備忘:放射性纖維化內的空氣支氣管征被軟組織充填,考慮腫瘤復發。典型的放射性肺疾病的演變情況。放射治療后4個月,肺癌(白直箭頭)減小,磨玻璃影(白曲箭頭)代表早期放射性肺炎。放射治療后12個月,放射部分邊緣境界清晰的纖維化(白開箭頭)。肺癌(黑直箭頭)減小,向內側牽拉。急性放射性肺炎(治療后1~6個月):彌漫性肺泡損傷伴透明膜慢性放射性改變(治療后6~24個月):非特異性膠原沉著伴纖維化精確定向的劑量局限于原發性腫瘤5、典型的局部解剖學表現:頸部放射:尖段實變,伴下部邊緣清晰縱隔旁放射:內側實變,伴線狀或圓括號形的邊緣斗篷野放射:鎖骨上以及沿縱隔的Y形實變,邊緣清晰乳腺的切線放射:沿著前胸壁的傾斜方向的實變右肺上葉肺癌,放療后局灶性肺炎表現,同一患者放療36個月之后陰影增大,無臨床癥狀顯示局灶性復發或播散性疾病。頭及頸部癌治療后放射學損傷的典型表現,上葉尖段斑片狀磨玻璃影,代表放射野下方的纖維化。冠狀位示右肺門周圍及左肺上葉纖維化,伴空氣支氣管征,與放射野一致。左側胸腔積液。無復發證據。放療后肺癌復發:右肺門結構變形和纖維化,放療后2年半,同一患者3個月后放射野邊緣見一新發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