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駕駛室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_第1頁
《汽車駕駛室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_第2頁
《汽車駕駛室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_第3頁
《汽車駕駛室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_第4頁
《汽車駕駛室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QC/TXXXXX—XXXX

汽車駕駛室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駕駛室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以下簡稱: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的術語和

定義、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標志、包裝、貯存。

本標準適用于汽車駕駛室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

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2423.4電子電工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Db:交變濕熱(12h+12h

循環)

GB/T4208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

GB/T6656鐵氧體永磁直流電機

GB/T10069.1旋轉電機噪聲測定方法及限值第一部分:旋轉電機噪聲測定方法

GB/T10125人造氣氛腐蝕試驗鹽霧試驗

GB/T15908塑料軟管及軟管組合件液壓用增強型規范

GB/T18655用于保護車載接收機的無線電騷擾特性的限值和測量方法

GB/T30512汽車禁用物質要求

GB/T41481道路車輛零部件和系統的清潔度

JB/T10205液壓缸

QC/T198汽車用開關通用技術條件

QC/T695汽車通用繼電器

QC/T29206汽車用低壓電線束技術條件

SH/T035810號航空液壓油

GJB1177A-201315號航空液壓油規范

ISO7637由傳導和耦合引起的電騷擾》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hydralictilting&lockingsystem

實現將駕駛室解鎖、舉升、回落、鎖止功能的機構。

3.2

液壓缸hydraliccylinder

將液壓能轉換為機械能的液壓執行元件。

2

QC/TXXXXX—XXXX

3.3

液壓泵hydraulicpump

為液壓傳動提供加壓液體的液壓元件。

3.4

機械液壓泵mechanicalhydraulicpump

手動將機械能轉化為液壓能的液壓泵。

3.5

電動液壓泵electrichydraulicpump

用電能驅動的液壓泵。

3.6

機電一體泵mechanicalandelectrichydraulicpump

同時具有手動驅動和電驅動功能的液壓泵。

3.7

電驅液壓缸electro-hydrauliccylinder

集成液壓缸和電動液壓泵功能的液壓元件。

3.8

液壓鎖hydrauliclock

能鎖住駕駛室并可以通過液壓解鎖、靠駕駛室自重即可閉鎖的元件。

3.9

換向閥reversingvalve

控制液壓換向,起到配油作用,以切換駕駛室舉升和回落的元件。

3.10

液壓卸荷溢流閥hydraulicunloadingreliefvalve

液壓系統壓力達到溢流設定值時,通過降低系統壓力而起到保護作用的元件。

3.11

雙通單向閥doublewaycheckvalve

安裝在手動泵注油口處,通過排出油液和吸入空氣調節油箱壓力的元件,保證油箱不會

因為壓力過大而損壞。

3.12

液壓鎖報警開關hydrauliclockalarmswitch

安裝在液壓鎖上,能夠探測到液壓鎖未鎖止到位的信息并將該信息傳遞至駕駛員的元件。

3.13

液壓油箱

儲存液壓油以保證系統功能正常的元件。

3.14

過重心overcenterofgravity

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驅動駕駛室舉升或回落過程中,駕駛室重心與駕駛室翻轉中心所在

的橫向垂直平面相交時駕駛室的狀態。

4技術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應符合產品圖紙和相關技術規范的要求,

3

QC/TXXXXX—XXXX

4.1.2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的液壓缸、機械液壓泵、電動液壓泵、機電一體泵、液壓鎖表

面防護要求應符合供需雙方的協定。

4.1.3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的外露表面不應有劃痕,氣泡,裂紋,脫漆等現象。

4.1.4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的活動部位應運轉自如,不應有卡滯、反彈現象。

4.1.5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的禁用物質要求應符合GB/T30512的規定。

4.1.6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的油管接頭應安裝可靠的保護裝置。

4.1.7機械液壓泵額定工作壓力應不大于28MPa。

4.1.8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的中應至少有一個液壓鎖帶有報警開關。

4.2性能要求

4.2.1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

4.2.1.1安全性

駕駛室上升和回落至油缸行程的未過重心的任意位置(不含浮動區域)應滿足以下要求:

a)停止供油后30秒,油缸下降量不超過20mm;

b)油缸停穩后,每60分鐘的下降量不超過15mm。

4.2.1.2疲勞耐久性

按5.2進行試驗,連續4000次翻轉后,液壓舉升與鎖止系統應符合以下要求:

a)功能正常,不應有異響、異常磨損和其他形式的損壞;

b)液壓缸外滲應符合JB/T10205-2010中關于外滲的規定;

c)手動電動舉升時間無明顯延遲;

d)液壓鎖不應出現漏油、鎖栓脫出、松動等現象,液壓鎖報警開關功能正常。

4.2.1.3耐腐蝕性

按5.3或供需雙方協定的試驗方法進行試驗,液壓舉升與鎖止系統的油漆覆蓋面不應出

現紅色銹斑,液壓缸、機械液壓泵、電動液壓泵、液壓鎖等各部件功能正常。

4.2.1.4防塵、防水性

按5.4進行試驗,液壓舉升與鎖止系統的防塵、防水性應滿足GB/T4208中IP66的規

定。

4.2.1.5耐高低溫性

按5.5進行試驗,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在-40℃及80℃溫度環境下應滿足以下要求:

a)駕駛室能夠進行舉升、回落及鎖止;

b)駕駛室在舉升、回落過程中各零部件應運行平穩,無卡滯現象;

c)液壓舉升與鎖止系統不應出現滲漏、變形、裂紋等異?,F象。

4.2.1.6振動要求

按5.6要求對同一個樣品進行掃頻振動、隨機振動、定頻振動試驗,試驗后應滿足以

下要求:

a)駕駛室能夠進行舉升、回落及鎖止;

b)駕駛室在舉升、回落過程中各零部件應運行平穩,無卡滯現象;

c)液壓舉升與鎖止系統不應出現滲漏、變形、裂紋等異?,F象。

4

QC/TXXXXX—XXXX

4.2.1.7清潔度

4.2.1.7.1按照GB/T41481的規定進行試驗,機械液壓泵的清潔度應符合以下要求:

a)污染物重量不超過10mg/1000cm2

b)顆粒物數量應符合以下要求:

1)0~200μm區間,顆粒總數≤500/1000cm2;

2)20μm1-400區間,顆粒總數≤32/1000cm2(金屬顆粒數≤2/1000cm2個,非金屬

顆?!?0/1000cm2個);

3)401μm區間以上不應出現顆粒。

4.2.1.7.2按照GB/T41481的規定進行試驗,電動液壓泵的清潔度應符合以下要求:

a)污染物重量應不超過10mg/1000cm2

b)顆粒物數量應符合以下要求:

1)0~200μm區間,顆粒總數≤500/1000cm2;

2)20μm1-400區間,顆??倲怠?2/1000cm2(金屬顆粒數≤2/1000cm2個,非金屬

顆粒≤30/1000cm2個);

3)401μm區間以上不應出現顆粒。

4.2.1.7.3GB/T41481的規定進行試驗,液壓缸的清潔度應符合以下要求:

a)污染物重量應不超過20mg/1000cm2

b)顆粒物數量應符合以下要求:

1)0~200μm區間,顆??倲怠?00/1000cm2;

2)20μm1-400區間,顆??倲怠?2/1000cm2(金屬顆粒數≤2/1000cm2個,非金屬

顆粒≤30/1000cm2個);

3)401μm區間以上不應出現顆粒。

4.2.2液壓缸

4.2.2.1按JB/T10205-2010的7.3.5.1進行試驗,液壓缸內泄漏應不大于3MPa/min。

4.2.2.2液壓缸外滲漏應滿足JB/T10205-2010中6.2.3的規定。

4.2.2.3液壓缸低壓下的泄漏應滿足JB/T10205-2010中6.2.4的規定。

4.2.2.4液壓缸爆破壓力應滿足應滿足JB/T10205-2010中6.2.7的規定。

4.2.2.5按5.7進行試驗,試驗過程中液壓缸內的活塞桿不應脫出。

4.2.2.6按5.8進行試驗,壓力達到溢流壓力(或產品圖紙定義的壓力)時,液壓缸各部位

不應出現變形、漏油和功能喪失等故障。

4.2.2.7按5.9進行試驗,液壓缸隨動阻尼力應滿足供需雙方的協定。

4.2.2.8按5.10進行試驗,液壓缸應功能正常,不出現泄漏、異響等故障。

4.2.3機械液壓泵

4.2.3.1按5.11進行試驗,油箱爆破壓力應不小于1MPa。

4.2.3.2按5.12進行試驗,機械液壓泵打壓桿操作扭矩應不大于200N·m。

4.2.3.3按5.13進行試驗,機械液壓泵換向閥操作力矩應不大于5N·m。

4.2.3.4按5.14進行試驗,機械液壓泵液壓卸荷溢流閥開啟壓力應處于37MPa~40MPa之間

或滿足客戶要求。

4.2.3.5按5.15進行試驗,雙通單向閥進氣開啟壓力應在0.03MPa~0.05MPa之間或滿足

供需雙方的協定,排氣開啟壓力應在0.15MPa~0.3MPa之間或滿足供需雙方的協定。

4.2.3.6按5.16進行試驗,機械液壓泵的排油量應不小于3.6mL/次或滿足供需雙方的協定。

5

QC/TXXXXX—XXXX

4.2.4電動液壓泵

4.2.4.1按5.17進行試驗,電機應具有瞬態電壓抑制裝置,電機總成工作時的峰值電壓Um

應處于-80V~+80V之間。。

4.2.4.2按5.18進行試驗,電動液壓泵工作噪聲不高于80dB。

4.2.4.3電機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參照GB/T6656相關規定執行。

4.2.4.4按5.19進行試驗,液壓卸荷溢流閥開啟壓力應處于37MPa~40MPa之間,或滿足

供需雙方的協定。

4.2.4.5電動液壓泵在28MPa下,連續工作,電機溫度達到90~100℃前,啟動熱保護,電動

液壓泵停止工作。

4.2.4.6電機反向電動勢符合供需雙方的協定。

4.2.4.7按5.20進行試驗,電動液壓泵的效率應不小于75%;在疲勞試驗后,效率應不小于

60%。

4.2.4.8按ISO7637進行試驗,電機抗干擾性符合表1的要求或供需雙方的協定:

表1電機抗干擾性

注:表1中的功能等級要求見GB/T28046.1

4.2.5液壓鎖

4.2.5.1按5.21進行試驗,液壓鎖啟動油缸開啟壓力范圍應在2.5MPa~5.5MPa之間,或滿足

供需雙方的協定。

4.2.5.2按5.22進行試驗,液壓鎖在溢流壓力下不應出現變形、漏油現象。

4.2.5.3按5.23進行試驗,液壓鎖卡住鎖栓后,將鎖栓拉出所需的脫出力應滿足供需雙方的

協定。

4.2.5.4液壓鎖閉合力應符合供需雙方的協定。

4.2.5.5液壓鎖模擬實車安裝狀態進行4000次解鎖、開鎖耐久試驗,不應出現漏油、卡滯、

鎖栓脫出、松動等現象,液壓鎖報警開關功能正常。

4.2.5.6按5.24進行試驗,液壓鎖不應出現裂紋、漏油、卡滯、鎖栓脫出、松動、斷裂等現

象。

4.2.6繼電器

4.2.6.1繼電器應滿足QC/T695的相關規定。

4.2.6.2繼電器防塵、防水性應滿足GB/T4208中IP67的規定。

4.2.6.3按GB/T28046.4的5.6.2.3進行濕熱試驗,繼電器的功能狀態應滿足GB/T28046.1

定義的A級。電器件內部無凝露現象,無銹蝕產生。

6

QC/TXXXXX—XXXX

4.2.7液壓油管

4.2.7.1按GB/T5563進行試驗,液壓油管檢測壓力應不小于額定工作壓力的2倍。

4.2.7.2按GB/T5563進行試驗,液壓油管爆破壓力應不小于額定工作壓力的4倍。

4.2.7.3按ISO3949進行試驗,液壓油管彎曲半徑應不小于為40mm。

4.2.7.4按GB/T5563進行試驗,液壓油管在28MPa的壓力下長度變化率應不超過±3%。

4.2.8電動翻轉按鈕開關

4.2.8.1電動翻轉開關防塵、防水性應滿足GB/T4208中IP67的規定。

4.2.8.2電動翻轉的其他技術要求應滿足QC/T198或供需雙方的協定。

4.2.9液壓油

4.2.9.1液壓油在40℃溫度下的運動粘度應在10mm2/s~74mm2/s之間,-40℃溫度下的運動粘

度應不大于1500mm2/s。

4.2.9.2液壓油應與系統密封件材料相容。

4.2.9.3液壓油固體顆粒物等級不應高于GB/T14039規定的-/19/15。

4.2.9.4液壓油的其他要求應滿足GB11118.1-2011的相關規定。

5試驗條件和試驗方法

5.1試驗條件

5.1.1試驗用儀器、儀表精度出廠試驗誤差應小于±1.5%,型式試驗應小于±1.0%。

5.1.2應使用滿足4.2.9要求的液壓油作為工作介質。

5.2疲勞耐久試驗

室溫條件下,將駕駛室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在實車狀態下安裝或參考實車安裝方式設置

的試驗臺上,,按供需雙方協定的次數和要求舉升回落駕駛室一定次數。

5.3耐腐蝕性試驗

將駕駛室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放入鹽霧試驗箱,按GB/T10125規定進行360小時的中性

鹽霧試驗。

5.4防塵、防水性試驗

5.4.1將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放入沙塵試驗箱中,按GB/T4208規定進行試驗。

5.4.2將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放入強噴水試驗機或浸水試驗機中,按GB/T4208規定進行試

驗。

5.5高、低溫試驗

5.5.1將駕駛室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在實車狀態下安裝或參考實車安裝方式設置的試驗臺

上,放入步入式高低溫濕熱環境倉或高低溫試驗箱中,在-40℃環境溫度下保溫12小時后,

進行3個循環的舉升回落試驗。

5.5.2將駕駛室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在實車狀態下安裝或參考實車安裝方式設置的試驗臺

上,放入步入式高低溫濕熱環境倉或高低溫試驗箱中,在80℃環境溫度下保溫6小時后,進

行3個循環的舉升回落試驗。

7

QC/TXXXXX—XXXX

5.6振動試驗

5.6.1試驗條件

5.6.1.1樣品在試驗前應確認功能正常,能實現駕駛室舉升、回落及鎖止功能,舉升、回落

過程中各零部件應運行平穩,無卡滯現象。

5.6.1.2試驗樣品數量由供需雙方協商決定。

5.6.1.3用振動工裝或夾具使被測樣品按實車安裝狀態固定在振動試驗臺上,試驗前,需對

工裝或夾具進行共振點掃描,確保工裝或夾具的一階共振點要大于100Hz,其他共振點的振

幅放大倍數不能超過預設振幅的3倍;

5.6.2掃頻振動

按表2要求進行掃頻振動試驗。

表2掃頻振動試驗條件

頻率振幅加速度掃頻速率每個方向試驗時間

HzmmgOct/minh

102.5--

50--218

500--2

5.6.3隨機振動,

按表3要求進行掃頻振動試驗,每個方向的測試時間為32小時。。

表3掃頻振動試驗條件

隨機振動Hz與PSD(功率譜密度)關系

x軸功率譜密度(PSD)y軸功率譜密度(PSD)z軸功率譜密度(PSD)

頻率/Hz

g2/Hzg2/Hzg2/Hz

50.0026650.0058380.03451

60.002772----

7----0.03346

10--0.08201--

120.033140.060060.5639

14--0.06551--

150.02536----

18--0.0509--

19----0.2331

200.04120.05107--

24--0.01834--

250.01642----

8

QC/TXXXXX—XXXX

27----0.06065

28--0.03536--

290.02223--

31--0.03102--

33--0.03241--

430.003814----

53--0.005644

550.005265----

56--0.002771--

57----0.006368

660.002079----

800.004392----

2000.00010440.00013770.0003594

Rms0.98g1.25g2.38g

5.6.4定頻振動

按表4要求進行定頻振動試驗,每個方向的測試時間為1小時。

表4定頻振動試驗條件

頻率HzZ軸定頻幅值X軸定頻幅值Y軸定頻幅值

2240.71.7

283.51.72.8

5.6.5其他要求

5.6.5.1試驗中,被測樣品無須通電運行,特殊情況可依據供需雙方協定。

5.6.5.2試驗后,被測樣品結構無破損、裂紋、損壞等現象,能實現駕駛室舉升、回落及鎖

止功能,舉升、回落過程中各零部件應運行平穩,無卡滯現象。

5.7液壓缸拔脫力試驗

將液壓缸(不帶油)上下連接點與萬能試驗機進行連接,將液壓缸拉伸到最大長度,然

后在液壓缸的上固定點施加一個100KN的拉力,持續2分鐘。

5.8液壓缸耐壓試驗

將液壓缸連接在檢測設備上,上下腔充滿液壓油,通過活塞桿對活塞施加壓力,該壓力

應能達到溢流壓力(或產品圖紙定義的壓力)。

5.9液壓缸隨動阻尼力試驗

室溫條件下,將機械液壓泵、液壓缸安裝在阻尼力測試試驗臺上,并按照實車連接方式

進行連接。根據供需雙方協定的頻率、位移或速度進行試驗。

9

QC/TXXXXX—XXXX

5.10隨動耐久試驗

室溫條件下,將液壓缸和機械液壓泵安裝在隨動耐久試驗臺上,按照整車的連接方式進

行連接,按照表4所示的頻率、位移和次數進行試驗。表4中的試驗1和試驗2應使用同一套試

驗樣件,試驗3應使用額外一套試驗樣件進行試驗。

表4定頻振動試驗條件

項目

試驗

頻率(Hz)行程(mm)試驗次數

試驗13隨動行程的75%4000000

試驗26隨動行程的25%20000000

試驗3101020000000

5.11油箱爆破試驗

將機械液壓泵固定在爆破試驗機上,將爆破試驗機注液口與機械液壓泵注油口連接,其

他出油口封死,啟動爆破試驗機,逐漸加壓到油箱破裂,記錄油箱破裂時的壓力值。

5.12機械液壓泵操作扭矩測定試驗

將機械液壓泵安裝在試驗臺架上,將液壓表與機械液壓泵一個出油口連接,其他油口封

死,將力矩扳手與手動泵操作把手進行連接,手動往復操作力矩扳手,記錄接近溢流壓力時

扭矩值。

5.13機械液壓泵換向閥操作力矩測定試驗

將機械液壓泵固定后,用力矩扳手與換向閥開關銷進行連接,手動操作力矩扳手進行換

向操作,記錄接近溢流壓力時最大力矩值。

5.14機械液壓泵溢流閥壓力測定試驗

將機械液壓泵安裝在試驗臺架上,將液壓表與液壓泵一個出油口連接,其他油口封死,

往復操作液壓泵把手進行打壓,當壓力穩定不再上升時,記錄此時壓力值。

5.15雙通單向閥開啟壓力測定試驗

5.15.1排氣開啟壓力測定

將雙通單向閥安裝在試驗臺模擬油箱上,將模擬油箱進氣口與充氣設備連接,模擬油箱

壓力測試口與氣壓表連接,啟動充氣設備,記錄雙通單向閥開啟時的壓力值。

5.15.2吸氣開啟壓力測定

將雙通單向閥安裝在實驗臺模擬油箱上,將模擬油箱進氣口與抽真空設備連接,模擬油

箱壓力測試口與氣壓表連接,啟動抽真空設備,記錄雙通單向閥開啟時的壓力值。

5.16機械液壓泵排油量測量

如圖1所示,將受檢油泵接到溢流閥上,將油泵和連接管路注滿油,校準溢流閥壓力到

10±0.2MPa,按照0.5Hz,滿行程打壓10次,測量總容積,求其平均值即為油泵排量。

10

QC/TXXXXX—XXXX

標引序號說明:

1——受檢液壓泵

2——壓力表

3——溢流閥

4——分配閥

5——天平秤

6——帶刻度的量筒

圖1機械液壓泵排油量測量

5.17電動液壓泵瞬態電壓抑制測定試驗

按照圖2的電器原理進行試驗。示波器的采樣頻率大于2MHz,電源采用24V蓄電池,繼電

器控制端采用手工方式控制。測試上升突停、上升堵停、下降突停、下降堵停工況下的瞬態

電壓值。

圖2電動液壓泵瞬態電壓抑制測定試驗原理圖

5.18電動液壓泵噪聲測定試驗

電動液壓泵按實車狀態安裝在試驗臺上,在與電機軸線同一水平面內,距電機500mm處

測量電動液壓泵噪聲,測量點的位置在實車狀態下應可接近。

5.19電動液壓泵液壓卸荷溢流閥壓力測定試驗

將電動液壓泵安裝在試驗臺架上,將電動液壓泵一個出油口與液壓表連接,一個出油口

與油箱連接,啟動電動液壓泵進行打壓,當壓力達到某一固定值,不再上升時,記錄此時壓

力值。

11

QC/TXXXXX—XXXX

5.20電動液壓泵的效率測定試驗

將電動泵與相應的零作用力(無載荷)液壓缸相連接,測定舉升時間t1。然后,模擬駕

駛室載荷進行試驗,從而測定時間t2。舉升時間t1與測定時間t2的比值即為電動液壓泵的效

率。

5.21液壓鎖開啟壓力測試試驗

將液壓鎖固定在檢測試驗機上,連接液壓鎖啟動油缸進油口與試驗機給油口連接,啟動

液壓鎖,記錄液壓鎖啟動油缸開啟壓力。

5.22液壓鎖泄漏測試試驗

將液壓鎖固定在檢測試驗機上,連接液壓鎖啟動油缸進油口與試驗機給油口,啟動液壓

鎖,檢查液壓油壓力達到溢流壓力時液壓鎖的狀態。

5.23液壓鎖拉脫力試驗

將液壓鎖模擬整車的連接方式固定在拉力試驗機上,使液壓鎖處于閉合狀態,向上拉拔

鎖栓,測量鎖栓脫出的力。

5.24液壓鎖沖擊耐久試驗

將液壓鎖固定在試驗臺上,啟動設備,按表5進行沖擊耐久試驗。

表5液壓鎖沖擊耐久試驗條件

步驟123456

拉力(N)750075005500400025002000

壓力(N)1850014500125001100075005000

循環次數10100300100015003600

按步驟1-6順序及對應載荷,駕駛室上下方向液壓鎖沖擊循環10次

備注

按步驟1-6順序及對應載荷,駕駛室左右方向液壓鎖沖擊循環10次

6檢驗規則

6.1抽樣

6.1.1出廠檢驗抽樣

批量產品的抽樣方案按GB/T2828.1的規定。

6.1.2型式檢驗抽樣

型式檢驗的樣品應從出廠合格品中隨機抽取。

6.2出廠檢驗

6.2.1翻轉與鎖止系統總成應經檢驗合格后方可出廠,出廠時應附有產品檢驗合格報告。

6.2.2出廠檢驗項目見表6。

12

QC/TXXXXX—XXXX

表6出廠檢驗項目

序號項目名稱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備注

目測、相應檢

1一般要求4.1

4.2.2.1、4.2.2.2、

2液壓缸5.8、5.11

4.2.2.3、4.2.2.6

3機械液壓泵4.2.3.45.17

4電動液壓泵4.2.4.45.21

4.2.5.1、4.2.5.2、

5液壓鎖5.22、5.23

4.2.5.4

6.3型式試驗

6.3.1具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

a)新產品開發;

b)連續生產1年;

c)停產1年以上復產;

d)更換設備;

e)更換原材料。

6.3.2檢驗項目見表7。

表7型式檢驗項目

序號項目名稱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備注

1一般要求4.1目測

2疲勞耐久試驗4.2.1.25.2

4耐腐蝕試驗4.2.1.35.3

5防塵、防水試驗4.2.1.45.4

6耐高、低溫試驗4.2.1.55.5

8振動試驗4.2.1.65.6

9清潔度試驗4.2.1.7GB/T41481

4.2.2.1、

10液壓缸泄漏試驗4.2.2.2、JB/T10205-2010

4.2.2.3

11液壓缸爆破壓力試驗4.2.2.4JB/T10205-2010

12液壓缸拔脫試驗4.2.2.55.7

13液壓缸耐壓試驗4.2.2.65.8

14液壓缸隨動阻尼力試驗4.2.2.75.9

15液壓缸隨動耐久試驗4.2.2.85.10

16油箱爆破試驗4.2.3.15.11

17機械液壓泵操作扭矩測定試驗4.2.3.25.12

18機械液壓泵換向閥操作力矩測定試驗4.2.3.35.13

19機械液壓泵溢流閥壓力測定試驗4.2.3.45.14

20雙通單向閥開啟壓力測定試驗4.2.3.55.15

13

QC/TXXXXX—XXXX

21電動液壓泵EMC測試4.2.4.15.17

22電動液壓泵噪聲測定試驗4.2.4.25.18

23電動液壓泵液壓卸荷溢流閥壓力測定試驗4.2.4.45.19

24液壓鎖開啟壓力測試試驗4.2.5.15.21

25液壓鎖泄漏測試試驗4.2.5.25.22

液壓鎖拉脫力試驗4.2.5.35.23

26液壓鎖沖擊耐久試驗4.2.5.65.24

4.2.6.1、QC/T695

27繼電器試驗4.2.6.2、GB/T4208

4.2.6.3GB/T28046.4

4.2.7.2、

28液壓油管耐壓試驗GB/T5563

4.2.7.3

29液壓油管最小彎曲半徑測試4.2.7.4ISO3949

30液壓油管長度變化率4.2.7.4GB/T5563

7標志、包裝、貯存

7.1標志

7.1.1機械液壓泵、電動液壓泵按用戶要求位置貼上翻轉操作標識牌,該標識牌應粘貼牢靠,

不得出現遇油后自行脫落的現象。

7.1.2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的接油管口處按主機廠要求應有標記。

7.1.3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應在醒目的位置貼上標志。標志包括以下內容:

a)制造商名稱及標志;

b)產品名稱;

c)產品型號;

d)生產日期與批號。

7.2包裝

包裝按用戶要求進行包裝。

7.3貯存

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的備件貯存環境應保證干燥,通風,無腐蝕氣體,在正常保管條件

下,超過12個月應重新檢測合格后方能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ICS43.040.60

CCST26

QC

中華人民共和國汽車行業標準

QC/TXXXXX—XXXX

汽車駕駛室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

Hydralictilting&lockingsystemforCAB

(征求意見稿)

XXX-XX-XX發布XXXX-XX-XX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

QC/TXXXXX—XXXX

汽車駕駛室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駕駛室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以下簡稱: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的術語和

定義、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標志、包裝、貯存。

本標準適用于汽車駕駛室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

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2423.4電子電工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Db:交變濕熱(12h+12h

循環)

GB/T4208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

GB/T6656鐵氧體永磁直流電機

GB/T10069.1旋轉電機噪聲測定方法及限值第一部分:旋轉電機噪聲測定方法

GB/T10125人造氣氛腐蝕試驗鹽霧試驗

GB/T15908塑料軟管及軟管組合件液壓用增強型規范

GB/T18655用于保護車載接收機的無線電騷擾特性的限值和測量方法

GB/T30512汽車禁用物質要求

GB/T41481道路車輛零部件和系統的清潔度

JB/T10205液壓缸

QC/T198汽車用開關通用技術條件

QC/T695汽車通用繼電器

QC/T29206汽車用低壓電線束技術條件

SH/T035810號航空液壓油

GJB1177A-201315號航空液壓油規范

ISO7637由傳導和耦合引起的電騷擾》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液壓翻轉與鎖止系統hydralictilting&lockingsystem

實現將駕駛室解鎖、舉升、回落、鎖止功能的機構。

3.2

液壓缸hydraliccylinder

將液壓能轉換為機械能的液壓執行元件。

2

QC/TXXXXX—XXXX

3.3

液壓泵hy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