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長涇片中考三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長涇片中考三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長涇片中考三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長涇片中考三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長涇片中考三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長涇片中考三模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伯里克利時代的雅典民主政治達到極盛,實行民主制的雅典被稱為“男性公民的俱樂部”,不屬于這個俱樂部成員的是A.男性外邦商人B.議員C.陪審員D.將軍2.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寫道:“周代的諸侯,有王室的家屬、商之子孫,和現有各部落國家的首長。他們按國之大小,理論上以五等面積,封為五級。這些諸侯各按所封地距國王都城的距離而有不同的功能和義務。”材料不能說明A.周朝實行分封制B.分封對象包括親屬、殷商遺民等C.分封制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D.諸侯擁有不同的權利和義務3.改革開放初期,私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往往掛靠國有、集體企業,戴上“紅帽子”經營。1992年后,掛靠的企業通過明確產權,重新注冊為私營企業。這一變化說明我國A.國家經濟結構調整成就突出 B.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建立C.私營企業已與世界經濟接軌 D.經濟體制發生重大變化4.出土文物是研究歷史的重要資源之一。下圖文物最能證明北京人已經能A.直立行走B.打制石器C.洞穴定居D.使用天然火5.1971年,美國提出“雙重代表權”方案,即同意北京和臺北都在聯合國擁有席位。基辛格訪華時曾以此試探中國,被周恩來總理拒絕。這說明A.中美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B.一個中國原則是我國政府的一貫立場C.中國已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D.驅逐在聯合國席位成為中美共識6.“秦民之見戰也,如餓狼之見肉也。”秦國這一社會現象的出現是由于商鞅變法A.獎勵耕織B.獎勵軍功C.建立縣制D.編制戶口7.毛澤東曾經說過,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教育了中國人民,把一盤散沙的中國人民打得團結起來了”。下列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抗日戰爭促進了中華民族覺醒B.抗日戰爭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C.抗日戰爭是一場民族解放戰爭D.中國在抗日戰爭中遭受巨大損失8.華盛頓體系是凡爾賽體系的繼續,這二者的相同之處是①都涉及到了中國問題,侵犯了中國主權②都是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③都是戰勝國對戰敗國嚴厲制裁的體現④都體現了帝國主義戰勝國利益再分配原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它上承原始刻繪符號,后啟青銅銘文,現代漢字由它演變而來。材料中的“它”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隸書10.“這次科技革命中出現的新技術,其數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這眾多新技術之間聯系密切,形成了一個技術群。”“這次科技革命”的特點不包括()A.人類開始制造使用機器 B.科學技術新成果大量涌現C.科技各領域間相互滲透 D.新技術成為最活躍的因素11.19世紀中期,美國北部需要大量自由勞動力及棉花等廉價工業原料,而南部奴隸主卻把幾百萬黑奴禁錮在種植園內,并把棉花等產品大量輸往英國等歐洲國家。這反映出當時美國面臨的主要問題是A.勞動力與生產資料嚴重匱乏 B.英國殖民統治仍然阻礙著經濟發展C.工業生產落后缺乏國際競爭力 D.南北兩種經濟制度之間存在著矛盾12.“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上述建議的目的是()A.加強思想控制 B.實行分封制 C.削弱相權 D.削弱諸侯王的勢力13.老舍先生的話劇《茶館》中,秦二爺有這樣一段臺詞:“把本錢攏在一塊兒,開工廠!”“嗯,頂大頂大的工廠!那才救得了窮人,那才能抵制外貨,那才能救國!”秦二爺的思想與下列哪個人物的思想相近()A.李鴻章 B.魏源 C.康有為 D.張謇14.新中國成立后至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黨所犯嚴重錯誤主要有三:經濟建設急于求成,所有制結構急于求純,階級斗爭擴大化。這些錯誤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損失。其中“所有制結構急于求純”是指()A.“大躍進” B.人民公社化運動C.土地改革 D.改革開放15.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指出:“美洲的發現和經由好望角抵達東印度的航線的開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最重要的兩件事。”這一系列事件的世界意義是A.人類世界開始成為一個整體B.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C.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D.東方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16.1921到1925年之間,福特汽車價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購買一輛福特汽車還不到一般工人三個月的工資;1929年,美國幾乎平均每家擁有一輛汽車。這主要得益于A.生產技術改進B.蒸汽機的發明C.內燃機的應用D.計算機的普及17.“中國皇帝座下同意,英國臣民及家人仆從,從今以后獲準居住廣州、廈門、福州府、寧波和上海的城市或鎮,以進行通商貿易,不受阻撓和限制……”材料描述的是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18.“大清朝,改中華,人人都把小辮割。”這首民謠反映的重大歷史事件是()A.義和團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19.鄧小平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1997年黨的“十五大”首次提出“鄧小平理論”的科學稱謂。下列屬于“鄧小平理論”創新內容的是()①“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③對外開放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⑤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20.近現代的經歷了“割占-回歸-分離”的歷程。這一“歷程”分別與下列哪些戰爭有關①鴉片戰爭②甲午中日戰爭③抗日戰爭④解放戰爭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1.19世紀初,英國有錢人以坐蒸汽輪船瀏覽倫敦泰晤士河為時尚,而呼嘯而過的火車也取代了舊時的馬車。實現這一切的關鍵在于__________。(

)A.蒸汽機的應用推廣 B.珍妮紡紗機的發明C.發現電磁感應現象 D.內燃機的發明及使用22.下圖是《三國鼎立形勢圖》,判斷圖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權順序正確的是A.蜀、吳、魏B.魏、蜀、吳C.魏、吳、蜀D.吳、魏、蜀23.清朝時期設置的代表中央政府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的官職是()A.西域都護 B.宣政院 C.伊犁將軍^ D.駐藏大臣24.“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又得將各項及其,任裝運進口。”日本臣民能夠這樣做的原因是A.根據《南京條約》五口通商B.簽訂《馬關條約》C.根據《辛丑條約》D.二戰期間日本攻打中國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下圖中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是(),古巴比倫王國的地理位置是()(只填寫番號)26.________(會議名稱)和華盛頓會議后,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暫時穩定的世界統治秩序“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成立的標志是《________》的發表。27.提出“原子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哲學家德謨克里特。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今年,我國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70年風云際會,中國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一躍成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的歷史性跨越世人矚目。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旗面為紅色,長寬比例為3:2,左上方綴黃色五角星五顆,四顆小星環拱在一顆大星的下面,并各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1949年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這是中華民族的一次華麗轉身。確定以五星紅旗為國旗的是哪次會議?材料一中“華麗轉身”的標志是什么?“華麗轉身”有什么歷史意義?“華麗轉身”70年,我們的祖國走過了70年的風雨歷程,留下了70年的光輝足跡。追尋足跡,完成下表。足跡制度篇會議篇人物篇思想篇統一篇典型事例三大改造②鄧小平④⑤理由①標志著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③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祖國統一大業邁出重要一步材料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依據材料二,概括新中國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原因。29.(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中國已成立,10月10日已不能成為國慶日。10月10日是有歷史意義的辛亥革命的紀念日,但是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辛亥革命的成果,迅速地被竊國大盜哀世凱所篡奪,這個革命本身是失敗了。1925年至1927年的革命,成果又被蔣介石所篡奪。因此三十年以來的所謂“中華民國。”是違背全國人民意志的,也是違背孫中山的意志的。﹣﹣摘編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鑒》指出新中國成立的標志。你贊同材料中劃線部分提及的觀點嗎?請簡要說明理由。30.(7分)民主政治是人類政治文明演進的產物,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志,也是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的必然要求。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民眾法庭審判官由公民抓簽選出,任期只有一年,每個公民一生只能擔任兩次審判官的職務。”材料一描述的情況反映了西方早期某個國家實行的什么制度?當時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是什么?材料二“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凡未經議會準許……皆為非法。”材料二的內容出自英國哪一部法律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英國什么政治體制的基礎?材料三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提出著名的“三權分立”理論。孟德斯鳩這一思想對美國的一部法律影響很大,通過法律規定,將三種權力分別交給三個不同的國家機關管轄,既保持各自的權限,又要相互制約保持平衡。美國誕生的標志是什么?材料三體現的美國政治體制中的原則通過哪部法律確立的?材料四“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現,所有公民有權參與法律的制定。”材料四出自什么法律文件?與此文件有關的革命開始的標志是什么?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A【解析】

題干的關鍵信息是“伯里克利時代的雅典民主政治達到極盛”。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希臘是西方的文明之源。古希臘最著名的城邦雅典的民主政治推動了雅典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除十將軍外,各級官職向所有公民開放,以抽簽的方式產生;公民大會是最高的權力機構;每個公民都有機會成為陪審員、議員、公民大會的輪值主席;國家為擔任公職、參與政事的公民發放津貼。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隸主對奴隸專政的基礎上,重要官職被貴族掌握,奴隸、婦女和外邦人都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因而男性外邦商人不是這個俱樂部的成員。A選項符合題意;BC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解題的關鍵是熟悉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2、C【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周代的諸侯,有王室的家屬、商之子孫,和現有各部落國家的首長。這些諸侯各按所封地距國王都城的距離而有不同的功能和義務”,由此判斷與西周的分封制相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分封對象包括親屬、殷商遺民等,諸侯擁有不同的權利和義務;選項ABD符合題干內容;而題干內容沒有反映分封制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因題干此材料不能說明的是選項C,ABD三項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故選C。3、D【解析】

根據材料內容“1992年后,掛靠的企業通過明確產權,重新注冊為私營企業”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92年十四大上,我國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經濟體制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由計劃經濟體制轉向市場經濟體制,選項D符合題意;材料內容沒有涉及經濟結構的變化,排除A;1992年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剛剛起步,不能說已經建立,排除B;C項內容材料未涉及。故選D。4、D【解析】依據所學可知,原始人類都生活在遠古時期,因此要獲得他們生產生活的第一手資料,最重要的途徑是考古挖掘。北京人遺址出土的燒骨最能證明北京人已經能使用天然火,D項符合題意,故此題選D。點睛:抓住題干圖片信息“燒骨”是解題的關鍵,北京人遺址出土的燒骨最能證明北京人已經能使用天然火。5、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提出“雙重代表權”方案的目的是保護蔣介石集團,“基辛格訪華時曾以此試探中國,被周恩來總理拒絕”表明一個中國原則是我國政府的一貫立場。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6、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商鞅變法的法令規定,獎勵軍功,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題干中的材料反映的正是商鞅變法獎勵軍功的內容,所以B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CD三項都是商鞅變法的內容,但是均與提高軍隊戰斗力無關,排除,故選B。7、A【解析】毛澤東所說的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指的是中國的抗日戰爭。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實行全民族抗戰,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毛澤東的話表明抗日戰爭促進了中華民族覺醒。故A符合題意;抗日戰爭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的說法正確,在題干材料中不能體現。故B不符合題意;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是近代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故C說法正確,但在題干材料中不能體現。故C不符合題意;中國在抗日戰爭中遭受巨大損失與題干毛澤東的話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8、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華盛頓體系是凡爾賽體系的繼續,這二者都涉及到了中國問題,都侵犯了中國主權;都是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都體現了帝國主義戰勝國利益再分配原則。凡爾賽體系是戰勝國對戰敗國嚴厲制裁的體現,而華盛頓體系不是戰勝國對戰敗國嚴厲制裁的體現。故D①②④符合題意。含有③的AB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9、A【解析】

依據題干“現代漢字由它演變而來”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漢字的形體指漢字的書寫體態,現代漢字由甲骨文演變而來的,甲骨文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上承原始刻繪符號,后啟青銅銘文,A項符合題意;金文、小篆、隸書是漢字以后的演變形式,BCD三項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10、A【解析】

根據題干的“這次科技革命中出現的新技術,其數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這眾多新技術之間聯系密切,形成了一個技術群。”的信息可知,這是描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有:科學技術新成果大量涌現;科技各領域相互滲透;新技術成為最活躍的因素,BCD都符合題意;所以答案選擇A。11、D【解析】

根據材料“美國北部需要大量自由勞動力及棉花等廉價工業原料,而南部奴隸主卻把幾百萬黑奴禁錮在種植園內,并把棉花等產品大量輸往英國等歐洲國家”可知,當時美國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兩種不同的經濟制度之間的矛盾。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12、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西漢初年實行郡國并行制,后來王國問題逐漸突出,形成尾大不掉之勢,于是賈誼提出削弱王國的實力的建議;賈誼在《治安策》中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的內容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故選D。【點睛】解題的關鍵是學生掌握漢初的政策,推行郡國并行制,封國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時也會與朝廷對抗,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收回王國部分權力;漢武帝頒布“推恩令”,規定諸侯王死后,嫡長子繼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為列侯,列侯歸郡統轄。結果:王國越分越小,諸侯王的權力越來越小,中央集權得到加強。13、D【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秦二爺有這樣一段臺詞:“把本錢攏在一塊兒,開工廠!”“嗯,頂大頂大的工廠!那才救得了窮人,那才能抵制外貨,那才能救國!”并結合所學分析可知,秦二爺的思想與張謇的思想相近。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華民國成立之后,頒布了一系列獎勵實業的法令,隨著民族矛盾的逐漸加深,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打出“實業救國”的口號,產生了一批實業家,以狀元實業家張謇為代表,他主張實業救國。張謇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作出了重要貢獻,所以D項符合題意。A項是地主階級洋務派的代表,主張“師夷長技”,B項是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C項是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維新變法。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14、B【解析】

根據所學和材料可知,“經濟建設急于求成,所有制結構急于求純,階級斗爭擴大化”分別指的是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及文化大革命。人民公社化運動過于強調“一大二公”,公有制高,所有制結構急于求純,生產關系的調整不符合當時生產力水平,故B項正確。A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點睛】本題考查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相關知識,結合人民公社化運動過于強調“一大二公”分析即可。15、A【解析】

根據“美洲的發現和經由好望角抵達東印度的航線的開辟”可知,這是指新航路的開辟。新航路開辟使歐洲與美洲、亞洲的聯系密切了,人類世界開始形成一個整體,開啟了世界近代史的進程,這是其所具有的世界意義,A項符合題意。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不是世界意義,B不符合題意。C項是工業革命的影響,不符合題意。新航路的開辟開啟了經濟全球化趨勢,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雛形開始形成,D不符合題意。所以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16、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等人設計出內燃機,內燃機使石油成為新興的燃料。以內燃機為動力,德國的卡爾?本茨在1885年試制汽車成功。美國人亨利?福特使用流水線裝配工藝生產汽車。汽車的大量生產,使福特汽車價格不斷下降。因此,題干現象的出現主要得益于生產技術改進。故A符合題意;蒸汽機的發明和汽車無關,故B不符合題意;內燃機的應用促進了汽車的發明,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不符合題意;計算機的普及和題干現象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7、A【解析】

依據題干“英國臣民及家人仆從,從今以后獲準居住廣州、廈門、福州府、寧波和上海的城市或鎮”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和上海五個通商口岸,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的關鍵信息“廣州、廈門、福州府、寧波和上海”,結合四個選項的條約的內容解答問題,需要學生掌握扎實的基本功,運用排除法解答問題。18、C【解析】根據材料中的關鍵詞“大清朝,改中華”和“割辮”,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1年孫中山發動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建立的中華民國,中華民國頒布了一系列改易風俗的措施,其中包括剪發辮。所以材料中反映的現象都是在辛亥革命后產生的歷史現象,故選C。19、C【解析】

依據課本所學,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帶領中國共產黨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一步一步推向前進,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即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了鄧小平理論的形成過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農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我國的對外開放也開始起步,首先建立經濟特區;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后,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①③④正確,C項符合題意;1949年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確定下來,②錯誤,AB兩項不合題意;在毛澤東的領導下,1953——1956年我國完成了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⑤錯誤,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C。20、A【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近現代的經歷了“割占—回歸—分離”的歷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甲午中日戰爭后《馬關條約》導致被日本割占,抗日戰爭勝利,回歸到祖國的懷抱;1949年解放戰爭蔣介石失敗,逃離,導致了分離。因此選項②③④符合題意;選項①鴉片戰爭,與題干內容無關,可排除;因此只有選項②③④符合題意,故選A。21、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蒸汽輪船、火車都是工業革命的產物,火車、輪船能夠得以運轉,主要原因是蒸汽機的應用推廣。CD出現在19世紀70年代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珍妮紡紗機的發明和火車無關,故選A。22、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赤壁之戰,為三國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礎。赤壁之戰后,220年,曹丕在洛陽稱帝,國號魏;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222年,孫權稱王,229年孫權稱帝,三國鼎立局面形成。魏國在北方,吳國在東,蜀國在西。故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權順序是魏、蜀、吳。故B符合題意;①處是魏,故AD不符合題意;②處是蜀,故C不符合題意。排除ACD,故選B。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正確識記魏蜀吳三國的位置,認識魏國在北方,吳國在東,蜀國在西。23、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朝雍正帝時(1727年)開始設置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常駐西藏,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選項D符合題意;西域都護是西漢時期管轄西域的機構;宣政院是元朝時期管轄西藏機構;清朝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選項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24、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其中規定日本可以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設廠,這標志著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方式由原來的以商品輸出為主,轉為以資本輸出為主,這極大的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古埃及(①)古巴比倫(②)【解析】

根據題干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埃及位于非洲東北角,世界上最長的尼羅河貫穿埃及南北,因此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是①;古巴比倫王國,位于西亞的兩河流域,原是幼發拉底河中游的一個小國,因此古巴比倫王國的地理位置是②。26、巴黎和會聯合國家宣言【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巴黎和會上,協約國分別同德國及其盟國簽訂了《凡爾賽條約》等一系列和約,這些和約一起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治的新秩序;1921至1922年,華盛頓會議召開,簽訂《四國條約》《五國條約》和《九國公約》,確立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通過這兩次國際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成為一戰后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世界的新秩序。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在美國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保證將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聯合起來,打敗法西斯國家,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建立。27、古希臘;【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希臘哲學成就突出。德謨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論”,認為宇宙萬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組成。因此填寫古希臘。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會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2)①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起來(或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②十一屆三中全會③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⑤香港、澳門回歸祖國或港澳回歸(3)原因: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方向。【解析】

(1)第一問依據所學可知,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確定以五星紅旗為國旗;第二問依據材料信息“1949年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這是中華民族的一次華麗轉身”可知,“華麗轉身”的標志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第三問依據所學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2)①依據所學可知,1956年底,國家基本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由此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②依據所學可知,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做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標志著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③依據所學可知,鄧小平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④依據所學可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⑤依據所學可知,香港、澳門回歸祖國,標志中國人民洗血了百年恥辱,在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重要一步。(3)依據材料信息可知,中國人民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方向,終于取得舉世矚目成就。29、(1)標志:開國大典。(2)觀點1:贊同。理由:中華民國建立后,袁世凱迅速竊取政權,倒行逆施,復辟帝制;1925年至1927年的革命,成果又被蔣介石所篡奪,實行專制獨藏統治。中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