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SRS 126-2024 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場地放射性污染治理技術規范_第1頁
T-BSRS 126-2024 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場地放射性污染治理技術規范_第2頁
T-BSRS 126-2024 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場地放射性污染治理技術規范_第3頁
T-BSRS 126-2024 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場地放射性污染治理技術規范_第4頁
T-BSRS 126-2024 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場地放射性污染治理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280CCSF73BSRSTechnicalforcontrolofsoilradioactivepollutionatthe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siteofassociatedradioactiveminesIT/BSRS126—2024 Ⅲ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基本原則和工作程序 5資料調研與工程現場踏勘 26制定場地放射性污染治理方案 7治理方案編制 4 5T/BSRS126—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起草單位:江西省地質局實驗測試大隊(江西核工業環境保護中心有限公司)、湖南中稀環??萍加邢薰尽⑺拇ㄊ∽匀毁Y源實驗測試研究中心(四川省核應急技術支持中心)、湖南省核地質與核技術應用中心、湖南中核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輻射環境監督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吳群、羅國洲、何航、宋平、張輝、胡恪、樊任武、林勇山、許昆、葉紅、陳學民、蒲浩、鐘貴江、龍松柏、歐陽津、農志濤、王日中、姚勇、侯會東、張華、李敬愉、熊丹丹。T/BSRS126—2024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規范我國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場地放射性污染治理工作相關技術要求,制定本文件。1T/BSRS126—2024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場地放射性污染治理技術規范本文件規定了開展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場地放射性污染治理的基本原則、程序、工作內容和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所致的放射性污染治理方案的制定,不適用于放射性污染地下水治理。2規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內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1806放射性物品安全運輸規程GB18598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871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23727鈾礦冶輻射防護和輻射環境保護規定HJ1114伴生放射性物料貯存及固體廢物填埋輻射環境保護技術規范(試行)T/BSRS087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場地土壤放射性污染調查技術規范T/BSRS090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場址土壤輻射風險評估技術規范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minesassociatedwithradioactivity系單個核素的活度濃度超過1Bq/g的非鈾(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活動。3.2放射性污染治理radioactivepollutioncontrol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活動終止后,對遺留的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對受污染的建構筑物去污達到清潔解控水平、對遺留的放射性廢水處理后達到法規標準的排放限值、對受污染的土壤采用異位處置達到治理目標值的活動。3.3治理目標targetforcontrol由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和風險評估確定的土壤中放射性污染物對人體健康和生態受體不產生直接或潛在危害,或不具有環境風險的污染治理終點。4基本原則和工作程序2T/BSRS126—20244.1基本原則4.1.1合理可行盡可能低原則在綜合考慮放射性污染治理目標、治理時間、治理成本、治理工程的環境影響等因素代價分析的基礎上,采用合理可行盡可能低的原則制定治理方案。4.1.2可行性原則制定的放射性污染治理方案要合理可行,充分考慮當地的施工條件,施工方法應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施工技術力求簡單易行,材料可就地取材,合理選擇土壤治理技術,因地制宜制定治理方案,使治理目標可達,且治理工程切實可行。4.1.3安全性原則治理的方案應該考慮減少對工作人員和公眾的輻射風險,應盡可能降低勞動強度、減少工作時間,要保證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與人身安全。4.1.4廢物最小化原則治理的方案應將放射性廢物和非放射性廢物分類處理處置,盡可能不產生或者少產生新的放射性污染,防止造成放射性二次污染,確保放射性廢物最小化。4.2工作程序4.2.1選擇治理模式遺留的表面污染型放射性固體廢物和受污染的建(構)筑物采用去污達到GB18871中的清潔解控水平,其他放射性固體廢物應進行處置;放射性廢水經處理后達到相關排放標準;受污染的土壤,在場地的放射性污染狀況調查和風險評估的基礎上,根據場地的規劃和土地利用類型(農用地、一類建設用地和二類建設用地結合現有的放射性污染治理技術和實踐經驗,推薦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放射性污染土壤治理為異位處置治理技術,確定土壤的治理目標。4.2.2制定治理方案確定遺留的放射性固體廢物的處理處置方案;受放射性污染的建(構)筑物的去污方案;根據確定的異位處置治理技術,制定土壤治理技術路線,確定土壤治理技術的工藝參數,估算放射性污染治理的工程量,提出初步治理方案。5資料調研與工程現場踏勘5.1核實現有資料審閱前期按照T/BSRS087和T/BSRS090完成的放射性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和場地放射性風險評估報告等相關資料,核實場地相關資料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同時可參考非放射性場地污染調查和風險評估的情況。5.2現場考察場地狀況實地考察場地現狀情況,特別關注與前期土壤放射性污染狀況調查和風險評估時發生的重大變化,以及周邊居民區、學校、醫院、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以及重要公共場所等敏感目標的變化情況,了解治理施工的基礎條件。5.3補充相關技術資料(必要時)實地調查和考察發現現有資料不足以支撐治理方案的編制時,應開展補充監測和調查,直至滿足治理方案的編制。3T/BSRS126—20246制定場地放射性污染治理方案6.1提出治理目標值6.1.1確認下列目標污染物:a)土壤治理目標污染物為鈾-238、鐳-226或釷-232;b)污染的器材、設備和建(構)筑物的污染物為表面污染;c)放射性廢水的污染物為鈾、鐳-226或釷。6.1.2提出治理目標值器材、設備和建(構)筑物的表面污染控制水平按照GB18871的規定執行,放射性廢水的鈾、鐳-226或釷按照執行GB23727。按照T/BSRS090評估的結果,提出土壤中鐳-226或釷-232的治理目標值。6.2治理范圍與工程量確定6.2.1治理范圍根據T/BSRS087確定,包括場地遺留的放射性固體廢物、放射性廢水、建(構)筑物和污染的土壤。6.2.2根據前期污染調查和評估的資料,結合土壤鐳-226或釷-232的治理目標值,按照大于1Bq/g和治理目標值與1Bq/g之間分別分析和評估需要治理的范圍,污染土壤的清挖面積與深度,核算清挖工程量。6.2.3根據使用功能,確定回填土質要求和回填量。6.3鑒定污染土壤的固體廢物類型對小于1Bq/g大于治理目標值的需要被清挖的污染土壤進行固體廢物類別鑒別,確定其廢物類別,如危險廢物或一般工業固體廢物(Ⅰ類、Ⅱ類)。6.4確定放射性固體廢物和污染土壤的處置去向6.4.1對于污染土壤上殘留的放射性廢物和放射性核素大于1Bq/g的被污染土壤,應送至符合HJ1114的伴生放射性固體廢物填埋場,制定治理方案時,要明確可接收的固體廢物處置場。6.4.2對于小于1Bq/g大于治理目標值的需要被清挖的土壤,根據6.3的鑒定結果,應送至符合GB18598的危險廢物填埋場或GB18599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填埋場填埋,制定治理方案時,應該明確可接收的填埋或處置場。6.5制定運輸方案根據以下情況制定運輸方案:a)單個核素活度濃度超過10Bq/g的伴生放射性廢物的運輸應按照GB11806的規定執b)各類廢物處置去向和土源位置,比選運輸路線,優先選擇環境敏感點少、距離近的路線,確定運輸距離;c)各類廢物的產生量和運輸的距離,估算運輸工程量。6.6污染治理實施方案污染治理實施方案包括下列內容:a)制定遺留的受污染的放射性固體廢物的去污方案,遺留放射性廢物的回取方案,包括回取的作業方式(人工、機械)、廢物的包裝形式;4T/BSRS126—2024b)受污染的建(構)筑物的去污方案;c)放射性廢水的處理方案;d)清挖污染土壤的作業方式(人工、機械),清挖層的厚度,用監測指導施工的作業方式;e)伴生放射性廢物或污染土壤的臨時堆存方式及污染防控措施;f)給出治理工程進度表。6.7環境管理計劃制定治理過程中的環境管理計劃,包括但不限于管理機構及職責、環境監測方案、治理修復過程監測方案和治理修復環保驗收監測方案。6.8治理終態明確治理工作的終止條件,以及如何通過監測判定已達到治理目標。7治理方案編制7.1總體要求治理方案應全面準確地反映出全部治理工作內容。方案的文字應簡潔和準確,推薦采用圖、表等形式描述各種關鍵技術信息,以利于后續放射性污染治理工程的設計與施工。7.2主要內容修復方案應根據地塊的環境特征和地塊修復工程的特點參照附錄A進行編制。5T/BSRS126—2024附錄A(資料性)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放射性污染治理技術方案編制大綱A.1總論A.1.1任務由來A.1.2編制依據A.1.3編制原則A.1.4治理范圍和內容A.2場地基本信息A.2.1歷史生產信息A.2.2場地環境特征A.3場地污染信息A.3.1前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