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升初文言文閱讀_第1頁
2023年小升初文言文閱讀_第2頁
2023年小升初文言文閱讀_第3頁
2023年小升初文言文閱讀_第4頁
2023年小升初文言文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升初復習)談杭州民辦小升初文言文閱讀

本人作為一線語文老師,現就小學升中學有關文言文閱讀方法同大家交流一下,

概括起來完畢課外文言文閱讀題,規定掌握如下幾點方法:解讀文言文文本,

應分三步進行:一方面要認真仔細地通讀全文,把握大意。即集中注意力瀏覽文

段一遍,大約明了是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前因后果如何,

誰說了什么話,可以讀懂個六七成即可進入下一步。另一方面,細看題目,研讀

字詞,。在這一步中,需要一一貫徹問題中的字、詞、句在材料中的相應位置,

一般來說,運用所學的知識,較容易的問題可以在這一步中完畢。其三,再讀全

文,加深理解。這一步是從更高的層次上認知全文,既能加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

又能對前兩步出現的偏誤做出糾正,這是一個進一步兼復核的過程。

下面給大家推薦四篇文言文給各位同學參考學習:

(一)文征明習字《書林紀事》

【原文】文征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人進。平生于書,未嘗茍

且,或答人簡札,少不妥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閱讀訓練】

1.解釋卜.面句中加點的詞

①書遂大進②或答人簡禮

2.將“少不妥意,必再三易之不厭”譯成現代漢語。

譯文

3.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

二、司馬光好學《三朝名臣言行錄》

【原文】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

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

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立即,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閱讀訓練】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患記問不若人②迨能倍誦乃止

2.翻譯

書不可不成誦,或在立即,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三.)張無垢勤學《鶴林玉露》

【原文】張無垢謫橫浦,寓城西寶界寺。其寢室有短窗,每日昧爽執書立窗下,就

明而讀。如是者十四年。洎北歸,窗下石上,雙趺之跡隱然,至今猶存。

【閱讀訓練】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張無垢謫橫浦②每日昧爽輒執書立窗下

③就明而讀④如是者十四年

2.翻譯雙趺之跡隱然,至今猶存。

譯文:

3、這個故事敘述張九成勤奮學習的事跡。“天才出自勤奮”這是古今學者通過

實踐總結出來的真理,請舉出幾個古今中外的有關這個方面的例子。

四、七錄《明史?張溥傳》

【原文】溥幼好學,所讀書必手鈔,鈔已朗誦一過,即焚之,乂鈔,如是者六七始

已。右手握管處,指掌成繭。冬日手皴日沃湯數次,后名讀書之齋曰:“七錄”。

【閱讀訓練】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所讀書必手鈔②如是者六七始已

③日沃湯數次④后名讀書之齋曰…

2、翻譯句子。

如是者六七始已

杭州民辦小升初文言文閱讀

一、軼事十則

(一)粟粥養菜

宋,范仲淹,少與友人在長白山僧舍修學,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盛之,經宿①遂凝,

刀割為四塊。早晚取二塊,斷并菜②十數莖于盂③,暖而啖④之。如此者三年,后登進士,為

兵部尚書,謚文正公。

[注:①宿:X泣宵,夜。②養(ji)菜,一種野菜。③盂,yU,一種圓口器皿。④啖,加

n吃,]

1.加黑字解釋錯誤的?項是()

A.惟煮粟米二升惟:只。

B.經宿遂凝遂:就。

C.暖而啖之暖:曖和。

D.謚文正公謚:shi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被加的有褒貶意義的稱號。這里用作動詞。

2.這段文字表達的主旨是:

(二)不展家書

宋,胡諼(yuan),布衣時,與孫明復、蔡守道為友,讀書泰山,攻苦,食淡,終夜不寐。

十年不歸,得家書,見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澗,不復展讀,不欲分其心也。

1.判斷下面語句翻譯是否對的()

“讀書泰山,攻苦,食淡”一一在泰山中讀書,攻讀勤苦,飯食粗淡。

2.下面詞語,哪幾項能概括語段中胡諼的性格()

A.勤奮B.不怕清苦C.持之以恒

D.謙虛E.不顧家室F,專心致志

(三)鑄硯示志

宋,桑維翰,人丑形怪,身短面長。常臨鑒自奇曰:“七尺之軀,不如一尺之面。”屢舉

進士,試官惡其姓與“喪”同音,不取。或勸改業,翰乃自鑄鐵硯以示人曰:“硯穿則易」

卒以進士及第。

1.加黑字解釋錯誤的兩項是()

A.常臨鑒自奇鑒:鏡子。

B.屢舉進士舉:推舉,推薦。

C.試官惡其姓惡:wii厭惡,討厭。

D.或勸政業或:有的人。

E.翰乃自鑄鐵硯以示人示:給人看。

F.硯穿則易。易:容易。

G卒以進士及第卒:終于。及第:科舉時代考試中選。

2.下面對文意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桑維翰為自己的相貌感到自卑。

B.桑維翰是一個有志氣,有毅力的人。

C.試官是一個昏庸的官員。

(四)系劍冢樹

吳,季札,出游上國①,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

獻。還至徐,徐君已死,乃解寶劍,系徐君冢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與乎?”

季子F1:“不然.始,吾心己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

[注:①上國:春秋時;對吳楚而言齊晉等中原之國,稱為“上國”門

1.加黑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出游上國游:交游,往來。B.過徐君過:訪,探望。

C.系徐君好季札劍好:認為……好。D.口弗敢言啊:不。

E.系徐君冢樹而去家:墳墓。F.豈以死倍吾心哉倍:通“背”,違反。

2.畫線語句翻譯不妥的一項是()

A.“為使上國,末獻”——出使上國,沒有獻出寶劍。

B.“尚誰與乎”一一還給誰呢?(與,給;賓語“誰”前置。)

C.“吾心已許之”一一我的心已許給了他。

(五)不責碎玉吏

宋,韓琦,在大名①日,有人獻玉盞二只,表里無暇,絕寶也!公以百金答之,永為室

玩。每開宴召客,特設一桌,覆以錦衣。置玉盞其上。一三召漕使②飲,將用之,俄為一吏誤

觸倒其桌,玉盞俱碎。坐客皆愕然,吏伏地待公罪。公神色不動,笑謂客曰:“凡物成毀有數。”

顧吏曰:“汝誤也,非故也,何罪之有?”

[注:①大名,地名,北宋時大名府又稱北京。②漕使,管水道的官吏。]

1.加黑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俄為一吏誤觸倒其桌俄:一會兒。為:被。

B.吏伏地待公罪罪:動詞,治罪。

C.顧吏日顧:回頭看。

D.汝誤也,非故也故:事故。

2.判斷下列語句翻譯正誤。

A.“永為室玩”------長期地作為室中的玩物。()

B.“覆以錦衣”一一用華美彩色的飾布蓋在桌上。()

C.“凡物成毀有數”一一所有的東西形成、毀壞都有定數。()

D.“何罪之有”一一什么罪他有呢?()

(六)抱璞自泣

楚,卞和,游荊山,得璞玉①,奉獻武王。王使人相之曰:“石也。”以和為詐,而刖②其

左足。及文王即位,和復奉獻之,王使人相之曰:“石也。”又以和為詐,而刖其右足。及成

王立,和乂欲獻,恐見害,乃抱璞哭于荊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繼之以血。成王聞之,使人

問之:“天下刖者多矣,子奚泣之悲耶?”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

士而名之以誑,吾是以悲。”隨使獻玉。王使玉人琢其璞,果得美玉,遂命之曰:“和氏壁”。

(注:①璞(pu)玉,沒有雕琢過的玉石②刖(yu。,斷足之刑。)

1.加黑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恐見害見:表被動譯為“被二

B.三日三夜泣盡泣:哭泣。

C.子奚泣之悲耶奚:xi,為什么。

D.寶玉而題之以石題:題名,命名。

E.貞士而名之以誑誑:kudng,欺騙。

F.吾是以悲是以:“以是”的倒裝。是:這,此。

2.下面語句翻譯是否對的?

“以和為詐”一一(王)認為卞和是(在)欺詐。()

3.“吾是以悲”一句中的“是”指代的內容是:(請用文中語句回答)

(七)強項盡忠

后漢,董宣,為洛陽令湖陽公主蒼頭①白Fl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公主出行,

以奴醪乘②。宣候之,乃駐車叩馬③,以刀畫地,大言數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主即

還宮訴帝④。帝使宣叩頭謝主,宣不從,強使頓之,宣兩手據地,終不愿俯。因賴(chi)“強

項⑤令”,出。

(注:①蒼頭,奴仆。②醪乘(sh^ng),古代乘車在車上右側陪乘的人,③叩馬,攔馬。

④帝,漢光武帝劉秀。⑤項,脖子J

1.加黑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因匿主家匿:ni,躲藏。

B.宜候之候:等候。

C.大言數主之失數:shU數落、指責。

D.因格殺之因:副詞,于是、就。格:打、斗。

E.帝使宣叩頭謝主謝:感謝。

F.強使頓之頓:叩、?磕。

2.判斷翻譯正誤。

A.“主即還宮訴帝”一一公主立即回到皇宮向皇帝告狀。

B.“因敕'強項令',出"一一(帝)于是稱他為“強項令”,讓他回去了。

3.概括董宣的性格特性:

(A)號殿上虎

宋,劉安世,廷諫,至犯雷霆之怒①,則執簡卻立。待天威少霽,復前極論,一時奏對,

且前且卻者,或至四五,殿庭觀者汗出竦聽。眾目公,號曰“殿上虎”。

[注:①雷霆之怒,指帝王憤怒、發作。下句中的“天威”與此意同。]

1.加黑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廷諫,至犯雷霆之怒廷:名詞作狀語,在朝廷上。犯:冒犯,觸犯。

B.執簡卻立簡:即“笏”,大臣上朝手執的狹長板子。卻:退。

C.天威少霽少:通”稍?。霽:雨過天睛,此指氣消。

D.復前極論前:動訶,上前。極論:極力論爭。

E.汗出竦聽竦:sbng,肅敬。

F.眾目公目:名詞用作動詞,看著。

2.“廷諫”中的“廷”與“殿庭觀者”中的“庭”意思是不是相同?(請查字典后回

答)

3.劉安世為什么被稱“殿上虎”?

4.翻譯文中畫線語句。

(九)儉嗇老

漢時有人,年老無子,家富,性儉嗇。惡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管理產業,聚斂

無膜,而不敢自用。或人從之求丐,不得已而入內取十錢自堂而出,隨步輒①減,比②至于

外,才余半在,閉目以授乞者。尋③復囑云:“我傾家贍君,慎勿他說④,復相效而來!”

老人俄死,貨財沒官。

[注:①輒zh6,就。②比:等到。③尋:接著。④他說:外傳。]

1.加黑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侵晨而起侵:漸近。侵晨,天剛要亮。

B.聚斂無傕魘:(ydn)滿足。

C.閉目以授乞者以:把,其后省略了“之"代錢C

D.我傾家贍君贍:shdn,贍養。

2.判斷語句翻譯的正誤。

A.“惡衣蔬食”一一穿破舊的衣服,以草菜為食物。

B.“或人從之求丐”一一有個人跟著他,向他乞討。

C.“自堂而出,隨步輒減”一一從堂屋走出,隨著腳步減少(準備送給乞者的錢)

D.“貨財沒官”一一財產沒有交給官家。

3.老人給了乞者多少錢?()

4.“閉目以授乞者”中“閉目”的細節與“我傾家贍君”這樣的人物語言,表現了“老

人”的什么特點?

(十)諸小兒取李

王戎①七歲,嘗與諸小兒戲。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

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①王戎,西晉人,“竹林七賢”之一?]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黑字:

A,嘗與諸小兒戲()()

B.諸兒競走取之()()

C.取之信然()()

2.翻譯“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一句。

3.這個小故事要說明的是:

二、許允婦故事三則

(一)許允婦捉夫裾

許允婦是阮衛尉女①.德加妹②,奇丑。交禮竟,允元復人理,家人深認為憂。會允有客

至,婦令婢視之,還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③。婦云:“無憂,桓必勸入。”桓果

語許云:“阮家既嫁丑女與卿,故當故意,卿宜察之。”許便回入內,既見婦,即欲出。婦料

其此出無復入理,便捉裾停之。許因謂曰:“婦有四德④,卿有其兒?”婦曰:“新婦所

乏唯容爾。然士有百行⑤,君有幾?”許云:“皆備。”婦曰:“夫(0)百行以德為首,君

好色不好德,何謂皆備?”允有慚色,遂相敬重。

[注:①許允,三國時魏人,官至領軍將軍,后被司馬師所害。阮衛尉,姓阮名共,衛尉

是官名。②德加,阮衛尉之子,官至河內太守。③桓范,官至大司農。④四德:指婦德、婦言、

婦容、婦功(紡織)。⑤百行(xlng):泛指各種好品行。]

1.加黑實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會允有客至會,正好、恰巧。

B.婦令婢視之婢,bi,使女。

C.還答曰還,hudn,回來。

D.桓果語許云果,結果。

2.加黑虛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既見婦既:將要。B.婦料其此出其:指代許允。

C.許因謂F1因:于是.D.遂相敬重遂:于是,從此。

3.畫線語句理解不對的的一項是()

A.”交禮意,允無復入理”一一婚禮結束后,許允己不再有進入洞房的也許。

B.“故當故意,卿宜察之”一一肯定是有用意的,你應當細心體察。

C.“便捉裾停之”一一就拉住許允的衣襟要他停下。

D.“婦有四德,卿有其兒”一一許允的媳婦應當有科德,你有其中幾條呢?

4.選段開頭“家人深認為憂”的因素是:此事之后家人還擔憂嗎?

因素是:(用文中語句回答)

(二)許允婦誡夫免禍

許允為吏部郎①,多用其鄉里,魏明帝遣虎賁②收之。其婦出誡允曰:“明主可以理奪,

難以情求。”既至,帝問之,允對日:“‘舉爾所知’(《論語?子路)》。臣之鄉人,臣所知也。

陛下檢校,為稱職與否,若不稱職,臣受其罪。”既檢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釋。允衣服敗

壞,詔賜新衣。初允被收,舉家號哭。阮新婦③自若,云:“勿憂,尋還。”作粟粥待。頃之,允

至。

[注:①吏部郎,主管官吏任免、升降的部門的官員。②虎賁,官名,皇宮中衛戍部隊的

將領。③阮新婦,即許允婦,姓阮。]

1.加黑實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遣虎賁收之收:逮捕。B.其婦出誡允日誡:告誡。

C.明主可以理奪可:可以。以:用。奪:使改變。

D.允衣服敗壞敗:失敗。F.勿憂,尋還尋:不久。

2.畫線語句翻譯錯誤的一句是:()

A.“多用其鄉里”一一較多地重用了他同鄉的人。

B.“舉爾所知”一一舉薦你所了解的人。

C.”陛下檢校,為稱職與否”一一陛下(可以)核查,(看他們)是否稱職。

D.“皆官得其人”一一都是和官僚相好的那些人。

3.許允被收,“阮新婦自若”的重要因素是:()

A.由于她知道許允沒有任用壞人和親信

B.由于她知道許允會用孔子的話辯解

C.由于她知道魏明帝是能聽進道理的人

D.由于她知道許允衣服破舊會感動明帝

(三)許允婦教子免禍

許允為晉景王①所誅.門生②走入告其婦。婦正在機中,神色不變,曰:“蚤③知爾耳。

門人欲藏其兒,婦曰:“無豫諸兒事。”后徒居墓所,景王遣鐘會④看之,若才流及父,當收。

兒以咨母,母曰:''汝等雖佳,才具不多,率胸懷與語,便無所憂;不須極哀,會止便止;又

可少問朝事兒從之。會反,以狀對,卒免。

[注:①晉景王,即司馬師。②門生,兩晉、南北朝時依附于世家豪族的人。③蚤,通''早

④鐘會,三國時魏人,官至司徒。]

1.加黑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門生走入告其婦走入:跑進(內室)。

B.無豫諸兒事無豫:不關。

C.景王遣鐘會看之之:代許允的妻子及孩子。

D.汝等雖佳汝等:你們幾個。

E.才具不多具:才干。

F.會止便止會:正好。

2.畫線語句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婦正在機中”一一許允的妻子正在機上紡織。

B.“蚤知爾耳”一一早就知道會這樣的。爾,代詞”這二

C.“后徙居墓所”一一后來搬家到許允的墳場居住。

D.“若才流及父”一一假如才干的品級趕得上其父。流,品級。

E.“兒以咨母”一一孩子們為鐘會要來之事向母親請教。

F.“率胸懷與語”一一敞開胸懷和“話匣子”。

3.翻譯“會反,以狀對,卒免”一句。

4.總覽《許允婦故事三則》說說許允的妻子是如何一個人。

三、《世說新語》故事八則

(一)小時了了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①及中表

②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日:“我是李府君③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

④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⑤與君先人伯陽⑥有師資之尊⑦,是,仆與君奕世⑧為

通好也。”元禮及來賓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鞋(W百)后至,人以其語語(yfi)之。魅口:“小

時了了⑨,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涯大跋躇⑩

[注:①清稱:有清高的名稱。②中表,古代父親姐妹的兒女為外表,母親兄弟姐妹的

兒女為內表,合稱中表。③府君,李元禮曾任漁陽太守,故稱“府君。”④仆,對自己的謙稱。

⑤仲尼,孔子的字。⑥伯陽,即老子,姓李。⑦師資之尊,指禮尊對方為師的敬意。相傳孔子

曾問禮于老子。⑧奕(yi)世,累世。⑨了了,聰明、懂事。⑩躡踏(cujl),恭敬而不安的

樣子。]

1.判斷畫線詞語解釋的正誤。

A.詣門者一一登門拜訪的人()

B.乃通一一(看門人)才肯通報()

2.“人以其語語之”句中,“其”指代(),“之”指代(),第一個“語”是()

詞性,第二個“語”是()詞性。

3.結尾處陳題為什么“人跟踏”?

(-)割席分坐

管寧、華歆(xin)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

同席讀書,有乘軒冕①過'】者,寧讀如故,歆廢書②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③

也.”

[注:①軒冕,指官員乘坐的車。②廢書,廢止讀書。③友,舊說同學為朋,同志為友。]

1.管寧為什么說華欲不是自己的“友”?

(三)荀巨伯看友人疾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①賊攻郡。友人語(yu)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巨伯曰:“大

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

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一郡并獲全。

[注:①胡:古代對北方和西方各民族的泛稱。]

1.加黑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值胡賊攻郡值:正趕上。

B.子可去去:拜別。

C.不忍委之委:委曲。

D.遂班軍而還班:調回或調動軍隊。

2.試簡評本段主旨。

(四)張吳興虧齒

張吳興年八歲,虧齒,先達①知其不常②,故戲之曰:“君口中何為開狗竇③?”張

應聲答曰:“正使君輩從比中出入。”

[注:①先達,有德行學問而乂聲位顯達的前輩。②不常,才干不凡。③竇,洞。]

1.張吳興的“不常”,從文中哪里可見?

(五)阿翁以子戲父

張蒼梧是張憑之祖,嘗語憑父曰:“我不如汝。”憑父未解所以,蒼梧曰:“汝有佳兒

憑時年數歲,斂手①曰:“阿翁,訴②宜以子戲父!”

【注:①斂手,拱手,②通外,副詞,表反問,“哪一”、“怎能”?]

1.本段主旨是什么?

(六)玉鏡臺聘婚

溫公①喪婦,從姑②劉氏,家值亂離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屬③公覓婚。公密有

自婚意,答云:“佳婿難得,但如解比云何?”姑云:“喪敗之馀④,乞粗存活,何敢希

汝比?”卻少日,公報姑云:“已覓得婚處,門第粗可,婿身名宦,盡不減嬌。”因下玉鏡

臺一枚。姑大喜。既婚,交禮⑤,女以手披紗扇,撫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⑥,果如所卜。”

玉鏡臺,是公為劉越石⑦長史,北征劉聰所得。

[注:①溫公,即溫際(pido)o②從姑,堂姑。③屬,通“囑”④馀,同“余二⑤交禮,

行交拜之禮。⑥老奴,對年老男子的戲稱。⑦劉越石,西晉大將軍。]

1.加黑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公密有自婚意密:私下里。

B.但如嬌比云何但:但是。比:類,同樣的。

C.乞粗存活粗:馬馬虎虎。

D.女以手年披紗扇扳:掀開。紗扇:遮面的紗巾。

2.判斷下列語句理解的正誤。

A.“姑以屬公覓婚”一一堂姑把女兒托給溫公,讓他給(女兒)找個夫婿。()

B.“何敢希汝比"一一哪敢希求和你相比?(;

C.“婿身名宦”一婿出身于有名型的官宦之家。()

D.“盡不減矯”一一都不比我差。()

(七)石崇與王愷爭豪

石崇與王愷爭豪,并窮綺麗,以飾輿服。武帝①,愷之甥也,每助愷。嘗以一珊瑚樹,高

二尺許,賜愷,枝柯扶疏②,世罕其比。愷以示崇,崇視訖③,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愷

既惋借,又認為疾己之寶,聲色甚厲。崇曰:“局限性恨④,今還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樹,

有三尺四尺、條干絕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愷許比甚眾.愷惘然自失。

[注:①武帝:晉武帝司馬炎。②柯,草木的枝莖。扶疏,枝味茂盛下垂的樣子。③訖,p

i完了。④恨,遺憾。]

1.加黑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石崇與王愷爭豪豪:富有

B.并窮綺麗并:一起,都。窮,用盡。

C.以飾輿服輿:車

D.愷以示崇示:給...看。

E.命左右悉取珊瑚枕悉:小心地。

F.如愷許比甚眾許:表約數。比:類,同樣的。

2.補出這個句子中省略的詞語,并解釋加黑字。

又認為疾己之寶。

3.王愷的身份是:

4.結尾處王愷為什么露出了失意的樣子?

(A)殷仲堪屏人

王緒數讒殷荊州①于王國寶,殷甚患之,求術于王東亭。()曰:“卿但數詣!王

緒,往輒屏人,因論它事。如此,則二王之好離矣。”殷從之。國寶見王緒,問曰:比③與仲

堪屏人何所道?”緒云:“故是常往來,無它所論。”國寶謂緒于己有隱,果情好日疏,讒

言以息。

[注:①殷荊州,即殷仲堪。②詣,至%特指到尊長那里去。③比,近來。]

L加黑訶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王緒數讒殷荊州數:shfi數次,量詞。讒:講壞話。

B.殷甚患之患:憂慮。

C.卿但數詣王緒但:只。數:shud屢次。

D.往輒屏人往:去了。輒,就。屏:blng,退;使...退。

2.①文中括號處省略的說話人是(K

②“故I是|常往來“停頓是否恰當?()翻譯此句。

3.補出“讒言以息”中省略的詞語。

四、前倨后恭

裴佶少時,姑夫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會其朝退,深嘆曰:“崔昭何人,眾口

稱美?此必行賄者也。如此安得不亂?”言未竟,閽者①報壽州崔使君候謁(地)。

姑父怒呵閽者,將鞭之。良久,束帶強出。須臾②,命茶甚急,又命酒撰③,又令秣馬、飯仆。

姑曰:“前何倨④而后何泰也!”及入門,有得色,揖倍曰:“且憩學院中。“佶末下階,出

懷中一紙,乃昭贈官幺它(U6)千匹。

[注:①閽(hUn)者,守門的人。②須臾,很短的時間。③饌,zhuGn,食物,多指美食。

④倨,亞,傲慢。)

1.加黑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姑夫為朝官,有雅望雅望:好名聲。

B.言未竟竟:居然。

C.壽州崔使君候謁候謁:等候拜見。

D.將鞭之鞭:名詞用作動詞,鞭打。

E.又令秣馬、飯仆飯:使動用法,讓……吃飯。

F.及入門,有得色門:內室之門。得:得意。

2.判斷下列語句理解的正誤。

A.“崔昭何人,眾口稱美”一一崔昭是什么人,大家都稱贊他?()

B.”良久,束帶強出”一一過了好長時間,(姑夫)力系上腰帶,勉強地到前廳見客。

C.“前何倨而后何恭也”一一起初是何等傲慢,后來乂是何等的恭敬呀!()

3.在括號處補出句中省略的成份。

A.佶至宅看其姑,會其退朝,()深嘆日

B.及()入門,有得色

C.佶末下階,()出懷中一紙

4.請各用一句話,回答下列問題:

A.“姑父”為什么氣憤地呵斥看門人,又要鞭打他?

B.“姑父”后來為什么對崔昭那么殷勤?

C.“姑父”是一個如何的人?

五、冉氏烹狗記(片斷)

縣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輒搏噬(shi)之,往往為所傷,傷則主人躬詣謝罪,出財

救療之,如是者數矣。冉氏以是頗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殺,故置之。

劉位東謂余日:“余嘗夜歸,去家門里許,群狗獵貓①吠,冉氏狗亦迎而吠焉。余以柳枝

橫掃之,群狗皆遠立,獨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幾(ji)傷者數矣。余且斗且行,過冉氏門而東,

且數十武②,狗乃止。當是時,身憊甚,幸狗漸遠。憩道旁,良久始去,狗猶望而吠也。笠歸,

念此良狗也,藉令③有仇盜夜往劫之,狗拒門而噬,雖數人能入咫尺地哉!聞冉氏頗患苦

此狗,旦④若遇之于市,必囑之使勿殺;此狗累干金不可得也。居數日,冉氏之鄰至,問其狗,

曰:‘烹之矣。'驚而詰其故,曰:'日者冉氏有盜,主人覺之,呼二子起,操械共逐之,盜驚

而遁⑤。主人疑狗之不吠也,呼之不應。遍索之,無有也。將寢,聞臥床下,若有微息⑥者,燭

之,則狗也,卷屈蹲伏,不敢少轉側,垂頭閉目,若惟恐人之間其聲息者。'主人日:'嘻!

吾向之隱忍而不之殺者,為其有倉卒一旦⑦之用也,惡⑧知其搏行人則勇,而見盜則怯乎

哉?以是故,遂烹之也

嗟乎!天下之敢于搏人而怯于見賊者,豈獨此狗也哉?

[注:①箱箱(yin),狗叫聲。②且,將近;武,古代以半步為武。③藉(jid)令,假使。

④旦,明早,⑤遁(dU),逃走。⑥微息,細微的喘氣聲。⑦倉卒(cU),勿忙;一旦,一時。

⑧惡(wu),怎。]

1.在括號里填出省略的詞語:

A.()遇行人,輒搏噬之,()往往為所傷。

B.當是時,()身憊甚,幸狗漸遠。()憩道旁……

C.()驚而詰其故,()F1:“日者冉氏有盜”

2.加黑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輒搏噬之輒(zhC):總。搏:撲斗。噬:咬。

B.傷則主人躬詣謝罪躬:親自。詣(yl):到……去。

C.然以其猛也然:可是,表轉折。以,因。

D.幸狗漸遠幸:幸虧、幸爾。

E.烹之矣。驚而詰其故烹(pong):煮。詰(jid):問。

F.遍索之,無有也索:尋找。

G燭之,則狗也燭:名詞用作動詞,拿蠟燭照。

H.不敢少轉側少:通“稍

I.以是故,遂烹之也是:判斷詞“是二遂:于是。

3.畫線語句翻譯有誤的一句是:()

A.“如是者數矣”一一像這樣的情況發生過好幾次了。

B.“冉氏以是頗患苦狗”一一冉氏因此很為此狗憂慮苦惱。

C.“去家門里許”一一進家門里許久。

D.“吾向之隱忍而不之殺者”一一以前我忍著氣沒有殺它的因素

4.故事借狗諷喻了如何的一類人?

六、漢武賞功明白

衛青為大將軍,霍去病始為校尉。以功封侯,青失兩將(jiang)軍、亡翕侯①,功不多,

不益封。其后,各以五萬騎進一步。去病益封五千八百尸,裨校②封侯益邑者六人;而青不

能益封,吏卒無封者。武曾賞功,必視法如何,不以貨賤為高下,其明白如此。后世處此,必

曰:“青久為上將,俱出塞致命③,正④不厚賞,亦當有以慰其心,不然,他日無以使人,”蓋

失之矣。

[注:①亡翕(xl)侯,(衛青手下的)翕侯投降了兇奴。亡,逃跑。②裨(pi)校,副

將。③致命,致力效命④正,縱,即使。]

1.判斷加黑字解釋的正誤。

A.霍去病始為校尉始:才。()

B.功不多,不益封益:增長()

C.后世處此處此:面對此種情況。()

D.俱出塞致命俱:一起。()

2.下列語句翻譯是否對的?

A.“青失兩將軍”一一衛青損失了手下兩位將領的部隊。()

B.“吏卒無封者”一一(衛青手下的)吏卒沒有一個受封的。()

C.”他日無以使人”一一以后無法用人。()

3.作者對“后世”解決此種問題的想法,持如何的態度?

七、孔融父子皆早慧

融幼有異才,年十歲,隨父詣京師。時河南尹李膺(ying)以簡重自居,不妄接士來賓。

敕外自非當世名人及與通家①,皆不得白。融欲觀其人,故造膺門。語門者曰:“我是李君

通家子弟。”門者言之。唇請融,問日:“高明②祖父嘗與仆有恩舊乎?”融曰:“然。

先君孔子與君先人李老君③同德比義,而相師友,則融與幫累世通家。”眾坐莫不嘆息。太中

大夫陳煒后至,坐中以告煒。煒日:“夫人小而聰了,大未必奇。”融日:“觀君所言,將不

早惠乎?”膺大笑曰:“高明必為偉器。”

孔融被收④,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⑤遽容。融謂

使者曰:“冀罪止于一身,兒可得全不⑥?”兒徐進曰:“人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

尋亦收至。

[注:①自非當世名人及與通家:除去當世著名的人物以及和李家世代和諧的人②高明:

對孔融的敬稱③李老君;李耳,老聃④被收:孔融恃才放曠,遭曹操疑忌,加上棉慮乂設計陷

害他,被曹操收審,后處死街頭,妻兒皆被殺⑤了無:一點兒也沒有⑥不:音fbu,通“否”]

1.對下列黑點實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敕外自非當世名人及與通家(敕:命令)

B.皆不得白(白:通報)C.故造膺門(造:拜訪)

D.二兒故琢釘戲(故:故意)

E.了無遽容(遽:慌亂,膽怯)

F.冀罪止于一身(冀:希望)

G兒徐進曰(徐:饅慢地)

H.尋亦收至(尋:不久)

2.對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①夫人小而聰了,大未必奇。②觀君所言,將不早惠乎?

A.①人小時候聰明,長成后未必就有本領

②從您的話聽來,您莫非是自幼聰明的?

B.①人小時候聰明,長大后不一定就奇特

②觀測您的說話,您將不會很早聰明吧?

3.下列加黑詞的意思,古今一致的一項是()

A.眾坐莫不嘆息

B.高明祖父嘗與仆有恩舊乎?

C.大未必奇

D.孔融被收,中外惶怖

E.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

4.“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現常用來比方什么?

八、人有亡跳者①

人有亡秋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也;顏色,竊^也;言語,竊跳也;動作態度,

無為而不竊^也。拍(gO)其谷而得其£夫。他日復見其鄰之子,動作態度無似竊^者。其鄰

之子非變也,己則變矣。變也者無他,有所尤也。

[注:①本文選自《呂氏春秋?去尤》。《列子?說符》也載有這則寓言。亡,丟失。

fu,又讀fl同“斧二②掃:古寫的“掘”字。]

1.加黑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意其鄰之子意:同“臆”,猜想,這里是懷疑的意思。

B.掃其谷而得其谷:坑。

C.他日復見其鄰之子復:第二次。

D.有所尤也尤:懷疑,怨恨

2.下列語句翻譯錯誤的一項是()

A.視其行步,竊£夫也。

看他走路的樣子,像偷斧子的樣子。

B.無為而不竊^也。

沒有同樣行動不像偷斧子的。

C.變也者無他。

自己改變了,沒有別的因素。

D.有所尤也

是由于有所懷恨。

3.這則寓言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九、孫權諭呂蒙讀書

初,權謂呂蒙日:“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

卿治經為博士①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認為大有

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議論,大驚曰:“卿今者才略②,非復吳下阿蒙

③!”蒙日:“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注:博士:古代學官名。②才略:才干見識。③吳下:指長江下游南岸一帶。阿蒙:呂

蒙。]

1.對下列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卿今當涂掌事當涂:即當途,當權之意。

B.蒙辭以軍中多務辭:借故推托。

C.治經為博士治:研究。

D.孰若孤孰:誰,哪個。

E.刮目相待刮:擦。待:等待。

2.對下面句子翻譯對的的一項是()

但當涉獵

A.但是應當仔細地閱讀

B.只是應當仔細地閱讀

C.但是應當粗略地閱讀

D.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

十、紀昌學射

甘蠅,古之善射者,骰弓而獸伏鳥下。弟于名飛衛,學射于甘蠅,而巧過其師。紀昌者,

又學射于飛衛。飛衛曰:”爾先學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紀昌歸,偃臥其妻之機下,以目承

牽挺①。二年之后,雖錐未倒眥而不瞬也。以告飛衛。飛衛曰:“未也,必學視②而后可,視

小如大,視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牝懸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間,浸③大也;三年

之后,如車輪焉。以睹余物,如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桿射之,貫虱之心,而懸不絕。

以告飛衛,飛衛高蹈附膺曰:“汝得之矣。”

[注:①承,接受。牽挺:織布機的機件。全句意為“用兩眼直瞪著織布機的牽挺”。②

視:看的本領,眼力。③浸:漸漸,副詞。]

1.判斷加黑字解釋的正誤,并改正錯誤。

A.骰弓而獸伏鳥下載:張滿弓弩。()

B.爾先學不瞬瞬:眨眼。()

C.視微如著著:著名。()

D.南面而望之南面:在南方。()

E.貫虱之心貫:穿過。()

2。翻譯下面三個句子

A.視微如著

B.南面而望之

C.貫虱之心,而懸不絕。

3.從這則故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4-一、鬼怕惡人

蘇軾

艾子行水,途見一廟,矮小而裝飾甚嚴。前有一小溝。有人行至水,不可涉①顧廟中,而

輒取大王相橫于溝上,履之而去。要有一人至,見之,再三嘆之曰:“神相直有如此褻慢!”

乃自扶起,以衣拂飾,捧至座上,再拜而去。須臾,艾子聞廟中小鬼日:“大王居此為神,享

里人②祭祀,反為愚民之辱,何不施禍以譴③之?”王曰:“然則禍當行后來者小鬼又

日:“前人以履大王,辱莫甚焉,而不行禍;后來之人敬大王者,反禍之,何也?"王曰:

“前人已不信矣,又安禍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惡人也。”

[注:①涉:徒步過河。②里人:鄉里人③譴:處罰」

1.加黑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矮小而裝飾甚嚴嚴:整齊莊嚴。

B.顧廟中顧:回頭看。

C.履之而去履:踏,踩。

D.再拜而去再:兩次。

E.反禍之禍:禍患,劫難,在這里活用作動詞,加禍。

F.鬼怕惡人惡:厭惡。

2.是省略句的一項是()

A.前有一小溝

B.大王居此為神

C.前人以履大王

D.前人已不信矣

十二、老馬之智可用也

管仲、隰朋,從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J乃放

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日:“蟻冬居III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

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于老馬與蟻。今人不知

以其愚心而師圣人之智,不亦過乎?

1.下列對加黑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春往冬反反:同“返”,

B.蟻冬居山之陽陽:山北、水南為陽。

C.夏居山之陰陰:山北、水南為陰。

D.以管仲之圣以:介詞,憑著。

E.不亦過乎過:錯誤。

2.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蟻壤一寸而仞有水

螞蟻的洞穴有一寸高.那么一仞深的地方就有水。

B.至其所不知

碰到他們所不知道的事情

C.不難師于老馬與蚊

不把向老馬和蟻請教當做是困難的事。

十三、晏子使楚

晏子①使楚,晏子短,楚人為小門于入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至狗國者,

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妥從此門。”供者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

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②,張袂③成帷,揮汗成雨,比肩繼踵④而在,何為無人?”

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賢主,不肖者使不肖

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耳」

[注:①即晏嬰,春秋時齊大夫,②閭(歸):古代一閭為二十五家。③袂(m3i):衣

袖。④比肩:肩并肩。繼跑:腳挨腳]

1.加黑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晏子使楚使:出使

B.齊命使各有所主使:使臣

C.楚人為小門于大門之側而延晏子延:邀請

D.嬰最不肖不肖:不才

2.翻譯“然則何為使子?”一句。

3.面對楚國惡意的羞辱,晏子有如何的表現?(用自己的話作答)

十四、此夕臥不易得也

可法督師幾一年,行不張蓋,食不重味,夏不第①冬不裘。軍中值歲除封印,南北文移②

交至,手自批答,夜三鼓,謂軍吏曰:“今夕除夕也索酒試飲。酒未至,復呼曰:“禮賢

館諸秀才當共飲,顧夜已半,可赍(ji)酒分饋之。”吏往,乃獨的。庖人報日中饗士肉已盡,

乃索鹽豉下之。可法素善飲,數斗不亂,軍興以來,竟絕飲,不解衣就寢者七月矣。是夕滿酌,

微醺,隱幾臥。將旦,僚吏畢集③軍門外,門未啟,軍吏遙謂曰:“相公競隱幾臥,奈何?”

知府任民育曰“相公此夕臥,不易得也。勿驚之戒鼓人更擊四鼓。可法寤(wu),天已

曙,大驚,聞鼓聲,怒曰:“何敢亂吾軍法?”傳令縛鼓人斬之。諸將士長跪言:”相公久

勞苦,始得一夕暇,不忍相驚,故亂鼓聲以待。此知府意也。”可法意解,嶇具盥漱,啟門,文

武北向賀畢,將吏上謁,民育更前請罪,可法曰:“公同愛我,奈何以私愛變常法?”乃赦

鼓人,然自是不復隱幾臥矣。

[注:①是:扇子②文移:官府文書③畢集:所有集結。]

1.下列對加黑詞解釋有誤的一項()

A.顧夜已半,可赍酒分饋之(顧:但是,只是)

B.庖人報日中饗(xidng)士肉己盡(饗:犒勞)

C.戒鼓人更擊四鼓(更:更加)

D.亟具盥漱(具:準備)

2.下列句子翻譯確切的一項是()

A.相公競隱幾臥,奈何?相公居然在案幾后躺下了,怎么辦?

B.奈何以私愛變常法?怎能憑借私情來改變通常的法令?

3.任民育為什么要“亂鼓聲以待?”史可法又為什么“大驚”且“怒”?

十五、良桐

工之僑①得良桐②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認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

③,使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

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④,作古款⑤焉;匣而埋諸士。期年抱

之出,以適市。

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僑聞之,嘆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

遂去,人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終。

[注:①工之僑一一虛構的人名。②桐一一又叫白桐、泡桐,木質輕松,是制琴的好材

料,③太常一一古代朝廷掌管祭祀禮樂的官。①篆工一一描寫篆字的工人。⑤古款一一指古

代鐘鼎上所刻的文字J

1.下列加黑字的注音及解釋不對的的一項()

A.斫而為琴zhu6砍削

B.匣而埋諸土xiG用匣子裝

C.以適市shl去、到

D.貴人過而見之guirGn有錢的商人

E.入于宕冥之山dangmfng幽深而乂崎險。

2.下列句中省略,補充不妥的一項是()

A.自以(之)為天下之美也

B.莫不然(之)矣

C.工之僑以(之)歸

D.獻之(于)太常

E.其與(之)亡矣

3,下列加黑詞不屬于詞類活用的一項()

A.弦而鼓之

B.匣而埋諸土

C.易之以白金

4.下列不屬于專有名稱的有()

A.太常B.國工C.篆工D.漆工E.期年

F.樂官G.良桐H.斷紋I.百金

5.下列加黑的字與例句中解釋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使國工視之

A.期年抱之出

B.還之

C.不早圖之

D.入于宕冥之山

E.希世之珍也

十六、狙公

楚有養狙認為生者,楚人謂之狙公。旦日必部分眾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

之實,賦什一以自奉;或不給,則加鞭解焉。群狙皆苦畏之,弗敢違也。

-H,有小狙謂眾狙曰:“山之果,公所樹與?”日:“否也,天生也JH:“非公

不得而取與?”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則吾何假于彼而為之役乎?”言

未既,眾狙皆寤。其夕,相與俟狙公之寢,破柵毀柳,取其積,相攜而入于林中,不復歸。犯

公卒餒而死。

郁離子曰:“世有以術使民而無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覺也,一旦有開之,其

術窮矣.

[注釋]本文寫于元朝末年,在古代寓言的基礎上有新的發明,是一篇包具有反抗意識的

作品。

1.給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狙公()筑()寤()俟()

柳()餒()道揆()

2.下列加黑的字解釋有誤的一組()

A.楚有養狙認為生者舜猴

旦口必部分眾狙于庭提成一部分

賦什一以自奉收取

B.然則吾何假于彼憑借

卒餒而死饑餓

無道揆者道義、法度

C,破柵毀種獸籠

則加鞭基焉鞭打

一旦有開之啟發、開導

3.翻譯最后一段

十七、子路殺虎

孔子嘗游于山,使子路①取水,逢虎于水所,與共戰攬尾得之,內懷中。取水還,問孔

子曰:“上士殺虎如之何?”子曰:“上士殺虎持虎頭。"又問曰:“中土殺虎如之

何?”子曰:“中士殺虎持虎耳。”又問:“下士殺虎如之何?”子曰:“下士殺虎

捉虎尾。”子路出尾棄之,因恚孔子曰:“夫子知水所有虎,使我取水,是欲死我J乃懷石盤,

欲中孔子。

又問:“上士殺人如之何?”子曰:“上士殺人使筆端。”又問曰:“中士殺人如之何?”子

日:“中士殺人有舌端。"又問曰:“下土殺人如之何?”子曰:“下士殺人懷石盤。”子路

出而棄之,于是心服。

[注釋]①子路一一字仲由,一字季路,孔子的學生,性格直爽勇敢。

1.選出下列加黑字注音錯誤的一項()

A.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