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啟用前2025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05(16+4模式)歷史考情速遞:2024高考歷史實行16+4模式的地區有廣東、福建、河北、江西、貴州、廣西、甘肅、黑2025西、青海、寧夏也都采用了16+4模式。16+4模式成為新高考歷史學科的主流考查形式,命題將繼續強化核心素養、跨學科融合和史料分析能力,開放性試題和熱點結合也將是重要方向。新八省可能根據地方特色進行適應性調整,需關注本省的具體政策。2025八省聯考河南卷歷史第18此考查中國革命的發展歷程,突出對時空觀念這一核心素養的考查,能深化對歷史的理解。/山西/寧夏/青海卷歷史第19展開,深化對美育的考查,體現出試題注重從微觀角度切入,以小見大,考查對歷史現象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③地方史融入:陜西/山西/寧夏/青海卷歷史第2題,以貼近日常生活的地方方言為情境,考查中華傳統文化的特點,體現出對家國情懷的綜合考察,未來可能會增加更多地方史相關內容,引導關注家鄉歷史文化。運用歷史思維解決現實問題。⑤跨學科情境增多:可能會與地理、語文等學科結合創設情境,如地理學科中通過古代交通路線圖考查歷史上的貿易往來、文化交流等,或者結合語文詩詞考查歷史背景等,體現學科間的融合。2025史、新中國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改革開放史、中華民族發展史考查。如以黨史中重要會議為切入點,考查黨在不同時期的戰略決策與歷史貢獻;結合新中國在航天領域成就,考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科技發展歷程與意義。(考試時間:75分鐘試卷滿分:100分)第Ⅰ卷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從方正布局、中心對稱、圍垣式宮城建筑、城市干道和雙輪車新式交通工具(如下圖)這些承襲自龍山時代中原地區早期城市建設一系列特征來看,二里頭都城規劃建設已相當成熟,中央權力管控和實施效果成效斐然。這反映出()A.當時中央集權體制已經確立B.早期中原文明多元一體的特性C.早期中國城市建設領先世界D.早期國家具備較強的組織能力2.《論語》中雖然多次提到《詩》,但作出具體評價的作品卻只有《國風》中的“關雎”一篇。漢代的《毛”)A.克己守禮的修養方式B.相敬如賓的婚戀觀念C.敬師重道的傳統習俗D.以德化民的理想訴求3.北齊官修的《魏書》,仿《漢書》體例對西域史事單獨列傳,精確記錄了西域諸國的地理方位及其與北魏都城、北魏西部軍鎮的距離,對諸國物產、風俗及其與北魏王朝的關系亦多有記錄。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是()A.“華夷”界限的逐步固化B.中原與西域的戰事頻繁C.大一統觀念的歷史傳承D.兩漢對西域的有效管理4.錢穆在《國史大綱》中寫道:“此項制度之演進,一面使布衣下吏皆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獎勵人才,鼓舞風氣;一面使全國郡縣常得平均參加中央政局,對大一統政府之維系,必為有效,則在朝廷用人,漸漸走上了客觀的標準,使政府性質確然超乎王室之上而獨立。”此項制度()A.適應了士族門閥政治的發展B.發展為維護士族特權的工具C.為兩漢政權選拔了大批人才D.解決了中央與王國之間矛盾5.下表所示為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關于劉備、曹操事跡的部分描述。據此可知,羅貫中宣揚的政治理念是()1桃園結義時,劉備就抱定“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之念。“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2劉備樊城撤退時,決不棄民先行。“臨難仁心存百姓,登舟揮淚動三軍。至今憑吊襄江口,父老猶然憶使君”3曹操下令將徐州城中的百姓“盡行殺戮”,以報私仇4“”來穩定軍心和轉移怨憤5曹操多次為了一己之私,頻繁地啟動殺機A.忠君愛國,匡扶漢室B.崇尚仁愛,抨擊暴政C.扶忠抑奸,為政以法D.經世致用,注重謀略6.據統計,珠江三角洲在1881年前建成個機器繅絲廠,1881年卻被迫暫時關閉。然而,1883年該地的機器繅絲廠又重新遍地開花,比之前有過之而無不及。能夠準確解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這一變化的因素是()A.洋務運動提供的政策環境B.實業救國思潮的影響C.清朝放寬對民間辦廠限制D.中法戰爭的客觀作用7.下表為民國初年私人開辦的一些女子學校的辦學特色。據此可知,當時()學校地點特色中央女校北京設有六個年級,分為工藝組、紡織組等神州女校上海設國文、圖畫等專修科,畢業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發展女子政法學堂上海以培養婦女參政人才、儲他日議院之選為辦學宗旨A.南方受現代思潮影響更深刻B.女性的獨立性受到普遍關注C.民國政府助推近代教育改革D.社會進步推動女子教育發展81922年4月62萬份罷工宣言、600張傳單,最終廠方因盈利穩定做出讓步。但該廠同年的第二次、第三次罷工因多方壓制而失利。這凸顯了()A.推進議會斗爭的必要性B.創新革命理論的緊迫性C.整合革命力量的重要性D.工農武裝割據的合理性920世紀6013業服務的、比較完整的戰略后方基地。這一決定意在()/A.建立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B.促進中西部地區資源的開發C.密切內地與邊疆地區聯系D.適應國家戰略和戰備的需要10.2024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23年新一輪機構改革中央層面基本完成,地方層面有序展開。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出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政策。自貿試驗區建設布局進一步完善。出口占國際市場份額保持穩定,實際使用外資結構優化,共建‘一帶一路’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更為彰顯。”這體現了中國()A.深化拓展全方位外交B.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C.城市改革的全面展開D.主導經濟全球化進程.有學者說,古希臘各城邦的廣場政治,陪審團制度、議事會制度都是在明確、嚴格程序下展開的,各種殖民活動的進行也是在一定程序下開展的,各城邦內公民的日常生活也大都按照契約的方式進行。該學者旨在強調,古希臘具有()A.國家觀念B.民主精神C.民族意識D.法治思想12.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均是由遠離文明核心區的邊陲小國所建,他們基本上兩三代就完成了開疆拓土之任。帝國試圖用行政手段約束各群體,但并沒有將其真正捏合在一起,各群體原先的制度習俗仍舊起著重要作用,最終難以走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這反映出早期帝國()A.國家治理存在缺陷B.人文地理環境相似C.對外擴張激化矛盾D.制度建設趨于一致1315~16“全球仍是一個碎片化的世界,歐亞大陸、非洲、美洲和尚未為人所知的大洋洲,在整體上延續著此前漫長時期的狀態。即便西歐,也是更多地保留著‘中世紀’的狀態。”因此將該時期視為是一個更接近“古代”而不是“現代”的過渡階段。該學者強調()A.需重新審視地理大發現的作用B.歷史時期的劃分難以形成定論C.中世紀對世界歷史的影響深遠D.需轉換視角再認識該時期歷史14·14061475說:“我們遙遠的先祖的光輝成就被遺忘在喬托緩緩地將其復活之前,畫家的技藝魂歸何處?但在我們自己的時代,人們膽敢說他們看到了美好事物的曙光。”“美好事物的曙光”()A.否定了基督教會和教義B.使理性主義成為主流思潮C.阻礙了民族國家的形成D.適應了新興資產階級訴求/15.1982年,年僅10歲的美國女孩薩曼塔·史密斯給蘇聯領導人安德羅波夫寫了一封信,表達了對美蘇爆發戰爭的擔憂。不久薩曼塔·史密斯收到了安德羅波夫的回信,被邀請到蘇聯訪問,并一舉成名。這表明當時()A.美蘇爭霸中美國取進攻態勢B.民間交流是美蘇交往的主要方式C.蘇聯方面有意釋放緩和局勢善意D.美蘇關系正常化是大勢所趨165G5G“技術冷戰”和“技術鐵幕”。美國政府挑起的這場沖突()A.不利于各地區數字經濟的發展B.體現了美國對先進科技的抵制C.有利于推動全球化的縱深發展D.導致了傳統國際經濟秩序崩潰第Ⅱ卷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非地氣輪轉之說,晉元都江左,一時中原文物俱從之南,宋金之亂,高宗都南,中原文物又復隨之南下。蓋數百年中華衣冠文物之秀氣鐘毓在南者甚久,故發之本朝特甚。”史文記載和既有研究表明,自東晉至元朝,江南的外地移民主要是南渡的北方衣冠之族。——摘編自范金民、張學鋒的《江南地域文化歷史演進研究概述》材料二20世紀50年代,中共中央、國務院從國內外形勢和新中國高等教育、工業建設布局等方面考慮,作出了部分高校西遷的戰略決策。1956年,交通大學從上海遷到西安;1956年8學院從南京遷到西安。以交通大學、華東航空學院為代表的一批高校師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獻身大西北建設,成為黃土地的拓荒人。20世紀60大學也要遷至三線。1964年底,根據中央統一部署,清華大學、華東化工學院、北京大學、南京大學遷出部分專業,分別到四川綿陽、四川自貢、陜西漢中(秦嶺腹地)、湖南常德建立分校。唐山鐵道學院遷至四川峨眉,后改名為西南交通大學。回首新中國成立后的部分高校西遷,這些高校的共同特點就是堅持把教育同國家前途命運緊密相連,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以實際行動彰顯了“愛國、報國、興國”的高尚情懷,彰顯了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西遷精神”。——摘編自《畫說春秋:新中國成立后部分高校西遷》(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推動江南地域文化發展的主要因素。(8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中國成立后部分高校西遷的影響。(6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4世紀初,佛羅倫薩有300家生產呢絨的手工工場。羊毛運到后攪拌、梳洗、紡紗等工作都由工場內的工人完成,按件計酬。隨著生產的日益擴大,雇傭工人人數也與日俱增。到16世紀末,佛羅倫薩7萬居民中仍有萬人為生產呢絨雇傭工人,恩格斯稱意大利人為“歷史上第一資本家民族”是有一定道理的。材料二清代,蘇州絲織業約有10萬以上的從業人員及其家屬,“蘇州機戶,類多雇人工織”。官織局為了擴大生產規模和提高生產效率,也開始大量雇傭自由工匠。“簡單協作的作坊和獨立的家庭手工業汪洋大海般地存在”,承攬機戶往往擁有自己的織機,有的也由委托方提供,委托方與工人的關系是間接的,承攬機戶具有工人、中介人和雇主三重身份。——以上材料均摘編自馬克垚《中西封建社會比較研究》(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佛羅倫薩呢絨業和蘇州絲織業資本主義萌芽的不同之處。(8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的影響。(6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9世紀英鎊對全球經濟、金融和貨幣的支配地位,正是大英帝國全盛時期令人驚嘆的強大1860247019093302萬平方公里,占世界陸地面積的25%。不僅如此,大英帝國在世界范圍內進行了大量投資。到1914年,海外投資占世界境外投資總資產的40%~50%。在為世界貿易確立規則的同時,大英帝國還為國際貨幣體18681908士和少數中美洲國家繼續實行銀本位制之外,金本位制成為世界貨幣體系的標志,實際上就是英鎊本位制。——摘編自向松祚《新資本論》材料二1969年6月,一份題為“國際貨幣事務的基本選擇”的報告正式提交尼克松總統,這就是著名的“沃爾克報告”。其主要內容是(1值。/(2)在無法實現匯率重新安排的情況下,美國應單方面宣布暫停美元與黃金的可兌換性,以期減少美國的黃金流失,刺激匯率機制的重新調整,同時影響國際貨幣體系的發展方向。該報告很快得到尼克松的批準和采納。1971年8美國將征收進口附加稅,暫停美元與黃金的兌換,削減對外援助等。此后,尼克松致電有關國家領導人,聲稱“新經濟政策”的目標就是重振美元的國際地位,同時尋求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摘編自舒建中《試論美國與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以英鎊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逐步形成的原因。(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尼克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