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0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25題-2024年中考化學常考點必殺300題(安徽專用)(解析版)_第1頁
專項0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25題-2024年中考化學常考點必殺300題(安徽專用)(解析版)_第2頁
專項0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25題-2024年中考化學常考點必殺300題(安徽專用)(解析版)_第3頁
專項0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25題-2024年中考化學常考點必殺300題(安徽專用)(解析版)_第4頁
專項0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25題-2024年中考化學常考點必殺300題(安徽專用)(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項01物質的變化和性質1、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燈泡發光 B.水結冰 C.天然氣燃燒 D.水果榨汁【答案】C【詳解】A、燈泡發光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B、水結冰是物體狀態的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C、天然氣燃燒生成了新物質二氧化碳和水,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D、水果榨汁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故選:C。2、下列安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藝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編制“舒席” B.徽墨——古法煉煙C.阜陽剪紙 D.徽州木雕【答案】B【詳解】A、編制“舒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B、徽墨——古法煉煙,煙是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C、阜陽剪紙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D、徽州木雕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故選:B。3、生活中處處都有物質的變化,下列發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A.沸水蒸煮碗筷消毒B.蚊蟲叮咬后涂抹肥皂止痛C.活性炭除冰箱異味D.白醋除去鐵器上面的銹漬【答案】C【詳解】A、沸水蒸煮碗筷消毒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不符合題意;B、蚊蟲叮咬后涂抹肥皂止痛,主要是酸性物質與堿性物質發生了反應,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不符合題意;C、活性炭除冰箱異味,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將異味吸附在活性炭的表面,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符合題意;D、白醋除去鐵器上面的銹漬,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不符合題意;故選:C。4、下列實驗中,可以驗證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是()A.金屬刻畫 B.嗅聞氣味 C.石墨導電 D.溶液變色【答案】D【詳解】A、金屬刻畫是檢驗硬度的,硬度屬于物理性質,不屬于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B、聞氣味檢驗物質的氣味,氣味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C、石墨導電,驗證物質的導電性,導電性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D、石蕊試液變紅色說明白醋具有酸性,石蕊試液變藍色說明石灰水具有堿性,驗證溶液的酸堿性,酸堿性屬于化學性質;故選項正確;故選:D。5、湖南懷化溆浦的“蒿子粑粑”馳名省內外,下列制作過程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A.清洗蒿子 B.淘洗糯米 C.糯米磨漿 D.生火煮粑【答案】D【詳解】A、清洗蒿子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B、淘洗糯米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C、糯米磨漿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D、生火煮粑,燃燒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故選:D。6、如圖所示產品的生產或制作過程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新鮮采摘后曬制的枸杞B.種植的葡萄釀造成葡萄酒C.石雕刻成各種石雕D.毛皮裁剪制成圍巾【答案】B【詳解】A、新鮮采摘后曬制的枸杞過程中只是水的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B、葡萄釀成葡萄酒的過程中有酒精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C、賀蘭石雕刻成各種石雕過程中只是形狀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D、毛皮裁剪制成圍巾過程中只是形狀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故選:B。7、詩詞凝聚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下列詩句描寫的變化體現了物質的化學變化的是()A.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B.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C.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D.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答案】C【詳解】A、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意思是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B、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意思是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C、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雜草等可燃物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D、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意思是清晨日出的時候,江邊盛開花朵顏色鮮紅勝過火焰,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色,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故選:C。8、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熱愛勞動,養成勞動習慣.下列家務勞動中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用水淘米洗菜 B.噴灑酒精消毒C.撿拾果核紙屑 D.整理折疊衣物【答案】B【詳解】A、用水淘米洗菜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B、噴灑酒精消毒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正確。C、撿拾果核紙屑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D、整理折疊衣物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故選:B。9、“天宮課堂”第四課于2023年9月21日15時45分開課,在航天員演示的實驗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蠟燭燃燒產生球形火焰B.乒乓球拍擊打“水球”C.大小鋼球發生碰撞D.陀螺旋轉帶動宇航員旋轉【答案】A【詳解】A、蠟燭燃燒產生球形火焰實驗,發生了燃燒,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B、乒乓球拍擊打“水球”過程中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C、大小鋼球發生碰過程中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D、陀螺旋轉帶動宇航員旋轉過程中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故選:A。10、《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其中記載的下列工藝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糧食釀酒 B.伐木制舟 C.燒制陶瓷 D.冶煉金屬【答案】B【詳解】A、糧食釀酒過程有新物質酒精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A錯;B、伐木制舟,只是形狀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正確;C、燒制陶瓷包含著物質與氧氣發生的氧化反應,屬于化學變化,故C錯;D、冶煉金屬包含著還原劑與金屬的化合物反應,生成金屬,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D錯。故選:B。11、書法藝術是我國的文化瑰寶。手工制墨歷史悠久,下列制墨環節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點燈煉制黑煙 B.攪拌研磨黑煙C.按壓墨條成形 D.天然晾干墨條【答案】A【詳解】A、點燈煉制黑煙過程中伴隨燃燒,燃燒有新物質生成,為化學變化,故A符合題意;

B、攪拌研磨黑煙過程中無新物質生成,為物理變化,故B不符合題意;

C、按壓墨條成形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變化,無新物質生成,為物理變化,故C不符合題意;

D、天然晾干墨條過程中無新物質生成,為物理變化,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12、下列變化過程中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飽和硝酸鉀溶液降溫結晶B.濃硫酸溶液放置在空氣中質量變大C.用洗滌劑除去餐具上的油污D.向生石灰中加水后溶液溫度上升【答案】D【詳解】A、飽和硝酸鉀溶液降溫結晶,此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不符合題意;B、濃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氣中,質量增大是濃硫酸吸水造成的,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不符合題意;C、用餐具洗滌劑洗餐具,洗滌劑具有乳化作用,能使油在水中分散成無數細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滴,從而隨水流走,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不符合題意;D、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反應放出熱量,使溶液溫度上升,此過程中有新物質氫氧化鈣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符合題意。故選:D。13、2023年9月23日晚,第十九屆亞洲運動會在杭州奧體中心隆重開幕。開幕式的下列活動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吉祥物破水而出 B.升五星紅旗C.點燃亞運火炬 D.電腦合成“數字焰火”【答案】C【詳解】A、吉祥物破水而出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誤;B、升五星紅旗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錯誤;C、點燃亞運火炬的過程中有燃料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C正確;D、電腦合成“數字焰火”的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錯誤。故選:C。14、化學課本中有不少“課外實驗”,下列“課外實驗”中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自制簡易凈水器 B.白糖晶體的生成C.自制汽水 D.有關保鮮膜的實驗【答案】C【詳解】A、自制簡易凈水器,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B、白糖晶體的生成,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C、小蘇打和檸檬酸會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D、有關保鮮膜的實驗,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故選:C。15、我國古代文獻記載中蘊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下列記載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易經》——“澤中有火,上火下澤”B.《天工開物》:“凡石灰,經火焚煉為用”C.《抱樸子》——“丹砂(HgS)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D.《天工開物》——“侯潮一過,明日天晴,半日曬出鹽霜”【答案】D【詳解】A、“澤中有火,上火下澤”,該過程涉及物質燃燒,有新物質生成,涉及化學變化;故選項錯誤;B、“凡石灰,經火焚煉為用”,該過程描述的是高溫煅燒石灰石產生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錯誤;C、“丹砂(HgS)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該過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錯誤;D、“侯潮一過,明日天晴,半日曬出鹽霜”,該過程描述的是曬鹽,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正確;故選:D。16、下列銅制品主要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A.導線 B.火鍋 C.耐酸閥門 D.樂器【答案】C【詳解】A、導線利用銅的導電性,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是物理性質,故A錯;B、火鍋利用銅的導熱性,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是物理性質,故B錯;C、耐酸閥門主要利用銅不能和酸反應,是化學性質,故C正確;D、樂器主要利用金屬碰撞產生的聲音,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是物理性質,故D錯。故選:C。17、下列物質的用途由其物理性質決定的是()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異味B.用天然氣作燃料C.氮氣用于食品防腐D.用二氧化碳來滅火【答案】A【詳解】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異味,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質,故選項正確.B、用天然氣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氣的可燃性,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C、氮氣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了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的性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D、用二氧化碳來滅火,是利用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的性質,其中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故選:A。18、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與其物理性質有關的是()A.用硫酸銅對游泳池水消毒B.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C.用稀鹽酸除去鐵銹D.用氯氣對自來水殺菌消毒【答案】B【詳解】A.用硫酸銅對游泳池水消毒,是利用了銅離子對細菌的破壞作用,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故A錯誤;B.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是利用了物理性質,故B正確;C.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故C錯誤;D.氯氣用于自來水殺菌消毒,發生的是化學變化,利用其化學性質,故D錯誤。故選:B。19、以下屬于利用物質的化學性質開展的勞動實踐活動是()A.用活性炭制作簡易凈水器B.用汽油洗滌零件上的油脂C.用漏勺從鍋中撈取小湯圓D.用鹽酸除去鐵欄桿上的鐵銹【答案】D【詳解】A、用活性炭制作簡易凈水器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B、用汽油洗滌零件上的油脂是利用汽油的溶解性,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C、用漏勺從鍋中撈取小湯圓,沒有發生化學變化,表現出的是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D、用鹽酸除去鐵欄桿上的鐵銹,發生化學變化,表現的是化學性質;故選項正確;故選:D。20、下列物質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質與另外三者有根本區別的是()A.氧氣用于救治危重病人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氮氣填充在燈泡中作保護氣D.植物利用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答案】B【詳解】A、氧氣用于救治危重病人,氧氣供給呼吸,屬于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B、干冰用于制冷劑,干冰升華吸熱,導致降溫,屬于物理性質,與其他三者不同;故選項正確;C、氮氣填充在燈泡中作保護氣,是因為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屬于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D、植物利用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發生化學變化,體現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故選:B。21、下列描述屬于氧氣化學性質的是()A.通常狀態下,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B.液態氧可用作發射火箭的燃料C.降溫加壓,使氧氣液化成淡藍色的液體D.氧氣能氧化許多物質,性質活潑【答案】D【詳解】A.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顏色、狀態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氧氣的物理性質,故不符合題意;B.液態氧不能作燃料,可用作發射火箭的助燃劑是描述液氧的用途,故不符合題意;C.降溫加壓,使氧氣液化成淡藍色的液體,只是氧氣的狀態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產,描述的是氧氣液化這一物理變化,故不符合題意;D.氧氣能氧化許多物質,性質活潑,這一性質是需要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出來的,是化學性質,故符合題意;故選:D。22、下列有關電解水實驗的敘述中,與氫氣化學性質有關的是()A.將收集氫氣的試管移近火焰,氫氣安靜的燃燒B.試管中能收集到氫氣,說明氫氣難溶于水C.氫氣的密度小于空氣,收集氫氣后試管口應向下放置D.產生的氫氣無色、無味【答案】A【詳解】A、將收集氫氣的試管移近火焰,氫氣安靜的燃燒,說明氫氣具有可燃性,屬于化學性質,故A正確;B、氫氣的溶解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氫氣的物理性質,故B錯誤;C、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氫氣的物理性質,故C錯誤;D、氫氣的顏色、氣味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氫氣的物理性質,故D錯誤。故選:A。23、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在實際生活中,下列物質的用途與其化學性質無關的是()A.用木炭烤羊肉串 B.溫室大棚中釋放CO2C.稀有氣體作霓虹燈 D.花露水噴蚊蟲叮咬處【答案】C【詳解】A、用木炭烤羊肉串,是通過木炭燃燒放出熱量,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故A錯;B、溫室大棚中釋放CO2,是利用二氧化碳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故B錯;C、稀有氣體作霓虹燈,是利用稀有氣體通電后發出不同顏色的光,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利用了物理性質,故C正確;D、花露水噴蚊蟲叮咬處,是利用花露水與酸性物質反應,減輕瘙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