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名校2023版高考高中語文近十年
高考高頻文言實詞
"高頻文言實詞”分組練(一)
第一組:識、致、誠、非、及、負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每小題3分)
封倫,字德彝,觀州福人。倫少時,其舅盧思道每言曰:〃此
子智識過人,必能致位卿相。〃開皇末,江南作亂,內史令楊素
往征之,署為行軍記室。素將營仁壽宮,引為土木監。隋文帝至
宮所,見制度奢侈,大怒曰:〃楊素為不誠矣!歹單百姓之力,雕
飾離宮,為吾結怨于天下。〃素惶恐,慮將獲譴。倫曰:〃公當
弗憂,待皇后至,必有恩詔。〃明日,果召素入對,獨孤后勞之
日:〃公知吾夫妻年老,無以娛心,盛飾此宮,豈非孝順。〃素
退問倫日:〃卿何以知之?〃對曰:〃至尊性儉,故初見而怒,
然雅聽后言。后,婦人也,惟麗是好,后心既悅,帝慮必移,所
以知耳。〃素嘆伏曰:〃揣摩之才,非吾所及。〃素負貴恃才,
多所凌侮,唯擊賞倫。驟稱薦于文帝,由是擢授內史舍人。
1.與〃此子智識過人〃的〃識〃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
B.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
C.相逢何必曾相識
D.因笑謂邁日:〃汝識之乎?〃
解析:選B文中的〃識〃意為〃見識〃,B項與之相同。A
項,動詞,識別,覺察。C項,動詞,認識。D項,動詞,記住。
2.與“必能致位卿相"的"致”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
B.書問致簡,益用增勞
C.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D.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解析:選A文中的〃致〃意為〃達到〃,A項與之相同。B
項,副詞,最,極。C項,動詞,招致,招來。D項,動詞,表
達。
3.與〃楊素為不誠矣〃的〃誠〃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竭誠則吳越為一體
B.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C.至誠高節,埋沒無聞
D.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解析:選C文中的〃誠〃為形容詞,有〃真誠、忠誠〃之
意,c項與之相同。A項,名詞,誠心。B項,連詞,表假設推
論,果真,如果。D項,副詞,表肯定,確實,的確。
4.與〃盛飾此宮,豈非孝順〃的〃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B.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
C.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D.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解析:選C文中的〃非〃意為〃不是〃項與之相同。A
項,形容詞,不對,錯誤。B項,介詞,除了,除非。D項,形
容詞的意動用法,認為……不對,可譯為〃譏評,責難〃。
5.與〃揣摩之才,非吾所及〃的〃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懷王悔,追張儀,不及
B.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
C.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
D.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解析:選D文中的〃及〃意為〃比得上〃,D項與之相同。
A項,動詞,追趕上。B項,動詞,涉及。C項,介詞,等到。
6.與〃素負責恃才”的〃負〃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B.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
C.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D.相如度秦王雖箭,決負約不償城
解析:選B文中的〃負〃意為〃憑借,倚仗〃,B項與之相
同。A項,動詞,擔負、承擔,此處為使動用法。C項,動詞,
辜負,對不起。D項,動詞,背棄,違背。
參考譯文:
封倫,字德彝,觀州蕉縣人。封倫年少的時候,他的舅舅盧
思道常常說:〃這孩子聰明見識超過一般人,將來必定官至卿相。〃
開皇末年,江南發生叛亂,內史派楊素前去征伐叛軍,委任他擔
任行軍書記官(記室)。楊素將要(負責)營建仁壽宮,(被)召回擔任
土木工程建筑監督。隋文帝來到仁壽宮住所,看到宮殿規模宏大,
奢侈浪費,大為惱怒,說:〃楊素是不忠誠老實的!用盡百姓的
財力,裝修宮殿,替我在天下百姓中結下怨恨。〃楊素非常害怕,
擔心將(因此)遭到貶謫。封倫說:〃你應當不要擔心,等到皇后
來到,對你必定有所恩賜。〃第二天,楊素果然被召入宮答對,
獨孤皇后慰勞楊素說:〃你知道我們夫妻年老,沒有什么可以用
來散心,隆重地裝修了這座宮殿,難道不是對我們的孝順嗎?〃
楊素退朝下來問封倫道:〃你憑什么知道皇后會恩賜我?〃封倫
說:〃皇上生性儉樸,因此當初一見宮殿的宏大華麗就發怒,但
是皇上向來聽從皇后的話。皇后是一個婦人,只喜好華麗,皇后
內心如果高興,皇上的心思也一定因此而改變,這就是我知道的
原因。〃楊素嘆息佩服道:〃忖度、估量的才能,我是比不上的。〃
楊素依仗榮貴和有才能,對人大多欺凌售辱,只有對封倫十分賞
識。(楊素)多次在皇上面前稱贊舉薦封倫,因此封倫被破格提升
為內史舍人。
第二組:涉、素、若、道、歸、兵、勝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每小題3分)
張欣泰,字義亨,竟陵人也。欣泰少有志節,不以武業自居,
好隸書,讀子史。辟州主簿,歷諸王府佐。世祖與欣泰早經款遇,
及即位,以為直閣將軍,領禁旅。欣泰通涉雅俗,交結多是名素。
建武二年,虜圍鐘離城。欣泰為軍主,隨崔慧景救援。虜既為徐
州軍所挫,更欲于邵陽洲筑城。慧景慮為大患。欣泰曰:〃虜所
以筑城者,外示夸大,實懼我躡其后耳。今若說之以彼此各愿罷
兵,則其患自息。〃慧景從之,遣欣泰至虜城下具述此意。及虜
引退,而洲上余兵萬人,求輸五百匹馬假道,慧景欲斷路攻之。
欣泰說慧景曰:〃歸師勿遏,古人畏之。死地之兵,不可輕也;
勝之既不足為武,敗則徒喪前功。不如許之。〃慧景乃聽虜過。
7.與〃欣泰通涉雅俗〃的〃涉〃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
B.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
C.早知涉世真成夢,不棄山田春雨犁
D.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
解析:選C文中的〃涉〃意為〃接觸,經歷〃,C項與之
相同。A項,動詞,進入,至!B項,動詞,漫步,散步。D項,
動詞,渡,過。
8.與〃交結多是名素〃的〃素〃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且相如素賤人
B.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c.吾心獨以儉素為美
D.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解析:選A文中的〃素〃意為〃本來,向來〃,A項與之
相同。B項,形容詞,白色的。C項,形容詞,樸素的,不加修
飾。D項,副詞,白白地。
9.與〃今若說之以彼此各愿罷兵〃的〃若〃意義相同的一項
是()
A?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B.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
C.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D,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解析:選B文中的〃若〃意為〃如果,假如〃,B項與之相
同。A項,動詞,像。C項,代詞,你們。D項,動詞,及,比
得上。
10.與〃求輸五百匹馬假道〃的〃道〃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有狼當道,人立而啼
B.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c.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
D.聞操已向荊州,晨夜兼道
解析:選A文中的〃道〃是名詞1意為〃道路〃,A項與
之相同。B項,名詞,風尚。C項,動詞,取道。D項,動詞,
走路,趕路。
11.與〃歸師勿遏,古人畏之〃的〃歸〃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0
A,后五年,吾妻來歸
B.江表英豪咸歸附之
C.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
D.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
解析:選C文中的〃歸〃意為〃返回〃,C項與之相同。A
項,動詞,女子出嫁。B項,動詞,歸依、歸屬。D項,動詞,
歸到一處,匯聚。
12.與〃死地之兵,不可輕也〃的〃兵〃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0
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
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
C.兵旱相乘,天下大屈
D.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
解析:選D文中的〃兵〃意為〃士兵",D項與之相同。A
項,名詞,兵器。B項,名詞,軍隊。(:項,名詞,戰爭。
13.與〃勝之既不足為武〃的〃勝〃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B.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C.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
D.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解析:選B文中的〃勝〃意為〃戰勝,取勝〃,B項與之相
同。A項,形容詞,盛大的。C項,動詞,禁得住,能承受°D
項,副詞,盡,完。
參考譯文:
張欣泰,字義亨,竟陵人。張欣泰從小有志向氣節,不想把
武將職業作為自己的身份,喜歡隸書,愛讀諸子著作和史書。張
欣泰被征召為州主簿,歷任各王府的佐官。齊世祖與張欣泰早年
就已經有誠摯的交往,等到自己登上帝位,就讓張欣泰擔任直閣
將軍,統領禁衛軍。張欣泰與雅俗之士都有接觸,交往的多是名
±o建武二年,北魏的軍隊圍困鐘離城。張欣泰擔任中軍主將,
跟隨崔慧景前去救援。北魏的軍隊已被徐州駐軍所挫敗,又想在
邵陽洲修筑城堡。崔慧景擔心會造成更大的危害。張欣泰說:〃北
魏之所以修筑城堡,對外是想虛張聲勢,實際上是怕我們跟隨在
后面(襲擊他們)。現在如果用雙方都愿意停止對抗的(建議)來勸
說他們,那么這個危害自然就消除了。〃崔慧景聽從了他的建議,
派張欣泰到北魏軍隊駐守的城下詳細說明這個意思。等到北魏士
兵開始撤退,而邵陽洲上面還剩下一萬士兵,北魏士兵請求送給
(齊軍)五百匹馬(作為條件)借道撤退,崔慧景想斷其歸路攻擊他
們。張欣泰勸崔慧景說:〃撤退的軍隊不要阻攔,古人對此也很
畏懼。陷于絕境的士兵,不可以輕視(他們);戰勝他們已不值得
稱作勇猛,敗給他們就白白地使前功盡棄。不如答應他們的請求。〃
崔慧景于是聽任北魏士兵撤退而去。
第三組:如、去、國、內、即、微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每小題3分)
李善長,字百室,定遠人。少讀書,有智計,習法家言,策
事多中。太祖為吳王,拜右相國。善長明習故事,裁決如流。又
嫻于辭令,太祖有所招納,輒令為書。前后自將征討,皆命居守,
將吏帖服,居民安堵,轉調兵餉無乏。嘗請榷兩淮鹽,立茶法,
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既復制錢法,開鐵冶,定魚稅,國用益
饒,而民不困。
善長外寬和,內多仗刻。參議李飲冰、楊希圣,稍侵善長權,
即按其罪奏黜之。與中丞劉基爭法而詬,基不自安,請告歸。貴
富極,意稍驕,帝始微厭之。四年以疾致仕,賜臨濠地若干頃。
14.與〃裁決如流〃的〃如〃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遂絕齊,使使如秦受地
B.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C.先生如其指,內狼于囊
D.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解析:選D文中的〃如〃意為〃如同,好像",D項與之
相同。A項,動詞,往,到……去。B項,動詞,比得上,趕得
±oC項,介詞,按照。
15.與〃去其弊政〃的〃去〃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欲呼張良與俱去
B.為漢家除殘去穢
C.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D.去北軍二里余,同時發火
解析:選B文中的〃去〃意為〃除掉,去掉〃,B項與之相
同。A項,動詞,離開。C項,形容詞,過去的。D項,動詞,
距離。
16.與〃國用益饒,而民不困〃的〃國〃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0
A.逝將去女,適彼樂國
B.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C.六國互喪,率賂秦耶
D.等死,死國可乎
解析:選B文中的〃國〃意為〃國家〃,B項與之相同。A
項,名詞,地區,地域。C項,名詞,諸侯國。D項,名詞,國
事。
17.與〃善長外寬和,內多伎刻〃的〃內〃意義相同的一項
是()
A.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
B.內立法度,務耕織
c.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
D.亡走趙,趙不內
解析:選C文中的〃內〃意為〃內心〃,C項與之相同。A
項,通"納",接納。B項,名詞活用作狀語,在國內。D項,
通〃納〃,接納,收容。
18.與〃即按其罪奏黜之〃的〃即〃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項伯即人見沛公
B.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C.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
D.即謀單于,何以復加
解析:選A文中的〃即〃表時間的相連,意為〃立即,就〃,
A項與之相同。B項,動詞,靠近。C項,動詞,登上(帝位)。D
項,連詞,如果、假設。
19.與〃帝始微厭之〃的〃微〃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猥以微賤,當侍東宮
B.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c.微察公子,公子顏色愈和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解析:選B文中的〃微〃表程度,意為〃稍微,微微,略
微",B項與之相同。A項,形容詞,地位卑微。C項,副詞,
暗暗地,隱約地。D項,用來表示一種否定的假設或條件,(假
如)沒有。
參考譯文:
李善長,字百室,定遠人。從小讀書,有智謀,學習法家學
說,預料事情多能料中。太祖任吳王,拜任李善長為右相國。李
善長了解熟悉典章制度,裁定決斷各種事務都非常明快流暢。他
又嫻于辭令,太祖要招納什么人才,常常命李善長書寫文告書信。
前前后后凡是親自帶兵出去征討,太祖都命李善長留守后方,將
吏信服他,服從調度,居民生活安定,調運兵餉,使前方不至困
乏。李善長曾經請求國家統管兩淮鹽務,實行專賣,立茶法,都
是在元代鹽法茶法的基礎上斟酌改訂,剔除其弊政。不久又恢復
制錢法,開辦鐵冶,確定魚稅,使國家用度更加豐足,而百姓又
不困乏。
李善長外表寬和,而內心褊狹刻薄。參議李飲冰、楊希圣稍
微有些越權,侵犯了李善長的權力,李善長立即依照他們的罪責
上奏罷黜他們。李善長與中丞劉基爭法以至于怒罵。劉基心中不
安,于是請假回鄉。富貴達到了極點,內心也漸漸驕橫,皇帝開
始有些討厭他。洪武四年,李善長因病退休,賜給他臨濠地若干
頃。
〃高頻文言實詞〃分組練(二)
第一組:質、請、徒、得、謝、朝、諸、本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每小題3分)
王頒,字景彥,太原祁人也。頒少傲儻,有文武干局。其父
平侯景,留頒質于荊州,遇元帝為周師所陷,頒因入關。聞其父
為陳武帝所殺,號慟而絕,食頃乃蘇,哭泣不絕聲,毀瘠骨立。
及大舉伐陳,頒自請行,率徒數百人,從韓擒先鋒夜濟。力戰被
傷,恐不堪復斗,悲感嗚咽。夜中因睡,夢有人授藥,比寤而創
不痛,時人以為孝感。
及陳滅,頒密召父時士卒,得千余人,對之涕泣。其間壯士
或問頒曰:〃郎君來破陳國,滅其社稷,錐恥已雪,而悲哀不止
者,將為霸先早死,不得手刃之邪?請發其丘壟,斷櫬焚骨,亦
可申孝心矣。〃頒頓穎陳謝,額盡流血,答之曰:〃其為帝王,
墳至甚大,恐一宵發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
何?"諸人請具鍬錨,一旦皆萃。于是夜發其陵,剖棺,見陳武
帝須并不落,其本皆出自骨中。頒遂焚骨取灰,投水而飲之。
1.與〃留頒質于荊州〃的〃質〃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B.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幣委質事楚
C.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
D.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
解析:選D文中的〃質〃意為〃抵押、做人質〃,D項與
之相同。A項,名詞,質地,底子。B項,通〃贄〃,古時初次
拜見尊長時所送的禮物。C項,古代殺人用的砧板。
2.與〃頒自請行〃的〃請〃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
B.公子往,數請之,朱亥故不復謝
C.公子患之,數請魏王
D.請奉盆缶秦王
解析:選C文中的〃請〃意為〃請求〃,c項與之相同。A
項,動詞,請示。B項,動詞,拜訪,問候。D項,副詞,請允
許我做某事。
3.與〃率徒數百人〃的〃徒〃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帥徒以往,陷西北隅以入
B.鄭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C.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
D.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解析:選A文中的〃徒〃意為〃士兵〃,A項與之相同。B
項,名詞,同一類的人。C項,名詞,門徒,弟子。D項,副詞,
徒然,白白地。
4.與〃得千余人〃的〃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B.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
C.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D.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
解析:選D文中的〃得〃意為〃找到、獲得〃,D項與之
相同。A項,名詞,心得,體會。B項,動詞,能夠。C項,通
〃德〃,感激。
5.與〃頒頓穎陳謝〃的〃謝〃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
B.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
C.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D.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解析:選D文中的〃謝〃意為〃感謝〃,D項與之相同。A
項,動詞,道歉,請罪。B項,動詞,辭去,辭別。C項,動詞,
告訴,勸告。
6.與〃更至明朝〃的〃朝〃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B.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C.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D.于是入朝見威王
解析:選C文中的〃朝〃意為〃早晨〃,C項與之相同。A
項,動詞,朝見,朝拜。B項,名詞,朝代。D項,名詞,朝廷。
7.與〃諸人請具鍬錨〃的〃諸〃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穆公訪諸蹇叔B.諸將皆失色
C.投諸渤海之尾D.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解析:選B文中的〃諸〃意為〃眾多〃,B項與之相同。A
項,兼詞,相當于〃之于"。C項,兼詞,相當于〃之于〃。D
項,兼詞,相當于〃之乎〃。
8,與〃其本皆出自骨中〃的〃本〃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
B.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C.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
D.臣本布衣,躬耕南陽
解析:選B文中的〃本〃意為〃根部〃,B項與之相同。A
項,動詞,推究本源,考查。C項,名詞,根本,基礎。D項,
副詞,本來。
參考譯文:
王頒,字景彥,太原祁縣人。王頒年少時就卓異不凡,文武
雙全才能出眾。他的父親平定了侯景之亂后,留下王頒在荊州做
人質。后來遇到梁元帝被北周軍隊俘獲殺害,王頒因此離開荊州
進入關中。聽到他父親被陳武帝所殺的消息,王頒號泣暈倒,-
頓飯的工夫才蘇醒過來,一直痛哭難止,整個人都消瘦不堪。等
到朝廷大舉討伐陳國時,王頒親自請求隨行,帶著數百士卒,跟
隨韓擒擔任先鋒趁夜渡過長江。王頒奮勇作戰受了傷,擔心不能
繼續戰斗,悲傷哭泣。夜里睡著了,夢到有人給他藥物療傷,等
到醒來傷口就不疼了,當時人們都認為這是他的孝心感動了神明。
等到陳國被消滅,王頒秘密召集父親的部下,找到一千多人,
對著他們哭泣。士卒中有壯士問他說:〃郎君來攻破陳國,覆滅
了他的江山,已經報仇雪恥了,卻還悲傷不已,難道是因為陳霸
先早死,不能親手殺了他嗎?那就請挖開他的墳墓,砍斷他的棺
材,燒掉他的遺骨,也可以表示你的孝心了。〃王頒聽后向說話
的人磕頭拜謝,額頭上鮮血淋漓,他回答道:〃陳霸先身為帝王,
他的墳墓很大,只怕一夜挖掘,挖不出他的尸骨,等到了明天,
事情就敗露了,這可怎么辦呢?〃眾人就準備鍬鏟等工具,很快
就聚齊了。就這樣趁夜挖開了陳武帝的陵墓,打開了棺槨,看到
陳武帝須發都還沒有掉落,根部都長在骨頭中。王頒就燒了他的
尸骨,取了骨灰放在水中,喝了下去。
第二組:幸、陰、悉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每小題3分)
褚無量,字弘度,杭州鹽官人。開元五年,帝將幸東都而太
廟壞,姚崇建言:〃廟本苻堅故殿,不宜罷行。〃無量鄙其言,
以為不足聽,乃上疏曰:〃王者陰盛陽微,則先祖見變。今后宮
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應變異。舉峻良,鏢奢靡,輕賦,慎刑,
納諫爭,察諂諛,繼絕世,則天人和會,災異訖息。〃帝是崇語,
車駕遂東。
10.與〃帝將幸東都而太廟壞〃的〃幸〃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0
A.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
B.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
C.韁立遠視,而望幸焉
D.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解析:選C文中的〃幸〃意為〃皇帝到某處〃,C項與之
相同。A項,動詞,封建君主對妻妾的寵愛叫〃幸〃;這里指劉
邦對婦女的寵爰。B項,動詞,希望。D項,副詞,僥幸、幸虧、
幸而。
11.與〃王者陰盛陽微〃的〃陰〃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B.衡善機巧,尤致思于天文陰陽歷算
C.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
D.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
解析:選B文中的〃陰〃意為〃古代哲學概念,與‘陽‘
相對",B項與之相同。A項,形容詞,陰暗,昏暗。C項,名
詞,樹蔭,陰影。D項,副詞,暗中,暗地里。
12.與〃宜悉出之〃的〃悉〃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悉吾村精技擊者不過百人
B.書不能悉意,略陳固陋
C.古之治天下,至媛至悉也
D.懷王乃悉發國中兵
解析:選D文中的〃悉〃意為〃全部,完全〃,D項與之
相同。A項,動詞,盡其所有,總計。B項,動詞,詳盡地敘述。
C項,形容詞,詳盡,詳細。
參考譯文:
褚無量,字弘度,是杭州鹽官人。開元五年,皇帝將到東都
去,可是太廟毀壞,姚崇建議說:〃太廟本來是苻堅的舊殿,不
應因毀壞而停止出行。"褚無量鄙視他的話,認為不值得一聽,
于是上疏說:〃做君王的陰盛陽衰,那么先祖就會顯示變故。如
今后宮中不御幸的,應該全放出宮去,用以應付災異。舉薦俊艮
之才,抑制奢靡之風,減輕賦稅,慎用刑罰,采納勸諫,明察諂
諛小人,接續斷絕祿位的世家,那么天人就會融洽,災異就消失
了。〃皇帝贊同姚崇的話,車駕于是東行。
第三組:率、數、從、遷、間、度、乘、復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每小題3分)
郭浩字充道,德順軍隴干人。徽宗時,嘗率百騎抵靈州城下,
夏人以千騎追之,浩手斬二騎,以首還。從種師道進筑葺平皆,
敵據塞水源,以渴我師,浩率精騎數百奪之。敵攻石尖山,浩冒
陣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奮力大呼,得賊乃已;諸軍從之,
敵遁去,由是知名。累遷中州刺史。欽宗即位,以種師道薦,召
對,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歸。乞給輕兵間道馳滑臺,時其
半度,可擊也。〃會和戰異議,不能用。帝問西事,浩曰:〃臣
在任已聞警,慮夏人必乘間盜邊,愿選將設備。〃已而果攻涇原
路,取西安州、懷德軍。紹圣開拓之地,復盡失之。
(節選自《宋史?郭浩傳》)
13.與〃嘗率百騎抵靈州城下〃的〃率〃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0
A.六國互喪,率賂秦耶
B.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
C.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
D.子路率爾而對曰
解析:選B文中的〃率〃為動詞,意為〃率領,帶領〃,B
項與之相同。A項,副詞,表范圍,一概,全都。C項,動詞,
順著,遵循。D項,形容詞,輕率。
14.與〃浩率精騎數百奪之〃的〃數〃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B.范增數目項王
C.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D.數罟不入灣池
解析:選C文中的"數〃為數詞1表示約數,C項與之相
同。A項,名詞,天數,命運。B項,副詞,屢次,多次。D項,
形容詞,細密。
15.與〃諸軍從之,敵遁去〃的〃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B.弟走從軍阿姨死
C.戰則請從D.樊噲從良坐
解析:選C文中的〃從〃意為〃跟隨,隨從〃,C項與之
相同。A項,動詞,聽從,順從。B項,動詞,從事,參加。D
項,動詞,依傍,緊挨著。
16.與〃累遷中州刺史〃的〃遷〃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
B.再遷為太史令
C.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D.遷其民于臨洪
解析:選B文中的〃遷〃為動詞,意為〃調動官職〃,B
項與之相同。A項,與〃滅〃構成復合詞,滅亡。C項,動詞,
征發。D項,動詞,遷移。
17.與〃乞給經兵間道馳滑臺〃的〃間〃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B.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C.侯生乃屏人間語曰D.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
解析:選A文中的〃間〃表狀態,意為〃從小路〃,A項
與之相同。B項,動詞,參與。C項,副詞,表情態,秘密地,
悄悄地。D項,副詞,表時間,有時,偶爾。
18.與〃時其半度,可擊也〃的〃度〃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藜大
B.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C.一夜飛度鏡湖月
D.內立法度,務耕織
解析:選C文中的〃度〃意為〃渡過,越過〃,C項與之
相同。A項,動詞,衡量。B項,動詞,推測,估計。D項,名
詞,制度,法度。
19.與〃慮夏人必乘間盜邊〃的〃奏〃意義相同的一項是0
A.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B.自京師乘風雪
C,比至陳,車六七百乘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解析:選D文中的〃乘〃意為〃粉著、憑借、乘機〃,D
項與之相同。A項,動詞,駕,坐。B項,動詞,冒著。C項,
量詞,古時一車四馬為一乘。
20.與〃紹圣開拓之地,復盡失之〃的〃復〃意義相同的一
項是()
A.師道之不復,可知矣B.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
C.有北面復匈奴之志D.回朕車以復路兮
解析:選B文中的〃復〃為副詞,意為〃再,又〃,B項與
之相同。A項,動詞,恢復。C項,動詞,報復。D項,動詞,
返回,回來。
參考譯文:
郭浩,字充道,是德順軍隴干人。徽宗時,郭浩曾率領一百
名騎兵來到靈州(今寧夏靈武縣西南)城下,夏國用一千名騎兵來
追趕他們,郭浩親手斬殺兩名騎兵,提著首級返回。跟隨種師道
進軍修筑葺平寨,敵軍占據并堵塞水源,來斷絕宋軍的飲水,郭
浩率領幾百名精銳騎兵奪取了它。敵人攻打石尖山,郭浩迎著敵
陣前進,被流箭射中左肋,發怒不去拔箭,奮力大呼,活捉到賊
人才停止;各軍跟著前進,敵軍逃走,郭浩從此出名。積功升任
中州刺史。欽宗即位,因種師道推薦,被皇上召見應對,他上奏
說:〃金軍長期在外,一心想著回歸。請求派輕兵從小路馳往滑
臺,等他們渡到一半時,就可發動攻擊。〃正逢朝廷大臣議和議
戰意見不同鄢浩之策沒有被采納。皇上詢問西邊事務鄢浩說:
〃臣在任時已聽到警報,擔心夏國一定會乘機侵占邊地,希望朝
廷選派將領設置守備。〃不久西夏軍隊果然進攻涇原路,奪取了
西安州、懷德軍(今寧夏固原縣西北)。紹圣年間開拓的土地,又
全部失去。
〃高頻文言實詞〃分組練(三)
第一組:當、故、舉、屬、易、除、察、善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每小題3分)
蕭燧字照鄰,臨江軍人。燧生而穎異,幼能屬文。紹興十八
年,擢進士高第。授平江府觀察推官。時秦檜當國,其親黨密告
燧,秋試必主文[注]漕臺,燧詰其故,日:〃丞相有子就舉,欲
以屬公。〃燧怒日:〃初仕敢欺心耶!〃檜懷之,既而被檄秀州,
至則員溢,就院易一員往漕闈,秦博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諸王
宮大小學教授。輪對,論〃官當擇人,不當為人擇官〃。上喜,
制《用人論》賜大臣。淳熙二年,進起居郎。先是,察官闕,朝
論多屬燧,以未歷縣,遂除左司諫。時宦官甘鼻之客胡與可、都
承旨王井之族叔柜皆持節于外,有所依憑,無善狀,燧皆奏罷之。
(節選自《宋史?蕭燧傳》,有刪改)
[注]主文:主持考試。
1.與〃時秦檜當國〃的〃當〃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
B.北邀當國者相見
C.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
D.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解析:選B文中的〃當〃意為〃主持、執掌〃,B項與之相
同。A項,動詞,抵御,抵擋。C項,動詞,判決,判罪。D項,
動詞,占據,把守。
2.與〃燧詰其故〃的〃故〃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既克,公問其故
B.君安與項伯有故
C.公子往,數請之,朱亥故不復謝
D.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解析:選A文中的〃故"為名詞,原因,A項與之相同,B
項,名詞,交情。C項,副詞,故意,特意。D項,形容詞,衰
老。
3.與〃丞相有子就舉〃的〃舉〃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戍卒叫,函谷舉
B.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
C.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
D.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解析:選B文中的〃舉〃意為〃推薦、選拔考試〃,B項與
之相同。A項,動詞,(被)占領,(被)攻破。C項,副詞,盡,
全。D項,動詞,施行,舉行。
4.與〃欲以屬公〃的〃屬〃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B.燧生而穎異,幼能屬文
C.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D.屬予作文以記之
解析:選D文中的〃屬〃意為〃囑咐、囑托〃,D項與之
相同。A項,動詞,勸,請;勸人飲酒。B項,動詞,撰寫。C
項,名詞,等,輩。
5.與〃就院易一員往漕闈〃的〃易〃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B.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C.是以古之易財,非仁者,財多也
D.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識耳
解析:選B文中的〃易〃意為〃更換、改變〃,B項與之相
同。A項,動詞,交換。C項,動詞,輕視,看不起。D項,形
容詞,容易。
6與〃除諸王宮大小學教授〃的〃除〃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攘除奸兇,興復漢室B.趙王掃除自迎
C.尋蒙國恩,除臣洗馬D,爆竹聲中一歲除
解析:選C文中的〃除〃意為〃拜官授職〃,C項與之相
同。A項,動詞,清除,去掉。B項,名詞,(宮殿的)臺階cD
項,動詞,逝去,過去。
7與〃察官闕,朝論多屬燧〃的〃察〃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B.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C.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
D,雖不能察,必以情
解析:選C文中的〃察〃意為〃考察,審察〃,C項與之
相同。A項,動詞,看清楚。B項,形容詞,精明。D項,動詞,
明察,了解,弄清楚。
8.與〃無善狀,燧皆奏罷之〃的〃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B.素善留侯張良
C.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解析:選A文中的〃善〃意為〃好事,好的行為〃,A項
與之相同。B項,交好,友善。C項,擅長,善于。D項,做好,
處理好。
參考譯文:
蕭燧,字照鄰,是臨江軍人。蕭燧生來就特別聰明,很小就
能寫文章。紹興十八年,高中進士。被任命為平江府觀察推官。
當時秦檜當權,他的親信偷偷告訴蕭燧秋試時當調他為考試官,
蕭燧詢問其中緣由,那人說:〃丞相有個兒子參加考試,想把他
托付給您。〃蕭燧發怒說:〃我剛做官就敢昧著良心嗎!〃秦檜
懷恨他,過后蕭燧接到文書到秀州,到達那里時名額已經滿了,
從考官中換了一位前去主持考試,秦博果然考中了前幾名。孝宗
初年,擔任諸王宮大小學教授。官員輪值上殿策對時政利弊時,
他說:〃官職應該選合適的人做,不應該為了人而選擇官職。〃
皇上十分高興,寫了《用人論》賜予重臣。淳熙二年,晉升起居
郎。這之前,審察官空缺,朝廷言論很多傾向蕭燧,因他沒做過
縣官,就任命他做了左司諫。當時宦官甘昇的門客胡與可、都承
旨王撲的族叔王柜都在外做地方官,都有倚仗,沒有好的表現,
蕭燧都上奏罷免了他們。
第二組:造、固、殆、被、莫、假、少、何、卻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每小題3分)
李疑者,居通濟門外,閭巷子弟執業①造其家,得粟以自給。
固貧甚,然獨好周人急。金華范景淳吏吏部,得疾,無他子弟。
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門,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
聞君義甚高,愿假榻。〃疑許諾。延坐,汛室②,具床褥爐灶居
之。征醫師視脈,躬為煮糜煉藥,旦暮執手問所苦。既而疾滋甚,
不能起,澧矢污衾席,臭穢不可近。疑日為刮摩浣滌,不少見顏
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復生,無以報厚德,囊有黃
白金四十余兩,在故旅邸,愿自取之。"疑日:〃患難相恤,人
理宜爾,何以報為!〃景淳曰:〃君脫不取,我死,恐為他人得,
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攜以歸。面發囊,志其數而封識之。
數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財買棺,殯于城南聚寶山。舉所封囊寄
其里人家,往書召其二子。及二子至,疑同發棺取曩,按籍后還
之。二子以半饋,卻弗受,反燼以貨,遣歸。
(節選自《文憲集?李疑傳》)
[注]①執業:捧書求教,猶言受業。②汛室:打掃房間。
9與〃閭巷子弟執業造其家〃的〃造〃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徑造廬訪成,視成所蓄B.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
C.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D.因造玉清宮,伐山取材
解析:選A文中的〃造〃意為〃到,往〃,A項與之相同。
B項,動詞,制作。C項,動詞,制定。D項,動詞,修建,建
造。
10.與〃固貧甚,然獨好周人急〃的〃固〃意義相同的一項
是()
A.藺相如固止之
B.至于顛覆,理固宜然
c.秦孝公據嵯函之固
D.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
解析:選B文中的〃固〃為副詞,意為〃本來,原來",B
項與之相同。A項,形容詞,堅決。C項,名詞,險要的地勢。
D項,動詞,堅守,安守。
11.與〃人殆之,不肯舍〃的〃殆〃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B.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
C.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D.農者殆則土地荒
解析:選D文中的〃殆〃通〃怠〃,意為〃對……懈怠〃,
文中引申為〃對……冷淡、冷漠〃,D項與之相同。A項,形容
詞,危險。B項,大概,恐怕。C項,幾乎,近乎。
12.與〃我不幸被疾〃的〃被〃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B.項王身亦被十余創
c.將軍身被堅執銳
D.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
解析:選B文中的〃被〃為動詞,意為〃遭受、遇到、蒙
受",B項與之相同。A項,介詞,表示被動。C項,通"披",
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D項,動詞,覆蓋。
13.與〃人莫舍我〃的〃莫〃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其事體莫須有
B.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
C.愿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
D.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解析:選B文中的〃莫〃為代詞,意為〃沒有誰,沒有什
么〃,B項與之相同。A項,表測度,或許。C項,表禁止,不
要。D項,通〃暮〃,日落的時候,傍晚。
14與〃聞君義甚高,愿假榻〃的〃假〃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B.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c,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蜷蟻何以異
D.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解析:選D文中的〃假〃為動詞,借,D項與之相同。A
項,動詞,憑借,借助。B項,形容詞,虛假,假裝。C項,連
詞,相當于〃如果〃〃假如〃,多與〃使〃〃令〃連用。
15.與〃疑日為刮摩浣滌,不少見顏面〃的〃少〃意義相同
的一項是()
A,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B.鄰國之民不加少
C.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
D,太后之色少解
解析:選D文中的〃少〃為副詞,表程度,稍微,略微,D
項與之相同。A項,名詞,年輕人。B項,動詞,削減,減少。
C項,形容詞,數量少,不多。
16與〃人理宜爾,何以報為〃的〃何〃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水何澹澹,山島竦峙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豫州今欲何至D.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解析:選D文中的〃何以……為〃是表反問的固定句式,D
項與之相同。A項,副詞,多么。B項,怎么。C項,代詞,哪
里,什么地方。
17.與〃二子以半饋,卻弗受,反熙以貨〃的〃卻〃意義相
同的一項是()
A.相如因持璧卻立
B.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
C.卻之為不恭
D.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解析:選C文中的〃卻〃為動詞,意為〃推辭,拒絕〃,C
項與之相同。A項,動詞,退,退回。B項,動詞,使……退,
擊退。D項,動詞,去掉,消除。
參考譯文:
李疑,居住在通濟門外,同鄉的年輕人去他家接受學業,他
可以得到一些糧食來生活。本來自己十分貧困,但特別喜歡周濟
別人于急難之中。金華人范景淳在吏部當差,得了病,沒有別的
親人。人們對他很冷漠,不收留他。范景淳拄著拐杖走到李疑門
口,告訴李疑說:〃我不幸患病,人們不收留我。聽說您品德很
高尚,希望能借給我一張床養病。〃李疑答應了他。邀請他就座,
打掃房間,安置了床褥爐灶,讓他在里面休息。李疑找來醫生給
他把脈,親自給他煮粥熬藥,經常拉著他的手,詢問他的病痛。
不久范景淳病情加重,不能起床,屎尿弄臟了床被,又臟又臭讓
人難以接近。李疑每天給他擦洗,沒有一點厭惡的神情。范景淳
流著眼淚說:〃我連累你了。我恐怕活不下去了,沒有辦法報答
你的大恩,行囊中有黃金白銀四十多兩,在過去住過的旅店里,
希望你自己取來。〃李疑說:〃患難中互相救助,人情事理上應
該如此,還要回報干什么?〃范景淳說:〃如果你不去取,我死
后,恐怕被他人取走,這有什么好處呢?〃李疑于是請鄰人一起
去,提著回來了。李疑當面打開行囊,記下數目封存起來做了標
記。幾天后,范景淳最終死了,李疑拿自己的錢買棺材,把范景
淳埋在城南聚寶山。將所有封存好的裝有財物的行囊,存放到了
他的鄰人家里,李疑寫信讓范景淳的兩個兒子來。等他的兩個兒
子來了,李疑取出行囊按賬冊歸還給他們。他們拿出一半饋贈他,
李疑推辭不接受,而將財物送給他們,讓他們回去了。
第三組:鄙、解、既、期、辭、治、適、乃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每小題3分)
賀欽,字克恭,世家定海,父孟員,以戎籍隸遼之義州衛。
欽少穎敏,習舉子業輒鄙之曰:〃為學止于是耶?〃取《近思錄》
讀之,有省。成化二年以進士授戶科給事中。因亢旱上章極諫,
復以言官曠職召災,自劾求退。會陳獻章被征來京師,欽聽其論
學,嘆曰:〃至性不顯,真理猶霾,世即用我,而我奚以為用?〃
即日上疏解官去,執弟子禮事獻章。既別,肖其像事之。其學專
讀《五經》《四書》《小學》,期于反身實踐,主敬以收放心。
有來學者,輒辭之日:〃己尚未治,何以治人?〃既而從游者甚
眾,磨碧淬厲,成其器業。如是者十余年,雖不出戶庭,而達官
貴人聞風仰德者,莫不躬拜床下。弘治改元,用閣臣薦,起為陜
西右參議。璽書至而母適病死,乃上疏懇辭。
(節選自清光緒五年《鎮海縣志》卷二十一)
18.與〃習舉子業輒鄙之曰〃的〃鄙〃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B.孔子鄙其小器
C.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D.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解析:選B文中的〃鄙〃為動詞,意為〃輕視〃,B項與之
相同。A項,形容詞,粗野而又地位低微。C項,名詞,邊界地
方。D項,形容詞,庸俗,見識淺。
19.與〃即日上疏解官去”的〃解〃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B.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C.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D.乃命解官歸里
解析:選D文中的〃解〃指〃辭官〃,D項與之相同。A
項,動詞,剖開,特指解剖動物的肢體,B項,動詞,解釋,解
答。C項,動詞,解決。
20.與〃既別,肖其像事之〃的〃既〃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既克,公問其故B.既又與汝就食江南
C.既來之,則安之D.既無伯叔,終鮮兄弟
解析:選A文中的〃既〃為副詞,表時間的過去或動作的
完成,〃已經,……以后〃,A項與之相同。B項,表時間或行
為承接,不久,一會兒。C項,連詞,既然。D項,連詞,〃既……
終……〃表兩種情況同時存在。
21.與〃期于反身實踐,主敬以收放心〃的〃期〃意義相同
的一項是()
A.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B.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C.期日:〃暮見火舉而俱發。〃
D.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鎂挪
解析:選D文中的〃期〃為動詞,意為〃希望,目的在于……
D項與之相同。A項,名詞,一周(年)0B項,名詞,限定或約
定的時間。C項,動詞,約定。
22與〃有來學者,輒辭之曰〃的〃辭〃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為之辭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C.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D.大禮不辭小讓
解析:選B文中的〃辭〃為動詞,意為〃推辭〃,B項與之
相同。A項,名詞,托詞,借口。C項,名詞,辭令,應酬的言
辭。D項,動詞,計較。
23與〃己尚未治,何以治人〃的〃治〃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故治國無法則亂
B.不效則治臣之罪
C.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D.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于吳
解析:選A文中的〃治〃意為〃管理,治理〃,A項與之
相同。B項,動詞,懲處,處置。C項,形容詞,太平,安定,
與〃亂〃相對。D項,動詞,整治,訓練。
24.與〃璽書至而母適病死〃的〃適"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從上觀之適與地平
B.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C.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D.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
解析:選A文中的〃適〃意為〃恰巧〃,A項與之相同。B
項,形容詞,舒適,滿足。C項,動詞,往,至LD項,動詞,
適合,依照。
25.與〃乃上疏懇辭〃的〃乃〃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幣委質事楚
D,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
解析:選C文中的〃乃"為連詞,意為〃于是,就〃,C
項與之相同。A項,人稱代詞,你,你的。B項,副詞,竟然,
卻。D項,是;就是。
參考譯文:
賀欽,字克恭,世代居于定海,父親賀孟員,按軍籍隸屬遼
義州衛。賀欽年少時聰慧,學習舉子業每每輕視它說:〃做學問
就終止于此嗎?〃得到《近思錄》閱讀,有所省悟。成化二年憑
進士(身份)被授予戶科給事中。由于大旱向皇帝上書盡力規勸,
又因言官曠廢職守招來災禍,自我檢舉清求辭職。適逢陳獻章被
征召來京,賀欽聽他講學,感嘆說:〃卓絕的品性不顯現,最純
真的道理還被埋藏,社會即使用我,但我拿什么為社會所用呢?〃
當天就向皇帝上書解除官職離去,遵照弟子禮師事陳獻章。已別
后,畫了陳獻章的像供奉他。賀欽為學專門研讀《五經》《四書》
《小學》,希望反過來要求自己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家庭護理服務總結與工作計劃
- 二年級語文下冊多媒體教學計劃
- 大規模三元組提取-全面剖析
- 2025年期刊出版合作協議書
- 電商產品經理崗位職責及工作流程
- 旅游管理團隊的職責與運營模式
- 場地合作經營協議書范例
- 二零二五版合伙買房協議
- 二零二五門衛用工協議書
- 二零二五二手房購房合同定金協議書
- (2023)四年級科學質量監測試題
- 自然常數e的意義與計算
- 農村土地延包確權實施方案
- 糖尿病眼部護理課件
- (課件)文題5【鄉情】
- 如何培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社交技能和人際交往能力
- 護工病房護理培訓:針對病房環境中的護理工作的專項培訓課件
- 健康生活從個人衛生做起
- 中小學科普講座《水與人類生活》公開課教案教學設計課件案例測試練習卷題
- 消化內科病房的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
- 【提高酒店服務質量的思考:以S酒店為例4700字(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