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四川省宜賓市高考歷史試題考前最后一卷預測卷(七)含解析_第1頁
2024-2025學年四川省宜賓市高考歷史試題考前最后一卷預測卷(七)含解析_第2頁
2024-2025學年四川省宜賓市高考歷史試題考前最后一卷預測卷(七)含解析_第3頁
2024-2025學年四川省宜賓市高考歷史試題考前最后一卷預測卷(七)含解析_第4頁
2024-2025學年四川省宜賓市高考歷史試題考前最后一卷預測卷(七)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四川省宜賓市高考歷史試題考前最后一卷預測卷(七)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嚴復《文鈔?原強》:“中國知西法之當師,不自甲午敗衂之后始也。海禁大開以還,所興發者亦不少矣。譯署一也,同文館二也,船政三也……拉雜數之,蓋不止一二十事。此中大半皆西洋以富以強之基,而自吾人行之,則淮橘為枳,若存若亡,不能收其效。”據此,嚴復的主旨是A.肯定了師夷長技的成就 B.闡釋了富國強兵的內容C.否定了學習器物的價值 D.強調了政治變革的必然2.黃仁宇說道:“南京條約和附約里各種苛刻的待遇,滿人漢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內中提及今后兩方的文書要用平等語氣來往,開‘夷人’隨意置啄之門,反而使他們不安”。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鴉片戰爭后國人A.對“國門洞開”感到非常不安B.“天朝上國”的思想依然濃厚C.接受了不平等條約的苛刻待遇D.出現了“師夷長技”的新思潮3.美國歷史學家平森認為,德國在某一時期,“從一個農業為主的國家轉變為以工業為主的國家,從一個‘詩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轉變為以工藝技巧、金融和工業組織以及物質進步為公共生活的顯著特征的民族”。這一時期約指A.19世紀中期的30年 B.19世紀最后的30年C.20世紀最初的30年 D.20世紀最后的30年4.1890年,普魯士政府的全部候補官員中有40.4%是貴族,1900年為44.6%,到1914年時,這一比例達到了55.5%。這反映出近代德國A.顯露革命苗頭B.政治近代化滯后C.軍國主義強盛D.沒有代議制特征5.1781年,美國大陸會議主席約翰·杰伊發如表封致各州的公開信,詳細介紹了當時的財政狀況,呼吁各州為了共同的福利,向國庫交納應繳的派款,但其呼吁收效甚微。這種狀況出現主要是由于A.戰爭對美國經濟造成極大破壞B.大陸會議沒有強制性的征收權力C.美國各州之間存在著復雜矛盾D.各州普遍存在對中央政府的疑慮6.北洋政府警察廳規定,各種飲食經營場所和經營者必須領取執照,對汽水業、牛乳業、羊肚作坊、剔骨肉作坊等對衛生有特別要求的行業,還應該遵守警察廳制定的單項規則。這表明A.北洋政府限制工商業發展 B.警察廳擁有制定法律的權力C.北洋時期手工業發展迅速 D.北洋政府重視食品衛生安全7.晚清民國時期,女子的社會地位不斷發生變化,而評價女人“美麗”的標準也不斷演化。下表反映了時間美麗女人標準1900—1909年會說洋話的大腳女人1910—1919年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1920—1929年才華橫溢的女人1930—1939年穿著時髦的名媛1940—1949年投身政治的名女人A.女性經濟地位得到提高 B.近代教育推動男女平等C.女子開始關心國家命運 D.社會價值風尚發生變化8.1859年(清咸豐九年)6月25日,英法聯軍艦隊14艘(其中英國軍艦11艘、法國軍艦2艘、美國軍艦1艘)不宣而戰攻打天津大沽口炮臺,并強行駛入海河。天津守軍英勇還擊。這次保衛戰是鴉片戰爭以后清軍抗擊外來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大勝仗,也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唯一的一次勝仗。由此以后①大沽口炮臺成為近代中國最堅固海防工事②天津的城市布局發生重大變化③中國的海軍開始步入近代化④清政府的權力結構發生變化出現洋務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9.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一些超大企業在設立自己的科研機構和信息網絡的同時,還派出大量人員收集信息和推銷產品,使生產與市場需求配合更密切。由此可以說明壟斷組織A.推動了現代管理學的誕生 B.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C.使企業生產的計劃性增強 D.克服了自由放任政策弊端10.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自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故先王弗為之禁。非為弗禁,且從而恤之。建國親侯,胙土命氏,畫井分田,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顧炎武的上述主張意在A.鼓勵發展私欲B.突出個性自由C.主張實行分封D.反對理學禁欲11.著名學者唐德剛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歷史三峽論”,將四千多年來中國政治形態變遷分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階段。其中“帝制”階段我國政治制度的主要特點是A.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 B.思想統一促進政治統一C.政權和族權互為表里 D.專制王權披上神權外衣12.羅馬法中最為完備的是它的私法部分,其中關于婦女的立法主要集巾在監護、婚姻和財產繼承上,對后世各國有關婦女地位的立法產生了深遠影響。這說明羅馬法A.以保護婦女合法權益為出發點B.充分體現了法律的公平正義性C.已經兼顧社會各個群體的利益D.對婦女法律問題做了有益探索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遼國為契丹族所建,神冊元年(916)阿保機稱帝建號伊始,即著手祀天禮神。他就首位尊奉對象征詢群臣,“太祖同侍臣曰:‘受命之君,當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對。太祖曰:‘佛非中國教’.(耶律)倍曰:‘孔子大圣,萬事所尊,宜先太祖大悅,即建孔子廟,詔皇太子春秋釋奠。”阿保機還吸收儒生參政,他任用薊州玉田人韓知古“總知漢兒司事,兼主諸國禮儀”,“授據故典,參酌國(契丹)俗,與漢儀雜就之,使國(契丹)人知而行之。”在此影響下,一些契丹貴族也主動推行儒教,如渤海人大公鼎在良鄉,“建孔子廟學,部民化服。”——摘編自賴美琴《文化認同與中華民族凝聚力》(1)根據材料,指出阿保機尊祀孔子的時代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阿保機的行為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義。14.(20分)選官制度是一項重要的政治制度。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南朝梁武帝時,選舉制度發生極大變化。他用州重(州望)15郡崇(郡宗)鄉豪代替大小中正,用“無復膏梁寒素之隔”代替了門選,用“不通一經,不得為官”代替了二品系資。梁武帝時學校有所發展,建有國學,以五經教授,置五經博士各一人,各有學生數百。國學館學生,不限貴賤,“皆引寒門雋才,不限人數”。梁時出現了“甲科”之名,只要考得好,就是“牛監羊肆,寒品后門”,都要“隨才試吏”。——摘編自張豈之等《中國歷史》材料二北宋政府在科舉考試中推行糊名(又稱“封彌”)制度。不僅糊住舉人試卷上的姓名、鄉貫,也要糊住初考官所定的等第。封彌官不得參與評卷,評卷官也不得參與封彌。又實行謄錄法。規定謄錄必須依試卷原文謄錄,不準隨意篡改文意或增減字句。謄錄卷被稱為草卷,評閱的主考官只能看到草卷。此外,還制定鎖宿制度。規定各級主考官員一經受命,立即與外界隔離,直到考試結束。——摘編自崔勇、丁建軍《宋朝科舉考試制度改革》(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南朝梁武帝選舉制度改革的措施。(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北宋政府科舉考試制度改革的特點及其作用。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嚴復強調的是近代中國人學習西方都只是涉及到如技術、船政之類的東西,可是照搬這些西方的東西都沒有起到什么作用,因此作為維新派的他主張要進行政治變革,故D正確;AB兩項與材料所述的內容不符合,排除;C項不是材料主旨,排除。2、B【解析】試題分析:題干中說“滿人漢人的官僚都接受”但是不代表國人普遍接受,故C項錯誤;根據“南京條約和附約里各種苛刻的待遇,滿人漢人的官僚都接受”可知他們對國門洞開已經接受,并未感到不安,故A項錯誤;根據“倒是內中提及今后兩方的文書要用平等語氣來往,開‘夷人’隨意置啄之門,反而使他們不安”可知使中國人真正不安的是放下之前高高在上的架子,和外國人平等往來,這明顯是受到“天朝上國”思想觀念的影響,認為自己高人一等,要和外國人平的往來是一種侮辱,故B項正確;“師夷長計”指的是學習西方的技術,他提出的前提是承認西方在技術方面比中國人先進,不符合材料中“今后兩方的文書要用平等語氣來往,開‘夷人’隨意置啄之門,反而使他們不安”,故D項錯誤。所以答案選B。考點:思想解放的潮流·思想解放的潮流·西學東漸3、B【解析】

根據材料“德國在某一時期...從一個農業為主的國家轉變為以工業為主的國家,從一個‘詩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轉變為以工藝技巧、金融和工業組織以及物質進步為公共生活的顯著特征的民族”,再結合所學,即可判斷出是工業革命時期,B選項符合題意;A選項時期德國還處于四分五裂的狀態,排除;CD選項時期德國已經成為工業強國,排除。4、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旨在考查學生對材料有效信息的準確解讀能力。根據材料文字“全部候補官員中有40.4%是貴族”到“44.6%”再到“55.5%”可知,近代德國政治民主化的滯后。A項表述中“專制統治”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表述符合題意,正確;C、D兩項表述都不符合題意,均排除。5、B【解析】

材料“1781年”可知,此時美國是“邦聯制”,(大陸會議)中央政府無實權,故B正確;ABD與材料無關,排除。6、D【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北洋政府對食品行業加強管理,說明北洋政府重視食品衛生安全,D正確;A說法不符合史實,北洋政府也鼓勵工商業的發展,A排除;當時的議會擁有制定法律的權力,B排除;材料與手工業發展無關,C排除。故選D。7、D【解析】

評價女性的標準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化,從服飾、婚姻思想,再到政治,說明社會價值風尚在變化,選項D正確;近代中國女性的經濟地位并未有明顯提高,排除A;材料未反映出教育的作用,排除B;選項C錯在“開始”,排除。8、B【解析】

大沽口保衛戰取得了勝利,并不能說明大沽口炮臺是最堅固的工事,①錯誤;②③④均符合題意,故選B;ACD不符合題意,排除。9、C【解析】

根據“還派出大量人員收集信息和推銷產品,使生產與市場需求配合更密切”可以看出企業注重做好相關的計劃,故C項正確;材料不能證明現代管理學的誕生,A項錯誤;B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材料沒有體現自由放任政策的內容,排除D項。10、D【解析】顧炎武論證了人的私欲產生的合理性和古圣先賢滿足人的私欲形成天下之公的努力,是對宋明理學“存天理,滅人欲”主張的否定,D項符合題意;“建國親侯,胙土命氏,畫井分田,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是舉例說明古圣先賢滿足人的私欲做法的合理性,并非是鼓勵發展私欲和實行分封制,排除A、C兩項;材料論述的是對公私關系的處理,不涉及個性自由的問題,排除B項。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自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故先王弗為之禁。非為弗禁,且從而恤之”,緊扣關鍵信息并結合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思想主張分析解答。11、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封建指的是商周分封時代,帝制指的是秦朝以后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時代,民治指的是中華民國時期。由此可知,“帝制”階段我國政治制度的主要特點是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故A正確;思想統一促進政治統一是鞏固中央集權的措施,故B不是最佳選項;政權和族權互為表里是商周時期,故C錯誤;專制王權披上神權外衣強化了君主專制,故D不是最佳選項。12、D【解析】題干說到羅馬法對婦女問題的關注,這些成果對后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婦女地位立法產生了積極影響,可見其對婦女法律問題做了有益的探索,故選D;羅馬法的出發點是維護羅馬的奴隸制度或者說是奴隸主階級的利益,故A不符合史實;古代羅馬法規定中,奴隸和公民之間是有嚴格界限的,沒法保證奴隸的利益,故B不符合史實;題干只體現了婦女的法律地位和條文,故不能說兼顧了各個群體,故排除C。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少數民族政權與漢族政權并立;佛教思想與儒家思想并行(佛教沖擊儒學正統地位);北方民族融合的趨勢增強。(2)有利于儒家文化的傳播;有利于少數民族文化習俗的進步;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間的文化認同和凝聚力。【解析】

(1)結合所學可知,背景是少數民族政權與漢族政權并立;由材料“皆以佛對”“孔子大圣,萬事所尊”,可見佛教思想與儒家思想并行;由材料“授據故典,參酌國(契丹)俗,與漢儀雜就之,使國(契丹)人知而行之”,可見北方民族融合的趨勢增強。(2)材料,由材料“即建孔子廟,詔皇太子春秋釋奠”,可見有利于儒家文化的傳播;“總知漢兒司事,兼主諸國禮儀”,可見有利于少數民族文化習俗的進步;“建孔子廟學,部民化服”,可見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間的文化認同和凝聚力。14、(1)廢除九品中正制(以地方鄉豪代替中正官);重用人才,不分貴賤;重視學校教育;采用考試取官的制度。(2)特點:約束考務官員:規范操作流程;完善保密制。作用:維護公平、公正;健全了科舉考試制度;穩定社會,對后世有借鑒作用【解析】

(1)“措施”,根據材料一信息“他用州重(州望)15郡崇(郡宗)鄉豪代替大小中正,用‘無復膏梁寒素之隔’代替了門選,用‘不通一經,不得為官’代替了二品系資”概括得出:以地方鄉豪代替中正官;由材料信息“梁武帝時學校有所發展,建有國學,以五經教授,置五經博士各一人,各有學生數百。國學館學生,不限貴賤,‘皆引寒門雋才,不限人數’”概括得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