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洙泗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3月月考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1頁
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洙泗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3月月考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2頁
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洙泗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3月月考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3頁
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洙泗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3月月考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4頁
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洙泗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3月月考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年級歷史月考試題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1.《天朝的崩潰》一書中寫道:“這場戰爭把中國拖入世界。從此開始,中國遭受了列強的百般蹂躪;從此開始,中國人經歷了尋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難。”這場戰爭指的是()A.鴉片戰爭 B.甲午中日戰爭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D.第二次鴉片戰爭2.1856年10月,英國發動對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下面關于這次戰爭表述正確的是A.原因: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華權益B.目的:獲得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的特權C.借口:林則徐在廣東查禁鴉片、虎門銷煙D.影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觀察如下圖目錄。省略號代表的標題是()目錄一、總理衙門二、…三、近代教育興起四、近代化一小步A.出超與入超 B.侵略與反抗C自強與求富 D.民主與科學4.下圖是一幅漫畫作品《如此“修墻”》,一位清朝官員用一張寫著“西方先進技術”的紙條粘在墻上。該漫畫諷喻的歷史事件是()A.太平天國運動 B.洋務運動 C.戊戌變法 D.新文化運動5.下側《時局圖》是中國近代時事漫畫的杰作。出現圖中時局的國內外背景是()A.《南京條約》的簽訂和日本明治維新B.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和美國內戰C.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D.《馬關條約》的簽訂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6.“作為一場政治運動,百日維新短命而敗,但作為一場更廣闊意義上的社會文化運動,自有其成功之處。”據此可知,戊戌變法的“成功之處”主要在于()A.沉重打擊了西方列強 B.削弱了頑固派的勢力C.鞏固了儒學正統地位 D.推動了新思想的傳播7.慈禧太后對列強沒有把她作為“禍首”來懲辦,感激涕零,保證今后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此番言論是在哪個條約簽訂后()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8.下表是某同學整理的一位歷史人物的部分經歷。據此可知,這位歷史人物是()1894年1905年1912年1913年1924年創辦興中會建立同盟會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發動二次革命創辦黃埔軍校A.孫中山 B.李大釗 C.陳獨秀 D.蔣介石9.“洋務運動、太平天國、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啟蒙,中國移植了民主憲政,卻出現了嚴重水土不服,民主自由沒有成為一種社會常識和社會共識。”材料指出了新文化運動的()A.背景 B.內容 C.過程 D.地位10.1919一1922年,《新青年)中“民主”出現次數不及“革命”的1/20。這種變化反映出()A.馬克思主義傳播 B.國民大革命的進行 C.新文化運動的結束 D.中國社會性質變化11.陳獨秀說:“文學革命之氣運,醞釀已非一日。其首舉義旗之急先鋒,則為吾友胡適。”在他們的共同推動下,這場“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是()A.反映社會現實的小說開始出現 B.詩詞逐漸被雜文和小說所代替C.使用白話文寫作逐漸普及開來 D.建立了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12.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從辛亥革命到新文化運動,近代以來,先進的中國人為救亡圖存進行了不懈探索。這些探索的共同作用是()A.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 B.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C.實現了國家的富強 D.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發展13.觀察漫畫《貪食小犬,死不足惜》。中國人民為抵制“貪食小犬”奮起抗爭,喊出的響亮口號是()A有田同耕,有飯同食 B.誓死力爭,還我青島C.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D.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4.國民革命時期,國民黨提出的“打倒列強,除軍閥”口號,正是五四運動“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口號的直接傳承,也切合民間大眾的民族主義情緒。這說明二者的共同任務是()A.反帝反封建 B.建立民主政治 C.反對帝國主義 D.反對封建主義15.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革命從城市向農村退卻成為一種歷史的進軍。對“進軍”理解正確的是()A.思想建黨政治建軍 B.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C.獨立領導武裝斗爭 D.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16.下圖為我國近代某軍事行動的行軍路線示意圖。這次行動的背景是A.袁世凱復辟帝制 B.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C.第五次反“圍剿”失利 D.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7.下表信息說明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最早始于()主要戰場開始時間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大事記東方主戰場1931年9月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中國人民開始艱苦卓絕的抗戰。歐洲西線1939年9月德軍閃擊波蘭,英、法被迫宣戰。歐洲東線1941年6月德軍向蘇聯發動突然進攻,蘇聯軍民頑強抵抗。太平洋戰場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美、英對日宣戰A.蘇聯 B.波蘭 C.中國 D.美國18.1945年10月13日,延安《解放日報》發表社論“抗戰勝利以后,……它不僅是戰后中國和平、民主、團結、統一的關鍵,而且也影響著遠東和全世界的持久和平。”社論中的“它”是()A.中共一大 B.遵義會議 C.中共七大 D.重慶談判19.這次戰役“大約有55萬國民黨軍隊被消滅。國民黨的失敗意味著共產黨打開了通往南方的道路,也意味著國共雙方和談的條件將由共產黨說了算。”該戰役是()A.孟良崮戰役 B.遼沈戰役 C.淮海戰役 D.平津戰役20.1895—1913年,中國新建工礦企業中資本在10萬元以上的達549家,增速較快。其主要原因是()A.新式教育發展 B.列強放松對華侵略C.政府政策推動 D.國內社會環境穩定二、非選擇題(共30分)21.鴉片戰爭失敗后,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挽救中華民族的危亡,提出了種種救國方案和實現中國富強的理想,并為此奮斗不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洋務運動前期,洋務派以“自強”為口號,采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江南制造總局是洋務派開辦的最大的近代軍事工業,它用自煉鋼材仿制的毛瑟槍,能趕上德國新毛瑟槍的水平;它研制的無煙火藥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洋務運動后期,洋務派又以“求富”為口號,開班了一些民用工業。上海輪船招商局創辦三年內,外輪損失1300萬輛白銀湖北官辦織布局開辦后,江南海關每年洋布進口減少10萬匹。(1)依據材料,簡要評述洋務運動。材料二1895年10月,康有為離京南下,在南京會見張之洞。在得到張之洞的資助后,創辦了上海強學會,并于1896年1月創辦《強學報》。——岳麓書社《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從材料中可以看出,維新派為宣傳變法采取方式有哪些?由此在哪一領域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材料三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終年59歲。世人聞此噩耗,紛紛書寫挽聯紀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聯是:是中國自由神,三民五權,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愿吾儕后死者,齊心協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3)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材料四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陳獨秀(4)材料中的“德先生”“賽先生”分別指什么?材料五五四運動,孕育了……偉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五四運動時,面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愛國學生挺身而出,全國民眾奮起抗爭,誓言“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斷送”,奏響了浩氣長存的愛國主義壯歌。——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5)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少年,應該怎樣發揚“五四精神”?22.從1921年到2020年,99年的歷史發展,中國共產黨經歷了從弱小到強大,從幼年到成熟,從在野到執政,探索出了革命和建設兩條輝煌道路。在外交上也取得了輝煌成就。材料一:她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1)材料一中的“開天辟地的大事”指的是哪次重要會議?該會議的意義是什么?材料二:這次戰爭是在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綱領下進行的,在進軍中,共產黨人在軍隊政治工作和發動工農群眾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國民黨與共產黨團結合作,使戰爭取得了巨大成功,這是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所取得的成果。——摘編自《中國歷史》部編教材(2)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提出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是哪次會議?說出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所取得的成果。材料三:毛澤東曾對幾位外國來訪者說:“1927年,他(蔣介石)把我們像雞蛋一樣地摔在地上,可他沒想到,當時國外的許多人也沒想到,我們還會孵出小雞來!”(3)依據材料二,1927年中國共產黨通過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孵出”怎樣的“小雞”來?材料四:毛澤東說:“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以我們的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終的。”(4)如果說長征創造了中國革命史上偉大的傳奇,那么長征途中的遵義會議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具有怎樣重大的歷史意義?材料五:李濟深致國民政府電文:“陜變事起…曾通電一致對外…不圖討伐令忽然而下,值茲強鄰壓境,國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謀解救之不暇,何忍再為萁豆之煎?況漢即通電各項主張,多為國人所同情者,屢陳不納,迫以兵諫絕不宜叛逆目之。”——摘自《桂林日報》(1936年12月)(5)材料四中“陜變”的解決對時局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3.近代以來,為挽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國近代既是救亡圖存的時代,也是思想啟蒙的時代,這使救亡與啟蒙成為中國近代的歷史使命,他們提出的救亡綱領和啟蒙方案既是拯救中國的綱領,又是啟蒙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摘編自《論中國近代的救亡綱領、啟蒙方案與教育哲學》結合材料從下面的史事中任選兩例,以“救亡圖存·思想啟蒙”為題,寫一篇10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史論結合,邏輯嚴謹,表述成文)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共一大抗日戰爭

九年級歷史月考試題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1.《天朝崩潰》一書中寫道:“這場戰爭把中國拖入世界。從此開始,中國遭受了列強的百般蹂躪;從此開始,中國人經歷了尋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難。”這場戰爭指的是()A.鴉片戰爭 B.甲午中日戰爭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D.第二次鴉片戰爭【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題干材料“這場戰爭把中國拖入世界。從此開始,中國遭受了列強的百般蹂躪;從此開始,中國人經受了尋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難”,結合對鴉片戰爭的知識可知,鴉片戰爭后,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中國開始由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古老的中國開始卷入世界資本主義的漩渦,即“把中國拖入世界”,從此開始,中國人經歷了尋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難,A項正確;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大大加深,與題干中“從此開始”不符,排除B項;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與題干中“從此開始”不符,排除C項;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進一步加深,與題干中“從此開始”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2.1856年10月,英國發動對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下面關于這次戰爭表述正確的是A.原因: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華權益B.目的:獲得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的特權C.借口:林則徐在廣東查禁鴉片、虎門銷煙D.影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答案】A【解析】【詳解】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不滿足既得利益,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英、法兩國在俄、美兩國的支持下,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為借口,于1856年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A項正確;列強獲得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的特權是通過甲午中日戰爭,排除B項;林則徐虎門銷煙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借口,排除C項;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以及《辛丑條約》的后果,排除D項。故選A項。3.觀察如下圖目錄。省略號代表的標題是()目錄一、總理衙門二、…三、近代教育興起四、近代化一小步A.出超與入超 B.侵略與反抗C.自強與求富 D.民主與科學【答案】C【解析】【詳解】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西方列強的要求下,1861年清政府設立總理衙門,總理衙門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清政府和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相互勾結的產物。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務派掀起了一場旨在“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洋務派創辦京師同文館,標志著近代教育的興起。為洋務運動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為中國近代化開辟了道路。所以省略號處應填自強與求富,C項正確;出超與入超與鴉片戰爭發生的背景相關,排除A項;題干沒有涉及侵略與反抗,排除B項;民主與科學與新文化運動相關,排除D項。故選C項。4.下圖是一幅漫畫作品《如此“修墻”》,一位清朝官員用一張寫著“西方先進技術”的紙條粘在墻上。該漫畫諷喻的歷史事件是()A.太平天國運動 B.洋務運動 C.戊戌變法 D.新文化運動【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漫畫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是一場失敗的封建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封建統治希望通過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挽救民族危機,但洋務派沒有認識到不觸動封建制度,單純學習西方先進科技是不可能使中國富強起來的,B項正確;太平天國運動是農民起義,排除A項;戊戌變法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排除C項;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的思想,排除D項。故選B項。5.下側《時局圖》是中國近代時事漫畫的杰作。出現圖中時局的國內外背景是()A.《南京條約》的簽訂和日本明治維新B.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和美國內戰C.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D.《馬關條約》的簽訂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馬關條約》簽訂后,列強以干涉還遼為契機,在中國掀起了搶奪利權、強租海港、劃分“勢力范圍”的“瓜分”中國狂潮。題干的漫畫《時局圖》反映的是《馬關條約》簽約之后列強在中國掀起瓜分狂潮的情景,列強在中國掀起瓜分狂潮是在19世紀末,當時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過渡。隨之而來的資本主義對外擴張的增強,列強在中國掀起瓜分狂潮就是在這個時期,D項正確;ABC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BC項。故選D項。6.“作為一場政治運動,百日維新短命而敗,但作為一場更廣闊意義上的社會文化運動,自有其成功之處。”據此可知,戊戌變法的“成功之處”主要在于()A.沉重打擊了西方列強 B.削弱了頑固派的勢力C.鞏固了儒學正統地位 D.推動了新思想的傳播【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材料“作為一場政治運動,百日維新短命而敗,但作為一場更廣闊意義上的社會文化運動,自有其成功之處。”可知,材料強調的是“作為一場更廣闊意義上的社會文化運動,自有其成功之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了,但戊戌變法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這次變法促進了思想解放,并且對思想文化的發展和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推動作用。D項正確;“沉重打擊了西方列強”與“社會文化運動”關聯不大,排除A項;戊戌變法并未削弱了頑固派的勢力,排除B項;維新派顛覆了儒家的正統經學史學,動搖了儒學正統地位,排除C項。故選D項7.慈禧太后對列強沒有把她作為“禍首”來懲辦,感激涕零,保證今后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此番言論是在哪個條約簽訂后()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答案】D【解析】【詳解】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清政府淪為洋人的朝廷。故D符合題意;《南京條約》簽訂時期皇帝是道光帝,排除A;《北京條約》時期不是慈禧太后,排除B;《馬關條約》簽訂時期沒有涉及懲辦中國反帝活動的條款,排除C;故選D。8.下表是某同學整理的一位歷史人物的部分經歷。據此可知,這位歷史人物是()1894年1905年1912年1913年1924年創辦興中會建立同盟會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發動二次革命創辦黃埔軍校A.孫中山 B.李大釗 C.陳獨秀 D.蔣介石【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聯合華僑,成立興中會。1905年8月,孫中山聯合興中會等革命團體的成員,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3年“宋教仁案”發生后,孫中山和黃興等號召南方各省起來反袁,發動“二次革命”。1924年創建黃埔軍校,A項正確;李大釗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排除B項;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發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和黨早期主要領導人,排除C項;蔣介石是近代中國著名政治及軍事人物,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中華民國總統等職,排除D項。故選A項。9.“洋務運動、太平天國、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啟蒙,中國移植了民主憲政,卻出現了嚴重水土不服,民主自由沒有成為一種社會常識和社會共識。”材料指出了新文化運動的()A.背景 B.內容 C.過程 D.地位【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洋務運動、太平天國、辛亥革命都發生在新文化運動之前,所以材料指出的應該是新文化運動的背景,A項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體現新文化運動的過程,排除C項;材料中沒有體現新文化運動的地位,排除D項。故選A項。10.1919一1922年,《新青年)中“民主”出現次數不及“革命”的1/20。這種變化反映出()A.馬克思主義傳播 B.國民大革命的進行 C.新文化運動的結束 D.中國社會性質變化【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題干和所學可知,自1917年俄國通過十月革命成功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快速傳播并產生深遠影響,A項正確;1924至1927年國民大革命的進行,排除B項;新文化運動的結束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1919至1922年中國社會性質為未發生變化,仍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D項。故選A項。11.陳獨秀說:“文學革命之氣運,醞釀已非一日。其首舉義旗之急先鋒,則為吾友胡適。”在他們的共同推動下,這場“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是()A.反映社會現實小說開始出現 B.詩詞逐漸被雜文和小說所代替C.使用白話文寫作逐漸普及開來 D.建立了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答案】C【解析】【詳解】在新文化運動中,胡適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對此,陳獨秀明確提出“文學革命”,對傳播新思想,繁榮文學創作,推廣國民教育,起了重要作用。材料“文學革命之氣運,醞釀已非一日,其首舉義旗之急先鋒,則為吾友胡適。”,可知材料中的“文學革命”促進了白話文的逐漸普及,C項正確;反映社會現實的小說早已有之,排除A項;新文化運動期間和之后,傳統詩詞依然存在,排除B項;“文學革命”與宣傳馬克思主義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12.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從辛亥革命到新文化運動,近代以來,先進的中國人為救亡圖存進行了不懈探索。這些探索的共同作用是()A.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 B.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C.實現了國家的富強 D.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發展【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可知,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從辛亥革命到新文化運動反映了中國不斷向西方學習,挽救民族危機,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發展過程,D項正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排除A項;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排除B項;改革開放實現了國家的富強,排除C項。故選D項。13.觀察漫畫《貪食小犬,死不足惜》。中國人民為抵制“貪食小犬”奮起抗爭,喊出的響亮口號是()A.有田同耕,有飯同食 B.誓死力爭,還我青島C.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D.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答案】B【解析】【詳解】據圖片“還我青島……”可知,這是1919年五四運動中的口號,B項正確;A項是太平天國運動的口號,與材料無關,排除A項;1935年中共“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不符題意,排除C項;1950年中國人民志愿軍跨越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14.國民革命時期,國民黨提出的“打倒列強,除軍閥”口號,正是五四運動“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口號的直接傳承,也切合民間大眾的民族主義情緒。這說明二者的共同任務是()A.反帝反封建 B.建立民主政治 C.反對帝國主義 D.反對封建主義【答案】A【解析】【詳解】據材料“國民革命時期,國民黨提出的打倒列強,除軍閥”可知,國民大革命的性質是反帝反封建的國民革命運動;據材料“五四運動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可知,五四運動是反帝反封建的群眾性的革命運動。故二者的共同任務是反帝反封建,A項正確;B項屬于目標,而非任務,排除B項;二者的共同任務是反帝反封建,C項片面,排除C項;二者的共同任務是反帝反封建,D項片面,排除D項。故選A項。15.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革命從城市向農村的退卻成為一種歷史的進軍。對“進軍”理解正確的是()A.思想建黨政治建軍 B.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C.獨立領導武裝斗爭 D.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答案】B【解析】【詳解】通過題干“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革命從城市向農村的退卻成為一種歷史的進軍”,結合所學知識,中國革命從城市向農村的退卻,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B項正確;?“思想建黨、政治建軍”是古田會議確立的建黨和建軍根本原則,排除A項;南昌起義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進入獨立領導武裝斗爭,排除C項;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與題意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16.下圖為我國近代某軍事行動的行軍路線示意圖。這次行動的背景是A.袁世凱復辟帝制 B.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C.第五次反“圍剿”失利 D.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圖片信息“瑞金、遵義、金沙江、會寧、吳起鎮”可知是紅軍長征行軍路線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于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被迫進行長征。長征的出發地是江西瑞金,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會師,標志著長征勝利結束。故C符合題意;袁世凱復辟帝制引發了護國戰爭,排除A;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是國民大革命失敗的主要原因,排除B;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開始了全民族抗戰,排除D。故選C。17.下表信息說明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最早始于()主要戰場開始時間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大事記東方主戰場1931年9月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中國人民開始艱苦卓絕的抗戰。歐洲西線1939年9月德軍閃擊波蘭,英、法被迫宣戰。歐洲東線1941年6月德軍向蘇聯發動突然進攻,蘇聯軍民頑強抵抗。太平洋戰場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美、英對日宣戰A.蘇聯 B.波蘭 C.中國 D.美國【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表格信息可知,1931年9月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中國人民就開始艱苦卓絕的反法西斯戰爭。所以表格信息說明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最早始于中國,C項正確;表格中蘇聯進行反法西斯戰爭是在1941年6月,排除A項;波蘭被法西斯侵略是在1939年9月,排除B項;美國進行反法西斯戰爭是在1941年12月,排除D項。故選C項。18.1945年10月13日,延安《解放日報》發表社論“抗戰勝利以后,……它不僅是戰后中國和平、民主、團結、統一的關鍵,而且也影響著遠東和全世界的持久和平。”社論中的“它”是()A.中共一大 B.遵義會議 C.中共七大 D.重慶談判【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是戰后中國和平、民主、團結、統一的關鍵,而且也影響著遠東和全世界的持久和平”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關系中國和平、民主、團結、統一的是國共兩黨重慶談判,D項正確;中共一大召開于1921年,遵義會議召開于1935年1月,中共七大召開于4月至6月,都在1945年10月之前,排除ABC項。故選D項。19.這次戰役“大約有55萬國民黨軍隊被消滅。國民黨的失敗意味著共產黨打開了通往南方的道路,也意味著國共雙方和談的條件將由共產黨說了算。”該戰役是()A.孟良崮戰役 B.遼沈戰役 C.淮海戰役 D.平津戰役【答案】C【解析】【詳解】據材料“大約有55萬國民黨軍隊被消滅。國民黨的失敗意味著共產黨打開了通往南方的道路,也意味著國共雙方和談的條件將由共產黨說了算。”可知,淮海戰役殲敵55萬,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地區,意味著共產黨打開了通往南方的道路,C項正確;孟良崮戰役全殲美械裝備的國民黨精銳部隊整編74師三萬余人,與材料不符,排除A項;遼沈戰役殲敵47萬多人,解放了東北全境,與材料不符,排除B項;平津戰役殲敵52萬多人,基本解放了華北全境,與材料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20.1895—1913年,中國新建工礦企業中資本在10萬元以上的達549家,增速較快。其主要原因是()A.新式教育發展 B.列強放松對華侵略C.政府政策推動 D.國內社會環境穩定【答案】C【解析】【詳解】甲午中日戰爭后,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辛玄革命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獎勵發展實業的法令,各種實業團體紛紛涌現,人們競相投資設廠,海外華僑也歸國創業,掀起了發展實業的熱潮,C項正確;材料不涉及教育發展,排除A項;1914年一戰爆發,一戰期間各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爭放松了對華的侵略,排除B項;1895—1913年間中國發生了八國聯軍侵華、辛亥革命,社會環境并不安定,排除D項。故選C項。二、非選擇題(共30分)21.鴉片戰爭失敗后,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挽救中華民族的危亡,提出了種種救國方案和實現中國富強的理想,并為此奮斗不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洋務運動前期,洋務派以“自強”為口號,采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江南制造總局是洋務派開辦的最大的近代軍事工業,它用自煉鋼材仿制的毛瑟槍,能趕上德國新毛瑟槍的水平;它研制的無煙火藥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洋務運動后期,洋務派又以“求富”為口號,開班了一些民用工業。上海輪船招商局創辦三年內,外輪損失1300萬輛白銀湖北官辦織布局開辦后,江南海關每年洋布進口減少10萬匹。(1)依據材料,簡要評述洋務運動材料二1895年10月,康有為離京南下,在南京會見張之洞。在得到張之洞的資助后,創辦了上海強學會,并于1896年1月創辦《強學報》。——岳麓書社《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從材料中可以看出,維新派為宣傳變法采取的方式有哪些?由此在哪一領域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材料三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終年59歲。世人聞此噩耗,紛紛書寫挽聯紀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聯是:是中國自由神,三民五權,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愿吾儕后死者,齊心協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3)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材料四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陳獨秀(4)材料中的“德先生”“賽先生”分別指什么?材料五五四運動,孕育了……偉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五四運動時,面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愛國學生挺身而出,全國民眾奮起抗爭,誓言“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斷送”,奏響了浩氣長存的愛國主義壯歌。——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5)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少年,應該怎樣發揚“五四精神”?【答案】(1)洋務運動引進西方先進科技,發展近代工業,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方式:組織學會;創辦報刊。領域:思想文化領域。(3)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4)民主、科學。(5)開放性問題,答案不唯一,符合正確態度價值觀即可。如,樹立遠大理想;熱愛祖國;擔當時代責任;追求進步,敢于創新,等等。【解析】【詳解】(1)依據材料信息“它用自煉鋼材仿制的毛瑟槍,能趕上德國新毛瑟槍的水平;它研制的無煙火藥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洋務運動后期,洋務派又以“求富”為口號,開班了一些民用工業。上海輪船招商局創辦三年內,外輪損失1300萬輛白銀湖北官辦織布局開辦后,江南海關每年洋布進口減少10萬匹。”可知,洋務運動引進西方先進科技,發展近代工業,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第一問依據材料信息“創辦了上海強學會,并于1896年1月創辦《強學報》”可知,公車上書失敗后,維新派人士在各地創辦報刊、組織學會等,培養人才,積極宣傳維新思想。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維新派人士在各地創辦報刊、組織學會等,培養人才,積極宣傳維新思想,在思想文化領域產生了廣泛而持久影響。(3)依據材料信息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4)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中的“德先生”“賽先生”分別指民主、科學。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等進步知識分子高舉“民主”“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雜志為主要陣地,掀起了新文化運動。(5)開放性問題,樹立遠大理想;熱愛祖國;擔當時代責任;追求進步,敢于創新等。22.從1921年到2020年,99年的歷史發展,中國共產黨經歷了從弱小到強大,從幼年到成熟,從在野到執政,探索出了革命和建設兩條輝煌道路。在外交上也取得了輝煌成就。材料一:她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1)材料一中的“開天辟地的大事”指的是哪次重要會議?該會議的意義是什么?材料二:這次戰爭是在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綱領下進行的,在進軍中,共產黨人在軍隊政治工作和發動工農群眾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國民黨與共產黨團結合作,使戰爭取得了巨大成功,這是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所取得的成果。——摘編自《中國歷史》部編教材(2)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提出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是哪次會議?說出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所取得的成果。材料三:毛澤東曾對幾位外國來訪者說:“1927年,他(蔣介石)把我們像雞蛋一樣地摔在地上,可他沒想到,當時國外的許多人也沒想到,我們還會孵出小雞來!”(3)依據材料二,1927年中國共產黨通過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孵出”怎樣的“小雞”來?材料四:毛澤東說:“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以我們的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終的。”(4)如果說長征創造了中國革命史上偉大的傳奇,那么長征途中的遵義會議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具有怎樣重大的歷史意義?材料五:李濟深致國民政府電文:“陜變事起…曾通電一致對外…不圖討伐令忽然而下,值茲強鄰壓境,國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謀解救之不暇,何忍再為萁豆之煎?況漢即通電各項主張,多為國人所同情者,屢陳不納,迫以兵諫絕不宜叛逆目之。”——摘自《桂林日報》(1936年12月)(5)材料四中“陜變”的解決對時局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答案】(1)會議:中共一大意義: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2)會議:中共二大成果:建立黃埔軍校,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3)“小雞”:人民軍隊(或工農革命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或農村革命根據地,或革命根據地)。(4)歷史意義: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5)影響: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解析】【小問1詳解】會議和意義:根據材料“她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