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江南】2025年江蘇省鄉村光伏應用觀察報告-37正式版_第1頁
【綠色江南】2025年江蘇省鄉村光伏應用觀察報告-37正式版_第2頁
【綠色江南】2025年江蘇省鄉村光伏應用觀察報告-37正式版_第3頁
【綠色江南】2025年江蘇省鄉村光伏應用觀察報告-37正式版_第4頁
【綠色江南】2025年江蘇省鄉村光伏應用觀察報告-37正式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前言“世界光伏看中國,中國光伏看江蘇。”在周期浮沉與內卷加劇的光伏行業,厚積薄發并勇于創新的江蘇,一直走在全國光伏發展前列。江蘇不僅擁有領先的技術和龐大的生產規模,還具備了產業鏈配套完整、產業集聚效應顯著以及眾多頭部企業云集等多重優勢。自“十三五”以來,江蘇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呈現“風光劇增、海陸并舉”的高速增長態勢。2022

年,江蘇發布《江蘇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規劃》1明確了到

2025

年底全省光伏發電裝機容量

3500

萬千瓦以上的目標,并為此不斷出臺光伏支持政策。《江蘇省“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2和《江蘇省海上光伏建設實施方案(2023-2027)》3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前景和良好的經營環境;《關于高質量做好全省分布式光伏接網消納的通知》4則進一步明確了對分布式光伏發展的大力支持,以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根據國家能源局

2025

1

月發布的

2024

年全國光伏發電建設情況數據,2024年全國光伏新增裝機

277.57GW。其中,分布式新增

118.18GW,戶用新增

29.55GW。而江蘇在分布式新增裝機方面居全國首位,達

17.97GW。聚焦戶用分布式新增情況,江蘇更是斷層領先,新增規模達

8.42GW,安徽緊隨其后超

4GW,浙江、山東排列三四名,分別超

2GW。5江蘇戶用分布式光伏的爆發增長與其大力推廣鄉村光伏的發1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十四五

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江蘇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規劃》的通知

/art/2022/7/11/art_83783_10531644.html2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十四五

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江蘇省“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art/2022/8/8/art_83783_10566543.html3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其他文件

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江蘇省海上光伏開發建設實施方案(2025-2030

年)》的通知

/art/2024/12/30/art_51012_11458957.html4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政策文件

關于高質量做好全省分布式光伏接網消納的通知/art/2024/8/15/art_84097_11325871.html5

新疆第一、內蒙第二、江蘇第三丨

2024

年各省光伏裝機數據出爐!|新疆_新浪財經_新浪網/roll/2025-01-28/doc-inehnwwf0280613.shtml-

1

-展息息相關,大力推動鄉村光伏發電多場景融合開發是江蘇及各省推動能源轉型與鄉村振興戰略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對于促進鄉村經濟、生態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多重戰略意義。蘇州工業園區綠色江南公眾環境關注中心(以下簡稱“綠色江南”)作為一家環保公益組織,長期關注鄉村能源轉型與光伏產業綠色發展,通過開展江蘇省鄉村光伏應用調研,以入戶訪談、村民座談會等形式,了解農戶對光伏的認知誤區及實際訴求,了解江蘇省鄉村光伏安裝現狀,傳播良好鄉村光伏案例,為鄉村能源轉型提供參考。-

2

-一、江蘇省鄉村光伏整體應用現狀江蘇省作為中國東部沿海經濟發達省份之一,工業、城市、交通等領域用電需求強烈。根據國網江蘇

2025

1

21

日發布數據,江蘇

2024

年全社會用電量達

848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

8.4%,較

2014

年增加近

3500

億千瓦時、增長近

70%。6在此背景下,江蘇近年大規模投資扶持光伏產業發展,積極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等綠色用能項目,截至

2024

年底,江蘇全省綠色用能占比數據已提升至

23.2%,新能源已成為江蘇第一大電源。特別是在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工作中,江蘇表現突出。根據國家能源局官網《關于公布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的通知》,在全國

676

個試點縣(市、區)中,江蘇共有

59

個試點縣(市、區)入選,入選數量位列全國第三。7鄉村地區地域廣闊,人口密度低,擁有豐富的閑置屋頂與土地資源,在光伏建設與發展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大力發展鄉村光伏能減少輸電損失、節約輸電成本,有助于農村電網改造、提升穩定性,助力電力保供,增強電力系統韌性。6

江蘇省人民政府

今日江蘇

2024

年江蘇全社會用電量首超

8000

億千瓦時

同比增長

8.4%/art/2025/1/22/art_90848_11476886.html7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公布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的通知_國務院部門文件_中國政府網/zhengce/zhengceku/2021-09/15/content_5637323.htm-

3

-圖

1

揚州儀征新城鎮沿江村光伏應用(綠色江南攝)據電網公司分布式光伏并網數據,截至

2024

6

月,江蘇分布式光伏累計并網規模為

3729.52

萬千瓦。其中,累計戶用光伏并網

1351.13

萬千瓦,約占比

36.23%;累計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并網

2378.39

萬千瓦,約占比

63.77%。8由此可見,江蘇分布式光伏市場現階段雖以工商業分布式為主導,但戶用與工商業比例從

2023

年度的2:8

到現在的接近

4:

6,戶用光伏增長速度明顯加快。8數據版—江蘇省光伏發電市場投資建設與發展前景預測深度調研報告/s?id=1804525375395641538&wfr=spider&for=pc-

4

-圖

2

南京浦口星甸街道九華村光伏應用(綠色江南攝)鄉村光伏的蓬勃發展更與鄉村振興、共同富裕息息相關,鄉村光伏的不斷發展,為江蘇城鄉協同邁入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

2024

9

月,農村地區戶用光伏規模達到

1.5

億千瓦,每年可為農戶增收

110億元。未來,按照全國

2

億農村家庭中有

20%安裝戶用光伏測算,戶用光伏潛在用戶將超過

4000

萬戶,若每戶每年平均增收

2000

元,每年可增收超

800

億元,25年累計增收超

2

萬億元。9作為鄉村可再生能源轉型的重要工作抓手,鄉村光伏的普及與發展將有效確保廣大村民能夠切實享受到能源轉型與低碳發展帶來的時代紅利。二、江蘇省鄉村光伏應用良好案例為助力江蘇鄉村分布式光伏進一步發展,落實“雙碳”總目標,綠色江南自

20249

創新光伏共富模式,閑置屋頂照亮鄉村振興路

-

長江商報官方網站/2025/01/643904.html-

5

-年開始歷經一年時間深入江蘇鄉村實地調研分布式光伏應用現狀,共計開展了近

40次鄉村光伏應用實地調研與訪談,調研范圍覆蓋江蘇

13

個地級市及所轄多個縣、鎮、村,調研里程累計超

10000

公里。圖

3

綠色江南江蘇省鄉村光伏調研區域地圖通過調研,我們發現了一批江蘇省鄉村光伏應用的良好案例,值得其他地區或行業借鑒與推廣。(一)光伏+扶貧助困——連云港青南村青南村位于連云港市東海縣青湖鎮駐地南側,是全國首個屋頂連片“光伏村”。該項目是省經信委為推動光伏下鄉和產業應用實施的重點扶貧示范項目,實現了由一次性幫扶向持續性保障轉變,為村里的貧困家庭建立了綠色穩定的收入來源,打造了全新的扶貧模式。-

6

-圖

4

青南村光伏應用場景(綠色江南攝)該光伏項目裝機總容量

381.22

千瓦,涉及用戶

129

戶(其中居民

128

戶、青南村委會

1

戶),每戶屋頂上都安裝了

12

245W

多晶硅太陽能光伏組件,建成后由每戶單獨并入電網,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模式。據估算,光伏村每年發電

42萬度左右,每年收益高達

33

萬元左右。根據村民反饋,村里光伏發電收益

80%由村民享有,20%用于發電系統運行維護。平均每戶一年發電三四千度,除去自己用的,有近四分之三都賣給了國家電網,收入少則幾百多則上千。另外村集體獲取的國家光伏發電補貼分成還可用于村內再扶貧項目。-

7

-圖

5

綠色江南調研人員現場訪談青南村村民(綠色江南攝)綠色江南調研人員至青南村現場調研采訪得知,青南村雖然作為全國首個光伏村已過去十年,但村內戶用光伏設備維護較好,運作使用依舊正常,收益穩定。青南村作為全國首個屋頂連片“光伏村”的示范帶動作用顯著,自此之后更多的“光伏村”如雨后春筍在全國各地相繼建成,越來越多的群眾因光伏發電受益。例如,在距青南村東邊

3

公里左右的西丁旺村,其戶用分布式光伏普及率較高,覆蓋面積較大,且采用光電轉換效能更高的最新光伏面板。-

8

-圖

6

青南村附近西丁旺村光伏應用場景(綠色江南攝)經采訪村民得知,得益于附近青南光伏村的良好示范影響,村民對戶用光伏的接受度很高,如今每年的光伏發電收益十分穩定可觀,對此村民們紛紛贊不絕口。(二)光伏+智慧文旅——常熟蔣巷村蔣巷村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東南,緊鄰沙家浜紅色旅游風景區,全村

192

戶877

人,村轄面積

3

萬平方公里,先后通過農業起家、工業發家、旅游旺家而遠近聞名,被表彰為全國文明村、國家級生態村、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

9

-圖

7

蔣巷村實景鳥瞰圖(綠色江南攝)2021

年起,蔣巷村積極貫徹“兩山+雙碳”理念,聚焦綠色低碳發展,以“零碳村莊”和“數字村莊”為驅動,以“幸福村莊”為目標,推進“零碳數字蔣巷鄉村振興項目”建設,打造全國零碳鄉村樣板區。圖

8

蔣巷村光儲充一體停車場(綠色江南攝)-

10

-早在

2023

年底,蔣巷村分布式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就已達

3.49

兆瓦,年平均發電量約

420

萬千瓦時,每年可減少碳排放

2800

余噸,節約標煤約

1100

噸,等效植樹約

15

萬棵,有效優化了村子的用能結構及用能成本,改善了生態環境。圖

9

蔣巷村生態園內光伏長廊與光伏步道(綠色江南攝)圖

10

蔣巷村生態園內可免費給手機充電的光伏座椅(綠色江南攝)-

11

-圖

11

蔣巷村生態園露營區光伏樹外觀(綠色江南攝)圖

12

蔣巷村生態園露營區光伏樹內部(綠色江南攝)在對蔣巷村進行調研時,綠色江南的調研團隊發現該村在光伏應用方面展現了多樣化的創新探索。不僅在常盛重工的廠房、老年公寓護理院、科普館及米廠等

13

個區域的建筑屋頂安裝了總計

4336.2

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還在蔣巷生態園內巧妙融合了光伏技術與日常生活場景,如光伏路燈、光伏長廊、光伏走道和光伏座椅-

12

-等,為游客提供了既環保又具教育意義的體驗空間。圖

13

蔣巷村觀光沿線風光互補路燈(綠色江南攝)這種“光伏+智慧文旅”的模式,不僅美化了環境,還提高了公眾對于可再生能源的認識和興趣,成為了一個典范案例。通過這些創新的應用場景,蔣巷村成功地將清潔能源利用與文化旅游相結合,展示了可持續發展的新思路。對此,綠色江南積極對接昆山杜克大學、蘇州大學等高校,組織關心減排降碳與氣候變化議題的中外大學生、研究生到蔣巷村進行現場體驗觀摩調研。并且在綠色江南官網、公眾號發布了《青年力量與光伏氣候行動——探訪零碳鄉村》10推文,還精心制作了《多元化光伏應用助力低碳鄉村建設—江蘇蔣巷村的良好實踐》11宣傳視頻進行發布分享。10

青年力量與光伏氣候行動——探訪零碳鄉村/s?__biz=MzA4OTM0OTEzNg==&mid=2649333358&idx=1&sn=95be4854d8e9370f2c183d87c517a5d7&chksm=892f47e76fb101ea71ad222b5a95b7d6e3c01ba62d75151a49e3c4461f76c7c3af574436c0a0&scene=2711

多元化光伏應用助力低碳鄉村建設—江蘇蔣巷村的良好實踐/s?__biz=MzA4OTM0OTEzNg==&mid=2649333538&idx=1&sn=afea3163e81fad4c34f127b9a08a198c&chksm=89b830e4f45bcf55a51dff939490ab2cd3ea6adb3a00fa9c96deae29639aa389f4ddd7347e4e&scene=27-

13

-圖

14

綠色江南制作蔣巷村光伏應用宣傳視頻發布推廣圖

15

綠色江南在

COP29

大會上宣傳光伏多元化應用的宣傳折頁除此之外,綠色江南還將蔣巷村作為光伏創新融合應用探索典型案例,編入宣傳折頁在第

29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上進行傳播分享。(三)光伏+循環農業——太倉東林村-

14

-圖

16

東林村生態循環農業規劃(綠色江南攝)東林村位于太倉市金倉湖畔城廂鎮,區域面積

7

平方公里,下轄

42

個村民小組,現有戶籍村民

768

戶、在冊人口

2714

人,外來人口

759

人。曾獲評全國綠色生態產業化示范單位、國家森林鄉村、江蘇省文明村等榮譽。2024

6

月,東林村還獲由全球環境基金、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農業農村部共同授予的“零碳村鎮示范村”名牌,成為江蘇首批認定的“中國零碳鄉村”。-

15

-圖

17

東林村數字化智慧農村綜合服務生態系統(綠色江南攝)長期以來,東林村積極探索打造“集成+特色”的智慧農村的“東林樣板”。構建起“1+5+N”的智慧農村綜合服務生態系統,與農牧循環、智慧農場、睦鄰積分等

N

個特色模塊的數字化應用。圖

18

東林村

200

千瓦屋頂分布式光伏生態羊場外景(綠色江南攝)-

16

-圖

19

東林村

200

千瓦屋頂分布式光伏生態羊場內景(綠色江南攝)在循環農業體系建設過程中,積極運用光伏賦能,村內一期分布式光伏項目已順利建成并投入運營,裝機容量達到

1.2MW,包含了生態飼料廠、生態肥料廠、生態羊場等,不僅獲得穩定可靠的綠色能源供應,還顯著降低了能源使用過程中的碳排放。東林村二期還規劃有

2.9MW

的分布式光伏項目,項目投運后,東林村的分布式光伏總裝機容量將達到

4.3MW,光伏年發電量達到

540

萬千瓦時,相當于每年減少標準煤消耗約

1700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

3500

噸。(四)光伏+生態修復——宜興芙蓉村芙蓉村位于江蘇省宜興市張渚鎮。20

世紀

90

年代初,宜興市張渚鎮是遠近聞名的建材之鄉,當地出產的石灰行銷各地。如今礦山關停,不再開采,時過境遷,很多礦坑就此被閑置,過去開山采礦留下的“生態瘡疤”則永遠留了下來。-

17

-圖

20

未建設光伏項目前的玉山宕口舊貌(報道網圖)張渚鎮芙蓉村的玉山石礦廢棄近

10

年,自

2017

年規劃,歷時一年建成了一座大型地面光伏電站——無錫嘉瑞玉山光伏電站,借助

15

兆瓦光伏項目實現了綠色蝶變,如今已成為一處充滿希望與活力的綠色能源基地。-

18

-圖

21

芙蓉村玉山宕口“光伏+生態修復”應用場景(綠色江南攝)據估算,該項目每年能夠產生

1300

萬~1500

萬度電力,相當于節約

6400

噸左右標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1.6

萬噸。如今七年過去了,項目歷經時間考驗,光伏設備正常運轉如新,源源不斷為當地帶來環保綠色能源。而生態修復與光伏的結合則是一種極具創新意義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可以同時解決能源需求和生態環境問題。這種模式不僅能夠產生清潔能源,抑塵防揚散,還能促進受損土地的恢復和生物多樣性的提升,可謂一舉多得。-

19

-圖

22

綠色江南微信公眾號發布相關宣傳視頻對此,綠色江南精心制作了宣傳短視頻《廢棄宕口的綠色蝶變——無錫宜興張渚鎮芙蓉村的光伏應用良好實踐》12,發布當天就在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媒體平臺累計獲得了

2000+的閱讀播放量,科技與自然融合的壯美風景收獲了眾多關注,有不少網友紛紛評論留言想去當地旅游打卡。(五)光伏+廣域統籌——鎮江延陵鎮延陵鎮為鎮江丹陽市所轄,位于金壇、丹徒、丹陽三縣(市)交界,已具有

230012

廢棄宕口的綠色蝶變——無錫宜興張渚鎮芙蓉村的光伏應用良好實踐/s?__biz=MzA4OTM0OTEzNg==&mid=2649333466&idx=1&sn=2e0b93ba7b1aa3157180347361237e5f&chksm=8944cf364ad8f6cba40572dffb6aafda842cac6b2b2c0df2699a44a4483cb9743d9dbb8c8c1d&scene=27-

20

-多年的歷史。全鎮下轄

5

個行政村、2

個居委會,鎮域總面積

31.8

平方千米,總人口

2.3

余萬。鎮內擁有蘇南地區現階段最大規模的光伏電站——“領跑丹陽”13,總投資約

7.5

億元,擁有

14.05

萬千瓦的發電容量,于

2024

年成功并網發電。電站場區占地約

3700

畝,其中

3200

畝是由延陵趙巷、大呂等

5

個行政村的魚塘水域資源整合而成的。圖

23

蘇南地區最大規模光伏電站項目“領跑丹陽”(綠色江南攝)作為新一代光伏發電項目,這座光伏電站配備了實時跟蹤太陽光角度的跟蹤支架,以及能夠接收水面反射太陽光的雙面雙玻面板,有效提升了光電轉化率;采用先進的PHC

管樁和

545

瓦單晶硅雙面雙玻面板,光伏容量高達

150

兆瓦。該光伏電站綠電將通過

1

110

千伏線路接入

220

千伏全州變電站,為丹陽西部地區輸送大量綠色清潔能源。據測算,電站年均發電量約

1.9

億千瓦時,可滿足

6

萬余戶家庭一年的用13

蘇南地區最大規模光伏電站在延陵并網投運

|

丹陽市人民政府/danyang/zqdt/202407/f1439148b37b49e4a98f211c051e713e.shtml-

21

-電需求;一年可減少

6.86

萬噸標煤、20

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此外,引進光伏項目后,水面光伏的畝均租金相比傳統水產養殖業每年增加了約五百元。水上發電、水下養魚,一池兩用、陽光共享,這種向空間要效益的全新多村統籌廣域聯合的“光伏+”能源利用模式在鎮江延陵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三、江蘇省鄉村光伏應用觀察發現江蘇省通過一系列“光伏+”項目的扎實落地,有力推動了鄉村光伏的廣泛應用與長足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就。通過調研匯總,綠色江南觀察發現:(一)江蘇省鄉村光伏應用建設因地制宜、豐富多元,“光伏+”創新模式層出江蘇省各地鄉村光伏項目始終根據各村資源稟賦、面臨問題等具體情況量身定制,旨在創建最適合當地環境和發展需求的“光伏+”發展方案。針對部分貧困地區的具體情況,光伏項目與扶貧措施緊密結合,通過為鄉村困難群眾提供長期穩定的綠色增收渠道,成功完成短期“輸血式”幫扶轉向長期“造血式”助困的跨越,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扶貧模式。-

22

-圖

24

“慈善光伏照萬家”鄉村助困項目14(報道網圖)除了早期的青南村光伏扶貧案例,例如在近期的

2023

7

月,江蘇省民政廳、省慈善總會、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舉辦了“慈善光伏照萬家”鄉村助困項目,將在為期三年的時間里,面向全省農村特困低保等困難家庭捐贈光伏設備及資金幫扶,且每年每個縣(市、區)幫扶困難對象不少于

100

戶。而對于那些曾經進行礦產開發,如今遺留有廢棄閑置礦坑的鄉村而言,光伏項目與生態修復的巧妙結合,不僅推動了能源的可持續利用,還為生態修復工作樹立了新的典范;在經濟較為發達的蘇南地區,光伏項目成為構建零碳鄉村和循環農業體系的重要環節,推動了區域向更加環保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此外,在一些具備合適條件的鄉村地區,多個鄉村的資源得到了有效統籌整合,協同共建大規模的鄉村光伏項目,有效降低了光伏建設、發電與運營維護成本,使得更多居民能夠從這一清潔能源項目14

江蘇“慈善光伏照萬家”鄉村助困項目啟動/s?id=1772571573285561501&wfr=spider&for=pc-

23

-中收獲更多效益。江蘇省鄉村光伏發展過程中因地制宜、善于創新的策略,不僅優化了資源配置,也擴大了光伏項目的覆蓋面和社會效益。通過這些努力,江蘇省正逐步實現農村地區的綠色發展轉型,并為全國提供了寶貴“光伏+”發展經驗。(二)江蘇省鄉村光伏建設運維以技術創新迭代與智慧系統賦能為核心要點江蘇省鄉村光伏項目應用了多種最新光伏創新技術。基礎硬件方面,在延陵鎮光伏案例中,光伏項目大量使用了雙面發電與跟蹤支架等創新技術,提升了發電效率;昆山部分文旅發達地區,采用了“光伏漢瓦”技術15將薄膜太陽能與瓦片相結合,賦予其全新的發電功能,做到既不影響建筑美觀,又能受益光伏紅利。儲能消納方面,在太倉東林村案例中,國網太倉市供電公司基于“光儲直柔”和“低壓直柔”技術,統籌東林村區域內各類新能源、空調、充電樁、儲能等可調資源,構建包含源網荷褚多元素的村級微電網管理體系。15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光伏漢瓦”扮靚鄉村民宿

昆山周莊打造首棟“全電式”鄉村建筑_揚州發布/p/742593.html-

24

-圖

25

常熟蔣巷村智慧綜合能源管控平臺(綠色江南攝)智慧運營體系同樣也是江蘇鄉村光伏發展的一大亮點。太倉東林村的碳監測管理平臺,能實時展現建筑清潔用電的所有使用環節以及控制策略,碳排情況一目了然;常熟蔣巷村與國網常熟市供電公司深入合作打造的智慧綜合能源管控平臺,可以集中監測和控制分布式光伏發電、儲能、充電樁等設施。該平臺可實時查看全村各類能源的生產數據、能耗數據、設備狀態數據和生態環境數據,更好協調村內用能供給。-

25

-圖

26

常熟蔣巷村獲

2024

年度全國“美麗鄉村

綠色發展先鋒行動”十佳案例2025

1

9

日,生態環境部宣教中心公布了

2024

年全國“美麗鄉村

綠色發展先鋒行動”入選案例名單,共包括十佳案例

10

個及優秀案例

33

個。蔣巷村的智慧綜合能源示范項目在此次評選中脫穎而出,被評為“美麗鄉村

綠色發展先鋒行動”十佳案例。-

26

-江蘇省鄉村光伏應用通過聚焦于創新技術賦能與構建智慧運營體系,不僅提升了能源轉換效率,降低了運維成本,還實現了政府、企業及當地社區多方共同參與,確保了項目的長期穩定運行。(三)江蘇省鄉村光伏應用發展始終注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應并重江蘇省在鄉村光伏發展中,不僅關注經濟效益,還重視社會效益。通過增收扶貧、減排降碳、能源成本優化以及產業升級等多種途徑,光伏項目已成為推動江蘇鄉村全面發展的重要力量。以青南村為例,通過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每戶村民年均增收數百至上千元不等,且村集體也從光伏項目中獲得了可觀的補貼分成,這些資金被用于支持再扶貧項目,進一步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促進共同富裕。通過引入光伏技術,鄉村地區顯著減少了碳排放,并大幅降低了能源成本。例如,蔣巷村通過光伏發電系統每年節省標準煤

1100

噸,東林村則實現了年減排

3500

噸二氧化碳的目標,延陵鎮更是通過大規模光伏電站滿足了

6

萬戶家庭的用電需求,有效降低了鄉村的整體用能成本。這不僅有助于實現節能減排目標,還提升了農村地區的能源自給率,增強了能源供應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在產業升級方面,東林村在推動循環農業建設的過程中,創新性地將光伏項目融入其中,實現了農業生產與清潔能源利用的有機結合;蔣巷村利用光伏項目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參觀,帶動了鄉村旅游的發展;芙蓉村則將光伏與生態修復相結合,通過建設光伏電站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同時創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這種“光伏+循環農業”、“光伏+文旅”的模式,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還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27

-江蘇在大力推動光伏應用追求經濟效益的過程中,個別舍本逐末影響生態環境及社會效應的行為也被相關部門嚴格監督管控。例如

2023

年因選址不當及建設不規范,對河湖生態系統造成潛在威脅、妨礙行洪的泗洪天崗湖光伏違建案,總投資

75

億元的光伏項目設備被陸續拆除,并已制定相關退圩還湖生態修復工程方案以進一步整治落實。經濟效益與社會效應并重的鄉村光伏發展模式,促進了江蘇省鄉村全面可持續發展,展示了江蘇省在綠色發展理念下的創新實踐和卓越成就。(四)江蘇省鄉村光伏發展政策數量多、維度廣、靶向性強在江蘇省,鄉村光伏的發展規模正以迅猛之勢增長,與此同時,相關的支持保障政策也不斷推陳出新。這些政策不僅為鄉村光伏的長遠發展筑牢根基,更有力地為釋放其潛在能量營造出一片沃土。從國家層面來看,光伏扶貧、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千家萬戶沐光行動以及能源革命試點縣等政策,為江蘇鄉村光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基礎。在此之上,江蘇省委于

2024

年發布的一號文件

——《關于學習運用

“千萬工程”

經驗落實農業現代化走在前重大要求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16,明確鼓勵農民利用自有建筑屋頂建設戶用光伏,為鄉村光伏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江蘇各地也因地制宜,依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極具靶向性的支持政策。比如,淮安印發《關于加強戶用光伏項目建設管理的通知(試行)》17,16

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落實農業現代化走在前重大要求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_中共江蘇省委新聞網/fabuting/shengweiwenjian/202402/t20240222_8214481.shtml17

淮安區人民政府

關于加強戶用光伏項目建設管理的通知(試行)/col/904_568817/art/o/17119008/1711940500076cW507dWQ.html-

28

-常州發布《關于印發

2025

年市級農業農村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18,南京發布《南京市綠色建筑示范項目管理辦法》19,無錫出臺《無錫市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若干政2021策》

,蘇州制定《蘇州工業園區進一步推進分布式光伏發展的若干措施》

。這些政策從不同角度為光伏的推廣與普及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江蘇省對于鄉村光伏發展中可能面臨的問題與阻礙未雨綢繆,并敏銳積極研究應對。有鑒于其他地區遇到的鄉村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爆發式增長帶來的接網消納問題,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出臺發布《關于高質量做好全省分布式光伏接網消納的通知》22,明確提出加快配電網升級改造,致力于建設滿足分布式光伏規模化開發和就近消納要求的新型智能配電網。并且具體擬定了

2024~2025

年約

400

億元,2026~2030年約

1100

億元的投資規劃。在提升電網綜合承載能力方面,江蘇省更是目標明確,預計到

2025

年,分布式光伏接網能力將擴容至

50GW

以上。正是通過這一系列靶向精準的支持政策,江蘇省鄉村光伏的發展取得了穩定且突出的成績,為鄉村振興和綠色能源轉型貢獻了重要力量。四、江蘇省鄉村光伏應用建議展望為進一步助力江蘇省鄉村光伏應用和發展,綠色江南根據調研觀察提出以下建議:(一)進一步深化“光伏+”產業融合發展與創新探索18

關于印發

2025

年市級農業農村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

/gi_news/14817374230970319

關于印發《南京市綠色建筑示范項目

管理辦法》的通知_南京綠色建筑網/tzggk/show-1056.html20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無錫市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doc/2023/12/22/4142004.shtml21

一網通看

-

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

/gkxqGov-7300322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政策文件

關于高質量做好全省分布式光伏接網消納的通知/art/2024/8/15/art_84097_11325871.html-

29

-江蘇在光伏與農業、旅游業、制造業等產業的融合深度和廣度仍有開拓提升的發展空間。綠色江南在調研中發現,在農業領域,江蘇多個地區采用光伏農業大棚、漁光、林光、牧光互補等先進模式,實現光伏發電與農林漁牧業生產的充分有機結合。圖

27

徐州睢寧縣高作鎮官楊社區“林光互補”項目(綠色江南攝)圖

28

淮安金湖縣金北街道金湖牧原一場“牧光互補”項目(綠色江南攝)-

30

-圖

29

宿遷宿豫區關廟鎮卓水河村“漁光互補”項目(綠色江南攝)早在

2016

年底,徐州市睢寧縣高作鎮官楊社區在省發改委幫扶支持下,總投資830

萬元,建成近

60

畝的“農光互補”項目,該項目每天發電量達

4000

千瓦時以上,而且光伏電板下面的閑置空地也被充分利用起來,通過引進“造型樹”種植項目建成的育苗基地,拓寬了村里致富路徑,項目平均年達收益

120

萬元23;2024

8月,淮安市金湖縣金北街道金湖牧原一場利用哺乳舍和懷孕舍屋頂建設

2.229MWp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成功24,正式開啟嶄新“牧光”發展模式;宿遷宿豫區關廟鎮卓水河村

600

畝“漁光互補”項目,每年可促進村集體經營收入

80

萬元。這些創新發展模式可以進一步因地制宜推廣普及,助力鄉村振興。此外,在旅游領域,鄉鎮可以打造更多以光伏為主題的鄉村旅游景點,開發光伏23

高作鎮:黨建引領讓集體經濟“壯”起來/s?__biz=MzAwOTY5NTA4Ng==&mid=2650515466&idx=2&sn=ccec5fc08cb8c72b5285f46df811cc22&chksm=8354b20bb4233b1d6cac36191b2f9b774771e471f8f6a9fc41f6cc800423cdec05d806432b6d&scene=2724

喜報|金湖牧原

1

2.229MWp

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并網成功/s/1U6MPDcUHLU43cLRVuN7SQ-

31

-科普旅游線路,在文旅中融入光伏科教,吸引拓展更多受眾游客;在制造業領域,可以推動光伏設備制造企業與鄉村產業合作,充分帶動鄉村制造業發展。通過在農業、文旅、產業等各領域創新融合光伏技術應用場景,不僅能進一步挖掘發展的新機遇與經濟增長點,還可以讓江蘇省鄉村光伏始終處于發展先進前列,起到由點及面的先行示范帶動作用。(二)進一步建立健全鄉村光伏智慧運維服務體系隨著未來儲能技術和智能電網的發展,建立一個集光伏發電、儲能、智能調度于一體、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利用的廣域覆蓋智慧能源網絡控制運維體系平臺勢在必行,這不僅能實現對光伏電站的實時監測、故障預警和快速修復,還能確保光伏電站的穩定運行,降低運維成本,提高發電效率和經濟效益。基于此趨勢,江蘇省鄉村光伏發展需提前規劃布局,進一步加大光伏相關新技術研發投入與設備支持,加強運維人員培訓,提高運維服務水平,讓智慧運維體系賦能鄉村光伏有“智”更有“質”,長效穩定享受光伏紅利。(三)進一步加強江蘇省鄉村光伏品牌建設與市場推廣在江蘇鄉村光伏現有成果基礎上,進一步打造江蘇省鄉村光伏品牌,通過舉辦光伏產業展會、研討會等活動,積極參與申報國際與國家光伏相關項目,提高江蘇鄉村光伏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強市場推廣,引導更多企業和個人參與鄉村光伏項目建設,拓展國內外市場,推動江蘇鄉村光伏引領全國,走向世界。-

32

-圖

30

太倉城廂鎮東林村獲“零碳村鎮示范村”等國際、國家級認證(綠色江南攝)例如,太倉城廂鎮東林村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