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河北省2025屆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高考信息聯考卷三暨保定市博野中學高三下學期模擬預測考試試題和答案_第1頁
歷史-河北省2025屆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高考信息聯考卷三暨保定市博野中學高三下學期模擬預測考試試題和答案_第2頁
歷史-河北省2025屆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高考信息聯考卷三暨保定市博野中學高三下學期模擬預測考試試題和答案_第3頁
歷史-河北省2025屆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高考信息聯考卷三暨保定市博野中學高三下學期模擬預測考試試題和答案_第4頁
歷史-河北省2025屆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高考信息聯考卷三暨保定市博野中學高三下學期模擬預測考試試題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秘密★啟用前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場號、座位號、考生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考古學家在河北邯鄲磁山文化遺址(距今8000年左右)發掘出了長方形窖穴360個,其中88個是用來存儲糧食的。遺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和石器,石器類別包括磨盤、磨①農業成為重要生產方式②文明發展受仰韶文化影響③社會階級分化日益明顯④實現定居,生活逐漸穩定2.東漢中期以后,一些豪強大姓逐漸形成血緣、經濟和精神上相互團結的宗族共同體。族集團。這表明東漢A.中央集權強化B.階層流動加快C.地方經濟繁榮D.政治生態異化3.下圖是唐朝房陵大長公主墓出土的著胡服托盤提壺宮女圖。畫中所出現的胡服侍女形象,衣著大致為袖口較窄的圓領或翻領長袍,長度大致在膝蓋以下,再配以條紋波斯褲,穿透空軟棉鞋。這可以用來說明當時A.宮廷禮俗高度胡化B.多元文化交流互鑒C.胡服成為主流服飾D.繪畫風格創新發展歷史試題(三)第1頁(共6頁)B.農村商業顯著發展C.重農抑商政策被摒棄D.城市經濟陷入停滯5.下表為明清之際部分進步思想家的主張。其共同之處是出處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顧炎武《亭林文集》(讀史)明形勢以示控制之機宜,紀盛衰以表政事之得失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史者,垂于來今以作則者也王夫之《讀通鑒論》C.經世致用的價值觀D.弘揚格物致知的探求精神A.主張維持閉關鎖國B.重視國家海防安全C.著力鞏固海防優勢D.強化內陸防御建設7.據相關檔案顯示,光緒三十年(1904年),某繅絲廠廠主為了改進生產技術,專門派人遠赴日本,耗費300兩白銀購入當時先進的繅絲機器圖紙,又花費50兩聘請懂日文的量大幅提升。這可用來研究A.傳統手工業全面轉型B.近代西學東漸的深入C.晚清洋務運動的延續D.清末民間實業的發展8.從1915年到1923年,許多民間自發組織的識字班、夜校使用白話文教材教普通民眾讀書識字、基本的算術和生活常識,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逐漸認識到教育對于個人和社A.改變了教育體制結構B.推動了民眾思想覺醒C.普及了小學義務教育D.提升了民眾算術能力9.1926年5—9月,毛澤東以政府農民運動委員身份主持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他除了親調查研究農民問題。這可以用來說明毛澤東A.主張在全國掀起土地革命B.吸取國民革命失敗的教訓C.認識到農民問題的重要性D.學習借鑒十月革命的經驗10.1960年,中央政府財政支出預算356.09億元,比上年下降44.7%,其中基本建設撥款比上年壓縮了60%以上。同時,還壓縮了基建總投資規模和基建投資項目,如投資規模由1960年的354億元壓縮到1962年的52億元,基建項目由1960年的82000多個減少到1962年的35000多個。據此可知,這些做法A.優化了三線建設的布局B.旨在推動市場經濟的建立C.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失調D.推動了國民經濟恢復發展歷史試題(三)第2頁(共6頁)11.自2000年起,教育部明確規定將畢業就業派遣證改為就業報到證。2002年,教育部發文取消高校畢業生跨省跨地(市)就業的限制。2007年,西藏自治區取消了大學生畢業分配制度。這一變化反映了中國A.積極融入世界的態度B.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C.人才培養走向專業化D.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12.波斯帝國的軍事防御體系都是沿著御道部署。御道上的險要之處設有關隘,如西里西亞關、敘利亞關、里海關等;在幼發拉底河、尼羅河等大河的渡口處修有要塞。外部威脅來臨之際,這些防御設施便會發揮作用。這一做法旨在A.維護帝國安全穩定B.促進區域間貿易往來C.方便對外侵略擴張D.炫耀帝國強大的實力13.中世紀歐洲,運用尖拱與飛扶壁元素的建筑風格流行。尖拱讓建筑垂直延伸感更強,飛扶壁有力支撐主體。教堂內部,高大穹頂營造宏大深邃空間,墻壁上多是取材宗教故事、描繪圣徒事跡和上帝神跡的壁畫雕塑,信徒身處其中,能感受到神靈召喚。這種建筑藝術A.體現了世俗生活追求B.反映了科學技術的進步C.展示了理性主義風格D.凸顯了基督教神圣崇高14.1833年,英國政府頒布《工廠法》,對童工的勞動時間進行限制,并規定不得雇用9歲以下的兒童。1844年、1847年、1867年的《工廠法》又逐步將限制童工和提供工廠教育變成強制的政策。此法案意在A.消除社會階級的對立B.推動基礎教育普及C.服務于國家經濟發展D.踐行人道主義精神15.國際聯盟將戰敗國殖民地分為三類:第一類包括原屬奧斯曼帝國的阿拉伯領土,其暫由受委任國給予“行政之指導及援助,至其能自立之時為止”。第二類包括德國在中非的前殖民地,由受委任國“負地方行政之責”。第三類包括德國過去在西南非洲的殖民地和在太平洋上的島嶼屬地,受委任國可將它們作為本國領土的一部分。該規定A.體現了民族自決的原則B.試圖掩蓋殖民侵略行為C.促進了殖民地經濟發展D.維護了國際和平與安全16.下表是近年來部分國際組織發布的宣言。這宣言內容表示金磚國家將構建更具代表性、更加公平的國際秩序“77國集團和中國”峰會通過《哈瓦那宣言》呼吁構建更包容、協調的全球經濟治理格局上合組織應在推動鞏固全面和平、安全與穩構建民主、公正的國際政治經濟新格局方面發揮更大作用A.削弱了傳統大國的國際影響力B.有利于全球治理體系的完善C.導致了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分裂D.加劇了全球南北經濟的差距歷史試題(三)第3頁(共6頁)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恒以八月令鄉部嗇夫、吏、令史相襟案(共同核查)戶籍,副臧(藏)其廷。有移徙者,輒移戶及年籍爵細徙所,并封。留弗移(滯留而不及時移送)、移不并封,及實不徙數盈十日,皆罰金四兩;數在所(里)正、(里)典弗告,與同罪。鄉部嗇夫、吏主及案戶者弗得,罰金各一兩。民宅園戶籍、年細籍、田比地籍、田命籍、田租籍,謹副上縣廷,皆以篋若匣匱盛,緘閉,以令若丞、官嗇夫印封,獨別為府,封府戶;節(即)有當治為者(需要更正、補充),令史、吏主者完封奏(湊)令若丞印,嗇夫發,即襟治為(隨即共同處理相關事務);臧(藏)已,輒復編封臧(藏)。不從律者罰金四兩。其或為詐偽有增減也,而弗能得,贖耐。——以上材料均摘自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戶律》(1)根據上述材料,歸納西漢戶籍管理制度的特點。(6分)(2)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古代與西漢戶籍管理相似的一項制度,并簡析其影響。(6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就認為,中國傳統的治安管理辦法已“百弊叢生”,其“除根之道,莫要于仿照西法,設立巡捕”,梁啟超等人視警察機構為推動和捍衛新政的堅強柱石。庚子之變后,既有的治安機構無力應對失范的社會秩序,因此清政府“不得不改弦更張,轉而從事于巡警”。1902年5月,工巡局設立,“專司京城之工程及巡捕事宜。我國首都之有近代警察局自此始”。——摘編自丁芮《清末北京警察的設立和成效分析》受當時國內外發展環境和我國經濟基礎所限,新中國成立初期城市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務是集中有限的資源來組織和發展生產,所推行的各項政策則主要圍繞城市工業生產為工業化建設服務,城市管理工作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統一政策,由各級黨委和政府統一領導,逐級落實各項城市管理職責。在此管理體制機制統領下,一方面,在全國基本形成了城市管理的市、區、街道“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外加居民委員會、企事業單位的層級組織結構,實行統一、分級的“塊塊”管理;另一方面,涉及具體的城市管理事項則進行部門分權,按照行業劃分設置上下對口的管理部門,實行專業化的——摘編自盛廣耀《中國共產黨百年城市管理思想的歷史演進》等歷史試題(三)第4頁(共6頁)(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近代北京警察機構設置的原因。(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中國成立初期城市管理的特點并分析其意義。(8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在“軸心時代”,東西方文明同時出現“哲學的突破”,即人的思想意識猛然覺醒,開始將自身及其思想作為認知對象。這一時期,東西方哲人的精神世界達到幾乎相同的高度,所以我們把他們看作思想上的整體。“軸心時代”出現“哲學的突破”的原因,在西方是游牧民族對農耕文明的大沖擊,在中國則是廣袤地域中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所以,“哲學的突破”在中國表現為人文的轉向,而西方則是毀滅后的重生。“軸心時代”的中華文明建立在地域文化融合的基礎上,是文化心理不斷向內聚斂的過程;而西方則是以“神話時代”作為突破對根據材料信息,選取某一歷史視角,自擬論題并進行闡述。(要求:史論結合,論題正歷史試題(三)第5頁(共6頁)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在法國大革命爆發初期,英國的許多進步知識分子、新興資產階級群體對其抱以熱烈歡迎的態度。倫敦的一些咖啡館、文學社內,常常能聽到人們激情澎湃地討論法國的局勢。當時的一些報刊,如《倫敦紀事報》刊載了大量來自法國的革命動態,詳細描述了巴士底獄被攻陷后法國民眾歡呼雀躍的場景,文中滿是對法國人民追求自由、推翻封建專制的贊美之詞,稱這是“歐洲邁向光明未來的關鍵一步”。同時,像著名思想家、作家托馬斯·潘恩,他身處英國卻心系法國革命,不僅撰寫文章宣揚法國大革命所代表的平等、自由精神,還親身前往法國,投身到革命的輿論支持工作中,他的著作在英國廣泛流傳,激發了不少英國人對法國大革命的向往,許多年輕人以法國革命者為榜樣,期待英國也能有類似打破舊有束縛的變革。——摘編自吳先春《論法國大革命中人民群眾的作用》材料二隨著保守主義在全國輿論宣傳上取得的絕對優勢,英國報刊輿論經過開始階段短暫的歡迎態度后,轉向了對法國大革命的反對。法國大革命的發生,催生了英國社會改革的呼聲,激進運動的崛起和發展,極大地增加了英國社會的不穩定。其次,法國的對外擴張政策以及向外輸出革命,極大地損害了英國的海外利益,違背了英國的大陸均勢政策。最后,法國大革命中的暴力事件,尤其是處死國王路易十六,引起了包括英國在內的廣大君主制國家的極大不滿和恐懼。上述因素對英國國內整體輿論氛圍的轉變產生了重要作用。——摘編自張英明《英國報刊對法國大革命的態度轉變探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法國大革命爆發初期英國人歡迎這場革命的主要原因。(6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英國報刊輿論對法國大革命態度轉變的影響因素,以及產生的影響。(8分)歷史試題(三)第6頁(共6頁)2025屆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河北邯鄲磁山文化遺址發現了許多儲存C項。力的發展逐漸使政治生態異化,故D項正確。豪強大姓形成宗族共同體和宗族集團,這種勢力的壯大實際上是對中央集權的削B項。東漢時期這些宗族共同體和宗族集團確。雖然圖中展現了宮女穿著胡服的形象,但不能就此得出唐朝宮廷禮俗高度胡化的胡服的情況,宮女群體只是社會的一部分,并不能就此推斷胡服成為主流服飾,排除C項。材料并沒有信息顯示繪畫風格創新發項。材料未涉及城市經濟陷入停滯,排除D項。故選B項。他們推崇經世致用的價值觀,故C項正確。沒有體現格物致知的探求精神,排除D項。故選C項。可見他重視海防安全,故B項正確。閉關鎖項。材料未提及強化內陸防御建設,排除D項。故選B項。業全面轉型”與題干材料主旨和史實均不料主旨明顯不符,排除B項。晚清洋務運動導,材料中該繅絲廠的舉措是民間實業行是民間識字班和夜校利用白話文教材使民情況,排除C項。雖然材料提到教基本算術9.C【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民運動委員身份主持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說明毛澤東認識到農民問題在中國革命中革命,排除A項。國民大革命失敗是在1927年,排除B項。十月革命是以城市為中然災害的影響,國民經濟出現嚴重困難,動國民經濟恢復,故D項正確。三線建設開始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排除A項。1960年我國實行計劃經濟體制,調整是為濟比例失調。1960年調整正是針對此問題,通過壓縮基建投資等措施讓比例趨于(市)就業的限制",以及“取消了大學生畢業分配制度”,再結合21世紀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時代特征,這一變化反映材料體現的是國內市場化改革的持續推與科教興國戰略無關,排除B項。材料并故選D項。12.A【解析】波斯帝國沿著御道部署軍事防塞,這些設施在遇到敵人時能夠起到防御護帝國的穩定,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提及關于促進貿易往來的內容,排除B項這些津關險塞的主要作用是屏障,不是作為向外進攻的據點,與侵略擴張這一意圖是這些防御設施在遇到敵情時的實際防御項。故選A項。13.D【解析】從建筑內部壁畫雕塑多取材宗顯看出這種建筑藝術凸顯了基督教的神圣崇高,故D項正確。材料未體現對世俗生活的追求,排除A項。文中未提及任何與科學技術相關的內容,只是在講建筑風格及其宗教內涵,排除B項。理性主義強調展期,過度使用童工從長遠上看不利于勞合當時英國經濟發展戰略考量,故C項正確。限制童工勞動時間等規定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童工權益,但無法從根本上消除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間的階級矛盾,排但重點是規范工廠用工,保障童工基本權益,并非以推動全社會教育普及為主要目15.B【解析】國際聯盟通過將殖民地分為三類并規定不同的管理方式,這實際上是在統治”,試圖掩蓋其本質上的殖民侵略性質,故B項正確。民族自決原則強調各民族有自由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利,而材料并分受委任國對不同殖民地的管理責任,沒有涉及經濟發展方面的措施,排除C項。受委任國對殖民地的控制很可能會引發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而且也會加劇各國在殖民地利益分配上的矛盾,排除D項。故選B項。16.B【解析】金磚國家推動更公平的國際秩序、77國集團和中國呼吁包容協調的經濟治理格局、上合組織助力國際政治經濟新項正確。雖然地區組織尋求變革國際秩序,但并不能直接說明削弱了傳統大國影響力,傳統大國在諸多領域仍有深厚根基濟格局分裂”“加劇了全球南北經濟的差排除。故選B項。(每點2分,任答3點得6分)(2)示例1:會秩序;加強了中央集權。(每點2分,任答2點得4分)示例2:為后世戶籍管理提供借鑒。(每點2分,任答2點得4分)(即)有當治為者(需要更正、補充),令史、治為(隨即共同處理相關事務);臧(藏)已,嚴格、注重人口的遷移管理、法律規范詳盡、戶籍管理分類細致等特點。第(2)問,根據所學可知,中國古代與西漢戶籍管理相似的有隋朝“大索貌閱”、明代析其影響即可。18.【答案】(1)傳統治理模式存在弊端;清末新政的推動;先進中國人的推動;社會治安的惡化;借鑒了西方城市的治理模式。(每點2分,任答3點得6分)(2)特點:主要服務于工業化建設;統一領點2分,任答2點得4分)意義:有利于鞏固新生政權;有利于恢復發展國民經濟;為日后城市管理提供借鑒。(每點2分,任答2點得4分)【解析】第(1)問,根據材料“中國傳統的治安管理辦法已‘百弊叢生'"可得出傳統治理模式存在弊端;根據鄭觀應和梁啟超等可得出先進中國人的推動;根據材料“既有的治安機構無力應對失范的社會秩序”可得出社會治安的惡化;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清末新政的推動、借鑒西方城市治理模式。的各項政策則主要圍繞城市工業生產為工業化建設服務”可得出主要服務于工業化建設的需要;根據材料“由各級黨委和政府統一領導,逐級落實各項城市管理職責”可分級的‘塊塊'管理”“專業化的‘條條'管問意義,從政治、經濟、日后經驗等角度作論題:“軸心時代”東西方文明各具特色。闡述:“軸心時代”是東西方文明發展的關鍵分水嶺,展現出鮮明的差異。在思想領域,中國以儒家、道家等為代表,強調人文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