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1頁
太原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2頁
太原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太原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4頁
太原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高一年級期末學業診斷地理試卷(考試時間:上午10:15—11:30)說明:本試卷為閉卷筆答,答題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字母標號填入下表相應位置)2024年12月17日,“神舟十九號”航天員圓滿完成了在中國空間站(軌道高度為距離地面400-450公里)的出艙活動,時間長達九個小時。下圖為“神舟十九號”航天員出艙畫面。完成下面小題。中國空間站所在的大氣層()A.水汽、雜質集中B.空氣密度較大C.上部熱、下部冷D.有若干電離層宇航員出艙工作可能會面臨()A.極高氣壓B.極光干擾C.極大溫差D.超強重力當地時間2024年12月17日12時47分,在南太平洋瓦努阿圖群島附近海域發生7.2級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完成下面小題。地震發生時,正在瓦努阿圖群島附近乘船在海上航行的人感受到()A.先水平晃動,后上下顛簸B.先上下顛簸,后水平晃動C.有水平晃動,無上下顛簸D.有上下顛簸,無水平晃動此次地震震源所處的圈層()A.在莫霍面以上B.主要由鐵鎳組成C.是巖漿發源地D.呈液態或熔融態該國政府可能發布的災害預警是()A.滑坡B.海嘯C.泥石流D.臺風地處高緯度地區的挪威西海岸,有著冰川作用于山谷或河谷后被海水淹沒而形成的獨特的“槽谷”型地貌峽灣,這里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峽灣地貌分布區,下圖示意挪威峽灣景觀。完成下面小題。挪威西海岸峽灣地貌形成的地質作用過程是()地殼上升—流水侵蝕—冰川刨蝕B.冰川刨蝕—流水侵蝕—海水入侵C.流水侵蝕—冰川刨蝕—海水入侵D.流水侵蝕—地殼沉降—冰川刨蝕峽灣地貌的主要特點是()A.兩岸相對高度小B.谷底寬、岸壁陡C.岸壁高聳且平緩D.谷底窄、岸壁陡影響河流流量的因素很多,植被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下圖示意某地有無植被對河流流量影響的對比。完成下面小題。無植被流域的河流流量曲線是()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②曲線洪峰到來較晚的根本原因是()A.植被覆蓋率高B.河流流速較慢C.植被蒸發旺盛D.河流含沙量大實時監控洪水范圍主要依靠()A.BDS B.GPS C.GIS D.RS紅海北部通過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相連,南部通過曼德海峽與阿拉伯海相連,北部降水量多于南部,海水鹽度也高于南部。紅海航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下圖所示航線為一艘貨輪由甲地到乙地的航行路線,貨輪在航行期間由于所經海域的海水密度存在差異,吃水深度(船航行時船只底部到水面的距離)發生顯著變化。通過曼德海峽時,貨輪速度又受到了密度流的影響。完成下面小題。圖4紅海海域南部鹽度較北部低是因其()A.降水量大于蒸發量B.與外海連通更強C.海域比北部更狹窄D.有多條河流匯入一艘貨輪從甲地航行到乙地,其吃水深度的先后變化為()A.深—更深—淺B.深—淺—更深C.淺—深—更淺D.淺—更淺—深曼德海峽的海流流向是()A.A B.B C.C D.D保和島位于菲律賓中部,受熱帶季風氣候影響、森林茂密。然而,島上1000多座40-120米高的石灰巖小山丘僅長草不長樹,形似草堆。每年旱季,干枯的“草堆”變成褐色,宛如一排排整齊排列在大地上的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圖1為保和島巧克力山景觀,圖2為保和島氣溫年變化曲線和逐月降水量柱狀圖。完成下面小題。保和島植被類型為()A.熱帶季雨林B.亞熱帶常綠闊葉林C.熱帶灌木林D.亞熱帶常綠硬葉林A.森林被破壞B.熱量條件差C.土層比較薄D.降水量不足巧克力山的最佳觀賞時間在()A.12~2月B.3~5月C.6~8月D.9~11月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太原市地處汾河河谷,東西兩側為山地。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規模的擴大,太原市的熱島效應日益顯著。下圖為城市熱島效應示意圖。在圖中用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城市熱島環流氣流運動方向。分析太原市熱島效應的成因。從熱力環流的角度,簡述熱島效應給太原城區帶來的影響。請為緩解太原市熱島效應提出合理建議。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8月24日,日本正式開始向海洋排放福島核污水,計劃在30年內將福島核電站的污染水排放至太平洋。此舉不僅會對日本北海道的漁場產生影響,還將對全球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破壞。下圖示意日本及北海道漁場的位置。從洋流的角度,分析北海道漁場漁業資源豐富的原因。指出福島核電站的核污水排放所造成的危害。為減輕日本核污水排放對我國海洋環境安全帶來的潛在風險,請為我國相關部門提出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內蒙古自治區東西橫跨恈度約29°,從自治區的東部到西部,植被等景觀差異較大,該省東部地區分布著肥沃的黑鈣土。下圖為內蒙古自治區位置示意圖。指出影響甲地至丙地自然植被變化的主導因素。闡述乙、丙兩地自然植被類型和特點的差異。分析該省東部所分布的黑鈣土肥力較高的自然原因。地理答案一、選擇題【1~2題答案】1.D 2.C【3~5題答案】3.D 4.C 5.B【6~7題答案】6.C 7.B【8~10題答案】8.C 9.A 10.D【11~13題答案】11.B 12.C 13.A【14~16題答案】14.A 15.C 16.B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17題答案】。人口密度增加,產業不斷發展,生活、生產活動向大氣釋放的廢熱增多;城市建筑物增多,地面硬化率升高,地面吸收太陽輻射多,向大氣傳送熱量多;建筑物高度、密度增加,熱量不易散失;谷地地形不利于熱量的散失;城區溫度高于郊區。熱島效應加強了城區空氣的對流運動,空氣上升容易成云致雨,使得城市容易形成雨島(降水較多近地面風從郊區吹往城區,改善城區大氣質量。科學進行城市規劃與建設;提高城市的綠地覆蓋率;加大科技投入,積極推廣新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鼓勵綠色出行,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等。【18題答案】北海道漁場位于寒暖流交匯處,海水發生擾動,使海底的營養鹽類上泛,為浮游生物提供豐富的餌料,吸引大量魚類聚集,從而形成漁場。核污水通過洋流輸送,使大面積海域遭受污染,水質下降;破壞海洋生態系統,影響海洋生物的生存與繁衍(或影響海洋生物多樣性沿岸國家漁業生產受到較大損失;污染物質在海洋生物體內富集,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體健康。加強沿海海水和大氣等環境監測與預警;研發高效、環保的核污水處理技術和凈化技術;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協商談判,合作應對風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