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專題11透鏡1、(2024·河南中考真題·T9)在“愛眼日”宣傳活動中,小明用圖所示的裝置研究眼睛的成像,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用此模擬正常眼睛的成像。接下來下列操作可模擬近視眼的是()A.向水透鏡注水,燭焰的像成在光屏右側B.向水透鏡注水,燭焰的像成在光屏左側C.從水透鏡抽水,燭焰的像成在光屏右側D.從水透鏡抽水,燭焰的像成在光屏左側【答案】B【解析】近視眼是由于長期看近處的東西導致晶狀體變厚,折光能力變強,像成在視網膜前。所以用水透鏡模擬近視眼,也就是需要透鏡對光線的會聚能力更強,所以此時應對水透鏡注水,使得凸透鏡變厚,焦距變小,使得像成在光屏左側。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2、(2023·河南中考真題·T17)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1)小強發現用凸透鏡看遠處物體時,可以看見倒立、縮小的像:用該凸透鏡看自己的指紋時,能看見正立、放大的像。由此猜想: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可能與________有關;(2)在光具座上,將蠟燭、光屏安裝在凸透鏡兩側,調節三者的高度時,_______(選填“需要”或“不需要”)點燃蠟燭;調節高度的目的是使像能呈現在_________;(3)實驗中,當蠟燭、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承接到蠟燭清晰的像(像未畫出),這個實驗現象可以說明________(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的成像特點。【答案】①.物距②.需要③.光屏中央④.照相機【解析】(1)[1]觀察遠近不同的物體,小強看到了不同特點的像,說明凸透鏡所成像的特點與物距有關。(2)[2][3]實驗時需要調整燭焰的中心、透鏡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為了確定燭焰的中心,需點燃蠟燭,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3)[4]實驗中,當蠟燭、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此時物距大于像距,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3、(2022·河南中考真題·T9)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設計了一個昆蟲標本觀察器,如圖所示。盒底上放標本,盒蓋上嵌入一凸透鏡。有焦距為5cm和10cm的兩種凸透鏡,為了在盒蓋上方附近,通過凸透鏡觀察到標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鏡焦距f與盒高h選擇合理的是()A.f=5cmh=10cm B.f=10cmh=12cmC.f=5cmh=12cm D.f=10cmh=6cm【答案】D【解析】ABCD.盒蓋處安裝凸透鏡,盒底處有昆蟲標本,要使凸透鏡作放大鏡使用時,物距必須小于焦距,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4、(2020·河南中考真題·T17)小明和小亮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1)實驗前將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調至同一高度,目的:______;(2)如圖所示,光屏上呈現一個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向左移動一段距離,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向______移動,像的大小將變______;(3)小亮認為:凸透鏡成實像時,不但像與物上下是顛倒的,而且左右也是相反的。請你設計一種簡單的方法驗證小亮的觀點______。【答案】①.確保蠟燭火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②.左③.變小④.將蠟燭換成字母“F”的LED燈【解析】(1)[1]三心同高的目的是確保蠟燭火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2][3]物遠像近像變小,所以光屏左移,像變小。(3)[4]將蠟燭換成字母“F”的LED燈,光屏上可以呈現上下左右都相反的像,即可證明。一、單選題1.(2024·河南信陽·二模)AI跳繩是一種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跳繩訓練輔助系統,可以通過手機攝像頭對用戶的跳繩次數、速度、節奏、姿勢等數據進行分析,某同學跳繩時手機記錄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學生到攝像頭的距離應在攝像頭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B.學生通過手機攝像頭所成的像是虛像C.手機屏幕的畫面是由紅、黃、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D.當學生靠近攝像頭時,攝像頭所采集的像會變大【答案】D【詳解】A.學生在手機中成縮小的像,所以學生到攝像頭的距離應在攝像頭的二倍焦距之外,故A錯誤;B.學生通過手機攝像頭所成的像是實像,故B錯誤;C.屏幕上的豐富色彩由光的三基色: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故C錯誤;D.當學生靠近攝像頭時,物距變小,攝像頭所成的像會變大,故D正確。故選D。2.(2024·河南周口·三模)洋洋同學是一名攝影愛好者,如圖為他在某次花展上拍攝的曇花照片,由于這些植物周邊設有圍擋,洋洋只能站在圍擋邊上,通過調節相機焦距改變圖像的大小。從圖甲到圖乙的兩張照片,關于洋洋進行的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增大焦距,同時增大鏡頭到感光層的距離B.增大焦距,同時減小鏡頭到感光層的距離C.減小焦距,同時減小鏡頭到感光層的距離D.減小焦距,同時增大鏡頭到感光層的距離【答案】A【詳解】由題意可知,拍照時物距不變,焦距越大,相當于縮小物距,則像距變大,像變大。由圖可知,從圖甲到圖乙成像變大,說明焦距增大,并且需要同時增大像距,即感光層到鏡頭的距離,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3.(2024·河南周口·三模)小明在學習透鏡后,利用鞋盒和放大鏡自制了一臺“投影儀”,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為了能看到正立的圖像,手機應該正放B.為了讓像更大些,應該把手機遠離放大鏡C.從各個方向都看到畫面,是發生了漫反射D.投影機的鏡頭與近視眼鏡為同一種透鏡【答案】C【詳解】A.由于投影儀成的是倒立的實像,則為了能看到正立的圖像,手機應該倒放,故A錯誤;B.根據“物近像遠像變大”的規律可知,為了讓像更大些,應該把手機靠近放大鏡,故B錯誤;C.由于從各個方向都看到畫面,符合漫反射的特點,可知是發生了漫反射,故C正確;D.由于投影機的鏡頭是凸透鏡,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它們不為同一種透鏡,故D錯誤。故選C。4.(2024·河南周口·三模)如圖是某款智能配送機器人,用戶可通過人臉識別、輸入取貨碼等多種方式取貨。當用戶通過人臉識別取貨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機器人的鏡頭相當于凸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B.所成的是倒立、縮小的虛像C.人臉應位于鏡頭的二倍焦距以內D.人臉離鏡頭越近,所成的像越大【答案】D【詳解】A.機器人的鏡頭相當于凸透鏡,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故A錯誤;B.機器人的鏡頭是利用凸透鏡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規律工作的,故B錯誤;C.人臉識別取貨時,人臉應位于鏡頭二倍焦距以外,故C錯誤;D.人臉離鏡頭越近,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故D正確。故選D。5.(2024·河南周口·三模)如圖所示,這是小明同學戴上眼鏡前、后觀察到的遠處帆船的情形,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小明的眼鏡對光有會聚作用B.不戴眼鏡時,小明看遠處物體時,成像在視網膜前方C.小明是遠視眼D.戴眼鏡后小明的視網膜上成的是正立、縮小的實像【答案】B【詳解】小明不戴眼鏡時看遠處的帆船不清晰,所以小明是近視眼,是因為他的眼睛晶狀體對光的會聚能力過強,不戴眼鏡時,看遠處物體,成像在視網膜前方;他應該戴對光有發散作用的凹透鏡來進行矯正,戴眼鏡后小王的視網膜上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選B。6.(2024·河南周口·模擬預測)如圖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左右移動光屏后在光屏上得到了燭焰清晰的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此時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實像,照相機利用的就是這一原理B.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只將蠟燭和光屏互換位置,光屏上可以得到清晰的像C.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放一個近視眼鏡片,為了讓屏上的像清晰,可將光屏向左移動D.在凸透鏡的左側放置一塊擋板擋著透鏡一部分,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燭焰完整的像【答案】B【詳解】A.由圖可知,物距40.0cm-10.0cm=30.0cm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根據此原理制成的,故A錯誤;B.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只將蠟燭和光屏互換位置,此時物距等于原來的像距,像距等于原來的物距,根據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可知,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實像,故B正確;C.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放一個的近視眼鏡片,近視眼鏡片是凹透鏡,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散作用,會將光線推遲會聚成像,為了讓屏上的像清晰,可將光屏向右移動,故C錯誤;D.在凸透鏡的左側放置一塊擋板擋著透鏡一部分,透過剩余凸透鏡的光線仍能成像,光屏上仍能觀察到燭焰完整的像,故D錯誤。故選B。7.(2024·河南商丘·模擬預測)如圖所示是小賀參觀河南博物館時觀察到的一件展品,展品的上方有一個透鏡,透過它能看到展品放大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展臺上放置的是凹透鏡B.通過該透鏡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C.該成像原理與投影儀相同D.展品放置在透鏡的二倍焦距之外【答案】B【詳解】A.通過展臺上的透鏡看到的是放大的像,所以展臺上放置的是凸透鏡,故A錯誤;BCD.由題意可知,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該成像原理與放大鏡相同,展品放置在透鏡的一倍焦距之內,故B正確,CD錯誤。故選B。8.(2024·河南駐馬店·三模)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蠟燭、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光屏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恰好呈現燭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將凸透鏡移至45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致合適位置,光屏上仍能成像B.此狀態反應的是照相機的工作原理C.凸透鏡位置不動,將蠟燭與光屏的位置互換,光屏能得到清晰、倒立、縮小的實像D.蠟燭、凸透鏡位置不動,用焦距8cm凸透鏡替換該透鏡,光屏適當向右移仍能成清晰的像【答案】C【詳解】A.將凸透鏡移至45cm刻度線處,物距u=50.0cm?45.0cm=5.0cm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虛像不能呈現在光屏上,故A錯誤;B.此時u=50.0cm?35.0cm=15.0cmv=85.0cm?50.0cm=35.0cm物距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與投影儀的成像原理相同,故B錯誤;C.凸透鏡位置不動,將蠟燭與光屏的位置互換,根據光路的可逆性,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倒立、縮小的實像,故C正確;D.蠟燭、凸透鏡位置不動,用焦距8cm凸透鏡替換該透鏡,焦距變短,相當于增大了物距,由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的規律可知,此時應將光屏向靠近凸透鏡的方向移動,即將光屏適當向左移仍能成清晰的像,故D錯誤。故選C。9.(2024·河南漯河·一模)如圖所示是小剛用相機(可調焦距)拍攝的同一堆娃娃的甲、乙兩張照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照相機的鏡頭與近視眼鏡的鏡片屬于同一類透鏡B.由圖可知,照相機成正立縮小的實像C.在物距相同的情況下,拍攝甲照片時鏡頭的焦距比拍攝乙照片時要小一些D.如果鏡頭焦距不變的話,拍攝甲照片時照相機距離娃娃比拍攝乙照片時要更近一些【答案】C【詳解】A.照相機的鏡頭是凸透鏡,近視眼鏡的鏡片是凹透鏡,不屬于同一類透鏡,故A錯誤;B.照相機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工作的,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故B錯誤;C.在物距不變的條件下,乙照片中娃娃大些,相當于增大了像距,物距相對減小,則拍攝乙照片時鏡頭的焦距需調得大些,故C正確;D.如果鏡頭焦距不變的話,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的規律物近像遠像變大可知,拍攝乙照片時照相機距離娃娃要更近一些,故D錯誤。故選C。10.(2024·河南周口·三模)2024年4月25日,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騰空而起,它在地面攝像機中所成的像是()A.實像,像變大 B.實像,像變小 C.虛像,像變大 D.虛像,像變小【答案】B【詳解】攝像機的成像原理和照相機相似,火箭在地面攝像機中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火箭騰空而起,遠離攝像機,物距變大,則像距變小,成的像也變小,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1.(2024·河南濮陽·三模)如圖所示,是某型號家用無線紅外攝像頭,它通過捕捉紅外線,可增強夜晚監控效果。下列關于該攝像頭的說法正確的是()A.攝像頭與投影儀的成像原理相同B.攝像頭捕捉到的紅外線就是紅色的光C.攝像頭是通過電磁波與路由器連接組網的D.攝像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可以用它矯正近視眼【答案】C【詳解】A.攝像頭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工作的,投影儀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的原理工作的,故A錯誤;B.紅外線是不可見光,不是紅色的光,故B錯誤;C.安裝的攝像頭已經是通過電磁波與路由器連接組網了的,故C正確;D.攝像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而近視眼是晶狀體曲度變大,會聚能力增強,即折光能力增強,像呈在視網膜的前方,應佩戴發散透鏡,即凹透鏡,使光線推遲會聚,故D錯誤。故選C。12.(2024·河南南陽·二模)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今天,智能配送機器人已被廣泛使用,用戶可通過人臉識別、輸入取貨碼、掃描二維碼等多種方式取貨。如圖是某款機器人正在送貨的情景,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用戶通過人臉識別時,“人臉”是光源B.二維碼位于攝像頭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C.要使屏幕上自己的像變小,需靠近“刷臉”機鏡頭D.人臉識別取貨時,攝像頭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答案】D【詳解】A.用戶通過人臉識別時,“人臉”不能自行發光,不是光源,故A錯誤;B.攝像頭的成像原理和照相機相同,二維碼位于攝像頭的二倍焦距之外,故B錯誤;C.要使屏幕上自己的像變小,應增大物距,需遠離“刷臉”機鏡頭,故C錯誤;D.人臉識別取貨時,攝像頭的成像原理和照相機相同,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D正確。故選D。13.(2024·河南駐馬店·三模)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將蠟燭放在凸透鏡左側適當位置,調整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別測出物距u和像距v,實驗數據如表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實驗次數123物距u/cm302015像距v/cm152030A.凸透鏡的焦距為20cmB.第一次實驗時成像規律與生活中的投影儀相同C.當物距為12cm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D.若實驗時將凸透鏡上半部分遮住,光屏上將不會出現完整的像【答案】C【詳解】A.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凸透鏡的焦距為故A錯誤;B.由表格數據可知,第一次實驗數據的物距為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是照相機。故B錯誤;C.當物距為12cm時,物距滿足,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C正確;D.若實驗時將凸透鏡上半部分遮住,下半部分仍有光線進行折射形成完整的像,只是像的亮度變暗,故D錯誤。故選C。14.(2024·河南周口·二模)光刻機工作原理如圖所示,當紫外光通過鏤空掩膜、縮圖透鏡時,可將繪制在鏤空掩膜上的電路圖投射到涂有光刻膠薄膜的硅片上,從而制造出集成電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縮圖透鏡相當于一個凹透鏡B.鏤空掩膜位于縮圖透鏡的二倍焦距之外C.薄膜上所成的像為正立、縮小的實像D.若鏤空掩膜、硅片同時靠近縮圖透鏡,薄膜上的像變大【答案】B【詳解】A.由圖得,縮圖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是凸透鏡,故A錯誤;BC.當紫外線通過掩膜、縮圖透鏡時,可將繪制在鏤空掩膜上的電路圖投射到涂有光刻膠薄膜的硅片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則掩膜位于縮圖透鏡的二倍焦距之外,故B正確,C錯誤;D.由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可知,若鏤空掩膜靠近縮圖透鏡,則硅片應遠離縮圖透鏡,薄膜上的像變大,故D錯誤。故選B。15.(2024·河南駐馬店·二模)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蠟燭、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光屏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恰好呈現燭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照相機就是利用這一規律成像的B.將蠟燭放置在45cm刻度處,僅向右移動光屏,能得到清晰、倒立、放大的實像C.若飛來一只小蟲落在凸透鏡上,遮住凸透鏡的部分區域,則光屏上燭焰的像不再完整D.蠟燭、凸透鏡、光屏位置不動,用焦距8cm的凸透鏡替換該透鏡,光屏上不再成清晰的像【答案】D【詳解】A.像距大于物距,此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就是利用這一規律成像的,故A錯誤;B.將蠟燭放置在45cm刻度處,此外物距為50.0cm-45.0cm=5.0cm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內,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B錯誤;C.若飛來一只小蟲落在凸透鏡上,遮住凸透鏡的部分區域,則透鏡的其他部位能使光線透過,光屏上燭焰的像仍完整,由于透過的光線減少,像比以前變暗,故C錯誤;D.蠟燭、凸透鏡位置不動,用焦距8cm的凸透鏡替換該透鏡,相當于增大了物距,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要減小像距,即光屏向左移動,所以光屏若不移動,就不再成清晰的像,故D正確。故選D。16.(2024·河南周口·模擬預測)現實生活中的“刷臉支付、刷臉進門、刷臉認證”中的“刷臉”已是隨處可見的識別手段,如圖所示,刷臉成像過程與手機鏡頭成像原理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所成的像在攝像頭的二倍焦距以外的地方B.為使屏幕上半張臉變完整,可適當將臉靠近攝像頭C.攝像頭的鏡片是凹透鏡D.獲取臉部特征時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答案】D【詳解】ACD.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人臉到攝像頭的距離大于二倍焦距,且所成的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AC錯誤,D正確;B.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為使屏幕上半張臉變完整,可適當將臉遠離攝像頭,故B錯誤。故選D。17.(2024·河南開封·三模)如圖所示,這是某小區自動售水機的廣告投影燈及其內部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凸透鏡與近視眼鏡片屬于同一類型的透鏡B.廣告投影燈在地面形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C.廣告投影燈的成像特點與照相機的成像特點相同D.為了使投到地面上的廣告圖像更大些,應將投影燈遠離地面,同時適當減小廣告片到凸透鏡的距離【答案】D【詳解】A.近視眼鏡片是有發散作用的凹透鏡,與凸透鏡不同,故A錯誤;B.廣告投影燈的像能夠被地面承接,其原理是f<u<2f,v>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B錯誤;C.照相機的成像的原理是u>2f時,f<v<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兩者的成像特點不同,故C錯誤;D.為了使投到地面上的廣告圖像更大些,應增大像距,即將投影燈遠離地面,同時減小物距,即適當減小廣告片到凸透鏡的距離,故D正確。故選D。18.(2024·河南周口·二模)如圖所示,是神舟十六號乘組返回地面前手持高清相機通過飛船繞飛拍攝的空間站組合體全景照片。若照相機鏡頭的焦距為f,拍照時像距()A.略小于f B.略大于f C.略小于2f D.略大于2f【答案】B【詳解】照相機是根據凸透鏡成像的原理制成的,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所以,若照相機鏡頭的焦距為f,拍照時鏡頭離物體的距離很遠,即物距較大,所以像距較小,應略大于f。故選B。19.(2024·河南新鄉·二模)學校為了保障師生安全,安裝了智慧人臉識別系統。如圖所示,其工作原理是通過攝像機鏡頭捕捉人臉信息,與系統中儲存的人臉模板對比,進行人臉識別。關于人臉識別系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進行人臉識別時,人臉經攝像機鏡頭成正立的像B.屏幕上的色彩是由紅黃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C.若要使屏幕中的人臉變大,應該遠離攝像機的鏡頭D.攝像機的鏡頭相當于凸透鏡,可以用來矯正遠視眼【答案】D【詳解】A.攝像機鏡頭相當于凸透鏡,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進行人臉識別時,人臉經攝像機鏡頭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A錯誤;B.屏幕上的色彩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故B錯誤;C.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若要使屏幕中的人臉變大,應該靠近攝像機的鏡頭,故C錯誤;D.攝像機的鏡頭相當于凸透鏡,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可以用來矯正遠視眼,故D正確。故選D。20.(2024·河南洛陽·三模)“洛陽牡丹甲天下”,小洛要參加牡丹攝影大賽,其作品如圖,關于她用照相機為牡丹花拍照的說法正確的是()A.照相機鏡頭與近視鏡的鏡片為同一種透鏡B.拍照時牡丹花要在鏡頭二倍焦距以外的位置C.拍照時牡丹花通過鏡頭成正立縮小的實像D.要想把牡丹拍得再大一些只需將鏡頭遠離花【答案】B【詳解】A.照相機的鏡頭是凸透鏡,近視眼鏡是凹透鏡,不屬于同一類透鏡,故A錯誤;B.照相機的成像原理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故拍照時牡丹花要在鏡頭二倍焦距以外的位置,故B正確;C.照相機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所以牡丹花通過鏡頭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C錯誤;D.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變小,像距變大,像變大;要讓花的像變大,應減小物距,所以照相機鏡頭離牡丹花更近,故D錯誤。故選B。21.(2024·河南南陽·二模)目前,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同學們通過互聯網網絡課堂在家就能進行學習。但長時間盯著電腦或手機屏幕,容易導致視力下降,下列圖中屬于近視眼原理圖以及需要選用進行矯正的透鏡是()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答案】A【詳解】同學們長時間盯著電腦或手機屏幕,容易導致近視眼,晶狀體太厚,遠處的物體發出的光線經晶狀體后會提前會聚,近視眼形成的光路圖如圖甲所示,需要選用凹透鏡將提前會聚的光線發散一些,讓像成在視網膜上,矯正光路圖如圖丁所示,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22.(2024·河南南陽·二模)小紅將凸透鏡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源射向凸透鏡,在光屏上出現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圖7甲,接著她將蠟燭和透鏡放在圖乙位置,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下列實驗結果準確的是()A.從圖甲中可知該透鏡的焦距為5cmB.圖乙成像規律可應用于投影儀C.保持凸透鏡位置不動,將蠟燭和光屏互換位置,光屏上成的像不變,因為折射光路是可逆的D.若在凸透鏡左側“戴”上奶奶的老花鏡,光屏向左移動才能找到清晰的像【答案】D【詳解】A.如圖甲,凸透鏡的焦距為f=40.0cm-30.0cm=10.0cm故A不符合題意;B.如圖乙,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圖乙成像規律可應用于照相機,故B不符合題意;C.保持凸透鏡位置不動,將蠟燭和光屏互換位置,根據光路可逆原理可知,光屏上仍可成清晰像,但是交換后物距小于像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故C不符合題意;D.老花鏡是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若在凸透鏡左側“戴”上奶奶的老花鏡,則像距變小,光屏向左移動才能找到清晰的像,故D符合題意。故選D。二、多選題23.(2024·河南南陽·二模)如圖所示,小明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燭焰在光屏上成了一個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所成的像應該是倒立、縮小的實像B.所成的像應該是倒立、放大的實像C.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動,將透鏡向左移動到合適位置,光屏上可以再次成清晰的像D.如果蠟燭向左移動后想在光屏上再次出現清晰的像,在透鏡不動的情況下應將光屏向右移動【答案】AC【詳解】AB.由圖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故成的是倒立的縮小的實像,故A正確,B錯誤;C.保持蠟燭、光屏位置不變,根據光路可逆可知,將透鏡向左移動,當物距、像距互換時,光屏上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實像,即燭焰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故C正確;D.蠟燭向左移動后物距變大,則像變小,想在光屏上再次出現清晰的像,在透鏡不動的情況下應將光屏向左移動,故D錯誤。故選AC。24.(2024·河南濮陽·二模)酒店機器人(如圖)配有攝像頭,可以實現面部識別功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機器人攝像頭的鏡頭對光具有發散作用B.機器人攝像頭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相同C.機器人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凸透鏡,可以用來矯正遠視眼D.當機器人走近客人時,其攝像頭所成客人的像會變小【答案】BC【詳解】A.機器人照相機的鏡頭是凸透鏡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故A錯誤;B.機器人攝像頭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相同,都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B正確;C.機器人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凸透鏡,可以矯正遠視眼或老花眼,故C正確;D.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當機器人走近客人時其攝像頭所成客人的像會變大,故D錯誤。故選BC。三、填空題25.(2024·河南周口·三模)2024年,某款警用巡邏機器人在鄭州街頭正式上崗。當機器人發現違章或不當行為時,會迅速拍照留存證據,同時呼叫指揮中心及時進行處理。機器人拍照時,物體通過攝像頭所成像的特點是(填正倒、大小、虛實),當機器人想拍攝一幅更大的照片,且不改變物距時,可以讓攝像頭的焦距變得一些。【答案】倒立、縮小、實像大【詳解】[1][2]攝像頭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制成的;若想讓像變大,像距必須變大,即讓光線延遲成像,凸透鏡的會聚能力變弱,所以焦距應該變大。26.(2024·河南周口·一模)手機掃碼付款已成為當下流行的一種支付方式,如圖所示是手機掃碼的過程,則二維碼應位于攝像頭的(選填“二倍焦距以外”“一倍焦距與二倍焦距之間”或“一倍焦距以內”),所成的像為倒立、(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答案】二倍焦距以外縮小【詳解】[1][2]手機掃碼成像時,類似于照相機,物體在2倍焦距以外,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四、作圖題27.(2024·河南駐馬店·二模)如圖所示,一束光經平面鏡反射后,平行透鏡的主光軸射向凸透鏡,請畫出平面鏡和經過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答案】【詳解】做出反射掛光線與入射光線夾角的角平分線,即法線,然后做法線的垂線,便是鏡面的位置;入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經凸透鏡折射后,其折射光線經過焦點,由此作出折射光線,如圖所示:五、實驗題28.(2024·河南周口·二模)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1)實驗時應該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按要求進行調節,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點燃蠟燭、固定透鏡,調整蠟燭和光屏的高度,使燭焰和光屏中心的連線過光心即可B.不點燃蠟燭,將蠟燭燭身中心、透鏡中心和光屏中心調節至同一高度C.點燃蠟燭,將蠟燭燭焰中心、透鏡中心和光屏中心調節至同一高度(2)將蠟燭和光屏調節至如圖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恰好能看到清晰的像,根據此時的成像原理可制成(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3)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如果將凸透鏡向右調節,光屏上(選填“能”或“不能”)再次找到清晰的像。(4)小明將自己的近視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像變模糊,為了使光屏上重新出現清晰的像,他可以只將蠟燭向移動適當距離。【答案】C投影儀能左【詳解】(1)[1]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在桌面上依次放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在同一條直線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心。(2)[2]物距小于像距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是投影儀的成像原理。(3)[3]根據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將凸透鏡向右調,使物距等于原來的像距,像距等于原來的物距,便能在光屏上再次找到清晰的像,且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4)[4]近視眼鏡為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所以像距變大,為了使光屏上重新出現清晰的像,根據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應該將蠟燭向左移。29.(2024·河南周口·三模)小雨用如圖所示的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15.0cm。(1)組裝并調整器材,使燭焰、光屏的中心與凸透鏡的光心調至同一高度,其目的是;(2)小雨按照實驗方案完成各操作步驟,將多次實驗觀測到的現象和數據記錄在表格中,分析表中數據可得:實驗序號物距/cm像的大小像的正倒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cm①60.0縮小倒立20.0②45.0縮小倒立22.5③30.0等大倒立30.0④20.0放大倒立60.0⑤12.0光屏上沒有像⑥9.0光屏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書柜銷售合同樣本
- 絲網合同樣本合同樣本
- 業務中介傭金合同范例
- 公司大樓安裝施工合同樣本
- 優惠寄遞服務合同標準文本
- 2025全新裝修辦公樓租賃合同
- 2024年檔案管理員考試新政策解讀試題及答案
- 月度調酒師考試試題集錦及答案
- 2025二手房買賣購房合同
- 《2025年度勞動合同續簽通知書》
- 2025年上海青浦新城發展(集團)限公司自主招聘9名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雪茄煙葉晾制技術規程
- 船舶概論習題及答案
- 《智能輪椅的整體結構設計案例綜述》1400字
-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數學練習題及答案
- 《性病防治知識講座》課件
- 《腦出血的外科治療》課件
- 2025年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三年級下冊全冊教案(含教學計劃)
- 職業生涯規劃-體驗式學習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4年秋華僑大學
- 電商設計電子課件
- 口腔科2024年工作計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