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三章聲現象》章末檢測卷(附參考答案)_第1頁
北師大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三章聲現象》章末檢測卷(附參考答案)_第2頁
北師大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三章聲現象》章末檢測卷(附參考答案)_第3頁
北師大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三章聲現象》章末檢測卷(附參考答案)_第4頁
北師大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三章聲現象》章末檢測卷(附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北師大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三章聲現象》章末檢測卷(附參考答案)學校: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宮、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時期,是中國古樂的五個基本音階,亦稱五音。五音實際上是指聲音的()A.音色 B.音調 C.響度 D.振幅2.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聲傳遞信息的是()A.利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B.聽到上課鈴響同學們都走進教室C.通過聲學儀器接收到的次聲波判斷地震的方位D.用超聲波能粉碎人體內的“小石頭”3.如圖,超聲波測速儀A,向遠離自己而去的汽車B發出兩次脈沖波的時間間隔為4.5s,第一個脈沖2.2s后收到反射信號。發射第二個脈沖3.0s后收到反射信號(聲速:340m/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汽車接收到第一次脈沖,距離測速儀347mB.汽車接收到第一次脈沖,距離測速儀357mC.汽車接收到兩次脈沖波的時間間隔是4.9sD.汽車接收到兩次脈沖波的時間間隔是5.3s4.噪聲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噪聲被稱作“隱形殺手”。下列措施中,屬于聲源處減弱噪聲的是()A.居住區周邊植樹種草 B.晚上八點到早上七點,工地禁止施工C.高架橋增設隔音板 D.在高噪聲環境下工作人員佩戴防噪耳罩5.某聲音測試儀器的產品參數如表所示,該儀器在相同距離測得同一聲源發出的甲、乙兩聲音強弱等級的示數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產品型號G168升級版備注測量范圍20~135dB聲音強弱等級的顯示測量精度±1.5dB頻率響應27.5~8.5kHz產品能工作的頻率A.甲聲音的音調一定較高B.乙聲音的響度更大C.聲源發出甲聲音時振動幅度較大D.聲源發出乙聲音時每秒振動次數較多6.關于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液體、氣體均可以發聲,固體不能發聲B.如果聲音響度夠大,也可以在真空中傳播C.聲吶系統工作時是利用次聲波實現定位的D.醫生用聽診器給病人診病是利用聲音傳遞信息7.下列有關聲音的情境說法錯誤的是()A.“隔墻有耳”說明固體能傳聲B.震耳欲聾是因為聲音的響度大C.詩句“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D.聽不同樂器彈奏歌曲時能分辨出所用樂器,是利用了聲音的音色不同8.如圖所示,甲、乙兩個水杯的大小和材質均不同,小凱用木筷敲擊杯子,監測器在相同距離處測得,甲、乙兩杯子所發聲音的相關數據如下表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頻率f/Hz聲音強弱等級/dB甲40050乙60030A.乙杯發聲時音調較低 B.甲杯發聲時響度較小C.甲杯發聲時振幅較大 D.甲、乙兩杯發聲時的音色相同9.隨著城市發展,噪聲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也在逐漸深入。下列控制噪聲途徑的說法正確的是()A.摩托車安裝消聲器是在傳播途中控制噪聲的B.機動車輛在市內嚴禁鳴笛是在人耳處減弱噪音的C.安裝噪聲監測器可以減弱噪聲的傳播D.道路兩旁安裝隔音板是在傳播途中減弱噪聲的10.如圖所示為聲波的波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乙的音調相同 B.乙、丙的響度不同C.甲、丁的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響度相同二、填空題11.日常用語中的聲音的“高”、“低”,有時指音調,有時指響度,含義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聲高歌”,這里的“低”是指,“高”是指。12.人們彼此交談的聲音是靠聲帶產生的,談話聲是通過傳到對方耳朵中。13.如圖,8個相同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細調節水的高度。往瓶中吹氣,就可以發出“1、2、3、4、5、6、7”的聲音來,這是因為瓶中(選填“空氣柱”“水”“瓶身”)發生振動,最右邊發出的是音(選填“1、2、3、4、5、6、7”)。14.把眼鏡放在超聲清洗機內可以清洗干凈,說明超聲波能傳遞(選填“信息”或“能量”);清洗過程中聽到的微弱的“滋滋”聲(選填“是”或“不是”)超聲波。15.初中階段學生一般要經歷“變聲期“,導致男生發聲比女生低沉,變聲期結束后:男生的聲帶厚而長,女生的聲帶薄而短。這就是導致男生說話時聲帶振動(振幅/頻率)(小于/等于/大于)女生。三、實驗題16.如圖所示,是在學習“聲現象”一章中常見的幾個探究實驗:(1)如圖甲,把正在發聲的音叉靠近懸掛的靜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復彈起。實驗現象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產生的;乒乓球的作用是,便于觀察;用相同的力敲擊音叉,距音叉遠近不同的人聽到聲音大小不同,說明聲音的響度不僅與有關,也與有關;(2)如圖乙,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鐘罩內,逐漸抽出鐘罩內的空氣,聽到的鈴聲明顯減小。進一步推理可以得出:;(3)如圖丙小明把伸出桌邊一端鋼尺的長度逐漸變長一些,用相同的力再撥動鋼尺,聲音的音調變(填“高”或“低”);(4)如圖丁,拿一塑料片在木梳齒上劃過,一次慢,一次快,發現塑料片劃得越快,塑料片振動頻率越(選填“快”或“慢”),發出聲音的音調越(選填“高”或“低”)。17.用尺子來探究樂音的特性時,小蔣同學做了以下實驗: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觀察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使鋼尺每次的振動幅度大致相同。(1)本實驗中聽到的聲音應該是______(選填“A”或“B”);A.鋼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動發出的 B.鋼尺拍打桌面發出的(2)實驗時,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越,發出聲音的音調越;(3)實驗時,保持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改變撥動力度,則是研究聲音的與振動幅度的關系。四、計算題18.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輛轎車遙對一座高山,司機鳴笛6s后聽到回聲,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是340m/s。求:(1)若汽車是停在公路旁時鳴的笛,此時車離高山有多遠?(2)若汽車以20m/s的速度正勻速駛向高山時鳴笛,則司機聽到回聲時,車行駛了多遠?車距離高山多遠?19.如圖所示,是一輛裝有超聲波測速裝置的警車。它停在平直的公路邊執勤時,勻速向警車駛來一輛汽車,當汽車距警車365m時,測速儀向其發出一個超聲信號,2s后收到汽車的回波信號。(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m/s)(1)求汽車遇到超聲波信號時,警車與汽車的距離;(2)求汽車的速度;(3)當警車以20m/s的速度勻速在平直的公路上執勤時,發現有一輛卡車停在路邊的同時向該卡車發出一個超聲信號,0.5s后收到卡車的回波信號。求警車發現卡車時與卡車的距離。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答案BDCBCDCCDA1.B【詳解】中國古樂的五個基本音階,每個音階對應的頻率是逐漸增大的,頻率越大,音調越高,由此可知“宮、商、角、徵、羽”五音實際上是指聲音的音調,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2.D【詳解】A.利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是利用了聲音傳遞信息,故A不符合題意;B.聽到上課鈴響同學們都走進教室,是利用了聲音傳遞信息,故B不符合題意;C.通過聲學儀器接收到的次聲波判斷地震的方位,是利用了聲音傳遞信息,故C不符合題意;D.用超聲波能粉碎人體內的“小石頭”,是利用了聲音傳遞能量,故D符合題意。故選D。3.C【詳解】AB.汽車接收到第一次脈沖,距離測速儀的路程為故AB錯誤;CD.測速儀第二次發出的信號從汽車處返回到測速儀所用時間為汽車接收到兩次脈沖波的時間間隔是故C正確,D錯誤。故選C。4.B【詳解】A.在居民區周圍植樹種草是在噪聲的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A不合題意;B.晚上八點到早上七點,工地禁止施工,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B符合題意;C.高架橋增設隔音板是在噪聲的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C不合題意;D.在高噪聲環境下工作人員佩戴防噪耳罩,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D不合題意。故選B。5.C【詳解】AD.音調是聲音的高低,與振動的頻率有關,圖上反映的是聲音的強弱等級,因此不能確定甲乙的振動頻率和音調的高低,故AD錯誤;BC.由圖可知甲的聲音強弱等級高于乙,因此甲的響度更大,則聲源發出甲聲音時振動的振幅大,故B錯誤,C正確。故選C。6.D【詳解】A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一切固體、液體、氣體均可以振動發聲,真空不能傳聲,與響度無關,如果聲音響度夠大,也不可以在真空中傳播,故AB錯誤;C.聲吶系統工作時是利用超聲波實現定位的,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故C錯誤;D.聲音能傳遞信息,聲音能傳遞能量,醫生用聽診器給病人診病是利用聲音傳遞信息,故D正確。故選D。7.C【詳解】A.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隔墻有耳”說明固體能傳聲,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震耳欲聾是說聲音大,即聲音的響度大,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詩句“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響度大,故C錯誤,符合題意;D.不同發聲體的音色不同,聽不同樂器彈奏歌曲時能分辨出所用樂器,是利用了聲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8.C【詳解】A.音調是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單位用Hz表示,由表格數據可知,乙的頻率值600Hz高于甲的頻率400Hz,故甲與乙相比,乙的音調高,故A錯誤;B.響度是聲音的大小,由表格數據可知,甲的分貝值50dB高于乙的30dB,則甲和乙相比,甲的響度更大,故B錯誤;C.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和距發聲體的遠近有關,監測器在相同距離處測得,由表格數據可知,甲和乙相比,甲的響度更大,則甲的振幅大,故C正確;D.甲、乙兩個水杯材質不同,發聲體不同,故音色不相同,故D錯誤。故選C。9.D【詳解】A.摩托車安裝消聲器是從噪聲的產生防治噪聲,即在聲源處減小噪聲,故A錯誤;B.機動車輛在市內嚴禁鳴笛是在聲源處減弱噪音的,故B錯誤;C.安裝噪聲檢測器只能檢測聲音響度的大小,不能減弱噪聲,故C錯誤;D.道路兩旁安裝隔音板,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D正確。故選D。10.A【詳解】AC.由甲乙波形圖知,在相同的時間內,兩聲音振動的次數相同,即頻率相同,所以音調相同,但波的形狀不同,所以音色不同,故A正確,C錯誤;B.乙丙波形圖中,振動的幅度相同,所以響度相同,故B錯誤;D.丙丁波形圖中,兩聲波振動的幅度不同,響度不同,故D錯誤。故選A。11.音調響度【詳解】[1]音調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低音是指聲帶振動頻率慢,發出的音調低。[2]放聲高歌是指聲帶振動幅度大,即發出聲音的響度大。12.振動空氣【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帶振動,發出聲音。[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談話聲通過空氣的傳播傳遞到對方耳朵里。13.空氣柱7【詳解】[1][2]往瓶中吹氣時,振動的物體是瓶內的空氣,瓶中盛水越多,瓶中水的質量越大,空氣柱越短,越容易振動,音調越高,因此最右邊發出的是高音7。14.能量不是【詳解】[1]超聲清洗機清洗眼鏡時,清潔器利用超聲波使眼鏡的污物層被剝離,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2]超聲波的頻率在20000Hz以上,人耳無法聽到超聲波,因此人站在旁邊能聽到其發出“滋滋”的聲音不是超聲波。15.頻率小于【詳解】[1][2]在變聲期,男生的聲帶厚而長,女生的聲帶薄而短,因此男生發聲時聲帶的振動頻率比女生低,聲音的音調比女生低。16.(1)振動將音叉微小振動放大振幅距離發聲體的遠近(2)真空不能傳聲(3)低(4)快高【詳解】(1)[1]發聲的物體在振動,把正在發聲的音叉靠近懸掛的靜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復彈起。實驗現象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甲圖中,把正在發聲的音叉靠近懸掛的靜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復彈起,這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乒乓球在實驗中的作用是將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3][4]用相同的力敲擊音叉,距音叉遠近不同的人聽到聲音大小不同,響度大小不同,說明聲音的響度與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2)乙圖中,玻璃鐘罩中的空氣越少,聲音越小,進一步推理,如果玻璃罩內沒有空氣,不能聽到聲音,可以得出:真空不能傳聲。(3)丙圖中,小明把伸出桌邊一端鋼尺的長度逐漸變長一些,用相同的力再撥動鋼尺,此時鋼尺的振動頻率變小,聲音的音調變低。(4)[1][2]音調與物體振動的頻率有關,拿一塑料片在木梳齒上劃過,一次慢,一次快,發現塑料片劃得越快,塑料片振動頻率越快,發出聲音的音調越高,說明振動頻率越快,音調越高。17.(1)A(2)慢低(3)響度【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鋼尺伸出桌面的部分振動而發出聲音,故A符合題意,B不符合題意。故選A。(2)[1][2]實驗時,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越難振動,所以振動越慢,單位時間內振動的次數越少,振動的頻率越小,發出的聲音的音調越低。(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