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一科學測量專題復習課件七年級科學上冊專題復習課件講義(浙教版2024)_第1頁
專題一科學測量專題復習課件七年級科學上冊專題復習課件講義(浙教版2024)_第2頁
專題一科學測量專題復習課件七年級科學上冊專題復習課件講義(浙教版2024)_第3頁
專題一科學測量專題復習課件七年級科學上冊專題復習課件講義(浙教版2024)_第4頁
專題一科學測量專題復習課件七年級科學上冊專題復習課件講義(浙教版202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一科學測量考點一長度測量考點二體積測量考點四溫度測量考點三面積測量考點五誤差

考點一長度測量|長度單位測量工具:測量長度的工具是刻度尺,包括直尺、三角尺、卷尺等。刻度尺使用時要做到“三看”

(1)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是否磨損,如已磨損,應從其他刻度線量起,零刻度線單位cm量程0-20cm最小刻度1mm考點一長度測量|測量工具(2)看刻度尺的量程(測量范圍)。原則上測長度要求一次測量,如果測量范圍小于實小于實際長度,勢必要移動刻度尺測量若干次,這樣會產生較大的誤差。(3)看刻度尺的分度值(相鄰兩刻度線之間的長度)。零刻度線單位cm量程0-20cm最小刻度1mm考點一長度測量|測量工具使用刻度尺要做到“五會”(1)會“選”:指刻度尺的選擇,量程和分度值應從實際測量的要求出發兼顧選擇(2)會“放”:如圖甲所示,有刻度線的一邊要緊靠被測物體,且與被測邊保持平行。零刻度線磨損的應以其他某一刻度線為零點,讀數時要注意減去“零點”處的數值,如圖乙所示。(3)會“看”: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不要斜視。考點一長度測量|測量工具(4)會“讀”:精確的測量需要估讀。在讀數時,除準確讀出分度值的數字(準確值)外,還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讀值),如25.38cm中,25.3cm是準確值,0.08cm是估讀值,它雖然是估讀的,并不準確,但它對我們還是有用的,它表示該物體的長度在25.3~25.4cm之間且更接近25.4cm。(5)會“記”:記錄測量結果時,除了正確無誤地記下所讀出的數字外,還要注上單位,只寫了數字未標明單位的記錄是沒有意義的。測量數據=準確值+估讀值+單位。被測物體末端對應整刻度線時,估讀數字是0。記錄時不能漏記。考點一長度測量|測量工具考點一長度測量|測量工具(1)化曲為直法

把棉線的起點放在曲線的一端點處,讓它順著曲線彎曲,標出曲線另一端點在棉線上的記號作為終點,然后把棉線拉直,用刻度尺量出棉線起點至終點間的距離,即為曲線長度測圖形空碗碗又邊緣的長度、測地圖上兩點間的距離、硬幣的周長、圓柱體的周長、胸圍、腰圍等。(2)滾輪法

用一輪子,先測出其直徑,后求出其周長,再將輪沿曲線滾動,記下滾動的圖數,最后將輪的周長與輪滾動的圈數相乘,所得的乘積就是曲線的長度測操場跑道的長度、測一個橢圓形花壇的周長。考點一長度測量|長度測量的特殊方法(3)平移法

用刻度尺并借助三角板或桌面將待測物體卡住,把不可直接測量的長度轉移到刻度尺上,從而直接測出該長度。注意用三角板的直角邊夾住物體,并與刻度尺垂直測硬幣、球體、圓柱體的直徑,圓錐的高、人的身高等1張。(4)累積法

把某些難以用常規儀器直接準確測量的物理量,用累積的方法將小量變大量,不僅便于測量,而且還可以提高測量的準確程度,減小誤差測一張紙的厚度,測量細銅絲的直徑考點一長度測量|長度測量的特殊方法考點一例題精講【例1】(2023秋?江北區期末)如圖所示,下列測量方法正確的是()

A.測正方體的棱長B.測圓錐的高

C.測圓的直徑D.測量鉛筆的長度C考點一例題精講【例2】(2024?義烏市期末)在科技運動會“義烏號護衛艦(直航)”比賽中,某同學取得了4.225m的成績,若測量時估讀了一位,則用于其測量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A.1米B.1分米C.1厘米D.1毫米C【例3】(2024?鹿城區期末)由于鋼的熱脹冷縮,用同一把鋼制刻度尺去測量同一塊玻璃,在冬天和在夏天的測量結果比較()A.一樣大B.夏天的測量結果大一些C.冬天的測量結果大一些D.無法判定C考點一例題精講【例4】(2023秋?紹興期中)某人用一把刻度均勻的米尺量得一張小桌每邊長為0.680m,然后,他將這把米尺與標準尺進行比較,發現這把米尺的實際長度為0.995m,這張小桌每邊的真實長度為()A.0.676mB.0.677mC.0.679mD.0.680mB考點一例題精講【例5】某次測量活動中,老師要求同學們用一把刻度尺和一把三角尺測出一個圓柱體的直徑和高度。(1)四名同學采用下列四種方式對圓柱體的直徑進行了測量,其中正確的是

(填字母)。A考點一例題精講(2)小明對圓柱體的高度進行了測量,并將五次測量的數據記錄在表中。表中記錄的數據中存在錯誤的是第

次;這次測量的最終結果為

cm。3、4實驗次序12345測量值/厘米17.7217.6917.717.1817.7117.71考點一例題精講(3)小紅在測量圓柱體的直徑時,想采用累積取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測量誤差。于是她想出了下面的辦法:用一條很長的薄紙條,緊密地疊繞在圓柱體上20圈,在重疊處用針扎個孔,然后將紙條展開,用刻度尺測得兩端孔之間的長度,然后除以20,就得到圓柱體的周長,再除以π就得到此圓柱體的直徑。你認為她的方法合理嗎?請說明理由。

。不合理,因為薄紙條緊密疊繞在圓柱體上20圈,會增大圓柱體的直徑,不僅不能減小誤差,反而會增大誤差考點一例題精講【例6】(2024?鹿城區期末)為了較準確地測出金屬導線的直徑,他采用了以下的辦法:剪下一段導線后,將這段導線緊密地在一支鉛筆上纏繞18圈,形成一個導線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測量這線圈的長度如圖所示為

cm,這一品牌導線的直徑是

mm。若在繞線時匝與匝之間留有間隙,則測量值比真實值要偏

(選填“大”或“小”)。2.501.4大考點一例題精講【例7】(2024?義烏市期中)甲、乙兩同學想測量一卷筒紙的總長度。考慮到紙筒上繞的紙很長,不可能將紙全部放開拉直了再用尺測量。(π取3)甲同學的方法是:首先從卷筒紙的標簽上了解到,卷筒紙拉開后紙的厚度為0.04厘米,然后測出卷筒紙內半徑r為2厘米,外半徑R為6厘米,則卷筒紙的總長度L為

。乙同學的方法是:首先測出卷筒紙內半徑為r為2厘米,外半徑為R為6厘米,然后拉開部分卷筒紙測出它的長度為L0為7.7米,此時卷筒紙的外半徑減小到R0(R0=5厘米),則卷筒紙的總長度L為

。2400cm2240cm固體體積的常用單位: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液體體積的常用單位:升(L)、毫升(mL)單位換算:1m3

=

103dm3

=

106cm31L

=

1000mL1m3

=

1000L

1dm3=1L

1cm3

=

1mL考點二體積測量|體積單位固體體積的常用單位: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液體體積的常用單位:升(L)、毫升(mL)單位換算:1m3

=

103dm3

=

106cm31L

=

1000mL1m3

=

1000L

1dm3=1L

1cm3

=

1mL考點二體積測量|體積單位1.測量工具:(1)量筒:上下粗細均勻,刻度均勻,更加精確

(2)量杯:上粗下細,刻度上密下疏,不精確2.量筒使用時要做到二看:一看量筒的量程

二看量筒的最小刻度考點二體積測量|液體體積測量3.使用量筒要做到“五對”選對:選擇合適的量程和最小刻度放對:測量液體體積時,量筒應放在水平桌面上注對:注入液體時,左手拿量筒,略傾斜,右手拿試劑瓶,瓶口緊挨量筒口,試劑瓶標簽朝向手心,讓液體沿量筒壁緩慢注入,待到離所需刻度線1-2cm時,量筒置于水平桌面,改用膠頭滴管滴加到刻度線處看對:讀數時,視線應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或凸液面的最高處保持水平。仰視讀數偏小,俯視讀數偏大記對:記錄讀數,并標注所用單位考點二體積測量|液體體積測量考點二體積測量|液體體積測量“羊”小“虎”大考點二體積測量|固體體積測量1.規則物體:只要用刻度尺測量它的長、寬和高,把測得的數據代入相應的公式,便可計算出它的體積。考點二體積測量|固體體積測量2.不規則物體(1)排水法①先在量簡中倒入適量水(“適量”是指不能太少,要以能浸沒被測物體為準,也不能太多,不要在物體浸沒后,液面上升到超過最大刻度處),讀出體積V1,如圖所示。②再將固體用細線拴住慢慢放人量簡內的水中,并使其被浸沒,讀出此時水與固體的總體積V2,如圖所示。③被測固體的體積V=V1-V2。考點二體積測量|固體體積測量(2)沉墜法①將被測物體和能沉人水中的重物用細線拴在一起(重物在下,被測物體在上),先用手提被測物體上端的細線,只將重物浸沒在量簡內的水中,讀出體積

V1,如圖所示;②然后將拴好的兩個物體一起浸沒在水中,讀出體積V2,如圖所示;③被測固體的體積V=V2-V1考點二體積測量|固體體積測量(3)針壓法①在量筒內倒人適量的水,讀出體積V1,如圖所示;②用細長針刺入被測固體并用力將其壓人量筒內的水中,使其浸沒,讀出此時的體積V2,如圖所示;③被測固體的體積V=V1-V2考點二例題精講【例8】(2024?拱墅區校級期中)某學生用量筒量取液體,視線與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相平,讀數為30mL,將液體倒出一部分后,俯視讀數為20mL,則該同學實際倒出的液體體積為()A.大于10mLB.小于10mLC.等于10mLD.無法確定A考點二例題精講【例9】(2023秋?拱墅區校級期中)一只量筒有50毫升水,里面放入一木塊,靜止時一半浸入水中,量筒的讀數是56毫升,則這塊木塊的體積是()A.6厘米3

B.0.6分米3

C.12厘米3

D.12分米3C考點二例題精講【例10】(2024?上海)同學們學習了量筒的使用方法后,嘗試用量筒測量一塊不規則石塊的體積。發現小石塊偏大無法直接放入量筒,經討論,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考點二例題精講【測量體積】步驟①中,取出小石塊后,燒杯中的液面會

(上升/不變/下降)。

步驟②中讀取的體積V1為40mL。

步驟③中讀取剩余水的體積V2為

mL,通過計算得出小石塊的體積為

cm3。

【實驗反思】為了更精確地測量小石塊的體積,水位標記線應更

(粗/細),取出小石塊時帶出的水分應盡可能

(多/少)。下降2020細少考點二例題精講【例11】(2024?金華期中)小科想測出塑料空盒的體積,他做了下面四個步驟:①往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如圖①);②將空塑料盒放入量筒中(如圖②);③將塑料空盒拿出,將小鐵塊放入量筒中(如圖③);④將小鐵塊放入塑料空盒內部,將塑料盒放入量筒中(如圖④)。則上述四個步驟中可測出塑料空盒體積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D考點二例題精講【例12】(2024?江北區校級期中)某注射用蒸餾水瓶,按圖甲放置測得底面直徑為D,液面高度為H1;按圖乙放置,測得空間的高度為H2。若瓶子厚度不計,那么該瓶的容積為多大()D

規則物體的面積測量與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一樣,是建立在長度測量的基礎上的。不規則物體的面積測量有割補法、方格法等。方格法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面積:(1)測出每一方格的邊長,求出每方格的面積。(2)數出不規則物體所上的方格數:占半格或半格以上的算一格,不到半格的舍去。(3)面積=每一方格的面積

x所占的總的方格數。考點三面積的測量考點三例題精講【例13】(2024?余姚市校級期中)(1)測量不規則物體面積的方法有割補法、方格法等。其中方格法的具體操作方法如下:①測出每一方格的長和寬,并利用長和寬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積S1;②數出不規則物體所占的方格數n(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③計算物體面積S=

。(2)如圖所示是小芳同學在方格紙上站立時描下的左腳鞋底貼地部分的輪廓,其中每個方格的面積為6.0平方厘米,則小芳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時,鞋底貼地部分的面積是多少?(請寫出簡要的計算過程和結果,只寫出結果不給分)nS1考點三例題精講(2)解:

小芳同學左腳鞋底貼地部分所占方格數n=28,小芳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時,鞋底貼地部分所占方格數n總=2n=2×28=56,每個方格的面積S1=6.0cm2,鞋底貼地部分的面積S=N總S1=56×6.0cm2=336.0cm2。

故:小芳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時,鞋底貼地部分的面積S=336.0cm2。溫度可以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1.常用溫度計是利用液體(如水銀、酒精等)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2.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用“°C

”表示。在標準大氣壓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C,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100°C,兩者之間分為100等份,每等份表示1°C。考點四溫度測量3.常用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

(1)選對:選擇量程合適的溫度計,防止被測物體溫度過高時,液柱將溫度計脹裂。若無法估計被測物體的溫度,則應先用量程較大的溫度計測量,然后再挑選合適的溫度計,并使其最小刻度能符合實驗精確度的要求(2)放對:玻璃泡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3)讀對:示數穩定后讀數,不能將溫度計從被測液體中拿出來讀數;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內的液面相平(4)記對:記錄數值和單位,0℃以下時,不要忘記負號考點四溫度測量|溫度計的使用方法考點四溫度測量|溫度計的使用方法4.體溫計的結構和使用

(1)體溫計的量程為35°C

至42°C,分度值為0.1°C。

(2)玻璃泡上方有一段極細的縮口,水銀柱可在此處斷開,故體溫計可以離開被測者讀數。5.測量溫度的方法越來越多,技術也越來越先進。常用的溫度計除了液體溫度計以外,還有電子溫度計、金屬溫度計等,色帶溫度計能方便地跟蹤動物的體溫變化,衛星遙感能測出海水0.1°C的溫度變化,天文學中常用光譜分析的方法研究恒星的溫度。

考點四溫度測量|溫度計的使用方法考點四例題精講【例14】(2024?鎮海區校級期末)小科自制了一支溫度計,刻度在0℃時水銀柱長5cm;在100℃時,水銀柱長25cm。用這支溫度計去測量一杯30℃的水時,水銀柱長度為()A.6cmB.10cmC.11cmD.8cmC考點四例題精講【例15】(2023秋?江干區期中)有兩支溫度計的下端玻璃泡容積相同玻璃管內徑不同,當它們插入同一杯熱水中時()A.內徑粗的水銀柱上升得快,示數較大B.內徑細的水銀柱上升得快,示數較大C.水銀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數相同D.內徑細的水銀柱上升得快,示數相同D考點四例題精講【例16】(2024?樂清市校級期末)一支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的溫度計,在1標準大氣壓下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時,示數為4℃。當冰融化后,水溫度升高到x℃時,發現它的示數恰好與真實溫度相等。讓水溫再增加10℃,溫度計的示數只增加了9℃。用此溫度計去測量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其示數為y℃。則x、y的值分別為()A.24、90B.28、92C.40、94D.48、98C考點四例題精講【例17】(2023秋?余杭區期末)體溫計的玻璃泡與毛細管連接處有一管徑更細的彎管,可以讓體溫計離開人體讀數,在每次測量前必須將毛細管中的水銀甩回到玻璃泡中。一位粗心的同學用已甩過的同一支體溫計連續測量了甲、乙、丙三個同學的體溫,中途沒有將水銀甩回玻璃泡內,結果三人的體溫都是37.8℃,有關三人的真實體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三人的體溫都是37.8℃B.甲的體溫是37.8℃C.乙、丙兩人的體溫都低于37.8℃D.乙、丙兩人的體溫都高于37.8℃B考點五誤差誤差錯誤原因關系在正確操作的前提下,所測得的數值和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