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生物專題復習:生態系統 課件_第1頁
2025年中考生物專題復習:生態系統 課件_第2頁
2025年中考生物專題復習:生態系統 課件_第3頁
2025年中考生物專題復習:生態系統 課件_第4頁
2025年中考生物專題復習:生態系統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態系統2025年中考生物專題復習

第一節

生態系統的組成1.

什么叫生態系統?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什么?在一定的地域內,

?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一片

樹林、一塊草地、一個池塘、一塊農田、一條河流等,都可以看作是一個

生態系統。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就是

,它的范圍包括大氣圈的下層、整個

水圈和巖石圈的上層。生物與環境

生物圈

2.

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是怎樣的?生態系統由

?兩部分組成。(1)非生物成分包括

等,它們為生物提供能量、營

養和生存空間。(2)生物成分包括生態系統中的

?。根據獲得營養和能量方式的

不同,生物成分又可以劃分為

?。非生物成分

生物成分

光、空氣、水、土壤

全部生物

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3.

你能列表比較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生物類群和主要作用嗎?生物成分生物類群作用生產者主要指綠色

植物利用光能,通過光合作用把

制造成

,并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生產者是生態系統中最基本、最關鍵的生物成分消費者主要指動物直接或間接地依賴于綠色植物制造出來的

?,可以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續表無機物

有機物

有機物

生物成分生物類群作用分解者主要指細

菌、真菌等

營腐生生活

的微生物能將動植物遺體等含有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

,如水、無機鹽、二氧化碳等,歸還到無機環境中,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無機物

4.

描述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之間的關系。生態系統的各種成分之間是

?的,某種成分的變化,往往會引起其他成分發生相應的改變,甚至會引起整個

生態系統發生一系列變化。相互聯系、相互依存

5.

菟絲子、蚯蚓、藍細菌分別在生態系統中扮演什么角色?菟絲子營寄生生活,屬于

;蚯蚓營腐生生活,屬于

?;

藍細菌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屬于

?。消費者

分解者

生產者

第二節

食物鏈和食物網1.

什么是食物鏈?在生態系統內,各種生物之間由于

而形成的一種聯系,叫做食

物鏈。動植物之間可以借助食物鏈相互聯系起來。如圖所示:食物關系

2.

書寫食物鏈時應注意哪些問題?(1)食物鏈中只包括

?兩種生物成分。(2)連接生物之間的箭頭指向

?。(3)起點必須是

?。3.

在一條食物鏈中數量最多的是哪類生物?消費者級別越高,數量

,食物鏈中

?數量最多。生產者

消費者

捕食者

生產者

越少

生產者

4.

什么叫做生物富集?在生態系統中,一些有害物質如鉛、汞、銅等重金屬和某些殺蟲劑,可以通過

食物鏈在生物體內

,使其濃度隨著消費者級別的升高而逐

,這種現象叫做生物富集。消費者級別越高的生物體內有毒物質含

?。不斷積累

增加

越高

5.

什么是食物網?生態系統中各種食物鏈彼此交織在一起,就形成了復雜的食物網。如圖所示:在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越

,食物網就越

?。食物網內的各

種生物

,只要某一物種的數量突然發生變化,就可

能會牽動整個食物網,從而影響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豐富

復雜

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6.

列表比較食物鏈與食物網的區別與聯系。食物鏈比較項目綠色植物植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結構模式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三級消費者四級消費者營養環節第一營養級第二營養級第三營養級第四營養級第五營養級舉例草→食草昆蟲→青蛙→蛇→貓頭鷹食

網概念在生態系統中,許多食物鏈彼此交錯連接的復雜營養結構特點①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就越強②各種動物所處的營養級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舉例見“食物網示意圖”7.

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是指什么?

是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生態系統的

?

?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進行的。食物鏈

食物網

能量流動

物質循環

第三節

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一、能量流動1.

營養級食物鏈上的

?叫做一個營養級。同一種生物由于食性不同而使

之處在不同的食物鏈中,從而導致其可能處于

?的營養級上。在食物鏈“草→鼠→貓頭鷹”中,屬于生產者的是

,所處的營養級

;屬于初級消費者的是

,所處的營養級是

?

;貓頭鷹屬于

消費者,所處的營養級是

?。每一個環節

不同

第一營養級

第二營

養級

次級

第三營養級

2.

能量流動(1)生態系統中能量

?的過程稱為生態系統的

能量流動。如圖所示:輸入

傳遞

散失

流入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

?,每一營養級的能量都有三方面的去向:①

?;②

;③

??。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機物中的太陽能

被下一營養級獲取

通過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

在被分解者分解時消耗和散失

(2)能量流動的特點由于生物自身的

,以及植物的殘枝落葉和動物的骨骼、皮毛

等難以被下一個營養級的生物利用,故而能量在沿食物鏈流動的過程中

的。一般來說,上一個營養級的能量,只有

?

能夠流入下一個營養級。因此營養級越多,在能量流動中消耗的能量

所以大多數的食物鏈只有

?個營養級。由此可以看

出,在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特點是

?。呼吸消耗

逐級遞減

10%~20%

越多

3~4

單向流動

逐級遞減

(3)研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的意義研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可以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生態系統中

?

的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

?的部分。例如:在農田生態系統中,如果把作物秸稈當燃料燒掉,人類就不能充分

利用秸稈中的能量;如果用秸稈做飼料喂牲畜,讓牲畜的糞便進入沼氣

池,再將發酵產生的沼氣做燃料,沼氣池中的沼渣做肥料,就能實現對能

量的多級利用,從而大大

?。能量流動

對人類最有益

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二、物質循環1.

物質循環(1)物質循環的概念及類型在生態系統中,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從

開始,經

?、

,又回到

,就完成了一個循環過程,我們稱之為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質循環主要包括

?

?等。無機環境

生產者

消費者

分解者

無機環境

碳循環

氮循環

水循環

(2)碳循環自然界中的碳主要以

等形式存在。

?

是大氣中含碳的主要氣體,也是碳參與物質循環的主要形式。如圖

所示是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碳酸鹽

石油

二氧

化碳

參與碳循環的生理過程主要包括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3)物質循環的特點與能量流動不同的是,物質循環是

?的。周而復始

2.

物質循環的功能通過物質循環,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無機環境也得到了不斷更新。3.

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關系雖然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具有不同的特性,但它們都是通過

?

實現的,這兩個過程同時進行,密切相關、不可分割。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是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它們將生態系統的各種成分聯系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物質循環是能量流動的

,能量流動是物質循環的

?。食物鏈和食物網

載體

動力

第四節

生態系統的類型1.

生態系統有哪些類型?人們按生態系統所受人為影響或干預程度的不同,將其分為

?

?。自然生態

系統

人工生態系統

2.

自然生態系統有哪些類型?各自特點是什么?自然生態系統根據地理因素可分為陸地生態系統和水域生態系統。在自然條件

下,某個地區的氣候特點,尤其是

,決定了該地區生

態系統的類型。陸地生態系統分為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高寒草甸生

態系統等多種類型,水域生態系統分為海洋生態系統和淡水生態系統。(1)森林生態系統:分布在濕潤或比較濕潤的地區,動植物種類繁多,營養

結構復雜,能夠長期處于比較穩定的狀態,有“綠色水庫”之稱。(2)草原生態系統:分布在比較干旱的地區,生物成分以草本植物為主,動

植物種類比較少。(3)荒漠生態系統:分布在干旱地區,動植物種類十分稀少。溫度

降雨量

(4)海洋生態系統:其中的植物包含微小的藻類,海帶、紫菜等大型的藻

類,動物包含各種珊瑚蟲、貝類、魚類、哺乳類等。海洋在維持生物圈

中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環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5)淡水生態系統由河流、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和淡水生物組成。3.

人工生態系統有哪些類型?各有什么特點?人工生態系統中人是主要的影響因素,可以分為

?

?。(1)農田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中,

的作用非常關鍵,一旦人的

作用消失,農田生態系統很快就會變化,占優勢地位的作物會被雜草和

其他植物所取代。(2)城市生態系統:該生態系統中人起主要支配作用,動植物種類和數量

少,對其他生態系統具有很大的依賴性,也是最脆弱的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

城市

生態系統

4.

各個生態系統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生物圈中的各種生態系統,由于地域相隔,表面看起來似乎毫不相干。實際

上,每一個生態系統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與周圍其他生態系統密切相關。所

以,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在結構和功能上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第五節

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1.

生態系統的調節方式是怎樣的?生態系統的調節方式是

。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

使生態系統始終處于一種

?中。自我調節

動態平衡

2.

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的大小與生態系統的自身結構特點有什么關系?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有大有小,這主要取決于它自身的

?。一般

地說,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

,營養結構越

,自我調節能力

,這樣的生態系統就越不易被破壞。反之,生態系統中生物種

,營養結構

,自我調節能力就

,這樣的生態

系統就越容易被破壞。例如,北極苔原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很小,因為那

里的生產者主要是地衣和苔蘚;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很大。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但這種能力是有

?的。如果

外界干擾因素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就會遭到破壞。結構特點

越多

復雜

越大

越少

越簡單

越小

一定限度

3.

什么叫做生態平衡?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

和所占的

?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

態,這種現象就叫做生態平衡。4.

破壞生態平衡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破壞生態平衡的因素可分為

?。(1)自然因素:指自然界發生的異常變化,或者自然界本來就存在的對人類

和生物有害的因素。例如:火山爆發、山崩、海嘯、水旱災害、地震、

臺風等自然災害。(2)人為因素:主要是指人類對自然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工農業發展帶來的

環境污染等。例如:植被的破壞、食物鏈的破壞、環境污染、外來物種

入侵等。數量

比例

自然因素

人為因素

1.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面積很大,有廣闊的森林,生物種類特別多。1914年,有生

態學家指出:

“黃石公園的鹿經常被狼吃了,長期下去,可能會造成生態失

衡。”于是人們開始獵殺公園里的狼。到1926年,公園里所有的狼都被消滅。

然而令生態學家意想不到的是,黃石公園的生態環境反而出現了問題:鹿的數

量猛漲,柳樹、楊樹遭到了鹿的過度啃食,許多地方因此變成荒地。(1)1914年,人們通過獵殺狼來保護黃石公園里的鹿,目的是防止

?。狼消失后,人們的目的

(填“有”或“沒有”)達到。生態失衡

沒有(2)1995年,根據專家建議重新引入狼,期望恢復柳樹林生長。請完善專家理

論中的食物鏈:

?。(3)通過黃石公園狼消失與重現的實例,可以得到的啟示是

(多選)。a.如果人類的干擾超過一定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b.生態系統一旦失去了平衡,人們很難使其再恢復成原狀c.在生態系統中,某些被忽視的生物可能起著重要作用柳樹→鹿→狼abc

2.

京張鐵路遺址公園建設依據

“海綿城市”理念,在場地內布置

“雨水花

園”,構建可持續的雨水收集排放系統(如圖)。在京張鐵路遺址公園中,常

見牛筋草、狼尾草等本土物種,象甲蟲可以利用它們制造的有機物質。象甲蟲

也會被燕雀捕食。(1)京張鐵路遺址公園中的所有生物和

?構成了一

個生態系統,其中的牛筋草、狼尾草等屬于該生態系統中的

?,

請寫出該生態系統中一條完整的食物鏈:

?

?。環境(或非生物部分)

生產者

牛筋草(或狼尾草)

→象甲蟲→燕雀(2)公園內牛筋草、狼尾草等植物具有發達的

,可吸收土壤

深處的

。同時,這些植物還可通過

?作用調節周圍

環境的濕度與溫度。(3)京張鐵路遺址公園中的非生物成分為生物提供了

??。根(或根系)

水和無機鹽蒸騰能量、營養和生存空間

3.

生態浮島是一種經過人工設計建造、漂浮于水面上,供動植物和微生物生長、

繁衍、棲息的生物生態設施。通過載體將水生植物栽培在自然水域的水面,不

需要泥土的營養,利用植物根系及微生物作用去除水體中的氮、磷有機物等污

染物質,達到水質凈化、營造景觀甚至收獲產量的效果。生態浮島中的所有生

物和

構成了生態系統。其上的黑天鵝在生態系統中屬于

它們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生態浮島上的水生植物作為生產者,為何是生態系統中最基本、最關鍵的生物成分?

?

??。非生物部分消費者

促進物質循環生產者能進行光合作用,

為植物自身、消費者、分解者提供有機物(食物)和氧氣

生態系統的組成1.

(2024·濰坊中考)瘧原蟲是一種單細胞動物,寄生在人體內會使人感染瘧

疾。下列對瘧原蟲的推測,正確的是(

D

)A.

與小球藻細胞結構完全相同B.

沒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C.

不能獨立完成各項生命活動D.

在生態系統中屬于消費者D1234567891011121314152.

(2024·廣東中考)推進深遠海養殖是“打造海上新廣東”的重要舉措之一,

養殖的魚類在海洋生態系統中屬于(

B

)A.

生產者B.

消費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部分B1234567891011121314153.

(2024·江西中考)某班同學看到“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三名航天

員將在我國空間站進行多項實驗”這一報道,對其中的太空養魚充滿好奇。隨

后,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利用帶瓶塞的無色透明玻璃瓶、塘泥、池塘水、小

魚、金魚藻等材料,開展生態瓶養魚實踐活動。請回答下列問題。(1)“太空養魚”在一個1升大小的密閉水族箱內進行,該水族箱內所有生物

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

?。(2)制作生態瓶所用的塘泥含有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可分解魚類排泄物,

這些微生物在生態瓶中扮演的角色是

?。生態系統分解者123456789101112131415(3)實踐過程中,某同學制作的生態瓶如下圖所示。根據下表“生物部分組

成成分”一欄判斷,該生態瓶評價等級為

,理由是

?。B

缺少生產者

生態瓶評價表評價維度評價等級ABC科學性生物部分組成成分成分齊全缺少一種成分缺少兩種成分或更多光照條件光線良好陽光直射沒有光照美觀性…環保性…123456789101112131415(4)上圖作品經過完善后,根據上表“光照條件”一欄判斷,該生態瓶最好放

置在

的環境中。(5)同學們發現完善后的生態瓶仍不能維持較長時間,請分析可能的原因

(寫出一條即可)。光線良好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太少123456789101112131415

食物鏈和食物網4.

(2024·宿遷中考)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因食物關系形成不同的食物

鏈。下列各項中,表示一條食物鏈的是(

C

)A.

草→鹿→野兔→狼B.

昆蟲→食蟲鳥→蛇→貓頭鷹C.

草→昆蟲→食蟲鳥→蛇D.

陽光→草→昆蟲→食蟲鳥C1234567891011121314155.

(2024·河南中考)鄭州市西流湖公園已建設成為集生態文明、休閑游憩、歷

史文化傳承于一體的城市公園。園內生物種類眾多,形成了多條食物鏈。下列

選項中,正確表示食物鏈的是(

B

)A.

昆蟲→青蛙→蛇B.

草→昆蟲→食蟲鳥C.

鯽魚→水蚤→藻類D.

陽光→藻類→鰱魚B1234567891011121314156.

(2024·樂山中考)下圖是某農田生態系統的食物網,下列關于該食物網的敘

述正確的是(

B

)A.

能量的最終來源是甲B.

戊體內積累毒素最多C.

戊與丁只有捕食關系D.

總共包含4條食物鏈B123456789101112131415

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7.

(2024·菏澤中考)我國積極統籌推進碳達峰與碳中和。從生態系統物質循環

的角度分析,錯誤的是(

B

)A.

碳在生物和無機環境之間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進行傳遞B.

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C.

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有助于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D.

積極推進植樹造林,有利于早日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B1234567891011121314158.

(2024·聊城中考)如圖為某草原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D

)A.

圖中增加非生物部分即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B.

圖中包含4條食物鏈C.

物質和能量在此食物網中都是循環流動的D.

若該生態系統被重金屬污染,圖中重金屬積累最多的

是鷹D1234567891011121314159.

(2024·宿遷中考)某生物興趣小組通過制作生態瓶來探究生態系統的組成及

其穩定性。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甲、乙瓶置于有光的條件下,丙瓶用不透光的

盒子罩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為探究“光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應選擇甲、丙兩瓶進行對照B.

在甲、乙、丙三個生態瓶中,維持時間最長的是丙瓶C.

在乙生態瓶中,通過食物鏈傳遞的能量最終來自太陽能D.

要想使甲瓶更加完善,還需要補充的成分是空氣C12345678910111213141510.

(2024·宜賓中考)下圖為“稻蝦共作”農田生態系統的部分食物網示意圖。

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

)A.

圖中共有4條食物鏈,鳥類與害蟲有捕食和競爭的關系B.

能量儲存在有機物中,會沿著食物鏈的傳遞而逐漸增多C.

若該食物網中小龍蝦過度繁殖,害蟲和青蛙數量會減少D.

該農田生態系統中有機物來源主要是作為生產者的水稻B12345678910111213141511.

(2024·菏澤中考)2024年5月22日是第24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是“生

物多樣性,你我共參與”。生態系統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圖為

某農田生態系統中部分生物組成的食物網。請回答下列問題。(1)該食物網中生產者為

,共有

條食物鏈。(2)從生態系統的生物成分上分析,除圖中生物代表的成分外,還

包括

??。玉米和大豆6

分解者

123456789101112131415(3)僅考慮圖中玉米、蝗蟲、麻雀三者之間的食物關系,若麻雀獲得1千焦

能量,其中4/5來自玉米,1/5來自蝗蟲,能量傳遞效率按20%計算,則

需要消耗玉米的能量為

千焦。(4)該農田生態系統與森林生態系統相比,生物種類較少,營養結構簡

單,

能力較弱。我國幅員遼闊,不僅有農田生態系統、

森林生態系統,還有濕地生態系統、湖泊生態系統等,這體現了生態系

統的多樣性,除此之外,生物多樣性還包括

?

?。9

自我調節物種的多樣性、遺傳的

多樣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2.

(2024·湖北中考)我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譽,濕地資源豐富。2022年11

月6日,《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在武漢舉行,正式通過了“武漢宣

言”。濕地有著強大的固碳能力,在蓄洪防旱、凈化水質等方面還有巨大作

用,有“地球之腎”之稱。回答下列問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圖甲為小軍同學繪制的某濕地生態系統示意圖。該濕地生產者體內的部

分有機物會通過

關系轉變為魚體內的有機物。物質傳遞的同時

也伴隨著能量流動,魚體內的有機物所含能量最終來源于

能。捕食太陽123456789101112131415(2)小軍同學對圖甲中的動物進行了分類,將魚和鳥歸為一類,螺歸為另一

類,小軍的分類依據是

。絕大多數鳥類都善于飛

行,其適應飛行的形態結構特點有

?

(答出1點即可)。體內是否有脊柱身體呈流線型(或長骨中空、前

肢變成翼、有喙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