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視域下蘇軾詞文地方書寫的跨學科探究_第1頁
PBL視域下蘇軾詞文地方書寫的跨學科探究_第2頁
PBL視域下蘇軾詞文地方書寫的跨學科探究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軾歷經宦海沉浮,其自嘲詩句“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述盡其遭遇的無奈與超脫,人生的況味在他奔波之處留下無盡的書寫,也留給后人無窮的回味。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共選擇五篇詞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記承天寺夜游》作為閱讀篇目,這五篇詞文皆寫于兩個地方:密州與黃州。下面,筆者嘗試以PBL的視域,對部編版初中語文蘇軾詞文的選篇進行跨學科(以語文、歷史、地理為主,輔以美術)的探究,以期拋磚引玉,共同挖掘其地方書寫之跨學科的深層次聯結。一、PBL對于蘇軾詞文地方書寫的跨學科探究的必要性分析(一)PBL對于蘇軾詞文教學的必要性。在筆者所在Z中學調查問卷中,關于教師在詩詞中所用的方法,調查結果如下:詩詞教學中運用講授法59.28%;多媒體教學比例30.01%;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方法7.71%;運用PBL教學法3%。由此可見,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方式相對單一枯燥,且未能實現以學生為主體這一要求,更未能積極引導與發展其思維能力、合作能力、評價與創新能力。而部編版教材中選篇中蘇軾詞文作為文學、哲學、美學、藝術的集大成者,如果還停留在以往的單篇教學可謂是“浪費資源”,作為能夠過程性地發展和完善學生的各項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PBL的教學可謂是對學生的各項能力發展的一大提升,是非常迫切也非常必要的。(二)蘇軾詞文地方書寫的跨學科(語文、歷史、地理)研究的必要性。首先,地理因素上,其五篇詞文地方書寫具有共通性:集中在密州跟黃州兩個地點。其次,歷史學科上,這兩個極具有代表性、在蘇軾的人生歷程中完全沒辦法忽視的地點又因為歷史事件而給蘇軾帶來情感、性格的多重影響,帶來極大的探究價值。最后,在文學領域,眾所周知,這五篇詞文在蘇軾的整個文學書寫中占據極高的地位和具有極強的文學價值。其聯結點具體如下:第一,影響蘇軾詞文內涵與情感無法忽視密州與黃州的歷史因素——密州與黃州中間穿插了改變蘇軾一生命運的烏臺詩案。第二,影響蘇軾詞文內涵與情感無法忽視密州與黃州的地理條件——自然環境與人文因素。在自然環境上:當時密州自然條件惡劣;而黃州自然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優渥。在人文因素上:密州之時,蘇軾尚官居太守,積極施政,做福百姓,同時也與知己好友共享游玩之樂,其豪情壯志在《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可見一斑;而在黃州之時,經歷了巨大打擊之后的蘇軾,初到黃州并未受到優待,飲食上只能吃一些低廉價格的食物、甚至是野味,蘇軾剛入黃州時,自言:“初到黃,廩入既絕,人口不少,私甚憂之,但痛自節儉,日用不得過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錢,斷為三十塊,掛屋梁上,平旦,用畫叉挑取一塊,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別貯用不盡者,以待賓客,此賈耘老法也。”我們由此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下蘇軾心境的巨大區別。二、PBL視域下蘇軾詞文地方書寫的跨學科探究實施路徑(一)創設真實、可操作的PBL情境,探究詞文情感內涵。2024年暑假知行中學824班舉行一年一度的【跟著課本去旅行】之【走近蘇軾系列】讀書研學活動。其具體內容如下——研學主題為【跟著課本去旅行】;研學具體內容為【走近蘇軾——跟著蘇軾游黃州/密州】;研學形式為:自選黃州/密州其中一個地點,以小組為單位,5-7人為一個小組,合作探究;具體實踐內容:每個小組需要1-2位導游,負責對其他同學進行歷史、地理、文學甚至是美學哲學的介紹闡釋(建議每個小組至少有一名同學進行實地考察,如實在條件不成熟則不強求)。(二)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跨學科的探究與合作興趣。(設計如下圖)(三)以密州、黃州為中心點,上溯下沿探究蘇軾人生的地方書寫。在宋代,密州雖然遠遠比不上杭州、洛陽等大城市,且百姓生活艱難、自然條件惡劣,但是相對來說也是不小的城鎮。作為密州最高的長官,位至密州太守的蘇軾開始施展其宏圖大志:積極處理蝗災、旱災等農業災害,修建基礎設施,裁決公獄,改善當地風土民情。這些歷史痕跡的存在足以讓我們相信,蘇軾在這里短暫地實現了其政治理想。“烏臺詩案”后,蒙惠施恩貶到黃州的蘇軾,只是黃州團練副使:官階甚小,又無實權,生活上更是親朋離散、友人避之不及,心境已完全不同,所以在此我們可以看到其“一蓑煙雨任平生”與“閑人”的清醒與落寞。密州之“狂”、黃州之“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讓我們看到了不同境遇下蘇軾心境的巨大轉變,然而,這只是蘇軾地方書寫的兩處而已,在蘇軾漫長又曲折的一生中,他還經歷了太多地方:汴京、鳳翔、杭州、徐州、常州、惠州、儋州……以密州和黃州為中心點,對蘇軾的地理坐標進行上溯下沿地追尋,相信同學們可以對蘇軾整個生命歷程有更深入的認知,對跨學科的研究達到更真切的體驗與學習。(四)注重完善評價體系,以評價促進學習。對于蘇軾詞文的跨學科探究的評價,可將評價具體化,如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反思:如搜集有關蘇軾、密州、黃州資料情況;整合、分析、總結情況;與小組合作情況;課堂發言(包括分析、評價)情況;思考總結PBL項目情況;遷移解決實際中的生活問題情況等,有五顆星的等級評價。教師生成性評價表則有:前期搜集資料情況;課堂表現分析狀態;與小組合作補充情況;對蘇軾的地方書寫了解情況;自我總結學習收獲情況;從地方書寫中轉化為實際生活情緒能力情況等,五顆星等級評價。三、PBL視域下蘇軾詞文地方書寫的跨學科探究實踐的不足之處盡管PBL視域下的跨學科學習對于蘇軾詞文的學習具有極高的文學、美學、哲學價值,但筆者仍清醒地認識到,其過程仍然存在許多不足:如項目過大導致過程性問題過多且指向不同的思維結果,不夠聚焦;語文、歷史、地理的跨學科聯結點還可以更為密切;項目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