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行業指南3Dexcavationandbackfi2020-12-05發布2021-01-01實施I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 25基本規定 26基礎數據 27三維建模 48挖填設計 6 7附錄A(規范性)三維挖填建模難度等級劃分 8 9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提出并宣貫。本文件由廣西交通運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廣西交通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覃昌佩、陸宏健、韋作明、鄒智、謝濤、王長海、唐正輝、黃偉軍、蘇達寧、楊奕健、黃湘、蔣乙平、覃延春、劉先林、覃賢、韋超俊、王暉、黃鵬、莫斯楓、梁昭偉、李偉明、汪路瑤、張凱、何源、劉泉菲。11范圍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GB50026工程測量規范CH/T9008.2基礎地理信息數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數字高程模型CH/T9009.2基礎地理信息數字成果1:5000、1:10000、1:25000、1:5型JTS131水運工程測量規范三維挖填設計3Dexcavationandbackfilldesign三維地形信息模型3Dterraininformationmodel三維地質信息模型3Dgeologicalinformationmodel三維挖填信息模型3Dexcavationandbackfillinformationmodel2水運工程三維挖填設計3Dexcavationandbackfilldesignforwatertransportation采用三維信息模型來表達的航道工程、港口工程、渠化工程等水運工程項目的開挖與回填設計。各相關專業基于三維挖填信息模型,依據設計流程,進行數據共享及相互操作的設計過程。實現設計階段信息模型協同工作的軟硬件和網絡環境,滿足設計階段信息模型的信息傳遞和共享要4.1三維挖填設計適用于水運工程咨詢、設計、實施各階段。4.2水運工程三維挖填設計除應執行本文件的規定外,還應符合國家、行業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5基本規定5.1一般規定5.1.1三維挖填信息模型應在各專業間實現信息的傳遞、共享和應用;信息模型應滿足專業間信息模型應用數據交換的需求,數據格式應具備兼容性。5.1.2三維挖填信息模型在不同設計階段其數據信息應具有可延續性、可擴展性,以利于后續階段模型信息的建立和完善,可按設計需求增加、變更信息模型的元素及屬性數據。5.1.3三維挖填信息模型應在地形測量、地質測繪、勘探、物探、試驗、觀測工作及成果分析的基礎上,按數據收集與處理、三維模型建立、模型編輯與修改、模型檢查、挖填設計、成果輸出及交付的程序進行。5.1.4三維挖填建模難度等級按附錄A的要求劃分。5.2基礎資料5.2.1三維挖填設計基礎數據包括水文數據、地形測量數據、地質勘察數據,以及其他與工程相關的5.2.2三維挖填設計所采用的地形測量方法及成果應符合JTS131的要求;信息模型所采用的地形測量成果精度應符合工程實施各階段的要求。5.2.3三維挖填設計所采用的巖土勘察方法及成果應符合JTS133的要求;信息模型所采用的勘察成果應符合工程實施各階段的要求。6基礎數據6.1數據收集6.1.1三維挖填設計宜收集地形、地質、勘探、物探、試驗、觀測、水文及工程設計等相關資料,包括數據、圖表,文字、影像等,資料應保證真實、可靠。主要基礎數據類別可參考表1。3內容文字報告、平面圖、鉆孔柱狀圖、剖面圖、勘a)地形測量數據應符合GB50026、JTS131b)收集數字高程模型(DEM)數據,并應符合CH/T9008.2和CH/T9009.2的有關規定。當缺乏數字高程模型(DEM)時,可收集地形點、等高線、遙感影像等數據。6.1.3地質數據應主要收集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原位試驗、物探數據、風化、卸荷、水文地質、特6.1.4勘探數據宜主要收集勘探類型、位置、規格及其揭露的地質信息數據。6.1.5物探數據宜主要收集物探方法、測試位置及主要原始測試數據和解譯成果。6.1.6試驗與觀測數據宜主要收集試驗與觀測方法、類型、位置、組數和地質條件,以及主要的原始6.2.1開展三維挖填設計前,應對收集的地形、地質、勘探、物探、試驗、觀測、水文等數據在保證a)三維地形信息模型數據格式應與三維挖填模型數據格式相匹配;b)當地形數據量大且存在冗余時,應在滿足精度要求的條件下進行冗余數據的消除處理。b)地質原始記錄和分析成果的數據應進行數字化處理,形成數據電子表格或文本文件;b)作業成果數據可通過儀器設備導出或按要求整理形成數據的電子表格或文本文件;c)解譯成果圖可通過矢量化處理,形成數據的電子表格或文本文件。46.3數據傳遞6.3.1設計應用過程中的數據資料傳遞遵循協同、共享的原則,每個設計階段的數據資料應按照對應的模型的拆分標準和建模標準進行分類和整理,數據資料文件的命名應符合標準、規范。6.3.2設計人員在接收上一階段數據資料的過程中,應對數據的格式、數量和規范性進行復核。6.4數據存儲6.4.1三維挖填設計信息模型存儲應保存模型本身的完整信息,并保證與其它信息模型、相關數據的關聯信息完整性。6.4.2三維挖填設計信息模型應按不同設計階段分別存儲,并保留模型的版本信息。7三維建模7.1一般規定7.1.1三維建模應在各階段的專業間實現信息的傳遞、共享和應用,滿足各階段的專業間信息模型應用數據交換需求,保障數據信息安全。7.1.2三維建模應按照統一的規則和要求創建,當按工程部位、專業等分別創建時,各模型應協調一致,并能夠集成應用。7.1.3三維建模應采用統一的坐標系統、高程基準和度量單位。7.1.4三維地形信息模型、三維地質信息模型以及三維挖填設計模型等的顏色定義,符合整體展示美觀和直觀區分要求:a)地質模型的顏色體現地質分層和巖土特征;b)三維挖填各專業模型的顏色應滿足模型展示美觀和區分各專業與系統的需求。7.1.5模型元素信息應統一分類、命名和設定編碼規則。7.1.6模型在進行增加、細化、拆分、合并、集成等創建操作后,應對新創建模型進行正確性和完整性檢查。7.1.7模型創建完成后應刪除模型中冗余的參照文件、模型元素和信息等。7.1.8模型階段宜根據項目各設計階段的應用需求進行劃分,設計信息模型包含的最小模型單元應滿足模型精度幾何應用要求。7.1.9三維地質建模工作應按建模流程進行,并在建模過程中進行模型編輯與修改。建模流程如下:a)收集地質數據:包括地質調繪、地質勘探、原位測試及物探數據;b)建立標準地層:三維模型屬性基于標準地層進行定義,地層屬性修改和發布同樣基于標準地層;c)數據錄入:地質調繪、地層巖性數據及原位測試數據。錄入地層巖性時依據不同地層劃分層位;數據錄入后應進行檢查,確保錄入數據準確無誤;d)建立三維模型:可通過錄入鉆孔數據、鉆孔建模、地形建模、地質建模等流程建立三維地質信息模型,地質信息模型可依據不同地層劃分層位;三維地質信息模型的建立可由自動建模、半自動建模或手動建模方式生成;e)模型調整:通過對模型進行動態剖切,根據工程地質經驗,對地層巖性和層位序進行分析后重新調整部分層序,對局部特殊地質手動建模;f)模型分析出圖:對模型進行動態剖切,多角度分析模型立體與平面關系,并實現剖面圖二維出g)模型渲染及發布:對三維模型賦予材質、色彩、光照、附屬設施等必要因素,達到下游專業直接應用程度及模型展示效果。57.2.1地形模型應包括地形點、地形等高線、地形面等。表示。當地形起伏變化小時,亦可采用規則格網(GRID)表示。7.2.3當地形數據為地形點、等高線時,可采用地形點、等高線生成地形面模型。7.2.4地形面模型剪裁和拼接符合下列要求:a)地形平面范圍宜截取為矩形,不規則場地可截取為多邊形;c)當剪裁范圍內的地形面不完整時,應對空缺部位拼接完整。7.2.5地形面模型完成后應根據新增勘探點實測坐標、高程及時修正。7.2.6地形模型經校驗并固化發布后方可用于下一階段。7.3.1地質模型應以地形模型為基礎,采用點b)地層巖性按照幾何模型建立;風化、卸荷、不良地質作用,按屬性模型建立;c)地質模型建立后,應對各個原始地勘數據進行檢d)模型邊界不應小于工程挖填方邊界及對工程造成影響的地質條件邊界。7.3.2三維地質信息模型的完整度應依據鉆孔數據,優先采用建模精度損失較小的建模方法,且與地7.4.1水運工程三維挖填設計應采用協同工作方式,并應按模型層級開展協同設計工作。7.4.2協同設計宜通過協同設計環境實現,并應滿足設計各相關方的協同工作需求。7.4.3項目級協同設計工作宜包括下列內容:a)將子項目信息模型關聯到項目級信息模型中,協調其平面、高程位置及c)完成項目級信息模型設計質量管控流程工作。b)對專業間非設施性空間使用需求進行檢查,完成子項目信息模型設計質量管控流程工作。7.4.5專業級協同設計工作宜包括下列內容:a)協調專業內設計意圖表達的準確性、各專業的空間使用7.4.6數據協同和文件協同應在模型協同的基礎上開展,實現信息模型與其他應用之間的信息傳遞和7.4.7協同設計各相關方應建立統一的工作規則,宜包括下列內容:a)文件及數據的存儲、更新及備份要求;b)各相關方的工作分工、數據交互c)各相關方基于信息模型的溝通協調規則。67.4.8協同設計環境應保障信息模型數據安全,支持用戶權限管理。7.5.1挖填模型可分為挖方模型與填方模型。7.5.2挖填模型應在地形模型及地質模型的基礎上創建,包括平面設計、縱斷面設計、橫斷面設計等7.5.3三維挖填信息模型應具備二維表達功能,通過提取相關信息,在二維圖中采用符號化表達,形7.5.4三維挖填信息模型分區塊建立時,挖填邊界應無縫連接。7.5.5挖填模型中應對高邊坡、不良地質段、地質災害部位等進行標注。7.6.1三維模型應從建模的合規性、合理性、準確性、完整性等方面進行檢查。檢查前應做好建模依7.6.2根據各專業交付信息表對模型的元素、圖元、屬性信息進行全過程檢查。7.6.3模型檢查的結果應進行記錄,對于不符合要求的模型應及時進行模型編輯與修改。7.6.4模型的具體檢查要求符合以下規定:a)模型合規性的檢查內容應包括建模任務要求、基礎數據整理、建模過程方法、成果檢查驗證、c)模型準確性的檢查內容應包括模型精度和模型與基礎數據、分析數據的一致性,可采用目測、8挖填設計8.1.1三維挖填設計應充分、合理利用自然條件,并注意與相鄰工程相協調。挖方斷面和填方斷面形8.1.2挖槽應按使用要求、施工要求和水域沖淤情況進行設計,涉及建筑物及邊坡穩定的尚應滿足穩8.1.3疏浚工程的土質特性或水動力環境變化較大,且疏浚厚度較大時,可在不同區段采用不同的設8.1.4設計過程中應結合地質對挖方或填方斷面進行優化。8.1.5三維挖填設計還應符合國家、行業現行規范和標準要求。8.2.1數據輸入內容主要包括挖填設計參數,輸入數據格式應符合6.2的要求。8.2.2數據輸出內容主要包括挖填設計平面圖、斷面圖、縱斷面圖,工程量表,輸出數據格式宜采用78.2.3挖填工程量宜采用三維地質體積法或斷面法計算,并輸出各巖土分類的計算成果。9成果交付9.1交付成果9.1.1信息模型交付成果應采用電子文件形式交付;非信息模型成果文件內容、標準及格式應符合各階段設計文件的編制規定。9.1.2三維挖填設計交付成果包括信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2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二經濟與社會
- 5《合理消費》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
-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一單元 我的好習慣 4《不做小馬虎》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2024年秋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課件 8.2 敬畏生命
- 產后缺乳的中醫護理方案
- 4.1 權利保障 于法有據 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
- 7.2 心中有數上職場 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
- 采購合同技術保密爭議仲裁重點基礎知識點
- 采購合同風險財務報告重點基礎知識點
- 安全漏洞修復合規性培訓講師費用重點基礎知識點
- 掛靠車輛安全協議書
- 湖南新高考教學教研聯盟暨長郡二十校聯盟2025屆高三年級第二次聯考英語試題及答案
- 小學生校園安全教育
- 2025年徽商集團校園招聘1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保潔施工方案新
- (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下冊《7.4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同步測試題帶答案
- 2025-2030中國責任保險行業市場分析及競爭形勢與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三人合伙開店合同范本
- 2025年鄭州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帶答案
- CJ/T 158-2002 城市污水處理廠管道和設備色標
- 【小學生抗挫折能力培養淺析6400字(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