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級科學上冊 第4章 多種多樣的運動(單元測試)_第1頁
浙教版七年級科學上冊 第4章 多種多樣的運動(單元測試)_第2頁
浙教版七年級科學上冊 第4章 多種多樣的運動(單元測試)_第3頁
浙教版七年級科學上冊 第4章 多種多樣的運動(單元測試)_第4頁
浙教版七年級科學上冊 第4章 多種多樣的運動(單元測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章多種多樣的運動單元測試

姓名:班級:分數:______

(滿分:100分時間:90分鐘)

題型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總計

題數1510328題

分數453322100分

得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5分,每小題3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2024七下?越城期末)下列詩句中描寫的不是機械運動的是()

A.孤帆一片日邊來B.一江春水向東流

C.一行白鷺上青天D.霜葉紅于二月花

2.(2024七上.浙江期末)如圖是小王周末同家人出門在路上行駛時的兩個畫面,下列不能判斷小

王(甲車中)正在運動的參照物是()

C.駕駛車輛的爸爸D.旁邊經過的乙車

3.(2024七下?杭州期末)我國著名短跑運動員蘇炳添在某次百米賽跑中測得第5秒的速度為

9.5m/s,第10秒到達終點的速度為10.2m/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前5秒內蘇炳添的平均速度為4.75m/s

B.在后5秒內蘇炳添的平均速度為5.1m/s

C.在本次百米賽跑中蘇炳添的平均速度為10.0m/s

D.在本次百米賽跑中蘇炳添的平均速度為9.85m/s

4.(2024七上.浙江期末)甲、乙兩位同學,同時從同一地點沿直線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的s-t

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2~4s內乙做勻速直線運動

c.4s時甲、乙的速度相等D.3s時乙在甲的前方

5.(2022七下.麗水期末)下列現象與地球自轉無關的是()

A.麗水夏季晝長夜短

B.麗水一天中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

C.麗水白天和黑夜更替一次時間約為24小時

D.麗水中學生早讀時,新疆中學生還在睡覺

6.(2024七下?新昌期末)如圖所示,小明將電燈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陽,將地球儀放在電燈旁代

表地球,撥動地球儀。該裝置能模擬的自然現象是()

A.晝夜交替B.晝夜長短的變化

C.四季更替D.赤道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7.(2024七下.濱江期末)法國巴黎奧運會將于當地時間2024年7月26日(農歷六月廿一)開

幕,8月11日閉幕,數字1-8表示月球運動位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開幕當天月球大致處于圖中的6位置

B.奧運會期間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與赤道之間

C.開幕式當日杭州處于一年中晝最長夜最短

D.閉幕時地球將運動到b位置

8.(2024七下?拱墅期末)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某地學生發現一年中操場

上旗桿頂端正午的影子總在ab之間(右圖甲),該地可能位于右圖乙中的()

1網+匕回歸蟆

-r-J~*南回歸蛾

C

A.①B.②C.③D.@

9.(2024七下.浙江期末)如圖,當太陽直射點位于C點,這一天()

B.是秋分日

C.南半球晝長夜短

D.寧波太陽高度角達一年中的最大值

10.(2024七下.杭州期末)小歡用針孔照相機(即小孔成像實驗裝置)觀察蠟燭的燭焰,若保持小孔

和蠟燭的燭焰位置不變,如圖所示。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處筒半野膜內將

1小孔-「

01-------

A.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是正立的

B.若內筒位置不變,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是放大的

C.若向右拉動內筒,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將變大

D.若保持小孔和內筒的位置不變,向左平移蠟燭,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將變大

11.(2024七下?武義期末)從“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到今天的“嫦娥工程”,上九天攬月一直是中國

人的浪漫夢想。我國計劃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下列是宇航員在月球上的感受,你

覺得可能的是()

A.這里是無聲的世界,只有航天飛機的降落聲打破了月球的寂靜

B.他們穿著厚重的宇航服,手拿探測器,在月面上輕飄飄的行走

C.月面上沒有空氣,常常有大風吹起,塵土飛揚,讓他們看不清路面

D.他們看到了眾多的高山,還看到了月海,水波蕩漾,景色非常秀麗

12.(2024七上.浙江期末)一位天文工作者在我國某地發生日全食時,即時繪成了四幅圖(如

圖)。根據日全食的過程判斷,正確的先后順序應該是()

A.③②①④B.④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①

13.(2024七下.溫州期末)月食是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月食發生時,下列日、地、月相對位置

B.—金

日地月

D.看“一即甘

日月地

14.(2024七上.浙江期末)人類在對地球構造的認識過程中形成了以下幾種重要的科學假說,下

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隨著海洋地質學、古地

20世紀初,德國科學1960—1962年,美國科學

磁學等的發展,人們在

家魏格納發現大西洋家赫斯和迪茨對大洋中脊

“大陸漂移學說”和“海

兩岸的輪廓相吻合后,切進行研究,發現離大洋中

底擴張學說”的基礎上

結合化石等證據提出脊越遠的巖石年齡越老,

創建了“板塊構造學

了“大陸漂移學說”提出了“海底擴張學說”

說”

A."大陸漂移謝,是基于獲得的經驗材料和已知事實提出的

B.“海底擴張說”對大陸“漂移”的動力來源作出推測性解釋

C.“板塊構造學說”推翻了“大陸漂移學說”和“海底擴張學說”

D.科學假說可以被解釋、支持或修正,甚至形成新的科學假說

15.(2023七上?蘭溪期末)下列關于地震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地震是地殼巖石在地球內力的作用下,發生斷裂或錯位而引起的震動現象②地震時,如果在一

樓,就快速離開房間,跑到空曠的地方③地震時,如果在樓層很高的地方,就迅速躲到小房間的

墻角④地震時,如果在室外,可迅速抱住電線桿⑤地震時,如果在室外,可迅速跑入建筑物內躲

避⑥地震頻繁的地區和火山活動頻繁的地區在分布上沒有相同之處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3分,23題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

16.自高速路網全面推行區間測速以來,車輛超速行駛現象得到了一定遏制。如圖所示,一輛小

汽車進入測速路段后,乘客發現測速提示牌在往后退,他是以為參照物。測速設備測得

小汽車通過9km的測速區間用時270s,其平均速度為km/h。根據該路段限速100

km/h的規定,該車的駕駛員(填“應該”或“不應該”)受到處罰。

17.(2024七下.濱江期末)如圖為地球自轉的示意圖。

N盤_絲

(1)如圖所示,此時北半球是(選填“夏季”或“冬季”)。

(2)圖中A、B、C、D四點中處在深夜的是o

(3)圖中地球一半處于白晝,一半處于黑夜,其原因

18.(2024七下.拱墅期末)在地球公轉示意圖上,A、B、C、D分別表示二分二至4個節氣之間

的時段,讀圖填空:

(1)地球從春分(北半球)運行至夏至(北半球)的這段時間,在圖中用字母表示。

(2)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的時段是、0(填字母)

(3)北半球晝短夜長的時段是、。(填字母)

19.(2024七下?奉化期末)如圖甲為手機防窺膜結構圖,其原理類似百葉窗,結構簡圖如圖乙。

兩側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內容,是由于光的(填寫光的原理);為了讓防窺效果更好

(可視范圍減小),可以適當地(選填“增大”或“減小”)超細百葉窗的間距。

20.(2024七下.杭州期末)小杭模擬觀察日食如圖甲所示。

(1)小球模擬的是哪個天體?答:。

(2)此時,可以觀察到的日食類型是(填“日全食”或“日環食,'),要模擬填的另一種日

食類型,要將小球向(填“①”“②”“③”或“④”)方向移動。

(3)請將日食發生當天的月相繪制在乙圖中:0

21.(2024七上彳斷州期末)2024年1月9日。時21分,四川涼山州鹽源縣發生3.2級地震,震源

深度11千米。

(1)地震是地殼巖石在地球內力的作用下,發生或錯位而引起的震動現象;

(2)我國的四川省是地震多發區,所處的地震帶是;

(3)當地震來臨時,在高樓教室里的學生應當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迅速跑到教室外

B.護頭下蹲并躲在墻角或堅固的桌子旁邊

C.跑到窗口處大聲呼救

D.坐電梯盡快逃生

22.(2023七上?鹿城期末)一個科學假說的形成需要證據的支持。在新證據不斷發現的過程中,

原有假說不斷被解釋、支持或修正,并形成新的假說。關于地球構造理論的發展主要有:①板塊

構造學說,②大陸漂移說,③海底擴張說

(1)三種學說發展的先后順序:(填序號)。

(2)下列現象不能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的是一。

A.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形成B.珠穆拉瑪峰每年在升高

C.長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D.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3)以下可作為大陸漂移說證據的是:=

①大西洋兩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動物有親緣關系,如兩岸都有鴕鳥,而鴕鳥不會飛,更不會

游泳,所以無法跨越大西洋。②大西洋兩岸的大陸輪廓基本拼合,且兩岸大陸上的巖層和構造很

相似。③大陸是由堅硬的巖石組成的,要撕裂它并在水平方向移動幾千千米所需要的巨大動力無

法確定。④大西洋兩岸的大陸輪廓沒有完全吻合,且很多巖層沒有連續。⑤南極洲上有大量的煤

礦,表明現在冰天雪地的南極洲,以前的地理位置一定是溫暖濕潤的植物茂盛區。

23.(2023七上.浙江期末)讀板塊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度弋

0

(1)地球的巖石圈分為六大板塊,這些板塊“漂浮”在之上,其中,B為板

塊。

(2)B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之間發生(填“碰撞”或“張裂”)運動,位于兩者交界處的紅海將

不斷(填“擴張”或“縮小”)。

(3)板塊交界處易發生火山和地震,全球的火山和地震帶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的陸地和周圍海

域,以及一帶。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22分,24—25題每空2分,27題10分)

24.(2024七下.臨海期末)如圖所示是易拉罐制成的“小孔成像”實驗裝置。將點燃的蠟燭置于小孔

前的適當位置,觀察小孔所成的像。

(D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均勻物質中是沿傳播的。

(2)易拉罐底部的小孔是三角形(小孔足夠小),在半透明紙上看到的是—。

A.三角形光斑B.圓形光斑C.蠟燭的影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