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春學期3月份調研八年級歷史試卷分值:50分時間:50分鐘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計20分)1.新中國成立初期,周恩來對民主人士黃炎培說:它是由全國各黨派一起千斟萬酌制定的,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劇本”。被周恩來稱為“劇本”,起臨時憲法作用的是A.《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C.《反分裂國家法》D.《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2.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的治國理政的總方略是()A:“四個全面”戰略布局B.科學發展觀C.“三個代表”重要思想D.新發展理念3.在下圖所示的會議上誕生的主要成果是A.新中國的領導機構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C.新中國國旗、國歌、首都的方案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4.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據此,我們認識到,我國建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社會主義制度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C.民主協商制度D.民主選舉制度5.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為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與世界各國攜手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美好愿景而采取的措施是()①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建設②籌建和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③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④構建現代化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6.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分別是在()A.中共七大、中共十四大B.中共八大、中共十五大C.中共七大、中共十八大D.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7.1982年黨的十二大提出了“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1987年黨的十三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體制,應該是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币陨险J識的變化A.表明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建立起來B.科學闡述了計劃與市場的關系C.反映經濟體制改革逐漸走向深入D.掃除了中國入世體制上的障礙8.“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毕铝懈黜椫校钅荏w現“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的事件是()A.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B.改革開放取得偉大成就C.中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D.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勝利9.為實現中國夢,中國共產黨確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是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個目標將在實現()A.2021年B.2035年C.2049年D.2056年10.下列選項中史實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的是()選項史實結論A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我國進入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B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徹底改變了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C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我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D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A.AB.BC.CD.D11.下圖是小明在復習時繪制的時間軸。其中,中國共產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嚴重失誤是A.三大改造后期要求過急B“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C.堅持以階級斗爭為綱D.堅持“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12.“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和“南方談話”作為我國20世紀中后期的兩件大事,它們的相同作用是()A.開啟了中國的改革開放B.開創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C.解放了廣大人民的思想D.鞏固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13.198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國營工廠廠長工作暫行條例》規定:工廠實行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廠長是工廠的行政負責人,受國家委托,負責工廠的經營管理。生產經營方面的問題,由廠長全權決定。該條例的頒發()A.促使工作重心的轉移B.激發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C.有助于增強企業活力D.加快了城市經濟改革步伐14.從1952年起,中國開始以蘇聯高等院校為榜樣,大量翻譯蘇聯高等院校的教材。此外,還向蘇聯派遣留學生,僅1956年,就有1800多名大學生和研究生被派往蘇聯留學。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實行三大改造B.推進第一個五年計劃C.調整國民經濟D.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15.下列圖片共同體現的學習主題是()A.新民主主義道路的探索B.新中國的成立與鞏固C.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D.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16.經過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動亂后,中國人先后沖破了“個人崇拜”和“計劃經濟崇拜”的藩籬。其中沖破“個人崇拜藩籬”的歷史事件是A.九一三事件B.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C.粉碎“四人幫”D.四五運動17.標語口號體現了時代特色。在某些舊報上我們還能看到以階級斗爭為綱”“以鋼為綱”等標語口號。其中“以階級斗爭為綱”反映的是()A.三大改造B.階級斗爭C.國民經濟調整D.“文化大革命”18.“在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中,這一年以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建立而載入黨的史冊,同時又以開始探索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而載入黨的史冊”。材料中的“這一年”()A.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B.全國開始分批進行土地改革C.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D.提出調整國民經濟的八字方針19.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新中國成立以來,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解放了農業生產力的措施是()①土地改革②農業合作化③人民公社化運動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下面是2006年3月20日中國青年報特別報道:《變遷:從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題詞摘要。這篇特別報道反映了我國哪一領域的發展變遷()A.經濟體制B.對外交往C.民主法治D.黨的建設二、材料題21.(9分)請對比下面圖片反映的歷史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寫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題目自擬,史實正確,語句通順,表述完整,體現兩幅圖反映內容的比較)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農民領取聯產承包責任制合同書(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很短的時間內,將有幾萬萬農民從中國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來,其勢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無論什么大的力量都將壓抑不住。-毛澤東材料二:農民拔掉地主立的界碑材料三:“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保?)(1分)建國初,國家在農村推行一項“暴風驟雨”式的改革是什么改革?(2)(2分)材料三選自建國初在農村實施改革時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一部法令,這部法令是什么?它頒布于何時?(3)(2分)這次改革使哪一個階級獲得了解放?何時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這次改革?23.(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人民英雄紀念碑材料二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分)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是哪一次會議通過的?最初修建的目的是什么?有何現實意義?(2)(1分)材料二中的“三年以來”指的是什么歷史時期?(3)(2分)一千八百四十年”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什么大事?對中國產生了什么影響?24.(9分)習近平主席在安徽鳳陽縣小崗村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時強調,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請閱讀以下材料,重溫不同時期黨和政府在農業建設方面的重大舉措。材料一1950年6月,中央中央通過了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土地改革的決議,實行土地改革是為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1953年,中共中央發布《關于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指出要促進農民聯合起來,逐步實行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8年,中央作出《關于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認為人民公社目前是集體所有制,將進一步向共產主義過渡積極地作好準備。-摘編自孫健《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材料二農業生產承包制的實施,解決了幾十年來困擾中國最高決策層的最大難題,即吃飯問題。這一問題的解決,又為非糧種植業騰出了空間,從而豐富了城鄉農副產品供應。農村改革的成功,又推動了城市全面改革的進行。-摘編自蕭冬連《農民的選擇成就了中國改革》請回答:(1)(3分)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出中央人民政府為開展土地改革所公布的法令?概述土地改革所帶來的影響(答出兩點即可)。(2)(3分)材料二中農業生產承包制體現了我國哪次重要會議的精神?哪個地方的農民率先進行農業生產承包制的嘗試?農業生產承包制后來發展為什么制度?(3)(1分)分析上述兩次農村改革的相同點是什么?(4)(2分)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簡要闡述農村改革必須堅持的原則。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5BADBC6-10DCACD11-15BCCBD16-20BDADA21.題目:土地政策的調整(其它符合題意的也可)(1分)1950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進行土地改革。1978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將土地長期分給每家每戶耕種。土地改革是將土地由地主所有變為農民所有,仍是私有;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礎之上。二者都是土地政策的調整,都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8分)22.(1)土地改革(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950年(3)農民1952年底23.(1)會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目的:表達對革命先烈的無限崇敬和緬懷?,F實意義:通過憑吊先烈,對人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2)解放戰爭時期。(3)事件:鴉片戰爭。影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4.(1)法令:《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影響:①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②農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