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彈力教學課件 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_第1頁
【初中物理】彈力教學課件 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_第2頁
【初中物理】彈力教學課件 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_第3頁
【初中物理】彈力教學課件 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_第4頁
【初中物理】彈力教學課件 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節彈力課

習課

升課

一、彈性1.

彈性:物體在受力時會發生

形變

,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

2.

彈性限度:物體的彈性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不能恢復到原來的形狀3.

彈力:發生形變的物體,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

叫作彈力二、彈簧測力計1.結構:彈簧、掛鉤、指針、外殼、刻度盤2.作用:測量

力的大小

的工具

3.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

伸長量

就越長

4.使用①觀察彈簧測力計的

測量范圍

,認清它的每個小格表示多少牛

②測量前應把指針調節到

零刻度線

③使用時作用在掛鉤上的力應沿彈簧的軸線方向,防止因指針與外殼接觸而造成誤差④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允許超過它的

最大測量值

,否則會損壞彈簧測力計

【典例1】關于彈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不一定產生彈力B.

彈力僅僅是指彈簧形變時對其他物體的作用C.

發生形變的物體,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作彈

力D.

壓力、支持力、拉力都屬于彈力A.

兩個物體相互接觸,若沒有相互擠壓,就不會產生彈力,故A說法正確;B.

各種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都可以產生彈力作用,例如竹竿、彈簧片、塑料尺發生彈

性形變時,可以產生彈力作用,故B說法錯誤;C.

彈力是指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接觸它的物體產生的力,C說

法正確;D.

壓力、支持力、拉力都屬于彈力,D說法正確.

B

物體產生彈力的條件(1)兩個物體互相接觸,這是產生彈力的前提,沒有物體、只有一個物體或兩個物體不互相接觸都無法產生彈力.(2)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間還必須互相擠壓或拉伸,即發生彈性形變.【典例2】為了研究彈簧受到拉力作用時,其伸長量與彈簧自身因素的關系,鄭能同

學選擇了如下器材:彈簧測力計,彈簧A、B、C、D,其中彈簧A、C由同種金屬絲繞

制而成,彈簧B、D由另一種金屬絲繞制而成.A、B原來的長度均為L0,C、D原來的長

度均為L0',且A、B、C、D的橫截面均相同.實驗操作如下:他將彈簧A、B、C、D的左端固定,并分別用水平向右的力通過測力計

拉伸彈簧,它們的長度各自增加了ΔL1、ΔL2、ΔL3和ΔL4,如圖甲、乙、丙、丁所示.請

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對甲、乙實驗作比較,再對丙、丁實驗作比較,可以得到在彈簧

自身因素:

相同的條件下,再使它們

相同,彈簧的伸長

量與

有關.

A和B的原長都是L0,即原長相同,它們的橫截面積也相同,測力計讀數都是6

N,即兩彈簧受的拉力相同,兩次實驗用的彈簧A、B是用不同種金屬絲制成的,即材

料不同,這樣即控制了彈簧原長、橫截面積、所受拉力這三個因素相同,金屬絲材料

這一因素不同,我們看到ΔL2大于ΔL1,即彈簧伸長的長度不同.

彈簧原長

橫截面積

所受拉力

金屬絲的材料

1.在圖中,A、B兩球相互間一定有彈力作用的圖是(

B

)

A

B

C

D2.

(2023宜昌模擬)甲(力最大)、乙(手臂最長)、丙(手臂最粗)三位同學將同一個彈簧拉

力器拉開至兩臂張開伸直時,他們對彈簧拉力器的拉力(

B

)A.

甲最大B.

乙最大C.

丙最大D.

一樣大BB①把需要測的力加在掛鉤上

②將測力計在受力方向上調零,使指針對準零刻度線

③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量程,認清分度值

④待指針穩定后讀數A.

①②③④B.

③②①④C.

①③④②D.

③①②④3.

(2023承德縣模擬)使用彈簧測力計的過程中,有如下操作.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B

)4.

(2024宜興模擬)如圖,為探究彈簧長度與外力的關系,小明用一根長15

cm的彈簧進

行實驗.圖甲中,彈簧一端固定,一端掛一個鉤碼,彈簧長20

cm;圖乙中,彈簧兩端

掛兩個鉤碼,在不超過彈簧彈性限度的情況下,彈簧的長度為(

D

)

乙A.

80

cmB.

40

cmC.

30

cmD.

25

cmD5.

(2023雙峰縣模擬)小明用正確校零的彈簧測力計,以如圖所示方法測甲、乙物體受

到的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甲、乙物體重力都是2

NB.

甲物體重力是2

N,乙物體重力大于2

NC.

甲物體重力是2

N,乙物體重力小于2

ND.

甲物體重力小于2

N,乙物體重力等于2

NC6.

如圖所示,輕質彈簧左端固定,它自由伸長時,右端恰好位于O點,將彈簧右端固

定在物體上并壓縮到A點靜止釋放,物體沿水平面運動,經過O點,到達B點,然后往

回運動到C點靜止.其中AO>BO,則在上述運動過程中(

A

)A.

物體在A點時,彈簧產生的彈力最大B.

物體在O點時,彈簧對物體彈力的方向向右C.

物體在B點時,彈簧產生的彈力最大D.

物體在C點靜止時,受到彈簧的彈力為零A7.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是

N,分度值是

N,其示數

N.

如果用這個彈簧測力計測量7

N的力,該彈簧測力計可能會

?0~50.21.0損壞

8.

(2024宜興模擬)小明在選用彈簧測力計的過程中,發現測量大小相同的力時,用不

同規格的測力計,彈簧伸長的長度不一樣,對哪些因素會影響彈簧的伸長量,小明提

出三種猜想:猜想1:彈簧的材料可能影響彈簧的伸長量猜想2:彈簧的原長可能影響彈簧的伸長量猜想3:彈簧的粗細可能影響彈簧的伸長量小明為探究自己的猜想,設計出一個實驗方案:①一根彈簧剪成長度不同的兩根,測出兩根彈簧的初始長度L1、L2;②如圖甲,固定彈簧的一端,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彈簧,測出兩根彈簧的對應長度L1'、L2';③改變拉力的大小,重復實驗步驟①②,記錄實驗數據.(1)該實驗方案研究的是猜想

(填寫序號1、2或3),步驟③的目的是

?

2尋找普

遍規律(2)探究完成后他們選了A、B兩種規格不同的彈簧進行測試,繪出如圖乙所示的圖像,

若要制作精確程度較高的彈簧測力計,應選用彈簧

;(填“A”或“B”)

(3)將彈簧制作成彈簧測力計后,用它來測量拉力,使用之前在豎直方向上先“調

零”,再去測量水平方向的拉力,則測量結果會

;(只填字母:A.

“偏

大”、B.

“偏小”或C.

“不變”)

A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