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12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備考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課課精講與拓展課件(八九年級)_第1頁
八下第12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備考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課課精講與拓展課件(八九年級)_第2頁
八下第12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備考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課課精講與拓展課件(八九年級)_第3頁
八下第12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備考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課課精講與拓展課件(八九年級)_第4頁
八下第12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備考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課課精講與拓展課件(八九年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949年10月1日1956年18951976年1978年三大改造完成新民主主義社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過渡時期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66年新中國成立中國現代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文化大革命”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1949年10月1日18951978年2012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1976年新中國成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共十八大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第1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第2課

抗美援朝第3課

土地改革第一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經過近代以來一百多年的奮斗,中國人民終于贏得了民族獨立,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面臨著嚴峻的內外形勢:外部有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封鎖和威脅;內部由于多年戰亂,經濟殘破,困難重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抗美援朝戰爭,開展土地改革運動,鞏固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國,為大規模的經濟建設鋪平了道路。第一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1949年9月1952年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全球視野1895中蘇結盟1953年1951年土地改革1950年6月頒布《土地改革法》板門店停戰協定西藏和平解放中蘇建交東德成立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949年8月斯大林逝世1949年10月1953年7月1950年10月志愿軍入朝作戰1950年1951年馬歇爾計劃土地改革完成抗美援朝1949年9月北約成立西德成立第一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新中國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標志:意義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開國大典1951年,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初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時間地點:內容:意義:1949年9月,北平決定成立新中國,通過起臨時憲法作用的《共同綱領》。第1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站起來了。國際:國內:【核心素養?時空觀念】中國近代史上改變社會性質的歷史事件:【核心素養?時空觀念】源自中國近現代史張的紀念日及對應的歷史事件:封建社會新中國成立1840年1949年10月1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鴉片戰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時代任務1919年五四運動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1919年1937年12月13日1921年七一建黨節1949年10月1日1927年八一建軍節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十一國慶節五四青年節1945年9月2日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中共一大南昌起義南京大屠殺新中國成立五四運動日本簽署投降書目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時間:司令員:英雄人物:1950年10月—1953年7月彭德懷,中國人民志愿軍,“最可愛的人”黃繼光、邱少云,上甘嶺戰役第2課抗美援朝結果:美國被迫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中國人民取得抗美援朝的勝利。意義: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大大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發展。到1952年底,全國大陸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徹底摧毀我國的封建土地制度,鞏固了新生政權,為國家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意義:1950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原因:法律文件:結果:時間:1950—1952年第3課土地改革中國人民政治商會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國大典志愿軍入朝作戰黃繼光邱少云朝鮮戰爭板門店停戰協定簽字儀式《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受農民歡迎公審劉青山、張子善的大會會場第一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復習提綱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①時間地點:1949年9月,北平。②內容:決定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過了起____作用的《____》;選舉___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意義:初步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____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⑴標志: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⑵意義:①國內: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推翻了____、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____的國家,中國人從此____。②國際:壯大了世界____和社會主義的力量。

西藏和平解放:①時間:__年。②意義:祖國__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大團結。

抗美援朝:①目的:抗美援朝,____。②概況:1950年10月,___率領中國人民___開赴朝鮮,把美軍趕回到“___”附近。③“最可愛的人”:以___和___為代表的志愿軍。上甘嶺戰役。④意義: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相對__的__環境,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土地改革:①時間:1950年到1952年。②文獻:1950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_____》,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__土地所有制。③意義:徹底摧毀了我國的____制度,鞏固了新生政權,為國家的_____準備了條件。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第4課

新中國工業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第5課

三大改造第6課

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

隨著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中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開始起步,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民主政治建設也順利進行,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1956年,我國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得以建立,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過程中,中國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現了“大躍進”“文化大革命”那樣的失誤和曲折。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1953年1954年1956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全球視野1895“非洲年”1966年中共八大1957年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不結盟運動三大改造1959年1961年1976年1958年1960年1967年歐共體成立1953年華約成立古巴革命赫魯曉夫改革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集中力量發展中工業文化大革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勃列日涅夫改革開始1964年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1955年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年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通過了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一橋(武漢長江大橋);二鐵(寶成、鷹廈鐵路);三公(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四廠(鞍山鋼鐵公司、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沈陽機床廠、沈陽飛機制造廠)第4課工業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特點:時間:成就:意義: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1954年,北京時間:內容:意義:形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核心素養?史料實證】一五計劃:

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感慨地說:“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

這段材料反映了建國初期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為此,我國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含義:方式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時間: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1953—1956年建立合作社公私合營,贖買政策(創舉)第5課實質: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三大改造意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良好開端:文化大革命1956年中共八大探索失誤調整:時間:1961年—1965年,“調整、鞏固、充實、提高”1966~1976年第6課最大冤案:劉少奇案,說明民主法制遭到嚴重踐踏。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英雄模范:鐵人王進喜,黨的好干部焦裕祿,解放軍好戰士雷鋒。失誤:教訓:1958年“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從國情出發;尊重客觀經濟規律;生產關系調整要適應生產力發展。教訓: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反對個人崇拜。【核心素養?唯物史觀】建設社會主義的探索給我們的啟示:“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一切從實際出發,按客觀經濟規律辦事;必須實事求是,一切從國情出發;生產關系調整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

文化大革命: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建設。一五計劃期間工業交通

建設成就

示意圖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反映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焦裕祿王進喜

第一個五年計劃:①時間:__年至__年。②特點:集中力量發展___。③成就:(一橋二鐵三公四廠)一橋:1957年,______。二鐵:__、鷹廈鐵路。三公:川藏、__、__公路。四廠:______、長春汽車制造廠、沈陽機床廠和飛機制造廠等建成投產。④影響:我國開始改變____的面貌,向社會主義___邁進。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①時間地點:__年9,北京。②文獻:大會制定了《_________》。是我國第一部____類型的憲法。③意義:形成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三大改造:①時間:__年到1956年。②方式:農業、手工業建立合作社。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____,__政策(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創舉)。③實質: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___。④意義:我國建立了社會主義____,進入社會主義____。

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①良好開端:1956年中共八大;②重大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