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燭之武退秦師》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燭之武退秦師》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掌握重點字詞,理解全文內容。
二、梳理情節脈絡,體會《左傳》曲折有序的敘事技巧。
【教學重點】
梳理文章情節脈絡,體會《左傳》曲折有序的敘事技巧。
【教學難點】
理解全文內容。
【教學流程】
一、導入
教師活動在初中階段我們曾學過一篇課文《曹劌論戰》,它出自《左傳》。在這篇二百多字的文章里,曹劌用他的智慧與謀略使這場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長勺之戰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講的也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爭,是一夫退一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燭之武退秦師》,去看看這場腥風血雨的亡國之戰是如何被化解的。
學生活動無。
設計目的通過已學知識喚醒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活動一:以“題"入文
教師活動1、聽讀課文,標注讀音明確:地名、人名:氾(fán)南、佚(yì)之狐、逢(pánɡ)孫實詞:夜縋(zhuì)而出、若不闕(quē)秦虛詞:且君嘗為(wéi)晉軍賜矣、微夫(fú)人之力、夫(fú)晉通假字:共(ɡōnɡ)其乏困、秦伯說(yuè)、不知(zhì)
2、這篇文章寫了一個什么故事?明確:燭之武退秦師3、圍繞這個標題,我們可以提出哪些問題?明確:燭之武是誰?為什么要退秦師?怎么退?退師結果如何?
學生活動聽讀課文;正音;思考。
設計目的從文章標題入手,發散學生思維,為深入理解全文內容做好準備。
三、活動二:以“問”解文
教師活動(一)為什么退?明確:第1段:晉秦聯合圍鄭詞句講解,內容梳理,補充春秋列國形勢簡圖。(二)燭之武是誰?明確:第2段:燭之武臨危受命詞句講解,內容梳理。問:為什么要寫燭之武的先“辭"后“許”?明確:《左傳》敘事曲折有序。(三)怎么退?明確:第3段:燭之武勸退秦師燭之武說了什么使秦師退?詞句講解,內容梳理。(四)退師結果如何?明確:第4段:晉軍撤離鄭國詞句講解,內容梳理。明確:秦伯說,與鄭人盟。/亦去之。(五)小結圍繞“退”,從交代“退”的背景,晉秦聯合圍鄭,到“退"的主人公燭之武臨危受命,再到燭之武三寸之舌,勸退秦師,最后發展為晉軍也撤離鄭國的結果。
學生活動思考;圈畫課文關鍵詞句。
設計目的圍繞標題發問,梳理文章內容。
四、答疑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學習教材P18的“文言實詞卡片”制作方法,整理、歸納、積累本課文言基礎知識。
學生活動閱讀、整理、制作文言卡片。
設計目的結合文本,對字詞深入理解,使學生感受詞義的發展與變化,掌握積累文言字詞的方法,從而提高獨立閱讀文言文的能力?!稜T之武退秦師》(第二課時)
單元概說:
本課是高一統編版語文必修下冊第一單元的課文。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中華文明之光"。希望學生能通過本單元課文的學習,形成對傳統文化的理性熱愛。從課程內容的角度看,本單元屬于必修課程“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的任務群,在閱讀史傳散文時能領會其在敘事寫人方面的藝術手法。在學習文化經典的過程中吸取思想養分,滋養理性精神,發展思辨能力,學習論說方法。
教學目標:
1.分析燭之武游說成功的論說藝術
2.通過品其言賞析燭之武的人物形象3.初步感知“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
教學重點:
分析燭之武游說的策略技巧,品析文中燭之武的形象。
教學難點:
從思辨性閱讀的角度探討燭之武游說成功的原因。
教學流程:
一、溫故知新
教師回顧第一課時中梳理的全文脈絡:晉秦聯合圍鄭——燭之武臨危受命——燭之武勸退秦師——晉軍撤離鄭國,點出此文長于記事,而全文的重點在第三自然段,燭之武勸退秦師,說明此文還善于記言。引出新課,這一課時的重點在于探討燭之武游說成功的原因。
二、創設情境
《典籍里的中國》欄目組向高一學生征稿,請你來推薦一下《左傳》里燭之武這個人,并寫一段200字左右的推薦語。
任務一:(思辨性閱讀)分析燭之武游說成功的論說藝術——
燭之武是如何做到僅僅憑一席話就能成功勸退秦穆公呢?
1.朗讀并引導學生梳理燭之武游說辭令的層次,關注句與句間的連詞、句首發語詞
1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
1
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②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③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④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2.活動1:從邏輯結構分析其思辨之言逐層梳理燭之武游說的四個層次:
亡鄭有險無益、舍鄭有益無害、晉君忘恩不仁、晉國無度無厭。
分別對應用了對比、舉例、假設等論證手法,形成遞進的論證結構。
3.活動2:從出發點探究其智慧之言
四個層次分別對應的是“以退為進”“以利相誘"以史為鑒”“以害相勸”,而無一例外都是站在維護秦國利益的立場進行分析,句句在理,從長遠的眼光徹底喚醒了秦穆公。
4.小結:
5.課堂小練鞏固
通過調換四個句子的順序,比對得出燭之武思維的嚴密,論說藝術的高超。
任務二:(思辨性表達)賞析燭之武的人物形象——
燭之武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1.思考探討:通過分析他的言“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以及他的行“許之"夜縋而出,見秦伯”,可以得出其還是一個勇敢之人
2.總結概括:結合任務一分析,可以全面概括出燭之武人物特點:
2
3.課堂小練鞏固:試為燭之武寫推薦語示例:
在燭之武勸說秦王的時候,他只字不提鄭國如今危險的處境,反而向秦國示弱,站在秦國的角度上分析攻打鄭國的結果。他巧妙利用了大國之間相互的不信任和猜忌以及對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勸退秦軍并與秦國結盟。足見燭之武的謀略十足。
燭之武先前只是一名養馬的小官,空有才能卻被埋沒。從壯年到老年,他的心中必定有懷才不遇的苦悶和郁結。當得到佚之狐的推薦之后,臨危受命。他本來不想接受這個任務,但是在鄭王道歉之后,他不計前嫌,考慮到國家危亡,毅然挺身而出,寧愿用繩子拴著自己下城墻,冒著生命危險游說秦王,這里足以見他有勇有謀,心胸廣闊。而且他深明大義,為了鄭國的安危,孤身一人勇闖虎穴,這也正是他愛國精神的最好寫照。
所以,我認為,燭之武不僅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還是一位勇士,更是一位意志堅定的愛國者,我向您推薦他!
——廣州市第十六中學高一3班高鑒蘭
任務三:感悟中華文明之光——
初步感知“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
1.定義解釋:春秋筆法指的是客觀、簡練、隱含深意的寫法
2.對比探究:
魯僖公三十年,晉人、秦人圍鄭。
——《春秋》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貮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左傳》
得出:
言外之意1:霸道,都是過去的事情,并非有名出師
3
言外之意2:形勢危機
3.引申舉例:
例句1: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
言外之意:極言恭敬。夜縋而出
言外之意1:形勢緊急
言外之意2:不被人發現言外之意3:勇敢之行
例句2: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言外之意:點出了晉國的狼子野心。例句3:鄰之厚,君之薄也。
言外之意:暗示晉與秦的利益沖突。朝濟而夕設版焉。
言外之意:凸顯晉君的出爾反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事業單位員工停薪留職合同范例
- 保姆工作合同樣本
- 檔口分租合同
- 醫院臨時工聘用勞動合同范文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管理人員聘用合同集錦
- 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協議
- 二零二五頂管施工安全協議
- 高速鐵路突發事件的處理-教案
- 弱電安全施工方案
- 部編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蝴蝶的家》教學設計
- 《Linux網絡操作系統實用教程(CentOS8)第2版》全套教學課件
- 2015年919公務員聯考《申論》政法干警河北卷及參考答案
- 幼兒園中班語言散文欣賞《芽》課件
- 汽輪發電機組軸系扭振在線監測、分析與保護系統研究
- 期中測試卷(1-4單元)(試題)-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數學蘇教版
- 醫務人員不良執業行為記分管理制度
- 高中數學奧賽輔導教材(共十講)
- 蘇科版八年級數學下冊??键c微專題提分精練難點特訓(四)選填壓軸50道(原卷版+解析)
- 《競爭對手的分析》課件
- 中國食品飲料市場調研報告
- 痛風中醫護理常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